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14800000008

第8章 现代火箭技术的发展(2)

1929年7月,戈达德制成3.36米长的新火箭。它的头部装有气压计、温度计和照相机。照相机对准两个仪表,当达到最大高度时,降落伞的弹射开关同时打开相机快门,这样便可以记录火箭在最大高度时大气的温度和压力值。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装载测量仪器的火箭。这次试验火箭的飞行高度是32米,飞行距离53米。降落伞保证了仪表在落地时没有损坏。1930年,戈达德研制的火箭升高到大约600米,最大速度达到大约800千米每小时,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1930—1940年,戈达德主要致力于研究火箭的可靠性,探索火箭飞行的控制方法。为了提高火箭的飞行稳定性,他领导一个研制小组研制了控制火箭飞行方向的转向装置,发明了使火箭沿正确方向飞行的陀螺仪,他先后取得了212项有关火箭和航空的技术专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戈达德参与了美国海军研究液体火箭助推器的工作,为以后美国火箭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45年,戈达德在一次喉癌手术后逝世。今天,在为了纪念他建立的“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里,树立着一块引人注意的牌子,上面有戈达德说过的一句令人深思的话:“很难说什么是办不到的事情,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并且可以成为明天的现实。”1967年6月17日,当“阿波罗11”号绕月飞行即将登月时,《纽约时报》正式撤销了曾经发表的嘲笑戈达德的文章。

德国液体火箭的诞生

1927年,德国一批业余火箭爱好者成立了德国星际航行协会。参加首次会议的只有12人,他们确定了协会的宗旨:进行火箭与太空飞行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协会决定创办一个刊物《火箭》。这个协会是世界上最早倡导发展太空事业的群众团体,它发展十分迅速,不到一年时间,会员已经发展到近500人,其中有不少是著名的专家学者。正在罗马尼亚工作的德国火箭研究先驱奥伯特也回到德国,不久担任了协会的会长。此后,这个协会发展成为世界研究火箭技术的权威机构之一,会员达数千人之多。

为了扩大影响,并且在公众中宣传航天思想,协会编辑出版了介绍太空飞行知识的著作《太空飞行的可能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又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加入协会,其中就有当时只有19岁的冯·布劳恩(1912—年1977),他后来成为德国火箭研究史上的重要人物。在协会成立初期,经费十分困难,为了筹集资金,协会的一些骨干会员曾经一度卷入火箭动力汽车的研制工作,实现了112千米每小时的时速,在当时十分轰动。1930年前后,协会致力于火箭在邮政和气象方面的应用研究。协会进行了多次液体火箭试验,1931年一枚液体火箭发射试飞时,上升高度达到约1千米,而且降落伞正常打开,火箭安全着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一家电影公司专门派出摄影小组拍摄火箭飞行的镜头,在德国公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希特勒掌权以后,纳粹党宣布德国星际航行协会如果愿意作为纳粹的附设组织可以继续存在下去,否则将予以取缔。会员们大多不同意前一种选择,人们纷纷自找门路,一些人离开了德国,1933年,德国星际航行协会基本上就消亡了。

美国火箭学会

与德国星际航行协会不同,美国火箭学会的成立并不是受火箭研究事业的影响。它的发起人大多是职业作家或业余作家,只有3人受过科学教育。这批人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阅读和创作科学幻想小说,正是这一点把他们聚集在一起。1930年,在纽约一位记者的家里,有12个人聚集在一起,成立了美国星际航行协会。协会出版了会刊,刊载有关星际航行可能性的文章,介绍世界各地火箭研究的新闻,协会还组织有关星际航行的演讲活动。一年后,协会已经有了相当的影响,会员数量不断增加,会员组成也发生了变化,新会员中有许多著名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戈达德也参加了美国星际航行协会,但是他几乎不参加协会的活动,他的研究工作总是在秘密情况下独立进行。新会员的参加使协会的组织结构和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同时,由于受到欧洲火箭试验消息影响,协会会员感到不能再仅限于做漫无边际的讨论,协会在1931年后开始组织火箭研制工作,同时协会在1931年改名为美国火箭学会。

1932年,美国火箭学会进行了第一次液体火箭试验。这枚火箭按照美国火箭学会的缩写命名为“ARS1”号。它长1.68米,推进剂是液氧和高挥发性汽油,尾部装有大面积翼面,以使火箭在飞行过程中保持稳定。“ARS1”号第一次试飞成绩不佳,几经改进制成“ARS4”号。1934年,“ARS4”号在发射时飞行了15秒,高度达到120米,水平距离360多米。计算结果显示,它的最大速度接近音速。

“ARS4”号成功以后,火箭学会将火箭和发动机的研制分开进行。学会会员分别进行火箭结构设计、冷却、火箭运动理论、发动机、火箭试验台以及火箭的应用等问题的广泛研究。

美国参战后,由于美国海军方面希望试验用火箭作为重型飞机起飞助推的动力,于是火箭学会设计并制造出推力达13600牛顿的发动机。1946年,为了导弹的制造,他们又制造出27000牛顿的发动机,美国的贝尔公司采用这种发动机于1947年首次突破了音障。

美国火箭学会的火箭及发动机研制到1947年基本结束。但作为一个研究与发展部门,它却日益发展壮大,它的会员包容航空航天及相关学科的各个领域。现在,美国火箭学会是美国火箭技术领域的技术领导核心。

出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和美国的液体火箭研究热潮,最初主要是由一些热衷人类航天的研究者形成的,在许许多多的先驱者的努力下,有关火箭的结构设计、制作技术、飞行的稳定性和飞行控制、火箭推进剂等方面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技术发明层出不穷,火箭技术的应用不断拓展,火箭技术走向成熟,为以后人类航天事业打下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了火箭技术的发展方向,火箭武器和火箭推动的飞机的制作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德国V-2火箭

战争对武器的需要促进了火箭技术的发展,其中德国制造的V-2火箭(即V-2导弹)达到了划时代的技术水平,为世界航天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的德国,凡尔赛条约限制其发展作战飞机、坦克、大炮和机枪等军事装备。事隔几年,盟国在凡尔赛条约的某些条款上有了松动。1922年,盟国允许德国生产一定数量的民用飞机,允许有一定规模的飞机工业。于是,德国开始大规模建立飞行俱乐部、航空企业、民航航线以及训练地勤人员,德国航空技术迅速发展,为发展军用飞机积蓄了力量。为了扩充军备,发展陆军武器系统,德国陆军开始注意火箭武器的制造,陆军炮兵局研究与发展部开始探索喷气推进以及运载炸药的可能性,负责具体事宜的是军官多恩伯格。20世纪20年代,德国星际航行协会中活跃着一批火箭爱好者,取得了液体火箭研究的一些试验成果。1932年,多恩伯格从星际航行会员中选出以冯·布劳恩为代表的4位火箭专家,充实军方的研究机构,发展德国液体火箭的军事应用技术。

1933年,布劳恩领导研制的第一代试验火箭问世,取名“集合体1”号,即A-1。A-1质量150千克,直径0.3米,发动机推力3000牛顿,用酒精和液氧作推进剂。由于头部过重,点火0.5秒后即发生爆炸,试验失败了。布劳恩对火箭的旋转部分进行了改进,很快制出A-2火箭,发射后顺利升空,飞行高度达到2.4千米。

1937年,布劳恩领导进行了多次A-3火箭试验。A-3火箭安装了一台推力为15千牛、工作时间45秒的火箭发动机。在A-3火箭中第一次采用陀螺仪控制燃气舵,达到了稳定飞行的目的,可以不要发射架就能在低速下稳定飞行。为了收集试验数据,在火箭头部还装了探测仪和回收降落伞。在A-4基础上,改进控制系统,扩大燃气舵面积,又制成了A-5火箭。它在试验飞行时,成功地上升到12.9千米。1939—1940年,A-5进行了25次发射,试验了3种制导系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A-4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A-4是一个大型研制计划,早在1936年,德国陆军的首脑们参观布劳恩领导的火箭实验后就拟定了A-4的研制计划,并曾经作为国家级计划。为了引起决策人物的注意,A-4的参数定为:发射弹头的重量为炮弹的10倍以上,即至少1吨;射程至少是大炮的2倍,即250千米;精度要远远高于大炮;A-4的重量还要远低于大炮,以便于布置和机动。为了实现这些参数,A-4火箭的技术性能要远远超过A-3和A-5。

同类推荐
  • 科学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科学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地球表面的70%被海洋所覆盖。故而海洋作为地球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大气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为控制地球表面的环境和生命特征的一个基本环节。对于海洋,虽然我们的肉眼可以看到它的广阔,却无法看到其深层的东西,而海洋的内部则包罗万象,充满着神秘的色彩。《科学与海洋》教我们利用科学来探索海洋,从科学的角度领略海洋的神秘风光。
  • 百科知识-科学百科-激光科技(科普新课堂)

    百科知识-科学百科-激光科技(科普新课堂)

    本书从发现激光开始谈起,纵横演绎了二十一世纪这一重大的科学发现以及发现后人类把它运用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意义,向我们展示了二十一世纪的科学发展的一幅巨幅画卷
  • 走进科学丛书:特立独行的大科学家

    走进科学丛书:特立独行的大科学家

    20世纪初期,世界风云变幻,奥地利政府也忙于备战,兰德斯坦纳所从事的医学教育和研究事业不为政府所重视,他只能在极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离开奥地利,来到荷兰海牙的齐肯菲斯,在那里继续研究病理学和血型的工作。他为欧洲的医学科研工作,尤其是免疫化学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智慧百科(动物卷)

    智慧百科(动物卷)

    本系列丛书一共为分9卷,分别主动物卷、奥运卷、航天卷、军事卷、植物卷、体育卷、历史卷、科学卷、人体卷。
  • 能源开发新探

    能源开发新探

    本书从独特的视角切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核能、太阳能、风能等各种新能源的基本知识,演绎了能源的发展史,用生动的表达方式描绘了能源的知识。书中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的发展状况,并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的资源状况、利用原理与技术做了介绍。
热门推荐
  • TFboys与三位女孩梦幻爱情

    TFboys与三位女孩梦幻爱情

    (本文纯属虚构,切勿上升真人)本文讲述TFBOYS与三位普通女生的故事(主凯)这位女生很特别,她没有四叶草们的疯狂,也没有黑粉的毒舌,王俊凯与她相识相遇相爱,又是否能走到尽头?他会怎样追他心爱的女生?他们爱情路上有很多坎坷,又能否携手走下去?暗地里的陷害,第三者的插足会使他们的爱情怎样发展?最终会以分手告终?还是一生不弃?到底谁是谁的过客,谁是谁的轮回?
  • 吞天决

    吞天决

    他不过是地球上一个平凡的灵魂者,穿越到陌生的位面,习得一部逆天的功法,从此他走上一条掠夺之路,修炼杀人的武技,伏尸百万登封绝顶!修炼升级的道路上,机缘不断,惊险重重,却有知音相伴,温柔绕指。
  • 旧情难挡,雷总的新娘

    旧情难挡,雷总的新娘

    指腹为婚,十八岁领证成为他妻子,三年过去,她依旧孤独一人;初见,她对他一见钟情,惊鸿一瞥,一眼万年;所以,面对他三年来的冷落,婆婆的刁难,小姑子挑衅,小秘来袭,她都忍下;直到那一天,她推门而入,眼前的一幕让她绝望到了极致;三年来,筑起的坚固城墙终于轰然倒塌;她终于签下那份离婚协议,只是,却被他亲手撕碎,“白沫,咱们重新开始。”她没有半秒犹豫,轻轻点头。白沫爱雷逸辰,爱得卑微,在这份爱面前,她将自己踩进了尘埃里;不过短短一天,机场内,她眼睁睁地看着他牵着一个女人的手,怀里抱着一个小孩,那孩子仿若他的缩小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踪飞碟痕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追踪飞碟痕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落井成仙

    落井成仙

    少年一事能狂,敢骂天地不仁,才不管机缘还是祸根。仙路看近行远,霖林雨雪纷纷,寂寥也不妨笑面对人。看两个少年如何走完坎坷路,怎获仙缘?人道沦落,天道不公,又是怎样的逆境求生?《落井成仙》开启玄幻修真新纪元,望各路仙友收藏推荐,作者天蓬小元帅拜谢。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校草,你还好吗

    校草,你还好吗

    母亲再婚,她来到了某一个富豪的家里。这里的人个个奇葩,这个阳光正直的大帅哥怎么态度这么恶劣?还有这个二少爷啊,不好意思,水撒到你脸上了……诶?不对!少爷你的喉结……掉了……天哪!这个帅帅的二少爷竟然是……女生!校园里辣么多帅哥校草们,想看帅哥的欢迎跳坑!某帅哥的第一次公主抱,很好,非常成功,可是人家根本知不道;某帅哥的第一次拥抱,扑了个空;某大灰狼的第一次壁咚,被打败了;本大帅哥不干了!直接来床咚!看小白兔如何战胜大灰狼!巧而取胜!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改变他们命运的,竟然是一支……
  • 人形火种源

    人形火种源

    地球上出现未知的变异,导致天空中出现一个巨大的空洞,大量的流星从天而降。使得电子产品华丽变身成为机械生命,它们大多没有思维,是只知杀戮和进化的冷血机器。地外神秘怪物在城市中肆虐,残杀着人类,并快速繁殖,而失去了科技的军队根本无力阻挡。最后的希望落在了一群“变种人”身上,他们被称为机械师和进化者。天塌了,而陈谦成为了那个顶起人类星空的高个子!
  • 我在广州

    我在广州

    以此来纪念我已经度过的五年广州生活,奋斗?或沉沦?总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在广州的这五年,如同过山车一般,总是不断的有新鲜事来挑拨我并不算坚强的神经!而慢慢的,我也从当初那个年少气盛、天真单纯的小男生,逐渐成长为一个心机城府、果敢稳重的男人!要说感谢广州,倒也不必,或许当今的社会远比自己想象的复杂,无论我身在哪个城市,应该都会经历现在自己正在经历的一切。如此尔尔......
  • 末世求生传

    末世求生传

    末世来临,每个人类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
  • 雙生公主復仇之戀

    雙生公主復仇之戀

    她們是一對雙生姐妹;她們是來自地獄的魔鬼,同時也是來自天當的天使;她們有一段非同尋人の經歷;她們有多重超乎人想象の身份;當其他孩紙躲在父母親懷裡撒嬌時,她們卻在恐怖黑暗的“血幽島”中接受最嚴厲,最恐怖,最辛苦の訓練。“我們親愛的爸爸——藍博天,後媽——庒文瑾還有我們可愛的”姐妹“——藍沛芸,藍筱倩。我們回來了,你們是否還記得十三年前的藍嫣冉和藍雨幽嗎?”冷漠無情的她們在未來的復仇之路上,她們可以成功復仇嗎?她們會因復仇而迷失自我嗎?她們是否可以放下仇恨呢?是否可以找到一個專屬的“白馬王子”?是否能把已冰封的心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