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1800000003

第3章 因为陌生,所以美好

跟陌生人初次见面总觉得相见恨晚(饥饿效应)

对于新认识的朋友,我们往往是看到对方的优点,之后觉得这个人不错, 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等到时间慢慢流逝,开始慢慢发现这个人的缺点,而 这时的我们却接受不了,有可能就为了他一点点的缺点,就与他绝交!这就是 心理学上的“饥饿效应”我们都有在餐馆里用餐的经验——刚开始吃头盘或冷碟的时候,感觉很好, 口感好、心情好……吃头两个菜时,也是赞不绝口。

但是越吃越趋于冷静,吃完 了这顿宴席,缺点都找出来了,于是转喜为怒,转赞美为挑剔责备,转首肯为摇头可是设想一下另外一个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朋友之间,分歧慢慢有了, 矛盾也多了,发现彼此的缺点也那么明显了这是因为,刚开始吃饭的时候,人们正处于饥饿状态,“饿了吃糠甜如蜜, 饱了吃蜜也不甜”,无论是上星的大饭店还是街边的小排档,当饿了的时候觉 得什么都是香的。所以会觉得刚吃到嘴的东西样样都好吃。另外,我们初到一 个餐厅,肯定会有一种新鲜感,正是这种新鲜感、陌生感赋予一些东西以美好 的感觉,包括我们的心情和胃口。可是面对时间的流逝,门厅还是那盆花草, 可是越看越觉得俗气;面对再好的饭菜,我们也多了一份挑剔的心态心理学家们称这种效应为“饥饿效应”或“陌生化效应”“饥饿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为新结识的朋友之间,常常在相处 之初觉得对方很有吸引力,觉得相见甚欢。我们对于朋友的渴望就像饥饿时对 食物的渴望一样,这也就是所谓的饥饿效应。因为陌生才会渴望拥有,才会产 生饥饿效应!

(借鉴案例)

张丽是一个非常讨人喜爱的女孩子,2009年3月,她来到北京打工,认识了与自己合租房子的朋友娟子之后,她得到娟子的悉心照顾,衣食住行,样样都安排得很周到张丽很快找到工作,公司同事们也对她很好,她没有像其他朋友们那样,初到异乡受到很多的磨难,事情的发展很尽如人意这样的惬意日子过了两个月,她有些无奈了,原因她的好朋友娟子对她太好了,好到什么事都要替她安排,今天吃了什么东西,做了什么工作,包里剩下多少钱……晚上回到家之后总是要如实回答好朋友的各种关心问题这样之后,矛盾产生了,她开始对朋友感到厌烦,开始厌烦朋友的絮絮叨叨,后来讨厌朋友的生活习惯,讨厌朋友乱放东西,不洗衣服,做事太优柔寡断,直到她看到她朋友时,不想再多说一句的地步最终,她选择了离开一个新朋友就像一个景点,一个新餐馆,乃至一件新衣服,都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某种新鲜的气息,都会满足人们的一种对于新事物、新变化的饥渴面对一个新朋友,彼此有意无意都要表现出自己的最好方面,而克制自己的不良方面案例中,张丽面对娟子的关心,开始时对她抱有感激的心态,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所以带着好印象,因为好奇所以想继续交往下去随着了解的深入,也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当新鲜感逐渐淡薄下来以后,她将必须面对现实,娟子的种种“恶习”就会在张丽的脑海中放大这时两人的感情就渐渐由“热恋期”走入“平淡期”,甚至误入“厌倦期”与其要求他人,不如要求自己“饥饿效应”普遍反映在每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危害不是没有于是,一个人逐渐开始变得挑剔、傲气但无棱角……发现某人庸俗时立即与其割席绝交,初见一个人听完一席话便立即拔刀相助或叩头行礼……这种不掺杂任何杂质的人际关系准则,只能是出现在小说或者诗歌里的一种浪漫主义情怀正如鲁迅所说,“你演戏的时候可以是关云长或林黛玉,从台上下来以后,你必须卸掉妆变回来成为常人,否则就是矫情欺世了,如果不是精神病的话”在实际生活中,你这种极端化与绝对化的做法只能给人一种孩子气、不明事理的感觉“饥饿效应”的存在常常会促成这种交友倾向因此,如果今后我们再碰到对于新相识某某先是印象极佳,后来不过如此,再往后原来如此,我们对于这样一个过程应该习以为常,这只是人的普遍心理反应而已那么,如何给对方一种心智成熟的感觉,那就是对他人保持一种平稳而客观的评价降低对对方的期望值,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无论是新朋还是旧友,都应该持有一颗平常心与之交往与其那样要求别人,不如这样修炼自己4.摘掉有色眼镜(刻板效应)

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我们都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总会有意无意地根据对方的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民族、相貌等特征,将他归类,不做深入了解就主观作出判断例如,上海人精明干练、北京人大气善侃、广州人务实拼搏、成都人悠闲细致,人们一般如此认为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启示为了验证刻板印象真实存在,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一个眼睛深凹、下巴外翘的人的照片分别给两组被试者发放照片的同时,包达列夫对第一组被试者说“此人是个罪犯”,对第二组被试者说“此人是位著名学者”,然后,请两组被试者分别评价照片中的人的性格结果,第一组被试者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翘反映着其顽固不化的性格;第二组被试者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翘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面对同一张照片的面部特征,人们所作出的评价竟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就在于人们对社会各类的人有着一定的定型认知例如,工人豪爽、农民质朴、军人雷厉风行、教师文质彬彬、商人大多较为精明罪犯当然也有罪犯的形象,这就是“刻板印象”原理当把一个人当做罪犯来看时,自然就把其眼睛、下巴的特征归类为凶狠、狡猾和顽固不化;而把他当学者来看时,便把相同的特征归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坚忍性刻板印象实际就是一种心理定式,其产生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个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某个个体所致例如,当我们看到长得魁梧、有文身、戴黑色太阳眼镜、脸孔吓人且穿着黑西装的壮汉,很可能会将他误认为黑社会人物刻板效应的表现多种多样比如,有的领导者认为爱挑毛病的人一定是“刺儿头”,沉默寡言的人一定城府很深;活泼好动的人一定办事毛糙;性格内向的人一定老实听话;青年人单纯幼稚、容易冲动;老年人经验丰富、保守、稳重此外,还有地域上的刻板印象面对一个陌生人,在短时间内我们无法清楚了解他的全部特性,无法探明他对自己是否有威胁,如果知道他处于哪个群体,可以根据已形成的刻板印象对此人有大概了解,尽快作出应对它能简化对陌生人的认识过程,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自己提高效率的作用但是,刻板印象也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先入为主、以偏概全与歧视,影响人的认识,造成错觉,使其在交往过程中产生偏见与误会,导致我们与陌生人交往的失败(借鉴案例)

一对新婚夫妇,太太因难产而死掉了,留下一个孩子,从此父子相依为命为了能在自己不在的时候有人能帮忙照顾小孩,父亲训练了一只狗这只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能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帮他抚养孩子一天,父亲出门了,临走前嘱咐小狗照顾孩子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到了大雪,当日不能回来,第二天才赶回家回到家,父亲发现房间内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父亲发现这种情形,以为它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来,一刀把狗劈死了!

这时,父亲忽然听到了孩子的声音从床下传来,他赶紧将孩子拉出来只见孩子身上干干净净,并未受伤再看那只狗,发现它腿上的肉没有了,它旁边躺着一只刚死不久的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为了表现曹操之歹毒,将其描写成一个恩将仇报、杀吕伯奢全家的恶人由于所谓的“杀吕”而导致的误会,从此,历史上的曹操就落实了奸雄之名,几百年来不曾洗脱在现实生活中,诸如“曹操杀吕”和“小狗救婴”这样的“大误会”,可能并不多见,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活中的误会少、伤害差误会的根源在于先入为主的观念,而我们又总是因为很小的误会就断定某个人或强化了对他的原有认识,从而形成了对他的“刻板印象”,并依次长久地主宰对他的认识其实,“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刻板印象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人因此,在与陌生人交往过程中,换个角度,或许看得更准

同类推荐
  • 25分之1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

    25分之1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

    《1/25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一书是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微表情心理学”丛书中的一本。《1/25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是站在保护自己和完善自己的角度,意在帮助读者弄清楚在社交活动中究竟哪些表情和动作会出卖我们的内心想法,并提醒读者注意,在今后的社交中如何少做或不做出类似的表情和动作,从而不把我们的内心想法展露给对方。相反,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的介绍学着去洞悉别人的心理活动,从而在社交活动中掌握主动权。
  • 心理健康五年级(下)

    心理健康五年级(下)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学生要懂心理学

    学生要懂心理学

    优秀的同学为什么总是知而不言?为什么学习越努力成绩越差?怎样避免学习中的眉毛胡子一把抓?怎样解决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怎样才能跳出书中的框框?怎样才能克服“马虎”的毛病?如何克服考试怯场心理?如何在考试中超水平发挥?如果落榜应该如何对待?女孩子真的就比男孩子笨吗?……在学生的心里,可能存在着很多这样的问题,因为没有得到合理的解答,他们备感迷茫。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心灵被上了锁。本书列举了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各种典型问题,并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深刻分析,相信可以拉直莘莘学子心中的诸多问号。
  •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从日常生活的心理调适,不良习惯的心理调适,“问题”孩子的心理调适,灾难后孩子的心理调适,突破成功瓶颈的心理训练,打造孩子的心理资本,让孩子做未来的强者等方面,告诉你如何去培养孩子,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生活中,有些父母总喜欢命令孩子去做事,当孩子不愿意做时,就强迫他去做,这样做是在显示父母的权力,标榜父母的身份、年龄与体力,弱小的孩子当然抗争不过。但时间久了,就会引发孩子的对抗心理,结果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和公开表示不服没有两样。
  • 心理学与宽心术

    心理学与宽心术

    本书以心理学相关知识作为依托,剖析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心理现象,并结合实际,给出了实用性很强的方法,引导人们走出心理误区。
热门推荐
  • 大神我们不熟

    大神我们不熟

    晓晓:“大神你为什么在我才登陆游戏时就秒了我”某大神:“看你眼熟,没想到你是新手”(为了引起注意什么的才不会说)晓晓:“大神你没看到我穿的是新手装”某大神:“团战开始了,我先打不和你说了”晓晓:“(???д???)!!!”我真相了么!!!读者群号:433677614密码:晓晓欢迎各位宝宝们进团哦,进团福利就是带我装逼带我灰?(????)
  • 创业哈密

    创业哈密

    那些从南征北战的硝烟中走来,又在戈壁中开辟了灌溉绿洲“天河”的兵团战士;那些怀揣梦想、懵懂离家、不让须眉的湖湘女子;那些少小离家、胆识过人的创业精英;那些在荒滩戈壁架起擎天井架、外输原油产量千万吨的石油健儿;那些敢于直面贫困,挥汗如雨为村村农牧民奉献“富路”的筑路人;那些任狂风暴雨洗刷帐篷,却满怀无限希望为祖国寻找富饶宝藏的勘探工人;那些从片片沙砾间拔去芨芨草、骆驼刺,却住着地窝子开发煤炭资源,为国家生产煤炭亿万吨的煤矿工人……都无不淌着汗、挂着血、和着泪、牵着笑而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精神的人:他们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
  • 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

    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

    《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紧随时代潮流,采用互联网微博经典形式,展开对阿德勒超越自卑的探讨。《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从六大方面19个点,并附以通俗易懂的社会案例,将如何走出自卑的建议呈阅纸上。书中采用了阿德勒的经典名言,加以适当的解析,文章的最后更有广大网友对生活的见解之语,使读者对人生的概念以及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 遇见你是我的小幸运!

    遇见你是我的小幸运!

    他们,在这儿相遇,不断纠结。最终究竟会怎样?
  • 也许哭了

    也许哭了

    在这个青春年华中,也许哭了,也许累了,也许笑了,也许爱了……(本文为《也许》的第一篇文,完结后会推出其他系类文)
  • 青春校园之独角恋

    青春校园之独角恋

    “墨荠,你喜欢过我吗?”“傻瓜,你暗恋了我6年。我知道!其实你的心思我都已经看穿。”“我不允许任何人欺负我家乖乖女!”“笨蛋,没人能欺负我......”
  • 天神的欲望

    天神的欲望

    最后,王子都没能如愿与偿,因为,他们两个相爱了。
  • 听说我曾爱过你

    听说我曾爱过你

    是自己死缠烂打追回来的男人,所以秦曦对沈宁远百般隐忍。她为他放弃所有,孤身跟到他的城市,忍耐他奶奶的刁难,接受他朋友的嘲讽,隔三差五送他相亲,换来的却是习以为常。她在医院拿通知单时,他正跟奶奶安排的女人吃家宴。他的狐朋狗友戏弄她时,他在一边看着,说:“别小气,他们只是开玩笑。”她终于决定分手,他终于害怕失去,一切已经脱轨的走向,是否还能挽回……"
  • 巫神重生

    巫神重生

    拥有上古巫脉的传承者,来到充满斗气与魔法的异界大陆,会发生什么?魔法的施放不再需要咒语(瞬发)!身体强悍到不死不灭(神体)!龙,不过是圈养的宠物而已!取个名字还叫白起!强悍的人生不需解释,注定造就一段惊世传奇。——————“上天既然赐予我强大的支点,若不能把人生翘的高高在上,辉煌灿烂,又有何面目苟活于穿越界。”——白起——————收藏、推荐,“性”福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