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60000000012

第12章 土家那些事(2)

在土家人看来,要想泡出一罐好茶,就得先烧出一壶新鲜的滚开水。接下来,主人是不急不缓地一边不停地给火塘添加薪柴,一边与客人东家长、西家短漫无目的地拉着家常。待火塘里的红火烧得那黢黑的炊壶开始在“吱吱呀呀”地唱歌,主人也就忙着开始做泡茶的准备了。先是倒尽早前茶罐里的残茶,涮净茶罐,然后是去找来家里上等的茶叶,连同洗净的茶杯拿到临火塘的小桌凳上一字摆开。待这一切做完,炊壶里的水也就“咕咚咕咚”地开始冒横气。炊壶里的水变成了滚开水了,主人也不急,只是拿着茶罐将罐底伸到火堆里,翻转着手腕烤水气。待手中的茶罐水气散尽,嘣嘣作响,主人这才拿出上等的茶叶放入罐中,并再次将茶罐伸入火中不停地簸动,一边不时凑到鼻前闻闻其香气。土家人谓之“炕茶”。这“炕茶”的学问可大着呢!茶叶里的水气不炕干,泡出来的茶不够香;茶叶放在茶罐里炕过火了,泡出来的茶又会有一种难闻的焦糊味。是否刚刚正好,全靠主人凭多年的经验掌握。待茶叶炕好,主人便一手拿起一把硕大的火钳,夹住还挂在铁钩上的炊壶提把,一手平端起茶罐,握着火钳的手只稍稍用力一抬,“噗嗤”一声,一线白亮的水柱就激入了罐中,顿时芳香四溢。不过,这时的茶还不能够喝,因为主人的第一次续水往往不会太多,只是发开茶叶而已,即便是喝,亦太酽太苦。待茶罐里的茶叶浸润散开,主人续上第二遍水后,又拿起一只茶杯将新泡的茶从茶罐里酌出倒入反复冲过几遍,然后才会酌入茶杯恭恭敬敬地敬给客人。

这样的土家罐罐茶,喝一口下肚,顿觉止渴生津,消困解乏。遇上冬天,便觉全身暖和。若再碰上这家里有个上了年岁的老爷爷、老太太拉着你“讲古讲经”,更是笑声不断,乐趣无穷。

土家罐罐茶,虽是一种自然而朴实的大众茶艺,倒也暗合了茶叶界泰斗庄晚芳教授所提出的“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的茶道精神。

土家红苕和洋芋的另类吃法

如果有人以为土家族是少数民族,蛮荒偏僻,吃食粗糙,毫无精细可言,那真是大错而特错了。其实,土家人在吃食上,是极富创造力的。不光利用自生自产的包谷大米,混合制作出了松、软、香的“金包银”,还有既制作方便,又极富营养,用黄豆磨成的“懒豆腐”,更有那吃起来异常醇香又特好保管的“熏腊肉”等等。就连那些,在外人看来难于下咽的红苕和洋芋,在土家人灵巧的手里,一样也可以把它制作成精致的美味。

土家族大多生活在高山和半高山,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总是很少。平地里种了包谷和小麦之后,大量的坡地便只能用来耕种适宜生长的红苕和洋芋了。因而,红苕和洋芋的产量就显得特别地高。在土家人的眼里,大米是外来的稀罕之物,包谷小麦那是细粮,黄豆绿豆芝麻花生之类则是杂粮,而大量的红苕和洋芋,也就成了粗了不能再粗的粗粮了。

之所以把红苕和洋芋划归为粗粮,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产量高,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不像包谷小麦等那样易保管,存放的时间长了,总是喜欢乱。在我的老家,常常要在家里专门挖出一个我们称之为“苕坑”的土窖来存放。而就这种储存法,存储的红苕和洋芋,超过了一年,便也会乱得不成样子。因而,每当红苕或洋芋收获回来之后,大家除了选出一批精品存放在“苕坑”外,余下的部分,家家户户便都要想着法子来将它处置掉。

于是,便有了土家人特有的有关红苕洋芋“粗粮精吃”的另类吃法。

“薯条”和“薯片”,这是后来有了舶来食品的新叫法。其实,在土家族的食谱中,早就有将红苕或洋芋制作成“薯条”“薯片”的这一吃法。只不过大家的叫法没有这般文雅,老家的人们,总是习惯于把这种食品,质朴地称之为“苕泡子”或“洋芋泡子”。他们先是将那些红苕或洋芋洗净去皮,煮熟后,再用刀将它们细心地切成薄片或长条,然后摊在簸箕里,拿到太阳底下去暴晒,待水汽完全晒干即可收藏。当然,讲究一些的人家,也会将煮熟的红苕或洋芋捣成软软的泥,然后撒上芝麻,用擀筒将它擀成一张张薄得透明的片,待晒至半干,再来用剪刀改小晒枯。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倒入锅里,用沙或盐一通爆炒,滤去了沙、盐,立马就成了又脆又香的美味。这样制作出来的“苕泡子”“洋芋泡子”,虽不及“麦当劳”“肯德基”的“薯条”“薯片”松软,可我还是觉得,它要比那些舶来的“薯条”“薯片”显得更有滋味,更有嚼头。“苕泡子”“洋芋泡子”,是山里土家孩子们最常见、也最喜爱的“零食”。这样炒上一锅,总是能让人吃上好几天。

“薯条”“薯片”虽好吃,可它毕竟只是小零食,何况一家也就那么几个人,根本就用不了那么多。红苕和洋芋,在我老家除非细粮吃得断了顿,是没有人来把它当主食的。可是,不论粗与细,红苕洋芋也是粮食呀!自己花力气换来的,不得糟蹋,还总得想法子将它消化掉。于是,人们便想到了它们的“粉”。

将红苕或洋芋转化成“苕粉”“洋芋粉”,工艺一点也不复杂。大伙只要将苕或洋芋洗净了,去不去皮都无所谓,然后用水桶将它挑到加工厂磨成浆,担回家后再将浆倒入细布口袋,放入盛水的大缸或木盆里,反复捣鼓冲洗就成。等到口袋里的浆搓洗得差不多了,便将渣倒出用来喂猪,是一点也不会浪费。第二天,缸里或木盆里的水清澈了,倒掉多余的水,底下就是一层厚厚的“粉”。挖出来,摊到簸箕里去晒,白得耀眼。

土家人对于这些“粉”的吃法,可以说是花样翻新。最常见的吃法是,将“粉”加上糖,用滚开水冲成一碗晶莹透亮的粉糊糊,吃起来是既养人又方便。家里来贵客了,也会有人将“粉”加入葱花和鸡蛋,放入锅中摊成一张薄薄的大饼,然后卷起来用刀切成细条,再返回锅中煮了待客。这样的“鸡蛋粉”,不光香软可口,而且嚼起来还十分地有劲道,比起现在城里的“米粉”来,其味道不知要好多少倍。

在那些物质贫乏的年月里,土家人为了来了客人,桌上能多上几碗待客的菜,常常还会请来“下粉”的师傅,土法制作“苕粉条”或“洋芋粉条”。师傅先是将那些苕粉或洋芋粉调得黏糊糊的,然后让人架起大火将锅里的水烧得滚开,随后便拿出一个钻了许多眼的葫芦瓢,装上粘稠的粉团,用一只手端了伸入锅上,另一只手则握成拳头不停地敲击着瓢把。于是,雪白而粘稠的粉,就顺着小孔变成细线,从瓢底源源不断地落入锅中。待锅中粉条完全熟透,捞起摊入簸箕中晒干,就便成了银亮亮的粉条。那样的粉条,虽然,样子看起来不及买来的粉条顺直,但味口是一点也不比现在的粉条差。

小时候,我还吃过一种用“苕粉”或“洋芋粉”制作的“土虾片”。大人们在锅里把“苕粉”或“洋芋粉”煮成“粉糊糊”后,便用瓷盆装了直接端到太阳底下去暴晒。待晒得半干,再用刀来切成小薄片。几个太阳过后,那小块的粉片就变成了干溜溜的“土虾片”。要吃的时候,往油锅里一丢,就会炸得又黄又泡又脆,和买来的虾片一个样。买来的虾片放在嘴里,常常是还没有尝出味来就一下化了,“土虾片”则不然,虽然它永远都炸不到同真虾片一样的泡,可放在嘴里,它又确实比真虾片要有嚼头得多。

从土家人对于红苕洋芋的另类吃法来看,将原本好吃的东西做得好吃,顶多只能叫厨师;而将原本不好吃的东西来做得好吃,那便是真正的大师了。不知谁说过,真正的大师往往在民间。这话,我相信!

土家围腰

看到电视中的土家人总是衣着光鲜,花花绿绿的,很是耀眼。这让我很是为那些现实生活中的土家人抱不平。因为,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的土家人,或许是因为生存环境的艰苦,山高坡陡,又要劳作,他们的服饰是根本就用不着穿戴得那样复杂和光鲜的。从颜色的角度看,他们似乎更钟情于那,同时综合了土地和山林双重颜色的蓝。蓝裤褂,蓝头巾,蓝围腰,蓝布鞋……,一种贴近生活本色的蓝。蓝永远是他们服饰制作中所追求的主流色。

其实,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土家人的服饰穿戴和汉人是没有多大区别的。若硬要说有,那便是土家人更喜系围腰。在土家人的心目中,围腰仿佛是他们每天服饰穿戴中一件必不可少的衣物。不论是在家做家务,还是外出干农活,男男女女总是喜爱扯上一件围腰围系在腰上。那些围腰,大多是在家里请人做衣服时,由落下的几块边角余料拼凑缝制而成。可是,不论当初布料颜色是如何的鲜艳,但只要一旦做成了围腰,便都要被浆染成清一色的蓝,或深蓝、或靛蓝、或浅蓝、或湖蓝……。

土家人的围腰一般来说都做得比较宽大,缝制时还特意地在面前缝上了一个有又深又阔的大口袋。这样的围腰,穿戴在身上,不仅可挡灰护衣,而且还可挡风保暖。外出做事累了,歇息时,围腰一解就可垫坐。遇到有什么东西需要清理时,一撩围腰,“呼呼”地几掸,灰尘就便随风而去。等到需要装东西时,解下围腰又可当口袋;需要包东西时,还可摊开围腰当包袱;就连有东西需捆绑时,牵着围腰两端的带子,一卷就是一根好绳索。有围腰穿戴在身上,对于土家人来说,真是既美观大方,又适用方便。因而,土家人的围腰一般都做得十分地结实耐用。

土家人的围腰和土家人的衣服一样,也分男式和女式。女式的土家围腰,不论从样式上,还是从布料上,相对来说,自然要比男式讲究得多。它似乎更讲求对女人胯部及胸部的保护,围腰所包裹的面积,常常要往上一直延伸到女人的领口,而下面一般盖过了上衣也就作罢。穿戴时,只要先将围腰顶端的扣环,往领口上的盘扣上一扣,然后再将两旁的围腰带往后朝腰间一扎,即便是穿戴得再臃肿的女人,也便立刻一下就有了诱人的曲线,变得婀娜起来。穿着这样的围腰下地,围腰兜里揣上种子,隔着围腰顶着粪筐,是丢种撒肥两不误,干活十分地利落。待干完活,回家再将围腰一解,衣服一点也不会脏。

或许是因为男人干活时,用腿用膝的时候多,男式的土家围腰则正好和女式相反,注重保护的是男人的胯部和腿部。缝制时,便去掉了女式腰上的部分,向下则要一直延伸到脚背。为了做事行走的方便,特意采用三块布料两里一外成“品”子重叠的方式,让下面自然地岔开,围在腰里是一点也不影响男人们走路干活。若遇到特殊情况,实在觉得面前的围腰有点碍事,便挽起围腰向后朝腰间一扎,全然只当腰里扎了一根布腰带,照样显得精神。完事后,再将挽起的围腰向下一放,便又可再来挡灰护膝。有个什么长烟袋之类需随身带着的物件,衣服里又不好装,便往后腰里一插,真是方便得很,随意得很。

现在,看到城里的人们干活,个个都穿着“工作服”,便常常要在心里,为家乡那些在田间劳作的父老乡亲们抱屈。可静下心来仔细一想,那些原始而朴素的土家围腰,又何尝不是土家乡亲们所喜爱的最为方便、最为适用的“工作服”?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爱伦堡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爱伦堡

    本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秦岭论语

    秦岭论语

    本书为“紫香槐散文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分为四辑,收录了作者原创散文三十余篇,值得广大读者收藏。
  • 解放洛阳

    解放洛阳

    敌为固守洛阳,修了无数明碉暗堡,使洛阳堡垒化,又派出悍将“邱老虎”镇守,这样,我军志在必得,敌人死守不弃,战斗岂能不烈?
  • 大国亮剑转

    大国亮剑转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有一首词--《沁园春·雪》,其中里面有这样一段: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里的汉武、唐宗、成吉思汗都是中国古代强盛王朝中的佼佼者。历史的车轮已经从他们的时代走到今天,回过头去观察,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朝,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思考?
  • 忧伤的情欲

    忧伤的情欲

    本书是周国平先生剖析两性心理的理性+诗性的经典作品。分别从人与社会、生活感悟、情感体验、心灵境界等方面,生动而深刻地阐述了当今社会、现实人生中成功与智慧、生活与情感、心理与社会等方面的内涵与关联。他的语言体现着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
热门推荐
  •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她,林徽因,不再是年少时“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也不再是年少时“怒发冲冠为红颜”的武断冲动。她一步一个脚印,走得铿锵有力、热烈唯美、执着笃定,步步皆是令人尊敬的庄严,她是当今无数女子学习的榜样。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谨以此文,向一代才女林徽因女士致敬。
  • 穿到明朝拍电影

    穿到明朝拍电影

    二次元风格的个人英雄主义历史小说。身在官场,却是流氓做派,江湖性情。热血与搞笑穿插,高冷与逗~并存。(~请自行脑补)
  • 虎牙少年王俊凯

    虎牙少年王俊凯

    有任何问题,可以加作者qq和群qq作者qq:2968673118小说讨论群号码:581545619
  • 群星璀璨

    群星璀璨

    本书收文章百余篇,按照各市的顺序编排,反映辽宁省个体经营经济的发展成就和广大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者的时代风采。
  • 极限争霸

    极限争霸

    不一样的战争——至微人战争,不一样的感觉,完全颠覆战争的理念,新鲜震撼。茫茫尘寰,浮生若梦,唯信念可聊生,偶得紫水晶石,开启新纪元,是为人类浩劫或为人类福祉耶?百转千回,历尽坎坷,科学修炼之路难于上青天,终不负有心人,得成正果。
  • 絜斋集

    絜斋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神回归萌妃要逆天

    花神回归萌妃要逆天

    她,本是21世纪制香世家的天才,天生对花有着亲切感,却不料天妒英才,遭到爱人与亲人的双背叛;他,本是令人闻风丧胆的修罗王,却为她倾其一生,只为让她安好。丹药紧缺?不好意思,我这有不用的糖豆你收么?灵兽厉害?不好意思,这只神兽是摆设么?又废又蠢又胆小?不好意思,擦亮你的眼睛,让姐亮瞎你们的钛合金眼【本文一对一宠文】
  • 第666号死神

    第666号死神

    #我的死神翅膀不听话肿么办?##我的上级太冷酷肿么办?##我的死神主机变异了肿么办?!#(╥﹏╥)谁来拯救我这个可怜的小女子。“祁若,你想被扣工资吗?”“boss,我错了(?_?)”
  • 神兽王座

    神兽王座

    穿越,重生,成神!可惜吴桐没有成为神仙,而是成了神兽,还是最初级的。于是,吴桐有了一个崇高的理想……修炼,进化,化形,成神!最终完成这华丽的逆转,将自己美丽大方女主人变成自己的女人。
  • 史上最邪恶魔法师

    史上最邪恶魔法师

    怀着成为皇庭魔法护卫理想的库伦卡,在进行魔力检测的时候,被发现他竟然是亘古未有过的黑暗系魔力全满魔法师。魔法史上,任何一个主属性是黑暗系的魔法师大都是十恶不赦的坏蛋……于是,他悲剧了。史上最邪恶的魔法师,由此诞生。虽然库伦卡此时还只是一个有点花心的菜鸟,可各种势力都已经争相要控制住他,甚至还使用了万恶的美人计!!!就这样,库伦卡在花团锦簇中向着最邪恶魔法师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