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85400000010

第10章 专制的寿命

我们提及专制社会的时候,对它如何禁锢人的思想,如何制约社会发展,常常给予深刻的揭露。与民主社会比较起来,专制社会的弱点不言自明,无须再加赘述。

然而,腐朽的封建旧王朝崩溃以后,用不了多长时间,新的封建王朝又会奇迹般地重新建立起来。新建王朝在社会结构上几乎是旧王朝的翻版,不同的仅仅更换了帝王姓氏,基本制度却鲜有变化。个中原因究竟是什么?比如,秦王朝并没有像秦始皇希望的那样,传之万世而不衰,在农民起义的猛烈打击下,仅仅存在 15 年就灭亡了。然而,秦王朝灭亡之后,新建立的汉王朝却存在了 426 年。公元 220 年汉代覆亡之后,人们又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时代,至 581 年,隋朝兴起。在这个不短的时段内,社会缺乏有效的中央政府,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历史就是这样坍塌又建,建后复又坍塌的过程。专制社会带给人们的生活虽然难以称意,新建王朝却可以延续几百年,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各朝各代起止年份得以验证。仅以秦以后的朝代为例,就很可以看出专制制度的长久。

秦朝:公元前 221—前 206 年,存在 15 年;汉朝:公元前 206—220 年,存在 426 年;

三国:公元 220—280 年,存在 60 年;

两晋:公元 265—420 年,存在 155 年;

南北朝:公元 420—589 年,存在 169 年;

隋朝:公元 581—618 年,存在 37 年;

唐朝:公元 618—907 年,存在 289 年;

五代十国:公元 907—960 年,存在 53 年;

宋朝:公元 960—1279 年,存在 319 年;

元朝:公元 1206—1368 年,存在 162 年;

明朝:公元 1368—1644 年,存在 276 年;

清朝:公元 1616—1911 年,存在 295 年。

各个朝代的起止时间,学者们所认同的结果并不一致,有微小的出入。不过,这并不影响中国封建王朝何以能长久的话题。

为什么这种制度能够更替和修复,得以延绵几千年?学者们一直在探讨。首先是因为农民大起义的调节作用,它与宗法同构体、一体化目标等因素互相影响,修复、延续封建王朝。说白了,一统天下的皇权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不管哪种势力获胜,称寡道孤,始终是人们不能忘却的目标。无论何人建立政权,都难脱此途,不管是贵族还是农民义军。

一种模式能够深入人的骨髓,必有原因。专制王朝死而不僵,也一定有不可忽略的因素。

对上层来说,专制社会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无数特权,而且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比如,有些皇帝“占着茅坑不拉屎”,但中国的封建专制模式却可以使社会比较有规律地运行,不因皇帝的尸位素餐而立即停滞。这从明代几位皇帝身上可以看出来。明世宗朱厚熜(1522—1566 年),年号嘉靖,在位四十多年,1540 年起就不与大臣见面,直到去世,总共和群臣见过 4 次面。明神宗朱翊钧(1573—1620 年),年号万历,10 岁即位,在位 48 年。初期做事还算有个君主的样子,后来就不理国事了,也不与大臣见面,只在 1615 年到金銮殿上亮了一次相,其他时间就是躲进深宫恣情作乐。在他统治期间,不仅全国地方政府的官员缺少过半,就是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也多有空位,全国行政陷于停滞状态。明熹宗朱由校(1621—1627 年),年号天启,在位 8 年,是一个狂热的木匠,做起木工活来经常挥汗如雨,制造的桌椅案柜十分精美,

雕刻的屏风出其右者极少;然而他对政治则是白痴,把朝政交给太监魏忠贤,明王朝的根基全部被挖空。但社会一直运转至崇祯才亡,不能不说专制模式奇异独特。

上层既可以有无上特权,有效维护本群体既得利益,又可以优哉游哉生活,这样的模式权力者会弃之不顾?显然不会。此为一。不特此也。这个模式对下层草民百姓而言,风调雨顺时可以填饱肚子,天灾人祸频仍时,上层利用独有的话语权告知百姓:发生这一切,要么是君主身边有“小人”干政,要么是上苍发怒,总之专制社会的君主还是不错的,老百姓不应责怪他们,只能自怨自叹。尤其不可不提的,中国古老的专制制度,曾经把其他国家远远抛在后面,几如富贵之乡。

客观上,这也对下层百姓有好处,至少可以身处“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明代后期,传教士利玛窦给中国皇帝绘制地图时,为了满足皇帝的“中心论”心理,故意把中国放在了世界地图的中央。为什么利玛窦要拍明朝皇帝的马屁?原因之一,就是那时的明朝比当时的意大利繁荣。

他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说,凡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和幸福所需的东西,无论多么奇巧与奢侈,中国境内都有丰富的出产,无需由外国进口。

凡在欧洲生长的一切都照样可以在中国找到,所缺的东西也有大量其他为欧洲人闻所未闻的各种各样的产品来代替。这些话恐怕不仅仅代表利玛窦本人,同时也是大多数人的看法。今日我们觉得古代人狂妄自大,实际是用现代的眼光烛照古人古事的缘故。自大,有时是出于狂妄,有时则有实绩做底子。

英国的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一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体,从 1300 年到 1820 年,即使遭受了从元朝到明朝,再由明朝到清朝之间的多次动乱,但中国经济仍处于一个粗放式的增长时期。但是到 1820 年时,美国的人均收入水平

已经是中国的两倍。在这几个世纪之中,中国同世界经济基本上是隔绝的。但即便是这样,1820 年时中国的总产出仍位居世界第三位,它的人均收入水平仍然是令人钦佩的。以 1900 年的收入作为标准计算,1700 年,世界人均 GDP615 国际元,中国 600 国际元,美国 527 国际元,中国为世界的 0.98;1820 年,世界人均 GDP668 国际元,中国仍然是 600 国际元,美国 1257 国际元,中国为世界的 0.90.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这组数据可见,中国古代一而再再而三建立专制制度,未必都是狂妄自大的表现。此为二。

上面说到的两点,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但很难说是根本上的原因。

就中国屡次建立专制制度而言,内在的原因与以往的成绩大有关系,而外因则是闭关锁国、与世隔绝,丝毫也不了解外面情形。

1792 年,英国为扩大与中国的贸易,以为乾隆祝寿为名,派出以马戛尔尼为首的庞大使团。1793 年(乾隆五十八年),马戛尔尼在热河行宫觐见乾隆皇帝,递交了国书,但扩大通商的要求被乾隆拒绝。觐见之时,据说马戛尔尼没有双膝跪地,而仅仅单膝着地,这是当时中国外交上的著名事件。这个事件,几百年后的今天仍然使人沉思不已,有扼腕慨叹者,责骂清朝统治者狂妄自大,痛失良机;也有连连称是者,认为清统治者不与英国人做买卖,是在维护本国利益。后人用各自的目光扫描这一事件,然后给出不同的评价。然而,骂也好,赞也罢,都是人们以后来者的眼光看待那件事情,虽然观点有科学与否之别,但都有相当的道理。实际上,如果我们从具体的认识中跳跃而出,可以发现,清统治者的行为完全是闭关锁国造成的。由于闭目塞听,又由于以往所谓的辉煌,当政者就养成了诸事唯我为大的心理,就养成了以僵化眼光看待世界的观念。别人已经前进十步,乾隆仍然以为别人尚在原地。马戛尔尼来华的目的本为通商,但我们看乾隆给英王乔治的信,显然是误解了英国人所为何来。乾隆说:“至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向来西洋各国有愿来天朝当差之人,原准其来京,但既来之后,即遵用天朝服色,安置堂内,永远不准复回本国,此系天朝定制,想尔国王亦所知悉。”

乾隆误解英国人,不是他没有理解这个事情的智力,而是固有观念使他将此事轻车熟路地理解为“朝拜”。

与世隔绝和繁荣相结合的时候,就会自负自傲;与世隔绝加上不知世界已前行、自身已落后时,就会唯我独尊,自高自大;一贯与世隔绝,有朝一日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落后于他人时,就会自卑自轻自贱。

中国专制社会带给人们的是光荣还是耻辱,用简单的一两句话并不容易说清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制度未必一定与穷困、饥馑为伍,不一定睁眼闭眼看到的都是血污和残酷。它带给社会的,是颟顸、顺从的民众,带给人民的,是饥饿与果腹相伴的命运。因为闭目塞听,社会不知道天外有天,总以为自己就是“天”,人民不知道人外有人,觉得自己就是唯一的知礼之人。因此世界上别的国家如何做事,别国的民众如何生活,专制体制下的中国民众毫无认识。乾隆就说过,中国什么也不缺,不与外国做买卖丝毫无损,受损的是外国人。要不是外国人用大炮轰开中国大门,乾隆的子孙会一直用乾隆的观念看待这个世界。只是到了鸦片战争,不得不让外国的一些东西进来,古老的专制社会才有了一扇可以向外眺望的西窗。可叹的是,这扇窗户是在涂抹了太多的耻辱和血污之后才打开的。没有开放,自由、民主就会被关在门外,专制就无从显示其小其弱,皇权就会招摇过市。

同类推荐
  • 重生张辽之乱世群雄

    重生张辽之乱世群雄

    本人新书《廖氏霸业》即将发布,请大家多多支持!!
  • 宛若一梦

    宛若一梦

    风流不羁的天下第一镖局的少局主郭旭,无意中从自己所在的明朝穿越到了北宋,又无意中被误认为御前侍卫展昭,并由此卷入了一场江湖与宦海的血雨腥风中。年轻莫测的帝王、正直清明的知府、温文尔雅的侍卫、心思慎密的门主……这本该属于史书和传记的传奇,如今却以如此清晰的形态呈现眼前。他该何去何从?而他。又会在这史书中留下怎样的一笔?
  • 三国笔录

    三国笔录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三国梦,我梦里的那个刘璋,杀伐果断,作战英勇敢于在万马军中纵横驰骋我梦里的刘璋充满睿智,高瞻远瞩再也不是碌碌为为,只会画美女,看舞妓的刘璋再也不是听不进话,被刘大耳涮了并失去底盘的刘璋既然上天又给了我一次机会我还要像草一样的存在吗招揽当世英雄,收纳绝世美女试问汉家天下,谁敢与我争锋杀,杀,杀。。。。
  • 红流纪事:西安事变揭秘

    红流纪事:西安事变揭秘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 大宋熙丰遗事

    大宋熙丰遗事

    本书写的是北宋熙宁、元丰年间的故事,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流经此时,也曾激起绚丽的浪花,书中的主人公赵顼、韩琦、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间的纷争、碰撞、攻讦、酬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热门推荐
  • 泾渭迷情

    泾渭迷情

    [花雨授权]?怎么看,他们都不似一对父女。他要得天下、要弑君、要造反,她都义无反顾地支持着他,依守着他,这样的他们一直依偎到永远岂不是很好?她赌下了,再不采取行动,她便只能永远唤他为爹爹了……
  • 成王天途

    成王天途

    一个受家族迫害,避祸山间小村的少年,偶得一卷深玄晦涩的奇妙功法,从此踏上由凡入圣,注定坎坷不平的武道。
  • 拐个校草进礼堂

    拐个校草进礼堂

    当两个人贼有默契时,“你丫干嘛总跟我出一样的。”初遇洛宇辰做朋友时:“你要是敢离开我你就死定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拥抱时,“天哪,洛宇辰,你不会是对我有企图吧。”总之,安泽熙,洛宇辰,你们遇到了苏美兮就是不对的当凹凸曼面对小怪兽的时候,笑料不断。
  • 萌萌仙后闯情关

    萌萌仙后闯情关

    考古系宁微夜闯博物馆,被古剑画天误伤,意外成为剑灵的主人,跨越时空之门。更离奇的是,剑灵告诉她她有着一个使命就是成为那个世界的救世主....十六年后...请看正文...喜欢就给推荐票,您看一分钟,我得写一小时。
  • 三国仁德记

    三国仁德记

    仁德为主,万事皆仁,可平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我本不欲争天下,可天下为何要来与我画上因果!!!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时间!
  • 钗头凤之司马莞传

    钗头凤之司马莞传

    作为权倾朝野的大将军的女儿司马莞,为什么放弃安逸的生活,自愿请缨卷入后宫的血雨腥风。面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她如何让应对。是谁让她死去的心复活。在爱很纠结中,她何去何从。《钗头凤之司马莞传》带您走入后宫,一个女人的世界,见证一个女人坎坷的一生……
  • 元曲集(下)

    元曲集(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二域

    十二域

    这大概算是时空穿梭吧,毕竟是十二个不同世界的事情。魔幻,未来世界,校园青春……一共十二个世界,十二个故事。(主悲剧)
  • 北庭侍君传

    北庭侍君传

    故事发生在凰上登基后,凤后为了争夺凰上的宠爱与后宫众侍君展开勾心斗角的宫斗大戏。凰上虽说政事处理的头头是道,但对于他们却无可奈何,偏偏自己又是个多情的主,凤后在一旁斗着,自己也没闲着,一个个的纳着。————①可爱型:小粉蝶欢欢喜喜来到客栈门前,四处打听了一番,很容易就找到安竹的房前。轻轻敲了敲门。过了好一会才听见脚步声。小粉蝶欣喜若狂,同时又害羞不已。②腹黑型:白洛轻笑:“我只是不想倾素宫的整日纠缠她,把她的魂都勾没了。”③乖巧型:南琴只喜欢在房中看看书,听听小曲,外面斗得厉害,他的宫里却安静的像什么事都不知道一般。④刀子嘴豆腐心型:虽说你把我当跳板,从我身边一个小小男侍一跃成凤凰,但你毕竟是从我宫里出来的,哪儿还能由着他人欺负你。不就等于欺负到我头上了,你可别误会,我没想帮你……⑤单纯型:他只是被人拐进宫的一个小小男侍,何德何能能当上凰上的侍君?但凰上对他很好,体贴温柔,他害羞的低下头,想着。
  • 24节气花草茶

    24节气花草茶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与四季轮回相应的24节气和保健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书选取最普遍、最常用、最容易买到的食材、茶叶甚至药材,围绕24节气的自然变化,总结出不同功效的花草养生茶配方,便于操作、便于查找,老少咸宜。顺应二十四节气的喝茶奥秘,最贴心的饮茶建议,纯食材配方、安全见效、随查随用,跟随本书,跟着自然的步伐顺天时养生,简单易操作,省钱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