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85400000067

第67章 良史的界域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公元前 607 年,作恶颇多的晋灵公对主政大臣赵盾的屡次劝谏极为不满,派人刺杀赵盾。赵盾被迫逃亡。就在赵盾出逃期间,其族人赵穿将灵公杀死。赵穿弑君后,赵盾才回来。晋国史官董狐在史册上记为“赵盾弑其君”。赵盾当面否认“弑君”之说,辩解灵公之死与自己无关。董狐解释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董狐认为,赵盾虽没有亲自杀死晋灵公,但他是“正卿”,逃亡时还没有越出国境(仍然承担防止国君被杀的责任),回到都城后又没有追查凶手,因此应负“弑君”的责任,记录为“赵盾弑其君”是合情合理的。董狐说明理由后,赵盾不再争论。因此直到现在,史策上记载的此事,仍是当初董狐先生的“赵盾弑其君”。孔子评论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即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左传·宣公二年》)从孔子对董狐及赵盾的赞赏看,他对良史和良大夫是很推崇的。然而,不论良史还是良臣,皆不易得。

再举个比“赵盾事件”早发生了 50 年的事情。还是《左传》中的例子。《襄公二十五年》记载:齐庄公与国相崔杼之妻棠姜私通,崔杼于齐庄公五年(前 548 年)组织人杀死了齐庄公,然后立齐庄公之弟姜杵臼为国君(史称齐景公),自己担任右相,独揽齐国大权。崔杼想在历史记录中做点手脚,把人为的灾祸说成自然现象,希望太史伯将此事记录为齐庄公病死。太史伯“花岗岩”脑袋,如实记录为“崔杼弑其君”。

崔杼大怒,杀死太史伯。继任的太史仲依然照实记录,又被崔杼杀死。

继任的太史叔还是如实记录,也被杀害。继任的太史季仍坚持如实记录。

崔杼无奈,只得作罢。这个时候,齐国的另一位史官南史氏听说因为如实记录,死了三个记录者,觉得太史季的结局也不可乐观,准备接替太史季继续如实记录。太史伯等四兄弟和南史氏追求历史真实的精神,几千年来一直感召着人们。

何谓良史?不媚俗不媚权,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追求真实就是良史。我觉得,不易的所在即在于此。换句话说,做良史不是宣誓一下那样简单,而是和得失紧密联系,要有所失,甚至是牺牲生命的“大失”。有失,就意味着不易。具体说,社会政治环境,治史者本人的德行都会起制约作用。其一,史家要有相对的独立人格,不因某一人与当权者的龃龉或乖顺而成为与权力关系的范例,或者成为最高统治者塑造史家的模式。比如,崔杼杀了太史伯后,他的几个弟弟仍然照实直录,并没有以为太史伯的命运就是所有史官的命运。在这里,崔杼仅仅是干涉史家记录的一个特例;崔杼杀掉太史叔以后,也没有气急败坏的从朝中撤掉太史一职,而是仍然让太史季参与其事,同时也没有一直杀个不停。设若史官没有独立性,所谓直录只能是幻想。

当然,崔杼也许未必不想将史官全部杀死,未必不想用强制力量撤掉史官一职,但环境不让他任意作为。“赵盾弑其君”的年代,正是思想多元化的春秋时代,百家争鸣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不是标榜思想自由的幌子,当权者在这种环境之下,对史料的裁剪不会以自己的观点为是非。《左传》记述晋灵公时并未隐其恶,也没有颂其善,而是详列其荒诞暴虐之事。可见其褒善砭恶实事求是,不因身分高低贵贱给予不公正的评价。董狐们固然值得称赞,但他们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刘知几认为,董狐擅名今古,有赵盾成其良直,如果不是赵盾“为法受屈”,董狐不仅做不成“良史”,弄不好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司马迁作《史记》时,虽然已经不是董狐时代了,但仍然敢对当朝帝王汉武帝说三道四,不能不说那时的环境中依然存在些许《左传》时代的流风余韵。

秦汉时期王朝的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君主通过垄断言论视听,可以获取更尊贵的地位。但周王朝以及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却并不是这种专制政权。众多小国及邦族势力,使权力者不得不取联合的姿态,以互相合作、互相依靠获得生存、延续及发展的资格及权利。因此,君主对于这些小国和氏族,并不能随意施加荣辱行为。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为文的禁忌就少了许多,史官最为赞赏和推崇的政体,也是一种以君主为中心的群臣谏议政体。《国语·楚语上》中,楚左史倚相曾对这种政体作过描述:九十五岁高龄的卫武公告诫国人,从卿以下到大夫和众士,只要在朝中做事,不要认为国君老了就不提意见,哪怕只有一两句谏言,也要转达给高层。于是史官不停地书写,把意见和建议毫无保留的贡献出来。这种政体,既非君主专制,亦非贵族共和,更非民众民主,而是一种既有君主为主导和中心,又充分发挥了群臣乃至一般士人智慧的谏议政体。春秋战国已降,史官的地位低了又低,降了又降。

司马迁就说过,那时的朝廷对史官“倡优畜之”。到了后来,史官的命运比司马迁说的还惨。清初因修史,而数兴文字狱,不少史学俊彦掉了脑袋。仅庄廷鑨《明史》一案,就有七十人同时被凌迟、重辟、处绞,其中多是江浙地区的文人名士、国家的贤才,比如其中的史家吴炎、潘柽章。没有思想表达的自由,传播思想和激发他人的思想,就是一句空话,创造性的思想火花就会随时熄灭。而缺乏思想的社会,只能不断重复古人已经有过的思想,根本谈不上思想的进步。禁书和文字狱是反文化的,最终会戕害社会文化的发展。清代文字狱,极大挫阻了近代史学的发展,在无形之中影响一世学者研究路向。

其二,借用唐儒刘知几的话说,做史、论史的人必须具有史才、史学与史识,才可称为良史。史才,大抵指文才、文采,也即“辞章之学”,但又不以文害意,反被文采所驾驭。使用简捷的文字,表达出深邃、隽永的思想,是史家最高的境界。史学,是指专业知识。史识,则是识见,义理。三才之中,以“史识”最重要。有才有学而无识,只能是“书橱”类人物,不足以成为优秀的史家。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尤难”。清代的章学诚在刘知几的“三长”之外,又加上了一个“史德”。何谓“史德”?“谓著书者之心术也”。史家的心术有两类:一为史家心术之邪正,二为史家心术之修养程度。史家著史要忠于客观史实,秉笔直书的学术品德,就是章学诚所强调的“史德”。

随便举个例子吧。东晋时桓温专权,海西公太和四年(369 年),他率兵五万北伐前燕,结果晋军大败,死伤三万余人。参军孙盛在《晋阳秋》一书中如实记录了桓温吃败仗的经过。桓温大怒,威胁孙盛的儿子孙潜说,如果这部史书得以流传,将关系到你孙氏一门的存亡。孙潜连忙叩头谢罪,说一定请父亲删改。但是,孙盛不畏权贵,不接受儿子的请求。儿子只得瞒着父亲,偷偷删改了当权者忌讳之处。桓温如愿以偿地掩盖了那段历史。后来东晋孝武帝广求异闻,得到了这部书稿的原本,那段历史也就有了重现人世的机会。还有,前秦苻坚之母苟太后年轻寡居,与将军李威私通。史官记下了苟太后的风流韵事。苻坚下令将这些记录和史稿全部焚毁,并且要拿史官治罪。因负责编修史稿的赵泉、车敬等人已死,才未造成一场屠杀。

当然,做良史之不易,并非只涉及环境和史德这两个因素,比如说,坚持公正、客观原则的董狐,他所记录的历史,其真实性也还是有问题的,但他为什么被视为良史呢?这与当时社会所信奉的道德观、思想观有关系,与后世的封建统治者良苦用心有关。历代统治者,在坐稳了江山之后,都会希望自己的统治从一世、二世一直延续到百世、万世,所以,对符合政治秩序的价值观,必然予以充分肯定和宣扬。从这一角度讲,董狐被万代传颂也就不奇怪了。可见,良史的界域是会受许多因素牵扯的。

然而,在专制制度之下,“威逼”和“利诱”如两把锋利的钢刀,始终高悬于史官的头顶之上。不少人因直笔写史而人头落地,也有不少人因奴颜婢膝而分得一杯羹。权力与权利,如罂粟花一般施展着娇艳魅力和销骨吸髓于无形的魔力,史官的品德和职业道德,无时无刻不受到磨洗、锤炼和锻造。

同类推荐
  • 花臂小和尚

    花臂小和尚

    一代帝王陨落,一个和尚降生。是天意还是巧合?千秋霸业,江山美人,小僧又该如何抉择?弥陀佛,还是静修吧,佛祖教导我们,红颜祸水,推倒你时,小僧会闭上眼睛……
  • 古风录

    古风录

    一场莫名其妙的婚宴,莫名其妙的人。走上了一场寻找诡异的道路。西域流传的生物,整个朝廷的变化。所谓“九幽”的玉佩,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背后的真相谁在操控?第一卷镇都迷影开始了起于平凡而非凡的世界。新书《幽荒》新开,欢迎各位新老读者捧场,谢谢。顺便求个收藏,点击。
  • 归夏之大汉西疆

    归夏之大汉西疆

    人类的历史,从一开始就是个谎言。真相,只保存在汲冢周书中一本叫《归夏》的古卷残篇中。西域,中原,战场,古墓,朝廷,江湖,所有险恶之地,都可能是古卷藏身之处。失去情感、失去名字、失去身世的杀手,为拯救自己于遗忘的轮回,孤身穿越一千七百年,回到魏晋乱世,意欲解开自己缠绕的命运。没想到,自己渐渐陷入洪荒时代最古远的阴谋。
  • 郑成功新传

    郑成功新传

    能成为一个民族英雄,按理来说不算亏待自己。但泥马的,自己没有穿越时,这幅身体还在南京国子监读书,有着举人功名,拥有大好前途的书生。可自己一穿越就悲剧了。什么福利都没有享受过,就要领军,奉命进出闽、赣与清兵作战了。更加杯具的是,那个便宜父亲竟然要降清,这下没有依靠的郑成功就开始了苦逼的创业旅途,屡战屡败,却是屡败屡战!最终秉着永不放弃的精神开创了一个时代。各位吃多了11、YY的大餐,换下口味,看看这不11,不YY的小说也是不错。跪求点击、收藏,新手不贪心,什么票都行!各位大爷,多少打赏点!
  • 重建大明王朝

    重建大明王朝

    隆庆朝六年,以及万历朝的前十年,在众多忠臣名士的竭力辅佐下,大明朝焕发出了照人的光彩。但隆庆帝的好色,万历帝的慵懒,都没有让大明出现真正的繁荣盛世。在隆庆四年,乡试的当天,兖州府一个不知名的小客栈里迎来了一个四百年后的年轻画家......。
热门推荐
  • 萌羊的劫后重生

    萌羊的劫后重生

    本书原名《小咩的恋爱历程》改成《一只羊的奋斗史》只是书名改的更适合这本书,内容没有改变一只傻傻的肥绵羊,本来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谁知道某一天突然被人类给谋杀了。重生在天星大陆,这里魔法武技横行。修炼什么的她不懂,只知道有口树叶吃、有口嫩嫩的鲜草果腹就完事OK了。谁知道吃也可以惹来祸端啊……且看我们的主角要如何养活自己、照顾朋友、保护家人。
  • 合租诡事

    合租诡事

    她,一个独立、毒舌、却又有情有义的女汉子;她,一个蕙质兰心、宛若天仙却总以冷淡示人的冰雪女王;她,聪慧干练、万人迷、却钟情于一个男子。她们却因机遇巧合租了在同一套房子,难道这间房子真是传说中的301鬼宅?爱恨情仇,她们的人生就这样交错在了一起……
  • 准帝劫

    准帝劫

    十万年前,世间曾有一场波及宇宙的旷世大战,五十位在各自领域中走到至尊地位的男女,为唯一大帝道果大打出手。十万年后,无数神灵预言家,易道卜卦大师,先天通灵神兽,纷纷从静坐中惊起,又再一次感觉到了那股令亿万鬼神啼哭,天地变色,宇宙咆哮的惨烈劫难之气。
  • 青春懵懂:生如夏花

    青春懵懂:生如夏花

    “生如夏花”正是因为夏花具有绚丽繁荣的生命,它们在阳光最饱满的季节绽放,如奔驰、跳跃、飞翔着的生命的精灵,以此来诠释生命的辉煌灿烂。生命短暂,既然生,便与夏花一样的绚烂!既然爱,便要付出所有的情感!因为生,我们就注定走不出尘世,而尘世注定有人的存在,有人便一定有爱恨情愁,谁可以真正摆脱,可以全身而退?既然如此,何不让生如夏花一般绚烂,因为生不仅仅是生命的存在,因生而存在的情感太多太多。当你真正可以绚烂而生时,会不经意的发现,原来自己是幸福的。
  • 御风百里

    御风百里

    “看,孩子,阳光所照到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国度,一个王者的统治期就如同太阳的起落一样,总有一天太阳将会跟我一样慢慢下沉,并且在你成为新王的时候和你一同上升。”“阳光能照到的所有的东西!那有阴影的地方呢?”“那在我们的国度之外,你永远不可去那个地方。”“我以为王者就可以随心所欲呢。”“王者也不能凡事随心所欲。”“但总有一个人能随心所欲的。”“噢,哪一个人?”“那就是我。”
  • 假面之:谁动了天使的面具

    假面之:谁动了天使的面具

    因祸得福的茵画和韩木轩一同转入了S市的斯图特贵族学院。她果然不再是以往那个只会用冷漠去刺伤别人,刺伤自己的欧阳茵画。她已然学会了反击。那么,当天使不再是天使,当恶魔不止是恶魔。幸福的指针终究会偏向谁一点点?
  • 三国之重铸汉室

    三国之重铸汉室

    无意间回到三国的雷龙却发现自己成了刘备,那么还会像历史上的刘备那样唯唯诺诺,奔波一生,毫无建树吗?不如看看咱们这个刘备怎样博取功名,平黄巾、战异族,征战天下不臣!再次中兴大汉王朝!
  • 命运城市

    命运城市

    最受世界瞩目的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天才之一的推理作家,在据自己说一生最得意最骄傲的作品完成前夕,与世长辞!这部没有完结的作品,引发了前所未有疯狂的推测……而想要寻开一切的谜底,就要从一个即将被毁灭的城市说起……
  • 未来网游之武极

    未来网游之武极

    未来的全息游戏,真实到难辨真假,杀人夺宝如同真正的江湖!生命只有一条,没有第二次机会!残酷的游戏世界却又美女如云,林野在两难中艰难前进,九大职业各有优势,一同组队却又各自提防,这到底是游戏还是你死我活的杀戮江湖……
  • 万阙之上

    万阙之上

    大道争锋,万族竞存。重楼之上,谁端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