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8000000015

第15章 揣篇(1)

从别人的举手投足之间解读其心意,可以让自己相机行事;从别人的小细节识别其才干和为人,可以使其为我所用;从别人的眼神和话语中判断出隐含的动机,可以使自己绕过人生路上的陷阱。揣,就是要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思,了解对方的为人,这样既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更好地处理和利用彼此的关系。

【原文】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①诸侯之情。量权②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③货财有无,料人民多少、饶乏④,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揆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⑤之知睿,孰少、孰多?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亲,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变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⑥孰便?能知如此者,是谓量权。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失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⑦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⑧。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揣情。

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⑨一也。故虽有先王之道⑩,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所索之。此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至,此最难为。故曰“揣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谋虑,故观蜎飞蠕动紒紜矠,无不有利害,可以生事变。生事者,几之势也。此揣情饰言成文章,而后论之。

【注释】

①揣:推测对方的心理。

②量权:量是秤称重量,权是秤所用的砣。

③称:又作秤,天平。

④饶乏:饶,指富饶、富足。乏,指贫乏、缺乏。

⑤宾客:古代被礼遇为军师或策士的人。先秦时养士之风盛行,宾客专为其主人献谋策划。

⑥反侧:翻来覆去,这里指民众的反叛。

⑦乃且错:乃且,是暂且之意。错,同“措”,措置、搁下之意。

⑧所安:情欲所依托的根据。

⑨数:法、术。这里指办法。

⑩先王之道:上古帝王统治天下的法则。

紒紜矠蜎飞蠕动:蜎,蚊子的幼虫。蜎飞,泛指昆虫的飞行。蠕,蛔虫,绦虫之类,爬行时屈伸前进,缓慢爬行。蜎飞、蠕动,泛指世间没有不具备利害关系的东西。

【译文】

古时候,善于治理天下的人,必然会审慎地把握国家的发展趋势,揣度各诸侯国的具体情形。如果不能周密切实地审时度势,权衡利害,就不会知道诸侯国的强弱情况。如果不能周密地揣度形势,便不知道个中隐蔽的情况的发展变化。怎样才叫权衡得失呢?答案就是能准确测量疆域的大小,实力的强弱,计算谋士的多少,估量钱财物资的有无情况,预计一下百姓人口的数量。摸清贫富的比例,有余、不足的程度如何;其次研究山川地貌的险要与平易,分辨哪处与己有利,哪处与己有害;再次是谋划考虑优势在哪里,而不足之处又是什么;还要观察君主与臣子之间的亲疏关系,看一下哪些人贤德,哪些人不足与谋;在谋士与宾客中,估量一下哪个足智多谋,哪个是平庸之才。再考察天象运行的变化,看看是吉是凶,是福是祸;揣度一下诸侯间的亲疏关系,看看谁是可以效力的,谁是不能效力的;在判断老百姓的心理趋向时,要观察老百姓的聚散离合的变化,知道哪里安定,哪里有危机,什么是老百姓喜好的,什么是老百姓厌恶的;人心是否思变,反叛是否会发生。在准确地把握上述事态发展变化之后,才能称为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得失。

所谓揣度情理,就是要在对方情绪高涨的时候去游说,要想办法施加影响使他的情感达到极点,让他把真实感情暴露出来。因为既然他有欲望,那么情绪极高时就容易暴露出来而难以隐瞒。而在对方怀疑,戒惧时去游说他,则要加重对方的恐惧心理,使其对所厌恶、恐惧的事情恨至极点。倘若对方有所厌恶的事,此时也不会隐瞒其真实情况。因为对方在有欲求的时候,常会表现在他们外在神态变化之中。如果对方有所感动,却不显露在外部神态中,先不要着急,不要与他直接讨论,可与他说一些另外他能熟悉的东西,说一些使他感到亲近的事情,就可以知道他安身立命不露神色的依据。一般说来,心中的欲求,能形之于外部神态,因此,不时地察言观色,就能知道人的心灵深处的欲求。这就是所谓的揣测人灵魂深处、揣摩人内心世界的方法了。

因而,决策国家大事的人,必须详尽地衡量本国及各方面的力量;同理,游说诸侯的人,也必须会全面、详尽地揣摩人主的心理。所有的策划、谋略、想法、情绪和欲望都要用这种策略,以此为出发点。只有这样做,才能得心应手地处置各种问题和游说各色人物。揣情之术,可以使人富贵,也可以使人贫贱;可以使人有重权,也可以使人微不足道;可以使人受益,也可使人受害;可以使人成功,也可以使人失败;这些都是揣情之术产生的后果。所以,即使有贤明君王的大德,有上智之人的聪慧,若无忖度时势、探人心理的揣情之术,面对着隐藏了的事实,也依然不能识破它。由此可知,揣情之术是策划事物的基本条件,游说人主的基本法则。事情发生在人们面前,往往人们难以事先预料。事先预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所以说揣情之术是最难以把握运用的。揣情之时,必须根据不同时势、情态作出判断。在现实中,连昆虫的飞行与蠕动,都是按照自身的生理规律存在、应变于环境的。世上万物都是利害共生,而且全在变化之中。事情一开始,都会产生一种微小的态势。揣情者,就要用合情合理的言辞装饰成文章,而后再向君主进行游说。

【智解之一】

顺势而为 借力而行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可以凭借的外部力量却是无穷无尽的,要想成功必须善于借助外部力量。如同美国百货业巨子约翰·华那卡总结的成功策划方程式:成功的策划=他人的金钱+他人的头脑。越是知借、敢借、爱借、会借、善借的人,越能够获得成功。

“智者当借力而行。”春秋时期的管仲借老马识途走出困境;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假借鬼神起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善借火势,火烧博望,火烧赤壁,以雾借箭,还借风,借水,借雪……刘备借雷声保全性命,借孔明之力三分天下;曹操借粮官之头以安军心,借黄祖之手以除傲气凌人的祢衡,借天子之威以令诸侯……

大发明家爱迪生也说:“要想成功必须利用别人的头脑。”借用他人之脑,就是借用他人的智慧。历代帝王都特别重视“借脑生谋”的重要性。大凡贤明的君主都积极网罗人才,礼贤下士,手下谋士如云,并且都善于虚心听取谋士们的意见。周文王溪边启用姜太公,言听计从,建周代商;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秦惠文王任用张仪统领诸国;孟尝君广招天下贤士,门客三千,屡献奇计,化险为夷;汉高祖任贤授能,乌江边上逼死西楚霸王;唐太宗广纳贤才,爱才如命,创贞观之治;元世祖任人唯贤,不计辈分,使中国版图横跨几洲……

借“力”的力,含义非常广泛。可以指物质力量也可以是精神力量。即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种各样的力量我们都可以利用。战国时期,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改革。吴起的新法取消了世袭制,这触动了贵族、权臣的利益,于是这些人对吴起恨之入骨。等到楚悼王一死,尸体还未入殓,他们就起兵造反,要杀死吴起,吴起逃到宫中,权贵们仍穷追不舍。吴起走投无路,自知难免一死,就趴到楚悼王的尸体上,权贵们趁机乱箭射击吴起,把他射成了“刺猬”,楚悼王的尸体上不可避免地也挨了几箭。后来,楚悼王的儿子楚肃王即位,自然不能容忍他人对先王不敬。于是,下令严厉密追查射击先王尸体的叛逆者,将吴起追至宫中乱箭射死的七十余家贵族全部被诛门灭户。巧借他人之力,死人诛活人,一代谋略家、军事家吴起在临死之时还能够运用借力之法,为己报仇,确实令人佩服。

“拉大旗做虎皮”,在政界和商界更是被广泛运用,把极有号召力的旗号拉过来,当成虎皮,用来骗人和吓人,其根本目的是借局布势。特别是当某些人力量很弱小、无力形成强大的声势时,常可以借助别人的旗号,布置成有利于自己的阵势。商人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借名生威”,如今商家都愿意选用人气很旺、红得发紫的歌星、影星来做自己商品的代言人,那是因为商家已经认识到“名人效应”能够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利润。

“背靠大树好乘凉”,不仅是明星,有特殊身份的人,往往也被加以利用。美国有一出版商甚至将脑筋用到总统头上,该出版商将仓库中堆积如山、难以销售的图书通过一个朋友送给总统,总统看了几页后漫不经心地说:“这本书不错。”出版商听到后,就用总统这句话大做文章,打出广告说:“一本让总统大为称赞的书。”于是这本书开始走俏,不到一个月就把积压的书都卖光了,而且还造成了脱销状态。出版商尝到甜头后,又给总统寄了一本书,总统十分恼火出版商用自己做宣传,就不留情面地说:“这本书糟透了!”出版商又利用总统的批语大做文章,他在广告中写道:“一本总统认为糟透了的书。”马上,这本书又成了畅销书,出版商又大赚一笔。几个月以后,出版商又有一本滞销图书,他还是像以前一样,又给总统寄了一本书,总统想我说好也不是,坏也不是,他总能利用我的话赚钱,这回我什么也不说,看他还能怎么办。没想到总统还是被出版商利用了,出版商在广告中写道:“一本令总统难以评价的书。”结果这本书也立刻热销了起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出版商又巧妙地利用总统的特殊身份,特殊地位狠赚了一笔。未来时代的竞争优势,已经慢慢地从有形的资源转移到无形的智能上。因此,谁能够充分地运用与开发自己与别人的智能,谁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赢家。

高明的借力者还可以借敌人、借对手的力量。古代兵家认为,从军事观点来看,当敌我双方势均力敌之时,突然有一支新的强大部队,以第三者的态势出现,这必将是一个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想方设法加以利用。同样,当一个国家容许他的邻国无限制地扩张势力,而不加以阻止时,那么,它的衰落将相随而至。所借于敌的,可谓多矣。行借之法时,要突显“智”、“巧”二字。

春秋末年,吴国在会稽大败越王勾践后,吴王夫差的重要谋臣伍子胥多次建议乘势消灭越国。越王勾践便用借刀杀人之计,离间吴王与伍子胥的关系。越王派大夫文种携带厚礼,前去买通吴王的宠臣伯嚭。伯嚭受贿后,千方百计替越国说话,多次在吴王面前诋毁伍子胥。吴王听信了伯嚭的谗言,以伍子胥阴谋通齐叛吴之罪将其杀害。越国终于得到了难得的喘息机会,吴王夫差养虎为患,最后终于被越王勾践逼得自刎而死。

再高的人有时也需要踮脚,再矮的人有时也需要屈身。聪明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头脑是有限的,而且明白有些时候别人比自己强。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学会适时地依靠别人,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智慧。借力最重要的是借他人之智,使之为自己服务。除此之外还要留心他人的谈话、见解、策略等等,要思路开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有意识地接受外界的各种启迪。别人的思路可能引导我们改变习惯性的旧思路,别人的观点可能使我们产生新观点,最终转化为高明的计谋。

“借力”是一支生花妙笔;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方略;是剧增力量,省力增效的秘诀;是四两拨千斤的诀窍。善借力者、易成事。要想成就事业,就要善于预先谋划,然后要学会借助他人之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鬼谷子讲:“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是而至,此最难为。”

【智解之二】

迂回劝诫 旁敲侧击

语言是一块琥珀,好的说话艺术就好比是一场精彩的球赛。那强有力的扣杀或一脚直射固然壮美,而声东击西、曲线射门更让人觉得妙不可言。有时委婉曲折的话语更容易打动对方的心扉。一个寒冷的冬日,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一个胸前挂着“自幼失明”的可怜人向一位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写句话吧。”说完,诗人就在乞丐的牌子上写道:“春天就要到了。可我不能看见它。”这句话委婉地表达了失明者的悲惨遭遇,具有丰富的内涵,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同情。从那天起,很多经过乞丐身旁的人都纷纷向他慷慨施舍。可见,委婉措辞、旁敲侧击有时比直言不讳有更强的感染力。

鬼谷子讲:“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鬼谷子认为,当一个人喜怒不形于色,煽情的方法对他根本不起作用的时候,要从侧面入手了解他的好恶,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策略。其实,人生在世有许多身不由己之时,在很多场合、很多情况下我们不能畅所欲言,不能实话实说。这时要注意学会另辟蹊径,要摆出客观存在的相类似的另一件事实,让对方有所思,作出选择,这样比直接陈述自己的观点更容易让人接受。

曹操很欣赏曹植的才华,因此想废了曹丕转立曹植为太子。当曹操将这件事征求贾翊的意见时,贾翊却一声不吭。曹操就很奇怪地问道:“贾翊,我问你意见,你为什么不说话?”贾翊说:“我正在想一件事呢!”曹操问:“你在想什么事呢?”贾翊答:“我正在想袁绍、刘表废长立幼招致灾祸的事。”曹操听后哈哈大笑,立刻明白了贾翊的言外之意,于是不再提废曹丕的事了。

心理学家调查分析发现,人们对直接批评的接受率是百分之二十,而对间接批评的接受率却高达百分之八十。人人都有自尊,也有自知之明,有些事情如果从正面谈起就会发生摩擦,但是采取迂回的方式,既保留了对方的自尊,又容易让人接受,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尤其是古代帝王,他们自称是代天行事,所以很少有帝王能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听得进逆耳忠言。所以,碰到那些多狐疑、多猜忌、多暴虐、多恣意的帝王,做臣下的就不能强说强谏,而应该采用迂回曲折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使帝王有所感悟,进而有所悔改和转变。

同类推荐
  •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最为入世,而且也是对当时的国家政治生活影响最大的一家。他们既是卓越的说客和谋士,又是国家关系的润滑剂。“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纵横之术”,即使以平民寒士之身,仍能跻身于庙堂之中影响众多国家的治国方略。这种能清洗掉诸侯列国国家机器的斑斑锈迹,让其越转越强力的现实是诸子中极为少见的。纵横家又是时代的推进器,他们将“春秋无义战”的无序纳入或“纵”或“横”有序的轨道,同其他诸子学派一起完成了中国大一统的宏图伟业。虽然,纵横家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他们活动的舞台后世已不存在。但是他们的思想、策略和游说技巧却总是被后人从不同的方面发掘效仿,并引起国外学者浓厚关注。
  • 《论语》与近代日本

    《论语》与近代日本

    作为一部传统文化典籍,《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东亚特别是日本文化发展而言,《论语》也是一部不能被遗忘的文献。近代日本的《论语》研究,折射出日本民族自身近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做出的抉择。本书从梳理截至近代以前《论语》在日本的流布概况入手,进而选取近代日本中国学界在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若干研究成果以及近代日本文学创作领域的相关作品,就其源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学养以及情感体认而完成的《论语》阐释,尝试做出相对客观的清理与解读。书后并附“近代日本《论语》研究著作目录”,以期为读者的深入阅读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 启迪智慧的金钥匙:逻辑思维方法纵横谈

    启迪智慧的金钥匙:逻辑思维方法纵横谈

    本书吸收了当代形式逻辑的新成果,又兼收了非形式逻辑的新观点,运用辨证逻辑的思维方法,通过一系列案例,对逻辑学的基本原理作了通俗的讲解。
  • 古老的密码:破译远古文明的方法

    古老的密码:破译远古文明的方法

    古生物学家推论:在地球诞生以来的45亿年中,地球生物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经历了5次大灭绝,时间大约分别是5亿年前,3.5亿年前,2.3亿年前,1.8亿年前,6500万年前。这就是地球文明循环说。在20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过高度文明的生物,然而,全球性毁灭以及亿万年的自然变迁,抹掉了一切痕迹。我们现在迷惑不解的许多遗址、遗物,只不过是有幸保存下来的远古文明的残存物而已。即使是现代文明,也是几经毁灭性的劫难,当代人类也只是那些幸存者的后裔而已!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晓熙

    重生之晓熙

    林晓熙重生了,上辈子的悲剧还会发生吗?
  •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经典管理案例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经典管理案例

    校长的领导力,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长的领导力渗透在学校管理的每一个地方,有时既是有形的,有时又是无形的。这种领导力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现在,还可以延续到将来。
  • 时光里的青春列车

    时光里的青春列车

    想知道世纪之交的大学生活吗?想看看他们的人生私密吗?耐心走近,这里有别样的真情,奇葩的爱恋,激情的生活,这里的风、这里的月,这里的天空,有着时光浸染的美,有着不可重复的美丽。
  • 我是何塞

    我是何塞

    他,一个拥有超级手腕的年轻足球教练,翻手为云覆手雨,低买高卖节节高,玩转整个世界足坛!看他蛰伏东方,一步步走向世界!借力打力,一点点积蓄实力!我是何塞,上帝之下的男人,我就是辉煌的代名词!
  • 上古入侵

    上古入侵

    一个玩《上古世纪》的宅男,无意中得到了一副超脑,进入了游戏当中。组队杀怪,建立帮会,征战城池,统一大陆,开辟新领域……当他站在世界巅峰之时,却发现一切才只是个开始……地球的天空一声雷霆爆响,上古世纪降临人间!入侵,开始了!
  • 赤天血道

    赤天血道

    在探寻一座古墓时,战小天遇到一头万年凶尸,就此身亡,却意外来到了古神世界,化为大夏帝国战家的二少爷,开启了一场与当世无数天才相争锋的逆天之旅。
  • 倾世枭凰

    倾世枭凰

    她贵为将军府七小姐,才华卓绝,艳冠群芳,明明可靠脸蛋吃饭,却为了所谓的真爱,帮他出谋划策,智斗群臣,稳保江山。然而最后换来的确实她将军府通敌叛国,被满门抄斩,最后她也被刺瞎右眼,挑断手脚筋,惨死他那些女人手中。重活一世她只想保护家人,让害过她的人都付出代价。她把一切都计划好了,却遇到了一个计划之外的人。他说:你要杀的人,我帮你杀!你要谋的国,我帮你谋!
  • LOL瓦罗兰有时星光闪耀

    LOL瓦罗兰有时星光闪耀

    玩LOL时我偶尔会在商店翻翻背景介绍,一篇一篇读下去。有时我想,没准这些事可以写得更有趣,更精彩些。寒冰与蛮王的相爱相杀,嘉文与希瓦娜的过往回忆,来自虚空的一群吃货,倾倒众生的九尾狐狸,他们在瓦罗兰大陆上,又各自有怎样的故事呢~于是有了这篇LOL同人短篇集,每篇一个英雄,一段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如果你笑了,萌了,被打动了,那么~恳请你支持这篇文,追下去吧~同系列长篇已上线《LOL瓦罗兰星光之旅》,日更。地址www.*****.coml谢谢支持~
  • 虐杀原形在漫威

    虐杀原形在漫威

    我是谁?艾利克斯·莫舍尔?还是艾利克斯·舍斯塔科夫?我怎么会突然多出一个妻子?娜塔莎·罗曼诺夫?我不记得世界上有过变种人这种生命!蜘蛛侠,绿巨人,钢铁侠,雷神,美国队长,是这世界疯了,还是我疯了?我只想要平静的生活,一切都是你们逼我的。
  • 人类重生

    人类重生

    世间万物,天道轮回!轮回之中,修道避劫!修道者,可延缓轮回!道成正果,度过天劫,与天地同寿,纳万物之灵!藏三山五岳,游天外之幽!固为修道,精灵、魔、人三大族趋之若鹜、殚精竭虑!各族长年争斗不息,惨遭夹击屠戮的人类东躲西藏,觉悟之中一个个崛起复兴的故事一幕幕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