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15100000012

第12章 卷四(二十三则)(3)

司马迁作《史记》,在《封禅书》里叙述汉武帝敬奉神仙、鬼灶、方士的事情很详备,所以王允斥责它是谤书。本朝真宗景德、祥符年间,王文穆公(钦若)、陈文忠公(尧叟)、陈文嘻公(鼓年)、丁晋公(谓)诸人,假造天书符瑞,作为讨取皇帝欢喜、巩固地位的手段。等到真宗逝世,王沂公(曾)害怕遭到后人批评讽刺,因而要求把天书藏在真宗棺内,以消灭证据。而真宗实录的编纂,是王钦若监修的,其中记载尊奉宫庙及祥云芝鹤之类,只怕不够详细,于是成为信史的污点,这与太史公司马迁的谤书用意不同而结果却完全相同啊!

王文正公

【原文】

祥符以后,凡天书礼文、宫观典册、祭祀巡幸、祥瑞颂声之事,王文正公旦实为参政宰相,无一不预。官自侍郎至太保,公心知得罪于清议,而固恋患失,不能决去。及其临终,乃欲削发僧服以敛,何所补哉?魏野赠诗所谓“西祀东封今已了,好来相伴赤松游”,可谓君子爱人以德,其箴戒之意深矣。欧阳公神道碑,悉隐而不书,盖不可书也。虽持身公清,无一可议,然特张禹、孔光、胡广之流云。

【译文】

宋真宗大中祥符以后,诸如天书礼文、宫观的典册、祭祀天地、巡幸各地、吉祥瑞符、歌功颂德等事情,文正公王旦身为宰相,都参预其事。王旦做官自侍部到太保,他自知自己做的某些事情为人所厌恶,名声不太好,但却患得患失,不能断然辞职而去。到他临终前,才想剃发为僧并要求在自己死后身穿僧服入殓,这于事何补呢?隐士魏野曾有诗赠王旦说:“西祀东封今已了,好来相伴赤松游。”真可谓是君子爱人以德,其中所含的鉴戒之意也是很深远的。欧阳修先生在为王旦作神道碑文时,上述之事一点也没有写,大概是认为不能写。王旦虽然公正清廉,后人也不能议其是非,但他也只不过是像汉代的张禹、孔光、胡广之类的人罢了。

晋文公

【原文】

晋公子重耳自狄适它国凡七,卫成公、曹共公、郑文公皆不礼焉,齐桓公妻以女,宋襄公赠以马,楚成王享之,秦穆公纳之,卒以得国。卫、曹、郑皆同姓,齐、宋、秦、楚皆异姓,非所谓“岂无他人,不如同姓”也。晋文公卒未葬,秦师伐郑灭滑,无预晋事,晋先轸以为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背秦大惠,使襄公墨衰绖而伐之。虽幸胜于殽,终启焚舟之战,两国交兵,不复修睦者数百年。先轸是年死于狄,至孙縠而诛灭,天也。

【译文】

春秋时,晋国的公子重耳因国内动乱自狄(今甘肃临洮)逃跑,历经七个国家,卫成公、曹共公、郑文公对他都不以礼相待。齐桓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宋襄公赠给他马匹,楚成王设宴招待他,秦国穆公接纳他,最后重耳终于在秦军的帮助下回国做了国君,这就是晋文公。卫国、曹国、郑国的国君与重耳都是同姓,齐国、宋国、秦国、楚国的国君并非重耳的同姓。同姓之国对他都不以礼相待,异姓国却能做到这一点,可见“异姓不如同姓”的说法是错误的。晋文公死后还没有埋葬,秦国军队就征伐郑国,回军途中顺便灭掉了滑国。这本来与晋国无关,晋国大臣先轸却认为秦国竟然在晋国大丧之际,不派人来吊唁,反而讨伐其同姓国,因此背弃了秦国以前的恩惠,让晋襄公身着孝服讨伐秦国。此战,晋国虽然侥幸在殽山打败秦军,但从此以后两国关系恶化,长期处于战争状态,这种状况持续了数百年。这一年,先轸在与狄人交战中阵亡,到他的孙子縠时,全家都被诛灭,这真是天意啊!

南夷服诸葛

【原文】

蜀刘禅时,南中诸郡叛,诸葛亮征之,孟获为夷汉所服,七战七擒,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蜀志》所载,止于一时之事。国朝淳化中,李顺乱蜀,招安使雷有终遣嘉州士人辛怡显使于南诏,至姚州,其节度使赵公美以书来迎,云:“当境有沪水,昔诸葛武侯戒曰:‘非贡献征讨,不得辄渡此水。若必欲过,须致祭,然后登舟。’今遣本部军将赍金龙二条、金钱二千文,并设酒脯,请先祭享而渡。”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呜呼,可谓贤矣!事见怡显所作《云南录》。

【译文】

三国蜀汉后主刘禅时,南中地区各郡反叛,丞相诸葛亮率军征讨,反叛首领,为当地夷人汉人所佩服的孟获,与诸葛亮打了七仗,被擒七次,最后心悦诚服地说:“先生真是天赋之威,南中之人再也不敢反叛朝廷了。”《三国志·蜀志》中所记载的,只是蜀汉时期的事。我大宋朝太宗淳化年间,李顺在蜀地反叛朝廷,招安使雷有终派遣嘉州(今四川乐山一带)士人辛怡显出使到南诏(今云南大理一带),到了姚州(今云南大姚),当地节度使赵公美捧着国书出城迎接,他对辛怡显说:“去南诏的路上有条河叫沪水,蜀汉时武乡侯诸葛亮先生告诫说:‘如果不是进贡或征讨,就不能渡过这条河;假若一定要过,就必须祭祀,然后才可以登舟过河。’现在,我已派本部将士带金龙二条、金钱二千文并摆上酒肉,请求先祭祀之后再渡河。”由此可见,南夷对诸葛亮心悦诚服,即使是千年之后也仍然和当初一样。唉,诸葛亮真可以称得上英明啊!此事见于辛怡显所作的《云南录》中。

二疏赞

【原文】

作议论文字,须考引事实无差忒,乃可传信后世。东坡先生作《二疏图赞》云:“孝宣中兴,以法驭人。杀盖、韩、杨,盖三良臣。先生怜之,振袂脱屣。使知区区,不足骄士。”其立意超卓如此。然以其时考之,元康三年二疏去位,后二年盖宽饶诛,又三年韩延寿诛,又三年杨惲诛。方二疏去时,三人皆亡恙。盖先生文如倾河,不复效常人寻阅质究也。

【译文】

作议论性的文章,必须考证所引事实没有差错之后,才可以使之流传于后世。苏东坡先生所作的《二疏图赞》中说:“西汉孝宣帝中兴汉朝,以法治国驭人。先后杀掉了盖宽饶、韩延寿和杨恽,这三位都是忠臣。疏广、疏受二先生很哀怜他们,以致为此而振袂脱屣。假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区区小臣,他们就不会盛气凌人。”东坡先生的立意就是如此超绝卓异。但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考察,宣帝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疏广、疏受二人已经去职,此后两年盖宽饶被杀,又过了三年,韩延寿被杀,又过了三年杨恽被杀。当疏广、疏受二人免职时,盖、韩、杨三人都还安然无恙。这大概是因为东坡先生文思敏捷,不再像常人那样注重考究事实而造成的错误。

李宓伐南诏

【原文】

唐天宝中,南诏叛,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之,丧士卒六万人。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时募兵击南诏,人莫肯应募,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行者愁怨,所在哭声振野。至十三载,剑南留后李宓将兵七万往击南诏,南诏诱之深入,闭壁不战,宓粮尽,士卒瘴疫及饥死什七八,乃引还。蛮追击之,宓被擒,全军皆没。国忠隐其败,更以捷闻,益发兵讨之。此《通鉴》所纪。《旧唐书》云:“李宓率兵击蛮于西洱河粮尽军旋,马足陷桥,为閤罗凤所擒。”《新唐书》亦云:“宓败死于西洱河。”

予案高适集中有《李宓南征蛮》诗一篇,序云:“天宝十一载,有诏伐西南夷,丞相杨公兼节制之寄,乃奏前云南太守李宓涉海自交趾击之,往复数万里,十二载四月,至于长安。君子是以知庙堂使能,而李公效节。予忝斯人之旧,因赋是诗。”其略曰:“肃穆庙堂上,深沉节制雄。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鼓行天海外,转战蛮夷中。长驱大浪破,急击群山空。饷道忽已远,县军垂欲穷。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僰僮。收兵列亭候,拓地弥西东。泸水夜可涉,交州今始通。归来长安道,召见甘泉宫。”其所称述如此,虽诗人之言未必皆实,然当时之人所赋,其事不应虚言,则宓盖归至长安,未尝败死,其年又非十三载也。味诗中掘鼠餐僮之语,则知粮尽危急,师非胜归明甚。

【译文】

唐玄宗天宝年间,南诏(今云南大理一带)反叛,剑南(今四川成都)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征讨,结果损失士卒达六万人之多。丞相杨国忠隐瞒战败之事,仍然给他记上战功。当时,又招募士兵攻打南诏,但人们都不愿应募,杨国忠就派御史到各道去抓人,抓到后就给他们带上枷锁送到军中,被抓的人心中积满愁怨,所到之处哭声遍野。到了天宝十三年(754年),剑南留后李宓率兵七万前去攻打南诏。南诏人诱敌深人,然后高垒不战,李宓久攻不下,军粮皆尽,士兵因得瘟疫和饿死者达十分之七八,李宓无奈只得率兵返回。南诏人引兵追击,李宓被擒获,全军覆没。杨国忠隐瞒其败迹,声称取胜,传来捷报,然后征发更多的军队征讨南诏。这是《资治通鉴》中的记载。《旧唐书》中说:“李宓率军在西洱河攻击南诏人,在粮尽军回时,马足陷于桥上,被南诏首领閤罗凤擒获。”《新唐书》中也说:“李宓战败死于西洱河。”

我考证,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在唐代著名诗人高适的文集中有一篇《李宓南征蛮诗》,序中说:“天宝十一年,皇帝下诏讨伐南诏,丞相杨国忠主持此事,就上奏皇帝说前云南太守李宓渡海绕道交趾(今越南河内)攻击南诏,来往数万里。十二年四月,李宓回到长安。人们也因此而知道朝廷所派之人很有才干,而李宓也确实效忠朝廷。我作为李宓的旧友,因而写下了这首诗。”他的诗是这样写的:“肃穆庙堂上,深沉节制雄。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鼓行天海外,转战蛮夷中。长驱大浪破,急击群山空。饷道忽已远,县军垂欲穷。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僰僮。收兵列亭候,拓地弥西东。泸水夜可涉,交州今始通。归来长安道,召见甘泉宫。”他是这样称赞李宓的,即使诗人的话不一定完全可信,但作为当时人所作的诗,这件事也不会是虚构的故事。既然这样,那么李宓大概还活着回到了长安,并没有战败而死,其年代也不是天宝十三年。品味高适诗中所说的掘鼠餐憧的话,那么我们知道当时军粮已尽,形势危急,显然李宓并非战胜而归。

浮梁陶器

【原文】

彭器资尚书文集有《送许屯田诗》,曰:“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因官射利疾,众喜君独不。父老争叹息,此事古未有。”注云:“浮梁父老言,自来作知县不买瓷器者一人,君是也。作饶州不买者一人,今程少卿嗣宗是也。”惜乎不载许君之名。

【译文】

彭器资尚书文集中有一首诗叫《送许屯田诗》,写道:“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因官射利疾,众喜君独不。父老争叹息,此事古未有。”注释说:“浮梁(今江西景德镇)的父老乡亲都说,来浮梁作知县的人,只有许君一人不买瓷器;来饶州(今江西波阳)作知州的人中,只有现在的少卿程嗣宗一人不买瓷器。”遗憾的是他没有把许君的名字记载下来。

同类推荐
  • 遇见你,在最美的流年

    遇见你,在最美的流年

    爱上一个人,从来都是瞬间的情事,千人万人的芸芸众生里,她就在那里站着,平平凡凡,普普通通,而他,一眼就看见了她,冰冻千年的心,突然在这一刻湿润如玉,温柔如水,桃花一样盛放,灿烂。没有徘徊,没有犹豫,没有想过要义无反顾地无可救药,也未曾打算海誓山盟到时地老天荒,只是,这一切都来得如此——天经地义。
  • 曾巩集

    曾巩集

    《曾巩集(套装上下册)》以《元丰类稿》为主,收录了现存曾巩的全部诗文,计诗410首,文752篇,是目前收录曾巩诗文最为完备的本子。《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种。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散文创作上,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见称,讲究章法的严谨和布局的分明,叙事、议论委曲周详,节奏舒缓平和,用词朴素有分量,思致清晰,独具风格。《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据清代顾松龄刻本为底本,以元代丁思敬刻本为主要校本,较为全面详尽。
  • 一个都不放弃

    一个都不放弃

    这是中国首部深入描写培智学校教师及智障孩子生命现状的长篇纪实文学,凝聚着无数智障家庭的悲欣故事,作家钱利娜采用多视角叙述的方式逼近现实,主要围绕七个孩子展开叙述——喜欢出走的重度脑瘫孩子陆明亮、爱吹葫芦丝的自闭症孩子王海,护旗手及舞台指挥唐氏综合症孩子张浩,轻度智障获全国特奥冠军的少女崔晓雅,有暴力倾向、被遗弃又被收养的女孩柳莹,住在敬老院坐在轮椅上却渴望穿着高跟鞋和裙子的女孩吴悦,自主创业和妄想症女孩结婚的青年俞成吉。在这七个孩子身上,是七个家庭的挣扎与努力,是特殊学校校长和老师的永不放弃。
  • 书生本色

    书生本色

    本书收入“陕北纪行”、“东方明珠——香港”、“秦州胜境麦积山”、“京郊三大名寺”、“面对自然”等散文70多篇。
  • 纳兰性德全集第一册:词集

    纳兰性德全集第一册:词集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一、二册为词:除包括《通志堂集》的三百阙外,另增加了四十九阙,并附《纳兰成德传》(纳兰性德,原名成德)一篇。
热门推荐
  • 梦回剑承

    梦回剑承

    徐沐阳,一个自小被带入血门当成死士训练的血奴,惹怒血门后被追杀,本应死去的徐沐阳,却因一道陌生的灵魂入体而保全性命,这个陌生的灵魂是谁?徐沐阳的故事又会如何延续,请各位驻足观之..........
  • 在樱花树下长久的等待

    在樱花树下长久的等待

    青春,是一场盛宴,总有人为它把酒言欢;青春,又是一座坟墓。总有人会为它祭奠。时间,让我们学会了珍惜;岁月,又让我们互相蹉跎。没有如果,不是因为时光无法倒退,而是因为,我们都没有资格后悔。飞蛾扑火又有何妨,没关系,我可以在回忆里等你。无爱无伤,无欲则刚,倘若注定结束,不如从未开始……
  • 呆萌甜心,恶魔美少别太坏

    呆萌甜心,恶魔美少别太坏

    她上官香,十项全能的优等淑女,就因为破产,成了没落贵族,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被卖到了一个恶魔少爷的家里,当了他的未婚妻,还处处被他针对,出逃的路,举步维艰。“臭丫头!本少爷让你走了吗?”他睁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眸,狠狠地瞪着站在面前的女人。“切!腿是我自己的,我为什么不可以走?”“臭丫头!”“唔!”
  • 甯幻杰

    甯幻杰

    我们所谓的强者...是什么。我们所谓的英雄又是什么....在这个世界里他面对着怎样的挑战!曾经被自己心爱的女人伤过的他如何面对更加爱他的女人们........他活着是为了什么,权力还是实力.......知道自己未来与过去,他能做些什么,一直隐藏在他心里的那句话“你的未来只有死”.................这便是我要写的故事我第一次写作,希望大家多多理解,有什么建议和意见请与我交流,我必定虚心接受qq595872188本人第一次写小说,希望不要骂我。。。。。
  • 寓言·静思语

    寓言·静思语

    本书收录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103篇经典寓言。作者以简明质朴的文字风格,阐释人性致密的纹理,独具匠心地描绘出经典寓言的不朽内涵。让你感受到那穿越时空的文学魅力,发现那永远鲜活的人生智慧。
  • 绕梦回

    绕梦回

    “敏芝,天涯海角你可愿随我一同。”“敏芝,我帝懿衍今生只娶你一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别让他跑了,给我上……’震耳欲聋的杀喊声充斥着女子的耳朵,奔驰的骏马,在黑暗的官道上驰骋着,箭雨破空声……女子感觉抱着自己身体的男人微微僵了一下,血腥味充斥着她的感官。她只听到身后的男子对自己说,“敏芝,快跑,一直跑!”————————————————“逸轩,你放了他,我跟你走。”“既不爱我,为何不放了我。”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尘埃落定,洗尽铅华,谁为谁袖了双手倾了天下,谁携谁并肩踏遍天涯
  • 女人的修养与智慧

    女人的修养与智慧

    女人可以不漂亮,但不能没有修养。在高雅女性的重要因素中,修养可以说是最高的追求与境界,它赋予女人一种神韵、一种魅力、一种气质、一种品位。有修养的女人平和内敛,从容娴雅,不矫揉造作,不喜张扬;有修养的女人,是一种遵从自我意愿的选择,是气质品位的自然流露。有这样一种说法:“不美丽是女人绝对不可以容忍的事情,但没修养绝对是男人不可以容忍的事情。”韶华渐逝,容颜易老,外表的美总是最初的、静态的、肤浅的,也总是短暂的,但女人的修养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失光泽,反而会随着女人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而越发显得耀眼迷人。
  • 都市狂少

    都市狂少

    从深山出来的陆云,带着十项全能,利用超凡异能,以张狂霸道的性格,混迹都市,在都市利用异能惩治敌人,利用医术收揽众多美女,建立帮会一统华夏黑道,建立庞大势力纵横华夏商界,政界。
  • 我是最强魔法师

    我是最强魔法师

    李木因为意外的启动时光穿梭机而穿越到一个魔法的世界,成为了一个显赫贵族的一个卑贱的仆人,在经历了接二连三的奇遇之后,他拥有了特殊的魔法天赋,成为了史上最强的魔法师,但是这并不是结束,而仅仅只是开始,这里有基情,有霉女,有萝莉,有热血,还等什么来开创属于自己的魔法时代吧!
  • 九阴传

    九阴传

    金戈铁马现白莲,浩海云烟藏九阴,浮屠惹尘埃,留恋是非过。念师门一世,愿恩德千秋,水波伤漳潭,旖旎风中寄。红尘迷世,风乱武林,自其白莲现世至今已有数十年,数十年间,王朝更迭,大明上随天意,下合人愿,继蒙元之后,统一全国。武林之中也是风雨飘摇,数十年间多有武林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