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37900000060

第60章 “同光十三绝”

清光绪初年画家沈蓉圃画了一幅京剧演员写生图。图中收进了同、光年间在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13位演员,这幅画就是在“京剧盛世”的历史时期,所谓的《同光名伶十三绝》。

《同光名伶十三绝》是京剧史上的一幅名伶彩色剧装写真画,由晚清民间画师沈蓉圃绘制。他参照了清代中叶画师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戏曲人物画的形式,挑选了清同治、光绪年间(1860~1890)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员,用工笔重彩把他们扮演的剧中人物描绘出来,显示了作者的深厚功力。

(1)程长庚(2)卢胜奎(1822~1889)又名卢台子,安徽人。演老生,三庆班演员,程长庚的好搭档。擅于做戏,演全本《三国志》,有“活孔明”美誉。擅长编写京剧剧本,最着名的是一至三十六本连台戏《三国志》。

(3)张胜奎(生卒年不详)又名张奎官,北京人。在四喜班演出多年,擅演哀派老生,精于“念”和“做”。他扮演《一捧雪》的莫成、《清风亭》的张元秀深受观众欢迎。

(4)杨月楼(1849~1890)名久昌,外号杨猴子,安徽怀宁人。兼演武生和老生。他的武生戏是长靠、短打都精,既善于演《长坂坡》的赵云、《贾家楼》的唐璧,又长于演猴戏。他的老生戏以学张二奎为主。

(5)谭鑫培(6)徐小香(1831~1902)号蝶仙,苏州人。初学昆曲,后学皮黄,能戏甚多,昆乱不挡,文武精通。嗓音好,有“膛音”,用真假嗓演唱,声中带情,举止动作,潇洒自如。有“活周瑜”美誉。

(7)时小福(1846~1900)字琴香,苏州人。初学皮黄与昆曲青衣。嗓音嘹亮淳厚,气韵充沛。在吐字上吸收了昆曲的发音特色,曲腔上效法梅巧玲,“一字一腔,皆细针密线”,唱来颇见功夫,曾有“第一青衣”之称。他扮演《桑园会》的罗敷、《三娘教子》的王春娥、《探寒窑》的王宝钏等深受观众欢迎。传说,他与着名京剧演员孙菊仙在清官内合演《三娘教子》时,光绪皇帝曾亲自司鼓伴奏。

(8)梅巧玲(1842~1881)名芳,字慧仙,苏州人。梅兰芳祖父。当时旦行演员中成名最早的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先学昆曲,后学皮黄,掌四喜班多年。首先打破青衣、花旦的严格分工,成功地塑造了《雁门关》萧太后的人物形象。在表演上既用了青衣的端庄,也使了花旦的表情,开京剧表演艺术的先河。

(9)余紫云(1855~1899)名金梁,字砚芳,湖北罗田人,自幼随父余三胜进京,向梅巧玲学艺,戏路很宽。擅演青衣、花旦,其跃工(即过去脚下绑一寸左右的木制假足)时称一绝。

他的唱工戏以典雅取胜,演花旦戏以流利活泼见长。据说他还擅长琵琶,演《出塞》时扮王昭君能自弹自唱,可称是多才多艺。他擅长的剧目有《彩楼配》《宇宙锋》《玉堂春》《梅玉配》《梅龙镇》《出塞》等。

(10)朱莲芬(1836一?)原名福寿,江苏元和县人。他是昆曲演员,演旦角,并经常在北京同昆丑杨鸣玉合演,以擅演《思凡下山》《刺梁》等剧着名。兼演京剧,又长于书画。

(11)郝兰田(1832-1872)安徽人。三庆班演员,原演老生,后兼演老旦。他把各家老旦之长,融于一炉,更以老生的声调糅进了旦角的唱腔,创造出一种既不同于老生,又别于旦角的韵味,风格独具,为老旦行奠定了基础。

(12)刘赶三(1817-1894)原名宝山,号芝轩,天津人。

初学老生,后改演丑角。以擅演彩旦戏着名。演《探亲家》时,骑真驴上台。常在剧中借题发挥,大胆嘲笑统治阶级。传因讽刺李鸿章丧权辱国受杖责,郁愤而死。

(13)杨鸣玉(1815一?)又名阿金,字俪笙,江苏甘泉(今扬州)人,排行第三,习称“杨三”。科班出身,习昆丑,文武兼长,后入京剧班。擅演《起布问探》《时迁盗甲》《访鼠测字》《思凡下山》等剧。民谚有“杨三已死无苏丑”之说。

同类推荐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宁夏文化发展研究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宁夏文化发展研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一些基本的人情风俗就产生了。我们今天虽然知道见面握手是一种礼貌,结婚时要遵守种种礼仪,以及全国各地的风俗迥然有别,不懂地方风俗的人甚至还会闹出笑话来,人情风俗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累和沉淀才逐渐形成的,那么谁又是这些风俗的创始者呢?不要着急,谜底就将在本书中一一为你揭晓。
  • 翠微史略:翠微寺与严福寺

    翠微史略:翠微寺与严福寺

    翠微寺位于安徽省黄山翠微峰下。唐中和三年(883年)始建。当时有一天竺(古印度)麻衣和尚由四川东下至黄山,在此定居结茅,自组织麻为衣,挖蕨根、采野果为食,趺坐诵经。当地山民为其盖寺一座,名“麻衣道场”。
  • 中国茶道

    中国茶道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源于中国,盛于日本。
热门推荐
  • 春明外史

    春明外史

    男主人公杨杏园旅居北平,以卖文编报为生,与青楼雏妓梨云一见倾心。不幸,梨云因病而亡。其后,杨杏园又结识落魄才女李冬青,以诗文相赠,感情愈见深厚。但李冬青终因身有隐疾,佳期难成,黯然离开北平。杨杏园亦因抑郁成疾而终。
  • 穿越之我的老公是皇帝

    穿越之我的老公是皇帝

    女主韩夏晴穿越时空,期待已有的老公竟是李世民
  • 花夏时藏

    花夏时藏

    我喜欢你,无关于你。如果有一天时光倒流,我会选择从来没有出现在你的生活里。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擦肩而过,谁也不会停留。
  • 月夜黑楼

    月夜黑楼

    小巷,黑楼,学校,。。。。。。嘘,小点声别被听到了。
  • 自我提升的十大策略

    自我提升的十大策略

    在本书中,作者结合那些在今天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真正发挥作用的理论,精心地总结了十个方面的与自我提升有关的内容。虽然书名叫《自我提升的十大策略》,然而这十个方面的内容却并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去做。作者希望它们将有助于你理解目前你所在企业的一些制度和方法,并将启发你结合自身的实际,设计一整套自我提升的方案。因为成功靠的是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并非是单项能力的提升。
  • 后天神时代

    后天神时代

    某年某日,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了地球,无数生命灰飞烟灭,唯有不朽的灵魂随千万块碎片飞向宇宙。若干年后,在陌生的阿尔法星球上,天神降临了,神话时代开启......然而,当时间再次湮没了记忆,当历史终久变成神话,谁还能记起人类最初的面目?人兽合体的天神,沟通鬼神的大巫,以及那些惊天动地的惨烈神战,早已幻化为遥远时空里的一幕幕烟花。当神启时代终结,进入后天神时代的人类,能否找回过去的记忆,能否透过层层迷雾,重拾生命的本源?
  • 总裁的军官夫人

    总裁的军官夫人

    “穆柠你能告诉我你旁边这个小肉团是什么东西吗?”“禽兽爹地我可不是小肉团我有名字的,我叫君梓轩”某轩一脸稚气的诉说“小轩轩不要在大街上随便看见个陌生人就叫爹地这样很不礼貌你知道吗?”“陌生人?”这下子轮到君辰逸怒了,从车里拿出两个红本甩在穆柠手里“还是陌生人吗?”“禽兽爹地不准跟我抢妈咪!”“乖,慕斯蛋糕在餐桌上放着呢你自己去拿!”“妈咪奉上,爹地加油!”某柠瞬间黑脸,绝对不是亲生的!“儿子都是我的了,你还不束手就擒?”
  • 顾客凭什么购买:销售必须答对的7个问题

    顾客凭什么购买:销售必须答对的7个问题

    顾客所有的疑问,归纳起来只有7个问题,能答对这7个问题,基本上就能把顾客搞定了。通过分析这7个问题,销售能够更加了解顾客和客户的心理,知道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让他对自己销售的产品产生购买欲望,从而促使顾客和客户最终做出购买决定。顾客和客户千差万别,提出来的问题千奇百怪,但把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只有7个。做销售,只要能够答对这7个问题,很轻松就能把顾客拿下了。本书就是从这7个问题展开,告诉你如何答对这些疑问,让你搞定顾客,业绩一路飙升。
  • 呵,曾经吗

    呵,曾经吗

    谢谢你,曾经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我也爱你,但那也只是曾经爱你。
  •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讲话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讲话

    本书在阐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问题时,紧密结合了农民、农民工的实际生活需要,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是一本适合农民、农民工阅读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知识普及读物。通过学习此书介绍的民主法制建设,读者可以了解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运作程序及运营模式。本书在阐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问题时,紧密结合了农民、农民工的实际生活需要,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是一本适合农民、农民工阅读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知识普及读物。通过学习此书介绍的民主法制建设,读者可以了解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运作程序及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