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11900000011

第11章 名词术语(5)

各类自称词中,第一人称代词,包括一部分反身代词,使用得最广泛。这部分自称词任何环境场合、任何地位身份的人都可以使用。如大家熟知的我、吾、余、予、咱、自、己、自己、自家、自身、自我、亲、亲自、亲身、本、本人、个人,等等。但有一部分通用的自称词,鲜为人知。台(yi夷)、卬(ang昂)、身、躬等便是,而这些自称词在古籍之中用得还是比较多的。如《书·说命》:“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台、卬、身、躬,均犹“我”的自称。身,还可释为“本人”:躬,还可释为“自己”、“自身”。

还有些自称词也鲜为人知。如“吾当”,同“吾”,当,是语助词,无义。白朴《梧桐雨》剧中有:“寡人呵!万里烟尘,你也合嗟讶,就势儿把吾当谑(xia下,同吓)。”吾当,此为唐明皇自称,意与朕或寡人同。

一些常用的名词,如“人”、“游子”等也可借作这类的自称词。如,《红楼梦》六十七回,“我又不是两三岁的孩子,你也忒把人看得小气了。”可以当作通用自称词的,自然还有不少,比如咱家、吾家、侬家、当家、大家、人家,以及文言代词“之、其”的活用,等等。

服饰与称谓

古人的称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服饰的称谓来代表人,是古代作品中极为常见的语言现象。

在我国封建时代,由于政治、经济和习俗等方面的原因,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往往有不同的衣着打扮,因此,人们便常常以衣着来识别人。时间长了,不同特点的服饰就成了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代称。

不同的表示服饰的词语可以表示不同经济地位的人。

纨绔:纨绔是古代一种用细绢织成的裤子,纨绔的“绔”,也就是裤子的意思。古代富贵人家的子弟,连裤子也要穿细绢的,这很能反映出他们奢侈的特点。因此,人们就把富家子弟称为“纨绔”子弟。

褐:褐是用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是古代贫贱者穿的,所以用褐来代称贫贱者。后来把贫贱者改称为“褐夫”。

不同的服饰,更多地用来代称不同政治地位的人。

布衣:《盐铁论》中说:“古者庶人耄老而后衣丝,其余则枲麻而已,故命曰布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古时候普通人要到八、九十岁才能穿丝绸衣服,在这以前,只能穿麻衣,所以把普通老百姓称为“布衣”。

麻衣:麻衣就是布衣,但词义有所不同。古代读书求官的士人一般都穿麻衣,所以,古时候把“麻衣”做为赴试求官的人的代称。

绅:绅士的绅。古代士大夫系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带子余下的部分垂在腰下作为装饰,叫做“绅”,因此,“绅”就成了官员或做过官的人的代称,例如“乡绅”,“豪绅”。

黄裳:黄色是社稷坛五色土中央的颜色,表示尊贵。穿着黄裳意味着臣居尊位,所以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

用不同的服饰词,还可表示不同职业的人。

青衣:古代婢女大部分穿青色衣服,于是人们便以“青衣”称婢女。

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战国时楚国春申君有食客三千多人,凡是上等宾客,穿的鞋子上都缀有明珠,因此,“珠履”就成了豪门宾客的代称。

袍泽:袍和泽都是衣服。《诗经》里有这样的句子: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歌颂战士们互相友爱、同心同德的品质。因此,“袍泽”就成了“将士”、“战友”的代名词。

古代以服饰称妇女的词语也很多。有的以穿着称代,例如:巾帼、裙钗、红袖、珠翠等;有的以化妆特点称代,例如:粉黛、脂粉、红粉、青蛾等,还有的以男子的服饰来比喻。

以上所说的这些服饰称谓,今天大都废弃不用了。但是,了解一下这些语言产生和发展的情况,不但有助于我们阅读古书,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中国封建社会。

三百六十行

“三百六十行”之源,就是“三百六十”。不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它都是个全数,是“全部”的代名词。

从时间上看,我国古人把三百六十天计作一年。“孔子家语·五帝篇》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王肃注:“一岁三百六十日,五行各主七十二日也。”《史记·高祖本纪》“正义”中也说:“木土火金水各居一方,一岁三百六十日,四方分之,各得九十日。”“土居中央,并索回季各十八日,俱成七十二日。”以七十二再除二,也就是三十六,七十二加上三十六,等于一百零八。这三个数从三百六十中如此分解出来,都成了我们祖先最爱用的数字。如黄帝七十二战而胜蚩尤;孔子弟子身通六艺者达七十二人;齐天大圣能七十二般变化;梁山泊上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计一百单八将也。

从空间上看,圆周共计三百六十度,这是西亚两河流域人发明的,古今世界通用。

由此他们还进一步发明了计时上的六十进位制:六六三百六,六十秒为一分,六十分为一小时等。

由此可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之说,是含有天下全部行业之意。“三百六十行”者,上下左右,古往今来之囊括之词也。

滑稽

“滑稽”在现代汉语中泛指引人发笑的语言、行动和事态。而在古代则曾指盛酒的器具。“滑”字读作“古”。

《汉书·陈遵传》引扬帷的《酒箴》云:“鸱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复借酤。”其中说的“鸱夷”也是酒器,用皮革制成。颜师古注曰:“自号鸱夷者,言若盛酒之鸱夷,多所容受而可卷怀,与时张驰也。”北宋的苏颂有两句诗:“自知伯起难逋峭,不及淳于善滑稽。”清人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诗人工对》中解释道:“滑稽,诙谐也,亦吸酒曲器也,”从以上资料推断,“滑稽”作为酒器,其形状和制作材料与“鸱夷”是相近的。

列祖列宗

《礼记·祭法》里说:殷人“祖契而宗汤”,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意即殷商称契为祖,称汤为宗,周人称文王为祖,而称武王为宗。孔颖达进一步解释说:“祖,始也,言为道德之初始,故云祖也;宗,尊也,以有德可尊,故云宗。”关于宗的称法,殷周不同。殷把有功的复兴君主称为宗,而周则凡是继祖者都称宗,后代的帝王祖宗庙号均承周制,所以宗无数而祖只有一个,比如汉有高祖刘邦,唐有高祖李渊,宋有太祖赵匡胤,等等,而各朝称宗之君则不可胜记。统言之,祖宗指先世;析言之,则祖、宗有别。“列祖列宗”,就是各位祖宗。

望子成龙

“望子成龙”是人们常挂在口头的一句成语。它的起源,许多大型辞书都没有收,所以不好查考。根据传说来考证,当和唐朝的韩愈有关。

韩愈的独子韩昶,小名“符”,因其出生在徐州附近的符离集(也就是以出产烧鸡而名闻全国的地方),故立此名。韩愈在《进学解》和《祭十二郎文》里都提到过这个儿子。韩愈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严格促读,希望儿子将来能高官骏马,禄享千钟。

在《符读书城南》诗里,韩愈叙述了两个从小相邻要好的男孩,由于读书和没读书,结果是:“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成龙的,位列公相;成猪的,替人赶马驾车。韩愈以此儆诫儿子,一定要读好书,免得当赶马人,而能“飞黄腾达去”。循流溯源,这应是“望子成龙”一语的注脚。

果然,韩愈去世那年的春天,韩昶中了进上。唐朝科举中请托之风极盛,韩愈其时,也已经身居吏部侍郎的显位。

可以看出,在“望子成龙”的意念支配下,他绝不会仅停留在“望”字上。

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是一个成语,泛指两家结成的姻亲关系。

我国在春秋时期,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这些诸侯互相征伐,争夺霸权,采取各种手段来维护其各自的利益。他们彼此之间,时而联合,时而对抗,以至发生战争。当时秦国地处今天的陕西、甘肃和四川的一部分地区,晋国地处今天的山西南部,是两个相邻的强国。两国既相争夺,又相利用。在那个时期,两个诸侯国或者两个大家族通婚联姻,是表示友好联合的一种重要方式。那种婚姻是带有政治性质的。秦晋两国的统治者之间,就出现过多次通婚联姻的事情。到后来,“秦晋之好”逐渐发展为成语。

“恭喜发财”

新年见面,大家总会说“新年快乐”、“恭喜发财”。那么“恭喜发财”这句祝辞源于何时呢?

据记载:在清朝末期,一位自称“老中国通的英国青年威廉亨德,于1826年抵达广州,参加英国人在广州开办的旗昌洋行的工作,先当雇员,后成为股东之一。威廉亨德于1842年退休回国,写下《洋人在广州》一书,其中一段提到:在清代,广州一代十三行一些吃洋务饭的中国人,每逢过年的时候,都会到洋人的商馆里去拜年……入门便打拱作揖,口里不停地讲”恭喜发财“,在当时,只吃洋务饭的人到商馆来拜年,商馆里的洋人,向来是不回拜的,因为这是中国人过新年,不属洋人,这便是”恭喜发财“一语的来历。

千金

女孩为何称”千金“呢?这个要从我国古代的货币单位谈起。

在两千多年前,秦朝以一镒(二十两)为一斤,汉朝以一金为一斤。当时秦汉的金多指黄铜而言。所以,那时的千金实为铜千斤。而后,千金逐渐又衍为贵重之意,如一字千金,一刻千金,许多人家的未婚女孩也就被尊称为”千金“用”千金“来比喻女孩子,最早的文学记载,见于元代的作曲家张国宾所写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里面曾有这样一句话说:“你乃是宦官人家的千金小姐,做事请自重稳便些。”在这以后的有关唐、宋、元、明、清的剧本、小说、故事和戏曲中称女孩为“千金”的就更多了。

“千金”一词就沿用至今,不过,“现在见到”千金小姐“这句话,大都含有讽刺意味。

下榻

下,是放下的意思;榻,原是无顶无框的小床,泛指床;下榻,就是放下床榻。王勃在《腾王阁序》中写道:“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用“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典故,称颂腾王阁所在地洪洲地区的杰出人才。

这里的陈蕃,汉朝人,他首任豫章(现江西)郡守。徐稚,是豫章地区的有识之士,他家里贫穷,耕种自给,但学问高深。陈蕃平时不愿接待宾客,而对徐稚的德行却非常景仰,所以另眼相看。徐稚来访,陈蕃热情招待,特地专设床榻,供徐稚休息。徐稚走了就将这榻悬挂起来,徐稚来了再把这榻放下来。他们之间关系密切,传为美淡,因此“陈蕃下榻”成了尊贤礼士的代称。现在是借“下榻”一词,来作为对贵宾住处的尊称。

目不识丁

“目不识丁”,意思是一个大字也不识。“丁”是天干的第四位,既然一个大字不识,为什么不说“目不识甲”、“目不识乙”、“目不识丙”而偏偏用“目不识丁”来指文盲呢?

同类推荐
  •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引领这一青年工作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在2005年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中,就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义、原则、形式、内容、机制、保障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了详细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
  • [东欧]三大教学方法原理原则与教学论著选读

    [东欧]三大教学方法原理原则与教学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徐志摩可谓是中国现代文坛独具特色、才华横溢的才子。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散文则如天马行空,纵情任性,随意铺染。这位自然之子,一生都被诗意浸透,随遇自有乐土。他的诗文,情爱,还有那云游飞升般的离去,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这个纷繁的尘世,仍被世间传说不尽。斯人已去,我们唯有从诗文中,触摸那传奇一……
  •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詹新惠从党报集团体制的历史沿革到党报集团经营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自然,书中所论列的观点未见得都准确,有些研究可能还受到实践的制约。便至少这本书引起了我们思考的兴趣,也开启了新的思路。
  • 千古谚语大观

    千古谚语大观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热门推荐
  • 音倾天下

    音倾天下

    说她是废物?依据呢?根据在哪?谁说她是废物?看我不废了他(她)!
  • 圣武行

    圣武行

    一个流浪破落少年,他也曾有梦想去修无上仙法,但有坎坷被拒之门外。他有奇遇得以武入道,更有艰辛百般淬炼。他也曾爱过却被爱所伤,他也曾被爱却无奈别离。东方大陆有他的传奇,西方国度有他的神话。面对无数妖魔他不曾胆怯,危机面前他更不会退缩。扬我华夏仙武之赫赫威名,他就是杨征。
  • 瓶粟斋诗话三编

    瓶粟斋诗话三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宠秘成瘾:Boss,请入坑

    宠秘成瘾:Boss,请入坑

    【简介无能,作者无良,各位看官,坑里边上座。】夏夜是个平凡的人,最起码在她二十多年以来是个平凡的人,每天都在为了赚钱而努力工作,可是,谁来拯救一下这个玄幻的世界和她原本的世界观。和大boss互换身体神马的不要太狗血,一下子拥有亿万财产神马的不要太惊讶,被老板独宠神马的不要太羡慕,这叫什么?一人在手,天下我有。肖晟是个冷酷的人,当然,这也是在遇到夏夜之前,他从来都不知道,他也可以去无限度的宠一个人,其实他心里想的是把某女宠的脾气越来越大,大到只有自己可以忍受就完美了,不得不说,肖三岁很贱,不过,男人本贱嘛!夏夜:我说肖总,您是缺爱吗?肖三岁:是,不过有你就不缺了。夏夜:……滚,给我圆溜溜的滚。
  • 九命帅猫

    九命帅猫

    一只不知从何而来的白猫,生下了三只不一般的九命怪猫。故事开始了……女主角养的是其中的一只,另外两只流浪不知在何处。某一天,她才突然发现她的爱猫居然是一只九命怪猫,而另外两只流浪的九命怪猫似乎和她很有缘分,居然一一出现在她的身边。可是,传说中的九命怪猫,是这个样子的吗?
  • TFBOYS的凌沫

    TFBOYS的凌沫

    生死一场到头来是梦还是现实?听说男女主最后都死了?是悲剧?嗯...写第一部的时候作者脑抽把女主写死了……结果被读者给骂死...所以第二部不会再虐你们了……放心纯属小白宠文!甜甜甜甜!!
  • 永痕

    永痕

    在这里,剑是锋利的,拳头是寂寞的,梦想是可以打败一切的。在这里,天庭是可以被血洗的,世界是可以被毁灭的,宇宙是可以只剩下一个人的。在这里,眼睛是可以瞎的,人是可以变妖怪的,走到最后我都是孤独的。
  • 和冬天一样冷的日子那么多

    和冬天一样冷的日子那么多

    这是一部关于理想、爱情、青春的小说。如网上这段评价:“2006年的盛夏,天气炎热。我天天窝着在广州大学城三年级的宿舍里看电影,上网烟海渺茫地寻找小说诗歌,一页一页地联想,于是我看见杨遥的《像冬天一样冷的日子那么长》,这卷小说慢慢铺展开来一个冷稍的冬季。我赤身蹲在凳子上,觉得日子渐渐变得冷清。阳台外的阳光依旧灿烂明亮,路边的紫荆树有稀疏的叶片,那树荫漏下亮斑,而行人稀罕,就那么一路地冷落下去了,跨了球场,向西,傍晚见黄昏落日,暮霭浑黄。蝙蝠的翅膀带来夜色的黑。”
  • 墓地鬼话

    墓地鬼话

    小时候萧华由于和家人吵架进入了一片家人从来不让进入的树林,于是碰见了白衣女鬼,长大后萧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一个女子的个性签名,上面写着,我从来不洗脸,不嫌弃的男人随便来,于是萧华便想随便一下。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萧华在一个大师的警告下依旧和那个不洗脸的姑娘约了,于是一系列诡异恐怖的事情发生了。面对网上那么诱惑我们要挺住,千万不要把握不住自己的裤腰带,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在互联网的另一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许根本不是人,所以在2015我们的口号就是:美女,我们不约!!
  • 霸道兵皇

    霸道兵皇

    “战地为王,花都为皇。为何不狂!我狂有我道,为战友疯狂,为众娇妻痴狂。我会终其一生,叙写属于我的狂霸之道。”——赵狂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