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58700000010

第10章 游艺类工艺(1)

玩具

玩具自古至今都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原始玩具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中国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阔,花色品种繁多,制作材料庞杂。按照功能特征划分,可分为节令玩具、益智玩具、音响玩具、健身玩具、观赏玩具和实用玩具;按照制作材料可分为泥玩具、布玩具、竹木玩具、纸玩具等。

节令玩具与民俗活动联系紧密,是特定节日的应时玩具,具有较强的时间性,例如鞭炮、烟花用于春节,走马灯、肖形灯用于元宵节,莲花灯用于中元节,香包、布老虎、艾人、五丝哨用于端午节,兔儿爷用于中秋节,风筝用于清明节等;益智玩具的主要功能是启发智慧,刺激大脑活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数理性、竞技性和娱乐性,主要有七巧板、益智图、纸牌、华容道、九连环、孔明锁、重排九宫等;音响玩具可以发出音响,制作材料广泛,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刺激性,适宜幼儿娱乐,主要有陶哨、瓷哨、空竹、地轴、拨浪鼓、小锣鼓、琉璃喇叭等;观赏玩具一般只有单纯的装饰意义,以装饰环境为主要功能,侧重刻画内容并具有一定的启蒙教育意义,主要有木雕、石雕、果核雕等各种材料的雕刻玩具和泥人、面塑、蜡人等塑形玩具;健身玩具以户外器具为主,含有体育器械的某些功能,可以锻炼身体,并有娱乐性和竞技性,主要有蹴鞠、跳百索、毽子、秋千、投壶等;实用玩具除了娱乐外,还可作为服饰、卧具、食品,如虎头鞋、虎头帽、糖人、面花等。由于中国民间玩具品种繁多,下文着重以泥玩具、音响玩具、益智玩具为例,来展现民间玩具的工艺特征。

红陶杂技俑泥玩具是中国民间玩具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产量最高、和民俗结合得最紧的种类。泥玩具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到了东汉时期,泥玩具、陶玩具已经比较普遍。现存最早的泥玩具实物是唐代泥人。1973年,新疆阿斯塔那唐代古墓群出土了大批珍贵的唐代文物,其中201号墓葬出土了一组由四个人物组成的彩塑劳动泥俑,反映了当时制作食品的情景,人物造型生动自然,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宋代以来,泥玩具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出现了以制作泥玩具为职业的民间艺人,而且泥玩具还成为了商品。城镇市场上出现了专售泥玩具的货摊、货担,几乎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泥玩具,而这些泥玩具又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紧密联系在一起。

源于明代的江苏无锡惠山泥人是中国泥玩具的代表。惠山泥人的原料,取自惠山脚下,叫惠山泥。传说真正的惠山泥的面积仅有十八亩半,泥质细腻柔软,可塑性极佳,又被称为磁泥。惠山泥人工艺结合了塑形和彩绘,主要有滤泥、捶泥、打稿、捏塑、翻模、印模、整修、打底、着色、开相、上油等十几道工序。泥玩具多是模制的,先做好原型翻成模子,再用模子压印出泥胎,修整后着色、彩绘。泥胎多是空心的,可以减轻泥人的重量并节省材料。惠山泥人多以白色为底,色彩和谐柔润,常用退晕的手法使颜色有深浅变化,其工艺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

早期的惠山泥人以儿童玩具为主,统称为“耍货”,大都用模具生产,彩绘较为简单,代表作品是天阿福。在惠山地区还流传着关于阿福的民间传说:很早以前,惠山一带野兽横行,危害儿童,有个叫沙孩子的小孩,勇斗猛兽,为民除害,人们为了纪念他,用惠山的黏土塑造了他的勇敢形象。经过时代的变迁和历代艺人的加工创造,阿福的形象也不尽相同,但基本造型都是一个或一对胖娃娃,身穿五福袄,怀抱大青狮,文静中有威武,端庄中又带憨厚,从内容到形式都紧扣“福”字主题。

拨浪鼓是音响玩具的代表,其主体是一面鼓,两侧用绳子缀有两枚弹丸,鼓下有柄,转动鼓柄时弹丸甩动击鼓发声。鼓身多以木、竹为材质,鼓面则用羊皮、牛皮、蛇皮等制成,最典型的是木身羊皮面。拨浪鼓在战国时期便已出现,最初是礼乐中的乐器。流入民间后,失去了礼乐作用,演化为民间音响器具。由于拨浪鼓可奏出轻松欢快的响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且又富有观赏性,因此古代的货郎常常以它招揽顾客。拨浪鼓也是很好的幼儿玩具,可以用于锻炼婴儿的抓、握能力,还可以测试他们的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发育。在2000多年的流传中,拨浪鼓这种乐器与玩具的混合形态居然没有什么变化,历代绘画图案中的拨浪鼓与今天的形制大同小异。

中国的益智玩具种类十分丰富,可分为板类、棋类、环类、牌类和移块类五类。其中,板类玩具多为古代文人所创,经过不断的总结修改而趋于成熟稳定,流入民间后,深受欢迎,经久不衰。板类玩具亦称拼板玩具或拼图玩具,主要有七巧板、益智图、十六巧、二十一巧等。七巧板是拼板玩具的重要代表,它由七块薄板组成,拼起来可以成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分开后又可拼排各种事物图形。七巧板源于宋代的“燕几图”,创始人是北宋的黄伯思。他以六件长方形的案几和一个小几组成燕几,组合变化十分丰富,达到“纵横离合变态无穷”的程度。七巧板流传极广,中国南北各地都有,影响远及海外。七巧板传入西方后,被誉为“唐图(Tangram)”,意即中国的图板。

风筝

风筝是中国最典型的民间玩具之一。它集观赏、娱乐、竞技、健身等多种功能为一身,又与民俗、节令、科技、历史等联系紧密,充分地反映了民间玩具的丰富内涵。“清明近,游人闹,好风光,大家欢笑,风筝糊就到春郊”,放风筝是清明时节去郊外踏青这一传统风俗活动的重要内容。过去人们在有灾或患病时,就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待风筝放上天后剪断引线,让风筝随风飘去,以求放走晦气,交上好运。

在不同的时代,风筝的名称也不相同,又被称作纸鸢、纸鹞、纸鸦等。先秦古籍中有思想家墨子、巧匠公输班制作“木鸢”的记载。此后又有秦末汉初的大将韩信(?—前196)制作“纸鸢”的传说。目前较为可靠的观点是,风筝起源于南北朝的纸鸦或纸鸱。最初的风筝不是玩具,而多用于军事、通讯、测量、宣传等方面。风筝得以普及并成为娱乐器具,是在五代以后。唐代中期,随着社会的稳定、繁荣,风筝的功能开始转向娱乐方面,形制也开始缩小。唐代造纸技术的普及,使纸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迅速拓展,价廉物美的纸取代了其它昂贵的薄型材料,使风筝的制作工艺简略了许多。

到了宋代,风筝得到全面普及。此时风筝的生产制作已职业化,销售行当也建立起来了。人们逐渐形成在清明期间放风筝的风俗。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已经有放风筝的场面。

明清时期是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风筝十分普及,小儿竞放风筝成为春天的一景。达官显贵亦以放风筝为乐事,现在北京故宫里还藏着三只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玩过的大风筝。明清的风筝无论在形制、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及放飞的技巧上都有很大进步。清朝的文学家曹雪芹(1715—1763)曾撰写《南鹞北鸢考工志》,其主要内容是扎、绘风筝的歌诀和各式风筝的彩色图谱。

风筝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扎、糊、绘、放四个步骤。所用材料一般为竹子、纸、丝绸等。明清时期,风筝不仅扎制得更为精致,而且发展出了写实风格的造型风筝。造型风筝对扎制技术的要求非常高,除要求符合平衡原理外,还要求运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使风筝不但能够飞上天,还能在空中做出优美的动作。如蜈蚣风筝,要求放上天后,头能够昂起来;双蝶风筝放飞后,要能左、右、上、下扑腾;老鹰风筝在天上要能盘旋;而大板鹞风筝放上天后要稳如泰山。当时的年画作坊还用木版来印刷风筝纸,艺人采用了贴纸、纸塑浮雕、剪纸、描金银、加纸花等多种手法来装饰风筝。

作为雅俗共赏的游艺品类,风筝经过历代的开发,品种十分丰富。按照功能分,风筝可分为玩具风筝、观赏风筝、特技风筝、实用风筝;按照构造分,可分为硬翅风筝、软翅风筝、拍子风筝、直串风筝、桶形风筝、半挑风筝、软风筝;按造型与表现题材分,可分为鸟形风筝、虫形风筝、水族风筝、人形风筝、文字形风筝、器形风筝、几何图形风筝等。中国大江南北均有风筝制作中心,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扬州、四川成都等地是较为著名的风筝产地。

硬翅风筝是较为常见的风筝制作类型。其两翼用横竹条形成构架,与躯干连接,两翼不能够折叠拆卸,以北京地区的“沙燕”最为典型。沙燕的翅膀由上下两根竹条扎成,头和腹部由一根长竹条对折弯曲而成,尾部是两根竹条交叉,这些部件捆扎一起构成骨架,骨架各部分尺寸有固定的比例关系。硬翅风筝制作简洁,比较牢靠,适应性强,在民间玩具风筝中非常普及。

拍子风筝的造型近于一块平板,如脸谱、鼎、蝉等。最典型的作品是传统题材“八卦”,外框是竹条扎制的两个正方形,套叠为八角形,中间加十字骨架,整体造型为规整的平面,需要较强风力才能放飞。拍子风筝的表现力和适应力都很强,各种器物、文字、几何图形都可用拍子来表现。

瓦片风筝俗称“屁股帘”,只需三根竹条即可制成骨架,其中两根交叉在方纸上,另一根横置顶端呈弓形,下端加三根带状纸尾。瓦片风筝是民间自制风筝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同类推荐
  •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处,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历史悠久,,地形复杂,民族文化丰富,风俗独特。
  •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本书讲述了中国几条主要水脉的历史和现实,其中涉及神话、传说、历史,带您走进孕育华夏文明的中国江河。
  • 中华圣贤经典——礼

    中华圣贤经典——礼

    中国古代圣贤是中华文明辽阔天幕中最闪亮最灿烂的星星,他们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深邃的思想智慧堪为万世师表,他们创作的一大批经典著作经久不衰,成为文化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供后人瞻仰和学习。丛书摘取了以儒家学说为主的圣贤经典论著中最富影响和声名的章句,按照指导原则——人生态度——人际关系——工作方法——人身修养——自我追求这六个板块对其思想内涵进行了解释、挖掘和延伸,并辅以正反两方面的典故论证了其科学性和正确性。
  • 丝绸瓷器(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丝绸瓷器(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丝绸瓷器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丝绸瓷器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丝绸瓷器
  • 辞旧迎新:除夕

    辞旧迎新:除夕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热门推荐
  • 血色夕阳——曦殇

    血色夕阳——曦殇

    阴谋,谜团,生死,爱恨,为了找回那段被抹去的记忆少年踏上未知的征程,而与女孩的意外相遇是幸运还是……又一场离殇。命运的大网已展开,被网住的人又将被牵引何方......
  • 阎枭战王,绝世盛宠

    阎枭战王,绝世盛宠

    这是一个写男主丢女主,写女主丢男主,写女主换男主,
  • 时光如梭岁月如荼

    时光如梭岁月如荼

    时光,是手中沙;溜走了天真烂漫;溜走了年华。岁月,是罂粟毒;沉淀了花红酒绿;沉淀了浮华。当她们懵懵懂懂的过完了前半生的种种情感与感情,当她们即将迎来后半生的凄凄后悔与悔恨;时光的指尖,能否别在抓的那么紧?岁月的痕迹,又能否别在刻的那么深?
  • 洪荒炼神

    洪荒炼神

    洪荒破碎后,巫妖们得斗争真的就结束了吗?圣人为什么不在出手?东皇太一和十二祖巫到底去了何方?这世间真的仅仅只有巫、妖、魔、仙、佛……五界吗?混沌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无数界面最大的黑暗又是谁?
  • 证道大千

    证道大千

    烟霞纵横,万里逢迎。我心自在,百鸟齐鸣。山水清清,草木贞贞。春来冬去,方死方生。花叶屡更,大道流行。万物籍化,吾心澄明。秋水一泓,素心满盈。高天月正,波慢舟轻。遥兮虚名,水静以平。忘乎所以,心安自宁。不着于相,物我与并。逍遥天地,大道以成。
  • 美女的贴身高手

    美女的贴身高手

    沈龙飞,一个高手中的高手,黑拳场上杀人无数,重回都市之中,混迹于美女身边,成为一名专职的美女保镖,富家大小姐,警花小萝莉……有些暧昧,有些激情,有些香艳。有些……呃,你们懂得…
  • 笑傲异世:暖王殿下废柴妃

    笑傲异世:暖王殿下废柴妃

    “叶子叶子别乱跑!”“叶子叶子,快随本王回府!”“叶子叶子……”夜叶无奈一笑,她怎么就摊上这么一个好夫君?二十一世纪的普通大学生夜叶,因为一次意外狗血的穿越了,狗血穿越的她发现她跟那些穿越女主一样,不!能!修!炼!可是,玩心大的她怎么又能容忍这一事实,待她玩转整个大陆吧!只是……夜叶哭笑不得,为什么她身后总是跟着他啊!
  • 斗罗大陆:双世生还

    斗罗大陆:双世生还

    和绝世唐门里唐舞桐、霍雨浩有关系。但内容绝对不一样.
  • 新大唐双龙

    新大唐双龙

    大营辕门外,陈窑凝神仰望,旦见空中繁星点点,心神忽生感触。手中“雷神”轻举过肩,陈窑洒脱一笑,只觉自己日前与这美女诸多纠葛便如这当空繁星,看似耀眼,可当昼日升起时便也只能隐没不见。“你我虽终有一战,可妃暄不妨先听我一言。”陈窑见师妃暄并未反对,面上一笑,继续扬声道:“我们不烦打个小赌:若是今日一战败于你手,我立即回营劝说仲儿归降李阀;只是若你败,你则需安心做我陈家的少夫人,再不过问天下之事,如何?”“便如你言。”师妃暄嘴角轻扬,手中蝉翼剑向前轻轻刺出,看似缓慢实则迅如惊雷,数丈空间竟在瞬间被其划过,剑锋指处更附有一点灵光,其光辉更将满天星光也全部盖过。“不想妃暄短短两日竟能再做突破!”感叹一声,似是对蝉翼剑的到来毫无所觉般,陈窑仅仅只是左手轻举,拂向即将来到面前的圣洁脸庞……“算你赢了,不过你怎知我不会趁机杀你?”师妃暄依人小鸟般偎在男人怀里,眼中满是柔情。“情剑怎会杀人!”随手将女子手中长剑扔远,陈窑将女人紧拥在怀里,笑道:“再说了,若是你杀了我,那你肚子里的孩儿岂不是要没爹了。PS:顺便推荐某炎马甲开的新书《弗兰泰尔战记》。至于本书,前期的内容只是基于过度需要,为了避免别人说我抄袭原著才写的这般流水,所以请读者们耐心看完。最后提示,本书并不是一本完全的YY书,不会有啥无敌情况出现的。主角与原著中的双龙一样,都是需要成长的!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吉卜赛弃儿希思克利夫被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收养后,与其女凯瑟琳相互爱慕,并且反抗其子亨得利的专横暴虐。凯瑟琳因为和希思克利夫社会地位的悬殊以及自己的虚荣心,与画眉山庄的主人埃德加结婚。希斯克利夫愤而出走,三年后致富回乡,发现凯瑟琳已嫁埃德加,便对夺走他爱情与幸福的人进行残酷的报复,通过赌博夺走了亨得利的家财,使其儿子哈里顿成为奴仆,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进行迫害。希思克利夫的复仇虽然成功了,但他并未从中获得幸福。最终不吃不喝苦恋而死。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继承了山庄和田庄的产业,两人终于相爱,去画眉田庄安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