登陆注册
16323200000067

第67章 智慧与理智的爱

纯粹理性总有它的辩证,不管从思辨的使用来看,或以其实践的使用而看这因为它对那特定有条件的东西要求其条件的绝对综体,而此绝对综体则中能见之于物自身。但是,因为一切事物的概念必须涉及直觉,而就我们人类说,这些直觉除感触直觉外从不能是其他直觉,因此,这些直觉从不能见之于那“只以有条件者与各种条件而组成”的“现象的链子”中,这样,则从“条件的综体这个理性的理念应用于现象”这应用中,遂发生不可避免的幻象,好像这些现象就是物自身似的。但是,如果这种幻象不通过“理性一与同其自己的一种冲突”而泄露自己,则它从未被注意是虚妄的。但是,通过这种冲突,理性被迫着去追踪这种幻象,追至其根源,并去寻求出它如何能被排除,而这一步工作则只能通过对于全部纯粹的理性机能,施以完整的批判考察而被作成。事实上是人类理性所曾陷于其中的最有益的错误,因此它最后终于驱迫我们去寻求这钥匙以便去逃出迷宫;一旦钥匙被打到,则这钥匙又可进一步发现那“我们不曾寻求它但却已需要”的东西,就是说,发现一个“观看到一较高而又是不变的事物秩序”的景观,我们早已存在于这秩序中,甚至现在也存在于这秩序中,而在这秩序中,我们通过那发现,能够通过确定的规律去依照理性的最高指令继续去生活。在理性的思辨使用中,这自然的辨证如何可被解决,如何可防止十分自然的幻像而发生出的错误,这可以在“纯粹理性的批判”中详细被看到。但是理性在其实践的使用中也不见得较好一点。作为纯粹的实践理性,它同样想去为实践也有条件的东西去找那无条件者,而它去寻找那无条件者不是把它当作意志的决定原则而去寻找它,理性也还要在最高善(圆善)的名下寻求纯粹实践理性的对象无条件的综体。

我们去实践合理行为的各种格言,即充分地规定最高善的理念,这是“实践的智慧论”的事,而此实践的智慧论,作为一门学问看,即是所谓哲学。哲学一词是取古人所了解之意。古人以为哲学意谓一种“概念中的教训”,即是“最高善已被置于其中”的概念,并且也意谓一种“行为中的教训”,即是“最高善所因它而被得到”的行为。去把哲学一词在其作为“最高善论”的古义中,这必应是妥善的。因为,一方面,(作为一种最高善论)这所附加的限制必应适合于那个希腊字(希腊字哲学一词指表“爱智慧”),而同时它又必足以在哲学的名下去拥有“爱学问”,就是说,“爱一切思辨的理性知识”,所谓“爱一切思辨的理性知识”就是这思辨的理性知识在以下两方面均可适用于理性而言,即,一是在那个概念(即最高善的概念)方面可适用于理性,一是在“决定我们的行为”的那实践原则方面可适用于理性,而在这两方面适用于理性却也并未丧失这主要的目的(爱智慧),而单为此主要目的的原因,此思辨的理性知识才可叫做实践的智慧论。另一方面,通过在此定义中执持一个自我估价的标准,于一个人面前而去抑制那“冒险去要求哲学家的称号”这样一个人的自大,这必是无害的。智慧的知识之所函蕴的比一个平庸人所要求自己的更多一点。这样,哲学如同智慧仍然是一种理想,这理想,客观地说,其被呈现为完整的,是单只在理性中而为完整的,而主观地说,对一个人而言,它只是这人不停止的努力的目标,而无人能有理由宣称为实得有它,得有它以冒称哲学家之名,他也不能展示这理想的不可错误的结果在他自己的人格中认为一范例。而这一点却也正是古人所要求的认为一条件,以为值得有那个可尊敬的“哲学家”的头衔的条件。

关于在最高善的定义一点上的纯粹实践理性的辩证,我们需要去作一定的解说。

道德法则是一纯粹意志的惟一决定原则。但是因为道德法则只是形式的,所以它作为一决定原则须抽掉一切材料,就是说,抽掉作意的每一对象。因此,虽然最高善可以是一纯粹实践理性的全部对象,但是它并不被看成是意志的决定原则;单只是道德法则才必须被看成是原则,基于这原则,最高善以及最高善的实现或促进才是所属望或所意在者。这一解说是重要的,即在如“道德原则的规定”这样一种精细微妙的情形中而为重要的,在道德原则的规定处,细微的误解足以颠倒人的心灵。因为,我们已知:如果我们在善的名义下,认定任何对象为意志的决定原则以先于道德法则,并因此,从这对象中而推演出最高的实践原则,则总是引出他律,而毁灭了道德原则。

但是,如果最高善的概念以为其最高的条件,则最高善必不只是一个对象,而它的概念以及它存在的观念,由于通过我们自己的实践理性而为可能者,必同样是意志的决定原则,这一意义也是显明的。因为在那种情形中,意志,如自律原则所要求,事实上实为那“早已含于这概念中”的道德法则所决定,而并不是为任何其他对象所决定。“意志决定”概念的这种次序决不可忽略,因为不然的话,则我们将误解我们自己,而且以为我们已陷于一种矛盾中,当每一东西实处于圆满谐和中。

同类推荐
  • 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本书精选我们所熟知的国粹经典,比如古代图书典籍、种类不同的戏曲、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武术、中医、民间艺术以及传统的建筑、服饰和烹饪等,根据与之相关的故事和它本身的特点,发掘国粹中所蕴藏的传统智慧,探寻个中滋味,让读者领悟立身处世的道理。
  •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

    从特征看,中国的社会和教育充满了激情、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追求集体利益的英雄),表现为伟大、理想、超越和神圣;西方的社会和教育表现为理性、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追求“个体”自由的英雄),特点是平凡、现实、适应和世俗。在中国,道德义愤常常是正当的,比如劫富济贫;在西方,法制理性衡量一切,尽管“市场失效”会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比如,曾经的中国退休工人的工资比科学家高的现象,虽不合理却合乎人情;西方的科学家工资比工人高十倍,不合人情但是合理(合法)。
  • 人生的五个问题:莫洛亚生活的艺术

    人生的五个问题:莫洛亚生活的艺术

    本书收集了安德烈·莫洛亚对人生、生活的一些思考,这些沉重的明天再作者笔下显得举重若轻,压制隽永。他用清新的语调、十个班的语言描述了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五大人生问题。在每一个问题的解答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莫洛亚机智诙谐的生活艺术,就像作者本人一样,是以为用诗意话语记载伟大深刻思考、用精妙语言解释生活智慧的伟大艺术家!
  • 马斯洛的智慧

    马斯洛的智慧

    本书从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不定期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必读之智慧法宝。
热门推荐
  • 梦的远方,比远方更远

    梦的远方,比远方更远

    即使上天只给了你一双折翼的翅膀,但你要相信不顾外在状况的残缺,默默的向着心之所向去努力,你会发现这双翅膀的残缺美,你依旧可以飞向属于自己的蓝天。
  • 黑袍神主

    黑袍神主

    木已腐朽,不可雕琢,黑袍神主,拨乱反正.....
  • 皇家剑客

    皇家剑客

    本文试水,已经太监,内容残缺,请勿阅读。
  • 诗经的文化阐释

    诗经的文化阐释

    本书内容包括:“导论:从法术到诗歌——思维、宗教、艺术的发生学通观”、“诗言祝——咒祝、祈祷与诗的发生”、“诗可以兴——神话思维与诗国文化”等。
  • 魔尊圣皇

    魔尊圣皇

    当魔域攻入人族大陆……当神皇转世人族……星辰大陆风云再起
  • 火焚阴阳

    火焚阴阳

    地玄,天玄,灵玄,武王,武皇,武宗,武尊,武圣,武帝,破天。轮回天道,掌握生死。炼药,炼器,焚天!一位落叶帝国山河城的少年,在一个夜晚遭到灭族,一夜之间,家族变成残垣断壁,从此少年走上了复仇之路。一位遭受袭击躲入少年玉牌中的人物,肉身被毁,将带领少年走向强者之路。掌握玄火,阳实,阴虚,夺阴阳,转乾坤,逆生死,毁轮回,破天道。
  • 恃宠而骄:腹黑苏少惹不起

    恃宠而骄:腹黑苏少惹不起

    顾默没有想到,她来这世间二十一年,会有一天为了钱,把自己送上一个陌生男人的床。“做我的女人,给你想要的一切!”男人醉醺醺的,将她抵在医院漆黑的楼道内。“苏少,我们银货两讫,希望以后不要再有瓜葛。”“银货两讫?”男人邪魅的挑挑眉,“你真以为你值一百万?”
  • 镇渊剑

    镇渊剑

    一个普通的少年偶遇一把剑,这把剑改变了这位少年的命运。在几年过后结实了一些朋友,同时踏实寻找上古神器拯救苍生的旅程
  • 世界并不美好

    世界并不美好

    对世界的认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世界可以美好,却也可以不美好,可真亦可假。或许你觉得美好的却是假的,你觉得丑陋的却是真的。
  • 逆反转生

    逆反转生

    人若体死是否能够复生……人若魂灭是否记得今生……人若魄散是否精神混沌……死只不过是轮回,灭只不过是消逝,散只不过是回归……本源!幻幽:“我若归来定搅乱万物!世界意识你杀我身!灭我魂!散我魄!但我念你终究不能除!万物迎接吧!……回归……本源!”家破人亡注定不死不休……(但事情真的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