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83200000002

第2章 雨巷

雨巷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她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1927年夏天,22岁的戴望舒将一年前的诗作《雨巷》投寄到《小说月报》,代理编辑叶圣陶读后说其“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随即将“雨巷诗人”这一桂冠送给了戴望舒。本诗的音韵之美无须多说,朗诵一遍就觉口有余香。而本诗中所塑造的那个丁香一般的姑娘,那惆怅、迷惘、伤感而寂寥的氛围,也都体现了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日子里,作者自己的内心感触。这种感触给予了本诗以朦胧而幽深的美感,让人回味无穷。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

把你伤感的头儿垂倒, 静,听啊,远远地,在林里,

在死叶上的希望又醒了。

是一个昔日的希望,

它沉睡在林里已多年:

是一个缠绵烦琐的希望,

它早在遗忘里沉湮。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

把你伤感的头儿垂倒,

这一个昔日的希望,

它已被你惊醒了。

这是缠绵烦琐的希望,

如今已被你惊起了,

它又要依依地前来

将你与我烦忧。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

把你伤感的头儿垂倒,

静,听啊,远远地,从林里,

惊醒的昔日的希望来了。

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仅仅是盈盈相望,已经胜过任何辞藻。大声希音,大象无形。那幽微复杂的万千情愫该如何表达呢?最好的方法大概就是什么也不说,只凭着双眸间流转着浓浓情意,另外开辟一方世界,来言说怨念与烦忧。诗人对于恋人的温柔呵护,丝丝缕缕,温暖人心。

回了心儿吧

回了心儿吧,Ma ch弐e ennemie,

我从今不更来无端地烦恼你。

你看我啊,你看我伤碎的心

我惨白的脸,我哭红的眼睛!

回来啊,来一抚我伤痕,

用盈盈的微笑或轻轻的一吻。

Aime un peu!我把无主的灵魂付你

这是我无上的愿望和最大的希冀。

回了心儿吧,我这样向你泣诉!

Un peu d,amour,pour moi,c,est d?trop!

“回了心儿吧”这样的一句倾诉甚至是低低的请求,其间究竟承载了多少柔肠百转谁也无从知晓,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其中蕴积着的谁也无法忽视的深挚感情。这个声音一遍遍在恋人的耳边回转,抓住每一丝的希望和可能。“回了心儿吧”这么一句普普通通的呼唤,却让人深深地感受到爱情的慌乱与失神,以及失神中浓郁的爱情之力。

忧郁

我如今已厌看蔷薇色,

一任她娇红披满枝。

心头的春花已不更开,

幽黑的烦忧已到我欢乐之梦中来。

我的唇已枯,我的眼已枯,

我呼吸着火焰,我听见幽灵低诉。

去吧,欺人的美梦,欺人的幻像,

天上的花枝,世人安能痴想!

我颓唐地在挨度这迟迟的朝夕,

我是个疲倦的人儿,我等待着安息。

忧郁是戴望舒诗歌的关键词之一,以至于有人称呼戴望舒为“忧郁的诗魂”。然而忧郁作为一种笼统的心绪,该如何描摹?显然,言不能尽意。于是作者描述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如梦似幻的场景赋予了忧郁一种实在的质感,再辅之以“唇已枯”等意象,让读者俨然觉得忧郁的黑梦也袭上了自己的心头。于是,在忧郁中“疲倦”了的人,只有等待“安息”的来临。

残叶之歌

男子

你看,湿了雨珠的残叶,

摇摇地停在枝头,

(湿了泪珠的微心

轻轻地贴在你心头。)

它踌躇着怕那微风,

吹它到缥缈的长空。

女子

你看,那小鸟恋过枝叶,

如今却要飘飞无迹。

(我底心儿和残叶一样,

你啊,忍心人,你要去他方。)

它可怜地等待着微风,

要依风去追逐爱者的行踪。

男子

那么,你是叶儿,我是那微风,

我曾爱你在枝上,也爱你在街中。

女子

来吧,你把你微风吹起,

我将我残叶的生命还你。

世间万物经过了诗人满怀柔情的书写,往往给读者更为深切的体悟。爱情是中国诗歌的一个传统主题,因为爱情中散发着诚挚的心灵和光彩的生命。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便是男女间刻骨铭心、万般思量却又无怨无悔的爱恋。其中有着青春时光流动的投影和纯粹专注的倾听。语言干净清澈,一如流泻的山泉,在这样一个清冷的秋天里,任身外十丈喧嚣,天地间却只有彼此的唯一。

闻曼陀铃

从水上飘起的,春夜的曼陀铃,

你咽怨的亡魂,孤寂又缠绵,

你在哭你的旧时情?

你徘徊到我的窗边,

寻不到昔日的芬芳,

你惆怅地哭泣到花间。

你凄婉地又重进我的纱窗,

还想寻些坠鬟的珠屑——啊,

你又失望地咽泪去他方。

你依依地又来到我耳边低泣;

啼着那颓唐哀怨之音;

然后,懒懒地,到梦水间消歇。

在相关的文学作品中,曼陀铃已经不单纯是一种乐器的名称,它往往蕴藉着姗姗来迟的美好,如同一声悠长的叹息,带着韶华流逝的感慨。诗中咽怨的亡魂是一个颇具人情化的角色,在哀怨中一一回访旧时的记忆,然而现实的残忍注定了她的失望哽咽。在未知之前,有谁不是满怀忐忑和希望而来?然而谁又能在一番周折之后,得到最终的答案?也许,世事原本就是一场无常的游戏。

同类推荐
  • 陈年旧事

    陈年旧事

    遥想当年名士,因缘际会,成时代的风流人物。其人其事,令人不由得心向往之。名之曰“陈年旧事”,慨叹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本书以简洁、朴实的笔法,勾勒了40余位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人物形象。作者如数家珍般讲述了诸如胡适、林语堂、蔡元培、徐志摩、马寅初、吴梅、竺可桢等大师的老掌故老段子,将陈年旧事娓娓道来,道出一代名士不为人知的真情怀,读来别有一番味道。作者视野开阔,既问历史魂归何处,又涉现实关怀,其笔下人物令人神往,文字背后尽阅大师风范与时代沧桑。
  •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灵魂的真理是——高贵。我们也许不能探知灵魂的神圣来源,但是,由自己心中的道德律和羞耻心,由内心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对假恶丑的厌弃,我们都可体会到灵魂是人的尊严之所在,是人身上的神性。平庸和卑鄙,是对灵魂的真理的背离。在本书中,周国平与少年朋友们进行了关于灵魂的探讨,收录了《信仰之光》《第一重要的是做人》等经典散文。
  • 西吉民间谚语

    西吉民间谚语

    本书是西吉县文化馆编辑出版西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丛书之一,收录了西吉县的民歌,介绍了西吉县的民间谚语。
  • 热读与时评

    热读与时评

    本书分“现象观察”、“新作短评”、“女性写作”、“历史小说”、“西部小说”、“荐语与序言”六个栏目,从宏观扫描和微观考察两个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90多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追踪与论评;获过奖的、得好评的和有争议的各类作品,都在认真的观照之中给予了自己的评说;开放的视野怀精到的品评,既有益于读者理解具体作家作品的精妙与独到,也有助于读者了解长篇小说创作长足演进的情形与态势。对于想在浩如烟海的长篇小说之林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可能起到“长篇小说导读”的作用。
  • 孤帆独航绕地球

    孤帆独航绕地球

    本书为作者亲历的第一位个人单独驾驶帆船成功环游地球的英雄壮举的生动记述。
热门推荐
  • 她和他的雅笙花夏

    她和他的雅笙花夏

    乔若离在灰暗的城市里,遇到了自己心里放不下的那个人——顾夏,而这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叫一见钟情的东西,他们相信对方,一起携手坎坎坷坷地走过了他们的花季雨季
  • 那里有你

    那里有你

    方芷茜,一名怀揣着音乐梦想的高中生,踏入了重点高中的大门直到大学与谭一帆学长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 赤炎征天

    赤炎征天

    渔村少年,偶见天穹之上蛟皇化龙,妙得造化奇物赤炎神珠,自此开启一段修仙奇缘。游东海,平南山,剑挑西天诸圣,拳打南渊兽王,崩毁千代王朝,覆灭万世神宗。而后一剑平九州,藏剑笑苍茫!
  • 四界门

    四界门

    内心的绝望,比起命运中的绝望,还是前者比较可怕。
  • 租心

    租心

    欧美多年的思念双亲之情,或许因为宇宙中存在的吸引力法则,使得可可可在现实中因着强大的意念磁场,从而在梦中遇见森林古屋中的“老奶奶”,并借老奶奶之手,借用前世封存的那一颗心,而回到了自己的前世。前世的她,又会经历怎么样的感情纠葛,爱恨情仇呢?今生又有谁在等待她的归来?来世又有谁与她相伴呢?
  • 你不是董小姐

    你不是董小姐

    “咳……咳咳……”牟清咳了几声,他顺势把手中燃烧着的,还剩下多半只的烟丢尽了烟灰缸里。与其说是烟灰缸,倒不如说像是一个类似碗一样的容器里,装了些水,然后就是数不清的烟头。猜的没错,像牟清这样生活规律又有节制的人,跟本是不吸烟的,他也不会吸烟,所以家里没有烟灰缸。之所以这样一根接一根的“吸”着,是因为夏月爱吸烟,仅此而已。
  • 神棍当道

    神棍当道

    纵使神棍万千,我只骗你一人。就算天下千亿人,我只要你一人心。哪怕眼神杀我千百回,有种你来咬我啊!!
  • 阴阳玄师

    阴阳玄师

    玄师,华夏大陆数千年前阴阳圈内最为兴盛的职业突然衰亡,阴阳界人士全部隐退!宁凡,新一代阴阳玄师,带你走进人鬼神魔的阴阳界······
  • 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

    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

    在《性史》中,福柯所写的并不是一部人类性行为的编年史。他探讨的是:这么多世纪以来,把性与真理的追求连结在一起的线索是什么,人们是如何和为什么要到性当中去求得关于自身“真理”的知识的。这本《解读》也可作为一种“代读”——代替那些想了解福柯又没有精力读他的书的人来读一读福柯,使他们通过笔者的阅读来了解福柯。到那时,他们就会自己去阅读。这正是本书的目的之一。
  • 杨树镇之不速之客

    杨树镇之不速之客

    改革开放初期,刑满释放后的杨毛儿来到兴安岭脚下的杨树镇,看望他心里一直牵挂的女人——“小辣椒”,还有他的救命恩人小辣椒的丈夫——郝瘸子,见到了已为中学生的小辣椒的儿子——顺子。小辣椒一家人窘迫的生活让家住佳木斯市的杨毛儿心痛不已,决定留在杨树镇。从此冷酷、凶残、狡诈的杨毛儿开始了他的黑社会生涯。杨毛儿先是扳倒了杨树镇的地头蛇“黄四儿“,将黄四儿的党羽一个个收买和杀掉,最后将黄四儿杀死。杨毛儿开始在杨树镇称霸,抢夺他人的生意,成为杨树镇一手遮天的人物。小辣椒因思念自己唯一的爱人郁结而终。杨毛儿身边的人为了他一个个死去,最后杨毛儿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一个酷似顺子的人成长为大哥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