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76000000030

第30章 做别人的催眠师(1)

“催眠”一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很多人都认为它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力量,其实催眠是一门技术,就和其他技术一样,它可以为人类服务,它可以拯救痛苦和黑暗中的人们,它可以抚慰人的灵魂,也可以挖掘出人们内心蕴藏的巨大力量,总之它是一种非常神奇却又非常真实的力量,它可以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既然催眠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利用催眠去帮助别人呢?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一颗乐于助人的爱心,那么做别人的催眠师吧,那样你就会帮助到很多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那些想要利用催眠术帮助别人的人千万不要心急,我们不能随意给别人实施催眠。实施催眠是有一定条件的,这些条件对于一次成功的催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环境、心理气氛、催眠师和受术者。这四个方面并没有什么轻重之分,如果任何一个方面没有准备好,都可能会造成催眠的失败,现在我们就来分别讲述一下这四个方面。

良好的环境氛围

催眠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环境,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才称得上是良好的环境呢?我们分别从自然环境和人的环境两个方面来介绍一下。

1.自然环境

催眠对环境的要求可以说是比较苛刻的。你或者会说在人声喧哗、嘈杂混乱的会堂或者舞台上,催眠师不是照样可以进行成功的催眠表演吗?那个环境有多乱啊!其实,原因是那些受术者都是一些久经催眠,并且非常容易进入催眠状态的人。

可是现实生活中,实施真正的催眠,刚才那样的环境根本就无法让人进入催眠状态,特别是对于那些第一次接受催眠的人。催眠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哪些要求呢?

第一,催眠房间的布置要尽量简单,最好不要摆放一些与催眠无关的刺激物。

我们都知道实施催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受术者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受术者把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催眠师指定的对象上,这样才容易使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可是那些新鲜的、富于变化的、强度较大的刺激物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吸引人们的注意,鉴于这个原因,所以我们才说最好不好摆放具有强烈刺激性的东西,以免受术者分神。一般来说,催眠房间里只要摆放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张床、一个花瓶就可以了,另外,墙上不要有任何装饰物。

第二,催眠房间的光线不能太强。很多成功的催眠案例都证明,在昏暗的光线下,受术者更容易进入催眠状态。假如施术的时间是在白天,一定要把窗帘拉上,以便保持房内的光线柔和暗淡。假如施术的时间是在晚上,一般要使用蓝色或绿色的灯,因为蓝色或绿色能给人以安静和舒适的感觉,可以保证暗示诱导的顺利进行。不要使用红色或者黄色的灯,因为红色或黄色对人的刺激太强烈,容易使受术者情绪激动,不利于暗示诱导的顺利进行。

第三,房间的温度要适中。房间太热或者太冷,都容易使人分散注意力。曾经有一个人在接受催眠时,迟迟无法进入催眠状态,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他感到太冷,所以无法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催眠师的暗示诱导上,后来把房间的温度提升了一些,受术者才进入了催眠状态。另外,在催眠过程中,不要突然去开电扇或者空调,因为突然的温差刺激有可能让已经进入催眠状态或者即将进入催眠状态的人苏醒过来。

第四,声音也会影响催眠的效果。催眠室要尽量保持安静,一般会在门口挂上“请勿打扰、多谢合作”等字样的牌子。当然,凡事都不应该一概而论,有的声音不但不会影响催眠,反而会对催眠起到促进作用。比如,节拍器的声音,电动机的声音等,它们对催眠都是有帮助的,其中的原因恐怕在于重复、单调的刺激有助于大脑皮层进入抑制状态,可是如果声音是毫无规律的、断断续续的、突然响起的,那就会影响催眠了。

2.人的环境

和自然环境相比,人的环境更为重要。因此在进行催眠的过程中,要谢绝所有与实施催眠无关的人员。尤其对于那些第一次接受催眠的人,在催眠中最好不要让其他人在场,即使受术者的家人也不宜待在旁边。在西方,催眠一般只有催眠师和受术者两个人。考虑到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除了催眠师和受术者之外,可以再安排一位助手,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消除受术者的紧张心理,尤其对于那些与催眠师异性的受术者;二是为了防止一些意料不到的麻烦,在我国,很多人对催眠术还比较陌生,有第三者在场可以保证安全。

为什么催眠施术时不让别人在场,甚至连家属也要离开?关于这个问题,一位很有经验的催眠师曾经表达过自己的独特见解。他的观点是:催眠术一般是用来治疗心理疾病的,而心理疾病的产生原因大多是因为人际关系问题,并且常常来源于和自己关系非常密切的家人或朋友,所以如果这些人在场的话,就容易使受术者感到压力,从而产生戒备心理,害怕自己在催眠状态下说出一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话,这些话可能正是导致他发病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催眠取得成功是很困难的。

双方心理的共振

成功的催眠需要催眠师和受术者的完美配合,也就是说双方要产生一种共振,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气氛。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交往的双方才有可能达到高度的心理相容的境界。在这种高度的心理相容的境界中,那些常理上无法让人接受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被人们欣然接受。催眠状态下的心理暗示正是借助非理性的知觉通道去打开受术者的心房。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白,催眠师和受术者之间的那种融洽的心理气氛在催眠的过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所以建立融洽的心理气氛是催眠施术的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在双方之间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气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在受术者还没有消除对催眠术的怀疑、紧张、恐惧和焦虑等不良心理时,催眠师不要马上施术,更不要非常热情地劝告他们接受催眠治疗。虽然在催眠实践中,催眠师创造出了“怀疑者催眠法”和“反抗者催眠法”等切实可行的方法,但那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使用的方法。总而言之,催眠师必须获得受术者的信任,双方必须建立一种非常好的默契,必须进行完美的配合,形成一种心灵感应。有经验的催眠师往往非常重视这一点,相反,一些刚刚开始为别人实施催眠的催眠师常常容易忽略这一点,他们认为凭着自己所谓的“绝技”和“高招”就可以一举成功,事实上他们经常在这上面栽跟头。

第二,催眠师和受术者要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些专家认为,一次成功的他人催眠,催眠本身的技巧起40%的作用,融洽的气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起60%的作用。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么怎样才称得上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呢?催眠师和受术者要保持比较亲密的关系,这样受术者才能放下思想包袱,克服紧张心理,容易接受催眠师的暗示诱导。

同时,双方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也是为了加强暗示的效果。很多事实证明,催眠师对于和自己关系非常密切的人反倒不容易实施催眠,可如果催眠师和受术者关系过于亲密的话就容易使催眠师失去神秘感和威望,而这些却是成功的催眠暗示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和催眠师关系特别亲密的人,虽然在意识上也会积极主动地配合催眠治疗,但是他们的潜意识却存在一种抵抗心理。所以我们说催眠师和受术者之间最好的人际关系是“亲密有间”,具体来说,就是亲密但有一定的距离。

第三,激发受术者的催眠动机。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推动去实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是驱使人们行动的内部原因。动机有三大功能:唤起个体行为的发动功能;引导行为朝向既定目标的指向功能;维持、削弱或加强行为强度的激励功能。所以说,如果受术者缺少接受催眠的动机,融洽的心理气氛根本就无法建立。换句话说,假如受术者不认为自己有接受催眠的需要,他们只是出于好奇抱着玩玩的心态,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做好接受催眠的心理准备,那么,不管催眠师的技术有多高明,也很难营造出催眠施术所需要的心理气氛,因而催眠也不会取得成功。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受术者的催眠动机也不能过于强烈,我们常说“物极必反”,如果受术者的动机过强的话,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想配合催眠师进入催眠状态,这样反而不容易进入催眠状态。这是因为太强的动机唤醒了受术者太多的心理能量,结果干扰了正常的认知加工。此外心理过于紧张也会对催眠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催眠师一方面应该激发受术者的催眠动机,另一方面又要让受术者尽量保持轻松自然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心理气氛。

第四,催眠师要努力消除受术者的紧张和害怕心理,让他们保持身心的放松,这是催眠成功的重要因素。催眠师完全应该想到,对于初次接受催眠的人而言,他们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顾虑,如果你对将要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一无所知,对它的结果也难以预料,你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初次催眠的人就是这种感觉。如果一个人感到紧张和害怕,那么他的肌肉就很自然地会处于紧张状态,总之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难以放松。面对这种情况,要想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是根本不可能的。催眠师面对这种情况,要让受术者一直进行腹式呼吸,同时给以积极主动的心理暗示,直到受术者的身心完全放松为止。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方法都可以缓解甚至消除受术者的紧张和害怕心理。

第五,催眠师和受术者要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催眠施术是否可以成功,关键是要看双方能否在心灵上建立一种感应关系。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如果双方建立了一种心灵上的感应关系,那就表明催眠施术已经成功了一半。心灵上感应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心灵的交流。沟通的基本模式是:通过交流产生信任,信任又产生融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心理氛围最终产生出双方心灵上的感应关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双方之间心灵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催眠师应该努力让受术者产生这样一种观念,催眠师是为了我的身心健康才对我进行催眠的,我应该信任他,并且积极地配合他的治疗。当然,这种心灵上的交流需要双方经过较长时间的面谈和一些催眠施术前的心理暗示才能实现。

第六,催眠师要认真听取受术者的意见,并且尊重他的想法。人们在长期的现实生活中肯定积累了很多经验,这自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它可以使人们在以后遇到相似的情况时轻松自如地处理。可是,凡事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由经验而派生出来的定式有时会起到负面的作用。

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趋于让人们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导致人们对那些表面看来类似可是实质却不相同的情况做出一样的判定,最终把人们的思路引向歧途,催眠师对这种情况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在施术之前,催眠师要认真听取受术者对自己症状的描述,在第一次催眠治疗之后,也要认真听取受术者催眠之后的感受,对受术者讲述的这一切,催眠师都要认真地对待,有分析、有鉴别地加以接受,千万不能自恃经验丰富、技术高超而主观地得出结论,强迫受术者听从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双方建立融洽的心理气氛。

催眠师的良好素质

催眠师是催眠施术的主体,要想进行成功的催眠,催眠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有些关于催眠术的图书声称,只要弄透这本书,任何人都可以变成优秀的催眠师,这种说法是有违真实的。正是因为有很多不合格的催眠师滥竽充数,才影响了催眠术的声誉,使人们对催眠术产生了一些误解。为了让催眠术得到健康的发展,为人们更好地服务,我们需要对催眠师提出一定的要求。如果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催眠师,必须具备下面几个条件:

1.催眠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我们都知道,在催眠状态下,特别是在深度的催眠状态中,受术者就好像一个被牵线的木偶,他完全听从催眠师的命令,不管要他做多荒唐的事情他都会照做不误。在催眠状态下,受术者的潜意识处于完全开放的状态,他的心理防卫机制已经消失,在催眠师的心理暗示下,他会把潜藏在心里深处的“隐私”全部讲出来。对于一些由于心理因素产生的疾病,诱导受术者讲出这些“隐私”是完全必要的。

可是,催眠师一定不能利用这些“隐私”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把受术者的“隐私”大肆宣扬,弄得尽人皆知。国外的很多资料都已表明,一些没有道德的催眠师常常会利用催眠术进行犯罪活动,这样的催眠师当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如果催眠师把受术者的“隐私”到处宣扬,这种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受术者听到这些流言飞语之后,可能终生都会背上沉重的十字架,形成难以摆脱的心理阴影,那么先前的催眠治疗不但不会治愈疾病,反而会让病情变得越来越严重。

催眠师应该严格遵守这样一些原则:不能要求受术者做任何与疾病治疗无关的事情或者说任何与疾病治疗无关的话。对受术者在催眠状态下讲出的一些个人“隐私”,要永远严守秘密,不能告诉任何人,关于这一点,催眠师在施术之前,就应该向受术者作出明确的保证,以消除受术者的心理顾虑。

2.催眠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

初步掌握催眠技术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只要读一些催眠方面的书籍,亲自看一下催眠施术的整个过程就可以了。可是如果你想要利用催眠为别人治病,挖掘别人内心的潜能,不会让催眠对受术者产生不良影响,那么只是读几本书,是远远不够的。

催眠师只有懂得一定的生理学和医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对受术者的健康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只有懂得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一些关于变态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才能看透受术者的心理世界,掌握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本卷收录《精神分析导论》一部作品,内容由弗洛伊德1915~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的讲稿组成。全书包括失误动作、梦和神经症等三篇,共分28讲。前两篇内容假定听众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失误动作的分析和对正常人的梦的探索,为听众奠定学习有关神经症问题的基础。第三篇神经症通论是弗洛伊德讲解精神分析的核心,他通过对各种神经症的全面分析,深入地阐述了这个十分困难的新课题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该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听众领会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导论》可以公正地被认为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大全和精神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状况。
  •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本卷包括中文版主编车文博所著的《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以及由弗洛伊德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三部分。《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是中文版主编车文博研究弗洛伊德的精髓所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癔症研究》最初于1895年在德国出版,书中对癔症的症状、病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开始提出癔症创伤理论,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和正式起点的标志。
  • 感官操控力

    感官操控力

    作者马努埃尔郝瑞特是欧洲著名的超感者。他可以通过五个感官的敏锐能力进行催眠、用意念弯曲勺柄、影响和解读别人思想……这本书里他揭示了五个感官的秘密,讲授了我们如何训练自己的感官,可使其获得“超能力”,以得到更好的人际关系和美好生活。
  • 生活中的催眠术

    生活中的催眠术

    催眠不是巫术,而是一种神奇的心理疗法。让催眠走进我们的生活,给心灵带来温暖和抚慰,帮助我们解除心中的烦恼,化解生活的压力,激发内心的潜能,提高生活的品质,让生活更加轻松和美好。你想戒烟、戒酒吗?你还在为失眠而苦恼吗?你对手术的疼痛心怀恐惧吗?你为自己的焦虑和自卑感到懊恼吗?你还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苦苦挣扎吗?催眠术将帮你从心理的困惑和痛苦中解脱出来。"
  • 异常心理学

    异常心理学

    本书讲述了:异常心理(abnormalpsychology)是异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关于异常心理有许多不同的描述,如变态心理、心理异常、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理失调等。严格地说,这些概念是有区别的:变态心理,是指偏离常态,心理离奇、古怪、让人无法理解;心理异常,是指人的心理状态发生了病理性变化,行为表现明显与众不同,能力明显受损,需要心理治疗;心理障碍,是指心理过程和机能受阻,这种障碍既可能是功能性的,又可能包括器质性的改变;心理疾病,是从医学角度理解心理异常,相对躯体疾病而提出的概念;心理失调,是指心理失去平衡,行为缺乏整合协调,致使个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能力下降、适应不良。
热门推荐
  • 都市之丛林法则

    都市之丛林法则

    聂秋,站在社会链顶端的人之一,几乎把整个黑暗世界颠覆,因为双眼失明而遭到组织背叛驱离,以及黑暗世界疯狂的追杀。经月之后,带着一对神奇的瞳,重新投入了这场黑暗游戏,再踏巅峰之路。
  • tfboys,剩下的盛夏去哪了

    tfboys,剩下的盛夏去哪了

    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看看就知道了。记得加我QQ2032474962不喜,勿喷,我们都是文明人
  • 那年青春的雨季

    那年青春的雨季

    沐夏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家庭不算优越,也不穷,小康之家,有个很好的闺蜜林曦,可是,发生了那件事,好闺蜜背了她,在她伤心欲绝的时候候……
  • 婴幼儿饮食与健康百科

    婴幼儿饮食与健康百科

    本书以婴幼儿的成长发育为主线,内容包括生理发育、心理特点、饮食营养、体能训练,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 洋老师的高原梦

    洋老师的高原梦

    《洋老师的高原梦》记录了三位外国教师在青藏高原支教的工作和生活点滴,字里行间洋溢着他们在这片高原上获得的崇高和幸福。虽然他们难以细致描摹出深藏在他们心中的高原梦,但这里记下的他们、他们的学生和高原,必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理解和赞颂,引来世界关注、关切的目光。
  • 逗比法医不冷情

    逗比法医不冷情

    宋雨潞,1995年生人,2070年她已身患绝症,科学家“火属性”正在研究一项实验,她有幸成为参与者,在平行宇宙的异世中成功重生。二十芳龄,翩若惊鸿,豆蔻年华,坐井观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她端庄、温婉、稳重、大气,从不与人争辩,人家要的她都不要,人家抢的她都不抢。被人抢白、恶心、添堵、戏耍,也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被人称为窝囊废。但其实,女孩重生前的记忆,大多被保留。(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1分钟现场成交法:金牌店员是这样炼成的

    1分钟现场成交法:金牌店员是这样炼成的

    这是一部店员必备的现场成交实用宝典。本书以一个个极具代表性的现场成交场景为线索,以现场成交策略为核心,打磨出一篇篇简单、有效、做得到的现场成交篇章。这些成交策略都是经过门店实战运用,并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技巧,对极需提升自身能力但又异常忙碌的店员来说,只需花上一分钟,就能轻松掌握门店销售秘诀,给店铺的业绩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 tfboys虐恋

    tfboys虐恋

    三个不起眼的小女生,刚刚来到重庆,就慢慢的收走了三小只的心,但是几个暗恋三小只的女生,硬生生的把他们拆散!!最后他们是怎么在一起的呢??????????
  •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我把一个农业报的临时编辑工作担任了下来,正如一个惯居陆地的人驾驶一只船那样,并不是毫无顾虑的。但是我当时处境很窘,使得薪金成了我追求的目标。这个报纸的常任编辑要出外休假,我就接受了他所提出的条件,代理了他的职务。
  • 《火影之我爱雏田》

    《火影之我爱雏田》

    雏田脑残粉,小樱一生黑,鸣雏王道,樱迷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