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11200000019

第19章 拾贝篇(1)

"人跪狗"的引思

西方新闻学对新闻有这样的一种说法:"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近期就有一条相类似的"人跪狗"的新闻蹿红网络,很吸引眼球。这条新闻说的是,2011年1月10日,在苏州高新区一小区内的某花园62幢楼前,一辆面包车意外将一只宠物狗撞死。狗主人气势汹汹地提出要么赔偿5000元,要么给死狗下跪一小时的要求,面包车上两小伙赔不起,挨打后被逼给死狗下跪。

有资料显示,此类"人跪狗"的咄咄怪事,并非绝无仅有,独一无二。在浙江嘉兴、四川成都和新疆乌鲁木齐等地都有发生过。200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一位三轮车夫在街道上因躲避车辆而将一只宠物狗轧死,狗主人逼迫三轮车夫当众给死狗磕了三个头,还索要了600元赔偿费。

如此说来,这不可思议的"人跪狗"的新闻,固然与"人咬狗"新闻之间有某些共同点,但决不单纯是一条所谓的"猎奇新闻",而是一条值得共同关注的社会新闻。

众所周知,城市道路历来分设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盲道,并没有设什么"狗道"。城市对养宠物狗亦有相应的管理规定,狗主人不会不知道,城市不是农村,狗是不可以随便散养的。那么,是谁让宠物狗乱窜至十字路口,致被机动车撞死?事后,这本来也是可以分清责任、依规处理的纠纷问题,何以上演"人跪狗"的丑剧?这不能不引人思考。

窃以为,上演"人跪狗"的丑剧,是狗主人漠视人权的恶劣行径。狗主人见自己的宠物狗被撞死,不分青红皂白,又是出手打人,又要高额赔偿,又逼人给死狗下跪。这是谁家的"王法"?其行为不是对人权的漠视吗?不是对人的极端不尊重吗?不是不把他人当人看吗?在他眼里,人还不如一条狗呀!从法律上说,这是对他人的人格权和人身权的侵犯,是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

上演"人跪狗"的丑剧,是狗主人道德的沦丧。先说宠物狗乱窜至大街上,自然与狗主人缺乏社会公德脱不了干系。再看宠物狗被撞死后狗主人的所作所为,朝对方动手就打,张大口高价索赔,更有甚者,炮制出荒唐的"人跪狗"来。这些都表明了狗主人道德低下,是十分缺德的人。不仅如此,更让人目睹了狗主人的淫威,嚣张至极,一副恶势力的嘴脸,实在叫人愤慨!

"人跪狗"丑剧的上演,还折射了社会文明的缺失。给死狗下跪、磕头,或以赔罪,或以致哀,此类恶劣的事件竟然发生在建设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不禁要问:这是文明社会的应有事物吗?是文明社会所乐见的吗?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吗?答案是否定的。相反,这是社会文明的缺失,是社会文明的倒退,是社会和谐的噪音!由此观之,要使文明、和谐社会变为现实,非下大气力不可。

俗语云:"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粥。""人跪狗"虽是一幕丑剧,却给社会带来伤痛。"不让此类丑剧重演!"乃民众之共同声音。

(写于2011年2月,原载2012年第2期《浙江杂文界》)牛的品格当牛年来临之际,友人给我寄来一帧精美的贺年礼品卡。卡上装嵌着一枚铸有一头奋力拼搏的牛的纪念币,卡的背面题写着"岁交丁丑,春到神州,牛欢马叫,共奔小康"等句。礼品卡给我送来了新春的祝福,也引发了我对牛的敬意和赞美。

牛是人类的朋友,更是农家宝。牛是崇高精神的化身,牛的品格闪闪发光。

牛,具有忍辱负重、任劳任怨的奋斗精神。我目睹过农村的榨糖坊,那黄牛拖着沉重的石滚,吃力地辗转着,而甘甜的蔗汁不断从石滚间流淌出来。我见过牛驮运,它拉着沉重的车,一步一个蹄印地向前迈进,当爬坡时,更是奋力前行,不敢有丝毫松劲。有时还要挨主人的几声吆喝、几下鞭打,但它从无怨言。可见,"负重奋进"是牛的品格。

牛,具有默默无声、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孩提时候在农村老家,每逢过年,厅堂上都要贴上一张印有《春牛图》的日历。牛和春天紧紧相连。一年四季,春耕春种,夏收夏种,秋收冬种,牛总是日复一日,默默无闻,埋头耕耘。它给人类迎来春天,带来希望,换来丰收。它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的力量,直至整个身躯都贡献给人类,真正体现了无私奉献的品格。

牛,具有锲而不舍、拓荒耕耘的开拓精神。牛面对的总是泥泞、野草和荆棘,它以"拓荒者"的姿态迎难而上,开拓进取。那长满野草的荒坡,那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如今变成花果山、丰产田,是牛一片片耕耘开垦出来的。因此,牛也被人们称为"拓荒牛",这种品格不正是时代的要求吗?

牛的美德和品格,是可贵、可赞、可敬、可学的。古往今来,有多少伟人、名人以牛自喻,为牛讴歌,用牛的精神自励。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说,"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和血",他还写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著名大画家李可染,不仅以擅画牛而著称,还把自己的画室题名为"师牛堂"。毛泽东同志曾号召一切共产党员,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今天,更应该发扬"老黄牛"、"拓荒牛"、"孺子牛"精神,为人民建功立业。我国发展最快的经济特区深圳,在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面前,就树立一座牛的雕塑,以此自勉。新时期需要更多的像孔繁森、李润五、李国安、吴天祥、徐虎、李素丽式的人民大众的"牛"。但愿"牛的品格"在神州大地发扬光大。

(原载1997年4月号《闽中文艺报》)

漫议城市建筑美

一座美丽的城市,包含着她的规划美、建筑美、环境美、绿化美和文明美。当人们来到一座城市,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城市的建筑物,特别是高楼大厦。而城市的建筑美不美,自然就成为人们对这座城市美不美的一个直观感觉。

倘若人们漫步街头,看到的建筑物,仅仅是钢筋与水泥的构筑物,高低划一,体型单调,立面平淡,店面紧挨,可以说这个城市就无特色、无景观可言,给人留下的不过是"商店的组合"而已。李鹏同志曾指出:"城市建设中要注意建筑风格,我们不提倡豪华建筑,但是要求建筑风格多样化,应该各有特色。"我到过北京,那里不仅有天安门、故宫、天坛等我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产,还有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天文馆、中国美术馆、北京火车站、民族文化宫和全国农业展览馆等"十大建筑"。这些建筑精品已成为都市景观,每天都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在此留影。改革开放以来,北京更以多姿的建筑呈现于世。正如一篇文章描述的:"纵横交错的立交桥、雄浑巍峨的建筑群,既透着浓郁的现代气息,又不乏古色古香的典雅,使许许多多初到北京的人们不禁为之惊叹和折服。"我到过上海,这座国际性大都市如今高层建筑幢幢崛起,最大特色是风格和流派的多样性。从建筑体型来说,有"方型"的瑞金大厦,有"圆型"的新锦江大酒店,有"板型"的花园饭店,有"锯齿型"的城市酒家,有"弧型"的太平洋饭店,有"几何斜面"的扬子江大酒店,有"三角斜面"的银河宾馆,有"骨牌型"的锦沧文华大酒店,也有"八角双塔型"的新民晚报大楼,"方梭组合"的解放日报大楼,"蘑菇型"的文汇大厦,还有"U字型"的太阳广场,"山字型"的上海商城,"风车型"的华亭宾馆及"凹凸型"的电管大楼,各以特有的建筑形体,展示申城的城市风景线,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到过厦门,这座南国海滨城市,其建筑风格集闽南风格、民族风格与外来文化为一体。她以"海上花园"吸引游人的鼓浪屿,岛上岗峦起伏,怪石嵯峨,四季花开,树木葱郁,风格多样的建筑坐落其间,既有中式,又有欧式,构成厦门的特色景观。我曾不止一次上岛探寻和领略具有异国情调的建筑。随着厦门成为对外开放的"特区",这里的城市建筑更加异彩纷呈。那新辟的、宽阔的湖滨南路、北路,竖起座座高层建筑,装点长街,或淡笔写意,或浓墨重彩,美不胜收。我读过一篇题为《鹭岛的"碑林"》的散文,作者写道:"很喜欢欣赏厦门的建筑:那是无韵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旋律,岁月的碑林,更像是鹭岛的旌旗,飘扬在人们的目光里。"城市建筑的风格,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素质和艺术水平。城市的设计要既有民族传统,又有地方特色,既体现时代风貌,又有文化内涵。城市的建筑要高低错落,疏朗有致,造型新颖,风格各异。我们高兴地看到,莆田的市长是一位作家,对莆田的城市建设能用艺术审美的眼光来要求。在最近召开的建设莆田图书城和市文艺中心大楼现场办公会上,吴建华市长提出要求,图书城的设计要新颖别致,富有图书城特色,使之成为莆田的一大景观;文艺大楼本身就应是艺术,设计要体现艺术风格。

设计是建筑的灵魂。建筑美来自设计美。莆田的城市建筑风格,迫切需要来一个创新和突破。我们期望建筑设计家们设计出多姿多彩的建筑艺术品,让不同风格的建筑精品像颗颗明珠点缀荔城,为莆田市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

(原载1997年1月14日《湄洲日报》)

也说"大哥大"

"大哥大"是近些年来使用频率很高的字眼。有人著文说,倘若要编一部"中国20世纪90年代流行辞典"的话,"大哥大"是首选词汇之一。

"大哥大"的学名是无线移动电话,俗称"手机"。"大哥大"的问世,是通讯事业进步的表现。作为现代通讯工具,它给人们工作带来了方便。可如今的"大哥大",成为公款消费热点,使用上大大变了味。某些人把配备"大哥大"当做一种待遇、一种身份,甚至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似乎没有"大哥大"就不潇洒、不时髦、不派头、不神气。于是乎,互相攀比,竞相配备。有的领导干部办公室有电话,家里有电话,身佩BP机,还非要用公款配备"大哥大",被群众戏称为"四话干部"。有的赶潮流,追求精巧美观的新款式"大哥大",嫌"9"字头的过时,就不惜动用有限的资金换购"全球通"。至于话费,自然是由"阿公"付。少数人滥用"大哥大",有的几乎成了吃喝玩乐的专用工具,每当下班前后、双休日,"大哥大"常常忙个不停。因而"大哥大"通话费高得惊人,每月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一年要花公款几千上万元。更为突出的是,有些人手提"大哥大"招摇过市,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的开机滥用,特别喜欢在公共场所,在广庭大众之下,拿出"大哥大"通话,这种自以为得意的炫耀,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群众说这种人"老板味"十足,"公仆情"甚淡,花的是公款,办的是私事。难怪群众斥之为"耳朵边的腐败","财政支出的黑洞"!

鉴于公费"大哥大"泛滥,党中央、国务院把清理"大哥大"列为党政机关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八条规定"之一,中央纪委也将之继续列入1998年反腐败的内容。然而,至今有些领导干部对"大哥大"仍依依不舍,以种种理由来拖延清理。说什么"现在是信息时代,配台"大哥大"何必大惊小怪","清理"大哥大"是小题大作","上面规定班子只配几部,配给谁呀?你需要,我就不需要?"笔者真是大惑不解。某些领导干部为啥对"大哥大"如此钟情,如此热衷?他们的国家观念、勤俭思想、群众观点、廉政意识哪里去了?按理说,"大哥大"本是通讯工具,作为机关干部除了抗灾、救灾、抢险和办案等工作特殊需要外,有什么必要人手一部?就在西方国家,"大哥大"也不引人青睐。据报道,欧州不少公众对"大哥大"表现出明显的厌恶情绪。德国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66%的被调查者声明他"决不打算使用移动电话"。瑞士、法国的一些餐馆、体育馆和火车车厢等公共场所还禁止使用"大哥大"。我想,这对于那些认为"不配"大哥大"是不开放"的人不是可以从中得到一点感悟吗?

该是从扭曲的持机心理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了。至今仍违规持有"大哥大"的人,你是否该想一想:怎么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原载1998年6月四川《党建内参》)

"吞云吐雾"还能轻松吗

所谓"吞云吐雾",系吸烟之形象别称也。长久以来,国人对烟草有一种情结,解不开,割不断。不少地方把种植烟叶当作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门路,中国成了世界第一烟草大国;人们或把吸烟当做嗜好,把吸烟视为享受,甚而把香烟作为礼品,于是乎,中国成了世界第一烟民大国,有烟民约3.2亿左右;卷烟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烟草行业成为我国第一大税源,烟草业税收占全国总税收的10%。近年来,尽管"国际无烟日"年年呼吁,但咱们国家吸烟的大环境"涛声依旧"。

同类推荐
  • 世界古代作家作品漫谈

    世界古代作家作品漫谈

    本书生动介绍了世界各国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力图对世界文学常识作以全面的普及。
  •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书林佳话

    书林佳话

    往昔袁叶劝学文曳唱道,院野娶妻莫恨无良媒袁书中自有颜如玉。曰富家不用买良田,袁书中自有千钟黍曰。安居无需架高堂袁,书中自有黄金屋遥冶。其实,袁读书本身就有。福袁何必拿书去做名缰利索,遥倘若达不到这种境。
  •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本书以“两浙”地域文化视角来探讨“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的内在关联,目的是要努力地揭示出在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两浙”作家为什么会整体性地崛起的文化根源,并试图结合文化原型和母文化的孕育功能,以及地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积淀等特点,探讨“两浙”作家在新文学发展中的思想理念、价值建构、心路历程、精神轨迹和艺术探索等各个方面的表现,以及为中国新文学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以确立他们在中国新文化、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本书的部分章节已经以论文的形式在相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2011年3月1日,一名普通的调查记者通过微博,让我们看到了大山深处那些因为上学路远无法回家吃饭,必须忍受饥饿的孩子,并大声疾呼:孩子们需要一份“免费午餐”!一夜之间,无数像你我一样善良的人们,用网络时代特有的方式,为山区孩子送去一份份热腾腾的午餐。看似普通的献爱心活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冰冷的电子屏幕背后,还有一颗颗炙热的心,和对我们深爱着的这个国家的呵护之情。所以,请停止抱怨,用行动改变中国。翻开本书,见证您的一份爱心,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免于饥饿,快乐成长。
热门推荐
  • 梧桐树下的单人舞

    梧桐树下的单人舞

    一次意外的转学带给她无尽的伤痛,一次次的面对着背叛,伤害,阴谋。最终选择踏入社会可是又无数次面对金钱与权力的诱惑。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该如何面对这些斗争?她又会如何选择?身边的人来来去去,终究她会情归何处?还有那刻骨铭心的过往,她会走出来,迎接新的生活吗?
  • 不可思议的惊世预言

    不可思议的惊世预言

    本书精选人类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预言故事,以独特的视角,趣味横生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曾经发生在某些大人物身上,并离奇应验的神秘预言。这些神秘的预言有的左右了大人物的命运,有的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有的预言甚至跨越数千年,令人闻风丧胆。
  •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畔何人初见月

    姜歆是电视台新闻栏目的记者,一次外出工作的意外让她遭受了身心的巨大伤害,容貌被毁,失去记忆,后来遇到做不正当买卖的汪淼救下一命,并被当做亲身女儿看待。汪先生帮她重塑了容貌并让她学会了很多技能,让她重新回到社会。但是姜歆在暗中又帮着汪做了很多违法的买卖,终于有一天她恢复了记忆,觉得自己罪孽深重,设计暴露了汪先生,自己也投案自首……
  • 逍遥真君

    逍遥真君

    魔灵戒,远古魔道三大神器之一,仙魔两界大动乱的导火线之一,且看桃花村少年逍遥仙魔两界,登上仙魔巅峰。既然这世间仙不为仙,我堕入魔道又如何?成仙,成魔?皆在我一念之间。
  • 曾国藩成功全集

    曾国藩成功全集

    曾国藩是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人们关注的风云人物之一。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竞能成就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后人有对联“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对其高度赞誉。即使100多年过去,仍令人回想无穷。是什么使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天资?是努力?还是机运?本书从修身、处世、治国、治家、识人、用人、为官、养生等方面,全面阐释了曾国藩的成功之道。本书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是研究曾国藩的重要作品,是学习曾国藩的权威资料,是喜欢曾国藩的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值得大家珍藏!
  • 我不是花心只是多情

    我不是花心只是多情

    主人公的叛逆,他希望可以从新拾起父母亲的期盼,在社会上的半年生活的重大改变。和美女的邂逅生活,多次被女人相助的幸运经历...
  • 帝魂傲天

    帝魂傲天

    (本书慢热,只想安安静静的讲故事!)一片灵魂至上的大陆!一座偏居一隅的小城!一个苟延残喘的家族!一个淘气顽劣的少年!当他踏足修炼的那一刻起,就梦想着位列这大陆的巅峰,福兮,祸兮永远伴随他的左右,见证着他最终俯瞰芸芸众生!当他位列巅峰的那一刻起,前世今生重新交织,他是谁?是曾经或者......那些前世纠葛的人和事,只不过是过眼烟云,他就是他,只是今生!纵然区区几十载,却早已勘破万载修途之事,力量?权利?只不过是要守护想去守护的东西!记述一场温暖的玄幻之旅!
  • 投影之我不是英雄

    投影之我不是英雄

    荒子道,蜀山传人廖真的关门弟子,自小两人就相依为命,直到十八岁那年,廖真驾鹤西去,荒子道传承师父的衣钵、秉承师父的遗志,踏出深山,回归红尘。从此,原本看似安静祥和的尘世,因为这一神棍的乱入,导致一个又一个恐怖离奇而又引人深思的诡异事件接连发生,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敬请收看本期的……额,不好意思哈,貌似跑题了,不过请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 首尊

    首尊

    为何父母会将自己的灵魂和身体两分?为何生下自己却又撒手不管?来自地球的灵魂,和另外一个世界的身体,组成了完整的墨翟,为了寻找父母的踪迹,为了寻找可以医好爱人的灵药,墨翟不得不时刻鞭策自己成为一个强者。
  • 妖孽太监,非卿江山

    妖孽太监,非卿江山

    现代法医白非儿一朝穿越,竟来到了寒流暗涌的大明王朝。东厂、西厂、锦衣卫,乱了她的生活!妖孽太监、优雅王子、邪气美男,扰了她的心!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关本小姐何事?被一个太监告白也是够了“从第一眼开始,你就在我的手掌心,你注定逃不掉,天涯海我也要把你拽回来。”滚!这没有技术含量的穿越,真特么牙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