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20800000049

第49章 孝文帝改革

北魏太和十四(490年),冯太后病死,24岁的魏孝文帝元宏终于独自执掌了朝政。冯太后丧事处理完毕,他思谋进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洛阳。从道武帝定都平城已来,近百年间,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北魏王朝早己成为北方惟一的最高的统一的政权。而平城偏居北边,不便于控御中原地区和向江南用兵,也不便于深入汉化和实行文治,还不免遭受北方柔然与荒年饥馑的威胁,故迁都之事,作为最高统治者,实在是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开始着手安排迁都之事,他知“北人恋本”,直接提出迁都,肯定会遭到众人反对,于是采取了“外示南讨,意在谋迁”的办法,这年五月,他在明堂召集群臣,商讨南伐,试图采用占筮之卦的方法来统一意见,由于占筮得出的《革》卦内容与南作不符,未能达到预计效果。以尚书令、任成王拓跖澄为首的一批大臣认为《革》卦不吉利,反对南伐,孝文帝一时理穷。众人散后,孝文帝派人单独召见拓跋澄,屏退左右,对拓跋澄和盘托出他的计划,分析指出,自拓跋部定都平城已来,虽然完全占据北方,富有四海,然而平城“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如果进一步移风易俗,势将更难,因此打算借南伐之名,迁都中原。拓跋澄表示完全拥护,二人商定,仍然照孝文帝既定计划行事,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随后几月,孝文帝积极布置南伐。六月,他下令在黄河上架桥,以便让大军通过。七月,他又下令实行中外戒严,宣布南伐。八月,他命太尉拓跋丕、广陵王拓跋羽留守平城,亲自统率大军30万南下。九月,孝文帝抵达洛阳,命大军作短暂休息,自己则到西晋太学遗址参观《石经》。洛阳是汉、魏、西晋的故都,虽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但仍然是中原政治与文化的中心地区,对决意深入汉化的孝文帝来说,此时更坚定了迁都洛阳的信念。从南伐大军离开平城,一直淋雨不止,使南伐将领更加丧失信心。这次南伐并没作长期准备,南齐政权也并非不堪一击,随军将领,大臣均知前景凶多吉少,因此当孝文帝又命令大军继续南进时,众人齐跪在孝文帝马前,请求停止南伐,大司马、安定公拓跋休等人甚至哭泣并以死相谏。这正是孝文帝所预计的,他乘机说:“大军出动一次不易,既出军不可无功,若不南伐,就得迁都洛阳。两者必须择一,要大臣立刻作出决定。拓跋部人多恋北土,不愿迁都,但因南伐极为凶险,毫无胜算,无人敢坚持南伐者,于是都选择迁都。全军齐呼万岁,迁都洛阳之事便这样决定了。孝文帝也知大臣内心实属勉强,事后他曾就此事征询卫尉卿、镇南将军于烈的意见,得到答案是是一半乐迁,一半恋旧。”

洛阳城早已破败,迁都洛阳之议决定后,大军就停止前进。孝文帝遣任城王拓跋澄还归平城,向留守官员宣布迁都之事。又命司空穆亮、尚书李冲与将作大匠董尔留守营建洛阳,又派于烈回去镇守平城。一切布置停当,孝文帝便离开洛阳,到河北等地去巡视郡县。直到次年十月,洛阳大体营建完毕,北魏才正式迁都。

迁都洛阳后,汉化的条件更为成熟,孝文帝接着又对鲜卑族风俗文化制度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二月,也就是迁都后两月,为减少民族隔阂,孝文帝下令禁止鲜卑族人再穿鲜卑服装,一律改穿汉族服装。诏令宣布后,“国人多不悦”,只是害怕禁令,绝大多数鲜才换上汉装。也有少数鲜卑族人仍留恋鲜卑服装。有一次,孝文帝从前方回来,仍见京城鲜卑妇女有“冠帽而著小襦袄者”,或“仍为夹领小袖”的人还穿着鲜卑旧服。于是把留守京城的拓跋澄及其它官员训斥一顿,认为是他们知而不问,督察不严而引起的。老贵族拓跋丕不乐意变易旧俗,当朝廷大臣皆穿汉族衣冠议政时,惟独他一人身穿鲜卑服夹在中间,因他年老功高,孝文帝才不勉强。不过后来拓跋丕也“稍加冠带”,朝廷内外,汉族服装便逐渐取代了鲜卑服。

次年,孝文帝又下令禁止在朝廷说鲜卑语,也就是他对他弟弟咸阳王兄禧说的“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具体规定:朝官年三十以上者,习性已久,可允许逐渐改变。三十以下者,如在朝廷不说汉语,仍旧说鲜卑语,就要被降爵或罢职、免职。北魏初进中原时,“军容号令,皆以夷语”。迁都后,孝文帝禁止朝官讲鲜卑语,时间长了,下层的鲜卑人也很少有人讲鲜卑语了。那些迁到洛阳来的“代北户”,有的后来甚至已听不懂鲜卑语。有些怀旧的人,还专门在拓部部人中教授鲜卑语,“谓之国语”。可见孝文帝的语言改革是十分成功的。语言和服装的改革,大大加快了北魏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民族融合的步伐。同年,孝文帝又下诏规定,南迁洛阳的鲜卑人,死后只能葬在当地,不得送回代北。此令一下,那些南迁的代人,便都成为地道的河南洛阳人了。孝文帝此规定,显然是要割断“代北户”与故土的联系,断绝其客居洛阳的念头,使他们能长久定居中原。

转年,孝文帝又下诏改族的姓。在此之前,鲜卑人的姓氏多是由两个或三个字组成的复姓,如拓跋、尉迟、独狐、勿忸于、步六孤等。姓氏上的强烈差别,影响着鲜卑族与汉族的进一步融合。因此命令把鲜卑复姓改为汉姓。诏令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太祖以来的八大著姓也由此改为汉姓,如丘穆陵氏改为穆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贺赖氏改为贺氏,独孤氏改为刘氏,贺楼氏改为楼氏,勿忸于氏改为于氏,纥奚氏改为嵇氏,尉迟氏改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

紧接着,孝文帝又下诏命定族姓。孝文帝一向羡慕汉族的门阀制度,在中原地区,士族公认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为士族之首,号称“四姓”,孝文帝在承认四姓为汉族士族之首的基础上,又下令规定鲜卑拓跋的族姓,改变代人“虽功贤之胤,无异寒贱”的状况,把道武帝以来“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的鲜卑贵族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定为国姓,“勿充猥官,一同四姓”,记他们的地位与汉族崔、卢、郑、王四姓地位相当,享受同等的政治待遇。同时依据父祖官爵高低,对鲜卑其他人也划分了姓族等级,在鲜卑族内首次建立了本族的门阀世袭等级制度。

为使鲜卑贵族与汉族进一步融合,形成联合统治的局面孝文帝又利用皇帝的权威强令两族贵族联姻。他自己先取“衣冠所推”的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之女充人后宫。另外陇西李冲家族虽非魏晋以来的显族,但也多是当朝权贵,“所结姻,莫非清望”,孝文帝也破格把李冲之女纳为夫人。陇西李氏也因此而上升让一流士族,与崔、卢、郑、王并列,“故世言高华者,以五姓为首”。他又特地为五个弟弟与汉族大姓联姻。下令:咸阳王元禧,聘陇西李辅女;广陵王元羽,聘荥阳郑平城女;颖川王元雍,聘范阳卢神宝女;始平王元勰,聘陇西李冲女;北海王元详,聘荥阳郑懿女。在这之前,咸阳王元禧,曾娶一个隶户之女为妻,因此受到孝文帝的严厉责备。由此孝文帝命令诸王,把以前所娶的妻子,皆降为妾媵。鲜汉两族联姻之风兴起后,汉族大姓也多有娶鲜卑贵族之女为妻的,最典型的是范阳卢氏,一门就娶了北魏三位公主,极为当时士族称羡。通过这种两族大姓的频繁的政治联姻,两族大姓之间的矛盾逐渐淡化,政治利益日趋相同,共同构成了北魏王朝的阶级基础与社会基础。

孝文帝的上述改革是成功的,但并非都一帆风顺。从上述改革初始,就遭到了部分鲜卑贵族的抵制和反对,甚或演化为武装反抗。迁都之初,拓跋部人就是“多所不愿”,迁都之后,还有相当大的保守势力反对汉化,对孝文帝的改革多次加以阻挠和破坏,这派以北魏鲜卑的元老穆泰、陆等人为代表。后来太子元恂也加入这一派。元恂在迁居洛阳后,总报怨河洛暑热,“常思北归”。孝文帝赐给他的衣冠,他不愿穿,“常私著胡服”。太和二十年(496年),乘孝文帝去嵩岳之机,他与左右密谋,“欲召牧马,轻骑奔代”,被人报告给其父,孝文帝将他囚禁,召见群臣说:“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毅然废掉其太子称号。同年冬,鲜卑贵族穆泰、陆与宗室元隆、元业、元超等人勾结,阴谋在平城起兵叛乱,另立新帝。孝文帝得讯,马上派任城王元澄率人速往平城,平定了这次叛乱。诛杀穆泰、元隆、元乙升、元超、陆等人。新兴公元丕知情不报,本也当死,孝文帝念他昔日功高,曾进他不死之诏,免其死罪,贬为庶民。其后,元恂又企图谋乱,孝文帝逼令他自杀。

孝文帝的改革过程充满了斗争,然而经过他的多项改革措施后,促进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拓跋部人也基本完成了封建化的艰难进程。从此之后,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也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同类推荐
  • 华夏风云五千年

    华夏风云五千年

    历史很复杂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 英雄归

    英雄归

    无忧无虑的山村小孩,因为战乱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却一路奇遇,相识当朝皇子,一起征战天下。然而儿女情长,钩心斗角之后,英雄所归何处!
  • 全球通史3:中古时代

    全球通史3:中古时代

    本书介绍了中古时代的人类历史故事,内容包括:帝国余晖、国王执政官、第二罗马、阿拉伯帝国、新时代的足音、东方文明、孤单的文明。
  • 横勇无敌

    横勇无敌

    宇文,一位只在大学就读一年便辍学在家务农的小农民被闪电劈中后灵魂穿越千年来到隋朝,成为了有天下第一横勇无敌大将军之称的宇文成都。这一年正值开皇二十年,英气逼人的杨玉儿正当妙龄,秀丽脱俗的小辣椒单盈盈含苞欲放,美艳绝伦萧美娘芳华正茂,冰山美人宣华夫人也才十九岁,且看少年英雄与绝世佳人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前世,他只是一个为家人而活、老实巴交的小农民;今生,他是名满天下的少年英雄,面对即将到来的乱世他能否改写自己悲惨的命运?乃至于施展雄才伟略,指点江山,一统这纷乱的天下,成就前无古人的盛世基业,真正做到横勇无敌?平反王、灭突厥、兵伐高句丽,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美娘嫣然笑、宣华内柔外傲,巾帼也羞娇,美人如花花正茂,点缀这纷乱的世界!沙场会英豪,醉卧美人膝,数风流人物,还看宇文成都!乱世出英雄,我不做英雄谁做英雄!
  • 极品丐皇

    极品丐皇

    一个百年不遇的武学奇才,突然穿越到一个先天经脉闭塞的早产儿乞丐身上,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事呢?做乞丐有什么不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看谁不顺眼,板砖撂倒!看妞太养眼,果断推倒!——姚四格言!
热门推荐
  • 特种兵之狼王在都市

    特种兵之狼王在都市

    萧然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在原始森林里一次危险的遭遇中偶然获得上古传承,被特种部队所看重。从此萧然建立科技公司,戏美女,当直升机掠过峰线萧然闪电般的登场,开始他牛x闪闪的人生。
  • 无悔足球梦

    无悔足球梦

    那不只是足球,那是我整个的青春。因为足球,我哭过笑过,也许我们都有过球星梦,也许我们永远成不了球星。可那又怎样,我们经历过,我们努力过,那么便无悔了
  • 爱是一碗寂寞的汤

    爱是一碗寂寞的汤

    童欢最爱煲汤,习惯从滚烫的汤头里汲取温暖,习惯流浪在那些坐怀不乱的男人中间挑衅他们忠贞的爱情。安晓竺是唯一能从童欢的汤头里读懂疼痛的人,而现在她有了自己的爱人项东,甚至难有时间浅尝童欢的汤……失去会比占有更孤单吗?童欢无法开口挽留安晓竺,也无法阻止不再甘做她的影子的项南去追求安晓竺。就连项东也再不能心安理得地也安晓竺彼此依偎,因为十多年前的秘密摧毁了项南的童年。如果安晓竺这剂爱情灵药只能救赎一个人,他该退让吗?爱情啊,让故事里的每个人都眩晕着,可手上青春还剩多少?是否足够抓住幸福的尾巴,不再眩晕……
  • 明媚的忧伤金美桥

    明媚的忧伤金美桥

    少女黎诺与少年小i在分手后,在死党萧芙的陪伴下逐渐走出难过的情绪,但偶尔在人群中遇到和小i一样的背影还是会难过吧,之后在高三开学的第一天经历了与少年纪晓峰的偶遇,就在两个感情明朗这际,一通电话扰乱了所有的一切。。。。。少女黎诺坐在上了开往另一个城市的火车,那么她还会经历什么呢。
  • 谁的青春不伤痛

    谁的青春不伤痛

    那一年,她在城里打工,波折坎坷,一切都不是童真般美好了。她们都是灰姑娘,蝴蝶飞不过沧海的那种,很多灰姑娘梦想嫁给白马王子,但是在现实中又屡屡碰壁。只有自己靠自己得到的才是真实的。那一年,她懂了,什么是爱!
  • 代嫁王妃不好惹

    代嫁王妃不好惹

    新娘本不该是她,只为那个她是他最爱的女儿,所以,她成了代嫁的新娘,他的死敌的正妃,新婚之夜,他未现,她却早已换下喜服,她不忧,新婚第一天,他未现,却将她打入偏院,她不怒,新婚第二天,他未现,她去寻,却见他怀揽温柔,她不气,新婚第三天,他未现,她独自回娘门,她不恨,对他,她不期待,不抱怨,不恨更不爱,他有爱的人,很好,真的很好,她本就是为了娘亲才替嫁,能够安安静静的过完日子,就是她最大的希望,为忍让而忍让,可是,当最爱的娘亲离她而去,还有什么可以牵动她的心弦,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舞情殇

    凤舞情殇

    水晶泪,黯然销魂,生死茫茫泪清流。梦微岚,独醉月下,红尘风凉情以殇。执手仗剑行天涯,浩然正气天下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 夜幕降临后的救赎

    夜幕降临后的救赎

    平静而又祥和的城市,但,一声惨叫突兀响起,打破了这里维护将近四十年的治安夜幕降临,一张神秘的生日祝福贺卡,却宣告着收卡人生命的结束重案组着手调查此事,却不了这只是开端...一个接着一个受害人在生日那天死亡,旁边静静地躺着生日祝福的卡片,上面写着一串神秘的代码命运的轮回已经启动救赎,生日那天的救赎,降临在这个城市的夜幕后
  • 冰与影之心

    冰与影之心

    尽量消减主角光环效果以趋近于真实的作品。正如人生只有一次一样,进行了错误的选择只能造成死亡,无论你是善良还是邪恶,无论你是壮志未酬还是碌碌无名。其实善恶本一线,没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正如历史从来都是由胜者谱写。此小说仅反映了这一点而已,一个只是单纯的坚持着自己的正义的人的故事。
  • 郡主当家

    郡主当家

    人家都说,澹台家的姑娘都豪放,上赶着倒追男人,先是一位长公主,接着又是一位小郡主,这可真是,耐人寻味!可皇家的事自然也不好明面儿上说不是,不妨私下八卦啊!某男人笑的一脸温润如玉,沈沁只能无语望苍天:好笑,人家又不姓澹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