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57700000512

第512章 对倭之战

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度量差异引发的统计、运算难问题。栾奕决定继秦始皇之后,再进行一轮系统的度量衡和度量单位统一。

他先简单估量了一下自己的身高,大约是后世所说的两米。然后用标杆将之记录下来,平均一切为二。切开的标杆一根相当于一米。接着将一米长的标杆再次平均切割,又得到四根半米长的木棍。随后进行第三次切割,八根约二十五公分长木棍便出现在了面前。

每根木棍的长度——既二十五公分就等于一尺。

十尺等于一丈,一丈也就是二十五米左右。一尺等于十寸,一寸也就约等于二点五公分;二百丈等于一华里也就是五百米。

为了适应未来高精密器具对尺寸的精密要求,栾奕还依据“毫厘”一词,设置了厘寸和毫寸两个单位,既:一寸等于十厘寸,一厘寸等于十毫寸。

新的长度单位和标准就这样出炉了。

在重量和容积方面。

栾奕以自己的身高为标准,找到了单位尺的长度——一尺等于二十五厘米。将一尺平均二十五分便是厘米的长度。

他以厘米长度为基础,令工匠制作了一个高十厘米,宽十厘米、长十厘米的琉璃容器,它容积也就是一立方分米,依据后世的数学知识,一立方分米等于一公升,而一公升等于两市升。

单位:升就这么得出来了。

同时,众所周知,一公升水的重量等于一公斤,水的重量不难测量,只需称出容器加水的重量再减去容器的重量便可计算出来。一公斤的实质重量就这样测量出来了,它的一半便是一市斤。一市斤的十分之一便是一两。

如此一来,华里、华丈、华尺、华寸、华升、华斤、华两等新的度量单位就这样面世了。

诚然,介于栾奕对自己的身高存肯定与两米存在差距,所以得出的其它度量单位必然与后世有所误差。

但是,作为衡量事物多寡的标准,度量单位只需明了、精确而又富有逻辑的将事物的多寡诠释出来便可,没有参考后世参数的必要。所以栾奕编制出的这套度量单位具备了足够的科学性,至于一华寸和二十五厘米间那点微弱的误差已经不重要了。

单位出炉,剩下的就是度量衡的锻造。在这方面栾奕责令帝国军械局用目前掌握的耐热胀冷缩性最强且最坚固的合金打造一批直尺,并依据他所给出的数据在直尺上标识刻度。同时还令军械局按照他所给出的华斤重量锻造秤砣。

为了彰显自己对更换度量衡的重视,他在圣元二十六年正月十五将帝国各州刺史、宗主教、三军都督招入帝都,在大殿上亲手将一箱箱新的度量器具交到他们手中,勒令他们回到地方后,以此为依据,政、教、军联合组织专项行动,立刻着手督促州内百姓换掉手头现有的度量衡,按照帝国给出的标准统一度量单位。争取在今岁秋收前,依据新的度量标准,上报年度税收。

上面重视,下面自然不敢怠慢。

于是乎,圣元二十六你按上半年,整个帝国都深陷在轰轰烈烈的度量衡更换工作中。

更换度量衡,听起来简单无奇。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异常繁琐,让帝国五千万人口一改往日习惯了的计量单位,换上新的尺度和秤砣,百姓难免不适应,甚至有所抵触。

不过,在帝国朝廷的统一调度下,在地方官府和教会的呼吁、劝导,以及帝国地方驻军的监督执行下,百姓们很快接受了这一现实,各地富贾乡绅和普通百姓依据法令、法规相继将旧的砝码、秤砣、直尺、米斗上缴官府,换得了新的度量标杆。

在帝国所有官员的共同努力下,新的度量标准赶在秋收前一个月,自七月一日开始便在帝国各地投入使用。于是,当年的粮产统计变得简单了许多,数据也更加精准。

统计结果显示,仰赖于圣元二十六年各地既没有天灾也没有人祸,帝国又迎来了一个丰年,粮产量既连续三年增长后,又提高了一成多,百姓沉寂在丰收的喜悦里。

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栾奕比谁都要高兴。更让他兴奋难当的是,在经过了思念休养生息后,帝国国库、粮仓充裕起来,粮食多到无仓可装,金银堆积如山……帝国又有资本对外发动一场大战了。

介于华夏帝国主要的强敌——塞外草原民族已被帝国征服,余下的番邦、部落实力稍逊。这一次栾奕准备开启双线作战,同时攻伐两个战略目标。

这两个目标一个是南蛮,另一个便是华夏民族千年仇敌倭国——曰本。

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文武百官对攻伐南蛮表示理解和赞同。毕竟南蛮与益州比邻,南蛮王孟获时常侵入益州劫掠,威胁益州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益州作为帝国丝绸刺绣纺织业的生产中心,同时也是帝国的粮仓之一,它是否安定直接关系到帝国的物产和税收。所以为了帝国,为益州的百姓,一举平定南蛮乃是大势所趋。

但是文武百官不理解的是,栾奕为什么非要对倭国用兵?区区倭国,弹丸之地,且领土远在中土之外,在那鸟不拉屎的小岛上。攻打他需要调集许多战船和人力不说,费半天劲只能打下屁大点地方,根本不划算。有那功夫还不如去打吐蕃,吐蕃人稀地广,同样的兵力能夺下偌大块地方,何乐而不为?

栾奕很想告诉文武百官,就是他们口中说的那个弹丸之国,在一千六百多年后给几亿华夏儿女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以至于后世的每个中国人都对他们恨的咬牙切齿,恨不得把他们剁成肉沫然后踩踩踩,然后再剁……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有三次历史转折,第一次是在明朝,随着大明帝国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大有一副由封建向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体系过渡的趋势。就在这个时候倭人冒了出来,他们的军队扮成海盗在福建、浙江包括山东沿海四处作乱,大幅延缓了大明的资本化进程。最终,满清入关将华夏民族资本主义道路彻底断绝。

第二次转折点是在清末洋务运动时期。随着以夷制夷策略出炉,满清政府逐步开始改革,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管理制度。然而,就在满清政权各个领域取得初步成效的时候,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了……日本人再一次成功阻隔了华夏民族追求进步的道路,为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拉开了序幕。

第三次转折点更不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对中华大地民族经济的破坏暂不必说,还有一千二百余万同胞死于非命。五三惨案、南京大屠杀……一个个血淋淋的事件见证了这场人间悲剧。华夏文明险些遭受灭顶之灾。

所以栾奕在完成帝国版图的统一,覆灭草原上的劲敌之后,他率先想到了倭国——这个冤家。血债还要血来偿,后世的仇,今世来报。

今世的华夏民族已经不是后世那个羸弱的华夏民族了。

当然,除了报仇以外,栾奕之所以急着消灭倭奴还出自对倭人的担忧。这群生活在小岛上的人群,别看他们人口不多、国土面积不大,但正因为人口稀少、国力不强,他们才畏惧中国这个庞然大物。他们战战兢兢在中国和朝鲜的夹缝里度日。也正因了这份时刻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们不得不拼了命让自己变的强大——他们培养出了强大的学习能力。

他们学习,但凡好的东西他们都拿来学。公元四世纪时他们还处于青铜时代,但五世纪时整个日本社会就完成了铁器改革,别人用四五百年完成的青铜到铁器的转变,他们仅用了不到一百年就从大唐学了来。他们本就聪明再加上超强的学习模仿能力,便培养出了极善去糟粕取精华的能力,中国的东西好,他们就学中国的。西方的技术高,他们就学西方的。他们虽然始终没站到世界的巅峰,却也从来没有被拉下过。

这个民族就像他们的国旗,跟块狗皮膏药似的跟着强者走。

栾奕害怕有朝一日,倭奴把神圣华夏帝国现有的知识和技术学了去,反过头来再祸害帝国。这样的事不是没有发生过。所以为了永绝后患,他决定彻底把倭国抹除。

当然,这些结合后世经验得出的原因是不能跟朝中文武说的。为了劝导文武同意他出兵倭国,他给出了另一个答案——在倭人的岛上蕴含着大量的铜矿,而铜矿恰恰是帝国现在最为匮乏的矿产。所以帝国需要攻占倭国,将丰富的铜矿产从野蛮的倭人手里抢过来。

一听这话,文武眼睛一亮。现在的他们已经不再是诸子百家独尊儒术时期的道德模范了。在他们眼中什么恃强凌弱、以德服人,那是人与人交流的方式,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

只要这一仗对帝国有利,就值得打。

同类推荐
  • 锦绣天地

    锦绣天地

    清风弦乐淡雅,两世记忆烦忧,挥手转身无奈,锦绣天地一生。00穿越异世安心种地,无奈世道人心不古,玲珑之心贯通融会,冲冠一怒只为红颜。本书yy题材,非史诗巨作,看客切勿较真!----求养肥、求包养,我不会让各位官人失望的。
  • 侠隐志

    侠隐志

    自朱元璋以布衣之躯一扫六合八荒,开创大明天下,后继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大明百年辉耀终因“土木堡之变”而蒙上了阴霾。时间在推移,不论岁月如何撒谎,依然有人记得那场战争夺走的生命、希望。唯一因时间变化的,是战场周围村落的衰亡、荒凉。天下纷乱,使江湖豪强能够大展拳脚,无数身怀奇技的豪杰集聚一方,一时间百家争鸣,恩怨纠葛不断,朝廷与各方势力尽心机争取着江湖中的奇人异士于麾下,这场混乱的根源究竟为何?冥冥中无数侠者踏足江湖,由五湖四海汇聚而来,命运将他们带到了一切灾难的根源之地。
  • 恣行明末

    恣行明末

    白山黑水铁蹄剽悍,川陕湖广流寇肆虐,江南天堂香艳淫逸,宫内宫外君昏臣庸……明末,一个诡异、动荡、酝酿着巨变的乱世。乱世出英豪,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名现代卧底警察穿越而至,快意恩仇,恣意花丛,笑傲宦海,驰骋沙场……还华夏以朗朗乾坤qq群:123092606
  • 大宋发明家

    大宋发明家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人穿越到伪宋的故事...
  • 卫天子

    卫天子

    秦灭六国,而卫独存,后世之人重生为卫国最后一名太子。不及登位,卫国就已经除国。怎么办?二世既然除卫国,那么我就创造一个大大的卫国。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战尽群雄,独登天子位。正是我卫天子。
热门推荐
  • 印灵

    印灵

    人在世上的一切行为受自身意念所制,善念善行,恶念恶行,所有事情皆在一念之间。这世间万事万物相生相克,人有念,便有噬念之灵。人念有善恶,噬念之灵便有善恶,这世间便有封印恶念之灵的人存在。善善恶恶的念意的纠葛,将会上演的是何种恩怨情仇?
  • 谁的流年浮了尘

    谁的流年浮了尘

    各自站在对方的对岸,两点连不成一线。既然不能连成线,那就重合为一点。薄曦以为,他们都是彼此人生的过客,可谁知——“薄小姐,你也喜欢在这里用餐啊。”“你好,我的舞伴。”……就连和前男友见面时,他也要掺合进来。薄曦心中有千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卧槽,你是不是跟屁虫啊。”顾离笙:……
  • 我的女友是灵狐

    我的女友是灵狐

    故事发生在偏远的小山村里,山村里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在很久以前这家人的祖先解救了一只生命垂危的灵狐,灵狐转修为狐仙,为了报恩守护李家世世代代千百年、代代相传李家诞生了世间罕见的玄阳天命人也就是这部书里的主人公,他天生纯阳仙骨,与狐仙相恋,一起踏上了离奇诡异充满了玄奇色彩的恐怖乡间传说。
  • 梵·高——表现主义先驱

    梵·高——表现主义先驱

    梵.高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真正承认。梵.高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这些作品中突出地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现,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正因为他远远地走在时代的前面,所以,难以被当时的世人接受。但是,他对西方20世纪的艺术具有深远影响。充分认识作者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自由地忏悔内心的感情,意识和把握与形式相对的独立价值,在油画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的因素——这是梵.高艺术对后人的启示。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派,都曾经受益于梵.高的艺术。他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画家。
  • 桃花季寂闻君语

    桃花季寂闻君语

    浮生上仙轮回路上走的苦,却还是逃不出罪魁祸首的手掌心。可是回过头来想想,这轮回路,真的是一个人走的吗?
  • 穿越凰女之绝色风华

    穿越凰女之绝色风华

    从妖到仙,再从仙到尊,本是荣宠至极的一世,到头来发现不过是一场梦……爱,既然不能给我,我又何须强求?三百年前,我对自己说“我只为自己而活,我要一辈子无忧无虑”,现在依旧如昔。所以,我很自私,我选择穿越,到一个没有他们记忆的时代重新开始生活!穿越,只是一个我选择幸福的方法,一个可以无所顾忌的生活方式。权臣霸主又何妨?
  • 随身带着一棵树

    随身带着一棵树

    穿越,主角因为一棵树穿越了。从种树开始,一路走向人生巅峰!种树带来的快活人生!种树成就的顶级强者!.........................................................(本书已完结.........................)
  • 远离职业病

    远离职业病

    各种职业病特点在于,健康不仅决定于遗传、营养、生活方式,也决定于工作的环境、性质、心理状况。保健不仅仅是针对工作环境中有毒物的污染,而且包括了因紧张、劳累等导致的心理、躯动各方面疾病的防治,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知识与保健技能。所以,保健有其鲜明的特点和独立的范围。保健因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工作时间、场所、性质,因而与非职业人群的保健是有明显区别的。
  • 小阿鲤

    小阿鲤

    [已完结,可放心食用。]有的情不必再诉,有的人再也找不见,有的话不会再问,有的爱再说不出口。扫雷:结局be,不喜勿喷。
  • 烟雨擎苍

    烟雨擎苍

    她,宫廷千金,却不同于寻常公主。心存不羁,亦爱上那桀骜不驯的男子。他,民间武者,为天子立下赫赫战功,却对金枝玉叶的痴心无动于衷,只愿与当年的救命恩人白头偕老。她,江湖女子,生性凉薄,机缘巧合救下傲骨少年,从此与其命运交织。他,皇室贵族,温润风雅,翩翩如玉,却甘做痴情男子,然而终生得不到梦寐以求的倾国佳人。四个性情迥异的男女,如同多姿的四季,在祁国的风云里唱出一曲倾城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