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85400000085

第85章 不可孤立看待遴才方式

科举制度在清朝末年被取消了。为什么实行了一千多年的人才选拔方式,在那个时候寿终正寝了?我们得到的回答大体是:科举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这个回答十分正确但过于概括。其实,任何一件事,兴盛和衰落都是合理的,科举制消退,原因在于时代越来越开放,而这种选拔制度本身却弊端丛生,与时代越来越隔膜。

获得人才,是每个统治者的愿望,客观上也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金诤先生在《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中说,周代已经由“乡老”(族长)等选拔本乡土的贤能之士,经过地方长官的层层上贡,直达中央。

这时选择的人才武功是很重要的,与后世重用文才不同。春秋时期,各封建领主为争夺土地和人口而战争不已。为了加强实力、争取人才,一些原来不是贵族的下层人士得到破格任用,通过举荐、考核而选拔登进人才的情况越来越多。后来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都是与大局势有关的。

不过,那些选拔人才的方式,当局者的随意性很大,常常着眼于当前利益。科举制则是常态社会发展的先进选人制度,突破了门阀的拘囿,一切以知识为标准,使统治层知识化,同时增加了上层的亲和力。然而,这种选拔制度的确立,需要一位睿智统治者的出现。任何时代,能够发展、完善一项制度的人都是那些见识深广,体察社会的人。金诤先生坚定地认为“科举不始于隋,隋君臣之嫉贤妒能”,也正是分析隋文帝、隋炀帝父子及隋朝社会现实得出的结论。从严格意义上讲,以考试为主的科举制度产生于唐代,到北宋,弥封、誊录、回避等科举立法全面完备,清除了举荐制残余,一切以考试为准,科举制度成熟定型,而文官治国体制也正是在北宋彻底地、稳定地建立起来。科举制度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一,“投牒自应”,读书人不论其出身、地位、财产如何,均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不必由官吏举荐;二,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三,严格考试,录取与否完全决定于考场文章优劣。隋代选官制度则并不具备上述三个特点,参加选官考试的士人仍然必须先得到州县等地方官员的举荐,制度上并没给予他们“投牒自应”的权利。

隋代分科选举共三次(开皇十八年,大业三年、大业五年),都是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并无定期举行的制度。

科举由盛至衰,到清末已经毫无优势可言,消亡了。好多书籍谈到科举的弊端,往往提到《聊斋志异》的作者如何贡献大,又如何仕途无情,被科举制度挡在大门之外。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个例子作为否定科举的论据太过轻飘。通过科举考试登上高位,并且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未必比蒲松龄们少。每一项制度,都有纰漏,某些事后证明出类拔萃的人才也可能不被当时的制度认可,这一点就是现在恐怕也不能避免。倒是金诤先生书中所举的事例,使人不得不思。据说,清末科举废八股改策论后,有考官出题比较中西史事,题曰《项羽拿破仑论》,八股士子们皆不知拿破仑为何物,有文章云:“夫以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安有一破轮而不能拿哉!”底下说:“夫车轮已破,其量必轻,一匹夫亦能拿之,安用项羽?以项羽而拿破轮,是大材小用,其力难施,其效不著,非知人善任之举也!”科举对人思想的束缚于此倒是十分明白了。

清王朝一连串的失败,与人才取向大有关系。假如没有一片连成一片的屈辱史,科举仍旧会如日中天。

对诸多遴选人才的方式方法,从其本身着眼看不出什么,非与局势连接起来才会弄清它的真正面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与外界接触越繁,制定的政策越具有先进性,竞争力越强大。察举制如此,科举制也如此。科举在内容上最后已经完全腐朽不堪,是它自身拒绝与外界接触的结果。有一首《刺时文》诗道: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那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味道?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以这样的教育制度,要想培养出大量对社会进步有用的人才来,显然是根本不可能的。

18 世纪中后期,中国编纂了《四库全书》,法国在这个时间段也出版了《百科全书》。一中一西的两部书,清楚地显示了中西文化在发展趋势和整体上的差异。《四库全书》于乾隆朝 1773 年正式纂修,1787年全部完成。法国的《百科全书》于 1751 年(法国大革命前),由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组织同道开始编撰,1772 年正式出版,1780 年又出版补编和索引。就编纂目的而言,清朝政府编撰《四库全书》,根本目的服务于“文治”目标,着眼点自然也就与新思想无涉,仅仅是收集、保存前人已经撰写的书籍,总结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文献上下了极大工夫。同时,对书籍的收录和评论,严格按照正统儒学的标准,删书挖补毁版都是常有的事情。《四库全书》共收书 3500 多种,几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的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文献典籍。据说如果把全书的 230 万张书页拆开后逐页相接的话,其长度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又三分之一周。但是纂修《四库全书》的过程,也是禁书毁书的过程,凡统治者认为“悖逆”的著作,全部禁毁。《四库全书》共收书 3500 多种,同时毁书也达到3100 多种。

《百科全书》的作者则不受封建朝廷约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

它的评价标准是普通的人性和理性。书中鼓吹民主、自由,主张天赋人权,反对封建专制,是新时代的呼唤者。着眼点超出《四库全书》之远,难以道里计,虽然也对过去的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但不重学术考据,而主要致力于思想阐发。因此有“18 世纪法国的一面镜子”之称。

但是,多年的专制统治,我们无法期望科举制自动更新,最后只能在风云激荡的岁月退出历史舞台。不过,清末的退出与唐宋时期的成长、发展,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人们不能不思。

同类推荐
  • 三国之人才召唤

    三国之人才召唤

    没名望没地盘没人马,处处还召人不待见,处境艰难。没关系,我有召唤系统,召唤前朝名将谋士,为我所用。你有吕布天下无敌,我就召个岳飞,一较高下。你有诸葛亮多智近妖,我就给你召个刘伯温,比比谁的智谋更胜一筹。人屠白起,飞将军李广,兵圣孙武……各代名将,尽入我麾下。妖媚无限的妲己,不笑的褒姒,捧心的西施,掌上神舞的赵飞燕……历朝美人,皆入我怀。且看无名主角如何统一,
  • 无良史集之秦始皇

    无良史集之秦始皇

    战国之世,礼崩乐坏,瓦釜雷鸣,兵戈不休,士民罢弊。外有北地诸胡控弦狼顾,内有六国百姓血仇难消。欲攘外而先安内,兄弟阋墙而不能外御其辱,虽多举于无奈,终乃华夏最为不齿之陋习!学蛆赵政,穿越千载,附身少年秦王。不通兵法,未读刑律,唯晓商贸金融。幽禁太后以清宫室,贬谪吕相而收王权。虽倚百万秦军,却不轻举兵戈;据关中巴蜀,重农工,兴商贸,依金融以制六合。虚囹圄而免刑戮,发仓廪而散财币,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德与万民乃使天下大息。中原既定,北驱匈奴,西击月氏,南取百越,东出沧海。丝绸之路,黄金海岸,兵锋所及之处,秦商垄断商贸,独揽金融。犯我强秦者,虽远“币铢”!
  • 顺水推周

    顺水推周

    一个学宋史的研究生穿越回到公元954年,本想冷眼旁观见证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但是一件件意外让他卷入了历史的浪潮之中。历史发生改变,是顺着浪潮推周驶向历史的彼岸?还是推周驶入历史的旋涡……
  • 穿越在三国

    穿越在三国

    穿越,多么古老的一个话题,终于,轮到我们的主角杨羽同学了,他在一场大雾中行走,当大雾消散之后,竟然发现,他来到了后汉三国时期了,甚至,还捡到了一个小女娃娃。三国,我来了,可,我要做些什么呢?
  • 三国之梁山群英传

    三国之梁山群英传

    王好一个现代游戏程序编写员,带着自己刚刚建好的水浒游戏人物模型穿越到三国荆南。初入贵地的王好发现自己拥有一个可以召唤水浒好汉的系统,从此展开了与天下英雄争霸的路途。
热门推荐
  • 十六岁的那些时光

    十六岁的那些时光

    那些美丽的,甜蜜的日子那些煎熬的,心酸的日子渐渐变成日历渴望成长,害怕长大不知不觉,时光逝去,我已长大,你仍在身旁陪伴成长的小路上留下一串串长长的脚印记录着青春的烦恼记录着爱的甜蜜与苦涩
  • 眼中有乾坤

    眼中有乾坤

    她因为血液特殊被实验室随意的按了个失踪的名头就成为了一个试验品长达数年。然后一次颅内手术后,她回到了过去。此时的她面对着一场巨大的危机,是生是死,一切冥冥中早已注定。不过唯一让她庆幸的是,她似乎拥有了一些不同的能力。
  • 缘起缘灭—堇之逸然

    缘起缘灭—堇之逸然

    她从小父母双亡,与姐姐相依为命,一直被姐姐宠爱,但是,老天似乎不舍给她幸福,姐姐被一个女人杀害,而身为法医的他却为保护心爱的女人掩去一切罪责,她不甘如此,五年后回归,她遇上他,为接近仇人靠近他,谁知是祸起还是...爱与信任,是否两全。
  • 三国新天子

    三国新天子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事实的真相只有亲历者才知道。作为无意回到了华夏历史当中最波澜壮阔一个时代的现代人,他成为了汉末最悲催的一位皇帝,亲历了无数湮灭在历史尘埃中的真相。他来了,他看见,他改变。三国新献帝,从此再不是历史书上一个可悲的注脚,而是一名真正叱咤乾坤、手握风云的汉室天子!只是,没有人知道,当尘烟散尽,无数人沐浴在第三次汉朝中兴那辉煌的荣光下之下时,那位端坐在龙椅上一脸落寞的皇帝,内心想的却是:汉朝的水军怎么还没到南美洲?朕为了能抽口烟,都特么奋斗了半辈子啊!
  • 无极化仙

    无极化仙

    高中生陈天晓,普通人。某天,一个人的出现,让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这玉才卖1000万?好便宜…正好昨天刚拿了任务结算,得多买几块。”陈天晓心里暗道。回到家,有如天仙般的绝美少女躺在他的床上,显然还没睡醒。陈天晓叹了口气,自从和这姑奶奶同居后,他都快被折腾死了。“大哥哥,你怎么才回来啊。”略带嗔怪的娇柔声音响起。又一个美少女出现在面前,不同于床上那位的野蛮暴力,面前的这个少女,目光盈盈如水,柔弱天成,是个十足的尤物。陈天晓满脸的黑线,“你恶不恶心。”“唉。”陈天晓又叹了一口气,不知道他那个坑爹的师父,给他带来的这一切,到底是福还是祸。
  •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本书是由传奇武的日本历史小说高产作家山冈庄八创作的一部纪实体小说。它以文学的笔调、宏大的篇幅,描绘了日本幕末那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日本有志之士为推翻幕府统治,实现国家新生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艰辛努力,揭示了日本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冲击下,幕府政治退出历史舞台、统治权重新回到天皇手中,并最终走向明治维新的必然规律。本书翔实生动地描写了诸如“黑船来航”、“安政大狱”、“樱田门外之变”、“和宫下嫁”、“寺田屋骚乱”等当时日本的重大历史事件。阅读此书,对中国读者了解日本近代史,尤其是从幕末政治走向明治维新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绝色轻狂之至尊邪妃

    绝色轻狂之至尊邪妃

    她,本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却因为一枚古戒穿越到异世,穿就穿呗,可为什么身体缩小了。强者为尊的世界,只有拥有了强大的力量才有立足之地,要么活的轰轰烈烈,要么活的如同蝼蚁,且看她,如何选择,如何翻云覆雨,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建立起自己的帝国……(本文纯属虚构,不喜勿喷)
  • 茶具收藏艺术

    茶具收藏艺术

    “言茶必曰唐”,大唐中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茶饮之风也随之呈风起云涌之势,在这种社会大氛围的影响之下,古人对专用茶具的呼唤也日渐迫切。中国茶具首次从食、酒器中分离出来而自成一个体系,为品茶文化的进一步推动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王俊凯总裁请爱我

    王俊凯总裁请爱我

    六年前,我爱着你,六年后我依然爱着你,王俊凯,你是我的命……
  • 既然握紧就别放开

    既然握紧就别放开

    我们姓氏不同,没有血缘羁绊。九年时光不长不短哥,这是我第一次唤你吧。嗯我想以后也不用了,还是唤你翁宇吧。叫哥,我喜欢听。嘿,翁宇你还喘上是吧!老公和哥,二选一。哥…嗯,乖。没有多少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生活如涓流,平淡并不无味。想什么?要什么?有什么?想你,要一生,有这么一个人给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