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1300000004

第4章 书法与篆刻(1)

中华书法

1.朴拙之美——先秦书法

①甲骨文

中华书法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陕西、河南、山东仰韶文化遗址里,我们可以从那些刻画于彩陶器表面的各种花纹、符号中看到其最早的表现。但是,据现有资料分析,殷商之前的这些文物上的图案符号尚不具备书法的要素。只有到了殷商的甲骨文,用笔、结字和章法这三要素全具备之际,才称得上名副其实的书法。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和人骨上,大都经过先写后刻的过程。从书法角度看,甲骨文大体分两类:一类笔画粗壮雄浑;一类笔画细瘦挺拔。因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骨甲上的,刻刀有钝有利,骨质也有坚硬松软之别,所以刻的笔画就有粗细方圆不同。再者,刀刻的笔画多为方折,交叉处往往剥落严重。这就形成了甲骨文鲜明的特点,也给后世的书法和篆刻提供了用笔、用刀的宝贵经验。甲骨文大小不一,但又均衡、对称、稳定、自然。就章法而论,尽管骨甲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但每片文字都因材而异,布局合理,显露出古朴的情趣。尤其宝贵的是,遗址中发现的殷人用墨、殊写在玉片、陶片、兽骨上的笔迹,起笔粗圆,形似点漆,自然藏锋;转折圆润,住笔尖细,如横针、悬针。这些都给后世书法的变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②金铭文

周朝初年所用的金文从笔画到结构还都跟殷甲骨文相似。昭王以后,西周金文日渐成熟。代表作有昭王《宗周钟》、恭王《墙盘》等。此时金文书法的主要特点是:笔画由蝌蚪尾巴形状渐变圆润,起笔、转换、收笔也多为圆笔结体比周初金文更平正、更紧密、更稳定,也更有规律;章法方面,开始注意到纵横的字距和行距,带界格的铭文章法更为严整,而字距、行距较大的则显得十分疏朗开阔。

③“书家第一法则”

东周书法因经历了春秋和战国的社会变革及动乱,古文大篆(即金文)有不小变化。这500年间,东方鲁、杞、齐、郑等国书法,较多地继承了西周书法成熟的特点。西周大篆的最优秀作品就是秦刻《石鼓文》。这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典型的刻石文字,唐初才发现。10块鼓形石,雄浑壮健,朴茂自然;用笔圆中见方;结体已趋方正;章法恢弘雄阔;字大逾寸,但疏朗均衡;全篇体象卓然,如秋夜众星错落。因此,它很受历代的推崇和珍爱,被誉为中国“书家第一法则”。

2.六书的突破——秦汉六朝书法

①小篆的出现

小篆脱胎于金文和大篆。与大篆比较,小篆字体较为简化,其形体齐整,笔画圆润,结构统一定型,这无疑是汉字的一大进步。与小篆并行的还有大篆、古隶及其变体。现在能见到的有代表性的小篆书迹,就是一些金石刻迹。只是刻石剥落严重,真迹所剩无几,幸有摹刻和拓本存世。阳陵虎符上的文字,字字谨严宽博,骨劲肉丰。秦代书法遗迹中,最珍贵的要推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地出土的1100余枚竹简。这些都是尚未成熟的隶书,融篆隶于一炉,拙中见巧,古中有新。秦也曾对隶书进行搜集整理和推广,使之成为小篆的辅助书体而大量使用,但远没有像对小篆那样重视。所以秦以小篆光耀史册,隶书大盛是在汉代。

②隶书的形成

汉初仍沿袭秦代书法传统。传世的西汉刻石、砖文中,有的书法之精妙可与秦刻石及虎符文字媲美,但在有的遗迹中(如上林窖藏铜器铭文)出现了方折笔道,强烈地表现出向汉篆、汉隶过渡的态势,其后,隶书不断发展,终成了官定的法度森严的标准书体。在这400余年间,隶书定型化的“隶变”是汉字书法史上的伟大革命。从构造看,隶书冲破了“六书”造字的本意,臆造偏旁,混同形体不同的字,分化形体相同的字,强异使同,强同使异,造成汉字形体的巨变。最能体现标准隶书特点的就是波、磔笔画,这种笔画出现在字的左边时是平弯,因逆向行笔不顺手故较短促,在字右边体就形成后人称作雁尾的磔。因为标准隶书写出来庄重严整,再加方圆藏露诸种笔法的妙用,使得字体劲挺生动。代表作品是《熹平石经》、《礼器碑》、《曹全碑》、《乙瑛碑》、《史晨碑》、《华山碑》、《孔宙碑》等。这些碑刻代表了汉隶的最高水平。

③“天下第一行书”

魏晋是完成汉字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时代,虽然隶书,甚至篆书还在使用,但更重要的是真、草、行书此时迅速发展。魏甘露元年(公元256年)的《譬喻经》、西晋元康六年(公元296年)的《诸佛要集经》、新疆出土的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中的隶书成分,已仅剩最能体现标准隶书的“磔”笔了。而左弯笔画已变成楷书的“撇”,“磔”笔也显出渐为楷书“斜钩”取代之势。三国魏时的书法家钟繇,正是从民间汲取营养,把那些冲破隶书规矩的方正平直的和简省易写的写法集中起来,以真书的横和捺取代隶书的蚕头磔尾,并参照篆、草的圆转笔画,改革原有运笔方法,才使真书成熟、定型,达到完美的程度。他的楷书被当成后世的典范,其作《贺捷表》得到“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的盛赞。东晋的王羲之也是集前代和同代群众创造之大成,才将行书、草书提高到最高阶段。他的行、草书被历代奉为楷模,其《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后,虽然真书出现了变体(如“魏碑”),行、草也出现了各种流派,但基本上仍然未超出魏晋的法则。

④魏体的形成

南北朝时代,书法家灿若群星,但南朝书法自东晋以来几乎全笼罩在“二王”的书风影响之下。影响最大是僧智永,他是王羲之的七世孙,精勤书艺,因临写《真草千字文》多年不下楼,其墨迹笔藏护尾,一波三折,含蓄而有韵律,受到历代好评。北朝书法因重视石窟造像,所以涌现出大量书写和镌刻造像碑记的书法家,他们的楷书继承了“钟王”又有发展,最突出的就是运用方笔,写出用笔斩截痛快的“魏体”,形成独特风貌,深受后世推崇。

3.盛世书坛——唐宋书法

唐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唐代又突破六朝书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太宗李世民以下,高宗、睿宗、玄宗、肃宗,宣宗及窦后、武后和诸王皆重书法,就连日本的圣德太子、圣武天皇、光明皇后的书法都深受唐书风貌的影响。唐初有世称“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的四大书法家,其中虞世南亲承僧智永传授,继承“二王”传统,用笔外柔内剐,笔致圆润遒丽;欧阳询也学“二王”,笔法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面目,人称欧体,对后世影响很大;褚遂良的书法继“二王”、欧、虞以后别开生面,晚年正书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薛稷学虞、褚书法,精勤临仿,时有“买褚得薛,不失其节”之说,可见,其书法得褚法较多。另外还有张旭,精通楷法,其草书最知名,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怀素,以善“狂草”出名,好饮酒,兴到运笔,飞动圆转,如骤雨旋风,他继承了张旭的风格;颜真卿,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阔,行书道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

宋代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能文能诗能画能书,填词开豪放一派,气势雄浑,豪迈不羁,擅长行、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自在之趣,他的作品有《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洞庭春色赋》、《桤木诗》等。黄庭坚能诗词,擅行、草,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崛,自成风格。米芾能诗文,擅书画,行、草书得力于王献之,用笔劲迈。他的作品有《蜀素帖》、《元日帖》、《苕溪诗》、《多景楼诗》等。蔡襄学虞、颜,并取法晋人,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亦有特色。宋徽宗赵佶也擅书法,其真书学褚遂良和薛曜,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自称“瘦金书”。

4.继承与创新——元明清书坛

元代书家公认赵孟頫为主坛者,他所写碑版甚多,圆转遒丽,人称“赵体”;工正、行、草书,尤以草书知名。其善悬腕作书,笔力劲健,正书圆润浑朴,行、草圆劲流畅。耶律楚材的书法气魄宏大,笔法苍老,率直自然又奇崛挺拔,泼辣豪放而点画不谬。明代的书法家以继承元人和上追晋唐笔意而著名的有:祝允明,其书风骨烂漫,天真纵逸;董其昌,自谓学古人书干率易中得秀色,分行布白,疏宕秀逸。较富创造性的是徐渭、黄道周、倪元璐等人,他们法古开新,自抒胸臆,创造了“怪伟跌宕”,“新理异态”、“独标气骨”的书法珍品,尤为宝贵。

同类推荐
  •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

    本书学术灵感与成果资源来自“上海国际电影学术论坛”(ShanghaiForumforFilmStudies)承办的“华语电影工业:历史、当代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分五辑:“电影市场与审查制度”,“历史经验与华语叙述”,“‘唐山’记忆与香港主义”,“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和“华语电影合拍片研究”,对早期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香港与台湾电影中的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以及当前华语电影合拍片等现象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为读者奉上当前国内外华语电影研究的最新创见。
  • 发现岩画

    发现岩画

    岩画始于史前,是人类造型艺术的滥觞,开创了原始艺术的先河。岩画反映了远古以来的经历和成长,是人类生存活动的真实记录和连续性的历史篇章。宁夏有着丰富的岩画,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我国岩画发祥地之一,在世界岩画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说起宁夏岩画就不能不提到李祥石。李祥石是原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岩画研究中心研究员,自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个发现贺兰口岩画至今,在岩画的世界里,李祥石留下了一串串真实而执著的足印,从岩画爱好者成为专家,凭着对岩画的挚爱,默默奉献,锲而不舍,在探索中他找到了人生的支点。
  • 动画文化学

    动画文化学

    本书首次从文化理论和社会学的双重视角探讨了动画影像的文脉,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动画作品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用优雅的笔触和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对动画影像背后的文化现象,诸如女性主义、种族问题、文化地理和文化传播形态等,进行了深刻剖析,构筑起动画文化生态的理论框架。本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诠释出动画文化的力量:文化是动画艺术保持鲜活的血液,是动画艺术创造奇葩的源泉,是动画产业振兴腾飞的翅膀。
  • 宁夏岩画

    宁夏岩画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人类早期文明的密码;华夏第一龙;“神灵”的代言人;载歌载舞为生存;生与死的追逐等。
  • 摄影技巧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摄影技巧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摄影是一门随着传统摄影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的摄影应用科学,它以摄影光学、摄影化学和电子技术为基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拍摄体系。本书主要介绍了摄影基础知识。给摄影爱好者带来了福音。
热门推荐
  • 绝宠狂妃:鬼王,轻点疼

    绝宠狂妃:鬼王,轻点疼

    【新文已发《绝宠医妃:皇叔大人,劫个色》】当代绝世毒医,一朝穿越成云府废柴小姐,因天生极阴体质,当药材送上讨好太子!为赌一线生机,她冲进鬼王马车内,夺了他的吻,掐住他的命脉,胁迫他同她“合作”。只是她云锦若没有想到为了躲避一个麻烦,却招惹了一个更大的麻烦......夜半时分,某男找上门来,欺上她身,宽衣解带——记得是你先勾起本尊“兴趣”的,准备好如何偿还的方式了?某女一脸无辜:“世人不是说王爷那条腿儿不行吗?”“实践才知本王身体力行......”直至明日,某女腰酸背痛,欲哭无泪——王爷,咱能轻点不?
  • 坤临

    坤临

    从绝代妖姬到绝世贤后,她用了整整两世的光阴。秋氏寒门之女,楚宫亡国之妃,以恶名闻于世,妒悍恶淫,五毒俱全,被囚于长安罗浮行宫。然而这样的她,却得敬亭公主看重,成为中原气运最后的希望。重新回到六岁时,家境窘迫,六亲无力,她将如何脱颖而出,结识贵人,凭一双素手指点江山,改变五胡乱华的未来?
  • 泪不及海水蓝

    泪不及海水蓝

    那年,她阴差阳错被南家捡回,南蔚原本处处为难,最后竟意外的不再针对苏涵她十岁那年,面向星空,对他说到:“有时候我真的看不懂你,明明笑容那么灿烂,背影却那么孤单……”十八岁那年,她第三次表白,没等到答案便跑走:“很可笑吗?我喜欢了你这么多年,看你身边的女生走了一个又一个,却没有一次是我。”二十岁那年,她终于爆发,哭着大声质问:“为什么不能是我!哪怕你接受我一分钟我都会很高兴的,你不知道吗!?”南蔚却简单粗暴的将她按在墙上,吻了下去,苏涵在一脸懵逼的状态下,听他说到:“因为你和她们不一样,我喜欢你。”
  • 何顾凉夏

    何顾凉夏

    何顾凉夏是讲述了顾先生和顾太太之间的故事,顾先生是一个粗神经的商人,顾太太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两人本身青梅竹马,中间却有七年不曾联系,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结婚一起生活,原以为没有爱情,到最后才明白,不爱你,怎么愿意和你领证呢?
  • 谁的年少不青春

    谁的年少不青春

    本文由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做出小小改动,赠送给那些在我的年少青春里出现过的人们,尤其是我那最好的朋友,我既然答应你用文字记下我们的点滴,就一定会做到。“大多数人青春其实并不会像《那些年》里那样暖伤,不会像《左耳》那般叛逆,也不会如《致青春》那般曲折,更不像《同桌的你》那样遗憾,绝大多数的人有的只是校园里的平平淡淡,但那些平平淡淡在以后的我们看来,却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不是之一!本文将讲述作者的全部高中生活以及部分大学生活——青春还在继续”
  • 仙龙月道

    仙龙月道

    他,满门被杀,却机缘巧合下进入了修仙界。他,出入茅庐,如何在险恶的修仙界立足?如何报那血海深仇?如何纵横这漫漫仙道!
  • 神衍界

    神衍界

    永恒陨,化二气、衍六力。自此天道始,生灵起。一个身怀界柱穿越到神衍界的少年,将如何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修行世界生存下去,逐步解开身世之谜、成为超脱大道的至强者?持本心,破万障、踏永恒!
  • 网王之回幻沙

    网王之回幻沙

    懦弱的蜕变,想让别人承受和自己一样的痛苦,他出现在樱花树下,她心中的坚冰被融化,眼泪泛起的涟漪唤回原本的心.....
  • 大美食家

    大美食家

    厨子柳文回到了八年前的夏天,这时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面临的是国家统一组织的中考,是沿着前世的脚步重蹈覆辙,还是去体会不一样的人生?本为选择而苦恼的他,突然发现,这个世界的美食贫乏无比,号称大吃货帝国的我们,居然和泡菜国不相上下?前面的道路豁然开朗,我不仅要体会不一样的人生,成为一名尽情享受酸涩甜蜜青春的学生,也要为美食的道路披荆斩棘,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美食帝国!
  • 六界之事

    六界之事

    虽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但脑海中一直有一道身影,六界之内,也唯有她在脑海中占据了一片天地,但她是谁?我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