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38900000016

第16章 一生俯首拜阳明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嘉靖七年(1528)年九月初八,朝廷派出的特使冯恩来到了南宁,带来了朝廷对王阳明的亲切问候。

圣旨对王阳明平定思、田之乱进行了嘉奖,并发放了一份大礼包:赏银五十两,丝四匹。在南赣,王阳明剿灭了那么多山贼,才总共得到了四十两白银奖励。相比起来,朝廷这次的行动算是大手笔了。王阳明听说圣旨到,挣扎着从床上站起来,坚持要行跪拜大礼。

不过还有更搞笑的事情。圣旨中居然对平定八寨、断藤峡的事情只字未提,似乎在警告王抚台,没有惩办你的自作主张,已经是格外开恩了!王阳明又怎么可能看不出这一点呢。

冯恩只是个两年前刚中进士的职场新人,朝廷派他做特使,足以说明对王阳明的广西平叛成果相当不重视。但冯恩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请求王阳明收他做弟子,王阳明被其诚意打动,终于答应了。他也就荣幸地成为了王阳明最后一个学生。

到了十月初十,王阳明又在病榻上提起笔,写下了《乞恩暂容回籍就医养病疏》。他再一次强调了自己的病情,肺病已经让自己不堪折磨了,来南方后又中了炎毒,一遇到湿热天就发作。浑身溃烂。随行的医生无法忍受南方的气候,先回老家了,无人给他治疗。希望朝廷允许他立即返回家乡养病。

将近三个月过去了,王阳明盼星星盼月亮,还是没有盼来朝廷的回复。谁让他过去十年屡屡上书请辞,然后又表现得比正常人更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呢?嘉靖皇帝和内阁官员们难得地达成了共识,让王阳明在广西多待一段时间。

王阳明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他还想再回山阴,最后再看一眼自己住过的房子,院前栽下的花草,和那些一直挂念自己的弟子道个别,也许最重要的是他太想听儿子正聪叫自己一声父亲了。死在这里,他实在于心不甘。

从广西回乡,漓江是必经的水路。沿途美妙的风景,王阳明已经无心也无力欣赏了,他只想早早回家。可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船家根本不敢把船开快。不过有一天,当别人告诉他,前面就是以马援将军名字命名的伏波山,山上有伏波庙时,他突然精神振作,下令停船上岸。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

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

他的思绪,一下子回到四十三年前,回到那个梦境中。没错!大殿的布局,塑像的朝向,侍卫的人数,案前的香火……都和梦中几乎一模一样。

而他的一生经历,他成就的辉煌,他遭受的陷害……和伏波将军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感慨道:“我十五岁梦到伏波将军,今天所见,宛如梦中,人生出处岂是偶然!”

在这里,他挥笔写下了一首诗:

四十年前梦里诗,此行天定岂人为。

徂征敢倚风云阵,所过须同时雨诗。

尚喜远人知向望,却惭无术救疮痍。

从来胜算归廊庙,耻说兵戈定四夷。

到了增城(今属广州),他参拜了六世祖王纲的庙。王纲生活在元末明初,和大明开国第一谋臣刘伯温是好朋友,刘伯温推荐他入朝为官,担任兵部侍郎。在处理苗民兵乱时,王纲死在了增城。

王阳明的学生王大用此时担任广东布政使(副省长),火速从广州过来陪同他北归。王大用知道老师的情况,悄悄命令将上好的木料装上船。王阳明对自己的情况也很清楚。在一次谈话中,他突然问自己的学生:“你知道孔明托付姜维的故事吗?”

王大用的眼泪马上就流了下来。

前面就是梅岭,过去之后就是江西,王大用吩咐用竹轿抬着老师,小心上山。正是隆冬时分,积雪湿滑,山路非常难走,侍卫们小心翼翼地走在湿滑的山路上,王阳明坐在轿子里非常着急,他是真担心,自己赶不回去了。

终于过了梅关,来到了江西地界。在赣江码头,王大用把老师送上船,眼含热泪话别。王阳明已经站不起来了,他吩咐快速前进,十一月二十五日,船到南安(今江西大余),这是十年前,他担任南赣巡抚时管辖的八府一州之一。

他有两个学生在当地任职。推官周积和赣州兵备道张思聪,得到消息后火速赶来。

见到两人,王阳明来了精神,居然从床上坐起来了,两个学生都非常紧张,他却笑着问:“你们近来的学业进展如何?”全然不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

“学生还在继续攻读。”两人更关心的是,“先生的身体,可否有所好转?”

“我的病已经无药可治了,现在没有死,只是元气还没有尽罢了。”王阳明的脸上依然带着笑容。面对死亡,他真的这么从容吗?不一会儿,他突然闭上了眼睛,难过地说:“我平生的学问才有所成就,还没有和同道中人好好分享,这样走我实在不甘心!”

这,才是他真实的想法。

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每一个生命都不能清零重来。尽管活着有太多痛苦,太多烦恼,太多无奈,太多不甘,当我们真的要告别这个世界时,还是那样的依依不舍。其实,不要追问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存在,就是最重要的意义。

十一月二十九日,船到青龙铺。王阳明让人把周积叫进来。

他慢慢睁开眼睛,平静地说:“我走了。”周积跪在床边泣不成声:“老师,您……您有什么话要交待?”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是王阳明留给世界的最后八个字。

这一刻,大约是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辰时,公历1529年1月9日8点左右,孔子之后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世界上没有永恒不灭的肉体,也未必有永远不灭的灵魂,但是,世界上真的有永恒不灭的思想(前提是地球没有毁灭,人类没有消亡)。

孔子、柏拉图、西赛罗并没有死,在这个越来越拥挤的星球上,每天都有无数人和这三位大师进行精神交流。当然也有无数人,靠解读他们的学说来养家糊口。

王阳明同样没有死去,过去的五百年间,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几乎没有一天不受到他的影响。

世间已无王圣人,十二月三日,周积一行在南野驿下船,将船上的木板装订成棺,为王阳明沐浴入殓。第二天,装载灵柩的大船驶向南昌。一路之上,都是王阳明生前走过的州县。无数士兵和百姓沿江痛哭,许多家庭自发搭建灵堂祭奠,场面十分感人。

王阳明一生的功绩,很大一部分来自江西,灵柩到了南昌,当地百姓更是如丧考妣,痛哭至昏厥者不可胜数,草木为之同悲,天地为之动容。

按很多官员和百姓的想法,王阳明的灵柩就不要走了,南昌会给他留下最好的栖身之所。周积和张思聪费了很大的力气,终于做通了工作。直到次年的正月初一,灵柩才又重新装船,开往广信。

王阳明去广西时,弟子王畿和钱德洪一路送到严滩。他们在京城得知消息之后,果断地放弃了二月的会试,前往严滩迎候。

二月,王阳明的灵柩回到了山阴,门下弟子搭建了灵堂。学院的讲课照常进行,一如王阳明在的时候。李珙等人在洪溪为王阳明修墓。

嘉靖八年十一月十一日,王阳明的灵柩被安葬在了绍举府兰亭镇花街洪溪鲜虾山南麓,这块墓地是王阳明生前亲自选的,周围青山环绕,林木茂密。离此五里处,就是著名的兰亭,坟前不远则是洪溪。

下葬当天,亲朋好友、当地官员,还有全国各地赶来的弟子,超过了一千多人。这时距离王阳明去世,已经有十一个月之久。

一代伟人,终于得到了宁静的栖息之所。可是在人间,关于他的纠纷却并没有停止。

拨乱反正,阳明先生入太庙。

阳明之死,朝廷早就得到消息了,没有任何谥号与封赏,但却有另一番表示。

这年二月,原任吏部尚书的桂萼兼武英殿大学士,九月,一心排挤王阳明的杨一清,因年龄原因退休。而张璁以直升飞机的速度,当上了大明首辅。而七年前,他还是个没品的礼部闲杂人员。

王阳明不按桂萼的指示出兵安南,还未经许可,自行从广西返回家乡。这都让桂萼的吏部尚书当得很没面子。尽管王阳明已经不在人间,死者为大,但桂萼依然不肯放过王阳明。

桂萼给王阳明罗列的罪状包括:

一、对思恩、田州的处理恩威倒施,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平定八寨、断藤峡是擅作主张,未奉成命,完全不把领导放在眼里。

三、未经许可,就从两广巡抚岗位擅离职守,影响恶劣。

四、自创心学,目无朱子,纠集弟子,拉帮结派,图谋不轨。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王阳明尸骨未寒,桂萼就处心积虑地进行报复,小人嘴脸暴露无遗,他也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就不害怕报应。张璁对王阳明是有好感的,如果不是杨一清处处阻挠,他早就把王阳明拉进内阁了。朝中支持王阳明的声音依然很强劲。但有一个人的意见,却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他要说王阳明不好,别人都不敢怎么反对。

这个人就是当年希望王阳明入阁,后来却不放心以至不喜欢王阳明的嘉靖皇帝。按照习惯,重要大臣去世了都要追封谥号,可嘉靖是怎么对待这位挽救了大明王朝的绝世大儒呢?

他首先剥夺了王阳明的新建伯爵位,让王家后代成为平民。然后,又把王阳明的心学定为伪学,禁止传播。年少轻狂的嘉靖,以为自己的措施雷厉风行,可以在历史上留下精彩一笔,却不想自己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王阳明虽然已经不在人间,他的学说也被嘉靖皇帝禁止传播,但朝廷内外有这么多王阳明的生前好友,大江南北更有无数阳明弟子,想完全禁止这个思想流派的传播,简直比禁止男人追求女人还困难。

嘉靖十年(1531),身为礼部尚书的方献夫,公然在北京联合四十多名官员和翰林学士,公开讲授阳明心学。朝廷对此事不了了之。

嘉靖十三年(1534),王阳明的两位优秀弟子邹守益与欧阳德,担任南北两京国子监的领袖,他们知法犯法,顶风作案,无所畏惧地公开鼓吹心学。

嘉靖二十七年(1548),身为大学士的徐阶,在北京灵济宫和上千阳明弟子讨论心学。

朱厚熜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他的孙子万历。嘉靖四十五年(1566),儿子朱载垕继位,改第二年年号为隆庆。

而就是在隆庆元年,王阳明就被追封为新建侯,谥号“文成”。儿子隆庆这么着急给王阳明平反,无疑是抽向老子嘉靖的一记响亮耳光。

在券文中,隆庆皇帝继续狠抽老爹的耳光:“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民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

值得一提的是,汉朝的张良和明初的刘基,也有同样的谥号。

隆庆的儿子万历上台之后,张居正担任首辅长达十年,作为江右学派弟子徐阶的学生,张居正骨子里接受了阳明思想,现实中却坚持不懈地打击阳明弟子。而他刚一死,继任的首辅申时行,却完全站在了王阳明一边。

万历十二年(1584),也就是张居正死后两年,在申时行的坚持之下,王阳明和陈献章两位心学大师,被隆重地请进孔庙从祀。这时,距王阳明去世,只过去了半个世纪,王阳明九泉之下有知,无疑也会非常开心。他十二岁时立下的志愿,这时候已经被朝廷正式承认了。但他不会想到的是,自己死后,后世子孙却那样不争气。

纠纷不息,智慧无法传承。

王阳明已经不在人间,但他的后代,却为了一个爵位而争执不休。

王阳明四十四岁的那一年,他对诸氏生孩子已经不抱希望了。父亲王华做主,将弟弟王守信的儿子正宪过继给他。这本来是好事,谁想却给自己的后代引来了大麻烦。

十年之后,诸氏告别了人间。第二年初,王阳明和张氏结婚。当年十一月,他神奇般地老来得子,张氏为他生了正聪。孩子不满十个月,还不会开口叫父亲的时候,王阳明就接到圣旨,远赴广西平叛。

第二年的十一月底,他病逝在返乡的船上。没能和亲生骨肉见最后一面。父子之间也没有过任何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王阳明给孩子取名正聪,当然希望他能够聪明,可非常遗憾的是,孩子没有继承半点父亲的智慧。

王阳明去世之后,嘉靖皇帝和朝中一些大臣依然不忘找他的麻烦。心学被列为邪说,明令禁止,王阳明的伯爵没有被剥夺,已经是天大恩典了,但也就到此为止,后代不能世袭。

山阴当地官员都是属变色龙的,从前对王阳明客气得不得了,王阳明一死,他们就板起面孔,经常找王家的麻烦。不过,最大的威胁往往来自最亲的人。小正聪和母亲在家乡守孝的当口,已经长大成人的王正宪,却在亲生父母的煽动下闹起了分家。这个伯爵府本来就是王阳明用生命与汗水换来的,他有什么权力分割?

正聪和母亲在这个大家庭孤立无援,被迫逃到阳明弟子黄绾那里避难。黄绾记得王阳明对自己的照顾,更对王阳明死后的遭遇愤愤不平。他一直很好地照顾着这对孤儿寡母。等正聪成年之后,还把自己的亲生女儿许给了他,并替他改名为王正忆,可能是要孩子记住自己的恩情吧。嘉靖皇帝四十多年的统治,给王正忆留下的都是些痛苦回忆。

嘉靖一死,王家的好日子就来了。隆庆皇帝给王阳明正式平反,允许心学自由传播。更让人到中年的王正忆高兴的是,王阳明的新建伯爵位改为世袭,他也理所当然地当上了伯爵,并重新回到了山阴,重新拥有了父亲亲手修建的伯爵府。

作为绝世大儒王阳明唯一的亲生儿子,王正忆的智商和老爸相比,不知道差了多少条街。因为赶上了好政策,他终于安享了一个幸福晚年,并且有了两个儿子。黄氏夫人生了王承勋,侧室生了王承恩。王正忆死后,嫡子王承勋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爵位,也名符其实地继承这份功勋。王承恩倒还算规矩,没想着搞什么阴谋诡计。但是,王家的悲剧却刚刚开始。

王承勋当上伯爵时,已经是万历年间。王承勋没有爷爷运筹帷幄的能力,更没有爷爷为国分忧的决心,只是坚定不移地过他漕运总督的幸福生活。都说隔代遗传,他在有些方面,居然和爷爷有共同之处:两人的夫人都生不了孩子。

王承勋可没有爷爷那么高的风格,反正不缺那俩钱,就娶了好几个小老婆。沙氏给他生了三个儿子:依次是王先进,王先达,王先道。因为没有嫡子,最年长的王先进就是天然的继承者了。

王先进的名字先进,脑子却一点不先进。那年头,身体好的男人,谁不留下七八个儿女,可他,一辈子只有一个儿子王业昌,居然还给夭折了。于是他也学曾祖父王阳明,要弟弟王先达将其长子王业泓过继到自己名下继承爵位,却忘记了王阳明当年过继儿子带来的麻烦。

王先达当然高兴啊,大哥要是一死,伯爵府还不是我们爷俩的天下啊。他赶紧回去向老婆汇报这个好消息。

王先达的老婆章氏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她并不满足于只让儿子当伯爵,自己就想先当伯爵夫人呢。章氏为了达到目的,到处散播自己的理念:“大伯既然没儿子,我看他最好就别要这个爵位了,直接给亲弟弟多好,过继来过继去的,不嫌麻烦啊?”

王先进一听这话当然不干了,从山阴老王家的后人里找了一个同族的人,叫王业洵,立做自己的嗣子,并准备让这个跟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年轻人继承爵位。但按朝廷的爵位继承文件规定,王先进这是胡折腾,爵位只能留给业字辈的老大王业泓。

王业洵虽然当大少爷当得春风得意,但他有着清醒的头脑和足够的危机意识。知道王业泓早晚要上位,现在自己享受的一切早晚要给人家。怎么办?造谣!

王业洵和哥哥王业浩出钱,让一些人在外面散布谣言,说王先达不是王承勋的亲生儿子,是收养的,根本不能有继承权。然后,他们找来了王承恩的儿子王先通,推举他为继承人。当然,王业洵哥俩出了这么大的力,王先通得手之后,多少也得有所表示。

这下好了,王先通和王先达两个堂兄弟为了争夺爵位继承权打开了官司,一打就是十几年。直到王先达死,案子都没了结。王业泓这个本来无可争议的继承人当然不肯罢休,继续跟王先通死扛,两家把官司一直打到了京城。

王业洵的哥哥王业浩这时已经当上了两广巡抚,经过他在朝中这么一活动,京官们随便编了个理由,硬是将继承权判给了王先通。

不甘心的王业泓试图进宫告御状。可他也太天真了,别说崇祯皇帝已经被东北满贼(皇太极、多尔衮)和西北匪徒(李自成,张献忠)折腾得快崩溃了,就算是太平盛世,皇上也是你一草民说见就见的?走投无路的王业泓试图在皇宫前自杀,以表达自己的愤怒,可就连这点小事他都没做成,被抓进了监狱。溯本正源,还要怪自己那个多事的老妈章氏。

王先通终于得到了不应属于自己的爵位,但这个荣誉只享受了四年,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的队伍打进了北京,王先通当时镇守朝阳门,由于消息不顺畅,别人都忙着投降,他却忙着抵抗,结果被杀死在城下。草民王业泓在乱世中却成功地活了下来。

王先通死后,他的儿子王业泰继承了新建伯爵位,后来跟着鲁王的小朝廷混。王业泰是王阳明的五世孙。顺治三年(1646),杭州城破,王业泰等人跟随镇东侯方国安降清,王家的爵位传承也就到此为止了。

王阳明之后,王家五代人中,别说再出个哲学家,连个冀元亨这样级别的读书人也没有出现。反而出了不少为争夺新建伯爵位不择手段的丑事。王阳明自己本身就是大教育家,桃李满天下,却没有精力培养和教育自己的儿子,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让人遗憾的事情。

同时,也说明了智慧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东西,无法遗传更无法复制。邹守益家族四代人出七个进士的传奇,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世间只有一个王阳明,永远不会有第二个。他为世间留下了《传习录》等数百万字的作品,可以让一代代的中国人永远从中受益,改善自己的思维,完善自己的性格。他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传奇故事,可以激励无数在逆境中苦苦挣扎的人,坚持自己的理想,把握自己的机会。他用自己一生的光明磊落,践行了“致良知”的理想,验证了“知行合一”的可能。他无愧于祖先,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置身其中的那个时代,无愧于孔子之后最伟大哲学家的殊荣,无愧于绝世大儒的美誉。

同类推荐
  •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传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传

    于成龙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清廉官吏。人到中年,他才踏上仕途。从县令、知州、知府,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最后官至两江总督,他一直清廉之风不改,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第一廉吏”。
  •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本书作者回首往昔,叙述了她与父母坎坷的生活历程,特别是他们一家在“文革”中的遭际。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松树的风格、淡定的秋色和永远的怀念。
  • 日本皇室间谍:川岛芳子

    日本皇室间谍:川岛芳子

    在她被战争和命运捉弄的一生里,有多少人被她诱惑?多少人被她毒害?又有多少人情愿被她诱惑?多少人甘愿被她毒害?又有多少秘密,多少精彩的故事伴随着这个可叹、可悲、或恨、可耻的川岛芳子呢?本书全面介绍了川岛芳子这位“格格间谍”如何从一个王室公主变身为东洋谍花的心路历程,也从大的横断面勾勒了这位间谍的斑斑劣迹和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末路人生。
  • 东方兵圣——孙武

    东方兵圣——孙武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一本描写民国才女的通俗读物,也是一本了解民国女子、学习民国才女优雅和提升个人魅力的书。时光总是无情的,却被这十四个或权倾一时,或明艳倾国,或才德震世的女子轻柔的化去其中的冷酷,留给世人和煦动人的春光。潘玉良、凌淑华、庐隐、吕碧城、萧红、林徽因、阮玲玉、陆小曼、石评梅、张爱玲……她们在女子本就低微的时代,却用独立自强将时光雕琢的如此曼妙可人,愉悦了自己,滋润了他人;她们在危机四伏的动荡乱世里,却守得住内心一份真情,用一番旷世痴恋为风华岁月浇筑了一座令后世敬仰的丰碑。即便狂浪呼啸,自有这十四个永锢于时光中的女子,用美到极致的馨德,为迷茫的你拨开生活的迷雾,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
热门推荐
  • 曾经和你去流浪

    曾经和你去流浪

    本书中收录的由青少年朋友创作的文章,都是青少年朋友心灵智慧的结晶,客观地反映出他们的校园生活,真实地再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见证了他们曾经的情感历程。虽然有些文章还不够完美,文笔略显幼稚,但通读全篇,你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荡漾在他们心灵深处那份最美好最纯洁的情感,看到他们对美好情感真实流露的向往。诚然,在他们美好情感的背后,也充满了困惑、焦虑、不成熟,甚至有些酸涩,但我们想,在阳光雨露的普照和滋润下,在辛勤园丁的修剪和浇灌下,他们终会一步步地走向成熟,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 续碑传选集

    续碑传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荣耀主宰

    荣耀主宰

    以圣骑士参加《地下城与勇士》世界总决赛的罗格,在比赛中猝死魂穿奥多姆大陆,随身带着DNF圣职者系统的他会在奥多姆谱写怎样的史诗呢?让我们一起期待!
  • 罂粟花开

    罂粟花开

    紫红色的花瓣轻拥着淡黄的蕊,在地中海东部的日光下,微风里放肆的摇摆尽情妖艳~~“他目光突然定格在好似冰砖砌成的吧台角落处,一个女子风情的坐在那里,高高束起的黑色长发一泄如柱,浓重的烟熏妆,看不清真实的面目,黑色的紧身皮衣,衬托出妙曼的身材,性感的黑色长筒皮靴透露着妖娆的气息~~”一对受过情伤,不再相信爱情的男女在酒吧暧昧的气氛下相识相知,因为这大龄萌女的怪癖习惯如鬼魅般吸引着众人,每周四的夜晚她会在相同的酒吧,相同的位置,相同的时间,众多的追求者中,微醉状态下带走其中一个,而这次她带走了他~~“当她从浴室走出来时,穿着白色的纯棉浴袍,长发湿漉漉的贴在脸上,手里提着个化妆箱。走到他面前,他扬起头望着她,像是被电流穿过全身愣在那里,一张俏脸洗尽铅华,出水芙蓉般清纯,皮肤如牛奶般白嫩细致,巴掌大的小脸上,一双大眼清澈透明像一汪湖水,鼻子小巧但带略带倔强,那嘴唇恰似飘摇在雨中的红蔷薇,虽不是绝世容颜,但有张孩子般纯真的脸,看着就让人心疼,接过她手里的化妆箱,任她坐在他身边,看着她湿润的头发上滴落的水珠,他轻声细语的问道:“有风筒吗?头发湿着容易着凉,我给你吹干。”与此同时,他的朋友也对她倾心已久~~~“林寒也将自己面前的五杯一饮而尽,咬了口柠檬:“还是第一次,有人说跟我接吻是不愉快的尴尬呢~~”晓彤突然将手臂环住他的脖子,用力拉下,踮起脚尖,温润的唇便堵了上去,百家得的灼热燃烧在口腔里直至胸膛,没想到一触即燃,林寒突然像饥渴的孩子将晓彤紧拥入怀,轻巧的舌尖挑启她的齿缝,跟她的舌纠缠在一起,难舍难分,吻得销魂~~~”
  • 吾辈非角色

    吾辈非角色

    本文删除,重新整顿,完了再上,亲们说说来你们都喜欢看神马类型文,男主?女主?说来……!慢热微虐+百合断袖接踵而来,纯粹娱乐之作,乾坤逆转穿越当道,雷雷更健康……一遭离奇车祸,安景歌被带进了一场异世穿越之旅,只是她不幸地穿越到一个乞丐女身上,可悲的说还是一个被诬陷的落魄真公主;且看景歌如何咸鱼大翻身,低调为人、高调行事的她如何一跃成为商界万受瞩目的景公子,如何变成京城赫赫有名的‘黄金美少年’,精彩好戏就要上演——PS:筒子们放心,结局圆满,美男and少女~
  • 火魔传奇

    火魔传奇

    在天元大陆中有很多魔头,他们对火魔有很大的意见,因此他们全都围攻火魔,火魔与他们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战斗,最后,火魔被一个老者所救,他为了感谢老者的救命之恩,他给老者一块金子,老者没有收金子,火魔告别了老者,他来到了一个村子,他看到很多农户在种地,他看到那些弄明种地很辛苦,因此,他用功法帮助他们,农民们非常感激他。
  • 极品村夫

    极品村夫

    吴铭落在了大山深处,却没有死。等吴铭醒过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睡在了一个女人的热炕上,女人丰腴十足,雪白雪白的身子上还挂着一件俏红俏红的红肚兜,村里人都喊她“王寡妇”。这下吴铭可傻了眼,小寡妇投怀送抱,偏偏要他英雄救美。怎么办?是赶鸭子上架?还是霸王硬上功?咬咬牙,跺跺脚,在十六村这地界上,村长就是王法,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怎么?吴铭就是不服,脱了裤子瞅瞅,看谁尿得远谁牛叉!
  • 总裁往左我往右,萌宝来牵线

    总裁往左我往右,萌宝来牵线

    俗话说:日久见真情,别搞一夜情...男主:我没搞一夜情,我搞一见钟情。于是,傲娇的总裁百般讨好,“为我生个孩子吧!”女主却不领情,巴掌伺候,“别拿孩子当筹码。”母亲离奇逝世,他哄骗她回家,百般疼爱,却是在隐瞒真相。得知真相后,女主,呃不,是女强人放下仇恨离开,五年后带宝而归,看小萌宝来当月老,为他们牵红线。【评论,打分,票票看免费】
  • 战乱虚空

    战乱虚空

    何为仙?凡人曰:起死回生,能常人所不能者为仙!修者曰:逆天改命,破碎虚空者为仙!仙人自语曰:仙!皆为屠狗辈者也!到底何为仙?所谓仙?战尽虚空,破天寻仙!
  • 重生之少爷传奇

    重生之少爷传奇

    他重生了,带着外星意识回到童年。他一路小心经营自己的地盘,他以为自己成功了,就在欣喜之际却意外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阴谋",而属于他的路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