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77000000022

第22章

他说,我认识你,你是黄某——他说的是我大哥的名字。在大通,很多熟悉的人都把我当作我大哥。这不仅因为我与大哥相貌极似,还因为他们的脑海中只存留着我年轻时的影像。我不见他们,有很多年了。

我们两家父亲既是同事,又算得上不错的朋友。他比我年龄小了一截,既算不上同学,也算不上是童年伙伴,但毕竟两家是世交,所以在这条被外乡人统治的街道上见到他,我还是高兴的。他也是来吃早点的,于是,我们一同走进就近的一家早点摊子。

碰巧的是,我们刚在一张桌子前坐下,又一个熟悉的身影向这边走来。他也是来吃早点的,他的名字叫蒋万山。

我,国平,再加上夏大富、蒋万山,四个人占据了一张桌子,国平要了一碗面条,我要了两个咸菜粑,夏大富和蒋万山各要了一碗馄饨,早点很快就结束了。

这一天见到的两人,想起来有些意思。

我说的有意思,是说在一家早点摊上同时碰到两个旧人,而且这两人都因小儿麻痹症而留下残疾,这是其一。其二,1968年知识青年大批下放农村,这两人都因身体原因而免除了下放之苦。其后他们的人生走向也大致相似:两人都在街道上待过业,后来又都做过教师,只是夏大富一直把教师做到退休,蒋万山中途改行,做了社区干部。

除此,他们还有一些相同处,两人在家都是兄弟二人,夏大富有一个帅气而高大的弟弟,蒋万山有一个高大而帅气的哥哥。

同是兄弟,命运却各不相同——这一点两家又基本相似。

先说夏家。夏大富的弟弟夏大明高大英俊,年轻时被人称作美男子,暗恋他的人自然不少。初中毕业后,大明赶上中国知青下放农村的最后一波。他在那个圩区干了两年,又随着中国大批知青返城潮回到镇上,但他没有哥哥幸运,先在街道上待业几年后,便跟着父亲学着做秤。

我对蒋万山要比夏大富熟悉些。我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修钢笔的蒋先生”,这蒋先生就是万山的父亲。万山比我年龄略小,低我一年级,人很精明,虽然腿有残疾,但却调皮得很。文革后期,下放前夕,各造反兵团都自行解散了,他们几个低年级的同学却扯起一面旗帜:基本群众造反兵团,他自任总司令,统领着十几个比他更小的同学,在学校里闹得出很多动静,后来被一帮高年级同学灭了,因此,万山被我记住了。

那一年知识青年大批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时,铜陵中学有十二人获准免除下放,当然都是与身体有关,蒋万山算上一个。蒋万山先是做了几年民办教师,由于他能说会道,笔杆子也不错,后来被社区(当时叫居委会)看中,做了一名街道干部,直到退休。

哥哥运气就没有弟弟好了。1965年,他哥哥蒋万生生了一场病,而且是那个年代最可怕的病:肺结核。一年后,万生的病奇迹般地好了,但他却错过了文革前最后一次高考机会。在家里待业一年后,随着那一年知青下放的潮流,蒋万生被下放到一个山区。但万生人生得英俊,身高一米八的左右,篮球尤其打得好。因这一特长,被一所体校招去,毕业后在体委担任着田径和篮球教练。那一年我在工厂时,万生听说我的百米跑得不错,便来找我,说地区体育大会即将举行,他想测测我的成绩,看能否参加这一次的体育大会。虽然我在中学时曾跑过百米十二秒六的成绩,但其时我已近而立,一个专业运动员,都已到退役的年龄,更况我在工厂劳作,苦心苦力。但我还是跟随他到了一个体育场参加测试,那天我跑出十二秒八的成绩。最终还是无缘参加那次的体育大会。后来万生向我解释说,这个成绩相当不错了,但如果参加比赛,还是很难拿到前三名。我感激万生对我的提携,他在我沉闷的工厂生活中给了我一次提升精神空间的机会——这是余外的话。

?再说夏家。老夏过世后,小夏(大明)继续把挂了几代的“夏洪兴老秤”的牌子挂起来。虽然“夏洪兴老秤”目前在铜陵地区独此一家,但随着电子秤的问世,“夏洪兴老秤”的店号乃至夏大明眼下的生活,目前都面临着危机。

弟弟在为生存而焦虑,哥哥夏大富退休后的生活却悠闲而自在。大富说,他每天喝喝酒,打打麻将,什么都不想,头搁上枕头就开始打呼噜,当然就“心宽体胖”了。

蒋万山退休后被渔业社区返聘,继续做他熟悉的社区工作。社区的人说,万山很能干,用大通话说,人“策得很”。

消失了的职业

修钢笔的蒋先生

有一种职业,怕是不会再有了——我想起修钢笔的蒋先生。

那时候,元珠笔还没有问世,钢笔的流行,代表了一个人的文化,体现了一个人受教育的层次。有一种说法:“三支笔,大学生;两支笔,中学生;一支笔,小学生。”当然是调侃的说法。

我是直到小学四年级才用上钢笔的。一支“新农村”,宝贝得很。偶尔,钢笔不下水了,笔管坏了,是不敢轻易扔掉的,便去找蒋先生。蒋先生是一个修钢笔的人。

蒋先生长年在老百货公司一带支着一只三角架,架子上摆着修钢笔的箱子。箱子是蒋先生自己设计的,箱子打开,成了壁挂,壁挂上挂着各色钢笔:金星,英雄,新农村,各种牌子的都有。蒋先生修钢笔,也卖钢笔。蒋先生的钢笔字写得很好,这也算是他操持这门手艺的一种广告,再加上他是街上唯一修钢笔的人,他的生意一直很好,蒋先生也就是凭着他的手艺养活了一大家人。

蒋先生浙江宁波人,与流亡到台湾的老蒋算是本家。但他并未沾到老蒋的光,所以后来的历次运动中也就没有受到老蒋的牵连。这与蒋先生的为人有很大关系。蒋先生为人和善,有一次我在写作业时,一只皮球砸到我的手背上,手一抖,钢笔落在地上,笔尖被折弯了。我知道这支钢笔来之不易,当时吓得半天回不过气来。我去找蒋先生,蒋先生很快便替我修好了,我给他钱,他说,笔尖并没有损坏,我只是替你校正了,算不上修理,费用也就免了。我与蒋先生的交往只此一次,就像我与他的两个儿子的交往一样,都是淡淡的,却留下印象了。

有一阵蒋先生不修钢笔了,据说是被税务局招去做了出纳。但很快,蒋先生又坐到那修理钢笔的摊子前。蒋先生觉得,同经济打交道不如做自己的老本行。蒋先生去税务局的那段时间,替代蒋先生的是他的夫人,一个个子高高的女人。七七事变后,鬼子一路进攻,终于打到江南,正在芜湖读书的蒋先生跟随一支跑反大军来到重庆,蒋先生与蒋夫人是在逃难途中认识的,两位长子均生于重庆万县,兄起名万生,弟起名万山。

在大通街上,蒋先生虽然背景复杂,却能绕过一次又一次政治运动,可见他是一个精明人。他的两个儿子承继了父亲的品性,各以其文化与德行立足于社会,这是蒋先生教导的结果。

挑牙虫的女人

童年时最让我恐怖的事情有两样,一是天主堂的钟声,二是挑牙虫女人。天主堂的钟声敲响时,就是某处火灾的发生,随着那钟声的激越,我知道火灾漫延越来越广,我生怕它会烧到我所居住的这条街道上来,赶紧用被子蒙住头,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躲掉那恐怖的大火。而当街道上响起挑牙虫的女人一声一声的叫喊:挑牙虫噢,挑牙虫噢!我赶紧逃到屋里,并且紧紧地关上房门,然而却透过门缝,观察着外面的动静。于是,我看到一个女人包着花布帕子,从我的门前走过,然后一路吆喝着,向街的另一头走去。

后来我知道那是一个下江女人,江浙一带的。她头上的花布帕子是一种蜡染,很多人去那一带旅游时,都喜欢带一块这样的蜡染回来。但是,我从来不买这样的蜡染。

成年后想想,我对挑牙虫女人的害怕是没有根据的,这害怕来源于童年的一种意识传导。

我曾经读过一本关于意识传导的书,是说当一种声音是在人心情愉悦时传来,以后每次听到这声音,都会把一种愉悦传导到大脑皮层;反之,当一种声音在你痛苦或害怕时传来,以后每听到这种声音,便会有一种意识中的不悦。我对挑牙虫女人的害怕应该源于我刚刚有记忆时,那一次我大概正在无理吵闹,偏偏从街那头就传来“挑牙虫噢,挑牙虫噢”的叫喊声,我母亲就恫吓我说,看看,挑牙虫的来了,挑牙虫是假,她包里有刀,专门下小人的卵泡。我当时果然就不哭了,并且立即缩进母亲的怀里。因为这件事,当我做了父亲,现在又做了外公后,我从不在孩子哭闹时用“老虎来了”或“猫来了”恫吓她,我知道,那种恫吓有可能会把某种恐怖的意识传导给孩子,并在孩子的心灵造成长久的伤害。

当然,对于挑牙虫的女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那种恐怖渐渐就淡去了。有一次,当那个挑牙虫的女人进了对门的刘家大屋,并且有几个有牙病的人也跟着进了那屋时,我也大着胆子进去看了一回热闹。挑牙虫女人面前有一只盛着清水的碗,挑牙虫的女人用一把小镊子在胡家女人的牙齿上捣了捣,然后把镊子在清水里摆了摆,于是,我看到那碗清水里果然有一只小虫子在游动着。我从没有患过牙痛的毛病,直到现在,我仍然不知道坏牙里是否就是有一种小虫子在活动。

当然不会再有挑牙虫的女人了,但每次我在电视上看到关于牙膏的广告,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的街道,想起那个挑牙虫的女人。

代写书信的佘先生

现在的通讯发达了,人们平常相互联系,很少再写信的。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一只手机,足可以把全世界收拢在方寸之间。

每次我到大通去,走在老邮政局门口,很自然地就想起代写书信的佘先生,他要是还在,该有一百岁了吧。

佘先生解放前在旧军队里做过一些什么事,但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所以街道上对他的管制也不像对别的人那样严格。但不管怎么说,在这个社会里,佘先生不很吃香。然而在我的印象中,佘先生并没有一般的管制分子脸上惯有的那种谦恭,那种诌媚,他的腰还是挺得很直的。政府对他这种在旧政府中做过事的人的政策是管而不死,街道上就照顾他坐在邮政局的门口代写书信。代写书信,这就是他的职业。

虽然那时候坐在老邮政局门口代写书信的很有几人,但佘先生的桌子前总是生意最好。所以说代写书信这碗饭不是什么样人都能吃的,首先得要人家信任你。来求代写书信的人,多少总有一些隐私,但这些隐私必须要说,不说,对收信的对方又怎么能知道呢?佘先生穿着一件中山服,留着一小撮山羊胡子,很有些仙风道骨,这就使得佘先生让人感觉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那一年我父亲被人整到很远的地方,每隔一段时间,母亲便要带着我来到邮政局的门口找佘先生代写书信。每逢这时,佘先生那不苟言笑的脸上就露出和善的面容。不等母亲诉说完毕,佘先生已经铺开纸开始沙沙地写开了。佘先生有时候是用钢笔,有时候则是用毛笔,因人而宜,也因价格而宜。后来我知道他所写的信开头部分一律都是“某某: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等我上了三年级,我也就学会代人写信了。我屋里的孤佬李奶奶总是让我替她给侄儿写信,找侄儿要钱,于是我也总是这样开头:“学成贤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直到我上中学以后,曾替人写过一封求爱的情书,那开头也是这样写的:某某同学,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那是我学会的第一句成语,是佘先生教给我的。

同类推荐
  • 魏王继笈传

    魏王继笈传

    五代十国战争纷乱,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国家,本作品的主角李继笈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儿子,看他如何学会在纷乱的五代生存,以及他人生的最后抉择。
  • 汉朝这些人②(后刘邦时代)

    汉朝这些人②(后刘邦时代)

    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应该是精彩的。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墨香满楼,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本书通过介绍大同市博物馆藏得北魏文物、辽金元文物、明清民国文物,为世人展示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同市。
  • 西门豹

    西门豹

    公元前四零三年,即魏文侯二十二年,韩、魏、赵三家分晋,分别建立了韩国、魏国、赵国,这标志着历史从诸侯纷争的春秋进入七国争雄的战国时代。魏国北方中山国,姬姓,中山子姬窟好为残虐黎民,魏文侯派遣乐羊为元帅,西门豹为先锋,攻打中山。苦战四月终于攻取了中山国。西门豹在这次战斗中功勋卓著,乐羊委派他留守中山。西门豹刚正不阿,不奉承献媚,朝廷接连不断派员检查邺郡之各项事务,他们为西门豹罗织了大量罪名。三年届满之后,魏文侯欲收其印玺,削职为民。在丞相等人的坚持下,西门豹表示愿意再往他郡,三年之内,若不能治,情愿两罪俱罚。魏文侯派遣西门豹为邲郡守。西门豹赴邲郡上任以后,大兴土木,并利用工程建筑之便,大量收受回扣,贿赂朝廷权贵,对往来访查官员盛情款待,众检查官员回京后,皆盛赞西门豹政绩卓著,堪为天下典范。三年届满调任回京,魏文侯率领群臣亲自出殿迎接,加封西门豹为中大夫。
  • 发迹1556

    发迹1556

    当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参加过严酷考验的新时代男性回到了动荡的日本战国的时候,他会怎么做?长在红旗下,生在新社会的热血青年,既然回不去,那就好好游戏一番吧。这个是我的,那个也是我的,至于你,给我滚出去。OK,游戏结束,主角获胜。
热门推荐
  • THE YELLOW FAIRY BOOK

    THE YELLOW FAIRY BO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风物语

    绝风物语

    外表好象什么事也不关心,但内心却很温柔,只是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说话,但好象什么事都发生在他身上了。有点后宫,有点无聊,有点幼稚,还很土,但是却是自己的一些胡思乱想,至少这里我来过,嘿嘿!
  • 傻王羞羞哒:王妃你好坏

    傻王羞羞哒:王妃你好坏

    “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某人哼着歌乐呵呵的看着顺来的装满空间戒指、储物袋中的金银财宝蔬菜水果柴米油盐酱醋。狼嚎一声:“盗神出手,天下我有!”当盗神遇到痴傻王爷,钱袋顺了买酒,玉佩抢了换钱,主动贴上来的傻王爷……“嗯,长得不错,留下来暖被窝吧!””王妃,王妃,为什么他们说我身上有草莓?“”嗯……本妃再给你种几个。“”哎呦,人家好害羞哟~“(试读)
  • 悠悠然的白云

    悠悠然的白云

    好似?深处灵魂压抑的自我释放.文字优美的艺术形式全译..一个?源自于生活中的爱恋..情感的缠绵..对生活的的尽情宣泄.一部凝聚心血.有才能全力以赴的情感和智慧的结晶言情小说.第一部长篇连载小说.简简单单的就是想写一部小说..享受那释放淋漓精致的畅快感...都市言情..《倾城爱恋都市红娘》欢迎各位广大读者的欣赏和点评!感谢各位的支持和喜爱...
  • 囚情索爱

    囚情索爱

    一次偶然的相遇,一对相似的眼眸,把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紧紧地栓在了一起。她,是他极度渴望拥有的女人。他,是她极力想要摆脱的男人。他,轻易地掌控了她的生活,她的世界。她只能每天待在他为她缔造的牢笼里,麻木的呼吸着,堕落的活着。而这时,天使及时出现在她的身边。他带着她离开了,她曾一度以为,一切都结束了。
  • 超级仙医

    超级仙医

    他,是雍城大学校医院的菜鸟校医,刚刚毕业踏入社会;他,是医术精湛、活人无数的仙医,中西医,无所不精;两个反差极大的身份出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被老妈逼着相亲的女医生;洋溢着知性美的女董事长;青春靓丽,活力十足的女大学生;还有那些个女徒弟……一个又一个的美女,围绕在他的身边,又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来。
  • 近身纯少

    近身纯少

    强者回归,谁与争锋?金钱?美女?势力?呵,统统照单全收!落魄花少强势回归,纵横万里,抱得美人归!都市逍遥,血雨腥风,平静已久的青都将再次风起云涌,只因强者回归!【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 苗乡异士
  • 再世无缘

    再世无缘

    (=^.^=)作者认为,一个小小的简介,体现不了文章的内涵。(好吧,其实是写简历无能)所以咧,预知后事,请点击全文阅读。╮(╯▽╰)╭
  • 红飘带狮王

    红飘带狮王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由沈石溪编著的《红飘带狮王》共十八章节,主要内容为群狮草原逐鹿,帕蒂鲁狮群易主,幼狮惨遭屠杀,再见红飘带,努力塑造新雄狮,开创第一块领地,理想的两狮世界,驱逐无鬛公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