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11200000010

第10章 清风篇(9)

当然,"乌纱批发部"这个行业也有致命的弱点。首先,它根植于封建社会,是封建社会的沉渣泛起。封建社会"卖官卖爵,朝堂为市",腐败成风。而当今的官位"批发",不过是操封建社会的旧业,散发着封建社会的遗毒,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格格不入,因而注定了不会有什么生命力。其次"乌纱批发"行业是桩不正当的生意,属违纪违法经营。它如走私贩私一样,只能在暗中或私下交易,其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玷污了干部队伍的形象,为党纪国法所不容。所以,此行业注定是短命的。再次"乌纱批发"行业不得人心,人们对"买官卖官"深为痛恨。他们认为,"以钱选人"是腐败升级。某些当权者把"官位"当商品出卖是给共产党抹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因此,对"买官卖官"之风必须严厉整饬,对"官位批发商"必须从重惩处,决不能让"乌纱批发部"有存活空间。

(原载2004年第6期《莆田人大》)

贪官外逃的背后

当今中国外逃贪官知多少?据2004年8月媒体对商务部一份调查报告的报道称,这些年来外逃贪官数量大约为4000人,携走资金约500亿美元。

这个数字令人咋舌。外逃贪官人数如此之多,卷走资金数额如此之大,可谓建国以来前所未闻。拿涉案金额来说,500亿美元等于4000多亿人民币,接近国家一年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你说,这些硕鼠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是何等的惊人!

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读贪官外逃现象?在2004年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说:"我们银行部门贪官外逃,正是加强了监管的结果。"这话能令人信服吗?笔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反观贪官外逃的背后,笔者认为,恰恰是监管上明显存在缺失,才导致贪官外逃频频发生。

官员监督不力,应是头一大缺失。《国际先驱导报》刊文《中国贪官外逃路线图》说,贪官外逃一般要经过"转移资产--家属先行--准备护照--猛捞一笔--辞职/不辞而别"等过程,其出逃准备过程至少需要一年时间。从中可见,这种准备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是有一定时段的,不是短期的,有的还是公开的(如家属先行),不是隐蔽的,如果监督到位,贪官们能顺利、悄然逃出境外?比如官员直系亲属出国留学、定居、经商,其财产向海外转移或向海外汇款,列入"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内容吗?官员个人如实向有关组织申报备案了吗?有关组织对此类行为进行有力监督了吗?没有。有的贪官出逃之前已露出狐狸尾巴,群众也有举报,甚至多次举报,但有关组织或认为"匿名举报",不予重视;或认为举报"缺实质性内容",不予调查;或以"保护干部"为名,压下不查。如此,贪官外逃能不轻易得手?

资金监管不严是另一大缺失。按理说,我们所建立的财务管理制度、资金稽核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以及金融监管制度、反洗钱制度等等,旨在防止贪污腐败行为和资金流失。然而,这些制度在外逃贪官面前成了"一纸空文"。有的贪官贪污数千万、上亿元,在财务管理上居然未发现破绽;有的贪官大捞一把之后辞职,却不对其进行经济责任离任审计;有的把贪污受贿的巨款带出国外竟无人察觉,这不是资金监管失控的典型反映吗?这里且举一例。2005年春节前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河松街支行行长高山携带6亿储蓄款潜逃加拿大。为什么高山贪污如此巨额公款未被抓住?说明该银行的内控机制失灵,金融监管制度虚设。由此看来,贪官向海外转移巨资,同有关部门对大额度资金流向的监管乏力有关。

缺失之三是国门把关不紧。贪官能否逃出国门,取决于护照的获得。如果办理护照严格审查,严格把关,能不把这些贪官堵在国门之内吗?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贪官普遍用的都是真护照。他们有的人拥有多本护照,并改名换姓,而这些护照很多也都是由公安机关颁发的。可称之为"假的真护照"。这就为外逃贪官敞开了国门,设立了"绿色通道"。据报载,2004年年末,吉林省辽源市查出公安局有关职能部门涉嫌为他人办理、提供假护照案件。而此前,湖南等地也出过数起公安机关倒卖护照的案件。这不能不说正是由于个别公安机关帮助才让一些贪官成功出逃的。就此而言,有关公安机关是否也该深刻反思?

(原载2005年4月20日《湄洲日报》)

质疑"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据《检察风云》报道,海南女贪官、原省国资委副主任刘连琏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他人400万人民币;拥有超出其合法收入且不能说明合法来源的巨额财产,折合人民币2200多万元。

这是一笔数目惊人的所谓"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就笔者阅读报章所及也很少见,不免生出种种的疑惑来。

疑惑之一,这巨额财产来源真的不明吗?刘连琏不能说明合法来源的巨额财产有人民币209.1万余元、美元224.6万余元、港币192.2万余元、英镑335元、日元100万元。所有这些钱是亲朋好友馈赠的吗?是买卖股票所得的吗?显然不是。那么,是天上掉下来的?当然更不是。俗话说:"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唯一能解释的是,这位女贪官大肆以权敛财,故而横财如雪片纷纷飞来,人民币、外币统统收入囊中。这就是巨额财产的来路。说"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能通吗?

疑惑之二,为何不能说明巨额财产来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虽能定罪,罪名曰"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但处刑很轻。现行刑法规定,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最高只能判处5年有期徒刑。刘连琏之所以有巨额财产而不说明来源,不能不说是有这个执法底线在"壮胆"。她明显是在玩弄花招,怕坦白交代受贿数额大了罪加一等,受到重判。于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成了她避重就轻、逃避罪责的"防空洞"。果然,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其中刘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仅判处有期徒刑4年。

疑惑之三,何以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结论?笔者以为,检察机关的这个结论似乎过于匆促。因为它反映了检察机关对如此巨大的犯罪数额侦查不到位,有些问题没有深挖,给这个女贪官蒙混过了关。否则,为什么一起犯罪金额多达2600多万元的案件仅查出一笔(一次)受贿400万元,其他的通通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结论了事?令人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是个筐,贪污、受贿查不清的就往里装"的感觉。然而,如此一来,岂不是让刘连琏由应"重罪重罚"变"重罪轻罚"了吗?

看来,对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量刑过轻,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效应。一方面,它势必削弱法律的威严和法治的威力,形成法制上的"软肋",不能震慑贪官。另一方面,腐败的代价比腐败的收益小得多,就可能引发更多的人萌生贪欲,追逐腐败。从客观效果上说,量刑过轻是对腐败"容忍"。腐败是和谐社会的痈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敌。腐败不除,社会不宁,民愤不平。因此,惩治腐败要用"重典",决不能施"仁慈"。对此,一些有识之士也作过探讨,全国政协委员储亚平建议,财产来源不明罪最高应判无期。如是,贪官还能再出什么"逃罪"招数?

(原载2006年第6期《湄洲论坛》)

听民声察民意

这些年,人民群众对某些腐败现象反映比较强烈,有的还编了顺口溜。比如对公款吃喝,就有"活鱼活鸡活王八,名烟名酒名山茶,请吃请喝请干部,吃来吃去吃国家";也有为公款吃喝风屡刹不住编对联的,"屡禁屡吃屡屡禁屡屡吃,常反常犯常常反常常犯"。对此,有的认为群众的反映"太过激了",有的斥之为"瞎编乱造",有的则充耳不闻,不屑一顾。

究竟怎样看待群众的议论?近读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讲话,找到了明确的答案。他说:"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真诚和主动地接受监督,广开言路,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群众的反映,群众的意见,包括来自群众的顺口溜,都是民声。听民声,可察民意,它是观察反腐败的一个晴雨表,也是反腐败的一帖清醒剂,不仅要注意倾听,而且听后还要"三思"。

其一,它道出了人民内心的呼声,所议论的往往是腐败现象的焦点。群众表达自己的心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群众参政议政的一种方式,是群众关心反腐败斗争、盼望搞好党风的一个体现。因此,对群众的议论,首先是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听,"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嘛!绝不能当耳边风,一过了事。

其二,它反映了某些腐败现象的严重程度,因而是群众一直关注的热点。像公款吃喝风,近些年来越刮越猛,群众反映也越来越强烈,"此风不刹,吃穷国家,难平民愤"。群众的反映可以促使我们正视这一热点问题。作为人民公仆,如果心里都记着全国还有七千万人未解决温饱问题,还会沉浸于"酒绿灯红"之中吗?

其三,它说明了反腐纠风的难度,应是反腐败工作的重点。群众之所以有看法,有意见,有批评,既说明以往反腐败成效还不够大,又启示我们,反腐败是一场持久的斗争。群众反映的热点,应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要求我们去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反腐败的部署,把重点问题抓住不放,动真的,干实的,真正做到领导干部带头自律,从自己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

很显然,听民声,察民意,对更深入、更扎实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是极有益处的。

(原载1996年5月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三不收"不离其"贪"

对比于某些贪官见钱眼开、疯狂敛财、来者不拒来说,江苏省溧水县委原副书记汤少波这位贪官似乎可算是"另类"。之所以这样说,是他对受贿立下"三不收"的原则:一是数额太大的不收,二是关系不太熟的不收,三是看不顺眼的不收。如此,能不让人"另眼相看"吗?瞧,汤少波案被一些媒体称为"非典型性腐败"。

这篇题为《"三道坎"前栽下马》的汤少波受贿案报道,笔者仔细阅读,怎么也看不出这是一起"非典型性腐败"案,相反的,却从中看到了又一起新形势下的典型性腐败案。

"三不收"是不贪吗?随着反腐败的深入开展,迫使贪官为自己涂上保护色。汤少波正是玩弄此种手法,以"三不收"来掩人耳目,打造"清廉"形象。2007年以来,汤少波先后将"三不收"的财物13次上缴,共计人民币29万余元、美元1万元、购物卡价值2万元、仿古钱币1套、名牌手包1个、名贵手表1个。不难想象,这些财物的上缴,无疑给汤少波增添了几多亮色,赢来了众人喝彩。什么"领导干部带头廉洁自律"啦,"汤书记多年多次拒收礼金礼品,作出了表率"啦,等等,俨然是"拒腐蚀,永不沾"的好干部。殊不知,"三不收"不过是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罢了。君不见,汤少波早在2003年起就受贿了。

"三不收"是不贪吗?反腐败力度的加大,让贪官坐立不安起来,不能不采取防范措施。汤少波的"三不收",正是应对这一形势的策略,意在收敛其贪腐锋芒,增强隐蔽性,降低风险性。所谓"数额太大的不收",是害怕数额大,风险大。大的不收小的收,"拎进办公室的烟酒来者不拒了,"朋友"送的一万、两万现金也拿了"(汤少波语)。所谓"关系不太熟的不收",是担心出事。有个浙江老板送给汤少波一个纸袋,内有香烟及1万美元。汤发现后,立即上缴。他说,与该老板关系不是很熟,不是很放心。这道出了其非不贪也。至于"看不顺眼的不收",是怕招来祸端。一次某公司老板王某送给汤少波5万元现金,汤便让人拿走上缴。汤说,看王某就不顺眼,听说他以前经济上就出过问题,这种人最容易出事。可见,"三不收"非"三不贪",而是不离其"贪",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三不收"是不贪吗?反腐败挤压了贪官的生存空间,于是不少人"华丽转身"扮演两面人,再现于政治舞台。他们中或"带病上岗",或"带病提拔",或"边腐边升",直至隐藏若干年、十几年后才"东窗事发",成为党的干部队伍的最大弊端。汤少波也跳不出这个"格局",只是他的"三不收",成了其两面人的假面具、遮羞布。他终于未能跨过"物欲横流的诱惑"这道坎,8年间27次收受财物共达77万元。案发后他悔恨地写道:"以前连土特产也拒不接受的我,逐渐连老板们送的钱、卡也半推半就甚至安之若素了,主席台上正襟危坐读讲稿、给党员干部提要求时,有时心里也会一阵阵发虚。"这就是两面派贪官的丑态:"台上反腐败,台下搞腐败"。

显然,汤少波的"三不收",颇有"与时俱进"的创意。它既是慑于反腐败威力的对策,又是腐败的新花招、新动向,值得人们警惕。仅此一点,说它具有"典型性"也不为过吧。

同类推荐
  • 野樱桃

    野樱桃

    徐剑铭的散文题材宽泛,主题鲜明,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韵,本书所选作品均为作者在报刊发表并获奖的精品散文。有一定市场号召力。
  • 往日的情书

    往日的情书

    《往日的情书》可说是一部真情实录,其中收录了叶辛和当年的恋人王淑君从萌生初恋到进入热恋及两地相思期间的所有通信。时间跨度是从1969年的12月至1973年的5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0周年时,出版社酝酿出版一套《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当时由于叶辛参与主持上海作协日常工作,天天上班,挤不出时间撰写大块的回忆文章。出版社复印了叶辛夫妇这段时间的通信,除了一些辨认不清的字句,几乎是原封原样编撰了这本书,当年印刷了一万五千册销售一空。这一次收进文集,仅在体例上做了调整,所有文字仍按复印信件出版。虽是年轻恋人的通信,可在字里行间,仍能读出知青生活里男女情人间的相思和意味。
  • 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下)

    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下)

    《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下)》描写了美好柔情、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内容包括:红宇;法国中尉女人;飘;孔雀东南飞;张铁匠的罗曼史;三笑姻缘;风筝奇缘;秋雪湖之恋;爱的荒漠;月亮女神的爱;八月照相馆;泰坦尼克号;爱情故事;人鬼情未了等。
  • 寂静的芬芳

    寂静的芬芳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创作的部分散文作品,分第一辑,寻美山水部分收集了24篇游记散文,通过旅游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一种美好的山水情怀,用山水景观讴歌了对美好自然的赞歌。第二辑,寻美生活部分,收集了36篇作者对生活的纯真写照和美好的祝福,生活的笔触,紧紧围绕作者的生活环境,表现了生活中美好的点点滴滴。
  • 衣食亦有禅

    衣食亦有禅

    为随笔和国画的集合。王祥夫不仅仅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著名作家。他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耳濡墨染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之道。他有专门的绘画老师,老师亦是一个具有古典文化情结的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加之他的天性,他热爱市井,热爱饮食,热爱生活中注视到的点点滴滴美的享受。他说:人类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始终追寻美的过程。许多事物,只是当它们过去或消失的时候才会显示出它们的美来。他最经典的话是:古人除了击鼓鸣金地打仗,一般都很闲散。
热门推荐
  • 蓦然锦年

    蓦然锦年

    她说:“小爹地,我喜欢你!”他只笑笑,将她说的话当做是孩子撒娇的话语。五年前,她对她说:“小爹地,我真的爱你!”他如墨的眼里是冰封的寒冷,说:“我不爱你。”她在懂得喜欢时便带着她最纯真的感情喜欢他。她在明白爱情的时候便用最倔强的感情爱着他。四年后,她二十二岁,他却说:“宋宝贝,我爱你。”而她说:“宋哲谦,我不会相信你。”爱情不是离开了,只是爱的太深刻,伤的太彻底。爱情只是变得脆弱了,失去了相信的勇气。
  • 性格的神奇力量

    性格的神奇力量

    每个人的性格都有所不同,性格无好坏之分,本书教会你怎样发掘性格的潜在力量从而获得事业和生活的成功。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 有鬼之阴阳界

    有鬼之阴阳界

    阴阳界,既是一阴一阳,阴阳之间只是一捻之隔,有些人是为亲情而陷入阴间,有些人是无辜成替死鬼而去,更有些人是自食后果而从此不见天日,阴阳本是人必经之路,在乎的只是时间的长短,去来的时间是否合时,每天都有人出生,每天都有人离世,在世的人却不懂得什么叫珍惜生命,在阴的人却不守本分的等待投胎,世界的定理,社会的定理都离不开阴阳二字。在此,阴阳界带给各位的并非很恐怖的故事,只是抄闲于平时听到的惊悚故事,借此也告诉各位读者,生命之可贵,莫一念之差陷于阴阳界不能回首。此小说中的故事也是在告劝着人们不能有过多的贪念,也要懂得想要得到一样东西就要先放弃另一样东西,这世界的定理就像动漫片中的炼金术师一样,是个等价交换的世界。然而这故事不恐怖,恐怖的是人的心理,这世界最可怕的也不是鬼,而是人。
  • Fate:穿越不列颠

    Fate:穿越不列颠

    百万王厨看过来!saber线结局的if路线,卫宫士郎跟随骑士王反穿越回古不列颠的冒险故事!这是作品的第二部,为了解之前剧情,请务必先阅读本书的作品相关!作品企鹅群:553880754,欢迎各位加入!
  • 婚姻捍卫战

    婚姻捍卫战

    本书是一本改变婚姻命运的生活智慧书。告诉你婚姻需要捍卫,守卫得来的大多是苦涩,捍卫争取来的往往是甘甜!对于婚姻,一味被动防守并不牢靠,需要主动去捍卫!婚姻是人际关系中最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一,有时候需要以一往无前的勇气与精神来捍卫它。
  • 乾坤小将

    乾坤小将

    这是修炼者的世界,争夺杀戮随处可见;这是人魔大战的年代,到处充满血雨腥风。怎样才能站稳脚步?怎样才能占据更多的资源?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亲朋好友?实力!一切都靠实力!请看一个年青少年是如何在弱肉强食的紫云大陆纵横驰骋。。。
  • 全能天才:废材小姐要逆袭

    全能天才:废材小姐要逆袭

    女魔头安然重生了。新的身体被大家认为是废柴,但是,很适合她以前的功法。从此,人家修炼需要大量的灵药仙宝,而她只要男人男人男人就够了。啥?说她修的是邪门歪道采阳补阴,需要每天夜御十男?得,邪门歪道她认了,采阳补阴也有点像,可是夜御十男是什么鬼?我特么还是黄瓜大闺女啊!呸,黄花!【爽文】【宠文】【求包养!】
  • 零书

    零书

    王凡,一个平凡的人,回家路上捡到了一本书,书中有世界!------一切,从零开始!
  • 异世召唤至尊

    异世召唤至尊

    猪脚吴元原本是一个生活在地球的五好屌丝,却意外穿越到异世瓦罗兰世界,,,,身怀召唤宝典,,,没事召唤魔龙骑骑,,让玄武神兽抓抓鱼..................----------------------------------------------------------------------------------------------------
  • 兰沐清泉墨含香

    兰沐清泉墨含香

    “我虽愿意放手,让你独自追寻你心中的那抹倩影但看见她在你眼前出嫁时,却又是如释重负的解脱……”她十二岁嫁入荀家,做一个不满四岁娃儿的妻孩提时候,她们两小无猜,待在院子里踢球耍闹,一块儿读书,一齐捱骂他总黏着她,爱吃她做的菜,还天真的将生辰分给了她他喜欢她,她也喜欢他。她二十六岁那年,他离家远游少年时候,他才学满腹,总怀抱着远大志向,她却连一首诗都背不齐她为他生子,侍奉公婆至孝,替他承担家里的一切他感谢她,总觉得自己亏欠她太多她却是无怨无悔只因她爱他她三十四岁那年,他游历归来两人如胶似漆,似是再也分不开。她不禁许下一个心愿:若能一直这样,多好?往后回想起来,她会明白,这样的愿望多可笑,多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