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51300000007

第7章 酒令与酒令文学(1)

中国文学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一部文学史也可称为一部酒文学史。翻开《诗经》,《邶风·柏舟》有:“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豳风·七月》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楚辞》中有:“奠桂酒兮椒浆”,“援北斗兮酌桂浆”,“欲酌醴以娱忧兮,蹇骚骚而不释”。曹操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再往下数,陶潜、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无一不好酒。我们这里需要谈的问题,比酒文学的范围要小,是跟酒令直接相关的文学创作。我们知道,雅令的行令方式是:先推举一个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按照首令的意思续令,分韵联吟,当即构思并应对,这就要求行酒令的人既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有敏捷的思维,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喝酒人的才思的游戏。酒令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酒令文学,在诗、词、曲,甚至小说中有所发展。

(一)酒令与诗

诗与酒的关系很密切,相辅相成,就好像没有诗就不能喝酒,当然写诗也绝离不开酒。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晏殊有“一曲新词酒一杯”,金天羽有“酒肠无酒诗不流”,可见诗酒关系之密切。

古人饮酒时,很自然会想到诗,借诗行酒令成为文人酒令的重要形式。如“天字头古诗”:要求每人吟诗一首,第一句的第一个字必须是“天”字,全席每个人轮流说,不能吟出或者违背要求的人,都罚酒一杯。如“天风吹我上南楼,为报嫦娥得旧游。宝镜莹光开玉匣,桂花沉影入金瓯”,“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看来气象真煊赫,创业鸿基万万年”。

如“春字诗令”:每人吟诗一句,要求“春”字居首。如“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宵一刻值千金”。也有要求每人吟诗一句,第一个人吟的诗句必须“春”字居首,第二个人吟的诗句“春”为第二个字,依次降至“春”字居第七字后,再从头开始。如“春城无处不飞花”,“新春莫误游人意”,“却疑春色在邻家”,“草木知春不久归”,“十二街中春色遍”,“昨夜日日典春花”,“诗家情景在新春”。

还有“七平七仄令”:每人吟诗一句,要求七个字都是平声字或都是仄声字,全席轮流吟诵,错误的罚酒,不能吟的罚两杯。如“何方圆之能周兮”(七平),“翩何姗姗其来迟”(七平),“有客有客字子美”(七仄)。

还有“干支令”:全席人轮吟诗句,每人一句,要求句中至少有一个字含天干或地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还有玉人诗令、无口诗令等。对不上的人或对得不合要求的人都要被罚酒。

古人饮酒赋诗的传统由来已久。晋人石崇金谷园宴客,就是在酒席上赋诗,赋不成就罚三杯酒。王羲之等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更是文坛美谈。唐人喜欢一边饮酒,一边欣赏乐舞,一边随口吟出优美的诗句,创造了一个诗酒无间的艺术世界。唐代的诗酒文化,是一门由酒而生,并综合了诗、乐、舞的综合艺术。酒令也正是唐人才、情、气淋漓尽致的体现。王昆吾曾说:“酒筵是唐代社会的一个袖珍版本,酒令是这个袖珍版本社会的核心。”酒词在唐人诗歌中比重很大,唐人酒令艺术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唐人生活中,经常是“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酒令艺术已经不仅是律令、抛打令等纯文字形式,还进而演变为歌舞化。酒筵歌舞有两种,一种是艺术观赏性的酒筵歌舞,一种是专门酒筵性质的歌舞。后者中,饮酒的人同时就是表演者,节目临时定,歌词大都是即兴的创作。

唐人高雅的酒令游戏,自然会产生诗词新作,虽多应景之作,但也不乏好诗,走出酒席而流传于世。尤其是孟浩然、王维、皇甫松、元稹、李商隐、杜牧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描写饮酒行令的诗篇,为酒令文化增添了浪漫色彩。唐人行令作诗,一般是每人作一首诗,做不出的人罚酒。但有的是每人联诗两句,就像做对子。也有每人连一句,凑成一首诗的,接不上的人罚酒。像流传的李白和贺知章、王之涣、杜甫四个人的连诗行令故事,就是一个例子。他们连成的一首诗是:一轮明月照金樽(贺知章),金樽斟酒月满轮(王之涣)。圆月跌落金樽内(杜甫),手举金樽带月吞(李白)。这首连成的诗既有格律诗的特点,又不失为“席上之物”。

行令既是文字游戏,也是刁难人的手段,有些酒令故意出得刁钻古怪,据《全唐诗》载,唐代宰相令狐楚有“一字令”。令狐楚听说进士顾非熊有辩捷之名,故意出酒令:“水里取一鼍,岸上取一驼,将这驼来驮这鼍,是为驼驮鼍。”后面三个字音相同。幸亏顾非熊确实有急智,应令:“屋里取一鸽,水里取一蛤,将这鸽来合这蛤,是为鸽合蛤。”还有,南唐烈祖李昪酒令:雪下纷纷,便是白起。(李昪)著履过街,必须雍齿。(宋齐丘)明朝日出,争奈萧何。(徐融)既显智慧,又有学识,令人叹服。

酒的醇美配上诗的雅致,使得我国酒令文学别具一格,显示出一种醉人的无穷魅力。酒与诗相辅相成,酒添加了诗的醉人意境,诗促进了酒的浓厚醇美,耐人寻味。

(二)酒令与词

词又叫曲子词,是可以用曲调演唱的词。句子参差不齐,词也叫长短句,属于音乐文学,现在所说的歌词,是按照曲调填上文字,简称倚声。汉朝至隋朝时宫里的音乐机构,把词称为乐府,宋代的词也称为乐府。

曲子词可追溯到隋代。到了唐代,饮酒赋诗非常盛行,行令作诗,作不出的人罚酒。作为酒令的曲子到宋代仍然在宴席间传唱。如敦煌舞谱上保存的《南歌子》,在唐代作为酒令用,到宋代仍用于劝酒,晁补之的《南歌子》中说:“妙舞堪千盏,长歌可百杯。笑人将恨上春台。劝我十分一举、两眉开。”这足可以证明曲子词在宋代也用于劝酒。

词的篇幅,按节拍的不同来分,有令、引、近、慢,原来是音乐上的名称。“令”指体制短小的小舞小唱,多用于作送酒曲、称酒令;后作为词学名词的“令”指一般短调。令来自唐代的酒令。因为唐人在宴会时即席填词,用时调小曲当酒令,于是称为令曲,又称小令。有两首著名的唐词,韦应物的“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戴叔伦的“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殊不知,这二首都是酒令。令的字数偶尔也有长的。如《六么令》九十九个字,《百字令》一百个字,不过它是《念奴娇》的别名,还有《胜州令》多达二百一十五个字。可以归纳出,词有一些来自诗,有一些来自曲子词,还有一些来自酒令。过去说到词,人们大多以为“唐人率多小令”,“至宋中叶而有中调、长调之分”。这有一定道理,却有点儿片面。实际上,在唐代曲子词中,也有所谓“长调”存在。比如《云谣集》中的《凤归云》、《调线歌》,就属于长调。成百种大曲流行,造成了各种篇幅的曲调,急曲子之外有慢曲子,破曲子之外有序曲,这导致了长调、短调、慢调、促调并存。后来,唐庄宗的《歌头》有一百三十六个字,就是根据大曲的序曲填词的。这说明大曲曲辞本来就有篇幅较长的一体。但在唐代,流行最广泛的曲子,却仍是篇幅较短小的曲子,原因在于酒令艺术造成了这种风尚。如果从文学形成的角度看,慢调或者长调早在唐初已经形成了,而不是宋朝产生的。综合而论,唐代曲子词对后世的影响,显然可以归结为对酒令艺术的影响。

《全宋词》有几首酒令,可见酒令其实是词的一种题材。例如《卜算子令》:(先取花枝,然后行令,口唱其词,逐句指点,举动稍误,即行罚酒。)我有一枝花(指自身,复指花),斟我些儿酒(指自身斟酒),唯愿花心似我心(指花,也指自己的心愿),几岁长相守(放下花枝叉手)。满满泛金杯(指酒盏),重把花来嗅(鼻嗅花),不愿花枝在我旁(把花枝传向下座人),付与他人手(下座人接花)。

如《浪淘沙令》:今日一玳筵中(指席上),酒侣相逢(指同饮人),大家满满泛金钟(指众宾,指酒盏)。自起自斟还自饮(自起,自斟酒,举盏),一笑春风(一笑)。传与主人翁(执盏向主人),权且饶侬(指主人,指自身),侬今沉醉眼矇眬(指自身,复拭目)。此酒可怜无伴饮(指酒),付与诸公(指酒,付邻座)。

如《调笑令》:花酒(指花,指酒),满筵有(指席上)。酒满金杯花在手(指酒,指花),头上戴花方饮酒(以花插头上,举杯饮)。饮罢了(放下杯),高叉手(叉手)。琵琶拨尽相思调(作弹琵琶手势),更向当筵舞袖(起身,举两袖舞)。

再如《花酒令》:花酒(左手指花,右手指酒),是我平生结底亲朋友(指自身及众宾)。十朵五枝花(以手伸五指反复,应十朵;又舒五指,应五枝,仍指花),三杯两盏酒(伸三指,又伸二指,应三杯两盏数,指酒)。休问南辰共北斗(伸手作休问状,指南北),任从他乌飞兔走(以手作任从状,又作飞走状)。酒满金卮花在手(指酒盏,指花),且戴花饮酒(左手插花,右手持酒饮)。

从文字看,都通俗有趣,活泼生动。再看其中“科介”,不妨视作被简化和被象征化的舞蹈动作。说它是舞蹈,因为它具备舞蹈的特征,首先我们看到它有被修饰过的装饰性的动作、姿态;其次,和着令词的音韵、节奏而舞;再次,要求情绪、令词、动作相一致,错了就要罚酒。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酒令舞的动作简单易学,它既可按规矩一板一眼地作动作,又可即兴发挥,展示个人的文采和舞蹈才能。

同类推荐
  • 笔墨纸砚的故事

    笔墨纸砚的故事

    为了使读者对笔墨纸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笔墨纸砚的故事》按笔、墨、纸、砚的顺序(内部又以历史年代为序),用故事的形式,以著名历史人物对笔、墨、纸、砚的发明、改造和使用为中心进行介绍,并在介绍中配以相关实物图片、书法作品、故事插画加以说明,用浅显朴素的语言‘对每种文房用具的产生、发展及文化价值进行叙述,使读者存了解器物的同时,增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盂县宗教文化遗存

    盂县宗教文化遗存

    盂县现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360余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其中,古建筑占了很大的比例。纵观盂县现存的古建筑,主要有这么几大类型:一是庙宇建筑,二是民居建筑,三是陵墓建筑,四是古城遗址,五是桥梁及水利建筑……
  • 余秋雨文化之旅

    余秋雨文化之旅

    余秋雨,他学贯中西,推动了当代中国散文的发展,被誉为“余秋雨现象”。他的近十本“文化散文”著作,自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至今,频频刷新销售排行榜,且拥有了无数读者,创造了出版界的奇迹。本书作者以鲜活的语言为针脚,所穿之线是余秋雨的“读书生活”。作品清晰地再现了余秋雨的成长之路,使读者从这位文化大师身上,领略到了作为一个人生存奋斗、发展完善的方向。
  •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御天猎神记

    御天猎神记

    一代战神煜晖转世归来,重新踏上了强者之路。但前世的对手,无尽的阴谋,神秘的神界,一切的一切都在向他靠拢,将他淹灭。不!我要走自己的路,我要将这宿命一一斩断……
  • 校缘之校恋:辰汐之恋

    校缘之校恋:辰汐之恋

    第一次见面,他撞了她,还骂了她。她要他道歉。“嗯?你想让我怎么道歉?不如......我以身相许吧”尼玛!这货不仅无理而且无赖!第二次见面,她莫名其妙成了他的同桌!从此,她的好日子彻底到头。“喂丫头,给本少捶捶腿!”“给本少买早餐!”终于有天她受不了要起义!“别以为你长得帅,就把我当仆人!我不干!”“嗯.....不干?我就吻你”“你敢.......唔!”哼!你猜我敢不敢!
  • 重生之最佳女主角

    重生之最佳女主角

    上一世,她用尽心血去拍电影,却在得奖前夕遭人陷害,“倾城一跳”震惊全国,数十年努力付诸东流,要她如何甘心?这一世,她从头开始,誓要将这娱乐圈搅个天翻地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斗破之天界之主

    斗破之天界之主

    少年为情所伤,穿越到斗破,开大界,创天界。泡尽天下美女,让主角吃屎。这里分斗者、斗师、大斗师、斗灵、斗王、斗皇、斗宗、斗尊、斗圣、斗帝、斗仙、斗神和传说中的神之不朽名不朽境。每阶分九星。主角功法散仙对应斗者、斗师、大斗师,人仙对应斗灵、斗王、斗皇,地仙对应斗宗、斗尊、斗圣,天仙对斗帝、斗仙、斗神,金仙对应帝之不朽。分前中后三期小成、大成、圆满。这分斗破篇与主宰篇,后面的以后会出…………
  • 忆君王

    忆君王

    本书以五代十国为历史背景,从另一个角度描写兰陵王的诞生。
  • 华严经要解

    华严经要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幽梦白皮卷

    幽梦白皮卷

    是命运的玩家还是精神的囚徒?浮夸年华,卖梦为生。价值几何,碌碌而终。二十年的青春被狗吃了,温文尔雅的男人再也没了十几年的豪情。假如时间暗淡了年华,抛弃刀剑的手是否能捏住你的皓腕?人生像喝酒一样,我们迷恋的是过程,并非结果。其实我最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没有梦想。
  • 帝皇铠甲之灭魔

    帝皇铠甲之灭魔

    黑暗中一副只有黑色颜色的油画从墙壁上映现,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沉沦其中,为其卖命。而,帝皇铠甲的拥有者横空出现,拯救人们是他的责任,在爱恨情仇中,他轻轻一笑,道:“别怕!有哥在,一切交给我。”
  • 复古地球

    复古地球

    世界掌管权进入了一个极为矛盾的人手中奇艺的生物……新的世界……远古生物的复活……外星入侵……其它种族生物的寄宿……他是否能在危机下保护好岌岌可危的星球……
  • 爆裂枪神

    爆裂枪神

    如果我也能长出翅膀,大概也能飞离这复制一般的日子,作为人类,难道仅限于双足立地仰望星空吗?毋庸置疑,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说从零开始,将来也能够拥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