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0200000006

第6章 声声慢(5)

难得药店有半日清闲的时刻,爷爷突然对黄猫说,你呀你,天天在我脚边缠我,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啊?小黄猫朝着爷爷喵喵叫。爷爷说,我是有喜事么?刚说着奶奶进来了,手里提着一串野葡萄。爷爷心下一动,说,麦儿,我来给你摸摸脉。奶奶说,没病摸什么脉。爷爷说,摸摸看。半晌,爷爷面露喜色,说,怪不得,原来这喜事应在你身上,你坐喜啦!奶奶说,你怎么知道?爷爷朝猫一指说,它报的信,它这几日反常,老在我脚边挨挨擦擦,像是知道什么事似的。你刚进来,我不知道怎么就想到这事上去了,一摸还果真如此,神了,真神了。

因了此事,黄猫有了个名字,叫来喜。

奶奶也喜欢上了来喜,还特地给它做了个红色绸带,围在颈脖,打个蝴蝶结,衬得来喜愈发地伶俐可爱。来喜恋家,它不像别家的猫老得用绳子锁,才不得丢失,来喜不锁,它无论跑多远,只要爷爷或者奶奶叫一声“来喜,来喜”,过不了一会儿,来喜就会喵呜喵呜地跑来,身上有时带着油菜花有时带着黄豆叶。憨憨的样子,时常惹得爷爷奶奶大笑。

次年春天的一个傍晚,爷爷出诊回来,还只走到转鱼台土地庙这儿,远远地就见来喜“喵呜喵呜”地跑来,在爷爷腿边擦过来擦过去,还咬着爷爷的裤脚往前拽。爷爷说,怎么啦,来喜,家里有事吗?来喜喵喵叫了两声,便跑向前去,还扭头朝爷爷看了一眼,像是很急的样子,爷爷便也跑了起来。这一幕,腰店子的很多老人都记得,他们说,那天的路上,来喜在前面跑,祝先生在后面跑,有趣得很。到了村口,遇到赵家奶奶给他道喜说,祝先生,麦娘子生了,是个儿子。爷爷当时就抱起来喜呵呵大笑说,祝家有后啦!

爷爷跟奶奶是二婚,头婚的妻子死了,留下两个女儿,大女儿比奶奶小不了几岁,“妈”字断然叫不出口,在奶奶来到爷爷身边的第十天,便匆匆出嫁了,夫家是早就订好婚约的,远在沙市一个叫复兴场的地儿,大姑妈自嫁后,就再也没回过娘家。小女儿那时年岁尚小,只有四岁,她想亲近这位后妈,可是后妈却不待见她。奶奶的亲疏分得很仔细,亲的就是亲的,后的就是后的,自从奶奶添生后,奶奶更是对这个小女儿左右看不上眼了,我的这位小姑妈就成了奶奶的粗使丫头,洗衣做饭、碾药晒药外加照看奶奶后来生养的孩子。稍不顺心,奶奶便对这位小姑妈恶言相加。而爷爷也没有任何办法。

等我父亲出生,这位小姑妈已经九岁了。我父亲是被这位小姑妈一手带大的,两姐弟感情很好。父亲长大后,经常为这位姐姐撑腰,替这位姐姐挨过鞭子,挨过奶奶飞来的椅子,挨过奶奶飞来的瓷碗。在父亲十四岁那年,这个小姑妈就出嫁了,嫁到西斋野鹅堰黄家河,小姑爹是西斋公社的党委书记,大小姑妈七岁,待她十分仁厚。小姑妈一生只为娘家两件事真心哭过,一是来喜的死,二是我父亲的死。来喜死,小姑妈怎么哭我不知道,而父亲死,小姑妈的哭我看到过,当驼背白发的小姑妈匍匐在父亲遗体旁唤一声“大兄,我的大兄啊”,前来吊丧的所有客人眼泪齐刷刷流了下来。

来喜是一只长寿的猫,在祝家活了十七年,在王家生活了三年,总共是二十年。它给爷爷报过十次喜,六次难。奶奶每一次怀小孩,来喜似乎都有预知。奶奶为爷爷怀过十个孩子,夭折三个,小产三个,只有两儿两女长大成人。后来的来喜更像是爷爷的伙伴,爷爷每一次出诊,来喜就将他送到转鱼台土地庙那儿,到了傍晚又到转鱼台那儿去迎他。

爷爷是死在一个风雪之夜,那天爷爷去湖南石门看病,说是太晚了就不回来了,那个时候,农村已经有了生产队,在走集体化道路,大地上开始呈现出短缺粮食的现象,人人都觉得肚子肌饿。爷爷那时出诊回来都不带钱了,而是带粮食,爷爷说湖南临澧那边收成好些,看病后得的口粮比这里多,于是隔三差五都要去趟临澧。那个夜里,来喜有些焦躁不安,从堂屋转到厢房,又转到厨房,喊叫了一夜,奶奶给水不喝,给饭不吃,爪子搭在门栓上,一副急着出去的样子。奶奶说,外面下着雪呢,你是担心他吗,他不会有事的,到临澧给人瞧病去了,说了今晚不回来的。但是来喜还是一副狂躁的样子,好歹熬到天亮,奶奶只得给它开了门,来喜一个箭步就冲了出去。

奶奶那个时候心里沉了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过来。

她顺着来喜的脚印走去,终于在转鱼台那个沟里发现了爷爷,身体已经僵硬了,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去的,他的怀里捂着一袋白面,一个塑料瓶里还有小半瓶酒,显然爷爷是为了抵御寒气喝的,可能喝多了,栽倒在沟里死的。奶奶顿时像塌了天似的,瘫坐在转鱼台嚎啕大哭,惊动了乡邻。听说是祝先生出了事,很快就有人打着喊张围了过来,拿躺椅的拿躺椅,拿扁担的拿扁担,将沟里的爷爷抬到了家里。等奶奶被人搀扶着回到家里时,堂屋的白幔已经升起来了,落地钱纸也烧了,爷爷两手撒开摊在地上,脚头夹着两块土砖,旁边点着回魂灯,屋外已经有人在搭梯子扯卷簾搭丧棚。来喜趴在爷爷的身旁,哀哀地叫唤。

对于奶奶来说,爷爷的死真的跟天塌了一般。她一个人女人家从小娇生惯养什么活儿都不会做,村里实行集体化挣工分,她完全不着调,不会插秧割稻、不会车谷扬灰、不会堆箩码草,更不会犁田使牛,她还有四个未成人的儿女,那时我的父亲十五岁、二爹十二岁、大姑十一岁、小姑九岁。爷爷的死给奶奶的眼前带来的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往后日子怎么过,这个问题比如何操办爷爷的丧事更重要。从订制棺木到发丧到入土到回魂,奶奶几乎成了看客,这些事都是爷爷的干儿子们操办的。爷爷的干儿子有很多,大凡得了重病被爷爷救活的,只要年龄妥当慢后都成了爷爷的干儿子。这些干儿子们齐心协力包揽了干爹死后的一切事务。而我的奶奶却终日坐在堂屋里那把缺了扶手的圈椅上发愣。

在孝子孝孙们跪成一排给死者解罪时,来喜竟也蹲在了人群里。道士的手里捏着一道白布,白布打了个活结,递与孝子,孝子只需轻轻一扯,白布就直了,便是为死者解了一道罪。后人越多,解的罪就越多,来世的福气就越厚。所以多子多福。孝子们解了罪便离去了,剩下来喜还蹲在那里,撵也撵不走。道士顿了一会儿,将放下的白布又挽了一道结,递给来喜。周围的人笑起来,说,一个畜生知道什么?但是来喜却伸出前爪往布头上一搭一扯,布就直了。众人连连惊叹,说,来喜只怕是人投的胎。

道士经幡一摇,说,祝先生好福气啊!

爷爷走后,灵堂设在堂屋的角落里。一张小方桌供着爷爷的牌位,“显考祝公讳隆福大人之灵位”(考虑到爷爷前妻生的两个女儿出嫁都添了生,故显考而非先考),牌位前三只碗,都是些日常小菜,桌逢处插着香,桌底点着一盏油灯。来喜一直就在桌底下的油灯旁蜷着,只有吃饭和拉屎拉尿的时候就出来活动一下。

来喜为爷爷足足守了三年的灵。

后来,来喜被王家屋场的王大娘给哄到她家去了。来喜的灵性和在爷爷丧事上出色的表现使得村里很多人都对它喜欢不已,也有暗藏觊觎之心的。那时,正直饥荒年代,粮食对于奶奶这样的孤儿寡母家愈发显得恓惶,顿顿只有野菜,不见一粒米。来喜已经几天未曾进食了,奶奶那时也要在生产队挣工分,还供着父亲在荆州求学、二爹要上堤、大姑二姑也要下田干活,没有闲人来管来喜的死活,奶奶倒是有心去塘里逮一两只青蛙来给来喜充饥,但是捕了几次却一无所获。来喜它要活命,这时,王大娘一碗拌了干鱼沫的野菜饭将来喜从村头带到了村尾,用绳子长久地锁在了她家的门柱上。奶奶知道后原想去争辩,但是看见来喜有鱼吃,奶奶便没有说话了。奶奶对着来喜说,等以后有饭吃了,我接你回来。来喜低沉地喵了一声。

一次,奶奶病了,茶饭不思,想吃荤,打开抽屉一想鸡蛋是要换钱的,便又锁住了。奶奶浑身没劲,头晕脑涨。父亲不在身边,二爹也不在,大姑小姑在出工,不可能留在家里照顾奶奶。奶奶想,再不吃弄点东西到肚子里,虚过了头,怕是离倒床的日子不远了。这时,来喜来了,脖子后面拖着长长的一根麻绳,它的嘴里叼着一条筷子长的鲫鱼,它把鲫鱼放在奶奶的脚边转身就走了,不会儿又叼来一条,总共叼来四条。奶奶吃鱼时,将鱼肠丢给它,来喜一口便吞了,差点哽背过气。奶奶流下眼泪,说,来喜,祝来喜。

那天,正逢村里抽水给田地灌溉,生产队便组织人拉网将鱼捕捞起来平分,那口塘的鱼是没有我们家份的。但是鱼捞上岸后,来喜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它冲上来叼起一条肥鲫便往外跑。众人要追,王大娘眼一瞪,说,何必跟一畜牲计较。但是来喜在公家的稻场转了弯,那是条通往我们家的路,王大娘顿时慌了,上前去追,说,我家猫偷鱼了,我家猫偷鱼了。却被生产队长挡住了,生产队长说,什么你家的猫,它从来都是祝家的猫。这猫是给先生娘子送鱼去了。鱼很快分完了,生产队长特意留下三条,守着让来喜一一叼走。

叼鱼事件后不久,来喜就死了。它是从田地里逮了一只老鼠吃了后死的,田地里刚撒了六六粉。可能来喜刚感觉到不对劲,就挣扎着来到了我们家,一到我们家便全身抽搐,我奶奶正在稻场上翻晒谷子,一见到来喜,赶紧丢下活计来看它,给它煮了碗甘草水,但是已经无救了,来喜蹬了最后一次腿,身体便渐渐直了。爷爷死时都没有掉泪的奶奶在来喜死后放声痛哭。嫁到黄家河的小姑妈是回来给奶奶送节气的,马上就中秋了。看到堂屋里四脚僵硬的来喜,看到泪如雨下的后母,二姑妈也放声大哭。她哭来喜为她的爹爹解罪,哭来喜为她的爹爹守孝,哭来喜帮她看护祝家,没有让祝家倒架。

来喜后来就埋在了我们家的柑橘园里,奶奶还用竹片给来喜竖了个碑。每次奶奶讲爷爷捉黄猫时,都会说爷爷心地良真,“漂母饭信,不为报也”。

受了来喜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猫,家里为我捉了许多只猫,一只猫死了下只猫又捉来了,为此家里损失过许多只鸡。奶奶鄙夷地说,天地万物都是有灵性的,主人的德行高,养的猫啊狗啊,都比一般的要通人性些,德行不够的,养的猫啊狗啊就蠢。我当然听得懂奶奶话里的意思。可那些猫就不为我争口气,一只比一只蠢,成天只知道吃饭睡觉,你逗它它还伸爪子挠你,在你手里给你划出一道道血痕,你凶它,它比你更凶,龇牙咧嘴、毛发倒炸地瞪着你,成天摆一副别惹我的臭脸孔,还要吃好的、睡好的,还得招呼它不吃毒老鼠,因为来喜是吃毒老鼠死的,所以我们家的猫索性就不让吃老鼠了。

§§§第七章

奶奶是村里文化水平最高的。父亲不认得的字兴许奶奶都认得,奶奶不认得的字,父亲一定是不认得的。都说父亲的大字写得好,村里每逢红白喜事或过年都是父亲写对联,但是父亲总说他的字抵不过奶奶的字。

我心生疑惑,我从未看见她拿过毛笔,她能写字么,像她们那样的人,家境好跨过学堂门认得自己的名字也就算对得起祖宗了。但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奶奶七十大寿时,穿着烟灰色的万字花纹棉袄,端坐在堂屋中央,她面前的八仙桌摆着三只高脚果盘,一只装着橘子、一只装着苹果、一只装着面桃。她以一副受之无愧的架势接受下辈们的跪拜,那价口活脱脱一大观园里的贾母。

不知是谁起哄,说要麦婶娘写幅字,这一提议引来众多附和,人说,都说麦先婆的字好,我们都还没见过,干脆今天露一手,趁着墨是现成的。奶奶起先扭捏着,说,多年不提笔了,人老了眼花了,笔画也凑不拢了。可旁人不依不饶,这里面有真心想一睹奶奶墨宝的、有想让奶奶出丑人前的、有不相信想见识一下去疑心的。奶奶后来就不推脱了,高高在上,大手一挥,说,笔墨伺候。二爹赶紧上前单膝跪着,还拍拍袖子说,喳,老佛爷。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父亲从写账先生手里端来文房四宝。我大姑把她的一双儿女往前一推,说,帮外婆推纸去。奶奶说,我有孙子。说得我大姑那张脸像蘸了辣椒面似的。奶奶招呼我和哥哥上前给她把白纸铺开。她略加思索,猛地下笔,写道: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那墨像是泼出去的一样,很有力道,而且笔不在纸上滞着,走得油光水滑。可能是真的由于眼睛花了的缘故,有些笔画不紧凑,散了架,但是还是赢得了众人的叫好声。是父亲带头拍的巴掌。我虽然看不出字的好坏,但是我喜欢她写字的气势,“刷刷刷”那风度有点倾国倾城。

上大学后,我读的是中文,放假回家我将一本《古代文学》放桌上,奶奶顺手拿在手里,对着光亮居然读得有声有色,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夫妻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孥。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一点也不费劲,那通篇都是繁体字啊。我顿时呆住,直呼神人。奶奶轻淡地说,这才叫字,现在的什么简化字我一个都不认得,多是靠猜的。那次聊天我才知道奶奶的学问,怪不得村里时常有人说,不能跟麦婶娘比,她大家小姐出身,开口便是文啦。其实奶奶的那些“文”,后来我都在一本叫《增广贤文》的书里找到了,什么“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什么“贫居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什么“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之类的。

奶奶三岁就进了雷家私塾。私塾先生是春林大爹请的。说是一位举人,姓宫,但这位宫举人从未做过一天官。因为在他中举后的第二年科举制就废了,接着清廷垮了台。他顶着满清举人的头衔过着躬耕田亩的生活,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那田年年耕种,年年绝收。贫穷加斯文使得宫举人成了一废物,无妻无子,灶房上经常是数月不见炊烟。后来就被春林大爹请来坐馆,每年柴米管够还外加四季衣裳与小半边年猪,自此,这位末代举人才有了些体面。好在宫举人不属食古不化之辈,不讲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混账话。他对于男女学生俱是一样的严厉,不然奶奶这样的女流之辈,私塾底子不会如此厚实。奶奶说她挨过宫举人不少的戒尺。

私塾读了五年,宫举人就死了,学堂也就散了,而次勋舅爷爷的向上中学已经办起来了。奶奶就转到了向上中学。她在向上中学遇到的第一位先生是个女的。奶奶说那位女先生跟宫举人不是一路。女先生手里没有戒尺,条案上没有砚台和笔架,有块画粉,写字是在一块刷了黑漆的木牌上写的,头一课是《御侮》,“鸠乘鹊出,占居巢中,鹊归不得入,招其群至,共逐鸠去。”这一课,奶奶知道了什么叫“鸠占鹊巢”。

同类推荐
  • 米香

    米香

    董立勃在自己熟悉的这片下野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凄美的西部传奇故事:在新疆下野地的一个农场,爱水的江南女子米香,平凡的上海知青宋兰,因不同的爱情观而人生命运迥异。米香从执著追求真爱的纯情少女,到怀着身孕被自己的情人许明为追求政治前途而狠心抛弃,开始了另一种自我放纵、令人心痛的生活状态。
  • 天堂凹

    天堂凹

    一部讲述打工场悲欢离合的《弟兄》,一部演绎农民工生存现状的《活着》。德宝等人都是真正的“草根”,教育程度低,他们之间有友谊,也有相互欺压,他们的命运带有偶然性,但也是必然的。本小说已由中国电影集团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安站军导演,吴军、颜丹晨、高虎、姚晨等影星联袂主演。
  • 天堂的声音

    天堂的声音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黑白盐

    黑白盐

    《黑白盐》是建国以来全国第一部涉及私盐犯罪的小说作品。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语言风格朴实,对文字难以驾驭的犯案破案,却能娓娓道来。文笔沉着稳练,生活功底深厚,整个小说波澜起伏的结构与布局被作家运筹于帷幄之中。
  • 三国演义(下)

    三国演义(下)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下了这部规模宏伟的巨著。
热门推荐
  • 穿越之三国召唤

    穿越之三国召唤

    现代特种兵王韩冰一次任务失败死亡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了东汉最怂的诸侯韩腹之子——韩冰并且身体里还有一个召唤华夏历史上的猛将的系统。让我们看一看主角如何争霸天下的(独笔第一次写书写的不好希望大家不要喷啊,谢谢大家
  • 校园牌技类活动指导手册

    校园牌技类活动指导手册

    根据党和政府有关政策和部门的要求以及国内外最新校园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特别编撰了《五彩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丛书,不仅包括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管理、策划方案等指导性内容,还包括阅读、科普、歌咏、器乐、绘画、书法、美化、舞蹈、文学、口才、曲艺、戏剧、表演、游艺、游戏、智力、收藏、棋艺、牌技、旅游、健身等具体活动项目,还包括节庆、会展、行为、环保、场馆等不同情景的活动开展形式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娱乐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 星月雨言

    星月雨言

    年轻人的世界没有错与对,因为,他们还在成长。学生时期纯净的爱,社会上那计划着的爱,因所处的位置不同而不同,但是,恨往往是一样,无论恨因何起,最后结果伤的也是双方。本书写的是一群人从大学到社会生活,期间的一点爱与恨。言情而悲情,本书之缘就是一个情字。
  • 魔火情焰系列1

    魔火情焰系列1

    妖道天风谷主网罗了雷堡主等众多黑道高手,围杀酒狂、穷儒和印珮,更要一网打尽天下英雄。穷儒被杀,酒狂重伤。印珮得宇内第一高手的悉心点拨,只身深入沼泽,击杀黑道八大高手。
  • 梦界录

    梦界录

    现实中的画面貌似在以前的梦里出现过,每个人似乎都有这种经历;或许科学早已给出了解释,但那就是真相吗?江沉梵,平凡的大学生,他原以为自己会无忧地度过大学时光;然而机缘巧合之下,一局英雄联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解梦局,这一个属于人类超自然范畴的组织找上了他。A级解梦者高萌,引领他进入另一个风云诡谲的世界。解梦者的使命是解梦,潜入他人的梦境里,引导梦境向最为正确的方向发展,防止犯罪的发生。凡事皆有对立面。泯灭局则主张将世界格式化,泯灭者潜入他人梦境里引导做梦者犯罪并让他们饱尝权利欲,往往从而在现实里诱发犯罪。毫无预料的,江沉梵就这样来到解梦局与泯灭局对立的世界……
  • 女神大人我一直都在

    女神大人我一直都在

    “同学,你过线了。”“这明明是我的位子。”“切,我踩在地球这么久了,也没说世界是我的。你凭什么啊?''''你这人怎么这样啊!””我天生丽质,OK?‘’“切.......''
  • 茕影

    茕影

    作品主要讲述一个男主与两女主之间的爱恋,内敛的含情却又带着刚毅,架空情节,有着唯美的意境,与跌宕起伏的情节。剑侠武侠与爱恋,有着甜美纯净两小无猜的情感又有着虐恋。
  • 一世圣名

    一世圣名

    她,圣灵大陆的最强女王,却被最好朋友的逼迫下吃下了散灵丹,散尽了灵力,穿越到了现代荀潆洄的身上。他,光明神殿的少殿主,是天下最完美的男子,是世间所有女子的情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他相遇了,从此便忘不掉了,再次相见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网游之无职杀神

    网游之无职杀神

    一个残废之人,无职业无技能无品阶无装备,为了要守护之人,要在这个强者如云的《天异》中打出一片天下——且看一代无职杀神的杀戮之途!
  • 生命的遇见

    生命的遇见

    几千年后的人类已经基本上不住在地球上,因为地球已经被人类消耗待尽。人类为自己找到了其他的居住地,那就是这个太阳系里的八大行星,以及其他小行星。人类通过各种方法将原本不适合居住的行星改建成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这一技术人类至少研究了一千多年,不过事实证明人类的这些技术是十分有用的,因为它不但解决了人口问题而且还解决了地球资源消耗待尽后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居住在各个行星上的人类通过再生性能源不断发展着,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形态。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论人类生活在哪里,对爱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