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33000000060

第60章 中孚风泽中孚

巽上兑下

【原文】

中孚①:豚鱼吉②。利涉大川。利贞。

【注释】

①中孚,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巽上兑下)。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卦为巽,巽为风。泽上有风,风起波涌,君子居高临下,以诚信为本,施教于下,教化人民。所以卦名曰中孚。中孚,《杂卦》说:“信也。”意为诚信。

②豚(tún)鱼,王引之说:“豚鱼者,士庶人之礼也。《士昏礼》:‘特豚合升去蹄,鱼十有四。’《士丧礼》:‘豚合升,鱼鲋九,朔月奠用特豚鱼腊。’《楚语》:‘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薄。’《王制》:‘庶人夏荐麦,秋荐黍。麦以(与)鱼,黍以豚。’豚鱼乃礼之薄者,然苟有中信之德,则人感其诚,而神降之福。故曰‘豚鱼吉’,言虽豚鱼之荐亦吉也。”

【译文】

中孚卦:豚鱼献祭,虽物薄但心诚,吉利。并利于涉水过河。这是吉利的占卜。

【原文】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①,说而巽②,孚乃化邦也③。“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④,中孚以“利贞”⑤,乃应乎天也。

【注释】

①柔在内而刚得中,本卦内两爻为阴,为柔,外四爻为阳,为刚。所以说:“柔在内”。九二、九五阳爻,为刚,分别处于下卦、上卦的中位,所以说“刚得中”。

②说而巽,本卦下卦为兑,兑义为悦;上卦为巽,巽义为逊。和悦而谦逊是中孚之卦的基本品质。

③孚,诚信。化,教化。邦,国。化邦,犹言改造全国人民的思想行为。

④乘木舟虚,本卦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卦为巽,巽为木。刳木为舟,行于水上,也是本卦的卦象。虚,虚空中立。

⑤中孚,内心诚信。利,利人利物。贞,行道中正。

【译文】

《彖辞》说:中孚之卦的基本结构是阴柔之爻居于内,阳刚之爻居于外;其基本品质是和悦而谦逊。像人具有柔顺、刚健、和悦、谦逊四种美德,秉此而行德教,则可以教化全国。卦辞说:“豚鱼献祭,尚且吉利”,就是说,豚鱼物虽薄,但表现了他的一片诚心。卦辞又说:“利于涉水渡河”,因为本卦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卦为巽,巽为木。刳木为舟,行于水上,自然平安畅达。好比人内心诚信,利人利物,坚持正道,与天理相符合,又何惧于人间的惊涛骇浪。

【原文】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巽,巽为风;下卦为兑,兑为泽,泽上有风,风起波涌。这是中孚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有感于风化邦国,唯德教为先,因而审议讼狱,不轻置重典。

【原文】

初九:虞①,吉。有它不燕②。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化。

【注释】

①虞,《公羊传·文公二年》何休注:“虞,犹安神也。”即今所谓安葬。安神之礼,属丧礼。

②它,意外之事。燕,通宴。燕饮之礼,属吉礼。

【译文】

初九:行安神之礼,吉利。有这样的变故,自然不行吉礼。

《象辞》说:初九爻辞讲行安神之礼,吉利,因为慕恋先人的心愿未变。

【原文】

九二:鹤鸣在阴,其子和之①。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②。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注释】

①阴,树荫。和,应和。

②爵,古人饮酒之器,形似小雀,即酒杯。靡,共同。这里用如动词,犹言同饮。

【译文】

九二:老鹤在树荫下鸣叫,小鹤在旁边附和。我有美酒,与你共享用。

《象辞》说:小鹤和应老鹤,这是心灵相通的表现。

【原文】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①;或泣,或歌。

《象》曰:或鼓或罢,位不当也。

【注释】

①得,《说文》:“得,取也。”得敌,犹言克敌。或,不定代词,意为有的人。鼓,击鼓进攻。罢,休,犹言班师。

【译文】

六三:击败了敌人,有的击鼓追击,有的凯旋报捷;消息传来,有的高兴得热泪盈眶,有的放声高歌。

《象辞》说:有的人击鼓追击,有的凯旋报捷,但从爻象看来,六三阴爻而处于阳位,胜利之中,恐怕隐伏着不测之祸。

【原文】

六四:月几望①,马匹亡,无咎。

《象》曰:马匹亡,绝类上也②。

【注释】

①几望,犹言每月韵十三、十四日。

②绝,杜绝。类上,类似上次的事情。

【译文】

六四:月中的时候,马匹丢失了,但无大的灾祸。

《象辞》说:马匹丢失了,此后要加倍警惕,防止再发生类似事情。

【原文】

九五:有孚挛如①,无咎。

《象》曰:有孚挛如②,位正当也③。

【注释】

①挛如,相串连的样子。

②《象辞》释“孚”为诚信。挛如,犹言相连一贯。

③位正当,此以九五爻象、爻位为据。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是为位正当。

【译文】

九五:俘虏成群,串连捆绑,没有灾难。

《象辞》说:存心诚信,始终如一,正如九五爻象所显示的,其人行事与其地位完全相符。

【原文】

上九:翰音登于天①,贞凶。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注释】

①翰音,《礼记·曲礼》:“鸡曰翰音。”鸡飞上天,这是以异象为占。古人以为鸡飞狗窜预示凶险。

【译文】

上九:鸡飞到天空,卜问得凶兆。

《象辞》:鸡飞到天空,它怎能长久飞翔呢?

【解析】

这一卦专讲礼仪,依次讲了丧礼、宴礼、军礼和祭礼。虽然这些还不是全部礼义,但可见周代礼仪繁多复杂之一斑。古人是非常讲究礼仪的,各种礼仪都为某一特殊目的而设,礼仪活动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表面上看,礼仪奢华繁琐,但在更深层次上,它是人类寻求意义的一种活动。这道理很显俗,因为人不仅在物质的、肉体的层面上存在,同时也通过语言、仪式、艺术、宗教在诗意的意义层面上存在。现代人似乎免去了众多“繁文缛节”,但现代人所失去的比“繁文缛节”要多得多。人离物质越近,离意义就越远;离肉体越近,离想象和诗意也就越远。

神圣隆重庄严肃穆的礼仪能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能使人们的精神得到升华。遗憾的是,礼仪已经被现代人渐渐忽视了。

【故事】

心中谦虚,上谦下悦,这是李世民能够治理好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世民笼络人心

李绩是一个很有本事的大臣,唐太宗对他十分宠爱。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治住进春宫,李绩被调任太子詹事。

一次,唐太宗设宴款待大臣,席间他看着李绩说:“我打算把太子托付于人,考虑到再也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了,你以前不背弃李密,今天难道会辜负我吗?”

李绩感激得流起眼泪,他一边擦,一边应允,把手指头咬出血来,表示自己的忠心。一会儿,李绩喝得大醉,昏昏沉沉,太宗就脱去自己的衣服给李绩盖上。

李绩确实不凡,他每次用兵打仗,策划谋算,都十分神奇,他先后打败过突厥、颉利和薛延陀、高丽等。唐太宗曾说:“李绩、李靖这两个人,古代的名将韩信、卫青、霍去病等怎么能赶得上呢!”

太宗对李绩的恩宠超过了其他任何人,一日李绩得了重病,有一个土验方说是胡须烧成灰可以治病,太宗便亲自剪下自己的胡须,烧成灰为他治病。李绩感动得磕头直至出血,哭着谢恩。太宗说:“这是为了国家啊,用不着重谢。”

古时候,人们讲究“身体须发受之父母”。不敢有损,剪掉胡须是不孝的行为,唐太宗这样做,可见他的良苦用心。

唐太宗如此恩宠李绩,但仍不放心,在临死的时候,仍要考验他一下,并给太子李治加恩于李绩的机会。

唐太宗将李绩由太子詹事出调为叠州都督,李绩是聪明人,马上明白了太宗的意思,一经受诏,便立即拜辞,也不回家,匆匆忙忙地带着行李,上任去了。当时朝廷上下的人,都认为李绩是为了感恩才匆忙去上任的。实际上李绩料想这次突然升调,必有原因,因此不敢逗留,立刻就去上任。

果然李绩上任后,太宗即召太子道:“我今天将李绩外调,是为你打算。他如果徘徊观望,我就责他违诏,置他死刑。他现在受诏即行,忠心可嘉。这人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我死后,你赶快把他召回来,加以重用,这样他感恩于你,就必然会忠心耿耿为你办事。”

不久,唐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高宗依太宗之言,立即召回李绩,委以重用。李绩感激两代君王的恩典,尽力辅佐高宗。

李绩,唐代政治家、军事家,原姓徐,名世绩,字懋功,亦作茂公。因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故名李世绩。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遂改为单名绩。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一带)人,后被封为英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唐朝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李绩都可以说是一位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将入相,位列三公,极尽人间荣华。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

同类推荐
  • 袁天罡与推背图

    袁天罡与推背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袁天罡略传;袁天罡墓地之说;袁天罡与李淳风;袁天罡叔父袁守诚;初出茅庐;拜师孙思邈;给武则天算命等。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续镜花缘

    续镜花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老子

    老子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的远古语录体。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
  •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将死之人

    将死之人

    故事主要讲述了入藏军人孙小军的退伍之后的生活。城市的变化让孙小军感到不适应,在现实面前他生活得并不如意,这个桀骜的军人在现实面前表现得一筹莫展。工作不满意,事业不满意,屋漏偏逢连夜雨体检时却又查出身患绝症,这一切都让孙小军感到绝望……李亚楠本来是一个年轻、漂亮的舞蹈学院学生,她的生意中从来不管爱情,但是她却自认为从来没有体验过一次真爱,直到自己身患重病,她才感到生命中没有一次真正的爱情是多少可悲,两个颗孤独的心和两个绝望的人戏剧性地相遇了……
  • 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

    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

    装帧精美的典藏书籍这是一套民国大师经典书系,收录数十位风格各异的民国大师的经典作品民国大师们都有着非凡的经历与成就,令人敬仰,引人好奇读者能从这套书中看到民国精英们的生活,领略民国时期的独特韵味。
  • 不速之约,樊花寻爱

    不速之约,樊花寻爱

    故事是《转世的悲之奇幻之旅》下篇一出生就是个孤儿的她,因为照顾自己的哥哥被孤儿院孩子讨厌,她心里把他当做亲哥哥,从小善良的她知道自己能净化所有邪恶东西,每次见到被邪恶之物缠绕的人,都很热心地位别人解除困扰。后来被度过千年孤寂只为主人一个命令的叔叔找到了自己,离开孤儿院才知道自己是个被亲哥哥狠的杀而后快的可怜人,但倔强不容许自己哭泣。叔叔为了不让自己被亲哥哥发现的时候没有能力抵抗,请求俩位一正一邪人物亲自教育她,让她自己选择其中一方,面对光明与黑暗,她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一次偶然的机缘下,与一个早已死去多年只是为了报复而勉强存活下来的灵魂结缘,然而一出生缺少灵魂的她,根本不懂爱,这个缘到底该如何抉择?她的一生到底是为了躲避亲哥哥的仇恨,还是面对不知如何抉择的人生?
  • 浪子吟

    浪子吟

    本书为长篇小说。书中以朴实的笔触真实地记录这个“浪子”大起大落的人生轨迹,折射了人生百态,揭示了耐人寻味的社会现象,彰显了道德教育的意义。作品主人公曾经的浪子,那么走过的路肯定崎岖,做过事肯定有诸多龌龊,有些事用“不齿于人类”来表述,一点也不过分。从一个街头小混混到道德模范,这个转化是如何在矛盾的阵痛中完成的?作者以其生动的描述,是主人公的形象深入人心,写作风格较有特色。
  • 离合花

    离合花

    大永皇朝四十八年,人间有难,渭水淹三城。当今才子李凡尘出谋划策治水有功,皇帝宴请,才子李凡尘被公主看重,于是调查李凡尘的家事。知他喜欢自家的一名贴身柳无忧丫鬟,于是皇家使了一点阴谋让丫鬟消失。得到喜爱的柳无忧失足掉下悬崖之后,痛苦不安的李凡尘终日有公主陪伴,最终生情,同意成为皇家驸马。而谁也没有想到,半年后的宫女选秀中,一名女子悄悄的进入到宫中,她的名字不再叫柳无忧,而叫柳离合。“世间有云有离合,花开终日离合消”
  • 小草想飞高

    小草想飞高

    农村姑娘张芳,偶然遇到一个机会,到城里科技局打工,局长图其色,张芳爱其财,张芳施以美色,一步步爬高,局长好其色,一步步滑向深渊。前任局长倒下后,继任局长还是一样,周而复始,演绎出一幕幕人生悲喜剧。
  •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谈情感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谈情感

    本书选辑了30多位散文名家的作品,包括《初恋》、《恋歌》、《假如你想结婚的话》、《一切有命,莫勉强》、《拾玉镯》、《角落》、《情是根》、《爱的履历》等文章。
  • 神偷之王:无双小萝莉

    神偷之王:无双小萝莉

    在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晚上,一位神偷正在把胜利的战利品往家里运。这个神偷名叫久洪,他是一位美男神偷,被他偷过东西的女生们都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久洪偷东西时从不带面罩,就这样把他那俊美绝伦的脸露在外面。
  • 枕着唐诗梦游

    枕着唐诗梦游

    读唐诗,我们感受较深的,是诗人们的失意、落魄、贬官、流放;是他们借酒浇愁,诟病读书,向往归隐的无奈;是诗人虽身处逆境,却依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士子精神。读唐诗,虽然每每有引古自伤的情绪,但转瞬即逝。萦迴于胸间的,是对于唐代官员诗人、布衣诗人丰富社会阅历的艳羡,是对他们自由心灵的由衷的敬佩。
  •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