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68100000002

第2章 文坛

“子任”的由来

有一天,毛泽东同志从同学肖子暲那里借到一本书,叫做《世界英雄豪杰传》。这本书,记述了近代西方一些为自己国家的独立和强大作过贡献的杰出人物。毛泽东同志读着这本书,对这些人物的历史功绩十分钦佩,同时盼望中国能有类似的人物来拯救民族危亡。读着,读着,便情不自禁地在书上圈点起来了。圈得最密的,是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等人的传记。

毛泽东同志很快读完了这本书。还书时,他抱歉地对肖子暲说:对不起,我把你的书弄脏了!肖子暲一页一页地翻着,看着书上的圈圈点点,不仅毫无责怪之意,反而称赞不已。毛泽东同志对他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一些人物,我们每个国民都应当努力。过了不久,他给自己起了“子任”的笔名,意思是决心以救国救民为自己的崇高责任。

“为了中华之崛起”

新的学年开始了,奉天(现在的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为了测验学生的学习目的,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读书是为了什么?

有的回答:“是为了家父而读书。”

有的回答:“为明礼而读书。”

有的干脆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周恩来,现在你回答,为什么要读书?”魏校长问。

“为了中华之崛起。”坐在后排的周恩来庄重地回答。

由于他的南方口音,魏校长一时没听清楚,于是周恩来又庄重、大声地重复了一遍: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剑锋”与“笔锋”

1828年4月的一天,在巴黎贫民区卡西尼街的一座四面透风的小屋子里,搬来了一位新房客。不久前,他因经营出版、印刷业破了产,已经欠下了9万法郎的巨额债务,每年单是利息,就要付出六千法郎。债权人半夜三更来敲门,警察局发了通缉令,要把他拘禁起来。实在没有办法了,他才隐姓埋名,躲进了这所不为外人所知的小屋子。

他租用了三间屋子,一间作为书房。他简单地布置了一下,坐在书桌前,认真地思考着:多年以来,自己游移不定,今天干干这,明天干干那,根本就没有集中精力从事自己所喜爱的文学创作。现在是重整旗鼓的时候了,他蓦地站了起来,在书房的壁炉架上,立上一座拿破仑的小雕像,在雕像的底部,贴着一张纸条,上边写道:“彼以剑锋创其始者,我将以笔锋竟其业。”就是说,拿破仑想用武力征服全世界,没有做到,而我却要用笔征服全世界。

这个雄心勃勃的青年,就是巴尔扎克(法国作家,1799—1850)。

拿起笔来

1904年9月间,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881~1936)来到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希望用医学把古老的中国,从昏暗愚昧的落后状态中拯救出来,使它走上独立和富强的道路。

在第二学年里,学校增加了一门学科——细菌学。教这一门课程时,细菌的形状全是用幻灯片来显示的。有时还没有到下课的时间,便放映几段时事片子。

有一次放映幻灯时,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给沙皇军队当侦探,被日军捕获,要抓去枪毙,但围着看的却是一群中国人,他们对于同胞的死亡,竟无动于衷,神情麻木。

在讲堂里看幻灯的只有鲁迅一个是中国人。除了鲁迅之外,所有的学生都拍掌欢呼起来。鲁迅觉得十分难受。从那一回以后,鲁迅深深地感到,学医并非一件最紧要的事。他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第一件要紧的事,是改变人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艺。于是,他毅然弃医学文。

“长大了要在世界上做一番事业”

爱迪生(美国发明家、企业家,1827~1931)小的时候只上了几个月的学,就被老师辱骂为“愚钝糊涂”的“低能儿”退学了。他眼泪汪汪地回到家里,要妈妈教他读书,决心“长大了要在世界上做一番事业!”

有一天,爱迪生抬头仰望天上的鸟在天空自由翱翔,心想: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他紧皱眉头思索着,忽然想到:如果人的身体里充满了气体,不也会像气球一样升上天去吗?于是他在家里的地窖作实验,发现一种药粉能产生气体。他让小伙伴米吉利喝了下去。可是,不多一会儿,米吉利肚子剧痛,大声哭喊,差点送了命。

爱迪生的爸爸知道后,打了他一顿。“不许你再搞实验了。”爱迪生一听急得要哭,说:“我要是不做实验,怎么能研究学问,怎么能做出一番事业来呢?”妈妈听了他的话,感动地只好收回了“禁令”。

“休言女子非英物”

1905年冬天。东海的波涛汹涌,浪花不停地冲击着甲板。秋瑾(近代民主革命烈士,1879~1907)冲破封建枷锁,再次乘船到日本留学去了。离祖国越来越远,她立身船头,默默地祷念着:“灾难深重的祖国,我要用汗水和热血灌溉你,一定要使你恢复青春。”

在她的耳边,又响起了老祖父的叹息声:“可惜阿瑾是个女孩子。如果是个男儿,……这有多好呀!”想到这里,秋瑾微笑了,心里说:“女子的聪明才智不一定比男子差。”

在日本学习期间,她努力摆脱妇女柔弱的气息,并且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竞雄”,意思是要与男子作英雄竞赛。她又自号“鉴湖女侠”。她还买来一把锋利的“倭刀”,随时练习使刀开枪,准备为国雪耻。她说,“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她要操起“龙泉”宝剑,为革命战斗了!

他不鬼混了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1828~1910)在青年时期,曾有一段放荡的生涯。他不好好读书,考试不及格,教师把他降了班。他赌博、借债、鬼混,足有一年的光阴在不务正业中送掉了。

但不久,他立即醒悟了,对自己表示十二分的不满。他认为,自己的放荡行为等于禽兽,真不是人了。他又把错误的原因,详细地找寻出来,写在日记本上,计有八点:①缺乏刚毅力;②自己欺骗自己;③有少年轻浮之风;④不谦逊;⑤脾气太躁;⑥生活太放纵;⑦模仿性太强;⑧缺乏反省。这一次反省;好像有一个霹雳打在他的身上。他决心结束放荡的生活,跟了他的哥哥尼古拉来到高加索,在炮兵队里当一个下级军官,并迈步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住到农民中间去”

一天黄昏,在巴黎街头,有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人,无精打采地走着。

他走过一个明亮的陈列橱窗,忽然听到了两个青年站在那里说话的声音。这两个青年一面看着陈列在橱窗里的用彩色粉笔画的少女裸体画像,一面谈论着:

“这幅画糟透了,简直令人厌恶。”一个说。

“是啊,米勒画的嘛。他是个除了裸体女人,什么也画不出来的人!”另一个回答。

那个过路的青年听了这段活,顿时感到头晕目眩。他,就是约翰·法朗索阿·米勒(法国画家,1814—1875)。

米勒回到家里,脸色苍白,心情激动。他对妻子说:

“我决定今后不再画裸体画了,即使生活将会变得更苦,又有什么办法呢!”他过了一会儿,镇静地说:“我已经厌恶巴黎,我想回到农村去,住到农民中间去。”

当时的巴黎,有一种怪现象:画女人裸体画还可以换几个钱去买面包,可是那些认真创作出来的绘画,却一幅也卖不出去。谁要想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就意味着去做讨饭的穷光蛋。

可是,米勒选择了这条饥寒交迫的道路。他离开巴黎,移居到巴比松去了。他在那里定居下来,画了许多表现农民劳动和日常生活的画,终于成了十九世纪写实主义画家的代表。

“亚洲崛起有黄人”

一天,吴玉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1878~1966)的二哥借债从成都“志古堂”书店买来几本新书,刚进门就被吴玉章抓去一本,伏案细读。当他从书中看到康梁(尤其是梁启超)痛快淋漓、感人肺腑的议论时,禁不住欣喜若狂,拍案叫好,决心做变法维新的志士。

不久,吴玉章从成都来到自贡旭川书院读书,便热心宣传变法维新,别人给他取了个“时务大家”的外号。

变法失败了,吴玉章决定随他二哥走出四川,经上海赴日本求学,寻找革命道路。1903年元宵佳节之时,吴玉章兄弟和朋友九人,从重庆出发,乘风破浪奔赴上海。他即兴作诗,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

“东亚风云大陆沉,

浮槎东渡起雄心,

为求富国强兵策,

强忍抛妻别子情。”

当船过三峡时,他看到神奇美妙的祖国江山,更激起了振兴中华的豪情,以《东游述志》为题,写诗抒怀:

“莫谓东方皆落后,

亚洲崛起有黄人。”

“我要写!”

185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镇压“黑奴”的所谓《逃奴法案》。此后不久,哈丽哀特·比彻·斯陀(美国女作家,1811~1896)收到了一封信。信是住在波士顿的弟媳爱德华·比彻夫人寄来的。

“哈蒂,”信上写道,“要是我能像你那样动笔写文章的话,我一定要写点东西,使全国都认识奴隶制度是一桩多么可诅咒的事情。”

斯陀夫人把这封信念给她的孩子们听。念完之后,她把信捏成一团,站起身来,平静地说:

“我要写!只要我活着,我一定要写!”

那时,斯陀夫人已经39岁了,受着疾病和穷困的折磨。

她丈夫卡尔文·斯陀虽在大学教书,可家里有3个孩子,负担很重;家务完全由她负责,既要做菜烧饭,又要给顶小的孩子喂奶,有时还得给报纸写点短文换点稿费来补贴家用,真是忙得不可开交。

斯陀夫人咬着牙坚持写作,决心实现自己的志愿。从1851年6月开始,她在《国民时代》上连续发表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书一出版,立刻受到了广泛欢迎。当时的美国总统林肯祝贺她说:“原来你就是写了引起这场伟大战争的那本书的小妇人啊!”

“这场伟大的战争”,指的是美国国内为解放奴隶而爆发的南北战争。斯陀夫人为反对奴隶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五岁孩子写钢琴协奏曲

有一次,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1756~1791)的父亲走进小莫扎特的房间,只见这个金发蓬松、天真无邪的孩子正在五线纸上写着什么。

“莫扎特,你写什么呀?”父亲随手拿起他写的东西来一看,不禁吃了一惊,原来儿子在写钢琴协奏曲,而且写得完全合乎规格。父亲故意同他开玩笑说:

“可是你知道,你这个曲子不能演奏啊。”

“我知道,”小莫扎特生气地表示,“哪个曲子在演奏前不要练习、修改呀?”五岁的小莫扎特,就立下了坚定的志向:在实践中千锤百炼,将来当一个出色的音乐家。

奇人奇志

在一座茂密的小竹林里,站着一个眉头紧蹙的青年男子。他不时地分开竹叶,眺望着远处的一幢房子——那里,是他的家。他不耐烦地自言自语说:“这些讨厌的利禄之徒,怎么还不滚开?”

这个青年人就是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1586~1641)。

今天,他家里来了两个“官人”,想拉他出仕当官。但他早已立下遍游五岳的志愿,对科举应试不感兴趣。因此,躲到竹林里避而不见,随后乘小船游太湖去了。

这个消息传开了,人们称他为“奇人”。

有一次,徐霞客带80岁的老母一同去游了附近的荆溪和勾曲,以引起母亲的兴趣。母亲了解儿子的心意,勉励他说,“身为男子,应该志在四方”。不久,母亲去世了,服丧期刚满,徐霞客就匆匆踏上旅途。他不禁感慨地说:“当初有老母在堂,我不能不有所分心,现在是我可以全心全意踏遍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了。”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公元前110年的某一天,我国汉朝的一位史官司马谈在弥留之际,拉着儿子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约公元前145或135—?)的手,说:“我的祖先是周代的太史,你再做太史,就是继承我们祖先的光荣事业了。我死后,你不要忘记我所要写作的史书啊!”

一席语重心长的嘱托,使司马迁热泪盈眶。他哭着答道:“小子虽然不敏,一定尽力完成先人的志愿。”

司马迁所说的志愿,就是写作《史记》,他要使这部著作能够做到“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可是,在他着手写这部大著作不久,李陵案件爆发了。

贰师将军李陵在同匈奴的一次战争中,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投降了。司马迁为李陵说情,触怒了汉武帝,被投进了监狱,受到残酷的“宫刑”。

受刑之后,司马迁不堪忍受精神上的剧烈痛苦,曾经打算自杀。可是转念一想,还有一件伟大的事业——《史记》的写作——等待他去完成!自己死了,谁来继续?他鼓起勇气,挺起身来,抹干眼泪,藏起痛苦,拿起笔来,继续写他的书。

公元前91年,司马迁用生命写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著作,包括十二篇“本纪”,十篇“年表”,八篇“书志”,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在艺术的牢狱里过你的一生”

司徒乔(中国画家,1902—1958)面临大学毕业了。美籍校长司徒雷登要他当教会牧师,这是一个薪金虽然不丰厚但生活却十分稳定的差使;父母指望他找一份能帮助担负六个弟妹生活的职业;他自己的心愿是要当个终身画家,可是这个抉择要以贫穷、失业当代价呵!

怎么办?司徒乔思忖了许久。他想:经济是构成自己憧憬的幸福的最起码条件,但是自己从小热爱绘画,期望拿着画笔来参加变革人民生活,挽救国家命运的斗争,这个心愿一定要付诸实践。他毅然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时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拿起笔来画了一张半边是笑脸半边是哭脸的自画像,在上面题道:

“含泪画下去啊,蠢人!在艺术的牢狱里过你的一生!”

他的选择很快传开了。一个苦劝他不动的同学,用半是惋惜、半是警告的口吻在他的毕业纪念册上写道:

“阿乔,祝你到处碰钉子,碰到无路可走为止;到了无路可走时,回到北京来过穷日子!”

司徒乔没有动摇。毕业后他拿着画箱和铺盖,搬进了贫民窟里,开始了他的绘画生活。

同类推荐
  • 我们在一线

    我们在一线

    “5?12”汶川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但在抗震救灾的艰辛过程中,我在省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和陇南、甘南地震灾区采访时所经历的、听到的、看到的感人情景,仍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感动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 西藏情歌:雪域神山下深沉炽烈的爱情

    西藏情歌:雪域神山下深沉炽烈的爱情

    江觉迟2005年只身来到极其遥远、与现代文明隔绝的原始深山草原藏区,长期在藏区工作生活,藏地文化已经逐渐沁入觉迟内心。其中最不为人知的藏地婚俗以及随处可闻的藏地情歌更是带给了觉迟前所未有的震撼。深沉博大的藏地情感文化引发觉迟的思考,也促成了《西藏情歌》的收集与写作。这本《西藏情歌》的内容几乎覆盖整个藏地,包括最盛名的情歌分布区域,山南地区,墨脱一带,甘孜地区,迪庆地区,青海地区等,觉迟历时7年,通过走访、观察、收集、整理、修改和编校等方式,形成这本比较完整的情歌集。全书采用情歌+情歌文化、情感故事及历史背景注释的模式,以诗歌贯穿,文字部分则取材于觉迟多年在藏地走访得来的第一手素材,真实而震撼地反应了藏地情感文化,原汁原味,荡气回肠,浸满浓郁的藏式美感以及难以言说的忧伤,是了解西藏地区情感方式、婚恋习俗的最佳读本。
  •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主要介绍了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成功之路在自己脚下、态度决定一切、没有朋友的人将一无所有等内容。《哲言智语》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深宫怨之一席幽梦

    深宫怨之一席幽梦

    -----如楼兰古国的那一座座殿宇,就是今天要讲述的故事,这座城并没有列入历史的遗迹,人们也不熟知它存在时的年代,一切都像撒哈拉沙漠的沙,吹过无痕,无处可见-----引子
  • 闷骚总裁老公

    闷骚总裁老公

    第一次见她,是在路边,灯光下的她显得落寞,让人心疼;第二次见她,是在酒吧,不知天高地厚被人纠缠,让人生气;自此她是他的人,他的专属,但是他的专宠终究还是换来她的离开;是误会?是挑拨?还是不爱?再次见面,她却告诉他,她结婚了,还有个儿子。不可以,她是他的,没有他的允许,怎么可以嫁给别人.....不管用什么办法,他都要再次拥有她。。。
  • 你离天堂就三步

    你离天堂就三步

    每个男人都有潜在的搅基基因,只是看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很明显,舒轩乐的隐性基因被萧斐狠狠的给唤醒了。对此舒大爷表了个态,我不是因为是同性恋才喜欢上你,而是喜欢上你,才说我是同性恋的,所以,你要对本大爷负责。负责就负责,我还怕你啊。
  • 末世之惊涛骇浪

    末世之惊涛骇浪

    巨大的海啸卷席全球,人类从此进入海洋时代!凶猛的海洋巨兽,神秘的海洋之子,古老的上古之舟,人类的未来,到底何去何从?(跟末世没什么关系,喜欢这种类型的都可以看)
  • 我们的距离刚刚好

    我们的距离刚刚好

    “喜欢一个人根本藏不住,就像日出日落,是那么自然的事情,哪怕你极力想要掩藏,可你的温柔的眼神早已昭告天下,你喜欢他”刘怡无力抚摸着额头,对木笙笙说。萧杨对着准备离开的她说道:“听话,就算喜欢不上别人也别喜欢他”许姜野对着大海吼道“我已经忘记这是第几次说要放弃你,所有的热爱只能说给风听”
  • 抢个上神来暖床

    抢个上神来暖床

    兔妖界二公主突然发下宏愿,此生非崇扶上神不嫁!上天下地也要把人娶回来。崇扶帝君是谁?那是名字能止小儿夜啼的,岂能轻易放过兔二公主?于是在追夫道路上兔二遍体鳞伤,仍旧百折不挠。可是崇扶帝君万万没想到,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他如今虐的兔二身心愉悦,将来一点不落的都还给他了。帝君只想说三个字:“造孽啊!”
  • 恐慌纪元

    恐慌纪元

    北冰洋的冰川之间,漂浮着一艘失去动力的小船,船上是最后的人类,船外是一望无际的丧尸……这是一场永远无法忘怀的噩梦。从回来的那天起,苏默的所作所为,都只为了一个目的:绝不让噩梦重演!
  • 长决

    长决

    “潇涯,再见了,不要回头。如果很久之后,你想起我时还会心痛。那你就忘了我吧。”“我只是习惯了独自行走,怕你陪我承受。”“所有人都道我潇涯无情败类,但未曾有人真正怀疑过当日事情的真相。在下已厌倦了辩白,他们若认为我是魔,我罪孽深重,那便如此认为好了。不论后世如何评说,我只做我认为对的事,用尽生命保护我所珍惜的人。”那是一场永远无法醒来的梦境,琴箫和鸣,从迷失了又觉悟,觉悟了又堕落的生死轮回。生来就像是受到了诅咒,注定被轮回忘却。如果此生不能相望,那就绝不苟且。碌碌红尘影相吊的日子,白发空垂,既然生离,何惧死别?我还在,烟锁看不见云封的高山,向你伸出手,“带我离开,就在日升看不见孤影的云巅。”
  • 异界召唤大宗师

    异界召唤大宗师

    龙族很牛叉吗?看我召唤死亡之翼。亡灵很牛叉吗?看我召唤巫妖王。光明神殿很牛叉吗?看我召唤耶和华。黑暗神殿很牛叉吗?看我召唤撒旦。这讲述的是一个是全职业大宗师的召唤师在异界风骚的故事。
  • 云亦山

    云亦山

    凡人宜有三段缘,一痴一苦一疯癫。年少初逢多情愿,命中恨掷离散签。大梦未醒春消逝,飞蓬不落自知难。从前只求风吹去,雨过桑里云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