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12000000051

第51章 梦龙陶艺

缪淑秀

暮色降临,寒意逼近。历经六十多天的旅途劳顿,江南才子冯梦龙总算进入了寿宁境内。穿过石门隘,眼前出现了一座村庄,那便是平溪图的南溪村。

村口处矗立着一座黄墙黑瓦的土木结构建筑,门前青旗上赫然写着“南溪公馆”四个大字。馆役早已准备好了铺、舍、茶、食,在役丞带领下列站馆前恭迎知县大老爷的到来。一进馆,馆役早已拎着个大茶壶,“咕噜咕噜”给冯老爷一行倒满了一碗碗粗瓷大碗茶,喝上几口,顿觉神清气爽。

饭饱菜足,冯梦龙打开了话匣子,与役丞聊开了。过往行人、当地物产、百姓生活状况等无所不谈。渐渐地,话题绕到了眼前的大碗茶上。

谈起茶具,役丞几分自豪,又几多感慨。他告诉冯梦龙,平溪境内在宋朝时曾有上窑和下窑,生产一种叫做紫砂乌金陶的陶瓷,有白、黑两色,绘以龙、貔貅等吉祥物,敲击时会发出金属的声音,后来因战乱等缘故渐渐失传。现在,只剩一些人能做粗碗、硋钵之类。

冯梦龙扼腕叹息,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自己任内恢复此窑,让如此宝贵的技艺得以传承。

不久,冯梦龙跟南溪村与自己同榜的贡生李际商量此事,不料,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一起来到上窑村,找到烧制瓷器的艺人李德,与他谈起复窑烧瓷之事,可是李德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李德说,不是自己不想做,曾经实验过数百次,都没有成功,家里为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呢?冯梦龙考虑再三,决定自掏白银三十两帮助李德。就这样,李德跑遍了全县各个乡村,扛着锄头到处去找泥土和矿石样本,山上挖,地下刨,河里摸,肩上挑,把从各个地方弄回来的泥土和矿石一一编号,经过晾晒、粉碎、浸泡、踩炼、陈腐等工序,按传统制陶工艺进行制作、刻画、烧制。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烧出来的东西与前人传说中描述的差不多了,但颜色上还是有区别,大多是棕色,有的颜色偏深,但也不是黑色。李德想,肯定还需要用一种乌金釉来结合,便想尽各种办法来试验,可一试再试,成千上万次,都告失败。有的配起来觉得不错,烧出来就裂了;有的密度不均匀,这里一块,那里一块。

寒来暑往,一晃三年多过去了,正当李德都快绝望时,有一窑成功了,乌黑,发亮,散发着金属的光泽!李德喜极而泣,连夜进城,将此消息告诉了冯梦龙。

由于质量上乘,图案丰富,价格便宜,李德制作的陶瓷卖到浙江泰顺、丽水、杭州等地,一时声名鹊起,他也从此告别了贫困潦倒的日子。获知此消息,全县制瓷的艺人都争先恐后地前来拜师学艺,李德从不拒绝。渐渐地,上窑、下窑、上房窑等制作的陶瓷都纷纷进入千家万户。

崇祯十一年冬,心怀感激的李德带着一套精美的茶具来到县衙,想要送给冯梦龙做个纪念。衙役告诉他,冯梦龙已经在数月前离开寿宁了。手捧茶具,李德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痛惜之情。为纪念这位县太爷,李德将自己制作的陶艺命名为“梦龙乌金陶”。

随着清兵入关,倭寇入侵,岁月的轮替使当年所产的陶瓷散失无存,制陶技艺也再次失传,唯有从偶尔出土的陶瓷碎片中还能依稀看到当初乌金紫砂陶的魅力。

直到一九九五年,民间艺人吴祖清重拾寿宁陶艺之梦,开始漫长的研究与探索之路,再次制作出了一件件集美学、史学、文学、篆刻为一体的第56章清官宴郑万江石门隘是寿宁县通往政和县、建宁府的门户。冯梦龙在寿宁当知县,进出都要经过石门隘,五年中他走过石门隘多少次,人们不记得了,但他上任时第一次由石门隘进入寿宁,离任时最后一次过石门隘告别寿宁,都与一席独特的“清官宴”有关,给当地老百姓留下难忘的故事。

石门隘在南溪村头不远处。这里南、北山峰高耸入云,从西向东的溪流在乱石险滩中奔腾,官道就在这峭壁之下、激流之侧。石门隘所在之处特别狭窄,险峻无比,简直就像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诗中所描写的景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但石门隘比长江天门要小千百倍,这里的溪流不仅不能行船,更看不到“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美丽景象。寿宁建县之初,官府为了打通这条官道,征集老百姓前来开山凿洞,凿通之后,官府在此设立关隘,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话说大明崇祯七年八月初十下午,白云朵朵,艳阳高照。新上任的冯知县带领随从、向导、挑夫一行,从政和县一路东来,正行进在寿政边界的深山峡谷中。冯知县坐在两人抬的竹舆(竹制的简易轿子)上晃悠悠的,看着身下的急流险滩难免有点紧张。走在前头的向导说:“县太爷,寿宁人都说‘车岭车到天,九岭爬九年;三支蜡烛过岩洞,三天三夜三望洋’。前面不远处就是‘过岩洞’的地方了,叫石门隘,十分险峻,十分难走,我们可要小心。”冯知县看到路途越来越狭窄,越来越难走,哪里像官道,横陈、流水咆哮;西斜的太阳照不进谷里,原本“秋阳似虎”的感觉也开始变得秋风怡人。冯知县说:“听人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闽道之难难于行蜀道。我原来不信,但这一路走来,已经深有体会,看来前方的考验更艰巨啊。”他对轿夫说:“走了这么久,你俩也该累了。官路难行,就让我下轿自己走吧。”轿夫答道:“这哪能行,县太爷!您新官上任,现在就要进入寿宁地界了,那里就是您的天您的地,怎么能让您徒步入境呢?”说话间,已然看到前方有一面巨大的石崖特别凸出,好像横塞溪谷,看不到出路了;仔细看,石崖低处又有一个黑色小洞。冯知县问:“那是石门隘吗?”“正是。”前面的轿夫话才答毕,不防一个趔趄,差点把冯知县给甩下竹舆来!轿夫的脸都吓白了。随从见此情形,厉声斥责:“你怎么抬的!要谋害县太爷吗?”轿夫赶紧说:“不敢,不敢。刚才是脚下不小心踩着落叶,滑了一下。”冯知县安慰轿夫:“有惊无险,不碍事。我正想体验一下寿道之难,见识一下石门之险呢。我就下轿走走吧。”说完坚持下轿。

冯知县走到石门隘前,只见狭窄的官道悬在绝壁上,外无护栏抓手,脚下溪流奔腾,令人望而生畏,脚底发软。他嘱咐大家:“都小心点,千万不可出差错。”他小心走到石洞入口,仔细观察:洞内幽深阴暗,也不知有多长。返身看着轿夫抬着空竹舆,挑夫挑着行李,一步步走到洞里,他欣慰地说:“好,大家都安全过来了。”他叮嘱大家石洞阴暗,小心脚下。向导说:“不碍事。”只见他点起随身携带的火篾,洞里一下子照亮了。一行人步行数十步,来到洞外,只见前方豁然开朗,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不远处还有几坵待收割的金黄稻谷,道路也宽敞了许多。冯知县忍不住赞叹:“简直是桃花源啊,洞里洞外别有天地!”后人有诗赞曰:“口异桃源光仿佛,形同巫峡势豪雄。徘徊试进三三武,旷野纵横任放踪。”

奇怪的是,前方官道旁站着十几个衣衫褴褛的老百姓,个个看起来面黄肌瘦。为首的是一个老人,他身后的人,有手里捧着几棵芹菜的,有手莲子的。冯知县走近询问:“诸位乡亲,你们是哪里人?这是为何呀?”冯知县说的是带吴语口音的官话,当地老百姓听不懂。向导过来当翻译:“这位是新上任的县太爷冯知县。他问你们是哪里人,在这里是为何事?”老人对身后的人说:“跪下,都跪下。”众人赶紧跪了下来。冯知县上前扶起老人:“请起,请起,有事好好说。”老人说:“我们都是南溪村民。几天前就听说新上任的县太爷要入境,我们就天天派人守着石门隘探听消息,今天终于等到了。”他让身后的人把捧着的东西献给冯知县。冯知县问:“你们为何要送我这些东西啊?”经过老人诉说和向导翻译,冯知县听明白了:多年来,朝廷内忧外患,苛捐杂税有增无减;前后几任知县无所作为,县衙差役下来就是搜刮民脂民膏,摊派徭役,见人抓人,见粮抢粮。整个南溪村的大半人口都逃到浙江龙泉一带种植苎麻谋生,或者到其他地方逃荒乞讨去了,留下来的一些人也都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当听到新任县太爷将要入境的消息时,村里老人们合计商量要向县太爷请愿,希望县太爷上任明白老百姓的心声,为民解忧,造福于民。于是决定推选李氏老人带头,在县太爷经过石门隘进入寿宁地界时,送给他三样礼物。

听到这里,冯知县还是纳闷:为民解忧,造福于民,这是知县的本分啊,为何要送这三样东西呢?他问老人:“这三样东西有何寓意吗?”老人解释,芹菜谐音“勤”,希望县太爷勤政为民;糍粑谐音“慈”,希望县太爷仁慈为怀。冯知县说:“我明白了,莲子谐音‘廉’,你们希望我清廉为官,对吧?”老人点头称是。冯知县说:“说得太好了,我今日就收下这三样礼物。我将努力做一个上不负皇恩、下不违民意的知县,到时请诸位当见证人。”

天色渐暗。冯知县一行和村民们来到南溪村,冯知县入住公馆,村民各自回家。冯知县嘱咐随从把刚才收下的三样礼物送到公馆厨房,他要当晚吃了这三样特别的礼物,牢记于心。饭后,他走访了几家农户,家境都十分贫穷、窘迫。回到公馆,他心潮翻滚,难以入眠,挑灯展纸,挥毫赋临溪势觉尊。笋舆肩侧过,犹恐碍云根。“这首《石门隘》诗,既生动描写了寿宁的独特景观,也隐约抒发了冯知县的内心感慨,他感到仕途艰难,重任在肩啊。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五年就过去了。五年中,冯知县始终记着南溪老百姓送给他的三样礼物:芹、糍、莲。他时时回味,时时自勉,以勤补缺,以慈辅严,以廉代匮,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全县人民普遍过上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安享太平的日子,南溪人民更是感受到冯知县泽被于民的点点滴滴。然而五年任满,冯知县就要挂印归乡了。

这天傍晚,南溪村口,夕阳西下,彩霞满天。远近各村男女老少齐聚在这里恭迎冯知县。南溪村民杀了一头猪,做了一臼糍,宰了一只鹅,准备用最鲜的芹菜炒猪肉,用最甜的豆沙裹糍粑,用最好的莲子蒸鹅肉,隆重招待冯知县。隔壁村民也送来鸡蛋、番薯扣、黄豆等,最远的是来自泗州桥的两个村民,他们代表全村百姓感谢冯知县捉拿惩治了恶霸陈伯进,特地跋涉几十里路赶来送别冯知县。冯知县来了,得知村民们的心意,他下轿作揖:“诸位乡亲的深情厚谊令我永志难忘。但我不能收受这些礼物,否则就是不清不廉,违背当初的诺言,也愧对全县百姓了。”为首的南溪村李氏老人上前跪拜:“县太爷,我们特地为您做了一餐清官宴,里头含有‘芹’、‘糍’、‘莲’三道菜食。这么多年来,您说到做到,才有了我们的今日,无论如何您要品尝一口这清官宴!”冯知县扶起老人:“好!我就请大伙把做好的‘芹’、‘糍’、‘莲’三道菜食各盛一碗,送到公馆去。其他礼物我一概不收。”

晚餐时分,南溪村民给公馆送来三碗香气扑鼻的芹菜炒猪肉、外红内白的豆沙裹糍粑、美味可口的莲子蒸鹅肉。冯知县吩咐随从取出二十两银子交付村民,说:“美食我收下了,钱你们也要收下。就请乡亲们用这些钱做一点公益事业吧。”这一餐,冯知县吃得十分香甜可口。

次日清早,冯知县吃完早餐步出公馆,外面已经站满恭送他的村民。

送来的,上面都缀满小布条,每一条布条上都写着一个不同的姓名。离开县城一路走来,冯知县已经收到五把万民伞,现在有七把了。村民们燃放着鞭炮,一直送冯知县到石门隘外的寿宁、政和两县交界处。这里有冯知县亲笔题写的“政寿交界”牌。冯知县下轿,与众人告别:“诸位乡亲,这里已是政和县地界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请就此留步。”村民们有的抓住冯知县的手紧紧不放,依依不舍,有的禁不住失声痛哭,跪地拜别。冯知县也不禁动容,手扶村民:“请起,山高水长非隔阻,有缘终有相逢时。说不定再过几年,我们又相见了呢!”

冯知县终于走了。村民们目送他远去,直到看不见了才返回。冯知县离开寿宁三百多年后,石门隘在一九六五年九月修建公路时被炸毁。人已逝,隘已毁,但冯知县和清官宴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

同类推荐
  • 废话艺术家——王三丰

    废话艺术家——王三丰

    衙门里,是不该有假的地方,却少讲真话的官员:寺庙中,是求真的所有,却少打诳语的和尚。这现象,不说悲哀,也是畸形。也有例外,身在官场的王三丰,坚守不讲假话的原则。他不想做英雄,只是觉得做人要真,一心想当个好人。然而,环境却不容他真,只好讲玩笑、玩幽默,耍起迂回战术。人称他“幽默大师”、“官场笑星”,他自嘲:“废话篓子而已”,时人皆叹其“高”,封他为“废话艺术家”。喜剧长篇,五十年空白,段子小说,一分钟阅读。以独特立足世界,以趣味娱乐世界,以创新挑战世界,听一回废话艺术专家为你讲述生活中的事件。
  • 矮奴

    矮奴

    《矮奴》由夏汉志所著,《矮奴》是我国历史上全面展示鲜有人知、奇特残忍“人造矮奴”制度的面市唯一作品。本作品充分挖掘出了隐藏于人类内心深处的邪恶,引人深思。大唐德宗年间,在南楚道州,一个3岁男童唐子文被富豪林员外装进一个陶罐制成了矮奴。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悲剧性的变化。一路走来,从林府的丫环和小姐,再……
  • 忽必烈传

    忽必烈传

    元世祖忽必烈在一批蒙汉臣僚的帮助下,依照汉法建元改制,所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政策,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本书讲述了忽必烈波澜壮阔、传奇辉煌的一生,让读者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
  • 中国十大文豪——白居易

    中国十大文豪——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二十日,出生之地是今河南省新郑县。白氏先祖本为胡人,是西域龟兹国的王候。后来汉化较深,生于官宦之后,诗书之家,白居易从小就受汉文化的熏陶。
  • 海上骑士——尼米兹

    海上骑士——尼米兹

    本书中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尼米兹的军事生涯,特别是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期间,组织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海战,打败曾经猖獗一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做了详尽的描述。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两军在太平洋战场海战中的激烈争夺,以及双方的兵方部署、战略决策、指挥方式和作战经过,反映了尼米兹的作战指导和指挥艺术。
热门推荐
  • 隋唐风雨

    隋唐风雨

    隋唐风雨之恋,还原历史真相,看历史风云变幻
  • 视听风暴

    视听风暴

    重生穿越到了韩国,而且还是韩国三大电视台MBC的继承人。从一个宅男到贵公子的飞跃,李泽成适应了,并且开始利用自己来自未来的优势,发掘起一个个新的项目:韩剧吗?你们知道什么,那一个经典的韩剧不是我李泽成写(剽窃?!)的!综艺?脱口秀,什么,你们竟然告诉我不知道!那么,我就告诉你们,脱口秀节目是什么!还有什么?MBC音乐大赏!星际游戏频道,OSL,MSL星际联赛!哈哈,现在是2001年,一切,才刚刚开始!
  • 职工快乐工作

    职工快乐工作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当我转身时

    当我转身时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盛澄华谈纪德

    盛澄华谈纪德

    纪德今日已被公认为法国乃至全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他代表了以文艺复兴为传统的西欧文化演进中最后而也是最光荣的一环。这一位七九高龄的当今文坛宗师,至今仍坚贞地操守着他一生为人与为艺术的态度。他的真诚与“为良心自由,独立,反奴役”的信心使他成为今日最卓荦的中流砥柱,与一切势利的实用主义式的“现实主义”相拮抗。他属于蒙田以来那种人性而柔和,且又无微不至的散文传统;他的“我”,丰富而亲切,虔敬而舒卷自如,最足阐扬法国清明的人性批评传统。和马拉美一样,他是朴素的道德家;另一面,他又和勃朗宁,勃莱克,尼采,陀斯妥易夫斯基紧凝成一支坚强的反中庸常识的精神血统。
  • 钰痕

    钰痕

    醉生梦死烟云在,心无余悸惹尘埃。当你迷幻的脚步踏进这段无间道之中却早已是死无藏身之地!
  • 送张侍御赴郴州别驾

    送张侍御赴郴州别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文化名人谈父亲(上)

    中国文化名人谈父亲(上)

    在中国的文化意识中,父亲是天,是铁的纪律,是人生的权威,是绝对的原则,是冷酷的理念,严峻的教导者,但这只是文化观念的表导意识。我们通过这套书,中要告知天下的儿女们父爱如山。
  • 遇见,在最美好的季节

    遇见,在最美好的季节

    她,没有什么太大奋斗目标,是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女人。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爱美食,爱旅游,爱看电影。活的简单而又满足的她,以为自己会一直这么简单,快乐的活下去。直到遇见了他,她的生活开始变的复杂,麻烦不断。她只希望早点甩掉他,回到自己简单快乐的生活。他,智商180,情商0,冷心冷情,孤僻冷傲,毒嘴毒舌的腹黑男。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当他遇见她,他开始当机。他最讨厌“麻烦”,在他的概念里女人,小孩和动物就是麻烦的代名词,勿近。她最喜欢女人,小孩和狗。在她的概念里每个女人都是很美的;每个小孩就是上天送到人家的天使;而狗就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当简单的她碰到复杂的他;当怕麻烦的他遇见制造麻烦的她····
  • 雨后是彩虹

    雨后是彩虹

    我是一只小小的仓鼠,普普通通不起眼,但是在开学第一天惹上了一个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