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89300000002

第2章 乱世逢机

求学之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孙家栋的父亲出生后,祖父给他起名为孙树人。当时,孙家正值好光景,但却没有一个入过学堂的。别看孙家祖上目不识丁,但潜意识里敬佩那些有文化的读书人,孙树人到了读书的年龄即被祖父送进学堂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刻苦学习,孙树人学业有成,后进辽宁省盖县盖平师范当上了教员,教书育人算是遂了家父的愿。

1929年的春节后不久,孙家上上下下正在为即将出世的孩子忙碌。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公历4月8日)这一天,随着一声接一声婴儿有力的啼哭冲向天空,孙家又添了一口人,是个期盼之中的儿子,这便是以后成为着名航天工程技术专家的孙家栋。孙家栋降生于盖县盖平师范学校,他在三个哥哥和两个姐蚊后排行老六。

听人们说,宁静中出生的孩子聪明、头脑清楚。可也有传说,这种孩子长大后话语少,人也会显得安宁。或许这句话还真的应了验,孙家栋自小聪慧少让大人操心,从识文习字读书开始,学习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在日后的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也一直保持着脚踏实地的安宁习惯。长大后,他即便遇到了比较急的事情,也不显山、不露水、不惊慌。从他平静的外表能够看到他内心的镇静和刚毅。

孙家栋刚降临人世,就得到了人们的一番议论,大家纷纷说这孩子有好命,这辈子都不会挨饿了。原来这里面有一段故事,老孙家当时本来正在酝酿按人头分家,孙家栋4月8日刚出世,恰逢袓上4月9日正式分家,所以孙家栋这张嗷嗷待哺的小嘴刚一张开,就理所当然地得到了一份口粮。

孙家栋在辽宁省盖县盖平师范学校度过了三年童年生活。在这三年里,孙家的日子过得还算相对安定,孙家栋的父亲主持学校工作已经是得心应手,孙家栋的母亲操持家里里外外一把手,把家整得红红火火,很令周围邻居羡慕。此时由于工作的变迁,孙树人要离开盖平师范学校前往哈尔滨,就职北满政府设在哈尔滨市的地亩管理局职员。1932年,孙家栋随父亲举家迁往哈尔滨市。1936年3月,7岁的孙家栋就读于哈尔滨离家不远的建设小学,后来又转入一家条件好些的六年制教会小学读到了五年级,1939年再一次随父亲工作调动离开哈尔滨迁居营口市,转学入同德学校读完了高小。

1942年6月,13岁的孙家栋以优异的考试成绩被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录取。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是一所四年制的专科学校,分有电器系、土木系和机械系三个专业。那时,孙家栋一门心思要学好本事成就将来建高楼、筑水坝、修大桥的宏伟理想,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日后会走上与航天打交道的通天之路。

此时全国的抗日烽火风起云涌,作为在日本人统治下的哈尔滨人民更是对日本侵略者怀着满腔仇恨。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是一所由日本人开办的学校,日本教师在授课中的侵略者本性以及奴化意识引起年少学生心中的强烈愤恨,孙家栋为流露出的不满情绪也吃过不少苦头。

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战争使学校停课,城里的战乱环境尚未平息,父母亲回老家去了,孙家栋也无书可读。这一年的寒冬,他也踏上了回老家的路,他穿过大片桦树林,滑过一望无际白雪皑皑的山坡,沿着铁皮木轱辘车碾压出来的羊肠道,一路摸索回到了从未来过的草甸子村。

孙家在村里已经成为大家庭,堂叔、大伯家兄弟们的亲情和热情,乡村的泥土芳香,这远离城市喧闹的自然风光都未能使孙家栋求知愿望迷失。抗日战争一结束,孙家栋心里就萌动着继续走求学的道路。

孙家栋到家后才知道,父亲孙树人已经离开老家去了沈阳,经朋友介绍在沈阳的一所学校任教。数日后,孙家栋离开老家前往沈阳,几经辗转来到父亲任教的学校后,方知父亲又到了海城师范学校谋职。孙家栋一找到父亲,便急切地提出要继续求学的愿望。父亲找人帮忙,于1946年9月使他进入国民党政府在锦州开办的锦州大学先修班就读。这个大学名义是大学,实际上只是设立了个架子,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明显不配套,并且还要先入“预科”补习两年的中学课程。

1947年冬天,辽沈战役的炮声在锦州大地隆隆响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东北快速推进,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饱尝战争之苦。在锦州,这“预科”的书也没办法继续读下去了。

1948年9月,孙家栋听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要招生的传闻。他立即前往探听虚实,决心要碰碰运气。当时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是由苏联人在管理,苏联人管理的学校不仅制度规范,而且有一套严厉的管理办法。入哈工大的门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并且还要出具之前相等资格的毕业证书。哈工大虽然承认日本中学的资格,可伪满时期的中学是四年学制,而苏联中学的学制是六年,孙家栋虽然通过了学校的各项考试,但必须还要在这里重新复读“预科”,这便是孙家栋求学路上的第二次大学“预科”经历。

当时的哈工大完全是苏式管理,老师都用俄语授课,所以预科的主要课程是学习俄语,而要想听得懂、学得通那些所开设的课程,精通俄语则是必由之路。这条路对孙家栋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

孙家栋进入学校不久,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51年,哈工大被国家确定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的两所院校之一,成为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为国内各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并以“工程师摇篮”而饮誉全国。

俄语繁杂的语法,多样的变格,饶舌的发音,清、浊音的结合,令初学者目眩,人的名字也是九曲十八弯,绕了自己的名和姓不说,还要把袓上那长长的名也再绕进去,真是令人头晕。但孙家栋也许是对学习渴望已久,他不愧是学习高手,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理出了头绪,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他觉得,语言毕竟是一种活生生的工具,感觉很重要,首先要找到学习俄语的感觉。语言同时又是表达事物和思维的工具,是文化的一种载体,一定要把俄语学通才能继续下一步的专业课程,这时的孙家栋找到了学习的感觉,他在这里系统地学到了不少知识,使他终身受益。

毅然从军

古往今来,人们总说机遇只留给准备好的人,总说愚者错失机遇,智者善抓机遇,成功者创造机遇。然而,能否抓住机遇、利用机遇,关键在于你的努力勤奋,关键在于你的准备程度。

孙家栋说过:“我这辈子还真是喜欢吃红烧肉,不仅仅是口味的问题,还有一些与红烧肉关联的其他原因可能也使我喜欢红烧肉吧,比如我的人生道路选择就是由一顿红烧肉而促成的。”

1950年年初农历正月十五,这是中国传统节日。这天,孙家栋本来准备午饭后要去哈尔滨的姐姐家,但听说晚饭加餐有红烧肉便改变了主意,那年月能吃上红烧肉可不容易。就是为了这顿红烧肉,他决定等吃了晚饭后再去姐姐家。

孙家栋在吃这顿晚饭时,学校主管人员来到饭堂向学员们宣读通知:“新中国的人民解放军空军要在他们这批学生中挑选人员,有意者可立即自愿报名接受挑选。”

为了加快建设中国空军的步伐,1949年12月到1950年2月毛泽东在苏联访问期间,刘亚楼也在莫斯科参加会谈,一天,毛泽东紧握拳头对刘亚楼说:“必须加强空中力量!”

为了组建航空兵部队和培养航空兵部队所需要的中、高级飞行指挥干部,刘亚楼在列席七届三中全会时,当面向毛泽东建议扩大航校培训规模和从陆军选调一批营、团干部入学学习飞行的建议,毛泽东当即表示同意。刘亚楼的这一举措,为空军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骨干。

1949年10月30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做出决定:第一航校设在哈尔滨,第二航校设在长春,第三航校设在锦州,第四航校设在沈阳,第五航校设在济南,第六航校设在北京南苑。

1949年11月11日,中央军委正式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

不满21岁的孙家栋联想到几个月前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动人情景,想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伴随嘹亮的军歌,迈着雄健的步伐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的威武军姿,这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心里泛起一阵阵的激动。

1929年4月出生。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火箭和卫星总体技术专家。担任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中程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领导完成火箭总体设计,担任多颗人造卫星的技术总负责人、总设计师。主持完成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和第一颗静止轨道卫星的总体设计,担任中国第二代主要应用卫星航天工程系统的总设计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来不及与家里商量,孙家栋毅然填报从军申请,当天报名、当天批准,当晚他便怀着对祖国、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登上了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航空学校的列车去报到。1950年1月,孙家栋由一名鋳躇满志、单纯的学生,在一夜之间穿上蓝军装、戴上制式帽,精神抖擞地成了一名军人。

当时空军的几个航校都急需俄语翻译人才,孙家栋优秀的俄文成绩又一次派上了用场。报到后四航校分配孙家栋给苏联航空教官当授课翻译。孙家栋在后来回忆时说,我国空军第一批优秀飞行员,如赵宝桐、张积慧、王海、刘玉堤等都是从这所学校里学成后参加战斗的,这些出色的飞行员充分发挥了个人的聪明才智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为国家和人民争得了荣誉,成为震惊世界的战斗英雄。

出于对新中国空军的热爱和对事业的追求,孙家栋各项工作都很出色,平时的勤奋与努力,迎来了机遇的召唤。

如果说,孙家栋是由于这顿偶然的红烧肉而走上了从军道路的话,那么,这次偶然则给孙家栋提供了走向尖端科学技术的阶梯,为孙家栋成为以后着名航天工程技术专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

同类推荐
  • 盖世无双威名扬:韩信

    盖世无双威名扬:韩信

    本书记述了韩信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描述了他少年贫穷与凄苦,父母死后,他衣食无着,甚至连街上的“恶少年”也欺负他,逼迫韩信从他胯下钻过去……后来,韩信得遇伯乐,使他在战争中崭露头角。他百战百胜,无人与之匹敌,他的战绩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来惨遭小人陷害,虽然身死,但他却永远值得后人敬仰。
  • 经历历史——克林顿权力与生活

    经历历史——克林顿权力与生活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女人,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同样也站着一个男人。虽然克林顿已不再担任美国总统了,他的身份发生了巨大改变,从总统变成了一位女议员的丈夫。但他的一举一动将继续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本书引用了许多资料,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克林顿台前幕后的一些生活,展示了这位美国前总统从苦难童年到总统的艰辛历程。
  • 风雪多瑙河

    风雪多瑙河

    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就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本书,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普希金

    普希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俄罗斯文学的鼻祖。他出身贵族家庭,从小爱到良好的文学教养。在皇村中学学习时,受到当时爱国思潮和进步思想的影响,结交了一些未来的十二月党人(俄国的贵族革命家)为朋友。毕业后到彼得堡进外交部任职。在此期间写出了《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政治抒情诗,歌颂自由、进步,反对封建农奴制,挟击暴君专制,表现了开明贵族的理想,对当时的革命者曾产生过巨大影响。
  • 后宫——帝国王权中心的红颜往事

    后宫——帝国王权中心的红颜往事

    本书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十多个权利女人的奋斗史,包括汉武帝的四位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妻长孙皇后、明英宗妻钱皇后等。
热门推荐
  • 王俊凯爱我一次

    王俊凯爱我一次

    青梅竹马,未必心相印。你追求你的期待,我追求我的幸福。期待走了,幸福逃了,剩下你我,该如何抉择?
  • EXO之等待

    EXO之等待

    她和他们一起长大,他们宠她视她为生命,直到她的出现,一切都变了,他们开始讨厌她,甚至恨她,任凭她怎么解释,却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她。在她十六岁那天,她被害死,那天原本是她出道的日子,她六岁被星探发掘,在sm公司苦苦的练习了十年……一朝重生她发誓一定会让他们付出代价。
  • 开始

    开始

    神人的世界是着样的一个世界,没人知道,但是却有无数人想要知道,并且向往着他们的生活,可是在神的世界也有着他们的无奈吧,他们能左右人的命运,但却无法改变自己的无奈。我想我所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神,对爱的执着,对爱的无奈,他会坚持下去吗?我希望他坚持下去吗?我好矛盾,我爱上了一个神,可是我能爱他吗?我渐渐变得不明白了。
  • 时光中见过

    时光中见过

    在成长的时候,我们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学会了很多,也遗忘了很多。
  • 四个总裁几台戏

    四个总裁几台戏

    打住,连忙打住!谁说她是乖巧文静的善类?嘿嘿……咱是萝丽的外表,御姐的心。她是当今的混世魔女,放任无羁!遇到美男子,她就是连扑带啃,到手之后再磨死这个龟孙子!四个总裁几台戏?她的烂桃花将如何泛滥?谁才是她最后的真命天子?
  • 花剑传奇

    花剑传奇

    这里是个剑侠的世界。有飘逸似仙,肤如凝脂的女子;有清秀俊朗,磊落率意的公子;有妩媚迷人,慑人心魄的妖姬;有狰狞恐怖,嗜杀成性的妖魔。这里还是个武侠的世界,武当,少林,昆仑,华山,崆峒,三教九流,帮派宗门,恩怨情仇,缘起江湖。。。。。。。花妖家族花木堡,蜀山唐门唐家堡。花家三少,唐家三少,情仇,爱恨。传奇中的传奇。
  • 掌握命运

    掌握命运

    你的道路,是何方?孤独是为了强大吗?又或者你觉得追求真理的道路,才是正确的吗?我的道路,就是正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一切的开端,从神秘诡异的神庙逃亡开始......
  • 边伯贤生命中最耀眼的星星

    边伯贤生命中最耀眼的星星

    北京市的上方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云,空气中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霾,似乎在像北京国际机场即将离家乡而去的女孩车尹汐挥手告别。车家在北京怎么说也是有名气的。只需车黎楠(尹汐父亲)的小手指稍稍一勾,就足以让车尹汐在韩国以转校生身份就读韩国首尔大学,可她那个女儿却总要靠自己……女主来到韩国,会和伯贤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大道吞天

    大道吞天

    一片千里雷霆大海,悬浮于万里天空。一条七彩天路,从雷霆大海中伸出,天路尽头,隐隐可以看到一座高大的天门——南天门。一个全身金光的身影,行走在天路上,高昂着头,看着那高大雄伟的天门,好似便能将整个天地都吞噬——
  • 九葬九天

    九葬九天

    无尽虚空深处,一口巨棺,被九具凤尸包裹着,静静地躺在两株通天木根须连成的链桥上。九凤鸣魂,天木抬棺,急急赶着。是亦魂归故里,或是另有玄机?少年云辰望着这极具震撼性的一幕,从此将踏上成为绝世强者的荆棘路。是踏平一切,追求那无上天道。还是像芸芸众人般,那茫茫星空下的一粒尘埃,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云辰透过“天眼”到底看到了什么?引得天地即将大乱,天劫狂降。太古天云境照去天相,本来云是处于天上,尘世间看到的天在云上只是天云境里的虚影。这一切到底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