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91500000010

第10章 创业:烟蒂激情燃烧的日子(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56年9月1日,道奇经格雷厄姆的介绍,给了巴菲特120000美元,这比巴菲特联合公司的初始资金还要多,也是使他成为专业资金管理者的重要一步。巴菲特为他单独设立了合伙人公司。这一年,B-C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巴菲特的第三个合伙人公司,此时他管理的资金超过了50万美元,其中包括他自己的钱,而这部分钱不在任何一个合伙人公司里。

1957年6月,第四个合伙公司安德伍德成立;1957年8月5日,戴维斯夫妇和他们的三个孩子用10万美元孕育了第五个合伙公司Dacee。巴菲特精明而聪明,更重要的是他有诚实的品质,因此朋友们都信任他,并放心地把钱交给他管理。有新的合伙人意味着更多的钱,同时也加大了巴菲特的工作量,他不得不很忙碌,不过感觉很好。这样他可以在更大的股票上放更多的头寸了,但他研究的公司市场价值动辄是100万到1000万美元,要想在公司占有重要地位,得到更多的钱成为关键。

巴菲特筹集资金的脚步没有停歇,他的第六个合伙公司Mo-Buff于1958年5月5日成立。那时,巴菲特已经意识到资金管理产生更多钱的潜力比华尔街任何一个人都要强,增加到合伙公司的第一美元都会为他在合伙人的利润中净赚一份钱;而把这些钱再重新投资,又能产生属于自己的利润,如果收入再进行投资,它就会产生更多的收入。巴菲特的投资天分正在充分发掘资金管理的潜力,他的雪球开始加速滚动。巴菲特投资课上的一些学生也加入了合伙公司,到1959年,沃伦·巴菲特的名字已经小有名气,他的才华通过越来越多的人表现出来,也为他带来了更多重量级的合伙人。

1959年2月,来自奥马哈最显赫家族之一的成员小凯珀和他的兄弟约翰以及格伦投资了50000美元,成立了第七个合伙公司Glenoff合伙公司。1959年,合伙公司的业绩表现高出市场6个百分点。在这些合伙公司的早期投资阶段,巴菲特坚持的仍是格雷厄姆的“烟蒂”原则,买的都是些非常便宜的股票,湿湿的还可以免费吸上一大口的“烟蒂”。这也是巴菲特投资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买什么股票;二、在什么价格买。

1960年是一个分水岭,现金如潮水般涌进了合伙公司的金库。巴菲特的第八个合伙公司Emdee成立于1960年8月15日,投入资金11万美元。第九个合伙公司安投资公司是为奥马哈另一个显赫家族的成员伊莉莎白·史托斯而成立的,他还让朋友投资25万美元成立了巴菲特的第十个合伙公司Buffett-TD。

“和沃伦·巴菲特一起投资会让你变富有。”他的名字已经声名远播,可是现在规则已经改变了:以前是他请别人帮忙,而现在是他给别人帮忙;他再也不需要请求别人和他一起投资了,他们必须自己有这样的想法才行。这将他们转化成了巴菲特的追随者,而减少了他一直以来要为别人的命运负责而产生的恐惧。

1960年合伙公司的资产价值跃至近190万美元,超过市场29个百分点,比单个年度的利润更让人震撼的是复合增长率。对巴菲特来说更重要的是,在他获得较高市场回报率的同时,整体承担的风险也在减小。他收取的费用经过再投资,到1960年底已经为他挣了243494美元,现在超过13%的合伙公司的财产属于他。

1961年5月16日,巴菲特成立了第十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合伙公司巴菲特-霍兰德,这个合伙公司是为迪克和玛丽·霍兰德而设的。此时他复杂的王国拥有接近400万美元的资金、11个合伙公司、超过100人的投资者。但令人惊讶的是,巴菲特仍然乐此不疲地自己处理钱和做所有职员的工作,偶尔也会停下来在咖啡馆吃一顿饭。

1962年1月1日,巴菲特把所有的合伙公司放进了一个单个的实体——巴菲特有限责任合伙公司(Buffett·artnership,Ltd.),即BPL。1961年合伙公司的投资回报率为46%,而道指同期只有22%。1962年初,新的BPL净资产为720万美元。仅仅6年,他的合伙公司规模就超过了格雷厄姆·纽曼,他和苏珊在合伙公司的股份上升到超过100万美元,总共拥有BPL公司14%的股份。

市场没有新鲜事,只是不断在重复。市场的时间周期悄悄地演绎着每一轮牛熊转换,1962年3月中旬,市场最终溃散,持续下挫到6月底,他的投资组合在这个低迷时期并未受损。“和通常较为常规的股票投资方法相比,我们的方法风险相对更低。”他在给合伙人的信中写道。1962年第二季度,道指从723.5下滑到561.3,跌了23%。那一年的上半年,合伙公司支付合伙人红利之前的损失为7.5%,而同期道指损失21.7%。巴菲特现在只有一个合伙公司,坐拥一大笔等待投资的现金,而此时的股票突然比它们这些年来的价格都便宜好多。“当其他人贪婪的时候你要胆怯,而当其他人胆怯的时候你要贪婪。”巴菲特认为,现在到了应该贪婪的时候了。

3.投资界“黄金搭档”

查理·芒格是当代投资大师,是巴菲特长达45年的合伙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二号人物。巴菲特坦言是芒格将自己从格雷厄姆的理论中脱离出来,“查理把我推向了另一个方向,而不是像格雷厄姆那样只是建议购买便宜货。这是他思想的力量,他拓展了我的视野。没有芒格,我不会像今天这样富有。”

芒格的个人生活历尽磨难,有些时候甚至可以说是凄惨,他几乎经历了一个人所能经历的所有苦难和不幸。

芒格的独立自我精神在童年就有体现,他是一个明星学生,同时也是让老师最头疼的学生。他因太过于独立思考而经常超出老师的预期,甚至让老师陷入窘境。

芒格曾这样评价自己:“我喜欢资本家的独立性,而我自己也一直有一种赌徒性格。我喜欢把事情想明白后下注,所以我只是跟着直觉行事。”

芒格的大学时代曾在三个不同的大学以不同的专业进行学习,然而有意思的是,他最终并没有在这三所大学拿到学士学位,而是在哈佛法学院拿到了学士学位。在毕业时,芒格是哈佛法学院300多名学生中成绩最好的12名之一。

年轻时草率的婚姻,使他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然而他的严谨和严肃使得他和第一任妻子分道扬镳。后来他把婚姻和投资的过程作了比较,“生命就是一系列的机会成本,你应该和你所能找到的最合适的那个人结婚,投资差不多是同样的道理。”

刚刚离婚不久,9岁的儿子泰迪身患白血病不幸夭折,“我无法想象人生中还有什么事情比一点一点失去一个孩子更加痛苦。”后来芒格回忆说。当自己儿子的情况每况愈下时,芒格决定朝着新目标进发,而不是让自己迷茫于生活的不幸之中。“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不幸时,不要因为自己的挫败感,让一个不幸变成两个或三个。”

在1964年,查理·芒格在投资房地产上赚到第一桶金:140万美元。而这时的巴菲特正在积极筹措自己的巴菲特合伙公司。经戴维斯夫妇和西门夫妇介绍,两个绝妙组合相遇了。当时,芒格34岁,巴菲特只有29岁。

在奥马哈俱乐部的包间里,坐在芒格对面并开始讲话的这位年轻男子,看起来就像是年轻的业务员向一位绅士推销保险。那时,会处世的查理已经在商界和社交界颇有建树,穿着与巴菲特形成鲜明对比。经戴维斯和西门夫妇作完介绍,两个人开始了私下的交谈。简短几句玩笑过后,沃伦谈到投资和格雷厄姆时,语速开始加快,而其他人都在专心致志地当听众,芒格能当即理解这些理念,那时他已经花了很多时间思考有关投资和生意上的事情。

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午餐结束后,戴维斯夫妇和西门夫妇准备回去,当他们进入电梯后,看到的最后一眼是巴菲特和芒格还坐在桌子旁边全神贯注地交谈。给芒格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巴菲特胸有成竹地谈论投资以及合伙公司,让他意识到资金管理可以产生更多钱的效应确实非同小可。

过了几天,两人又各自带着妻子在一家咖啡馆见面。席间,巴菲特和芒格的讨论一个接着一个,芒格还被一个笑话逗得滑出了座位。分开后,两人的电话越来越频繁,一沟通就是一两个小时。巴菲特曾经对乒乓球着迷过,现在终于找到更令他着迷的事情了。

“为什么你这么关注他?”芒格的妻子问。

“你不会理解,”芒格说,“他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人!”

那是一次会改变很多人命运的相识,也是芒格常说的“几个好点子凑到一起会爆发出惊人的结果”。他们经常互通电话彻夜分析商讨投资机会,“芒格把商业法律的视角带到了投资这一金融领域,他懂得内在规律,能比常人更迅速准确地分析和评价任何一桩买卖,是一个完美的合作者。”巴菲特说道,“我的长处是说不,但芒格比我做得更好。”

不过芒格看起来要比巴菲特可爱得多,有趣得多。芒格是一位非常有耐心的钓鱼者,有一次,芒格在思考为何许多投资者都容易上当受骗时讲了一个故事,其中也可以反应出他对于“钓鱼”的态度。

有家鱼钩制造商生产了各种闪闪发光、大绿大紫的鱼饵。我问他们:“鱼会吃这一套么?”他回答说:“芒格,这些可不是卖给鱼的啊!”

芒格平时喜欢阅读,涉及内容非常广泛,从遗传学到凯恩斯的学术文章,到建筑学,再到哲学和传记。他儿子回忆说,芒格每天工作很晚,回家吃完饭就开始研究标准普尔,然后和巴菲特通电话;平时开车时,也常常陷入沉思,对周边发生的事情都忽视掉了。巴菲特也多次强调,芒格有种特性,就是精神的高度集中。巴菲特曾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他和芒格参加了一个公司的董事会后,在纽约大道上两人激烈地讨论着,巴菲特突然发现自己身边一个人都没有!而芒格一个人打的去了机场,然后飞回了公司,没有道别,什么都没有。

芒格和几个朋友正打算开一家新的事务所,巴菲特规劝他放弃法律做一个专业投资人:“法律作为兴趣或兼职挺不错的,但如果你想真正赚钱,需要成立像我这样的合伙公司。”1962年,芒格和他的朋友杰克·惠勒成立了合伙公司,并给公司定名为惠勒-芒格公司。与巴菲特合伙公司不同的是,芒格的合伙公司出售交易操作。

作为资金管理人,芒格必须想办法筹集资金。巴菲特喜欢以理服人、单刀直入地展开投资话题,这通常使别人成为他的推广人,比如比尔·安琪、亨利·勃兰特。巴菲特发现自己擅长用令人愉悦的诚实态度展示他令人印象深刻的交易记录。可芒格觉得那样做很难为情,他认为一个绅士应该拥有自己的资产,他是通过自己强大的生意网招揽资金,努力使自己在法律领域上的客户转化为自己的金融资源。虽然他的合伙公司规模比巴菲特的小,但钱已经是足够开始运作了。

芒格喜欢买“烟蒂”做套利交易,很多是巴菲特的方式,但二人的侧重点是有差异的。他让自己的助手安德森把隐形眼镜护理药水制造商爱力根公司的情况总结一下,结果安德森写了一份巴菲特式的投资报告,重点把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列在上面。芒格为此狠狠批评了他,因为他想要的是有关这家公司的无形资产的具体情况,比如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行业竞争能力、行业地位及品牌的竞争力等等。

对于自己看准的确定交易机会,芒格愿意借钱下注,而巴菲特从没有借过什么大钱。芒格曾用在联合银行借来的300万美元做了一笔巨额交易,当时股票价格在19美元左右,而加拿大政府给出的收购价格是22美元左右。芒格不仅把整个合伙公司的钱,还把他自己所有的钱,包括借来的钱,全部压注到这只股票的套利交易中,因为这笔交易在他眼里是“绝对收益”型交易机会。

尽管他们的交易方法不尽相同,但芒格还是把巴菲特奉为“投资之王”。在二人的交往过程中,芒格自己的交易都是公开的,但巴菲特总是对自己的交易保密,他认为自己的选股是神圣而私有化的,除非对方是自己的合伙人。

没有谁比芒格更想富有,也没有谁比芒格更想快速富有。他不停地探索大生意的交易机会,他并不理解巴菲特对格雷厄姆的迷恋。芒格认为格雷厄姆的缺点在于太过谨慎,他认为未来更多的是风险,而不是充满机会。然而他会引用格雷厄姆最喜欢的克洛伊索斯的故事,被波斯打败后,克洛伊索斯会看着自己破败的帝国,伤感地感慨:“除非结束,否则没有任何人的生活可以被认为是幸福地生活。”芒格试图致力于帮巴菲特摆脱格雷厄姆的悲观主义,他认为弯腰捡“烟蒂”而自己只能吸上最后一口的交易理念是一种苦差事。

这时巴菲特的交易风格仍然反映了恩师的烙印,以交易结束作为判断基础,而不是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为出发点。芒格希望巴菲特以其他的而不是单纯的数据或数字来定义安全边际;而聪明的巴菲特很快就把自己从格雷厄姆和芒格那里学到的东西结合起来,并开始热衷于以合适的价格购买优质业务。

芒格指出,格雷厄姆很少谈及管理,他总是认为,管理中的信息常常被扭曲,容易误导大众。但芒格认为,正是能辨认出一些公司管理的优势和内在动能,才能使得自己对于一些高出账面价值2~3倍的公司作出更好的判断:它们仍可能是被低估的。芒格认为在投资领域,和赛马赌博并没有太大区别。他说:“对我来说,赢家必须有选择性地下注,这个道理显而易见,我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对许多人来说却如此难以参透。”

芒格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有两个共同点:第一,并不是以价格大幅低估作为选择投资对象的首要条件,而是首要强调自己有把握的,有较大概率成为伟大企业的公司;第二,并不过于强调对公司实体资产的考量,而是更多考虑自由的现金流情况以及没有计算在内的“商誉”。这里要注意到一点,芒格认为,后续仍需要对当初判断的因素进行考察,因为所有因素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这样的评估过程并不是“数学计算”,而是哲学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和人生经历以及认知技能结合,最终形成一种“感觉”。即使选择出这样的公司,芒格认为仍不急于买入,而是等待所谓的“触发按钮前的清单”,这些因素在“千钧一发”的机会出现时,会大规模建仓,而不是小规模的试探。

在1962~972年的11年间,芒格的合伙公司年均复合收益率达到28.3%,且仅有1970年出现过-0.1%的亏损,这样的辉煌战绩使得查理·芒格声名显着,尽人皆知。

同类推荐
  • 巴菲特投资案例集

    巴菲特投资案例集

    "股神巴菲特是如何像滚雪球一般聚集财富的?他都进行了哪些引以为傲的投资?又做出过哪些糟糕的投资决策?每个决策的背后,他在思索什么、他在阅读什么、他在关注什么他在分析什么?本书以投资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巴菲特所投资的公司进行一一分析,重点展示了巴菲特做出投资决策时,被投资公司的财务细节、发展状况,以及他的买入价格、投资过程、投资后的表现等。客观呈现了巴菲特每个投资决策背后的现实状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 股票作手回忆录

    股票作手回忆录

    《股票作手回忆录》是一本投资领域的传世经典,描写了美国投资天才杰西·利弗莫尔波澜起伏的投资生涯,以自传体的形式向读者道出最真实的华尔街投资之道。投资像山岳一样古老,历史总在不断重演,在首印几十年后的今天,本书依然对世界各国的投资者具有高度的指导价值。一代又一代证券投资人,均通过阅读本书,学习到了金融操作所应秉持的态度和方法。
  • 大咖说人生:月光族如何变理财精

    大咖说人生:月光族如何变理财精

    本书是一本适合年轻人的书。涵盖了职场、情感、文化等年轻人最为关注的话题!毕业后的路应该怎么走?在情感困惑中,应该做出怎样的抉择?什么是幸福?怎样理财?……“儒商”黄怒波、作家陈彤、著名媒体人曹景行、“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地产大亨任志强、财经作家吴晓波、著名理财规划师陈作新,在问答、访谈中为你答疑解惑!
  • 小富婆炼金手册

    小富婆炼金手册

    一个靠老公养着的女人,就算她再怎么有钱,都不能称其是一个独立的女人,只能说,这样的女人是一个“有钱”的女人。这种依附在他人身上的独立是以牺牲自尊为代价,是有很大“风险”的。新时代的女性,只有读懂生存的“潜规则”,才能拥有魅力、金钱与幸福!赶快看看本书吧,它将教你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新时代独立女性,如何真正拥有坚固的幸福。
  • 理财小常识

    理财小常识

    本书针对青少年而编写,主要从生活的角度分为“衣、食、住、行”等章节分别介绍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如何“省钱”和“理财”等小窍门和常识。
热门推荐
  • 风月总关情

    风月总关情

    出生在大世家中,自小受宠爱的女主,在豪门的复杂沉浮中,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持着一颗剔透的心。期待着能过着悠然的日子,以一种淡定的心态直面生活。也想在周围多的各色男子总找到自己的那个他,纵然日后不得不走上联姻的既定道路,却是怀揣着那份最初的期冀,用心渴望在丈夫那里博得些许真心,给自己一个坚守本心走下去的理由。一个小小女子在陌生世界中随心活着的故事,旨在告诉人们:不是只有风华绝代的女子才能让人不能自已!行走在漫漫路上,华服锦衣的她不会是倾国倾城,也注定不会吸引人们争相追逐,只是用看透世情的眼和禅悟红尘的心,来恣意描绘人生。其实,她不知道,不需要刻意去渲染,她已是深深地烙在历史上。无关风月,只是,那一眼的风情,已足够永世难忘!
  • 萧唤荠传奇

    萧唤荠传奇

    萧唤萕—一个原本可以无忧无虑的孩子,因为一场事故,失去了她的亲人,从而一步步走向巅峰的道路,爬到巅峰。她能否为爱而放弃一切吗?请看萧唤萕传奇。本文乃女强男强,不喜勿喷。
  • 天凰变

    天凰变

    陌子夜在散仙世家随天劫出生,因一次失足,坠入峡谷,认妖王冰凰为干爹,炎凰为干妈,3年后,吃下死后二妖的妖丹的陌子夜重新回到大陆
  • 古今穿越仙侠虐恋:仙泣

    古今穿越仙侠虐恋:仙泣

    加群:341943865微博:Sunny陌笙开头写的不好表介意,都往下翻翻,好戏在后面,解释一下楔子里的什么的谁,第一句话是之前的时候说的,还是后面接的是女主黑化后,相爱相杀的场面,往后看,保证虐哭你!~感谢阅读,主编:陌笙感谢支持~喜欢一定收藏呦~写的可能不太好,作者文笔不好,还望体谅。
  • 人妖木木

    人妖木木

    人妖,是人还是妖?反正木木是不是人不是妖,他是个可爱的大男孩,也是神兽白虎王,他努力修练,收获自己的爱情,和他的小伙伴门,经历千辛万苦最后回到父亲所在的地方,救回父亲打败敌人成王成神。
  • 宁武之美:史话

    宁武之美:史话

    作为本书文字部分作者的我们,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并工作在忻州这片被称为“晋北锁钥”的土地上,对全市所属十四个县、市、区的情况虽然不敢说了然于心,但自认为还略知一二。但是当我们接到撰写本书的任务,企图对宁武进行一番文字的梳理与介绍时,却蓦然发现,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和迷惘,自己过去对它的了解充其量只是一点点皮毛。
  • 从零开始你能得多少分

    从零开始你能得多少分

    这部小说有其特定的社会生活背景,是冀成先生的一部力作。人们常说作家的幸运是同时代的轰动,作品的幸运是艺术生命的永恒。这部小说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来看,都是一种长篇小说的突破和尝试,以后的社会影响究竟会如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初恋一千三百九十二小时

    初恋一千三百九十二小时

    一个普通的高三男孩,离高考不到两个月的时候,无意间碰见了自己初中时就心恋已久的女孩,在男孩的努力追求下,他们开始交往了,恋爱了,在这短暂的恋爱期间,男孩如梦如幻,伴着高考的结束,男孩流下了说不出的眼泪。虽是短暂,却是永恒。
  • 美女总裁的野蛮高手

    美女总裁的野蛮高手

    奉师傅的命,为治小师妹的怪病,下山去寻找十二味神草,认识了美女总裁。于是,一个野蛮高手,横闯花都,踩人打脸,收服各路美女,令人啼笑皆非,热血膨胀的故事就此展开……
  • 梦幻中的爱人

    梦幻中的爱人

    “看,有灰机!”念辰指向叶星的后面,说。“额,我说,这里是古代啊,好不好!!”叶星不回头,说。“哦!我忘了,这里是古代啊!”念辰点点头,突然眼睛放光:“看,有母鸡!”叶星无语了:“辰,有时谎话再说一遍,就没有意思了。”突然后面传来晨月的声音:“星,你养的鸡跑了出来。”叶星急忙回头:“啊!我的鸡啊!”念辰摇摇头:“看吧!叫你不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