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18800000014

第14章 元代的艺术本质观念(4)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开光松竹梅纹八棱罐”虽然装饰丰满,却淡雅幽倩,全器绘满五层纹饰,腹部八面开光的主纹饰区绘有松、竹、梅和莲池鸳鸯四组不同的纹饰,将民间情感与文人趣味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意蕴丰厚、兴味盎然。

松、竹、梅、鹤、菊、兰、莲在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观念中是清高品德的象征:松象征凌空独立、清高拔俗的抖擞精神;竹象征着正直虚心、坚韧而有气节的高尚胸怀;梅象征着不畏严寒、傲雪迎春的坚韧品质;鹤象征着超迈脱俗、孤高傲岸的清高品格;菊象征着凌霜怒放、不屈炎势的孤傲精神;兰象征着幽芳高洁、不随世浮沉的君子气节;莲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贞洁情操。而青花瓷器本是属于实用范畴的民间工艺,这些象征君子人格的“文人之爱”在元代能够成为青花瓷器的纹饰题材,一方面说明了文人阶层由于特殊的历史境遇而融入民间,使得文人阶层的精神情操与艺术情趣得以在民间广泛传扬,诚如刘道广在谈及“四爱瓶”时所言,“经过宋代文人的艺术加工,归纳出‘梅、兰、莲、鹤’四物。到元代成为工匠设计青花瓷瓶的题材,这说明在元代的特殊环境下,宋朝文士失去科举仕途,融入民间,艺术情趣也随之浸淫民间意识,普及了以物喻君子的思想内容。”同时,也呈示出了元代的民间工艺对于人格、情趣等精神内涵的承载,正是通过对君子情致的标举,元代青花艺术与文人艺术一起,阐扬了元代艺术抒写情致、寄寓情趣的审美观念,也推动了中国古代艺术发展过程中文人、市井两个层次之间雅俗文化的融合。

四、世俗情感

“元代艺术最光辉的亮点是元杂剧和文人画。元代文人画以其特有的艺术图式表现了失落的士人阶层的精神归向和审美观念。元杂剧则以更广泛的社会基础,满足着不同阶层的审美需要,充分体现出时代的审美特征,成为元代艺术的杰出代表。”作为元代最为卓著的两种艺术样式,如果说元代的书画艺术中更多地体现出元人所具有的“文人情致”,那么,以元杂剧为代表的世俗文艺则更多地抒发了元人的世俗情感。

蒙古帝国入主中原,草原文化冲击着中原正统的儒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凝结于礼乐制度的整体性和集体性在多民族文化共生的社会环境中开始发生裂变,优美和谐的传统审美理想逐渐被新的文化价值观念所颠覆,以“礼”统合的中和雅正的艺术情感逐渐湮减,世俗情感势如破竹一般张扬于元代艺术之中。胡祗遹《赠宋氏序》有言:“乐音与政通,而伎剧亦随时所尚而变。近代教坊院本之外,再变而为杂剧。既谓之杂,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卜筮、释道、商贾之人情物理,殊方异域风俗,语言之不同,无一物不得其情,不穷其态。”元代杂剧艺术正是以其艺术情感的多样性与平民性造就了中国古代戏剧艺术的第一座高峰。

(一)真挚爱情

元代戏剧艺术中所表征的世俗情感,是一种源于人的生命本性的自然真情,是不受礼教束缚、不合纲常规范的真性情。其中,对于真挚爱情的表现堪称典范。恩格斯说:“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爱慕应当高于其他一切而成为婚姻基础的事情,在统治阶级的实践中是自古以来都没有的。至多只是在浪漫事迹中,或者在不受重视的被压迫阶级中,才有这样的事情。”在特殊的历史境遇下,元代戏剧艺术家们以浪漫的故事张扬着人性情感中最自然、最本真的,而又长期以来一直被压抑着的那一部分。据现存元杂剧剧目显示,爱情婚姻剧约占五分之一的数量,足见爱情婚姻剧在元杂剧中的地位,其中又以元杂剧四大爱情剧最为引人注目。

王实甫《西厢记》讲述了莺莺与张生挣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实现以爱情为基础而结合婚姻的故事。剧作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自由爱情与自主婚姻的压迫,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为争取真挚美好的爱情而不懈努力的反叛精神。作品最后一折【清江引】曲词以一句“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唱出了爱情至上、婚姻自主的口号。正因此,张淑香推举《西厢记》为中国爱情文学的里程碑:“在元杂剧作家的笔下,爱情曾经被大胆而热烈地赞美着,千百年来才子佳人的爱情典型也是由元杂剧奠立流传的。脍炙人口的《西厢记》,已经成为中国戏剧的代表作,这部浪漫、绮丽、风趣、超奇、充满着活力与戏剧精神的元杂剧,也是中国古代爱情文学的里程碑。”

关汉卿的《拜月亭》讲述了书生蒋世隆与尚书之女王瑞兰在战乱年代的离合故事。尚书千金王瑞兰与白衣秀才蒋世隆在战乱中邂逅,结为夫妇一同上路本是权宜之计,虽然二人身份地位相差悬殊,终因患难与共而结下深厚爱恋之情,纵然门第不当,他们仍忠于自己的爱情。特别值得赞叹的是女主人公王瑞兰,虽然身为名门千金,养于深闺后宅,却能够对自己自主的爱情表现出不悔的忠贞。在战乱中与父母离散,她固然渴望与家人团圆,但是与父亲重逢之后,她们的婚姻遭到父亲的反对,王瑞兰却陷入了万分的痛苦之中:

【乌夜啼】天那!一霎儿把这世间愁都撮在我眉尖上,这场愁不许堤防。(末云了)既相别此语君休忘,怕你那换脉交阳,是必省可里掀扬。俺这风雹乱下的紫袍郎,不失你个云雷未至的白衣相。咱这片霎中如天样,一时哽噎,两处凄凉。

回到家中之后,名门千金养尊处优的生活对于她来说再也没有了意义,她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病中的丈夫,时刻期盼着能与丈夫团圆,夜深人静却难以入眠,她在月下祈祷:

【倘秀才】天那!这一炷香,则愿削减了俺尊君狠切;这一炷香,则愿俺那抛闪下的男儿较些。那一个爷娘不间叠,不似俺,忒唓嗻,劣缺!(做拜月科云)愿天下心厮爱的夫妇永无分离,教俺两口儿早得团圆。

一个深宅的闺秀能够直言“愿天下心厮爱的夫妇永无分离,教俺两口儿早得团圆”如此直白、坦率的话语,足见其对爱情的执著与坚贞。传统儒家“温柔敦厚”、“含蓄蕴藉”的情感在这样浓烈真挚的爱情面前显得何等苍白。

白朴的《墙头马上》是一出描写青年男女冲决封建家长束缚,大胆追求自主婚姻的优秀剧作。作品通过讲述一对青年男女由互相爱恋而结合的故事,肯定了以爱慕为基础的自由自主的婚姻的合理性。剧中最为耀眼的是女主公李千金泼辣倔强、敢作敢为的个性形象。她在偶遇少俊之时敢于主动表达自己的爱慕,“既待要暗偷期,咱先有意,爱别人可舍了自己”;她深信自己追求婚姻自主和人格尊严的合理,在与裴尚书的正面冲突之中,她出语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勇敢地为自己所追求的自主爱情而激烈辩护。在挣脱封建礼教的枷锁、维护爱情与婚姻的自由这一点上,李千金做为女性形象在中国艺术史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坚决与大胆,更于千金小姐的身份中表现出市民女子的泼辣与机敏。明人孟称舜赞其曰:“相如傲世,文君知人,此是作者回护处,亦是聪慧女子情。”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讲述了张倩女灵魂离开躯体去追赶自己的情人这样一个追求自主婚姻的故事。张倩女与王文举本是“指腹为婚”的定亲男女。王文举上京赶考,途径张家,张母却以“三辈儿不招白衣秀士”为由让这对未婚夫妻以兄妹之礼相见。倩女惟恐她们的婚姻因为得不到母亲的肯定而发生变故,忧虑重重,怨恨交加,终于病倒在床。她又担心文举进京赶考“得了官别就新婚”,于是灵魂离开躯壳,追赶上京应试的文举,相随三年。王文举状元及,将倩女的灵魂形象塑造得格外动人。一个久居深闺的少女为了追求纯真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竟然灵魂出体,经过月夜追船的奔波之后,面对王文举的责难,始终不改初衷,坦率地表明了自己的爱意,“比及你远赴京华,薄命妾为伊牵挂,思量心几时撇下”,并且坚持“我本真情”,“你振色怒增加,我凝睇不归家”,终于赢得了自主的爱情与婚姻。

莎士比亚曾言:“诗人不敢提笔抒写他们的诗篇,除非他的墨水里调和着爱情的叹息。”爱情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元代杂剧艺术对青年男女之间真挚爱情的描写,对于青年男女追求自主婚婚姻的肯定,张扬了元代杂剧艺术中所寄寓的世俗情感。

元代的散曲艺术形式中,也有着对真挚浓烈的爱情的描写,例如关汉卿的散曲【仙吕·一半儿】《题情》:“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似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银台灯灭篆烟残,独入罗帏掩泪眼。乍孤眠,好教人情兴懒。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多情多绪小冤家,迤逗得人来憔悴煞。说来的话先瞒过咱。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这首小令以抒情女人主人的“苦情”贯穿全篇,将其矛盾的内心刻画得惟妙惟肖,丝毫没有虚伪造作之处,将男女之间热烈的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如贯云石的散曲【中吕·红绣鞋】《欢情》:“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一对恋人幽欢的场景真切地呈现在曲作中,点染出爱人之间缠绵绸缪的相依相恋之情。杨维桢的诗歌《西湖竹枝歌》所言“湖口楼船湖日阴,湖中断桥湖水深。楼船无柁是郎意,断桥无柱是侬心”,“石新妇下水连空,飞来峰前山万重。不辞妾作望夫石,望郎或似飞来峰”,亦是抒写真爱的浓情小调。

元曲艺术中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可以说是对传统文艺观念的一次大冲击。这些爱情题材的作品或者直接表白对心上人的思念,或者大胆坦白“生同寝,死同椁”的爱情誓言,或者高扬两情相悦的婚恋观念,或者赞扬敢于追求美满爱情的独立精神,不仅冲击了“男女礼教之大防”,推翻了女性在传统婚恋观中的被动地位,张扬着人性平等的人道主义精神,突破了儒家传统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情理中和论与温柔敦厚的诗教观,更肯定了人的源于生命本性的自然真情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将被压抑了数千年的本真人性从封建礼教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情感主体能够自由坦率地表露个体情感,呈示出鲜明的主体意识,为明中叶启蒙思想的蓬勃兴起做了实践铺垫。

(二)日用常情

元代艺术所抒写的世俗情感中,除了真挚热烈的爱情之外,还表现为对世俗生活本身的认可。通过对世俗的日常生活的适意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元代艺术视角的下移。当日常生活成为审美的对象,世俗情感亦彰显于艺术之中。乔吉的《扬州梦》杂剧、秦简夫的《东堂老》杂剧,都对城市生活的繁荣富裕和城市文化的歌舞娱戏作了真切的艺术写照。

乔吉的《扬州梦》以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命意,又吸收了杜牧《张好好诗》的部分细节,虚构了杜牧与歌妓张好好这对才子佳人的恋爱故事。作品不仅通过歌妓张好好对美好爱情的大胆追求张扬了人性平等的进步观念,更对扬州城的市民生活与歌舞剧艺的繁华景象做了详尽的描述,鲜活地呈示出扬州城的民风民情:“【混江龙】江山如画,竹西歌吹古扬州。三分明月,十里红楼。绿水朱阑品玉箫,珠帘绣幕上金钩。列一百二十行经商财货,润八万四千户人物风流。平山堂、观音阁,闲花野草;九曲池、小金山,浴鹭眠鸥。马市街、米市街,如龙马聚;天宁寺、咸宁寺,似蚁人稠。茶房内、泛松风,香酥凤髓;酒楼上、歌桂月,檀板莺喉。……喜教坊、善清歌,妙舞俳优。大都来一个个着轻纱、笼异锦,齐臻臻的按春秋理繁弦、吹急管;闹吵吵的无昏昼。弃万两赤资资黄金买笑,拚百段大设设红锦缠头。”

秦简夫的《东堂老》讲述了一个败子回头、重振家业的故事。其中虽有传统的道德劝诫色彩,却真实地再现了扬州城内商人阶层的现实生活,东堂老这一善良精明的商人形象更深刻地动摇了“重义轻利”的传统道德观念。剧作第二折有一段东堂老与儿子的对话,充分体现了商人的人生哲学:

【小末云】父亲,您孩儿这几时做买卖不遂其宜,也则是生来命拙哩。

【正末云】孩儿,你说差了。那做买卖的有一等人肯向前,敢当赌,汤风冒雪,忍寒受冷。有一等人怕风怯雨,门也不出;所以孔子门下三千弟子,只子贡善能货殖,遂成大富,怎做得由命不由人也。【唱】

【正宫·端正好】我则理会有钱的是咱能,那无钱的非关命,咱人也须要个干运的这经营。虽然道贫穷富贵生前定,不徕咱可便稳坐的安然等。

随着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崛起了一个以商业买卖为生的商人阶层,随着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与日俱增,传统的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士商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东堂老》杂剧即塑造了一个城市生活中新崛起的商人形象,并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表现了追求物质、肯定财富的价值观念和积极进取、勤恳开拓的生活信念,呈示出市民社会伦理观念的新变化。

同类推荐
  • 中国艺术经典2

    中国艺术经典2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古金银器收藏艺术

    古金银器收藏艺术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金质和银质的工艺品是民族艺术之林的一朵美丽的奇葩。金银器作为贵重工艺品,历来受到鉴藏家们的珍视。我国古代的金银器传世的并不多,因为黄金和白银历来就是货币中的硬通贷,所以用其制作艺术品,非一般民众所能享用。考古出土的金银器多是古代帝王和王公贵族所拥有的。
  • 中西视界融合中的电影审美时空

    中西视界融合中的电影审美时空

    本书结合西方现代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在辩证吸收苏联蒙太奇理论、巴赞长镜头理论和电影符号学基础上,从电影审美时空角度切入,对电影的生命内核、审美境界的构建、审美体验机制、审美品质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阐释,创造性地建构电影美学新理论。上篇围绕审美时空对中国古典美学、中国禅宗美学、欧洲生命美学、马利坦神学美学、海德格尔美进行细致解读提炼,提出审美四维空间的概念。下篇在批评传统电影美学的基础上,围绕电影审美时空建立电影审美四维时空的概念,对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形成、结构、存在机制、品质、各类等进行系统阐述。在中西视界融合中开创电影美学新境。
  • 爱跳肚皮舞

    爱跳肚皮舞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肚皮舞变成了女人们的秘密武器,让女性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了自信。在充满中东梦幻情调的乐曲中,忽而像蛇一样妩媚地扭动着腰肢,忽而像燃烧的火焰那样舞动着自己的身体,浅笑嫣然,眼波流转,像流水,像波浪,把双臂想象成天使的翅膀,用扇跹的舞姿点燃奔放的热情,自由地用身体表达着自我。
  • 流失的国宝——世界著名博物馆

    流失的国宝——世界著名博物馆

    本书用四十篇文章,分析了收藏在美、欧、日等国主要博物馆中的四十余件(组)文物。并将国外与国内、国外与国外、相关文物之间与单件文物自身被收藏的辗转过程,从而探索出前人未能解决的疑问。
热门推荐
  • 绝世狂妃:邪王独宠倾城妃

    绝世狂妃:邪王独宠倾城妃

    面对着这个冷面邪王,我们的冷血杀手该如何自处,是沦陷还是逃离,看他们谱写出绝世爱恋
  • 诱夫入账:这个狐狸有点萌,谢谢!

    诱夫入账:这个狐狸有点萌,谢谢!

    当21世纪唯一一个九尾狐妖果果穿越到了古代,她冷哼,谁怕谁,不就是穿越到了废物的身上吗?身为修炼到九个尾巴的她怎会就这样认命?看她重新修炼,再创奇迹!一路上,她顺手抓了只魔兽,逮了只冥宠,最厉害是拐了个魔君!本以为可以一直和他在一起,却一妖一魔,触犯了上天的规定,妖魔殊途,注定不能在一起,一个被关进火狱被受燃烧之苦,一个被冻在寒冰受尽折磨!十八年后,再次相遇,你是否爱我如初?【略带虐文,不喜勿进】
  • 黄金荣全传

    黄金荣全传

    黄金荣一生所经历的86年,正是中国由日渐瓦解的传统政体向新的体制过渡的时代。在那天翻地覆的时代,黄金荣先是依仗殖民者的势力,由一个地位卑下的瘪三流氓而成为租界警探,并由此起家,脚跨黑白两道,跃为法租界巡捕房的督察长。蒋介石、杜月笙曾拜他为师,他的一生主要经营黄、赌、毒、盗,大发不义之财。他以接纳过困境中的蒋介石为契机,以参与四一二事变为媒介,与国民党联姻从而飞黄腾达。他靠巧破宋教仁被刺案,除掉袁世凯的爪牙,拒绝日伪征招,成为民国社会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一个近代帮会的首领,他从现实利益出发,写下了长篇忏悔书,最终与新政权合作,平安地走完了人生历程。
  • 大宋熙丰遗事

    大宋熙丰遗事

    本书写的是北宋熙宁、元丰年间的故事,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流经此时,也曾激起绚丽的浪花,书中的主人公赵顼、韩琦、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间的纷争、碰撞、攻讦、酬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 多拉龙格

    多拉龙格

    以前一时心血来潮写的渣滓写了几十章就写不下去了发现自己果然不适合写这些东西随便看看娱乐娱乐就好我知道自己写的很渣望勿喷
  • 北方有梧桐

    北方有梧桐

    “一眼便是沧海桑田,苍云缥缈,茫茫不知其所之。”
  • 地狱的十八层

    地狱的十八层

    明明是看多了惊悚小说的缘故啊,为什么会被堕天使盯上啊喂!地狱什么啊我都不懂啊,话说……话说堕天使你为什么要把身体给我啊!!
  • 王爷的倾城妃:王妃不要跑

    王爷的倾城妃:王妃不要跑

    待我长发及腰,君娶我可好。奈何我长发及腰,君却已娶她人。……她被她自己最信任的爷爷给杀了,她死了。她被自己的亲妹妹活活打死,她死了。被自己信任的爷爷谋杀,当她变成她。神奇的世界,五岁开始凝聚召唤戒,她十四岁成功,惊讶的修炼速度,神奇的医术,厉害的神兽。她为她报仇。她很想报完仇之后一个人安安心心的生活,无忧无虑的。却不成既然遇见了他。似乎是上天已经安排好这一段缘分,可是她一点儿也不相信别人……他说:谁若伤了她,他百倍还;谁若杀了她,他必让天下陪葬!她说:他是小爷的,你们谁都不许抢。神抢?杀神!魔抢?杀魔!(本文男强,女强,一对一,可能会有点虐啊!)
  • 一万次无能为力说想你

    一万次无能为力说想你

    没有那么多人愿意迁就你,他们都是你生命中的旅人,在你的人生里喝杯茶吃个饭就走了,只是你那么天真那么认真,以为离别的码头会有归舟,可是你该明白的世界上最留不住的两件事就是武士的赴死和壮士的出走,所以,别爱得深刻。
  • 控偶大陆

    控偶大陆

    这大陆全是女人,唐帝是唯一的男人。攻击方式设定为,召唤人偶进行战斗。唐帝性格我想想,猥琐在带点恶趣味。当然热血加MM,咱们肯定是不能少。好了,在说几点。这年头不管怎么说,不扔个穿越的身份,有点不大像话,所以嘛,比较狗血的是,主角必定也是穿越过来的。且看咱们的唐爷如何抒写出一篇“万花丛中钻,却能不沾身”的伟大业绩。故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