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03700000014

第14章 教师怎样设计课堂教学(7)

每一首,学生都兴致勃勃地猜着,虽然不一定能说出完美的答案,但他们禁锢的想象力已经被打开。“0+0会变成什么?”小手如林般举着。“眼睛。”“8。”“鼻孔”“0+0+0呢?”“冰糖葫芦。”“一个喷嚏加一个喷嚏再加一个喷嚏,那肯定是感冒了。我如果说嘎嘎嘎,再说嘎嘎嘎,再说嘎嘎嘎,你会说什么?”“一群鸭子。”几乎是异口同声。“大家都很厉害,所以给自己拍拍手。”一阵兴奋的掌声。

接下来依次是图像诗(把诗排得像某种与诗意相关的图案、童话诗(诗中要有童话故事、抒情诗。每一种诗,都有非常有趣的作品,都带给学生无穷的趣味。比如写学生打瞌睡的:“一条条瞌睡虫/徐徐缓缓/慢慢爬进我的耳中/老师的声音变得朦朦胧胧/悄悄地爬上额头/鼻尖和眉头和鼻孔/老师/请原谅我/眼皮越来越重/都爬满瞌睡虫”,不仅内容富有童趣,而且排列成瞌睡虫爬上人的鼻子的样子,非常可爱。又比如抒情诗《拜访》:“外婆的家/在荒野中/邻居都不往来/大家都很孤单/常常我陪妈妈/来看外婆端出饭菜/插上黄菊花/妈妈点了香/告诉外婆/我们来了外婆没回答/我们静静地看着/等着/香短了/外婆吃饱了我问妈妈/菜都没动/外婆怎么饱了/妈妈说外婆舍不得吃/统统留给我妈妈提起篮子/牵着我/我回头看看/菊花在风里摇摇摆摆/是外婆向我说再见吗”,诗的内质是哀伤的,但却用了儿童的视角、口吻来叙述,悲哀与有趣奇妙地结合起来,互相映衬,反而既能为孩子接受,又不失打动人心的纯真力量。

课的最后是让学生“演诗”。这是《明天要远足》:“翻过来……/哎!/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翻过去……/哎!/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翻过来……/翻过去……/哎!/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所有的学生都离开了座位,舞台顿时热闹了。方老师一边念诗,一边指导学生表演。每个人都认真地翻过来又翻过去,发出夸张的叹息,仿佛自己就是诗中的孩子了。

就这样,在玩儿一样的学习中,学生欣赏了十多首童诗,还参与了童诗的创作。

诗歌原来可以这样轻松有趣!

语文课原来可以如此紧紧地贴近儿童的想象世界!

教学原来可以这般可爱而又不迷失方向!

我一面激动地听着课,恨不得把所有有趣的诗和教学细节都刻在脑海里:一面又略带无奈地想:什么时候,我们的日常课堂也能够散发出一点美丽的趣味(不是低级庸俗的幽默和恶搞呢?

二、关于识字写字的问题与分析

【阅读链接】

我看“随文识字”

曾经参加一个“识字教学”的专门研讨活动,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对识字教学的重视。

我是这样看识字教学安排的,一类是集中识字,一类是分散识字。集中识字有两种安排方式:一种是根据造字规律集中识字,如根据形声字、象形字等特点集中识字;一种是根据主题集中识字,如把关于身体躯干的字集中在一起、把关于厨房用具中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分散识字时,生字在文章(这些文章在低段多以韵文、歌谣等方式出现中。在课文中,其处理方式也不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先集中处理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另一种是先用各种方式感知和阅读课文,在阅读和理解课文中“随文识字”。

分散在课文中的生字是集中先处理好,还是随文处理好?我以为不能一概而论。就我听课情况,如果生字难字太多,不先把生字处理一下,学生的阅读将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生字本身不多,难度也不突出,先把生字拿出来,又会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受到影响。

为什么要随文识字呢?我想到的是两个理由,一个理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从整体角度认识句、词、字,可以使句、词、字找到“家”生根,也符合从整体到局部的一般认识规律。但我认为,这个理由还不是最重要的理由,更为重要的理由是,生字教学不处理好莅往比较枯燥,而课文(特别是低年级课文或者具有故事性、趣味性,或者作为韵文、歌谣朗朗上口,学生容易产生兴趣。有了兴趣以后,学生就可能想知道课文,想学好课文,学习生字也就有了动力。所以,很多老师喜欢用故事、谜语等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识字。再进一步,有了兴趣以后,在低段,教师的“范读”可以首先给学生正确的字音,获得更好的“首因效应”。

对于“随文识字”,似乎应该把焦点集中在“识字”上,什么时候算“识”得“字”了?这就涉及音、形、义统一的问题。检查“音”的方法自然是读,检查“形”的方法自然是“写”,检查“义”的掌握主要是释义、组词和造句等等。可以肯定,不同的字要求不同,但都不外乎这三个方面,而且针对不同的学生,也应该有不同的重点。

我个人的经验,对于大城市有比较好的学前教育基础的学生,“形”的问题似乎是主要问题,生字“搬不得家”的现象很突出。但现在的课堂,强调多读少写,先读后写,关注写反而不够。特别是多媒体运用到课堂以后,教师也很少板书了。两课时的课文,在课上不仅看不到学生的书写,老师的书写也几乎看不到了。问原因,有的说新课程强调多读;有的说写字费时间,公开课不好看。

我以为两个原因都经不起推敲:首先,既然是“随文识字”识字本身是低段的重要任务,为什么不尽可能把识字功夫做得到位一点?识字就要“认”和“写”,可以说,“认”是先决条件,“写”是必要过程,是“认”的延续与发展。音“认”与“写”有机紧密地结合,是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识字教学的必由之路。推敲第二个原因:上课就是为了学生,平常课也罢,公开课也罢,学生的需要就是教学的目标,为什么要有那么多教学以外的考虑?公开课更应该真实,因为公开课下面有那么多人在学习,授课教师走歪了,听课教师跟着走下去,影响就大了。

我是主张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但不主张抛弃传统手段。最近,于永正老师到成都上课,坚持要用黑板(更有利于写出汉字笔画的书写要求和书写者的气质与风格,而且作为一个长者,他在书写时还注意蹲下身子以方便学生观察笔顺、结构和书写方法,以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书写示范。现在想来也很令人感动。

随文识字一般是先阅读课文,在没有认识生字的情况下阅读课文,必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停下来查字典、处理字词要影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而且时间也难以控制。于是,“猜字”就应运而生,也就有了必要。从这种意义上,“猜字”应该是一种阅读方法,而不是识字的方法。就识字教学本身来说,我觉得第一次就给出正确的音、形、义很重要,不要一开始就搞乱了,以后纠正很麻烦。所以,在识字教学中,猜字的方法能不用就不用,不到不得已,最好不用。

第一次就给出正确的音、形、义还应该体现在写字过程中。有的老师在写字教学中,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认识正确的书写认识和练习中,而是花大量时间分析哪些地方可能写错,本来想纠正错误,实际作用却在强化错误。这样,在正确的东西还没有来得及巩固的时候,就被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搞昏了头,反而记住了一堆错误的东西,明显得不偿失。所以,不如先写一写,发现错误再纠正。

【阅读链接】

猜字的可能与局限

我曾经和许多老师交流,我说研究教学是为了更理性地教学。一些老师不得要领,现在我有了这个例子:

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老师常常要教给学生“猜字”的识字方法,如果你要问他为什么要教这种方法,他们大多会说,这是谁用过的或是某一次教研活动中介绍了的,进一步问,就再没有其他什么可以回答的了。

我认为,如果是一个追求教育理性的教师,他就不会这样。他不拒绝别人的经验,但在采用别人经验时,往往会先用批判的目光审视一番,如果他最终也会采用,这时的经验也已经变成了他自己的东西。

以“猜字”为例,运用理性,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思考和回答:

为什么需要猜?我个人对此的回答是,猜字之所以必要,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或者是手边、身边没有识字的工具和可以求助的人;或者是时间太紧;或者是这个字不重要,不影响阅读,没有必要非得认识……从本质上,“猜字”是阅读方法,而不是识字方法。

为什么可以猜?实际上,汉字是表意文字,其形、声、意间有一定联系,汉字的性质决定了可以猜;决定汉字可以猜的第二原因还在于汉字造字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六书”的造字规律使猜有了可能。

怎样能够猜得更准确?熟悉汉字造字规律,也可以联系上下文。

猜字是否具有普遍性?非也。一方面,并非所有的汉字都是按“六书”规律创造;另一方面简化字大量出现,在简化字中循“六书”规律猜字更加困难。

怎样保证正确认字?首先,查字典词典;其次,请教老师和其他人。在没有这些条件的情况下,“猜”才不失为一种方法。

在识字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好习惯?养成了带字典词典的习惯,查字典词典的习惯,不懂就问的习惯,这样才可能正确地认识更多的生字。

我想,想通了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生猜字的方法时心中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三、关于口语交际的问题与分析

【阅读链接】

对口语交际两个问题的思考

昨日在成都市高新实验小学,听了三节口语交际课,可以说是对口语交际课的一次集中研讨。上课的教师们素质很不错,又认真做了准备,效果自然不错,我收获了很多东西。但在研讨的时候,大家客气,非得要我说一说。因为缺乏批判的能力,只好提出两个问题,供大家讨论思考。

第一个问题是“口语交际和口头作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首先由此带出的问题是:“指导口语交际与指导作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就其联系,我体会,都是一种语言运用和语言实践活动,都在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体现了语言的工具价值。但又有不同,口语交际重在交际,交际就是沟通,沟通需要互动,这样,口语交际具有更强的互动特征。我自己认为,没有互动,就说不上交际,这种互动不仅有言说,而且有倾听,更有彼此的探询、澄清和进一步说明等等。其次,交际是日常的生活行为,生活性、日常性是交际话题的主要特征。因此,从生活中截取某些真实的情境,由此展开交际活动可以成为选择交际话题的主要方法。再次,交际的任务不是为了完成某件作品和作文,交际的目的是实现某种交际愿望,把某件事情说清楚、表达清楚,把自己不明白的事听明白、问明白,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就是交际的主要任务。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语文课要把“口语交际”作为课程开设?我体会,一方面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表达和交流本身是语文的内容;另一方面,口头交流和表达需要学习、需要提高,提高口头表达和交流水平是语文教学本身的任务。所以,口语交际教学要追求提高。我曾经建议讨论口语交际时请英语老师参加,我以为英语教学从原来的语法英语、哑巴英语到现在的运用英语、交际英语转变很能给人一些启示。琢磨交际英语,首先是情境非常真实,是任务型的,比如见面问候、介绍朋友、打电话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是生活中的任务。其次是目标十分清楚,通过教学,不仅掌握单词、习惯用语,而且通过一次情境会话的练习,通过英语交际活动,也就掌握了不同交际的习惯方式,学会了交际。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口语交际运用的是母语,肯定和英语交际有差异,但可以借鉴。借鉴什么呢?我在想,就是如何通过口语交际课学会交际,提高交际水平,特别是习惯用语、生活用语的运用能力和表达水平,避免课前课后一个样—“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也就是上出语文课的特点来。我以为.不同情景的表达方式、习惯,表达中句式分析,精彩用语、句词再现,引导交流者从更多侧面表达交流内容,突出交流主题或者更含蓄地表达主题,引导探询和澄清等等,都是语文老师在组织和指导口语交际时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

【阅读链接】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如何上好“口语交际”内容,培养好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通过在不断教学实践中摸索,我觉得如果只是简单、机械地要求学生讲、“命令”学生讲,往往不能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学生如果兴趣不浓,就不能产生说话的欲望,如果没有说话的欲望,学生往往就缄口不言或含糊其辞,更有甚者讲得东拉西扯、离题千里,教学效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那么要怎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怎样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如果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情境,让学生眼中有物,那么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说话的欲望,使“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第十册“积累运用四”中,“口语交际”部分要求学生介绍一种家用电器或农机、农具。在教学过程中,我发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对农机、农具并不熟悉,而对家用电器比较了解。但家用电器种类多,有些功能较复杂,学生很难把重点说出来,即便说出也不一定有条理。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生一言不发,觉得无话可说,有些学生则语无伦次、对重点内容挖掘过浅,或说不清楚,最后是全都闭口不言。针对过去的问题.我决定采取措施,把家用电器的范围缩小,最后把“电饭煲”这种家家都有、人人熟悉的家用电器定为这次介绍的对象。上课时,我对同学们说:“假如老师是专门生产电饭煲的一家工厂的总经理,现在需要招收一批业务员,主要任务就是推销本厂生产的电饭煲,工资根据推销产品计件提成。假如你已经是业务员,请大家先商量一下打算怎样推销本厂的电饭煲。“在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商量交流后,我又说:“现在我是一个普通的用户,你们能不能派几个代表来向我介绍一下你们工厂生产的电饭煲。如果介绍得好,我就向你们工厂订一大批的货。“同学们的兴趣又一次高涨起来,并自动协调分工,选了几个代表,分别向我详细介绍电饭煲独特的外形、多种的功能、详细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等,并且能够在和我的问答之间,把话说得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明白,终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个案例,从实践中来,而且注意集中焦点,使大家有话可说。可以再商榷的是:为什么一定要老师来当用户呢?如果让学生当购买者,彼此之间有倾听、有对话、有探询,是否更有利于学生参与,并实现口语交际的目标呢?

四、关于习作教学的问题与分析

【阅读链接】

对两节习作课的思考

作文指导课听得不多,2006年听过两节,但都有意思。

一节是三年级的习作课。指导老师首先板书“事”,引导孩子们思考一件事包括哪些要素,在学生说出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经过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后,老师开始讲自己国庆前后的故事,要求学生说出故事中的六要素。

同类推荐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访谈的艺术》致力于反映访谈这一概念及其实践内涵的成熟与完善进程。做好访谈的关键在于研究不断扩展的、各种各样的谈话情境,了解人际传播理论的新发展以及与访谈实践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我们力求纳入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将其贯穿于课本之中,同时始终强调增强访谈双方交流技能的各个要素。越来越多的人工作场所的转移和地球村的影响等也都在好几个章节中得到特别关注。
  • 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本书收录了《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改革开放30年与城市发展的战略转型》、《中国城市正进入品牌价值时代》、《五大趋势预示中国城市新价值》、《生活质量是检验城市价值的唯一标准》等文章。
  •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今天我们如何做班主任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今天我们如何做班主任

    班主任理论是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针对庞大的班主任队伍和他们极为重要的工作,班主任理论应该是争奇斗艳,应该有它的深度,应该成为推动班主任工作的有力武器。多年来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在艰难进行中,也时时有着迷惘、困惑和浮躁。班主任工作的改革虽有很大的成绩,但也常常是步伐不大、步履不整,呈走向不坚实的状态。新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卸下班主任背负的“因袭”重担。这既要归因于理论的力度不强和影响不深,也要寻找其他原因。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从各方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班主任与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息息相关。
  • 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本书分为三部分,包括:自我开发的能力、习惯和性格决定一生、社会交往和生存能力,旨在为父母提供一些观念和方法,让孩子学习社会生存的能力。
热门推荐
  • 红流纪事:历史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红流纪事:历史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 坦克

    坦克

    从库尔斯克硝烟到阿拉曼战役对决,从柏林巷战中坦克的尴尬,到中东战争中,美、苏制坦克大比拼,都显示着坦克在战场上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它漫长的发展史中,始终都伴随着硝烟与智慧、血腥与思考,以及一切关于死亡的惊悚记忆。索姆河战役:一群装甲怪物突然冲出阵地,吓呆了德国人。突袭波兰:德国坦克的“闪电战”,横扫欧洲。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联的“雪地之王”让希特勒吃尽了苦头。库尔斯克:真正的大场面,千余辆坦克的大决战。里纳瓦村血战:两辆坦克VS一个坦克团。
  • 浮生乱世

    浮生乱世

    乱世浮生,看秦昊如何人如浮萍,挣脱世间束缚,成神!灭魔!
  • 恶狼之吻:美男的爱恋

    恶狼之吻:美男的爱恋

    好困好累!这张床好舒服呀!”何豆豆考上大学,来到陌生城市投奔姐姐,没想到被姐姐捉弄,给了一个假地址。见到一张超级无敌帅气的脸向自己压过来,她万分紧张……是谁?色狼么?救命啊!呜呜呜,原来这是他的家。可是可是…大半夜,她能去哪呢?还是帅哥好心,暂时收留了她,接下来应该找一份工作来赚生活费啦。刚上班就遇到一个大款,竟然一口气将店里衣服都买下来了,不料,这大款居然是头色狼,救命啊!……“你放开她,她是我的女朋友。”帅哥的突然出现,让何豆豆彻底懵了,莫非他一直在暗中当自己的护花使者吗?
  • 星河洗剑录

    星河洗剑录

    挟着仇恨与重技重返地球,却发现地球已是面目全非,邪恶横行,昔日的仇人已经外强中干,坠入魔道,地球面临大劫难。国仇家恨中,心中的爱神却力主大义,本无意大任,却是天有意,原来拯救宇宙之大任系于此身。功成名就,回过头来,发现此方为大道!
  • 夜狼之吻

    夜狼之吻

    夜色中匆匆行走着一匹狼,皎洁的月光为它镶嵌上美丽的外表,人们无法看清它那颗贪婪腐朽的心,它的罪恶之吻让人不得不去回忆那一段由外国人引起发生在中国的故事,那也许只是一段零乱而琐碎的记忆,但那段往事就像是火烙在大脑中一般清晰深刻,人称它为"伤烙",因为那伤口至今还在隐隐作痛,因为那伤口的形成就是一段心路的历程。一个给了好多中国人梦想的外国人,一群希望破灭在这个外国人周围的中国人,一个折射着中国人出国浪潮的现代故事,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哲理:有了伤痛,人们才会去懂得保护自己;有了欺骗,人们才会去辨别真伪;有了付出,人们才会去等待回报;有了承诺,人们才会去期盼奇迹……
  • 霸世神皇

    霸世神皇

    一个普通的废材少年,偶然得到神奇小塔,从此命运改变,且看废材少年是怎么逆袭的吧!
  • 人间失魂

    人间失魂

    不沾天堂,不惹地狱,独留人间。神也是鬼,佛也是鬼,我欲为人。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的杂家一脉传人周符在都市行走,管你道法、佛法还是魔法,有用即为我法,在神佛鬼怪之间走出自己的道路。
  • 逆夏流光

    逆夏流光

    北边星辰,南方明月,明明可以隔着银河望见彼此的身影,却怎么也走不到一起。…………出自苏明月的日记***醉人的恋情,依依的思念,那是紫藤萝的话语,在绝望中孤独地等待爱情的苦情花。依稀记得多年以前的那个夜晚,在幕城高中,紫藤萝遍布的长廊里,你模糊的身影和那个青涩的吻……林北辰遇见苏明月,故事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 侠出没

    侠出没

    时至今日,我们的武与侠,究竟去了哪里?小帝坚信他们一直在,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