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92600000005

第5章 心湖荡漾

写给新作者的话。

——小小说为什么会“一稿多投”?

一看这标题,不少编辑不气得吐血,也要暴跳如雷,然而这确是不少小小说作者的“共识”。一方挥舞大棒狂吼这样做违反职业道德;另一方则态度暧昧,心底里阳奉阴违。双方都有难言之隐,可又彼此奈何不得。显然,对一稿多投是编辑不悦、读者不爽、作者不睬。

各位看官,我先说一个故事。我写过一个几乎是生活中的翻版的小小说,名叫《拔牙》。小说写好后,分别投给了三家会发小小说的报刊。其中一家杂志至今没有回音,一家报刊的大编斩钉截铁地说是“不用”;还有一家刊物的编辑“百忙之中”回了个邮件。这个邮件谁看了都会“气得吐血。”他是这么说的:“这样老掉牙的故事还寄给我?”好在我这人是属牛的,偏不信这个邪,就像丑婆娘对自己生的孩子,十难看还老是搂在怀里亲着。过了些日子,我把它投给了对我还有一些好感的江苏镇江的《金山》,没想到编辑张静老师很快就把它登出来了。之后,《微型小说选刊》、《杂文选刊》、《幸福。阅读》等多家杂志先后转载,年终还收入陈永林主编、湖南出版社出版的《名家小小说精品2009》一书。

看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你就会理解投稿者的无奈和无奈之后的应对举措。

我在单位也是靠写新闻吃饭的。新闻界反对“一稿多投”的声明就如同任何单位对公车私用所制定的廉政制度一样,苍白而无力。在道上混了这么多年,凭真诚、敬重和仅有的一点小聪明赢得了一些编辑的信任和好感。每每一个稿子写出来,至少有三家报刊会用。旁人觉得我老是写文章、尤其是写那些慧眼识得、肆意渲染、添油加醋的颂扬性文字要开夜车、要劳其筋骨。殊不知,我半个小时就可以来一篇。报刊一用,单位年终发奖金,国家级一篇300块、省里200块。单位5000元封顶,写多了没有奖。我也就知趣,不多写,就几篇像样的文章一稿多投,你说轻松波?

话题扯远了。朋友问:为什么要一稿多投,有没有可以站得住脚的理由?我的回答是:有!并且你看过我的理由之后,肯定会如法炮制。不好意思,得罪小编了。随便说一句,我是无比感激和崇敬帮我发了稿子的编辑的,我总是真诚叫他老师。但也有不投缘的,我就不再给他投稿,不是每个编辑都是阳光的、可敬的、无私的。

言归正传,说出我的理由:

一、杂志停刊、邮箱停用。市场经济,“精神食粮”贬值。一些纯文学刊物就像旧社会穷人的孩子没人管了。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自生自灭,谁可奈何?除一小部分刊物有能人、居福地、结财缘之外,大部分杂志浪里颠簸,几个浪头打来便没入水中。可是,他的英名还在,地址、邮箱还被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广泛的记在投稿通讯录上。有不识时务又信息不灵的,还在往这些报刊投稿。新作者,尤其是一些不晓得天高地厚、总想一鸣惊人的,一门心事往这些有知名度、没生命力的刊物投稿,纸质的,邮件的,稿子发出去了,便做着美梦。后来,美梦总也没有实现,便伤了自尊,还一味埋怨自己不是那块料。其实是杂志停刊了,邮箱停用了。编辑人员作鸟兽散,谁给你用稿,谁给你回复。

二、风格不合、人不投缘。许多编辑,尤其是上了些年纪的编辑工作尽职尽责,帮人热情、为人随和。但也有年轻气盛、自以为是、趾高气扬的,我就碰到过。好在我急流勇退、悬崖勒马,要不就吊死在他那棵树上了。有缘千里相会,无缘百投不中。这话可不是我一个人说的。有些所谓编辑的缘是怎样攀接的呢?首先要“合群”,也就是加入他“做主”的群。在他的群里多发声,弘扬他的主旋律、高唱他的赞歌、支撑他的人气。当然,关键时刻,还得买他的“东西”,销他朋友的书,或是与他们经常在一起吃饭喝茶“沟通沟通”。否则,你可能就跟他不投缘了。不过,也有错怪编辑的,那是因为,每个报刊都有自己的风格,有喜欢辣的、有喜欢甜的、有喜欢色的、有喜欢酸的。有正人君子、有煽情先锋,你把酸辣的东西给煽情刊物,他肯定不用。可相当多的作者却一厢情愿的这么做了。

三、周期过长、人被糊弄。一些新作者常常被所谓的“一审、二审通过之类”的编辑的回复激动的睡不着觉。可是兴奋过后,却老是见不到用稿。有的作者连续有稿子过了一审、二审。可是最后,竟然没有一篇变成作品刊登。于是,他把编辑当成了胸配国徽的法官,甚至比法官还要神圣,感觉自己的生死大权就在这些“法官”手中。

我写小小说多年,也发了不少,就是进步不快,更没有出过精品。可是,就是这400多篇见报见刊的小小说,也没有几篇是“通过一审、二审”及时告诉我消息才用出来的。现在有一些发行量不大却自以为是的刊物的编辑,老是用一审、二审的把戏吊起作者的胃口,殊不知,老是糊弄人,便挫伤了他人的积极性。作者用稿心切,编辑及时通报消息对作者是一种安慰和友好,但不是玩弄“权”术、借机谋私和迷惑制约作者的“法宝”。

一些刊物由于种种原因,用稿周期太长。一篇稿子发出去,半年也没有回音。作者怕贻误青春,只好另有所爱。稿子最终用出来,面对迟来的爱,作者编辑都只能接受“已婚”的事实。

四、杂志不良、编辑无德。在信息网络异常发达的今天,网上选稿、报刊摘稿成为一种时尚。一些刊物、一些不法文人选用他人的作品就像妓女跟嫖客上床一样随便,用稿不给署名的、署名不法稿费的,发表不寄样刊的大有人在。我从网上查到不少刊物都“擅自”采用过我的不少小小说,至今也没有受到他们样书和稿酬。对此我作了记录,暂不点名,有朝一日。我要“方便快捷”的“拿起”手里的“武器”讨回公道。之所以暂时放他一马,是因为文人都寒酸。再说,他们多少还是帮了我们。怎么说办一份刊物也真难,不少人都是冲着那份“心爱”而为的。这样的人不追究。但有些不良、无德的家伙还是要声讨的。我碰到过两个文贼。一个通过人民法院报的案例消息得知其已坐牢,一个拿作者出书的钱在网上卖起了性药。哈哈,都混到这地步了,索性一咬牙、一跺脚:算了!

五、来稿太多、蛋没打开。听人说,国家级报刊每天用稿是来稿的万分之一,省级报刊是百分之一、市报是十分之一。由此可见,新闻记者这碗饭难吃啊。文学刊物也一样,尤其是发小小说的刊物更是摩肩接踵、客户爆满。好在现在不少晚报也登小小说,尽管版面有限。于是,总有一些人,在世风日下、精神疲软的当今,不去绞尽脑汁挣钱一夜暴富,却在解决温饱之后,搜肠刮肚的写自认为高尚却在富人、官人眼里分文不值狗屁文章。由于小小说作者多,出作品周期短,而最终能刊登的寥寥无几。一些名不见经传、发了作品也只有自己才晓得的刊物神气得不得了。或许是邮件投稿方便快捷,手指一按,天南地北。先如今编辑部邮箱个个挤爆。编辑每天面对精华、糟粕,难免心力交瘁、力不从心,只好凭运气、挑熟人、找名家。相当一部分估计无法打开。说句内心话,换了是你,你也不会一一打开。能人办企业、干部创事业,一介文人,碍于脸面、又不愿求人,跟孩子家人去城郊遛遛总可以吧?只有冥顽不化的老迂腐的才半夜三更灯下看稿子,料想这样的人不多,就那么几个已经是古董了。哈哈。你的稿子没才用,不是写得不好,很有可能是根本就没有机会打开。编辑说,臭蛋不打开也知道是臭的。可作者说,我是卖过臭蛋,可也有不臭的。公婆说的都有理。

六、稿费太低、值不抵物。……(文人羞于谈钱,故以下文字隐去)。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看官明白了什么吗?不过,显然我的话只能给你做个参考。

帮有帮规,文有文道。不为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朋友,再次善意提醒:一是有刊物声明了“不准一稿多投”这一“霸王条款”的,你就不要“对着干”。二是稿子有刊物用了要及时通知其他投了稿的报刊编辑,尽量避免重复用稿。三是对信任的报刊和友善的编辑要区别对待,至少等他们回复后再发其他刊物。四是不要群发邮件,收件人可以通过邮件记录知晓你一稿多投。这样的稿子编辑肯定不会打开。(好像现在有群发单显功能)。五是不投缘的编辑不要死缠。刊物多如牛毛,条条大路通罗马,另有所爱可能马到成功;六是时刻记着帮你发了稿子的编辑,他们是你文学创作道路上的恩人和知己。七是记住“老朽”的话,认准的事就一鼓作气,努力总会成功的…… ?2010年6月(端午节)

小小说创作断想……

一。

小小说是“平民化的艺术”,注定它的耕耘者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小小说和小小说作者扎根于基层民众之中,往往生命力最强,因为这儿的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小小说是生活快节奏的产物,注定它是为生活忙碌奔波的人的“路边快餐”,也是为生计操劳费心的人的“忙里偷闲”的事业。小小说虽短小精悍,却同样给读者和作者带来慰籍和快乐,一旦爱上她便叫人欲罢不能,甚至执迷不悟。

小小说是目前纯文学创作中队伍最庞大、发表园地最广、用稿周期最短、造就新作者最多的文学形式,它在短期内让一大批怀揣文学梦的人如愿的加入了梦寂以求的作家队伍。正因为小小说写的人多,发表的数量多,而作者生活环境和阅读面毕竟有限,因此,选材、立意和构思容易雷同,也很难出新。模仿、翻新也许是捷径但不是坦途。现在是信息时代,透过网络群众的眼睛更加雪亮。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熟悉的故事、熟悉的人物,因为是“自己”的,那怕一时不夺人眼球,至少是自己迈出的步子,虽然步履蹒跚,总是在往前走。

小小说故事单纯、人物不多、语言精炼,但立意可以深邃。同一篇小小说,读者对它的关注角度不一样。也就是说,不同层面的读者读同一篇小小说可以读出不同的味来。这与读者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文学素养和对小小说喜爱乃至痴迷程度有关。10个人去同一个地方看风景:有的喜欢树木和叶色,有的倾情山涧和溪流,有的沉迷雾霭和山岚,有的热衷于幽静和清新,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源自骨子里的嗜好去发现、去感悟、去关注、去激动、去陶醉。

二。

小小说短小精悍,是因为它情节简单、人物不多、文字简洁,但是它就像一滴水同样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它的仿佛就发生在你身边的故事同样能给你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小小说可以有很深刻的立意,给人以思考、品味和警醒。由于篇幅短、文字有限,写作时要惜墨如金。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必须有全新的发现、精当的角度、最佳切入点,结尾嘎然而止。

小小说的语言和风格因人而异,但也受题材和主题制约,有严肃、诙谐、庄重、淡雅、夸张、写实、深沉、朴实之分。颂扬性的主题语言太诙谐滑稽容易冲淡立意,农村题材写得太华丽夸张有失于艺术的真实,表现爱情友情的应该庄重深沉一些,而描写市井人物、讽刺灰暗现象则不妨调侃一些,诙谐一些。总之,应因人而异,为表达主题、增加可读性、提高作品的社会效果和艺术性服务。当然,这是我的一孔之见。

有人说,写小小说要像剥冬笋,一层一层的剥皮,每剥一片都让人诱发期待和渴望,且随着层数越少,期望值就越高。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最后一片最好还是不要揭开。对于小小说读者来说,猜测、思索、期待、品味的过程也许比结果重要;而作为作者,就要像街头表演杂耍一样时刻吸引路人的目光;起码要让人靠近让人坐得住、有耐心把你的节目看完,并心甘情愿的掏钱,那怕数量有限。聪明的杂耍艺人一开始就会设计一个悬念吊起你的胃口,然后,在关键的时候停下来向观众收费。

有一次,有一个艺人在地上倒扣了两个碗,左面一个有鸡蛋,右边的碗里没有。闹场子时,他反复说,最后他要把左边碗里的鸡蛋“变”到右边的碗里。我不信,耐着性子看完了所有的表演。最后散场了,那枚鸡蛋还是从左边的碗里拿出来的。小小说就需要这样的悬念。

小小说的故事或许就发生在你身边,人物的音容笑貌似曾相识,读起来觉得亲切。小小说读多了,人也会变得睿智、洒脱和精明。看得多了,一定会有一、两篇感觉是在写你自己,从而引起你的共鸣。

小小说也具有文学的共同属性: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通俗的讲就是小小说不是生活的翻版,而是生活原生态的提炼、浓缩、剪接和升华,唯有这样,才能蕴含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和高尚品格的功能。

三。

我写小小说其实是忙里偷闲,也不为名为利,自然就没有压力和危机感。这是因为自己才疏学浅、思想不深刻、发现不及时,做人太实际,加上在法院工作,杂七杂八、稀奇古怪的事看得多,对一些现象也就麻木不仁。又因为我在单位写的都是各式各样的材料和宣传文章,假话、大话、空话根据需要都得说。写小小说时太拔高、太虚假、太离谱的东西不愿写,也写不出。所以,我从不参加小小说征文和比赛,也没有得过奖。总想向他们学习但是从心里说还是对这类荣誉不羡慕。

我小小说中主人翁大多是一些不起眼的人物,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也都平淡无奇。我总想用我的真诚和挚爱及平实略带诙谐的叙述方式去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渴望和追求,尽管努力了,但成就有限。尽管早在1997年就入选《微型小说选刊》“当代微型小说百家”和《小小说选刊》“作家存档”,但由于老脱不了写实、朴实、务实的旧衣,挑剔的编辑老用“题材不新、写法陈旧”等行话戏虐我,好在我的稿子总有识货的编辑“慧眼”用出,有的后来竟上了选刊。这就应了那句话,走自己的路,条条道路通罗马。现在可以发表小小说的园地实在太多,碰了南墙快回头,高山流水遇知音。显然,跟编辑套近乎是尊重人的表现,到头来还是用事实说话。质量实在不行,好话说上一百句也枉然。

我小小说的题材大多来自与朋友聊天或是道听途说、睡意朦胧时的一闪念的灵感。为了不使它瞬间即逝,我会及时用最简洁的句子记录下梗概或立意。即使晚上醒来,那怕寒冬腊月也会怎么做;夏天“有不写不足于平心境”的东西时我会爬起来一口气写出初稿然后回头睡觉。一般情况则是先将提纲似的东西放在那儿,有时没空会连续放几个,让他沉淀一下。有空的时候看那一个最值得写就先动手写。

现在我写小小说都用电脑打字,打好初稿又放几天再修改润色,满意就发出去,不好就再放一放。有的最后被自己彻底毙了,也有后来完善细节、深化主题后经修改再发出去被采用的。稿件质量是好是坏有时也难说,有的稿子就是再过几年还有可能发表,所以既然写出来了就要珍惜。广义上说,小小说写到一定的层次,也差不到哪儿去,对自己要有信心,萌芽了的种子总要从土壤里拱出来。

四。

编辑百分之九十九是可敬可亲的:他们胸怀坦荡、默默无闻的“为他人作嫁衣裳”。帮我发过小小说的编辑少说也有100多人,除极少数之外,许多人不曾谋面,有的也只在电话里交流过,他们的热忱和无私令人景仰。听说也有个别编辑有心计、有企图、有嗜好,惟利是图、为我独尊。不投缘,你怎么投稿也不用。碰到这样的编辑你尽早撤退,免得贻误终生、扼杀动机。幸好我没有碰到这样的编辑。

小小说刊物和园地的增加,小小说、微型小说年选及各类系列选本的出版丰富和繁荣了小小说的市场,也促进了小小说的创作,为小小说作者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激发了小小说作者的创作热情的同时,扩大了小小说的知名度,丰富了读者的阅读层面。

文学被市场经济奴役,小小说刊物长期在夹缝中生存。除一小部分所谓的文人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偷鸡摸狗盗取我们的作品编书编刊谋取私利外,大多数小小说类刊物的主人还是心怀眼光,为了那份虔诚在圣洁的折腾着,他们其实是可敬可亲的。要知道他们的难处、体谅他们的苦楚、尊重他们的劳动、感恩他们的扶持。写小小说养不了老婆孩子,实在太穷不要写小小说、不要搞文学。不要因为一次拖了和没了那几块钱稿费伤了编辑和作者的和气。说实话,能给我们一块这样的园地不容易。但是,故意不发稿费或是剽窃、侵占他人作品牟利就应该受到法律和道德的讨伐了。

五。

小小说有经典名篇,小小说作者有名家高手,它们在题材、立意、构思上的确有独到之处让人信服敬仰。但是在叙述方式即风格上难免有所重复,不少名家的作品单独看一篇、两篇或是10篇很有味,你一口气看完他的一本、两本作品集,你就可能不再看他的东西了,至少在阅读兴奋点上有所弱减。也就是,小小说创作的提高和突破,同样是是小小说大家的终生的不懈追求,然而却往往不易,尤其是新作者,容易忽视了这一点。因此,初学小小说写作的人不妨一开始就尝试多种表现手法,尽可能表现出多种风格。

小小说容易写,但要出精品也难。至于什么是精品,也各有喜好。弘扬主旋律、作品能催人奋进、提振民族精神或歌颂感动天地的人间挚爱、吟诵人性的光辉应该说是人所共盼和毫无争议的标准。但是,人所共知,现时在小小说这一块,颂扬性的文字很难写,不知道是没有灵感还是没有动机,有的人受个别编辑误导,一味追求题材出新,结果写出来的东西虚假苍白,实为应景。四川地震写的人多如牛毛,报刊发了多少?又有多少是有生命力的?

小小说毕竟是小小说,反应不了波澜壮阔的事件和场面。小小说受体裁限制就只能是一个点、一个面,让一滴水尽可能映出太阳的光辉。写小小说的人太多了,你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去写搜寻、去编造所谓的新题材往往让人误入歧途,一旦伤害太深容易自暴自弃。讽刺小小说有市场、有读者,但是,地方报刊、编辑处事谨慎、领导思想保守的刊物不愿发,怕有人(只要是领导)心中有鬼对号入座。说实话,讽刺小小说写了这么多年也难突破,既要故事、立意、构思、语言创新,又要防止过度,踩了“高压线”。有些题材很敏感,你写得再好,编辑也不敢用。所以说假如你没有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没有超尘脱俗的思维境界,没有如火纯净的表现功底,我看还是脚踏实地、默默地去感受你身边的生活、写普通人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编辑亦是食人间烟火之人,真情实感容易引起共鸣。相对来讲,表现真、善、美,吟诵友情、爱情和人性的东西才是永恒的,写得好,即使一时发不了,也有生命力。初学小小说写作的朋友应该明白这一点。

小小说的确造就了无数作者,迅速壮大了中国的作家队伍。这不是坏事,在文学市场化、许多纯文学刊物没有下拨经费相继停刊、盲目改刊,结果走投无路的当下,小小说能像骆驼昂首挺胸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上实属不易。这也是小小说队伍不断增加,一些老作家、知名诗人也写起小小说来的原因。有的小小说作者有激情、有些功底,可就是因为走了弯路或是一连几次投稿之后没用便打了退堂鼓。其实,你应该有耐心、有信心。坚信努力就会成功,没一个作家是天生的,成就可以大小,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托尔斯泰、巴金,只要自己努力了,为自己的梦想脚踏实地的做了就一生无怨无悔。

一篇稿子最终发表要经过多重程序,初写小小说创作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了解自己的实力、熟悉编辑的口味、掌握报刊的风格,有的放矢的投稿,切忌好高骛远。一般先从要求低的报刊起步,不断的增强信心,同时广交朋友,互通信息,彼此鼓励,不断进步,总有一天会写出小小说精品,并笑到最后……

创作谈。

对原生态的生活进行本真的感悟。

——小小说《拔牙》的创作体会。

2009年,我写过一篇小小说,题为《拔牙》。这篇小小说在江苏镇江的《金山》杂志发表后,《微型小说选刊》、《杂文选刊》、《领导文萃》等多家报刊纷纷转载,并同时入选《名家小小说精品2009》一书。《拔牙》写的是一位新来的县长突患牙病打算去县医院拔牙的故事。由于县领导要来拔牙,医院于是从上到下为此忙碌,牙科甚至暂停为其他牙病患者诊治。后来,县长又上市医院拔牙了,大家等于白忙乎了一阵。这个故事可能并不新颖,但叙述这个故事的小小说由于采用了独特的结构和精当的语言,以及诸多能够让人揪心和吸引眼球的细节的渗透,故而使小小说的立意得到了较深层次的挖掘,由此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果,读后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有所思索……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小小说的题材同样来自于生活。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家,看到我们居住的那个大院里围了一大群人,一个孩子手捂着肿胀的腮帮在不断地流着眼泪,孩子的妈妈一边安慰着孩子,一边数落着牙科医生。旁边,邻居都七嘴八舌的指责着医院的不是。原来,这位邻居的孩子牙龈发炎疼得厉害,这天一大早她就领着孩子上医院看牙科。母子好容易排了长队挂上了号,到了牙科,牙科医生却不给他看。牙科的几名医生都在忙着:有的为器械消毒、有的擦桌子扫地。医生说下午新来的罗县长要来医院拔牙,院里决定暂时停止牙科医生接诊。当时,有几位幼儿园老师也领着一个满口流血的孩子急着来看牙科。医生不接诊,孩子嘴里的血不停的流着,病友见了都埋怨起医生来。现在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即使是孩子自己不小心摔跤磕碰,出了事也怪老师照顾不周。幼儿园老师急得团团转,生怕贻误诊治惹家长怪罪。可是,他们怎么乞求医生也不搭理。其实,他们也的确在忙乎着。众邻居听了这件事后难免用不文雅甚至偏激的语言骂医院、骂领导,骂的过程中便带着罗列出医院的其他问题。

当时,我突然觉得这是个小小说创作的好素材。可是,如何将生活中发生的事写成小小说呢?显然,这应该是一篇揭露社会诟病的讽刺性小小说。正如许多作者和编辑所说的一样:讽刺题材的小小说写的人多,要写出新意难。首先,在主观上我不这样认为。反腐题材的长篇小说出版了若干部,可是,还有人在写,还一部接一部的在出版。这是当下的社会形态决定它的存在的。任何小小说作者、包括长篇小说作者都不要期望你的一篇小小说、一部长篇小说能够取到改变社会的作用,而成为法律法令,就是法律法令也有人不遵守。只要让你的读者在读了你的作品后潜意识的感悟到一些什么就足够了。基于此,我还是怀着一颗希望社会美好、寄希望于未来的良好心态努力写好我的一部分属于讽刺类的小小说。

如何让这个故事超尘脱俗,至少吸引编辑的注意呢?我琢磨再三,决定从叙述方式、结构立意、语言刻画、揭示事物的本真等方面着手。

《拔牙》采用人物的语言(全文都只是打电话和会上讲话)展开情节,通篇没有一句过程的描写和叙述,而是采用影视分镜头剧本的形式,通篇分为若干小段,通过各色人物在不同场合的说话形成时空的跳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在人物的话语中逐渐交代与主题有关、能深化主题的细节,同时透露人物的个性、品行。在叙述的过程中,一些可能要用大量篇幅叙述的过程则直接用省略号替代,从而做到有详有略,简洁明快。在立意方面,我力求透过这件事的背后有所展开,衍生出一序列以此有关同样必须除弃的弊病。如医院的松散的内部管理、违规的药品采购、扭曲的用人制度等。拔牙的县长也许原本不想张扬,可是,他的官职和地位让时下通用的游戏规则所定势。这种不良的官场文化,余毒社会的同时也让身在官场的人跟着染色。正是由于医院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备、管理制度不好健全,医疗技术特别是服务态度欠佳,则医生收受红包、接受药品回扣及因医疗事故诱发的医闹就接二连三的发生。就基础设施而言,如果有领导真重视,落后的局面一下就能改观。可是,这家医院就因为领导没有来拔牙,结果又就错过了难得的机遇。

县长没有来拔牙,一切又回到了原点。院科技大楼拨款的期盼显然又成为泡影;有一技之长的拔牙行家原本可以在关键时刻一显身手结果却事与愿违,不仅耽搁了外出旅游,说好的翻倍的加班工资也泡了汤;自认为有凝聚力却一直打不开工作局面的院领导本想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表现一下、继而借此东风施展拳脚、有所作为,结果也只能偃旗息鼓、心寒至极。

院领导萎靡不振,基础设施不能更新带给患者的是信任还是担忧?一个人、一件事所产生的影响为什么这么大?还有,因某些机制诱发的官僚作风什么时候能得到有效地根治?要拔掉的仅仅是一颗牙齿吗?这是小小说《拔牙》给人引发的深层次思考的……

领导不来拔牙,医院存在的问题就失去了解决的机会。小小说《拔牙》从一个侧面、一个观察点提醒人们关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类似的现象。我在前文讲过,哪怕再经典的小小说也无力改变现状,我们无意去嘲弄业已形成甚至根深蒂固地植入于人的心灵的思维定向,只是用一颗作家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去洞察和警醒这一现象,希望看过这篇小小说的人能有所感悟,有所自省。我一直认为写讽刺、幽默小小说应该心怀阳光、心平气和,不宜偏激和冲动,更不能有所指的含沙射影、宣泄私愤,这样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没有益处。当然,对已经虚拟化了的讽刺小小说作品还有人执意去对号入座甚至耿耿于怀那只能怀疑他的素质和人品。因为小小说毕竟是经过艺术加工了的,况且太敏感的题材、过于尖锐刻薄的小小说作者不会写、编辑不敢用,报刊不敢登。要写好讽刺幽默小小说需要作家把握生活的本质,掌握表现的尺度,从原生态的生活中进行本真得感悟,并且持之以恒地保持一颗善意的、友好的、为了社会进步和寄希望于未来的良好心境。只有这样你才会用一种纯净、淡定和坦然的心情去生活、去发现、去感悟、去创作……

评论。

从生活的内涵到意境本质。

——读汪云飞小说集《灿烂在心里的阳光》

广东梁卫平。

文学作品的意境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关系,一个作家的审美眼光,决定了其作品的意境本质。作家的审美视野往往会受到个人所处环境的影响,不管落笔前如何隐藏,他的内心思想在进入写作状态时,总会有意或无意识渗透作品之中。

江西小小说作家汪云飞受社会经历与工作环境的影响,其作品显然带有职业和周边背景的痕迹,而恰恰是这种骨子里形成烙印,奠定了他作品朴实而贴近生活的风格。透过汪云飞的第二本小小说集里的作品,我们常感觉到作品中描述的人或事,就如同曾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一样亲切真实。

回首心灵曾经守望过的岁月。

教师是阳光下最崇高的事业,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生活中却很少有人去当老师,这是因为教师这门职业是清贫的,尤其是乡村教师他们待遇低下,工作环境艰苦,要恒久地保持那分热情是不容易的。汪云飞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受与生俱来的秉性和所从事的职业影响,生活中的他热情正直、执着勤奋,对职业的坚守、对教学生涯的挚爱和怀想,常常使他不经意地写出一篇篇反应校园生活的小小说。他的这本小小说集中收入的与老师题材有关的小小说就有10多篇。这些作品大多刻画了“用真诚走进孩子心灵的老师”的形象。比如入选多种小小说集的《玻璃心》,讲述的就是一位老师正确对待学生犯错的故事。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老师,在学生偶尔犯错时,总是不分清红皂白,动辄采取体罚或精神上的羞耻,使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一种无形的鸿沟。高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转折点,生理或心理上都处于叛逆期,学好或学坏就在一念之差,如果引导不好,会促使学生的叛逆思维朝另外一个极端方向发展。作者笔下的主人公罗老师是一位有责任感的教师,在良性的引导与粗暴的训斥中,罗老师选择了前者,使调皮的高三学生董智迷途知返。《玻璃心》在表现教师循循善诱教学方式的同时,更是对应试教育余毒的警醒。《垫脚石》采用以小喻大的写作手法,将老师比喻成学生前进路上的一块石头。文中讲述的是师专毕业的“我”,在憧憬用理想构建的阁楼时,遭遇分配到条件恶劣的乡村教书。理想在现实面前形成的巨大逆差。在学校老教师和渴望学习的女孩的感召下,立志献身乡村教育工作的故事。反映了小人物在现实壁垒前的困惑与自我救赎的过程。

汪云飞以老师、校园为背景的小小说在这本集子里还有很多。如《灿烂在心里的阳光》、《刘老师的笑容》、《范老师的“口头禅”》、《紫砂壶》等,作者用淡定的心态吟诵老师博大的胸怀和对职业、对学生的挚爱。作品中的老师从育人切入,以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润物无声的精神感染着学生,使犯错的孩子勇于改过,使有缺陷的学生最终振翅远飞,小说揭示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平凡和阳光。

在平淡的故事中还原人性的本真。

一篇背离社会环境的作品,很难引发人们心底的共鸣。汪云飞是个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细节的作家,更懂得社会大环境对于一个人物命运的影响。通过他的作品,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产生的重大影响。

弘扬真善、至美,是一个时代赋予作家的责任和使命。透过汪云飞的小小说里充满浓郁真情的文字,字里行间一个个纯朴善良的人物形象向读者迎面而来……

汪云飞的小小说除了写教师之外,也写农村生活,写社会上的形形态态。

《二叔的初恋》像世间许多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故事一样,讲述了在传统的封建礼教下的社会环境与小人物的命运。在沉疴的封建礼教面前,衍生了许多不敢与之抗争,被命运珈琐压制的麻木灵魂。“二叔”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文章朴实地还原了当代农村纯朴、善良、顽愚、闭塞、落后的另一层面。《继父》一文中那个老实巴交的农村汉子,用自己的真诚和朴实行动赢来了漂亮女老师的爱情。他默默地为妻子和其前夫所生的孩子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为着妻子的身体考虑,甚至放弃了一个男人应有的为人父的权利。这是何等的人间大爱?《你认识我吗?》那个坐在轮椅上的善良妇女、《手有玫瑰的余香》那位卖玫瑰花的老人,讲述的是一些不起眼的物,他们用善良与爱心谱写着一曲曲至善至美的真情之歌,绽放着人性的光辉与馨香。

小小说《扣子》、《鞋子丢了》、《月色如水》、《阿娇的明星照》、《宠物狗》等系列作品,明显渗入了时代躁动的气息味。这一系列作品反映了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观念与自我意识的觉醒。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精神与感官上的刺激需求成了这一时代的衍生品,婚外情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扣子》描述的是改革开放初期,一对年轻夫妇平平与岚岚在事业小有成就时,面对外来诱惑引发的婚外恋风波。作者巧妙地借“扣子”暗喻了心灵道德的另一把锁。《鞋子丢了》则通过一个8岁孩童的口,暗示爱情就像穿鞋子,友情再深也不能相互穿错鞋。声音虽然稚嫩,却对那些不顾家庭儿女,只图自个快活的人敲响警钟。《月色如水》里的主人公梅和秋,一个丈夫在外打工,一个妻子在外打工。因情感上的孤寂,加上农村劳作之间的依赖关系,俩人之间产生了一种似是而非的朦胧感情。孰是孰非,作者把答案留给了读者。

用善意的笔触揭示沾污心灵的病垢。

?敞开国门难免泥沙俱下。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污垢和偏颇,汪云飞总是善意的去警醒、去劝诫、去揭示。他的这类小小说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故事有些夸张,语言却很幽默,细品有些感悟。在《单位都是“瘾君子”》里,读者看到了一出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领导不吸烟,下属也跟着不吸烟;领导嗜烟如命,原本不抽烟的下属也跟投其所好。读完全文才知道:两人领导其实都吸烟,只是一个舍己为人,另一个损公肥私。《乡村听雨图》、《别高兴得太早》、《影子》、《老郑不是这种人》、《后悔》等作品,视角独特、文笔辛辣,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官场文化对社会、对人的精神的毒化。其中入选多个年度小小说选本的小小说《拔牙》采用了电影镜头的蒙太奇处理手法,借新来的领导打算到医院拔牙一事,将镜头对准医院里各阶层人员,洞察他们的隐匿的心扉。全篇没有叙述的文字,只是通过纯对话形式交代细节,读者根据相关人物不同时空的跳跃着得话语串起一个好笑却让人笑不出来的故事,透过这个荒诞的故事,读者窥见社会的一扇窗口、一个层面。

?汪云飞的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生活,因而他的作品贴近现实,人物鲜活而饱满,颂扬了人性的光辉的美好的同时,也直击了社会夹存的阴霾。当然,他的作品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一些作品的发掘角度还不够深,环境矛盾直白,张力和维度感不强,使人物或事物的命运呈现比较简单直白的因果关系,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作品的厚重感。

作为一位有一定知名度的小小说作家,汪云飞深知:文学的本质是还原生活与社会环境的矛盾,抨击生活中的丑恶,弘扬人间的真情。无疑,他做到了这一点,从他已发表的400多篇小小说作品中读者不仅可以透过他小说中意境的本质直抵生活内涵的实质,同时感受他那颗热爱生活的赤诚之心。

让蓝天更加绚烂多彩。

——汪云飞印象。

刘国芳。

我认识汪云飞已经很久了,因为经常见面或出游彼此成为要好的朋友。作为抚州小小说作家群中的一员,他对小小说的坚守非常执着,因而在江西小小说界有一定的影响。早在1999年《微型小说选刊》(当代微型小说百家)就做过他的介绍,2002年《小小说选刊》(作家存档)又收录了他的照片和资料。后来北京的《微型小说》杂志也介绍过他。2005年汪云飞出版了个人小小说专集,同年12月加入江西省作家协会。

汪云飞和他的小小说一样朴实风趣。说他朴实是因为他为人本分,从不糊弄人、算计人、利用人。相反,却总是尽绵薄之力帮助人、关心人、体贴人。说他风趣,是因为他善于言谈,且逗趣幽默。性格活泼开朗,待人真诚热情。这从他心中藏着阳光、脸上写满阳光、微笑充满阳光和他的文字中反复吟诵真善、警醒迷惑这一主题就可以看出来。

我是一片云,来去匆匆地在天上飞。春天为绿的苗、红的花、青的草播撒一阵细雨;夏天为鼓噪的鸣蝉、锄禾的农夫、跋涉的旅人铺就一片阴凉。这是我对他的富有诗意的名字的解读,也是长辈为他取这个不俗的名字的期望。热爱生活、珍惜友情、洁身自好、淡泊名利,这应该是汪云飞的不懈的追求。

希望和追求可以塑造一个人、改变一个人、完美一个人。汪云飞为此一直在努力。

在艰苦的环境里,汪云飞忙碌地工作着,快乐的生活着。为家人、为孩子、为一个个并不虚幻的梦想。乡村教师的生活是清贫的、清淡的,然而,不甘寂寞的他追求精神富有的努力却一直在延续。由于他“官”念淡薄、又无贪求且长期生活在质朴、耿直、开朗的平民之中,耳闻目染自然拥有一颗平常心。一如他小小说中的人物:知足淡定,真诚真实。他们对土地无所求、对社会无所求、对他人无所求,随遇而安,就像一棵草在哪儿都悄悄地生,默默地长。

汪云飞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坚持写小小说,他希望通过小小说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喜忧及心音。近一、两年他写了不少反映乡村教师辛勤耕耘、大爱育人的小小说,算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回望和期许。

心怀阳光、乐于助人是文友给汪云飞贴的个性标签。跟他接触过的人常常被他的一言一行感动;同样,他也常常被电视画面中的一些彼此关爱、相互慰籍的镜头感动得流泪。善良人的总希望社会美好,真诚的人都希望朋友快乐。汪云飞喜欢摄影、出游,喜欢看红色经典、看戏剧频道,心中挥之不去的是一股浓浓的怀旧情结。汪云飞在他的小小说里,往往用平实自然或是幽默诙谐的语言向人们讲述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期望通过这些故事惩恶扬善、净化心灵。我们常常发现他的一些思维、思想、观念在他的小小说里明里暗里得到再现。文如其人,脱胎难以换骨。

除小小说创作之外,汪云飞几乎所有的文体都涉猎过。他写的电视短剧在省级电视台采用;他的散文入选散文选本。拍摄的照片在多家报刊刊登并曾被《微型小说选刊》用作封面。2009年,他的《拔牙》、《腰鼓声声》、《咕噜咕噜的流水声》等6篇小小说分别入选全国年度权威性选本。4篇散文作品入选散文选集子。对此,他却不以为然。他常说艺多不精。的确,他不是一个爱出风头的人,因而常常以驿站外的寒梅自喻。

汪云飞的随和是出了名的。抚州作协开笔会或文友自掏腰包结伴同行,他总是屁颠屁颠的为大家拍照。照片冲印出来,管他认识不认识,一个个的寄给人家。

他觉得帮了人家自己高兴。他说,没有编辑、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和关爱他也不可能走到今天。

这些年,跟他联系的文学爱好者不少。在他的鼓励和影响下,不少人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物欲横流、真诚贬值、注重利益交换的今天,唯有文学创作多少还是一方净土,素不相识的编辑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把你的作品登出来,是信任、是缘份。为此,他十分感激。

汪云飞就这样与小小说一路同行,以一颗平常心过着寻常百姓怡然淡定的生活,与普通民众一同感受生活的艰难和快乐、渴望和收获。以圣洁的心守望着那份圣洁、那份宁静、那份青涩……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汪云飞骑着那辆自行车、哼着心曲,迎接每一天的新生活,用他关爱社会、关注民生的目光去发现、用他喜爱并钟情的小小说的形式去叙述。

云在飘荡,心在飞翔,爱在微笑。因为这个世界毕竟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汪云飞希望通过自己叙述的那些故事让我们弥漫在心里的郁闷驱离,让我们头顶着的蓝天更加绚烂多彩!

评论。

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的碰撞。

在江西,我频频出入的地方是一个叫东乡的县城。2007和2008那两年,为了去浙江看望我的女友,每两周我就要经那里转车去金华或返回抚州。但说实话,我对东乡没什么好印象,乱糟糟的火车站每次都让人心生烦闷。有时,我甚至感觉到有一股寒意从四周漫上我的全身。不过,这股寒意很快就消失了。因为这个时候,我会不自觉地想起一个人。只要一想到这个人,东乡便在我心底变得温暖起来。这个人就是汪云飞。

从现在算起,我与汪云飞认识还不到两年。但我总觉得我们是多年的朋友。这一方面缘于他淡泊名利、乐观向上的性格深得我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身上固有的传统观念深深地感染了我。记得有一次,汪云飞送我去火车站。不是打的去的,也不是坐公交车去的,而是他骑着自行车驮着我去的。一刹那,我想起了小时侯哥哥骑车带我去上学的情景。那种轻松与愉快,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妙不可言。由此,我也坚定了汪云飞是一位值得深交的人。

汪云飞在日常生活中的这种传统观念,自然也反映在了他的小小说创作上。简言之,就是汪云飞对小说中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行为持一种认同和赞赏的态度,而对小说中人物的现代意识则多少有些怀疑和警惕。《爱的故事》以“孙女”的叙事眼光,讲述了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两代人的爱情。爷爷、奶奶那代人“什么情呀爱呀全不懂,吵吵闹闹过”,父亲、母亲这代人则“爱得死去活来”。可结果,爷爷奶奶相守终生,而父亲母亲却各奔东西。尽管作者在这篇小说中没有“说话”,但透过“孙女”对两代人的爱情对比,已十分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和立场:对传统爱情的认同和对现代爱情的怀疑。《十年等待》更为典型地反映了这一观念。经媒人介绍,相距100里地的兰与毅相识了,两家说好过些日子就正式定亲,可就在这时毅入伍了,一去就是十年(中间毅回家探亲,与兰见过短暂的一面)。十年后,毅转业到离家900里的一个城市工作。这时兰听村里人传言,毅另找了一个女孩儿。于是,兰独自一人背着行囊踏上了寻找毅的火车。当兰把行囊中数十双鞋垫抖落在毅的面前时,毅最终选择了兰。十年等待最后落空的悲剧,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并不鲜见,但作者偏偏不这样写。不这样写的原因不是作者不尊重生活,而是在作者看来,那体现着真善美的传统观念和行为应该收获真挚的爱情。于是,传统观念击败了现代意识,显现出它生机勃勃的一面。

当然,在现代意识面前,传统观念并不总是占优势的,有时它甚至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对这一点,汪云飞是明白的,在写作中也是如此践行的。《失落》写耿贵老汉十分依恋自己的田地,但他一个人阻挡不住田地被村小组长承包的命运。年事已高的他总不能让田地荒在那里啊,而儿子及村里其他人又不愿种田,过没出息的日子。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在对待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矛盾上,显然意识到了传统观念的无力,但他并未否定它,耿贵老汉的“失落”也不意味着传统观念的失败,一个农村老人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依然令人心动。

当然,汪云飞的作品在主题内涵上,不只限于对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二者矛盾的表达。从小生活在农村、从事教学工作多年却热爱文学的汪云飞1995年举家搬进县城后,一边写单位材料养家糊口,一边忙里偷闲进行小小说创作,迄今为此已发表260多篇,并于2005年出版小小说集《离婚的理由很简单》。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的他,在小小说创作上,可以说是不停地向着多维度进发。批判腐败“后继有人”的《又见牛大》,反省离婚岂可儿戏的《离婚的理由很简单》,歌唱亲情温暖人心的《永远的继父》等优秀作品都在阐释着汪云飞创作的广度和深度。

一缕阳光一缕云。

——汪云飞印象。

曾英娇。

中等个儿,年近知天命。身子微微的发福,总带着一副憨憨的微笑。喜欢在家写小说,能安静地在电脑前窝着,据说非常的宅;也喜欢出门看风景,文友聚会、笔会出游,他老是跑前跑后帮大家拍照片。出游归来,脖子上仿佛还挂着他的相机,好像相机已经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这是汪老师留给我的印象。

屈指算来,我与汪老师见面应该有五次了。可是我却惊讶自己对于与汪老师的前两次见面似乎没有留下任何印象。乐安的谷雨诗会和黎川的采风活动,汪老师也是到的,而我却无法从那些记忆中搜寻到有关他的一点一滴。我对自己差劲的记忆力恼火之极。其实也是有缘由的,我从2010年开始写作,能参加谷雨诗会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只是满心的兴奋与好奇,大作家们的名字,我只是听过看过,还没办法与我所遇见的真人一一对上号。只觉得自己低到了尘埃,无暇记得他们谁是谁了。

今年黎川的谷雨诗会,我在服务台作接待工作,他在签到簿上写下“汪云飞”三个字,是他开朗的笑声让我记住了他。到后来去广昌的姚西采风和江西小小说学会成立大会上,我与汪老师迅速的熟悉了起来。汪老师的随和,让原先存着的对他的敬畏,变得只有敬而没有畏。

生活中的汪老师是一个简单的普通人,可是他的小小说并不普通。虽然他写的都是一些普通的小人物,写的都是在小人物身上发生的小事件。然而在细琐与微小当中,他在探寻着不寻常,显示出对真诚善良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所以我说,汪老师是长着一双慧眼的。他也把这双慧眼用在摄影上,他走到哪就带着他的相机拍到哪,寻找生活和自然中的点滴的美、瞬间的美。一草一木,关乎景,更融入了情。

人与人是讲求缘分的。我与汪老师的相识便算是有缘吧!他把我当做孩子,亲切地喊我小英子。汪老师教我如何写小说,帮我改稿子,他教我如何投稿,并把我的稿子推荐给他信任的杂志的编辑,最终得以发表。我在写作中出现疑问向他求教,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问题,甚至还语重心长地教我如何为人处世。而我的问题总是太多。如果是我打过去电话,汪老师会建议我挂了吧,别浪费话费,Q聊更省钱。在QQ上,他不管多忙,都会回话,时间在愉快的聊天中,一闪就过了。虽然我总会觉得不好意思,怕耽搁他太多的休息时间,碰到有趣的话题却总是聊个没完。杂志刊登了我的小小说,汪老师一准是最先告诉我好消息的人。至今,我手机上现在还保留着他发给我报喜短信,时过数月我一直不舍得删去。特别感动的是,当他得知我第一次在知名小小说刊物《金山》上发表了一篇小小说,却一时没有收到样刊时,为了让我在第一时间感受喜悦,亲自将我的文章复印了几份,可能觉得还不够,把他自己先收到的书,从东乡带到抚州送给我。同时送给我他的一本小小说集。对此我很感动,可我当时却激动得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说。对于汪老师的帮助,我很少说谢,疏于人际关系的我并不懂得该怎样表达自己的谢意。只有自己多写,不懒惰,多有些文章可以发表,一定会是汪老师最乐于见到的吧。

一直以来,我内心里都有着无法掩饰的自卑,是汪老师给我鼓励,给予我无私的帮助,才让我在这条于我而言是黯淡的文学路上有了一抹色彩。在他和像他一样关心新作者、热情扶持文学新人的老师们的鼓励下,今年以来,我一鼓作气在《金山》和《小小说大世界》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小小说习作,使我对小小说创作充满信心。

论年龄,汪老师比我大上一截;论成就,恐怕我这辈子都难望其项背。可是我们竟然奇怪地成为了朋友,而且我固执地认为,倘若我是个男人,汪老师便该是那种能与之结伴同行,华山论剑的朋友。今日斗胆相约,得空的哪一天,寻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去处,邀上三五个好友,我们面对风景、席地而坐,在阳光下、在晚风中一起品香茗、读美文、赏美景。心里有缘,总有那么一天吧。

期盼着再次的相逢。

同类推荐
  • 幸福的闪电

    幸福的闪电

    单身女子蓝翎从小县城考研到了北京,工作、生活。以蓝翎为中心,存在三个三角,蓝翎、左恩与楼下的男人,蓝翎、左恩与左恩的太太,蓝翎、楼下的男人和楼下男人的太太。蓝翎是三个三角的旋涡,蓝翎与左恩之间的纠葛是真实的,左恩苦苦追求蓝翎已好多年,但蓝翎与楼下的男人之间无其实,唯存在于蓝翎的梦中和潜意识中……
  • 不二

    不二

    《不二》诙谐、戏谑的风格非常好看。但它内部更为堂皇的是思想和艺术力量。小说从五年前红卫的“二嫂”孙霞的生日写起。在这个场景中,小说的人物红卫、东牛、当归、秋生、红霞等粉墨登场集聚一堂。这个聚会为后来发生的所有事情埋下了伏笔。聚会的谈话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二嫂”、一个是“研究生”、一个是“师兄”。“二嫂”就是“二奶”,但“这词不中听,不如二嫂的称呼来得亲切而私密”;“研究生”就是不断变换的“二奶”,就像研究生老生毕业新生入学一样;“师兄”是东牛弟兄们按年龄排的序。这种既私秘又公开的世俗生活非常高雅地“知识分子化”了。
  • 唐小虎的理想

    唐小虎的理想

    本书作者王海椿是一个执着的理想主义者,尽管他写了很多理想破灭的故事,正是要依此表达对理想不能实现的感慨与领悟,他总是在寻求、打量、追问着各种各样的理想、愿望。这种理想情节一直缠绕着他。只有深深趟进生活的长河,人们才有希望与理想的彼岸接近。王海椿曾写了一系列传统的笔记小说。其构思奇巧,叙述丰富,他将笔触往往伸向生活的纵深之处、幽微之处,从而趋向人生或人性的深度。
  • 罗锅富翁

    罗锅富翁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黄河滩区一个贫困的小乡村里,一个地主分子的遗孀在垃圾堆里捡到了一个婴儿,这个婴儿是一个残疾婴儿。老太太一边捡垃圾,一边抚养着这个捡来的孩子。她自己成为孩子的奶奶。她告诉这个孩子,他的父母到酆都去了。她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做罗国。罗国在老太太的照顾下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他被大家歧视,他没有资格上学,没有资格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耍。自己在一个偏僻的小庙里看芦苇,看小燕子飞舞。在一次回家的时候,奶奶离开了罗国,罗国马上成为一个没有人要的孤儿。那一年他刚刚六岁。罗国计划自己去四川酆都去找自己的父母。他不知道酆都在哪里,但是他觉得酆都就在西方。
  • 格子衬衫上的仲夏已逝

    格子衬衫上的仲夏已逝

    麻娑,麻娑。我们是红蚁的后族,做我的王后。我们要一起穿越那片金黄的麦田,爬到卡克布齐的向日葵上进行我们的婚礼,听说那的日落是世界上最美的。
热门推荐
  • 蔷薇花开之微爱

    蔷薇花开之微爱

    曾经的他们只是两天平行线,永远都不会有交集。然而一个赌注打破了他们的关系,从此一幕幕的爱恨情愁,悲欢离合在他们身上上演.......
  • 雨季过后

    雨季过后

    她,曾万众瞩目的女王却因种种变故变成了灰姑娘。他,众星捧月的王子,以为除了那个人自己永远不会融化自己的心。雨天,她遇上了他,他冰冷的心被融化。雨季过后,她与他是重逢?还是擦肩而过?
  • 用真诚打开心结

    用真诚打开心结

    成长的花瓣在天空中轻盈地飞舞,装扮着五彩缤纷的世界。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可曾跌倒?可曾失意与彷徨?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方法,会让你获得启发,为你的人生锦上添花,使你收获生活的真谛。
  • 万妖册

    万妖册

    桃花源中桃花缘,奈何此劫世不破——来世的你,还会记得我吗?
  • 只因你绝代风华

    只因你绝代风华

    一朝男友背叛,她心如死灰,病发而亡。却不料成为一国郡主,备受宠爱。“那初阳恳请皇叔能让初阳自由婚嫁。”一个意外的发现,她便可以对皇帝提出三个要求。不过这还只是个开始。。。。
  • 我的极品未婚妻

    我的极品未婚妻

    消失五年之后,重回都市,面对父亲去世的噩耗和苦等他五年的未婚妻,李强毅然扛起一切!公司竞争对手上门威胁?一掌扇飞!地下老大的儿子敢嚣张?一拳撂倒!接手最强社团,高官子弟主动示好,他的崛起势不可挡!在李强面前,所有困难都将烟消云散,因为他另一个身份足以让世界战栗!
  • 相守一生:王妃很氓

    相守一生:王妃很氓

    她是暗都鬼魅组织的头目,名为魅戟。在一次毁掉病毒实验室时,不小心染上了病毒。所谓时运不济,她想也不外乎自己染了病毒还会因为一个该死的手链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朝代!她抚额长叹……好歹还算是留了一条命得以重生了成为丞相府的小姐,蔺伟霆的宝贝孙女,却是景都里人称“汉子”的蔺铭鈃。他是幻都王朝的异性王爷,名为墨景邪。人称“罗刹在世”的丑王!只因六岁那年中毒而面目溃烂,成为罗刹那般的恐怖面容!“丑王”被赐婚九次,每次都是第二天挂白灯,新娘子死了……传闻好似是被丑王惊天地泣鬼神的面容给吓死的。当一朝,“汉子”与“丑王”喜结连理,景都百姓欢乐庆祝,终于摆脱了“汉子”的威胁,只是不知道他们两个谁会先死。客栈里竟是开起了赌局,赌这二人谁先驾鹤西去!精彩片段;--------------------“鈃..你这是在干嘛”某男邪邪一笑“还能干嘛,当然是扑倒你了”某女低头回答“是这样啊,那你为什么还不行动”某男弱弱的问“因为我不知道要从哪里下手啊”某女手挥着刀“额...那还是不要扑倒吧”某男浑身颤抖“那怎么行..”哼叫你用美色引诱我爷你这是玩火自焚哪,爷你的追妻路漫漫长路,我会为你默哀的,某暗卫-------------------------------------------“爷,王妃把你最爱的琉璃珠给小景玩”某侍卫“没事,她想玩就让她玩吧”某男低头看文案“爷,王妃把景阁的书当火柴烧”某侍卫“没事,只要她高兴就好”某男依旧没动“爷,王妃......”某侍卫“怎么”某男终于抬头“嗯....王妃在收拾东西”某侍卫弱弱的看着“她是要去哪”某男脸黑着问“王妃说....说....”某侍卫不知道要不会要说“说吧,我不会生气的”某男沉着脸“王妃说她要去找美男”某侍卫鼓起勇气一口气说“嗯”某男铁青着脸过来一会儿,某男的脸已经平静下来“你去告诉王妃,说晚上她安排”某男平静的说着“这...是”“王妃,爷说晚上你来安排”某侍卫禀告着“这就对了嘛,早听话点我用的着烧书吗,可怜的书啊”某女乐呵呵的走了这是.......某侍卫汗颜,爷,王妃你们这是闹哪样啊!————————————————-一对一的,女主强,男的很宠,很爱女主,无小三,很有爱的文哦,希望大家喜欢。
  • 邪倾御天下

    邪倾御天下

    她,纵横21世纪的偷心者被人猎杀,一袭红衣,巧笑嫣然。红莲万里,天下俯首。“邪儿,若你不喜欢这天下,我便毁了它。我的女人就是要宠的。谁敢说一个不字!”“阿邪,你可愿爱我一丝?”“沐汐邪,你当真没有心?”女子垂下眼眸:“我有心,但全给他了.......”
  • 王爷驾到萌妃来袭

    王爷驾到萌妃来袭

    睡了一觉莫名奇妙来到一个陌生朝代,还没来得及享受美食,便对一妖孽一见钟情。“我喜欢你。”“哎,别走啊。”“喂,你家在哪,我好上你家提亲啊。”“好歹留个名字嘛。”俗话说得好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层纱,让我们一起看看呆萌女主如何一步步俘获美男芳心!大家走过路过的都过来瞧一瞧,看一看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哦(?>ω<*?)
  • 甜甜圈,圈住你(咬一口爱情系列)

    甜甜圈,圈住你(咬一口爱情系列)

    [花雨授权]她常常带着受伤的小动物回家照料,但,这是她第一次遇上这种“庞然大物”!见死不救可不是她邬甜甜的作风一一啊?她捡回来的男人根本不是普通的流浪汉,而是个大集团的执行长兼准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