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51300000003

第3章 酒令与酒礼(2)

3.宴宾酒,饮酒宴客,以畅叙友情,自古以来,上自官府,下至平民百姓皆以酒会友。除游乐性的如“元宵赏灯”、“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赏菊品蟹”等约亲友小酌外,尚有“洗尘酒”、“接风酒”、“饯行酒”、“送别酒”等。古人常在十里长亭处折柳话别,分手前必以酒饯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千古绝唱,依依惜别,情之深厚,让人感怀。另外,还有“会酒”、“罚酒”、“谢情酒”、“仰天酒”等。

酒礼的作用还有很多方面。如祭祀:酒在祭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祭品。有酒才能进行奠祭,以表示人对天、对祖先的感情和心意。《楚辞》中不少篇章写到祭祀场面,如:“惠肴蒸兮兰籍,奠桂酒兮椒浆。”如祝捷:古代战事频繁,军中打了胜仗,班师回朝,都要举行盛宴,开怀畅饮,庆贺胜利。据载,城濮之战晋军败了楚军之后,把楚国的俘虏献给周襄王。襄王大喜,款宴晋文公,为晋文公加餐加酒,一则表示祝贺,再则以祝兴。

(三)酒德与酒礼

儒家学说在我国古代被奉为治国安邦的学说,几千年来被尊为正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因子,酒文化、酒习俗也同样浸透着儒家的思想。对于酒,儒家最讲究“酒德”二字。在儒家的经典《尚书》和《诗经》中已经有了关于酒德的记载。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像夏桀商纣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写道:“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可见,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这都是德行。饮酒也是一种饮食文化,这其中有很系统复杂的礼节。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酒礼是维持宗法秩序的一种方式。在一些重要场合,如果违反酒礼的话,轻则失礼,重则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说酒会乱性,饮酒过量,难免失去理智,所以古人就制定了饮酒的礼节。比如,在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都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时,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再坐入次席。长辈让晚辈饮酒时,晚辈才可举起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的话,晚辈是不能先于长辈饮尽的。

简言之,古代饮酒的礼仪大致有四个步骤:拜、祭、啐、卒爵。就是先做出拜的动作,以表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洒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再尝尝酒的味道,并加以赞扬使主人满意,现在人们还有咂酒的习惯;最后一饮而尽。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所以现在形容喝酒是酬酢之间,在敬酒时还要说上几句敬酒词。客人之间相互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一圈叫做一巡。一般敬酒以三杯为度,所以有酒过三巡的说法。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的人都要“避席”——起立,这是如今生活中常被忽略的礼节。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民族的饮酒习俗也多有差异。

中国人好客,在酒桌上也多有体现。主人往往希望客人多喝酒,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得失面子,没有尽到地主之谊。所以酒桌上便有劝酒之说,劝酒的方式大致有三种:“文敬”、“罚敬”、“互敬”。“文敬”指有礼节地劝人饮酒。一般酒席开始时,主人会讲上几句客套话,然后便是第一轮的敬酒。这时,宾主起立,主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并将空酒杯口朝下,暗示自己喝完,以示对客人的尊重,这就是所谓的“先干为敬”。这种情况下客人一般也要喝完。“罚敬”是一种独特方式。为了能达到罚酒的目的,人们会制定出五花八门的规则和理由。如迟到的要“罚酒三杯”,还有上菜时鱼头所对之人要先喝一杯,等等。很多难免是牵强附会,强词夺理,但其敬酒之意却是真诚的,体现了中华民族淳朴热情的民风。“互敬”是客人之间的相互“敬酒”,为了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会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的理由,若是被敬酒者无法找出反驳的理由,那就得喝酒。在双方寻找敬酒理由的同时,人们之间的感情会随之得到升华。

另外,还有“代饮”之说,为了不失风度,也不扫人酒兴,那些实在不会饮酒的人,或已经饮酒太多的人,为了表达对敬酒者的尊敬之意,会请人代酒。代饮酒的人一般与请代者有特殊关系。为了劝酒,酒桌上流传着很多有趣的酒话,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个够”,“感情浅,舔一舔”,“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等等。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有很多民族有着很特别的酒礼。藏族人好客,在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时,会先在酒杯中倒满酒,然后端到客人面前,这时客人要用双手接过酒杯,然后一手拿杯,一手用中指和拇指在杯子里轻蘸一下,朝天一弹,意思是敬天神,接下来,再来第二下、第三下,分别敬地、敬佛。这种酒礼是提醒人们青稞酒的来历与天、地、佛的恩赐分不开,故在享酒之前,要先礼敬神灵。喝酒时,藏族人约定的风俗是:客人先喝一口,主人马上斟满杯子;喝第二口时,再斟满;接着喝第三口,再斟满;最后就得把满杯酒一口喝干。这样做,主人才觉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藏族人敬酒时,对男客用大杯或大碗,对女宾则用小杯或小碗。

壮族人敬客人有交杯酒之说,这时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两人从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饮。同时主人会唱敬酒歌:“锡壶装酒白连连,酒到面前你莫嫌,我有真心敬贵客,敬你好比敬神仙。锡壶装酒白瓷杯,酒到君前君莫推,酒虽不好人情酿,你是神仙饮半杯。”西北裕固族待客敬酒时,都是敬双杯。

在某种程度上,传统的酒德、酒礼在今天已失去了特有的意义,但古人喝酒时流传下来的风雅、礼貌还依然保存在我们的酒文化中。饮酒是一种乐趣,是一种集智慧、娱乐、机智、快乐于一身的游戏。而酒令则是以文化入酒,是酒文化中的精粹。今天,我们掌握酒令的有关知识,并把它应用到饮酒活动中,可以调节气氛,增添乐趣,陶冶情操,使饮酒成为一种趣味盎然的文化活动。

(四)酒令演变

酒令最早萌生于儒家的“礼”中,所以上古有“一觞百拜”的酒令。《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中有:“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即在用“礼”约束的基础上,在酒宴上安排监督大家饮酒的“监”、“史”,他们的职责是用强制性的手段制约醉酒的人,不准饮酒过度,不准有失礼仪,违反规定的就要受到惩罚。由此可见,酒令虽是用来罚酒的,但客观上活跃了饮酒的气氛。行令就像催化剂,使席间气氛迅速活跃起来。

设置酒监、酒史,用强制性的规定来制约饮酒过度。从“礼”到“法”,这是酒令产生中一件有趣的事儿。还有种说法,酒令约产生于春秋初期。据汉初的《韩诗外传》载:“齐桓公置酒令曰:‘后者罚一经程(经程是一种饮酒器)!’”这表明春秋初年已有酒令了。到战国初期酒令由原来的节制饮酒转变为劝酒,“礼”的意味逐渐淡漠。到晋代,石崇在他的金谷园别墅中宴客,不但令客人即席赋诗,且规定“或不解者,罚酒三斗”,从此产生了以诗为令进行罚酒的酒令。曲水流觞令和藏钩令就是魏晋人从民俗中发掘出来的趣味酒令。至此,原本是维护“礼”、专门为贵族所制定的酒令,在汲取了民间习俗之后,变得新鲜有趣。唐代,我国酒业兴盛,酒风甚浓,酒令花样众多。常见的有掷骰、射覆、酒筹、酒牌、文字令,此外还有击鼓传花、手势令、旗幡令、小酒令等等,其花样之新,门类之多可谓空前。元代以后,随着通俗文学的发展,酒令从士大夫、文人雅士及富豪之家的酒宴之间普及到民间普通百姓之家。明清时,酒令更是囊括前代,丰富多彩,具有集大成之意。凡人间事物、花草虫鱼、经史典故、风俗习惯、时令节气、唐诗宋词、小说俗语等等,均可入令。此时的酒令向着系统化、理论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文学酒令几乎运用了所有的修辞手段,雅令在娴熟中见经纶,俗令在随意中显风采。其行令只为劝酒,饮酒只为行乐。

(五)饮酒为何行令

行令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饮酒行令好处多,概括起来,至少有三个:

一是调节气氛,增进交流。俗话说,饮酒最忌喝闷酒,如果席间彼此无话,则主人会感到窘迫,客人会感到尴尬,宾主双方都会不舒服,即使席间有一人默默无语,也会引起举座不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行酒令,僵局很容易被打破,气氛就会活跃起来。

二是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人人循令而行,打破了现实中的长幼尊卑。投壶掷骰,有益身心;分曹算筹,充满惊喜;击鼓传花,气氛热烈。败者罚饮,饮之甘心;胜者观饮,亦觉快意。

三是陶冶性情,激发才智。即席赋诗,即景联句,征引诗文,拆字贯句,说绕口令,讲笑话等,激发人们多方面的才艺,陶冶性情。因为当场构思,有时间限制,所以要求才思敏捷,学识渊博,这样就促进了思维能力,增进了才智。

同类推荐
  • 山河长吟

    山河长吟

    陈长吟写山水写遍了陕西,又写向了域外。从古城西安《长安风度》写到陕南《陕南风韵》,再写到陕北《黄土风物》,在陕西地域之外又写到了《青藏风情》。所写的山,大到名山,小到无人能知的无名山;所写的水,有黄河、汉江这样的母亲河,有村庄的小河小溪这样的流水。
  • 崇明岛传

    崇明岛传

    本书着重写崇明岛的历史,从而使崇明岛的特色,包括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大浪淘沙聚沙成洲的神奇、沙洲涨坍垦拓不止的垦拓精神、薪火不断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得以突出。
  •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本书包括文人文学、书法艺术、美术绘画、音乐戏曲舞蹈、陶瓷雕塑、建筑艺术、民间工艺七章内容。
  • 细说万事之谜

    细说万事之谜

    《细说万事之谜》一书囊括了宇宙、地理、自然、历史、人体、科技和动植物等领域,采用图文并茂的新颖体例,精编世界上最著名、最奇妙的未解之谜,配以生动活泼的图片,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幅极具想象力、神秘感和挑战性的未知世界的情景,并对谜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给人们一窥真相的阅读快感,揭开了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谜题的谜底。在这种严肃而充满趣味的探索中,书中不但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再现了奥秘的丰富与变幻,同时也让读者从中获得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 俞源:神奇的太极星象村

    俞源:神奇的太极星象村

    俞源古村落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俞源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奇异的布局,罕见的古建筑群和精致的木雕、砖雕,以及一个个不解之谜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俞源古村落凭借其独特的建筑风貌、重要的历史价值、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古韵氛围必将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独具魅力的新市场。本书从神奇的太极星象村入手挖掘其古村落特有的魅力。
热门推荐
  • 烛光喷薄

    烛光喷薄

    在这危机关头,是千字文拯救了我的写作。千字文短小,伏案写作不过一小时就成了。于是,上下班的路上即兴构思,目睹物事,神思飞扬,一点意趣凝成了。稍有空隙,拔笔书写,一篇小文很快便问世了。无疑,千字文成了我表达情思,延续创作的最佳文体。
  • 英魂之刃之最强穿越

    英魂之刃之最强穿越

    一位大神在打英魂之刃的时候不小心被电到了,穿越到了英魂时代,主人公会遇到什么有趣的故事,和英魂时代会磨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会和英雄们有什么的关系,我们尽请期待,
  • 其实微光曾向暖

    其实微光曾向暖

    她的青春,注定是一场光与影交织的梦。但如果一切都可以重来,我还是会选择遇见你们,然后,奋不顾身又小心翼翼地去爱。那所学校,那间教室,那些人,以及那些的疯狂和落寞,都曾给予过我绵长的温暖。直至今日,穿过纷杂的时光,仍能从曾经的阳光感受到残留的暖意。三十七点五度,是你拥抱的温度。致温暖的二班。
  • 权倾一城:冷魅邪妻,太难讨

    权倾一城:冷魅邪妻,太难讨

    某天,某女揉着酸痛的腰,对面前的男人郑重宣布:“楚铭轩,我要出-轨!”楚铭轩一笑,眼里闪着邪恶的光,“影儿,火车都还没开呢,你怎么出轨?”“……”好污!“那我要出-柜!”男人毫不在意,“你闺蜜是我们的神助攻。”“……”她还能说什么。“影儿既然还有那么多精力,不如来一场三天三夜?”“……”他是Y城的阎王楚少,杀伐果断,冷血无情。她为报仇变得冷漠,却难掩狂傲嚣张本性。当他遇上她,摇身一变,成了妻奴,将她宠到了极致。两人联合虐渣渣,一起弄残白莲花。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装得了无赖,耍得了流-氓。这是腹黑直率的楚大少和狂妄傲娇的影女王的浪漫爱情故事。【我许你一生倾城,你诺我一世铭心】
  • 龍临天下

    龍临天下

    有一位国主司马浩天,他仁民爱物,深受百姓爱戴。但是奸相叶洪窃国,使他战死沙场,王后也坠落山崖。少主玉龙和忠将赵毅之子赵羽幸得赵毅和高人无相大师相救,死里逃生。十五年后,玉龙夺回王位,得知母后尚在人间,便与赵羽、白珊珊、丁五味微服寻访母后的下落,同时暗查百姓之疾苦,为官之良莠。
  • 太上虚皇保生神咒经

    太上虚皇保生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整天条

    重整天条

    我是孤独的流浪者,行走在时间与空间的边缘。见证过世间人情冷暖,才知道长生的本质,并非只为一己私心。
  • 叛逆青春别打我主意

    叛逆青春别打我主意

    “喂,左小央,你给我们站住,跑什么跑,我们又不会吃了你。”三个绝美妖孽的男子一步一步朝左小央逼来。“说,我们三个你选哪一个?”三男不禁嘴角上扬,魅惑左小央。左小央究竟何去何从
  • 追逐画师

    追逐画师

    [花雨授权]他是前途无限的明日天王巨星,她是美丽的首席造型师。他专注地追逐着她的脚步,她却自私地不想回报他的爱。只为找到那个让他迷醉的人。当他们相遇在美丽的异国,所有的剧情将降下帷幕时,结局,将会是怎样……
  • 陛下与奸臣的战斗

    陛下与奸臣的战斗

    谢临此人,三朝元老,位极人臣,权倾朝野,一手遮天。谢临此人,“老”奸巨猾,鱼肉百姓,实乃当朝奸佞,其罪当诛!谢临资料夹:26岁,大龄“女”奸臣。当朝丞相大人竟是女人,谢临,尔竟敢骗朕!总被谢临欺君罔上的皇帝龙颜大怒:奸佞,给朕跪下!谢临漠然:可先皇你爹说臣不用跪。皇帝炸毛:那就把这货拿下,叉到朕的寝宫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