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51200000002

第2章 少年天子(1)

(一)福贵命相生母之谜

明弘治四年(1491年)的九月二十四日,明朝皇宫中又诞生了一位皇子,他便是后来的明武宗朱厚照。皇子的父亲是弘治皇帝孝宗朱祐樘,这年刚满21岁,母亲是张皇后。由于孝宗与皇后感情深厚,所以没有选立别的嫔妃。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只有皇后而不立嫔妃的,只有明孝宗一人。当孝宗有了这个皇子以后,举国上下欣喜若狂,因为明朝立国以来以嫡长子的身份即位的皇帝绝无仅有。

嫡长子继承制是我国宗法制度中一项最基本的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即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这项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确立,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内又为大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这一制度被西周之后的历代王朝所继承,一个王子一旦有了嫡长子的身份,也就有了合法继承王位的优先权。

但是自从明朝立国到朱厚照出生前的123年之中,并没有一个皇帝是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王位的,所以明武宗朱厚照算得上是明代皇帝中得天独厚的既是嫡子又是长子的一位。这次孝宗和他的张皇后生了这个空前的皇家嫡长子,当然是皇家贵族的大喜事。

武宗不仅生来就显得身份特殊,并且其出生时辰也有异于常人。如果用天干地支来表示他的生年月日时,是这样的:辛亥年甲戌月丁酉日申时。而要按照时、日、月、年的顺序读,就与地支中的“申、酉、戌、亥”的顺序巧合,按照当时的说法,这在命理上称为“贯如连珠”,主大富大贵,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的生辰与此有相似之处,朱元璋创立大明基业,恢弘朝运,大有作为。因此,嫡长子朱厚照亦被寄予厚望。

但是,伴随喜庆的气氛而来的还有对朱厚照皇子身份的怀疑。张皇后与孝宗结婚四年之后,仍然没有怀孕或生子的消息,这让朝廷上下焦虑万分。在明代,太子被称为国本,即国家的根基,皇帝无子就证明国家无根,也就代表着国家的发展是不稳定的。要立太子就要让皇帝广生子嗣,并且是越多越好,但孝宗的正妻只有一个张皇后,也就是说国家的根基现在全都寄托在张皇后一个人身上了。于是朝臣和贵族们纷纷上书,要求孝宗选立别的嫔妃,早立国本。但是孝宗说,诞育皇子是内廷的事情,外廷的朝臣无权插嘴。

尽管这不只是内廷的事情,但既然孝宗已经表态,朝臣们也不便强行劝谏。不劝谏可以,危险仍然存在;皇帝不可当面强劝,皇后却是可以腹诽的。于是种种流言便产生了,有人说皇后是个不会生育的女人,作为国母她应该主动请皇帝广立嫔妃,虽然这会威胁到她的地位,但她的举动会赢得整个国家的敬重。又有人说,皇帝之所以只有张皇后一个正妻,并不是因为他们感情深厚,而是张皇后妒性十足,她不能容忍有人抢占自己的位置,即使生不出皇子来她也要保持一个独自占有皇帝的有利地位。种种流言都是以张皇后不能生育作为基础的,流言传播得很广,大街小巷间充满了关于张皇后的小道消息。

正在这时,张皇后却突然宣布自己诞生了一位皇子,这并没有阻止小道消息的传播,反而增加了消息的内容,也使得人们更加深了对张皇后的怀疑:为何皇后在四年之后才有了第一个子嗣,并且消息来得如此突然?这位皇子会不会不是张皇后所生,而是抱养来的呢?举国上下对于国本问题的重视和对宫廷秘闻的好奇无疑增加了此事传播的广度,但说到底,所有这些流言都只处于猜测阶段,并无真凭实据。虽然如此,我们仍可以考虑一点,即当时人人对于来自宫廷特别是内廷的消息充满了猜测。皇宫那么远,宫墙那么高,没有几个人有机会亲自去内廷确认消息的正确与否,猜测是正常的。并且这种猜测也并非空穴来风,首先,皇帝三妻四妾甚至后宫佳丽三千是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孝宗只有一个皇后而不立嫔妃的做法确实显得特立独行,正是因为这一点,人们便可能对张皇后满怀好奇,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其次,张皇后四年不孕的事实和她独占皇帝的事实使得人们对于这个关乎国运的女人心怀不满。

另外这种猜测的广泛流传,与一件冒认皇亲的案件有很大关联。这桩案件发生在弘治时期,明朝政府把它命名为“郑旺造妖言案”。案子有一个较长的审理过程,一直到朱厚照即位后,才告终结。事情涉及到朱厚照生母的问题,在对案情和人犯的处置上,扑朔迷离,令人疑窦丛生。

郑旺是京郊武成卫的一名士兵,家境贫寒。他有个女儿,叫郑金莲,12岁时卖给别人做婢女,听说后来进了宫。郑旺觉得自己有个进了宫的女儿,是飞黄腾达的好机会,于是通过关系,与太监刘山交往。刘山是宫里的低等太监,想要出人头地却苦于没有机会,既然有可能结识皇妃,他当然乐意。经过刘山这个中介,郑旺确信在宫中的这个郑金莲正是自己当年被卖掉的女儿,于是郑旺便时常托刘山将一些时鲜水果等物送入宫中女儿手中,郑金莲也托刘山送些衣物给郑旺。郑旺拿着宫中的衣物四处炫耀,吹嘘女儿得到皇帝的恩宠。别人讨好他,就称他为“郑皇亲”。张皇后生下皇子后不久,就有流言说皇子其实是郑金莲所生,并被张皇后强行抱了去。

如果这个流言只在民间私下流传的话,并不会对朝廷造成多大的震动,但郑旺不光确信自己的女儿进了宫得了宠,甚至也越来越相信新出生的皇子就是自己的外孙,那他自己岂不成了当朝国丈?这一幻想中的事实使得这个一辈子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做起了白日梦,开始考虑起皇亲间的现实交际来了。他跑到京城的齐驸马家去做客,这位齐驸马也搞不清楚郑旺的真实身份,既然大家都在传郑旺的女儿生下了皇子,结交一下总没有坏处,于是双方各尽宾主之欢。郑旺得到了驸马的敬重,这在之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这一事件更加强了郑旺国丈梦的真实性,于是事情越传越大,人们也越来越相信张皇后宣布自己所生的皇子其实是郑旺的女儿郑金莲的孩子,张皇后只是将其抱养来巩固自己的地位罢了。

直到流言传出的十几年后,即弘治十七年,朝廷命人将郑旺、刘山等人捉拿到官。然而孝宗没有让司法机关插手此案,而是御审,这是不同寻常之事,难道是孝宗怕外臣知道宫中的秘密?御审的结果是刘山以干预外事的罪名被处死,郑旺以妖言罪、冒认皇亲罪被监禁,郑金莲被送入浣衣局。这一结果当时的人认为并不公正,为什么这个案件的主犯郑旺仅被监禁而从犯刘山却被处死呢?一年之后,更不寻常的事发生了,孝宗驾崩,武宗即位,这一案件的主犯郑旺因为新皇帝的大赦令竟然被释放回家了,要知道这个案件所牵连的最重要的人就是这位刚刚即位的新皇帝。郑旺被释放回家究竟是出于新皇帝对于他治下的普通子民的天恩浩荡还是对于国丈的有意赦免?猜测仍在继续,居心叵测之人把郑旺当做奇货,希望通过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所谓国丈来保证自己以后的美好前程,王玺就是这样一个人。郑旺被释放之后仍坚持认为自己是皇亲国戚,王玺抱着一夜暴富的幻想亲自跑到京城去喊冤,说当今真正的国母被囚禁是对皇上的侮辱,朝廷应该为国母正名,还国丈清白。正德二年,郑旺案再次被审理,但这次的结果又一次出人意料,郑旺的罪名仍是妖言罪,但判处的结果是处死。朝廷似乎希望将此案的当事人从世上抹去以消除人们的种种猜测,但结果却恰恰相反,流言更为猛烈,明武宗的生母到底是谁仍然争论不休,只不过现在的争论转入了地下,不再以公开的方式呈现。

不管怎么说,郑旺妖言案和关于朱厚照生母的种种传闻都只是明朝政治大潮里的小小波澜,朱厚照最后还是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了帝位,他的即位揭开了明朝发展新的一页。

(二)八虎用事刘瑾窃权

朱厚照作为明王朝少见的嫡长子身份的皇太子,得到了孝宗与张皇后的钟爱,尤其是二皇子朱厚炜夭折之后,朱厚照更成了宝贝。自从他降生之日起,没有经历过任何坎坷,是养在深宫中的一位无忧无虑的皇家宠儿,即位时才14岁,可以说还是个大孩子而已。

朱厚照从小聪颖,老师教过的东西很容易就能背得滚瓜烂熟,他长大后,各位儒臣又轮番为他讲读,一讲就是一上午,午后还是如此。每当讲课的时候,他神情庄重,眼睛正视,若有所悟,不曾有一点的随便。讲官离开的时候,太子一定拱手致敬作出行礼送别的样子。第二天合上书,背诵讲官所讲授的内容,认真复习。不几天太子就能记下翰林院和春坊中给他讲读的儒臣的姓名,有的人偶尔有什么原因没有来,太子必定向身旁的人打听说:“某某先生今天怎么没到?”孝宗皇帝多次到太子学习的春坊打听他的学习情况,太子率领东宫官属急走迎送,对礼节十分熟悉,每当问安和皇帝吃饭的时候,他站立一旁态度恭顺面带笑容,皇帝巡游他必陪同侍候左右,看到什么,就随事请教,因此博得了孝宗的宠爱。

谈到孝宗对于朱厚照的宠爱,不能不提一下孝宗自己悲惨的童年。孝宗朱祐樘的父亲是明宪宗,生母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宪宗在位期间,广西纪姓叛乱,朝廷派兵将此次叛乱平息后,少女纪氏被俘入宫中,派充到内廷书室看护藏书。一次宪宗偶尔经过,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后,纪氏怀孕。当时宠冠后宫的万贵纪知道后,命令一个宫女为纪氏堕胎。该宫女心生恻隐,不忍下毒手,便谎报说纪氏是“病痞”,并未怀孕。万贵妃仍不放心,下令将纪氏贬居冷宫。纪氏在万贵妃的阴影下,于冷宫中偷偷生下了朱祐樘,万贵妃得知后又派门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张敏却冒着性命危之死皆与万贵妃的迫害有直接关系。宪宗的母亲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对太子下毒手,就亲自将孙子抱养在自己的仁寿官内,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宫中。

有一次,万贵妃请太子去吃饭,周太后叮嘱道:“你去之后,千万不要吃东西。”因此太子赴宴时果然不沾任何食品,只称自己已经饱了。当宫人捧上汤羹时,年幼的太子说:“我怀疑此中有毒。”万贵妃既惊且怒,嚷道:“这孩子才几岁险,帮助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每日用米粉哺养,被万贵妃排挤废掉的吴皇后也帮助哺养婴儿。万贵妃曾数次搜查,都未找到皇子的下落,就这样朱祐樘一直被偷偷地养到六岁。

一天,张敏为宪宗梳头时,宪宗叹息说:“我眼看就要老了,还没有儿子。”张敏连忙伏地说:“万岁已经有儿子了。”宪宗大吃一惊,忙追问究竟,张敏才说出了真情。宪宗听了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

当宪宗第一次见到自己那因为长期幽禁、胎发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儿子,不禁泪流满面。当天召集众臣,说出真相。次日,颁诏天下,立朱祐樘为太子,并封纪氏为淑妃。但随后纪氏却在宫中暴亡,门监张敏也吞金自杀。显然,纪妃与张敏就如此,他日必加害于我!”此后,她一改对宪宗后宫生活的控制,宪宗在妃嫔中走动不再受限制,妃嫔们有孕也能顺利生子,皇子渐渐多起来。万贵妃想以此要挟皇帝另立储君,废掉皇太子。宪宗对万贵妃一向言听计从,便有了更换太子之意,朝中众臣极力反对。正好此时泰山一带突然出现地震,占卜者指地震的原因是上天警示如改立太子,必将引起动乱,宪宗心中恐惧,于是下令不准再议废太子之事。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万贵妃病死,宪宗也因悲伤过度于八月去世,太子朱祐樘于九月壬寅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这就是明孝宗。

正是因为孝宗皇帝悲惨的童年,使得他对自己的儿子有一种时时处处都要保护的溺爱心理。朱厚照在太监的引导下变得越来越热心游戏,年纪再大一点之后又喜欢上了骑射,每日不得消停。这些事被孝宗知道后,他并不制止反而露出欣赏的态度,还说皇太子热心骑射是安不忘危,有尚武精神。有了孝宗的支持,朱厚照当然更是有恃无恐,他的贴身太监们也乐得讨好皇太子来获得宠幸。于是朱厚照越来越讨厌那些文臣对他的教育,整天跟一帮太监玩得火热,这也就为他即位后宠幸太监埋下了伏笔。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孝宗病危,临死之前他对自己的宝贝儿子并不放心。他知道太子有爱好嬉戏的毛病,特意嘱托三位顾命大臣——内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说:“皇太子年幼,又太贪玩,希望先生们多教他读些圣贤书,辅佐他做个好皇帝。”这说明孝宗是把教育皇太子的责任寄托在儒家文臣们身上的。可孝宗没有想到,此时的皇太子早已经厌弃了文臣们对他的唠叨,他更为信任和亲近的人是他的贴身太监,特别是所谓的“八虎”宦官集团。这个集团由朱厚照在太子东宫时八个重要的贴身太监组成,他们与朱厚照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是朱厚照的嬉戏伙伴。这八个太监是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其中,刘瑾在正德一朝所掀起的波澜最大,对政局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7位物理学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7位物理学家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七位物理学家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 青帮最后的大佬:“太爷”张仁奎

    青帮最后的大佬:“太爷”张仁奎

    青帮大佬张仁奎极富传奇色彩。清末科考成为山东滕县头名武秀才,加入过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京时,曾护送慈禧西逃。他拜青帮“礼”字辈沈淦为师,成为“大”字辈。张仁奎曾密见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在抗战时,他鼓励弟子为抗战出力,不当汉奸。张仁奎在上海隐居时,成立了“仁社”,与黄金荣的“荣社”,杜月笙的“恒社”三足鼎立。上海滩各帮会一旦与军界、政界发生矛盾,几乎都要找“德高望重”的“张老太爷”出面调解。他的徒子徒孙们遍布军、政、商、学各界,且多属名流。
  • 历史的玄机——权臣谋士的传奇人生

    历史的玄机——权臣谋士的传奇人生

    从权臣的传奇经历,到鲜为人知的谋臣秘闻,从英雄名士的历史踪影,到千奇百怪的人生故事,从政治权谋到扑朔迷离的历史迷局……呈献了鲜为人知的秘闻轶事和历史玄机,你会突然发现历史的真相不忍细读。
  • 石屏传

    石屏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石屏传》以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为背景,记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追求不止,奋斗不息的一生,重点介绍了石屏寄情祖国航空事业,立足本职工作,设计了K—8和教8飞机,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外贸出口的神话,改写了中国空军飞行员训练体制等内容,反映了石屏一生浓浓的航空情缘。
热门推荐
  • 千金诺,庄主的腹黑萌妻

    千金诺,庄主的腹黑萌妻

    简介:一个是冷漠寡情,却不谙世事的白衣少年。他身世神秘,天赋绝俗,不懂情爱之事,不通阴谋阳谋。一个是最喜表面笑盈盈,背后打闷棍的红衣小妖女。她装可怜,扮无辜,满肚子的黑墨水,谈笑间便能将人坑下地狱!当此二人相遇——不知是随时蹦跶的小妖女勾得冷酷无情之人倾心相待,还是不通人情世故的少年坑得小妖女喉头梗上一口老血。○○○俗话说: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于肆心而言,遇上轩辕无言之前,她让别人挨刀。遇上轩辕无言之后,挨刀的总是她。“待你死后,我会将你的皮剥下来,好好保存。”“若你敢逃,初次,折断双腿。下次,杀了你。”“……”绮罗低眉敛目地解释道,“肆姑娘,公子这是喜欢你。”尽管这种说法,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肆心:“……”○○○俗话还说:总在情场逛,怎能不被诓。于肆心而言,在遇到轩辕无言之前,她诓别人。遇上轩辕无言之后,被诓的总是她。这是一场追逐与被追逐的游戏,一场征服与被征服的战争。她自诩洒脱不受约束,他所求甚少,旦有所求必定时时刻刻放在身边。她认为他是没有感情的怪物,占有欲可怕至极,誓不让他毁了自己逍遥自在的人生,却不料——白骨之城中,食她之心,他就能安然无恙,可他竟然……
  • 你身边的心理学

    你身边的心理学

    你学过心理学吗?你读过心理故事吗?你知道如何对自己做心理保健吗?相信本书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几乎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似乎都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但是,试问,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心吗?一个现实主义者,首先应该是一个了解自己内心的人,然后是一个懂得如何看透别人内心的人,无论你是一棵参天大树,还是一棵小草,只要懂得心理学,你就是最完美的自己。你懂得如何善待自己吗?在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在焦虑的时候安静一下自己,在自卑的时候鼓励一下自己,在孤独的时候温暖一下自己,在迷茫的时候寻找自己,这就是心理学给我们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收获
  • 黄昏落日血

    黄昏落日血

    如果你是一个男人,就应拿起你的剑,哪怕流尽身上最后的一滴血,也要用生命去捍卫这把剑的尊严。一把普通的剑,一个纯洁的灵魂,当这个灵魂附在了这把剑上,他的一生也就跟这把剑连在了一起,不管这个人要做什么,在哪里,都永不分离。剑寒不能言,而人呢?他将用血来诉说自己的命运……
  • 国师大人请滚开

    国师大人请滚开

    一朝穿越,遇上腹黑国师,路秋离被黑哭了,“国师大人!你能有点节操嘛!!”国师大人回眸一笑“乖徒儿,为师有没有节操你不是最清楚吗~”路秋离顿时泪了!神啊,来道雷劈死他这个不要脸的吧(┯_┯)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睦:睦邻相处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睦:睦邻相处

    “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其内涵十分丰富,充满了大智大慧的深刻哲理。将“睦”用于人际关系,以宽和的态度待人,将会得到众人的信任;用于政治,则能政通人和,促进历史发展,文化繁荣;用于经济,则能促进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用于外交,则既能维护世界的和平,又能促进社会的共同发展;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则将共生共荣、协调发展。
  • 玉楼剑影录

    玉楼剑影录

    一代高人?仙人?确也只是凡人。逍遥自在,一切随缘。无女主,不后宫,不种马,请大家多多支持!
  • 难忘的青春记忆

    难忘的青春记忆

    一位品学兼优的乖乖男,穿过荆棘丛深的青春森林,最终通向何处
  • 天行万妖会

    天行万妖会

    木槿是一个多情的杀手,满怀着希望行走在动乱的三界之中。一个普通的任务,搅乱一次万妖会,引出了一个消失的百年。那些在记忆中不曾存在的往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怎样的情感。太多的事情,不是我们本身可以预料的。不需要计划,要的是时刻准备着,迎接突然袭来的不可预测的风雨。一个段似爱非爱的情缘,一个魔王与天神之间的纠葛行走在天地间,她是否会丢掉最初的纯真蜕变的如师尊那般成熟,他们苦苦守护的,是已经失去还是从未有过。
  • 快穿之打倒白莲花

    快穿之打倒白莲花

    为报复“真爱小三”的丈夫,苏宛接受了韩骁“收集女主破碎之心”的任务。于是,苏宛穿梭在各个剧情成为恶毒女配,踏上了打倒女主白莲花的道路……想傍富二代的校园白莲花,蹬女配上位的娱乐圈白莲花,陷害女配还装纯的修仙白莲花,纯傻白甜善良到无脑的总裁文白莲花……渣男贱女,看哪儿呢?虐渣虐的就是你们!
  • 鬼手毒医:倾世毒妃

    鬼手毒医:倾世毒妃

    21世纪顶尖杀手,以用毒闻名世界。前世被妹妹背叛,竟一朝穿越,花痴废柴?来来来试试我新发明的毒药。胆小懦弱?欺我者,杀之。敢害我?揍的你亲妈都认不出来!三皇子拽着大腿不放,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求原谅,被某醋坛子一脚踢飞,离我们家小洛洛远点!各种欢脱各种宠,翼王说啦,节操啥的,都随推荐票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