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83100000007

第7章 师生之情(2)

杨老师,作为您的学生,我一直只是把对您的感激之情藏在心里,未曾向您表达。临近毕业时,您因为事务繁忙,参加完我的毕业答辩就匆匆离去,我都还没来得及当面向您表达我对您的感激之情。“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如同父母的恩情一样,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恩情也是一辈子都铭记于心的恩情。转眼又快教师节了,再次想起了您往日的教诲!学生远在长沙,不能像其他留在您身边的同门师兄师姐那样为您分担工作,排解忧愁。每想及此,心中充满愧疚。长沙这边是对父母的牵挂,重庆那边则是对杨老师您的挂念!我人生的第一笔收入:1970.2元,虽然不多,但是对我而言有着重要的纪念意义。现在,我把这第一笔收入寄送给您,以表学生对您的感激与尊重之情,希望杨老师您能收下学生这份发自内心的真诚!

杨老师,我现在在新的工作岗位,压力不小。但是请您放心,从您门下走出来的学生,受了您这么多年的熏陶,肯定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会让您失望的!

无论学生走到哪里,您永远都是我敬爱的导师,您永远是“小白兔”背后强大的后盾支持!杨老师,谢谢您!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戏称“铁打的导师流水的学生”。杨老师,为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成长,您一直以来都那么辛苦操劳,您辛苦了!真心希望教师节您能给自己放放假,好好休息休息!

学生遥祝杨老师教师节快乐!身体健康,诸事顺意!

学生杨艳敬上

我读着这封信,心中有一种久违的感动,最后竟然泪水模糊了视线。

杨艳是2008年我在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招收的最后一位硕士生,当时我已调往重庆医科大学,她上完基础课后即来到重庆做课题,后来因各方面优秀而转为博士研究生。她来自湖南湘西的一个小山村,父母是农民,家里比较穷,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努力学习的好习惯。

也可能与我出身相似的缘故,我深知她父母供她上学的艰难,因此对她期望值也就很高,她自然挨骂的机会也比较多。她有一个好习惯,不管再骂、再吵,也不管我骂的、训的对还是不对,她就是站在那里低着头,默默地接受我的训斥,有时还背过去偷偷抹眼泪。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辛勤的付出获得了良好的回报,她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眼科界实验杂志排名第一的InvestigativeOphthalmology&Visual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2篇,在另外一个国际着名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篇,参与发表的SCI论文有8篇,毕业后顺利进入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工作。

读完她的来信,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钱给她寄了回去,表示这份沉甸甸的心意我领了。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毛泽东同志在给他老师的信中写到: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李敖是一位颇具个性的大家,在2005年回到北京见到小学老师时,双膝下跪,以示对老师的尊敬。这一跪跪出了中华民族千年尊师的美德,跪出了人性的光辉,完全颠覆了人们以往对李敖先生的印象。

“文化大革命”中打破师道尊严,已使我国传统的尊师美德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一些西方观念迅速涌入国内,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多元化和自我意识的膨胀,尊师的优良传统受到进一步的冲击,师生的关系已经发生严重异化。名目繁多的补习活动已成为部分老师赚取外快的重要手段;部分导师与硕士、博士研究生之间已变成为雇佣关系;一些人读硕士或博士并不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而是为了拿到学位和找到工作,因而出现了一些研究生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现象,不尊重老师,甚至欺骗、糊弄或贬低、中伤老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古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优良传统,现在的局面则被人戏称为“没出山门,即打师傅”。

也可能不少人认为,在西方,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此话没错,平等是指在人格上的平等,在学术面前的平等,在真理面前的平等,并不是学生不要尊敬老师。我曾在美国一个实验室工作了一段时间,每当教授进到实验室时,所有的博士生、博士后和技术员,不管工作再忙,都站起身来,以示对老师的尊重。我们的学生又如何呢?当你进入实验室时,当你要给学生说话时,有多少学生知道“站起来”这么简单的礼貌呢?

确实在教师队伍中有一些不良现象和不正之风,需要认真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师德教育这确实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教师队伍中的一些个别现象而忘掉尊师的美德。根据我做学生和做老师多年的体会,我想就学生尊敬老师说几句心里话。

(1)尊敬老师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老师给你传授知识,教你学会做人,给你指出人生的努力方向,送你走向人生和事业的征程,正所谓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对于老师为你所做的一切,学生自然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和尊重老师。

(2)尊敬老师将会使你受益更多。不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研究生,老师总是偏爱那些懂礼貌、知道感恩、听话、努力学习的学生,自然会给这些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智慧,给他们更多的锻炼和提高的机会,给他们更多的批评和指导。很难想象一个老师会喜欢一个不知道尊重他人、夜郎自大、吊儿郎当的学生,很难有一位老师会把自己一生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经验,认真、耐心地传授给这样的学生。

(3)好的导师是学生一辈子的财富。导师几十年的拼搏和努力已积累了丰富的人生和工作经验,也可能有不少失败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将是学生的宝贵财富。当你遇到困难或困惑时,老师的指导会使你少走或不走弯路。另外,老师在专业领域的建树,建立的隐性学术影响力和一系列人脉关系,这都是可供学生受用终生的。在有些场合时常听到某某是某教授学生这样的话。

这句话确实值得细细玩味,能够品味出其中意义并能充分利用这一隐形影响力者必将对自己的人生产生重要的助推作用。一些场合老师的一句美言、一次提携,可能使你跨上骏马,飞驰向前,也可能因“无意”中一句话、一个信息使你错失机会,永远登不上那个台阶,永远达不到理想彼岸。说白了,道理就这么简单!

请记住,老师是你一辈子的财富,尊敬老师可让你受益终生。

最后以下面一个流行的小白兔的故事结尾。

有一天小白兔在山洞门口打字,来了一只老狐狸,要吃小白兔。小白兔说:“等我把我的硕士论文完成以后你再来吃我也不迟。”狐狸问它:“你的硕士论文题目是什么?”小白兔说:

“我的硕士论文题目是《小白兔比狐狸强大的原因分析》。”

狐狸一脸狐疑:“你怎么可能比我强大?”小白兔说:“如果你不相信的话,请跟我到山洞里走一遭。”狐狸跟着小白兔进了山洞,再也没有出来。

第二天小白兔仍在山洞门口打字,来了一只大灰狼,也要吃小白兔。小白兔说:“让我把博士论文完成后再吃我也不迟。”

大灰狼就问小白兔的毕业论文是什么,小白兔自信地对大灰狼说:“我的论文题目是《小白兔比大灰狼强大的原因分析》。”

大灰狼一脸不屑:“你怎么会比我强大?”小白兔自豪地说:

“你如果不相信,请跟我到山洞里走一遭。”大灰狼跟着小白兔进了山洞后再也没出来。

在一个风清月高的晚上,小白兔设宴庆祝它顺利获得博士学位。一只小松鼠也来参加这个庆祝会。小松鼠问小白兔:“你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什么?”小白兔自豪地说:“我的论文题目是《小白兔比老狐狸和大灰狼强大的原因分析》。”小松鼠也有点不敢相信:“你怎么会比它们强大?”小白兔说:“跟我到山洞里走一遭你就会明白了。”小松鼠跟着小白兔进了山洞,看到山洞的中央坐着一头狮子,狮子两旁各有一堆白骨。小白兔指着这头狮子对小松鼠说:“这是我的导师!”小松鼠恍然大悟,不住地感叹:“喔!原来如此!”

故事后附一道习题:小松鼠悟出了什么?

答对者,我相信他(她)一定知道以后如何尊敬老师了,他(她)一定会有辉煌的事业和人生。

改文章的时候是伤感情的时候

老师给学生改文章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作为硕士、博士生导师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为学生修改论文成为我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主要部分,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修改论文本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你可以从中分享到学生们的科研成果,可以感受到学生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感受阅读给你带来的快乐。但常常事与愿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逐渐有了“改文章的时候是伤感情的时候”的感觉。

为了将学生们所做实验结果发表在国际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对他们的论文进行修改和润色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保证。说起来改文章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论文题目的斟酌和确定,文章的框架、句子的语法结构、语言的前后表达逻辑关系、数字和图表的表达形式、论点讨论的层次以及标点符号、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等,都必须认真用心对待。修改一篇英文的论文,通常需修改5~8遍,更有甚者,我为一个学生的英语论文修改达18遍之多,改到最后,她自己都承认,在最后的版本中已看不到第一个版本的痕迹。

改文章是一个艰苦而又容易令人发脾气、拍桌子的过程。在每次改文章前,我都努力劝告自己要耐心,不要发脾气,怒会伤肝的。实际上在改文章的过程中很少会有不发脾气的时候。莫名其妙的表述、逻辑表达错误、标点符号错误、错别字、讨论中数段反复重复着一件事情之类的错误,常使你心中涌出一股无名之火,更为要命的是,你问他(她)想表达什么意思而得到的是莫名其妙的回答,或者连他(她)自己都不知道要表达什么的时候,往往使我这个没有耐心的老师火冒三丈。我从眼角的余光中可以看到学生站在一旁浑身发抖,好在学生们不跟我一般见识,改完文章之后一顿火锅即烟消云散,有时没有火锅也烟消云散。

有一次,我们请一位美籍华人专家讲SCI论文写作,讲到最后他说不想给学生改文章,众人问他为什么有此想法。他笑了笑,不好意思地说:“改文章后有一种想吐、不想吃饭的感觉。”我还曾遇到一位教授,他说给学生改文章有一种生不如死、痛不欲生的感觉!可见改文章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我把改文章的感觉总结得相对温和而婉转:有一首歌唱道“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我加了一句话,叫作“改文章的时候是伤感情的时候”。说实话,没有这个伤感情的过程,文章发不到国际有影响力的杂志上,那会更伤感情!也可能是伤一辈子感情!

我有一位学生在第一篇SCI论文发表后给我写了如下感言,她把写文章比喻为分娩过程,有些惟妙惟肖,引人深思。她的感言如下:

(1)“分娩”是生孩子的最后过程,也往往是最痛和最歇斯底里的时刻,在首次分娩者身上往往表现尤为突出——写文章真的很难!

(2)刚出生的婴儿都不是那么好看,有的娃儿还真丑得不能不让人“感叹”——可能不是仅仅导师会看着学生文章的初稿冒火,学生自已可能也早有同感,只是不得不接受“自己”罢了。

(3)对于新生儿,最大的问题是她叽呱乱叫个没完没了,但又不知道她要表达什么,那简直是绝对的费解、凌乱、冗长和闹心——文章初稿也多存在这一明显特点,这可能是最令人头痛的地方。

(4)新生儿的发育潜力是巨大的,成长环境论“英”

“熊”——炼文章是不容易的,有党,就有希望。(平时我总是给学生灌输一种观点:只要党在,就有希望,有党就有希望。所以他们都知道了党的重要性。)

曾经有不少人问我,杨教授,为什么你们的文章都能发到国际性杂志上?你有什么秘诀?

我的答案是:那是因为我们认真用心去做了这个事情。如果你对你的文章马马虎虎,数据有误,有诸多逻辑错误、语法错误、标点符号错误或图表自相矛盾,审稿人会认真对待一个对自己文章非常马虎的人吗?结果非常简单:退稿。如果你对自己的文章非常认真、严谨,即使实验有些不完善的地方,审稿人往往会认真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使你补充实验、完善论文,帮你把文章发表出来。

有时我在试着理解学生们写科技论文的写作方式,但无论如何都难以理解表达中的词不达意、逻辑的错误、条理的混乱。如果说这些发生在个别学生身上的话还有情可原,但当我发现它是一个普遍现象的时候,即难以理解了。如果说对英语表达方式的不理解或运用不好可能是它不是母语的缘故,但逻辑的错误,句子与句子之间、意群之间的不连贯甚至是莫名其妙,则应归于语言的基本功不扎实,没有到位。现在的应试教育可能忽视了基本功的训练,社会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也难以使人静下心来做学问,因此在硕士、博士研究生论文中出现这些低级错误也是自然的事情了,导师还不得不用给小学生改作文的方式一遍一遍地修改句子、标点符号、语法错误以及常识性错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同类推荐
  •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作者把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与读者促膝交谈,娓娓道来。至情至理,亲切感人。给人以轻波摇梦、低吟浅唱的情韵,很有几分耐人品嚼的味道。特别值得一读的是“谁主沉浮”这篇。作者构思奇巧,立意新颖,哲理性强。读后既让人感到无奈,苦涩、沉重、惋惜,又耐人思索与回嚼,并久久不能忘怀。黄河系列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感到句句有诙谐,字字是真理。黄河是个大题材,从涓涓细流,到融汇百川,千回百折,奔流不息。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走访过她,讴歌过她。作者的黄河系列中的“一任西行”、“心诉”及“雪落黄河静无声”等都值得一读。故乡与怀旧系列,作者构思巧妙,入情入理。
  • 回想那风

    回想那风

    回想是人的反刍。咀嚼昨天。昨天总是丰厚的,我们不得不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多彩而喧嚣的浅薄。回想,是一杯没有污染的情水,可以滋养疲倦的心灵和饥渴的细胞。一般来说,我回想故我在,是排除了行尸走肉的生命的象征,沉浸回想好比酿一坛酒,拾回昨天的芳香或追溯别的什么,比如,人的生命是哪一囝风卷来的完美而又脆弱的种子?如果没有回想,这个世界还会灵智闪烁吗?我们这代人不能把所有的树木都砍尽了,不能把所有的清水都污染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正源源不断地哭着、喊着生出来。真应该回想那风了,风穿过的门窗,门对着的山,窗含着的水。门关上了。窗打开……
  •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我为什么会研究起五四来?这的确是个需要追问的问题。虽然说,我这个人研究历史,或者说琢磨历史,没有科班出身的人那么多界限。经常在晚清和民国之间跳来跳去,东捞一把,西摸一下。如果有条件,古代史我也敢碰。像我这种野路子出来的人,没有家法,也就没有限制,也不想有限制。但是,对于五四,我却一直没有热情,相关的史料也摸过一点,但兴趣就是提不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着一个成见,认为五四跟太平天国一样,下手的人太多,大鱼早都捞没了。
  • 纪实中国3

    纪实中国3

    “纪实中国丛书”将以关注生活,关注生存的现实笔触,展现来自于生活底层的真实故事,在一种亲切的阅读氛围里,引起阅读共鸣和读者并对自身生活的理性思考,达到以好作品影响人、引导人、改变人的目的。
  • 守岁白驹

    守岁白驹

    本书是郭敬明三本散文之卷二,收录了《崇明春天》《天下》《四季焚香》等精美散文,以他的第一部作品《爱与痛的边缘》的文章为主要内容并加以增补,此次他亲自修改和编订,甚至对文章题目做出全新修改,将年少时期最初的创作整装呈现。《守岁白驹》书名意指留下这本书,化成一匹白马,守望曾经的岁月。也许过去已是一座再也无法回去的空城,但是,至少有这样一本书,代替作者,代替所有过去的人,以示纪念。
热门推荐
  • 一蛊一终生

    一蛊一终生

    一蛊一终生,……跨越神与人的爱恋,根据《蛊梦》灵感而来。
  • 嗜血神话

    嗜血神话

    小馒头,一个被大家族收作仆人的孤儿;自卑内向,没有丝毫野心的他也许只想默默地待在辛家守护着他的大小姐;可是小姐出嫁的日子来了,而他将和送亲队伍一起护送小姐。途中为救小姐而死亡,馒头释放了自己身体里另一个灵魂---血族......
  • 夜夜闹不停:冥夫你太妖

    夜夜闹不停:冥夫你太妖

    拍墓园广告时,我被一个酷帅男鬼强穿嫁衣盖章为妻。坑爹啊!我家冥夫俊美妖孽腹黑无边,擅长恶意卖萌鬼话连篇坑死你不赔命,可怜本姑娘天天跟他斗智斗勇又斗爱,一路PK演技飚升终于从十八线打拼到国际巨星,然而有一天他咬住我的喉咙甜蜜诱惑:爱妻,随我去……呜,人家不要啊!
  • 英雄联盟之游戏入侵

    英雄联盟之游戏入侵

    说实话,找作品标签的时候,里面的选项居然一个都不适合我的书,这也让我知道了我的书绝对没市场的说,好了,大概意思是一个死宅穿到英雄联盟里了,然后带领着从冰封王座澄海地图里穿越来的英雄,跟英雄联盟里的英雄PK,恩,就是这么个意思,爱看不看,,,,,
  • 新梦断江南

    新梦断江南

    长篇小说<新梦断江南>简介:新<梦断江南>,是一部千古少有的悲剧故事,故事有其真实的一面,也有虚构的一部分。主人公文武全才,风度翩翩,然而命运之神在他身上却开了一系列不应该开的玩笑,使主人公一步步走进多舛命运的深渊。主人公出生不久便失去了亲生父母;到了中年结发妻子又因病离他而去,更让他悲痛欲绝,痛心疾首的,他唯一的孝子因一场突发性车祸便猝然离开人世。主人公经历了人生中"三大不幸"之磨难,他伤心过度,无力再支撑下去,他的精神崩溃了,从此失去了他的自我,变成另一个人,,,
  • 佛说月光菩萨经

    佛说月光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地脉道

    地脉道

    残、病、穷、鳏寡孤独,四者不可超脱,此乃术者宿命。四星一聚,正是天下易帝时。应劫之人齐聚,乱世寻龙。且看他们踏上的是功参造化的逆天之途,还是命运程序安排之路?
  • 仙凡战歌

    仙凡战歌

    凡人顺命随缘,修士逆世掌缘;一个从陵园中走出的少年,与天争命,与地争魂,与红尘争美人!这里,妖仙魔神共舞,蛮鬼巫灵齐聚,有花食神,有兽吞天,有山化妖,有海封魔……他逆命如妖,绝意化魔,狂念欲仙,历千劫万险,纵红尘百变;执魔念,化妖躯,敢以鲜血葬万古;一个盛世,一介凡躯,演绎一曲由凡化仙的战歌!
  • 冷血兵王

    冷血兵王

    一架从美国通往华夏国的飞机缓缓的降落了,乘客陆续的往下下机,一个扬了二正的少年,脚步缓慢的往下走,一双小眼睛不停的四处仰望。一身休闲装打扮,刚刚从缅甸战乱回归,又辗转美国执行任务,终于完成任务了,该给自己放个假了,刘磊心里想到,来到了出机口,一眼望去人是真多啊,旁边一个胖子乘客,来接他的竟然是个美女。靠,怎么没有美女来接我啊,哎,哥怎么就这么命苦啊,话说,看一代兵王纵横都市,美女,财富,地位,权利都被踩于脚下,兵王强势崛起,创世中文网首发,欢迎前来观看,
  • 邪王追妻:谁说本宫是废材

    邪王追妻:谁说本宫是废材

    她本应投胎,不曾想却因意外变魂穿!天生废材?五行全缺?灵力全无?那是以前,从此以后本宫倒是要看看何人敢说本宫为废材!“你日后有本王相助,定让你顺风顺水!”某男信誓旦旦“恩,乖,一边玩去”某女哄骗“恩,听娘子的”某男抱起某女向卧房走去....“滚!”某女面目全黑,怒斥道“哎呀,别说那么露骨嘛?讨厌~”某男恬不知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