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7700000021

第21章 人情世事依然远(6)

贺贤土院士就是从美国的朋友和网络上得知彭先生去世消息的。他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的越洋电话采访,说道:“现在真是后悔我来美国之前没有再去看他一次,再跟他聊聊。跟他接触不久我就发现彭先生有很高的物理学造诣。作为一位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仅仅研究理论,还投入了极大热情把物理原理应用于实际。在我一生中,他是少数几个影响我的学术成长和帮助我获得科研成就的科学家之一。有两个方面不得不提,总体来讲就是学会抓主要矛盾。在研究一个复杂系统时,彭先生教我们先把它分解成多个子系统,然后再一个个地分别研究这些子系统。当着手研究其中一个特定的子系统时,先固定其他子系统,并把这些子系统同那个特定子系统之间的作用作为给定的条件或参数加到这特定子系统上,这样,研究那个特定子系统时就变得相对简单,通常可以更容易地获得结果。最后总可以发现只有少数一些子系统是重要的,能支配整个系统的行为。再做一个集成,就可以得到清晰的物理图像,并得到整个复杂系统的主要结论。彭先生把这种方法称作分解研究方法。另外,彭先生有一个很大的本领,他可以巧妙地使用粗略估计法这种技巧去研究一个未知的复杂系统,求解系统方程时,彭先生可以首先粗略地估计出方程中各个项的量的大小,然后判断出哪些项是重要的,必须保留,其他的可以忽略。这样处理之后,方程往往很简单。尽管结果不那么精确,但是最本质的要素都获得了。他有一个形象的比喻:3和1相比,3就是无穷的。就是说方程中一项的估计值是3,另一项是1,后者就可以舍去,因为它较小。这两个方法是我们的两件宝啊!可以说影响了我们所,也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研究工作。我之后能做出一些成绩,受膨响很大。”

3月4日上午,当《科学时报》记者将电话打到清华大学教授应用数学家林家翘家里时,他才吃惊地得知彭桓武先生逝世的消息:“他怎么就走了呢?”

林家翘和彭桓武的最初接触是他们在清华大学的学生时代,两人都是周培源教授的学生。彭桓武1931年考入清华物理系,林家翘则在1933年考入清华物理系。林家翘说:“他比我高两个年级,我们当时的接触并不是很多。但他那时已是清华物理系的高才生了,成绩非常好,很了不起。当时中国的高校极少有实验条件,所以在高深的研究上只能做理论研究。那时学物理,学成是很不容易的,彭先生就是学成者之一。”

因专业的不同,后来两人再见面已是21世纪的事了。2002年,林家翘先生决定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回北京清华大学定居,并创建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彭桓武受邀欣然前往。在庆祝晚宴上,彭先生发表祝词,两人共同回顾了当年的清华时光。2006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建系80周年的庆祝活动以及庆祝彭桓武从事科技事业70年的学术会议上,他们多次见面,共叙往事。虽然“彭桓武星”的命名仪式林家翘本人因为身体原因没有亲自到场,但是也愉快地送上了他亲笔写的祝词。最后,林家翘说:“彭先生在理论物理方面做得很精深,在国际上非常出名,而且他培养或领导出来的人都很能干、很有成就。”

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渌表示:“对彭桓武先生最好的悼念是学习他的精神;不一定都能学到,但是努力学一点,对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说可能是很有益的事情。尤其是我自己,应该向先生学习,努力做好自已的科研工作。”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员刘寄星是彭桓武的“半个学生”,这还得从1964年说起。那年,刘寄星考取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黄祖洽教授的研究生。下乡劳动一年之后,在1965年所里举行的师生见面会上,彭桓武先生宣布,他和黄祖洽的三个学生由他们两位导师共同指导。刘寄星说:“所以,我只是彭先生的‘半个学生。但是,彭先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却深深感染了我。”

刘寄星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说:“200年1月上海出版的《科学》杂志(59卷1期),翻到最后一页,只见上面刊登了一封更正信,信的全文是:‘贵刊2006年1月(58卷1期)登载我文《具有启发性的广义相对论》后,再继续研究中,我发现该文中一等式(该期42页左栏下倒数第12行)右侧第三项的系数有错。因而此后直至文尾段前的讨论皆应作废。彭桓武,2006年11月16曰。”

彭先生发出这封更正信的时间,离他去世只有三个多月。刘寄星说:“这是我所发现的有彭先生署名在正式科学刊物发表的最后的材料,这封信足以反映彭先生一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他又回想起1965年第一次师生见面会上,彭桓武先生对当时包括他在内的三位研究生说:“理论物理学家要级横捭阖、

所向披靡。‘纵横捭阖四个字的意思,就是综合利用已有的理论物理知识,解决实际中出现的一切物理问题。”

纵观彭先生70年的研究历程,在基础研究方面,他先后从事过固体理论、量子场论、介子理论、核理论、反应堆理论和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的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他从理论上解决了核武器原理和设计、核燃料生产加工临界安全等重要实际问题。在开拓新方向上,他相继大力推动我国原子分子物理、

余凝聚态物理、化学物理、理论生物物理研究。“纵观阖,所向够披靡”八个字,的确是他数十年科学工作的写照。

刘寄星说:“彭先生对科学精神的看法是独到的,一M人做研究只关注自已的领域,但他认为物理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要把自已限制在较小的领域内,要放在整个自然界中去看。

这些,从他本身在物理学上做的事情都可以折射出来。”

彭桓武先生鼓励后辈的一句话令刘寄星记忆尤深,这是他在1965年原子能所研究生导师见面会上,宣布三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是等离子体理论时说的:“我和黄祖洽都不懂离子体物理,你们边看书边看文献,读懂了教给我们。如何解决问题就要靠你们去纵横捭阖了!”刘寄星认为,正是彭先生的这段话教给他终生难忘的治学法宝:自已努力去取得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靠老师把着手教会自己。

还有不少学生曾有幸听过彭桓武先生的教诲,即使一面之缘仍难以忘怀。彭先生逝世的消息传来,网络上怀念、哀悼、道别,回帖不绝:

拜先生学品、人品倶佳,淡泊一生、不羁名利。再拜!

愿先生在天国安康!风骨永存!

80年系庆时,老先生那沙哑的声音和清瘦的身影,我仍然记得很清楚。

90年校庆时,有幸见到先生一面,至今久不能忘,祝先生在另一个世界永享安乐!

我于2002年在研究生院有幸听过先生的一个讲座,当时他提到量子力学的很多公式,我仍然记得很清晰。

哀悼!我听过彭先生的讲座,非常感动!

去年,还在理论所主持冷核聚变的研究会,有幸一见,老人家思维很活跃,精神还好。

到晚年还一直从事科学研究,真令人佩服!哀悼!

去年,在以他老人家命名的理论物理论坛听到他的教海。哀悼!怀念!

彭先生走好!随着老人们的离去,一个时代逐渐落幕。

3月6日上午9时,彭桓武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国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都送来了花圈,国委员陈至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中科院常副院长白春礼,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朱袓良与周光召院士、朱光亚院士、于敏院士、黄祖洽院士、陈能宽院士、吴文俊院士、张存浩院士、何泽慧院士等,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600多人前来向彭桓武做最后的告别。

彭桓武安卧在百合花丛中,灵柩前方是孙女彭立远敬献的花篮,其上的卡片写着:“爷爷再见”,花篮上别着一封信:

我亲爱的爷爷:

您是一位伟大的爷爷,谢谢您。即使您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我在心里始终爱您。谢谢您赋予我爸爸以生命,谢谢您如此伟大的爱。

灵堂前的挽联上写着:

物理宗师学贯中西探宇宙穷自然取天火壮国威勋业永存华夏

学界楷模德昭日月育桃李正学风树亮节留典范精神长驻人间

这副挽联由黄祖洽院士、郝柏林院士、刘寄星研究员、郑伟谋研究员共同为彭桓武所作。

任何华丽赞美的词藻,都难以言尽彭桓武先生的术业专攻和人格魅力。

彭桓武院士是我国在国外获得教授职位第一位回国的理论物理学家。尽管他当时决定回国而失去了在量子场论等前沿领域取得更大成就的良好时机,但他服从国家需要,克服任何困难,义无反顾地领导并参加了核潜艇、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他是我国核物理理论、中子物理理论,以及核爆炸理论等各种理论的奠基人,为我国科教事业、原子能事业和理论物理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巨大的贡献,是新中国理论物理发展第一人!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和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为彭桓武先生对我国理论物理学和国家“两弹一星”事业的贡献表示敬意,更为让青年学者继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永远记住彭先生对我国理论物理事业以及核物理事业和原子能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永远缅怀彭桓武先生,2008年10月12日,彭桓武铜像揭幕仪式在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举行。“两弹一星”元勋、中科院名誉主席周光召院士,何泽慧院士,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主任、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两弹一星”元勋于敏院士一起为铜像揭幕。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为彭桓武铜像揭幕送来了花篮。黄祖洽、胡仁宇、何贤士、欧阳钟灿、吴岳良、牟克雄等参加了仪式。

周光召发表讲话,说:“彭先生一直倡导中国科学家应该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开辟科学研究的新领域,积极发展学科交叉和学术讨论。彭先生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尽快地成长,他所倡导的创新的、团队的、民主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希望所有的年轻学者都要长期发扬彭先生的这种精神。”

黄袓洽为导师彭桓武献诗:

彭桓武先生铜像礼赞

上善若水,

首功不居,

师德似风,

惠人煦煦。

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岳良宣布设立“彭桓武理论物理学奖学金”。彭桓武先生临终前将毕生的积蓄50万元捐给了理论物理所,研究所决定将此款设立奖学金,以激励年轻的理论物理学工作者向彭桓武学习,弘扬他热爱袓国、坚持真理、开拓创新的精神,为我国理论物理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两弹元勋、科学大师、爱国奉献、学界楷模——彭桓武先生的治学精神、为人之道和学术思想,为整个人类、科技界、学术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彭桓武星”这颗承载着彭桓武先生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天体,将永远遨游寰宇、光耀苍穹、永世不灭!

同类推荐
  • 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

    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

    本书介绍了25位世界名人的生平事迹,包括:切·格瓦拉、文森特·凡·高、阿尔伯特·史怀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伊莎多拉·邓肯等。
  • 历代皇子智谋故事(上)

    历代皇子智谋故事(上)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智谋故事的传奇史,又是一部智谋人物的活动史。
  •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混乱的一段时期,随着袁世凯的病逝,中央政府开始失控,封建割据,军阀混战,遍地狼烟。“天府之国”四川省,一个世人瞩目的刘氏家族乘势而起,他们把持四川军政大权数十年,进而利用手中军队与民国中央政府相抗衡,迅速蹿红成为威震一方的军阀和霸主家族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军阀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省安仁市,流传着“三军九旅十八团”的说法,可见其家族之显赫,实际上远不止这些,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时任团长以上的军阀就有50多人……从受人排挤的外来户,到川中第一家族,立体多面地呈现,真实地还原了历史,深深体现了历史的烙印,以及在历史潮流中人的盲动与能动所达到的不同境界。
  • 四十自述(精装)

    四十自述(精装)

    胡适先生回顾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叫局吃花酒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庚款留美、至 “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历程。胡适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的领袖、宗师,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论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胡适的才华、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与他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成长与所受教育密不可分。这部自传不仅完整地呈现了他40岁及以前的生活、思想与事业,也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他的家乡、他求学的上海、留学的美国、活动最多的北京,在此都有描述,这些成为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政治、舆论界的状况......
  •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

    本书掌握了许多过去从未纰漏的材料和图片,从音乐和激励的角度阐述了李云迪的成长环境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热门推荐
  • 三千弱水皆美男

    三千弱水皆美男

    明明是女扮男装的皇子,却要娶娇蛮公主。府上养了六位极品美男,却只能看不能吃。防老爹,防老娘,还要防英俊潇洒的酷皇叔。天呐,谁当皇子当得像她一样憋屈!
  • 厉害了我的金箍棒

    厉害了我的金箍棒

    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斤,可长可短,能粗能细。林浩在一座山神庙中得到金箍棒之后,他的人生就彻底浪了起来。开药田,办工厂,原本贫穷落后的穷山沟在林浩的努力下,变成了各路美女都向往的世外桃源……
  • 异世练级游

    异世练级游

    一个平庸的宅男穿越后,运用他从网络小说和游戏中了解的套路,开始了一段练级之旅。而他的主角资本却是眼镜、塑料剑饰和手机······
  • 救世主都是美少女

    救世主都是美少女

    1999年,全地球人团结起来,共同对抗邪恶势力,这段辉煌的历史早已湮灭在时间的长河之中,幸存的人们也都被消除了记忆,过着平淡的生活,一切都仿佛从未发生过,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就隐藏着这样一群美少女,她们仍然在为守护地球的和平而战斗者,她们是这个星球的超级英雄,她们被称为……救世主!
  • 苦追淘气小妹

    苦追淘气小妹

    自打聂宝儿有记忆以来,自己就是生活在这个简陋却不失温暖的孤儿院里,这里有她最好的小伙伴于菲,顾凯,大家整天在一起无忧无虑开心快乐的生活着,直到有一天,掌控全球经济命脉的东方家族东方炎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 影子事务所

    影子事务所

    这,不是潘多拉魔盒但你可以肆意说出你的欲望,放心我会替你一一实现,不过代价只是在你生活中不需要的一撮影子而已!
  • 薛子为孽

    薛子为孽

    爱一个人,绝不是在某一个眼神某一个动作之中,而是有一天望着她,突然觉得,就是她了,这辈子非她不可了。
  • 命之歌

    命之歌

    人之一生,辉煌如斯,而顷刻之间,归于尘土。一生追求,难道竟莫大于空寂?命运之轮,果然在无时不刻轮回往复吗?而幽暗之间,那些鬼神的低语,莫不笑人之落寞,而人一生之挣扎,竟只如鬼神指尖跳舞的小丑?威严的帝王,高傲的贵族,勇猛的骑士,神秘的法师将在这四方大陆上上演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悲欢离合。卓绝的战阵,辛辣的诡计,高超的剑技,神秘的魔法,各种绝招将在这四方大陆上盛放。主角,一位拥有被世人诅咒的红色头发的少年,且看他面对周遭仇恨的目光,命运无情的玩弄,如何登上权力的顶点,而顶点之后,一切归于空寂,命之轮将残酷的碾轧他那血肉之躯。当人们在地上凶狠厮杀之际,鬼神却在一旁低笑不语。
  • 侧妃难为

    侧妃难为

    前世的她为了救他不惜改天命,破命格!再一世,她仍是为了他,舍身卷入后宫争斗。他是一朝皇子,为她不惜事事算计谋权夺位!当京城鬼灵密布,她为他不惜变身为魔!但世事难料,一切尘埃落定之时,他的心终将归属何方?
  • 天生帝王

    天生帝王

    一个繁华的国家,一群个性迥异的少年少女,不同的背负,不同的经历。这里只记载以刀剑承载正义,以厮杀覆盖存亡,以血燃烧的人们用性命烘托的时光。没有后悔,没有悲伤,只能用刀剑劈开属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