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26200000033

第33章 遭遇“明主”不得不死的李善长

★投奔明主是其人生之幸

从其后的发展形势看,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可谓是英雄找到了用武之地,得以放开手脚施展平生抱负;而朱元璋更是因此得到了一个建功开国不可缺少的有力帮手。

找对地方才能“用武”,李善长深明这一点。而历史也没有辜负于他。投奔朱元璋这个聪明的决策,打开了他人生的局面。

李善长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小博览群书,智谋过人。在诸子百家中,李善最爱读法家著作,长年精研不辍,颇有心得。青年时期,李善长常在亲朋好友面前预测时局,“策事多中”,成了远近闻名的“术士”。

但李善长又决非一般术士可比,他胸有大志,腹藏韬略,等候时机,投靠明主,欲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由于元朝统治的黑暗,各地红巾军纷纷揭竿而起,定远富豪郭子兴也乘时起兵抗元,袭取濠州。擅长预测分析的李善长推断这位同乡难成大器,遂未去投奔。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郭子兴与孙德涯等起义将领不和,其麾下的朱元璋率徐达、汤和等24名骨干人物离开濠州,往南到定远一带发展。通过此举,李善长一眼就看出出身贫寒、暂居人下的朱元璋有成就大业的气势,绝非等闲之辈,心中顿生归附之意。朱元璋率军进攻滁州,行至途中,李善长率家乡老小前往迎谒。朱元璋得知李善长是颇有声望的乡贤,对他优礼以待。欢声笑语之际,李善长以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启迪朱元璋。朱元璋虽读书不多,却很快对法家的法、术、势产生浓厚兴趣。朱元璋对李善长如获至宝,将他留在身边,执掌书记,负责军中文字事务。

这一年,李善长已40岁,正值不惑之年。他投靠明主朱元璋,兴奋不已,决心从此施展自己的宏伟抱负。

加入红巾军后,战事频繁。每逢战斗,李善长运筹帷幄,表现出惊人的政治和治军才干,逐渐成为朱元璋深为倚重的谋士。

其后,李善长追随朱元璋督军攻打滁州,“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甚见亲信”。经战连年,朱元璋羽翼渐丰,常遇春、冯国胜等前来归附的将领越来越多。李善长听其言、观其行、察其材,告诉朱元璋这些人适宜何种职位。李善长在人才甄别方面独具慧眼,不仅使朱元璋满心欢喜,而且使前来归附的豪杰义士各尽其才,各遂其愿。有时,武将之间难免会有龃龉,李善长以三寸不烂之舌从中化解矛盾,使军队指挥系统趋于稳定。

当时,朱元璋累建战功,陆续收复了滁州之外的一些城镇,手下兵强马壮,自成一番气候。功高震主,郭子兴听信流言,怀疑朱元璋谋夺其位,便欲削夺其兵权,私下策动李善长离开朱元璋,前来辅佐自己。李善长坚信实为人中俊杰的朱元璋,“固谢弗往”,仍然不离朱元璋左右。正身遭厄运的朱元璋对此极为感动,愈发倚重李善长。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收降巢湖水师后,拥有步、骑、水军各兵种,声威大振。此时,李善长力主朱元璋急速渡江,攻取集庆(今南京),作为平定天下的大本营。这一充满远见卓识的英明决策获得大将徐达等人的支持,胸有远谋、志得天下的朱元璋当即采纳李善长的意见,旋即挥师渡江,拔采石,趋太平,次年二月,一举攻克江南重镇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大军进城三日,李善长忙于起草布告,军令,严禁士卒扰民。

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正月,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此时,李善长官拜右相国,处理政务,“裁决如流”。他深谋远虑,又娴于辞令,许多重要文件都由他负责起草。朱元璋常率大军征讨四方,每次征讨,他都像刘邦信任萧何那样,把留守后方的重担托付给李善长。李善长每次都不辜负朱元璋的希望,他治理后方,从容调度,不仅击败应天府周围敌军的骚扰,而且使“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李善长不仅注重政治运作,而且注重货殖理财。他榷淮盐,立茶法,斟酌元制,去其弊端。又恢复制钱法,开铁冶,定鱼税,使“国用益饶,而民不困”。

吴元年(公元1367年)九月,李善长论功受赏,被封为宣国公,由右相国改称左相国,居百官之首。熟谙法家之术的李善长积极劝导朱元璋健全法制,朱元璋遂命李善长与刘基等人裁定律令,颁示中外。

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即帝位,国号明。李善长兼太子少师,授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录军国重事。此时,已54岁的李善长更加精明干练,经验丰富,朱元璋让他肩负起拟定官制、礼仪的重大使命。举凡追封朱元璋的祖先,册立后妃、太子,分封诸王,爵赏功臣,拟定郊社宗庙礼仪,奏定六部官制,商议官民丧服以及朝贺东宫礼仪,监修《元史》,编撰《祖训录》、《大明集礼》诸书等等,都由李善长全权负责。李善长恪尽职守,殚精竭虑,日理万机。其间,朱元璋亲临汴梁慰问前线将士,令李善长留守都城,“事无巨细,悉委善长与诸儒臣谋议行之”,“一切听便宜行事”。李善长能者多劳,为朱元璋坐稳江山、架构体制又立下了赫赫功绩。

★在“明主”面前不知进退是其人生的不幸

李善长之死,虽有朱元璋有意杀功臣之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在后半生的人生决策中所犯的一系列错误。这些错误本来都是历史上功高权重的大臣所最容易犯的。作为熟知古今的李善长不会不知道,但他还是有意无意地犯下,这不能不让人为之扼腕感叹。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

授予李善长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当时荣封国公者仅有六人,他们是徐达、常茂(常遇春之子)、李文忠、冯胜、邓愈、李善长。朱元璋把李善长置于六公之首,将其“比之萧何,褒称甚至”。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朱元璋又命李善长与曹国公李文忠共同执掌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此时的李善长集行政、军事、监察三大实权于一身,位极人臣,权倾朝野。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早在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朱元璋就提擢李善长之弟李存义为太仆丞,李存义之子李伸、李佑皆为群牧所官。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时,朱元璋把大女儿临安公主嫁给李善长之子李祺,李祺身为功臣之子,又是皇帝的长婿,官拜驸马都尉,颇受朱元璋的器重,李善长攀上了这门亲事,“光宠赫奕,时人艳之”。

面对无人可及的功劳和扑面而来的荣耀,一向热衷功名利禄的李善长喜不自禁,不免有些飘飘然,渐渐开始骄横弄权。

朱元璋起兵于淮河,其身边的文武大臣多系同乡。李善长身为淮系集团的首领,在升居相位之后贪恋权力,喜欢拉帮结派、排斥异己,一改过去艰难岁月中注重团结、化解矛盾的作风。随着地位越来越高,李善长也日益变得狭隘、自私、专横,其外表宽和,内多忮刻。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侵善长权,即按其罪奏黜之”。受到朱元璋信任的谋士刘基,因为不屈于淮系集团而遭到李善长的嫉妒和排挤。早在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五月,朱元璋北上汴梁,令李善长、刘基留守应天。李善长的亲信、中书省都事李彬贪污受贿,刘基认为,依法当斩。李善长徇私包庇。刘基派人驰报朱元璋,使李彬最终得以正法。李善长因此对刘基怀恨在心,待朱元璋回朝后,他纠集淮系大臣攻击刘基。刘基感到大祸临头,急忙告归故里。李善长于心不甘,伙同胡惟庸等人排挤刘基的挚友杨宪,怂恿朱元璋将其处死。李善长富贵之极,却欲壑难填。其后,他又以丞相名义向大将汤和借调300士兵帮他修建豪华宅第。汤和对此不满,告之朱元璋。李善长骄佚日盛,越来越遭到大臣们的非议。不久,凌说、高见贤、夏煜等人联名上书,要求撤换李善长。就在李善长之子李祺迎娶临安公主一个月后,御史大夫汪广洋、陈宁上疏弹劾李善长,指责他“狎宠自恣”。朱元璋为了平息众怒,削去李善长岁禄一千八百石。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正当李善长官运亨通、安享富贵之时,遇到了突发的一次大劫难——胡惟庸案事发。

而李善长与胡惟庸关系密切。当初,胡惟庸只是一个小知县,李善长见其能干敏捷,又是同乡,遂在朱元璋面前大加推荐,使胡惟庸擢升太常少卿。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胡惟庸由中书省参政一跃而为中书左丞。鉴于胡惟庸已执掌朝政,淮系集团坚不可摧,李善长遂辞去相位。李善长对胡惟庸不仅有提携之恩,而且李、胡两家又有姻亲之戚。其弟李存义之子李佑是胡惟庸的女婿。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朝中有人举报李善长之弟李存义是“胡党”分子。朱元璋下诏免死,将其贬至崇明。然而,身为其兄的李善长没有进宫谢恩,朱元璋于是衔恨在心。又过了五年——即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朱元璋大兴刑狱,李善长的亲戚丁斌等人皆获罪。这时已77岁的李善长年老昏聩,竟然数次为丁斌等人说情,惹得朱元璋火冒三丈,连夜提审丁斌。丁斌曾在胡惟庸家做过仆人,他供出李存义是胡惟庸的同谋。朱元璋下令逮捕李存义父子,突击审讯。不曾料想,李氏父子在供词中指认李善长完全知悉胡惟庸谋反的全部底细,却隐匿不报,说“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

正当朱元璋为之生气之际,锦衣卫又呈上新的供状,状告李善长,说:“将军蓝玉出塞,至捕鱼儿海,获惟庸通沙漠使者封绩,善长匿不以闻。”又有李善长的家奴卢仲谦等,状告李善长与胡惟庸“通赂遗,交私语”。朱元璋怒发冲冠,下令逮捕李善长,怒斥他身为元勋国戚,“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将李善长及其家族70余人迅即斩首。朱元璋亲笔罗列李善长的罪行,写成《昭示奸党三录》,布告天下。

同类推荐
  • 三国杀之征战之王

    三国杀之征战之王

    唐凌与刘雪两位中学生无意间穿越到另外的平行空间——艾玛大陆,这里十年举办一次《三国杀》桌牌比赛,这里的比赛决定着来到这里的是否可以回到现实当中,只有唯一一位成为王者才可以离开这里。最后只有一人可以离开这里,究竟谁会成为王者,是来自另外空间的斗士们,还是唐凌,还是刘雪。两人的友情最终会伴随着战斗的升级而破裂吗。感谢您的阅读和批评,作者会努力加油的。
  • 狩明

    狩明

    南明永历政权覆亡后,一群不甘心作亡国奴的遗民,立志海外建国,保存中华文化。等国力强盛后,反攻大陆。他们在建国过程中遭遇重重阻力,满清和洋鬼子们的重重绞杀,也没能动摇他们的决心。他们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吗?
  • 曹子

    曹子

    在黑暗的世界里,没有谁对不起谁.........
  • 哲度

    哲度

    乱世枭雄,群雄逐鹿。乞丐土匪,自有摸天路。铁血孤儿,一路上王座。
  • 乱楚演义

    乱楚演义

    楚将祚沦,东岛兴兵。虽有悍将猛士,智人奇才,只可叹挽狂澜非易事,扶大厦更甭想。那些个乱世儿女各怀奇志,或藏于深山,或隐于朝庙,或折冲于杯俎之间,杀敌于千里之外。增删几次,批阅N载,只为写出一部乱世奇史。这正是:大楚兴盛藏危卵,东洲作乱梦难还痴男憨女飘零世,秦晋泫然盼月圆。本书主角:萧卫、张翾、柳文华、矢破敌……那个啥,说多了可都成路人啦。我不管,哼。。。有人问我了,有美女帅哥木有?当然是有哒,就是不给你,哼哼。。。不准卖萌。。。Ps.因为章节名最多二十个字,所以把回目的完整版放在作品相关里了。
热门推荐
  • 天下为聘:娘子快到碗里来

    天下为聘:娘子快到碗里来

    她本是21世界的全能才女,一朝穿越已为人妇,甚至还有了孩子,他本想夺取她身上的转生玉霸为己有,所以对她用尽一切残酷手段,奈何不知不觉间,她已在他心头。为了得到他,他不惜让她恨他。他本安于部落一角,却遇到她,救了她,爱上她,为了寻回她,屡屡身陷险境。他本安之一隅,放弃仇恨,却被她的勇气折服,为了她,他甘愿做她的依靠,一起图谋天下。奈何一生一世一双人,这一世早已注定她的归宿只有一个,我愿金戈铁马为你君临天下,你可愿一袭红衣为我红袖添香……
  • 提炼是个技术活

    提炼是个技术活

    一个倒霉的少年,一个被认为是废物的家伙,在穿越过程中灵魂带上了提炼材料妙用的火焰,在修真界不断地收购着各种废品……无论下品材料,炼废的法宝来者不拒,有多少要多少!......
  • 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艺术小殿堂

    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艺术小殿堂

    本书系统介绍了生活中的各种艺术,以及艺术的社会价值、科学价值、艺术对人的情感和修养的影响。
  • 神龙帝尊

    神龙帝尊

    孤身少年,从清风镇走出,战神魄,斗灵婴,闯三界,在强者之路,斩荆棘,破万难,成就无上神皇。
  • 胭脂之恋

    胭脂之恋

    序章她与他,他是永久不死可她已死他就死。她与他的恋情会怎样?
  • 你好,顾傲娇

    你好,顾傲娇

    人生不能重启,打开记忆的闸门,他是我心底最柔软的回忆。上课小纸条,下课小卖铺。我们的青春总是幼稚而炽烈,那时的我们爱一个人总是倾尽全力付出自己所有的好。三岁的时候,可以为了喜欢的人,将最爱的棒棒糖让给他。十六岁的时候,为了喜欢的人,只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城市。二十六岁时,只庆幸因为你而没有随便找一个人妥协了生活。我们同桌三年,同校十年,也牵手通行未来所有时光。
  • 回到明朝当土豪

    回到明朝当土豪

    明朝末年,大地动荡,一座擎天大厦将倾之际,却从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以一己之力保住了大明基业。他立志实业救国,所以兴办工厂,造福百姓。他扬言踏平鞑虏倭寇,所以秣兵厉马,南征北战。他为人低调不奢华,做事踏实不浮夸。他东踹倭奴北踢鞑子。南虐猴子西坑番夷。广殖海外,开疆扩土。YY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我愿与大家共勉之。且看李承如何在血雨腥风鱼龙混杂的明朝末年闯出一片天地,创造一个日不落的大明帝国。
  • 巨星导演

    巨星导演

    混了娱乐圈十多年,却因暴脾气一直是边缘人物,好不容易否极泰来却穿越了……在新的世界,重新来过的他自然朝着世界级大导演而努力!他的爆脾气让他成为巨星,也让他被人非议不止!《世界娱乐周刊》:独一无二的巨星导演脾气太坏,他应该被关进监狱拍100部电影来赎罪!
  • 人类——开端

    人类——开端

    杨闵,平凡的名字,不平凡的人。一个天才的故事。生活,爱情,金钱,友情。代入感强,贴近生活。
  • 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

    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妈妈的野心、培养冠军的信心、支撑家庭的苦心、培养品性的决心、培养责任心、面对现实的平常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