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1600000011

第11章 《阳春白雪》(1)

便转竹阁,入深闺,继续承受这种生命的遭遇。

筝曲《汉宫秋月》,原为“大八板体”曲式结构(全曲分为八段,每段八拍,唯有第五段多了四拍,总计为六十八拍,民间习称六十八板)的乐曲,经过长时间的对旋律、节奏的调整和发展,演奏中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淳朴古雅,成为一首有标题的筝曲,也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

江南丝竹《汉宫秋月》,采用的原为乙字调(A宫),由孙裕德传谱。原来沈其昌《瀛州古调》(1916年编)丝竹文曲合奏用正宫调(G宫)。琵琶仍用乙字调弦法,降低大二度定弦,抒情委婉,抒发了古代宫女细腻深远的哀怨苦闷之情。中段运用了配器之长,各声部互相发挥,相得益彰,给人以追求与向往。最后所有乐器均以整段慢板演奏,表现出中天皓月渐渐西沉,大地归于寂静的情景。

(一)名曲溯源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且广为流传的《阳春白雪》出自于明代,而最早名为《阳春白雪》的,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两首高深的歌曲名,由楚国著名歌舞家莫愁女(姓庐,名莫愁。郢州石城,今湖北钟祥人)在屈原、宋玉的帮助下传唱开来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宋玉的结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阳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由此可以推断,《阳春白雪》是一首歌曲,《下里巴人》通俗,而《阳春白雪》高雅。古琴曲《阳春白雪》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另一说法为齐国的刘涓子)所作,分为《阳春》和《白雪》两首;《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当今的《阳春白雪》就是出自明代的琵琶曲。明朝诗人王穉登在《长安春雪曲》一诗中写道:“暖玉琵琶寒月肤,一般如雪映罗襦。抱来只选《阳春》曲,弹作盘中大小珠。”常伦在《琵琶》诗中写道:“《白雪》调终宴,青云遏远天。悠悠时断续,引恨似当年。”因而我们可以推知,明代已有《阳春》曲与《白雪》调的琵琶曲。

(二)乐曲赏析

广为流传的琵琶曲《阳春白雪》有两种不同的版本,即《大阳春》和《小阳春》。《大阳春》是李芳园、沈皓初整理的十段与十二段乐谱;《小阳春》是王煜庭所传的七段乐谱。王煜庭所传的《小阳春》结构紧凑、严谨、简练,演奏起来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当今,我们常常听到的《阳春白雪》正是王煜庭《小阳春》的版本。

此曲由我国广泛流传的“八板”的变体组合呈现变奏曲式。《阳春白雪》可以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共七个乐段。起部:第一段《独占鳖头》,承部:第二段《风摆荷花》,第三段《一轮明月》;转部:共有三个段落,第四段《玉版参禅》,第五段《铁策板声》,第六段《道院琴声》;合部第七段《东皋鹤鸣》。每个乐段的小标题出自李芳园之手,与乐曲内容并无多大关系。

“起”部标题名为“独占鳌头”。曲首出现长达十七拍的“八板头”变体,它在以后三个部分的部首循环再现,是全曲各个部分的“合头”。在原《八板》的旋律上,使用“加花”、“隔凡”以及结构上的扩充和紧缩等民间常用技法,以“半轮”、“夹弹”、“推拉”等演奏技巧润饰曲调,使《八板》原型得到变化发展,音响效果独特有趣,并使乐曲的旋律更加生动活泼、明快愉悦,表现出清新有力、欢快明朗的性格,以此奠定了全曲的基调。

“承”部共两段:“风摆荷花”和“一轮明月”。这两个“八板”变体,在头上循环再现“八板头”之后,旋律两次上扬,高音区展开的旋律更加花团锦簇,结构也扩大了,情绪比“起”部更为热烈,显出一种勃勃生机。

“转”部包括“玉版参禅”、“铁策板声”、“道院琴声”三段,这是一个对比性的段落。在这三个段落中出现了不少展开性的因素。首先是乐曲结构的分割和倒装,并出现新的节拍和强烈的切分节奏。其二是运用“摭分”、“扳”和“泛音”等演奏指法,使音乐时而轻盈流畅,时而铿锵有力。特别是“道院琴声”引入了新的音乐材料,在演奏上,时而用扳的技法奏出强音,时而用摭分弹出轻盈的曲调,整段突出围绕正徵音的一串串泛音,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四射,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合”部标题为“东皋鹤鸣”是“承”部的动力性再现,并在尾部作了扩充,采取突慢后渐快的速度处理,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进行,并在每拍头上加“划”,不断增加音乐的强度,采用强劲有力的扫弦技巧,使全曲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阳春白雪》旋律让人感觉清新有力,活泼跳跃,其实这除了有完备的曲式布局做后盾以外,琵琶的演奏技巧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琵琶的指法由左手指法和右手指法构成,因为右手指法运用频繁,表现丰富, 所占的地位较为重要,所以通常右手指法为主。在传统右手指法中,最基本的是弹挑和轮指。曲中就运用了琵琶的右手基本指法弹挑、挑轮、扫轮,指法虽平常却创造出了生动、明快的旋律。

(三)曲高和寡

“阳春白雪”一直是“曲高和寡”的代名词。但是只要是优美的音乐都会感动人的,而且当这些美丽的所谓“高雅”的东西被某一部分人所定位为“和寡”——实际上,只是有些人说不出来自己的感受,但,他们向往着,往往他们只能听,只能看,只能做无声者,其实,他们内心里很喜欢,且很希望自己能够欣赏的。 这样看来,那些所谓“附庸风雅”的追求,那些“曲高和寡”的爱好,其实也是另外一种对文化的向往,和对文化的推广。说起来,很多高雅音乐,其实在他们诞生的时候,原本也不是那么高高在上的,仅仅是能感受到其中含义的人少了而已,它们其实从来不需要了解,更不需要“和者”的,它仅仅只需要用心倾听,用心喜爱就行了,只要自己喜爱,就会有自己的感受,而这样的感受,就会驱使很多人将这样的音乐传下去。于是,“曲高和寡”反而成了“绵延流长”了。 音乐,原本就是无声无字的,是哲学的,是散文的,是诗歌的,是小说的;是个性的,是民族的,是世界的;是过去,是现在,是未来。它绝对不应该仅仅是音符和旋律的。就算是“曲高和寡”了,有很多很多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是除了音乐无法传递的。不然怎么会说“盈盈一水间,脉脉不能语”而需要“和泪托弦歌”呢? “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已经用历史的考验证明了这点,它才是真的能经历岁月,引来“和者”,历时千百年的。这样的音乐还能用“曲高和寡”来定位吗?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理,而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就算当时是曲高和寡的,它依然会一直存在,与人类的文明同行。

结语

《高山流水》

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以一种深入的孤寂来询问:知音几何,醉歌可也?云水间,山的姿势近乎完美的谦卑;当下切的流水还没有断流的时候,形与象,声与影,色与香,开拓着崭新的通视走廊。让沧桑如山,让岁月如水;让苦难成山,让心志如水;让情怀为山,让琴声为水。水行地中,堤岸之下,河水却浸泡着远山,水洋洋兮山巍巍。俞伯牙还在田埂上忘我地弹琴,钟子期也出现了。那一天太阳真暖和,子期打的柴都散铺在地上,俞伯牙与钟子期就坐在上面,依稀能闻得到身下泥土和松柏的脂香味。

琴声倏尔,静静地铺陈着音符。于唇齿之间,于微闭的眼眸,簇生了一朵朵思想的蘑菇,在水般的琴声中散发着红茶的素雅。樵柴的钟子期与抚琴的俞伯牙,像两座叠置的大山,一左一右地对视着,沉默着,孤独着;又像溪流里的两朵浪花,一前一后地追逐着,快乐着,超脱着;以音乐的名义,以音乐的语言,条分缕析着知音的涵义。

灵魂的鹅卵石在水的轻歌曼舞之中,锋芒老去;同样是石头,有的选择悬崖,有的选择河滩;知音,就是两束花,同时盛开,同时美丽,又同时凋零——共同拥有一段同频的心曲,于高山、流水间低回。

《广陵散》

假若嵇康学会了谦虚,或者是曲从与谄媚中的任意一种,他就不会遭遇到司马氏的迫害。但嵇康不会。一曲《广陵散》,有征逆讨叛、壮志未酬的忧愤;不畏惧死,但留恋生;活着就可以歌、可以诉,可以怨、可以兴。而死后,坟头上很快就会长出青草和枣树,连蚂蚁都可以在头顶作威作福。一个文人,文化是他的宝库,但也会给他招致杀身之祸。

有人认为魏晋的清玄才是读书人的上品,然而那种田园与山野往往是矫饰的,是文化携同文人的逃难。恰是从此开始,文化才开始变节,以致在以后的数十个朝代里,文化都屈服于政治的淫威,成了政治的奴仆。

但,嵇康不会。嵇康是不合作的,嵇康是独立的。在他的身前身后,所有的文字都如鲜花芳草一样,可以抑扬顿挫地自由生长。他是一个远离泥泞的人,因此可以迅速自拔,可以不沾染任何污渍。临刑之前,嵇康还要求自己从容地弹奏一遍《广陵散》,让那个古城不断地回响着他引喉长啸的声音。在方砖的祭台上,鲜活地陈列着嵇康的不屑。

醉了可以歌,痛了可以哭。虽然我们啜饮生活的方式不同,我们交流的手势也会不同,但总有些文字和故事,会从几千年前,柔软地碰撞着自己,在黑暗之中,在痛苦之中,让自己坚信:飞翔不仅仅代表着高度。

同类推荐
  • 翡翠投资收藏手册

    翡翠投资收藏手册

    什么是翡翠?怎样挑选、购买一件值得收藏的翡翠饰品?如何在鱼龙混杂的翡翠饰品中鉴别真伪?面对琳琅满目的翡翠制品,大多数投资收藏者首先就会产生这些困惑。有鉴于此,《翡翠投资收藏手册》在介绍翡翠的种、色、皮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翡翠制品的加工过程、饰品种类;雕刻图案寓意及其收藏价值评价,重点介绍了翡翠A、B、C、D货和作伪翡翠的鉴别方法等内容。书中还对神秘的翡翠场口和脍炙人口的赌石作了介绍,从而揭示了翡翠赌石的真正本质。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音乐常识速读

    音乐常识速读

    音乐是人类的精神食量,是人类的灵魂,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还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都展现着它无尽的魅力。都在以自己各种不同的方式对社会及个人产生着积极影响。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雕塑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雕塑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南京艺术小史

    南京艺术小史

    南京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十朝时期以都城南京为中心形成的灿烂文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同时,在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南京总是扮演着承前启后、薪火相传的重要角色。南京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可谓名流辈出,名作如林。
热门推荐
  • 无尽影杀

    无尽影杀

    ····屠戮一切的杀手······一切只是为了复国···不,我做的一切不知是为了······我只不过,是个杀手而已
  • 英雄联盟之竞技梦

    英雄联盟之竞技梦

    他曾经受万众瞩目,却沦落在都市沉浮。“你还要继续这样?继续缩在一个网吧,自甘堕落的混着日子,最后虚度这大好青春?”“......”我讲述的是梦想,是拼搏,是竞技路上的苦与泪。不喜勿进!
  •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 王俊凯的校园恋爱

    王俊凯的校园恋爱

    “如果我真的红杏出墙,你真的不介意吗?”“不介意,最多你出一寸,我把墙挪一寸,你出一尺我把墙挪一丈。”
  • 税收有据——税收政策法规解读

    税收有据——税收政策法规解读

    本书汇集了群众普遍关心的11个方面、135个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问题,供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广大群众阅读参考。
  • 绝世倾城棺材子

    绝世倾城棺材子

    没想到人倒霉了,连洗澡都会死人。堂堂驱魔师徐子陌竟然穿越重生到了一个“爹地不疼,后妈作怪”的小棺材子身上了。睡柴房、吃糟米,不是姐的风格。徐紫陌小小的身子躺在鹅绒被里,勾勾小指头。一只脸色发青的小鬼面带不甘:“主人,有何吩咐?”徐子陌打了个哈欠,懒懒道:“去,把大夫人的参汤给本小姐端来。”
  • 冰山王爷独爱腹黑妻

    冰山王爷独爱腹黑妻

    本文一对一爽文男主女主身心健康如果你喜欢np,那请闪开如果你喜欢温柔的,那请走开如果你喜欢腹黑杀伐果断的,那么你就来对地方了
  • 冷艳男神无良爱,66次求放过

    冷艳男神无良爱,66次求放过

    她跟他结婚五个月,他没有回过家一次。某天晚上突然袭击回家了,把那只刚刚做妻子还不是很懂得顾小妞给惊着了。奈何,一回家就是打横一抱,摔到床上。“唐易泽!你干嘛!”男神开始脱衣服“我干什么你不知道么?”明明不喜欢和她结婚,还要跟她做那种事?顾冷怎么也不同意。“唐易泽!唯独我不可以你碰!”男神微笑着回答“不好意思,我妻子就你一个,除了你我碰不了其他人。”
  • 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暨汉唐史研究中心主办的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全书从中国古代历史演进的角度,全面探讨了汉唐时代历史的魅力、汉唐盛世的历史内涵,以及汉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制度、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其的最大特点是,打破朝代断限的研究传统,探索新的研究方式,在回归原典的同时,注重新史料的整理和解读。
  • 恋雪仙缘

    恋雪仙缘

    万花谷从来不下雪,然而却在这一年的初秋之际下起了漫天大雪;她出生了,得名秋雪。她从小就天真可爱,活泼聪明,还有一些儿调皮和古灵精怪。她有一个与她青梅竹马的风哥哥,只是,她的风哥哥从小就患有不治之症,命不久矣。为了救治风哥哥的病,秋雪选择了万花七艺中的医,励志长大后要成为全天下最厉害的大夫,只好风哥哥的病。然而,她的风哥哥却在她未满八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万花谷,自此生死不知,只给她留下了一支笛子。十年后,秋雪为了寻找风哥哥离开了万花谷,从此踏上了仙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