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46700000004

第4章 人性善(上)

孟子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理想的人生,怎样才能过上高贵体面的生活。这一切的基础,必须建立在善良的基础上。孟子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善良的,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孟子的这一思想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那么,人一生下来,到底是不是善良的?为什么说按照孟子的思想,我们能过上幸福美好的人生呢?

孟子不仅以他自身的人格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大丈夫人格,为我们树立了人格的理想,而且还以一个先知先觉者的深刻与远见,为我们中华民族奠定了伦理道德理想、政治理想、社会理想。他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理想的政治;什么才是理想的道德;什么才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才是理想的人生。尤其是他提醒我们,什么样才是体面而高贵的生活。事实上,孟子和孔子一样,在现实政治的层面上,他也是失败的。

《史记·孟子列传》里对孟子在现实政治上的成败有这么几句话: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子、田忌。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自己把学问学得差不多了,孔子的道也通达领会了。之后,他去游说齐宣王,结果虽然齐宣王非常敬重孟子,但是并没有照孟子所说的那样去做。

后来孟子又到梁国,到了梁国又是什么结果呢?梁惠王不果所言,就是说梁惠王不认为孟子的话是有道理的。孟子在梁国时,不光见到梁惠王,还见到了梁惠王的儿子梁襄王。孟子对于梁惠王、梁襄王这两个王的评价很低,他骂梁惠王是“不仁者!梁惠王也”,梁惠王这个人,太不仁德了。他甚至当着梁惠王的面,说梁惠王是“率兽食人”,带着野兽吃人,骂得真够厉害。梁惠王死了以后,梁襄王即位,孟子去见了他以后,孟子说“望之不似人君”,这家伙比他老子还差,没有一点点君主该有的风度和气质,简直就不像一个做君主的样子。

孟子在梁国的政治上无所作为,在滕国也无所作为,在宋国就更不用说了,当时的宋康王是一个有名的暴君,他不可能有所作为。当时的诸侯们对孟子的思想有个普遍的看法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大家认为孟子所讲的话很迂腐,离现实很远,有点不切实际。所以大家对他都敬而远之。既然孟子在现实政治上如此失败,没有一个诸侯重用他,也没有一个诸侯用他的理论来治国,那么孟子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所做的贡献体现在何处呢?宋代理学大家程颐说过:

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

孟子对于这个世道最大的功劳,就是他提出了性善的观点。证明人性善,被程颐认为是孟子对我们中华民族在建筑精神信仰上最大的贡献。

人性本善告诉我们,人一出生就是善良的。有人用“丧家之犬”来形容孔子在世的时候,他的辛苦奔波,以及不被重用,其实孟子跟孔子一样,在他在世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君王重用过孟子,也没有采纳过他的治国理念。然而,孟子之所以被称为亚圣,就在于他的思想经过了岁月的洗涤,沉积了下来,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主流观念。那么为什么时间会最终选择了孟子?为什么说“人性本善”的思想,是孟子对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呢?

关于人性问题,孔子也谈过,但是孔子谈得比较含混。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说,孔子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这句话翻译过来,意思就是人性都是相近的。但为什么有善人、有恶人、有成就事业的人,有一事无成的人呢?那是因为后天的习得造成的。在后天环境下,大家受到了不同的影响,所以成为了不一样的人。孔子这句话并没有告诉我们人性到底是怎么样的,但他坚持了一个原则,就是所有人的人性是一样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到了孟子这个时代,关于人性,主要有五种观点,《孟子·告子章句上》记载: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一、人性无善恶。

有一次公都子对孟子说,关于人性问题,你讲人性是善的,可是别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告子就讲“性无善无不善”,人一生来下是没有善恶的,善恶完全是后天的影响,这是一种观点,代表人物是告子。

二、人性可善可恶。

公都子继续说:人性具有多种可能性,引导得好就变成善,引导不好就变成恶。比如说在周文王、周武王的时代,民风很好,老百姓大多数是善的。可是到了周幽王、周厉王的时代,民风就不好了,大多数老百姓的性情都倾向于残暴。可见,人性善恶要看你怎么引导。王充在《论衡·本性》认为这是周人世硕的观点: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

这是第二种观点。

三、人性有善有恶。

公都子又说:有的人,人性是善的;有的人,人性是不善的。例如象、瞽瞍、舜是一家人,瞽瞍是父亲。舜是大儿子,象是小儿子,他两是同父异母兄弟。舜后来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做妻子。这一家六口人分成了两派,瞽瞍、他的第二任妻子、象是一派,舜和他的两个妻子是一派。前者一心一意要谋害舜,所以这一派三个人是恶人的代表。而舜是大圣人,是善人的代表。在一家人里面也有善的、有恶的,所以说有的人生下来是善的,有的人生下来是恶的。这是第三种观点。

四、人性善。

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孟子的“人性善”是第四种观点: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滕文公章句上)

五、人性恶。

比孟子晚三十年左右,又出来一个大思想家荀子,他认为“人性恶”,这是第五种观点。

在孟子时代,关于人性问题主要就是上述五种主要观点。这其中第三种观点是很糟糕的一个观点。它说有的人,人性是善的,有的人,人性是不善的,这种观点实质上把人分成两类,天生坏蛋和天生圣人。这是从人性的角度说明了人生而不平等,也不该平等。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谁能够决定谁是坏蛋谁是善人呢?最后肯定是有权有势的人说了算,所以这一种观点是可以导致严重歧视的观点。

我们再回头看看上文提及孔子讲的“性相近也”这一句话,孔子虽然对人性问题没有明确说明,但他确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人性是一样的。有了这个前提,就不能够说人是不平等的。

所以第四种观点,孟子讲“人性善”,第五种观点,荀子讲“人性恶”,这两个人观点虽然截然相反,但是都和孔子的观点不矛盾。因为孟子讲人性善,就是说所有的人人性都是善的,并不是说地位高的人是善的,下贱的人就是恶的。而荀子讲人性恶,也一样,所有的人人性都是恶的,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所有的人人性都是恶的。至少在人性善恶问题上,孔子、孟子、荀子这三个儒家人物,他们坚持了一条底线:人人生而平等。人性的相同或相近会自然导出人在道德上平等,在人权上平等,所以说这个前提非常重要。

孟子一生舌战群雄、屡屡获胜,在这一场关于人到底是善是恶的辩论中,孟子又一次抛出了自己的主张——“人性本善”。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孟子》一书中,也明晃晃地写着这样一句话“食色性也”,也就是说对美食的偏好和对异性的喜爱,这都是人的本性。那么这与孟子人性本善的思想矛盾吗?孟子该如何为自己的“性善”思想做辩论呢?

人性的善恶问题,是哲学史上一个非常大的难题。直到今天,古今中外所有的思想家,没有人能够从科学角度上证明人性是善,还是恶。孟子既然坚持人性善,必须极力证明人性为什么是善的,为此,他使用了很多的方法。我举几个例子。

第一种证明方法:比喻论证。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章句上》)

告子这一段话很有名,他说,人性就像水一样,你如果从东边挖一个口子,它就往东边流,你在西边挖一个口子,它往西边流。所以人性跟水一样,不分善恶,往善引导就是善,往恶引导就是恶。这是告子的观点。孟子要反对告子,所以就接过这个话题反问告子:水确实不分东西,但是有一个现象你有没有注意到,就是水永远是往下流的。所以水固然不分东西,但水一定分上下。讲到这个地方,孟子就开始说他的结论了: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人性的善就像水往下流一样,“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话很有意思,你看他所用的这个比喻论证:人性没有不善的,就像水没有不往下流的一样。

这个比喻论证是不是个有效证明?我们知道,比喻是一种修辞的手法,它可以让一个话说得更漂亮、更生动、更形象,但是它不能够拿来做证明,所以比喻论证不是个科学的论证。而孟子用比喻的方法来论证,也就是说他使用的方法就是错误的。

首先,孟子观察能力确实很厉害。他发现了往东、往西只是现象,往下流才是水之本质。但是,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而言,水往下流,也不是水的本性,而是万有引力的结果。也就是说,虽然孟子可以不知道万有引力,但也不能从这一角度论证出人性本善。

其次,即使是比喻,孟子在这里的使用也有问题。假如我们将它的原话“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拿过来改一个字,变成“人无有不恶,水无有不下”,不也同样可以吗?如果孟子用这样的话,能够证明人性善,那荀子也可以把这个话拿来证明人性恶。因为水总是往下流,这最多只能证明人性总是往同一个方向,而并不能够说明人性到底往善去,还是往恶去。所以孟子的这一个比喻,既可以用来证明人性善,又可以用来证明人性恶,这个比喻证明显然是不成立的。

第二种证明方法:经验论证。

孟子还经常通过我们的内心体验和人生经验来证明人性善,最有名的就是所谓的“四端说”,或者叫“四心说”,孟子有一段话很有名: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章句上》)

所有的人都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孟子有时又称不忍之心。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什么叫不忍之心呢?就是同情心。他举例说,如果猛然看到一个小孩在井台上玩耍,我们在一瞬间就会觉得非常紧张,为什么?因为担心小孩一不小心会掉到井里去。所以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非常紧张,第二反应就是一定把小孩赶紧从井台上抱下来。孟子分析为什么我们在这一瞬间,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是不是我们和这个小孩的父母亲是朋友呢?不是。是不是我们把这个小孩从井台上抱下来以后,我们要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誉呢?也不是。是不是因为看到小孩在井台上玩,他的哭声很让我们反感,我们干脆把他抱下来呢?也不是。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个小孩从井台上抱下来?结论就是这一瞬间孩子的危险处境引起我们的恻隐之心、同情心。所以孟子接着说: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也就是说,假如一个人没有恻隐之心,他就不是人,没有羞恶之心,他也不是人,没有辞让心,他也不是人,如果没有是非的判断,他也不是人。然后孟子接着论证,什么叫恻隐心?恻隐心就是仁的开始,羞恶心是义的苗头,辞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慧的苗头,人人都有四端,我们把四端的小苗子加以培养,经常灌溉,让它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就变成了一个仁人,一个义人,一个懂礼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我们的人性既然有仁、义、礼、智的苗头,那我们的人性当然是善的。

客观地说,孟子的这个论证是很能够打动人的。因为我们确实从自身的经验里面能够感觉到,我们是有同情心、有是非心、羞恶心和辞让心。但问题是这只是人生经验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相反,我们人生经验中也有自私而损人的经验,对这一部分经验,我们又如何界定它?难道这不也是出自人性吗?比如有时我们们还会对他人的遭遇幸灾乐祸呢。如果孟子能够用人有同情心来证明人性是善的,我们也可以用幸灾乐祸的心来证明人性的恶,所以我们说,经验论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不是科学论证,至少是不完全的论证。所以,孟子的这个说法,仍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孟子还有第三种论证方法——类推论证。

第三种证明方法:类推论证。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章句上》)

孟子说,我喜欢吃的,你也喜欢吃,人的口喜欢共同的美味;我喜欢听的,你也喜欢听,人的耳朵也都喜欢共同的音乐;我喜欢看的,你也喜欢看,人的眼睛都喜欢看好的颜色。既然口、耳、目都有共同喜欢的东西,难道人心就没有共同喜欢的东西吗?人心共同喜欢的东西是什么呢?那就是仁,就是义,这是孟子的类推论证。

这个类推论证更没有说服力,因为有两个问题:第一、他说大家都有共同喜欢吃的、看的、听的东西,这本身就有问题。众口难调,可能你喜欢吃的我就不喜欢吃,这个类推前提就有问题。第二个更大的问题在于,就算我们的口、耳、眼睛喜欢共同的东西,就算由此证明了人心有共同的向往,但是我们到底向往和追求什么呢?谁能够证明我们人心共同的爱好,都是爱好善而不是爱好恶呢?都是倾向于利他而不是损人利己呢?

所以,这些都是无效的证明。孟子固然是不遗余力地宣传人性都是善的,但是我们老老实实地说,在孟子的七篇大作里,从头看到尾,近三万六千多字,你把它全看完,只能证明一个问题:就是孟子提倡人性善,但是孟子没有能够很好地证明人性善。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然而就连他自己,都无法为这种观点提供有力的证明。那么既然如此,孟子为什么还会坚持“人性本善”呢?为什么他的这一思想会成为后来的主流观念?

无论是他的比喻论证、经验论证,还是他的类推论证,结论是,这些证明都是无效论证。既然是无效论证,那么他的观点是不是就没有价值呢?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在仔细读孟子著作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孟子跟我们说话的时候,他的立足点的不同之处。孟子的思路是这样的: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样是“好”的,而不是因为这样是“真”的。也就是说孟子告诉我们的不是一个事实,而是一个价值。孟子坚持人性是善的观点,不是一个事实的科学认定,而是一个价值的选择,因为这样是“好”的,至于人性善是不是“真”的,孟子不管。孟子认为只有肯定人性是善的,才能够解决很多的现实问题。他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

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孟子·离娄章句下》)

如果你们现在都不听我的话,一定要说人性不是善的,那么面对由此而引起的道德上的后患,我们又怎么办呢?

人性本善论的提出,究竟为我们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它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如果不确立人性善,到底有什么后患?这些问题不但对于儒学的发展,对于我们这个先天缺乏宗教信仰的民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大学·中庸)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大学·中庸)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二十四史-晋书

    二十四史-晋书

    《晋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由官方主持、集体编撰的几部正史之一。这部《晋书》至今仍是学习、研究两晋十六国史的主要文献。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大花园中的三朵奇葩,其中“词”之上冠以“宋”字,实是因为词到两宋如赤日中天,娇花吐蕊。唐五代流传下来的词不足两千首,但两宋词却超过两万首之多。词在两宋之所以能大放异彩,繁盛至极点,一方面是因为词体已臻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代结束了五代纷乱,政治复归一统,进入承平享乐时期,上至帝王、官宦、名士,下至市侩、走卒、妓女,都热衷歌乐,上流社会与中下层社会对声乐的需求共同推动了词在北宋初期的普及和繁荣,及至北采动荡离乱以及南宋偏安时期,填词制曲已成为社会上的主流风气。
热门推荐
  • 阴阳2法门不渡

    阴阳2法门不渡

    蛊师后人,阴绝之体,降头师救助,一切的一切都显出他们异于常人,无意间的追寻竟得知三伯爷的下落。龙陨首,蛊祖,鬼聚墙,万蛇拱龙,李家祖屋步步杀机,四凶之秘,赤睛鬼王现,谁想这鬼王竟是三伯爷。生死一刻两仪显威,却是阵破人毁。
  • 穿越只是为了你

    穿越只是为了你

    我是天上太上神君最小的女儿绿珠,最受父亲宠爱,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给我订下了一门亲事,由天后指婚,把我许给了武牟神君的爱子轩烨。虽然在天上,我也是谨遵闺训,半点不敢跨雷池一步,不曾想在我豆蔻年华时,厄运还是降到了我身上,武牟神君的那个儿子,硬是到凌霄宝殿大闹,要求解除婚约。我得个娘来,想我堂堂一个小姐,怎可受尽这种屈辱,还好天后拦了下来,把那个闹事的混账小子打下了凡间,我心里暗自欣喜,又想到凡间看那小子的笑话,于是到天后面前苦苦哀求,不曾想天后默许,为了表扬我的忠贞,直接把我贬下了人间..
  • 前世今生之桃花妆

    前世今生之桃花妆

    “你是男的?”被强吻后又被戳穿身份,原以为这个暴君会杀了自己,却不想,一夜温存,自己竟成了他的男宠……这一切都是被迫的,他费尽心思的逃出宫去,却偏偏爱上了要嫁给暴君的女人,为了就这个根本不爱自己的女人,他选择回来,哪怕会遍体鳞伤,哪怕要做男人的男人。“我会等到你爱上我……”梦里,那个留着血泪的男人,总是这么温柔的对自己说,可是他有女朋友的,怎么会日夜梦见一个男人?
  • 太古战尊

    太古战尊

    一滴远古神王精血,让秦川洗髓伐脉,开启无上修武之道。跟我比武器?我有巴雷特冥王,一炮轰死你。跟我比修炼速度?我有神血加丹药,速度快起来我都怕。跟我比红颜知己?不好意思,没法比,因为你的女人见到我都会投怀送抱的。跟我比装逼?你赢了,我不装逼,只是很牛逼!
  • 火影忍者之六道轮回

    火影忍者之六道轮回

    高野是六道仙人的转世。他在忍者学校成绩优秀,却因为人数分到了波风水门的班上,与卡卡西、带土和琳成为了好朋友。经历了风风雨雨,水门班只剩下了他和卡卡西,一起加入了暗部,他却因为打开了封印时间忍术的卷轴而变回小时候的模样,历史重演,再度加入卡卡西班。身体虽然缩小,但身体里觉醒的那份六道的力量却没有消失;虽然曾经的好友都已不再记得他,可他仍存在意志力坚定的人的记忆里。
  • 恶魔少爷恋上复仇千金

    恶魔少爷恋上复仇千金

    原名:【邪魅殿下恋上复仇千金】,作者/冰晶月“越在乎你,越陷越深。”——紫筱暖“世界之大只要你一人。”——玖时莛“薰衣草的花语是等待爱情,而我等到了你。”——紫安然“我错过薰衣草花开的季节,不能再错过你。”——玖时澈
  • 时光明媚不及你笑

    时光明媚不及你笑

    爱过几个人,并不妨碍你决定与谁终老。做想做的事,遇见该遇见的人。人生本就不长,即使最后我们错过,至少你活在我的回忆里,依旧鲜明,依旧美好。
  • 救世新语

    救世新语

    天降灵雨,地涌金莲,龙腾虎啸,百凤朝鸣,只为庆贺段子降生,你别不信,有诗为证:九霄雷动天降雨,地涌金莲龙凤腾。问之苍生为谁乐?天赐金字陆为名。问之段陆谓谁?凤凰灵山段家之子也。万物皆有存在之意,那段陆之意为何?救苍生与水火!救天地与水火!
  • 夺天志

    夺天志

    九族物语:一、人族:我什么都有!二、双子族:两个打一个还打不赢?三、吞天族:我什么都吃!四、修罗族:看你不爽我就杀你!五、五行族:连人族我都敢反了!六:混沌族:我号称皇族而已!七、四大神兽族:没听说过?八:暗影族:阴的就是你!九、深渊兽族:好像四大神兽也不咋的!这是九族的夺天战,战争中无数人杰利用各种不同种族的不同特点来完成自己一统大业。
  • 起源之巅

    起源之巅

    问世间可有完美之躯,力可缚妖魔,一念生万灵,弹指间法则叩首,宇宙生灭?少年信天两年梦醒,却发现自己莫名修成万化之体。地球异变,白雾弥漫,凶兽纵横,如何?深陷荒寂宇宙,背负逆天诅咒,又如何?战!血战、狂战、逆战。看信天如何从凡尘崛起,打穿多级宇宙,揭开起源之秘,修成完美之躯,登上万族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