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07800000018

第18章 奉献着,接受着;接受着,奉献着(2)

但是,那却是海伦最快乐的时光。如果抛开奉献,抛开一切高尚的光环,海伦在盲人事业中所作出的努力,对于她自己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生慰藉。每一个人都需要能够充满成就感的事业,能够展示自己才华的天地,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海伦在看不见的世界里,深深体会到盲人的痛苦与无助,她把这个封闭的世界打开,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怀,让更多的爱的目光投向这个需要帮助的群体。

6.播撒福惠,收获宁静

这个世界上,总会有属于你的位置,只有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才能够游刃有余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可是属于自己的位置,却不一定永远等待着自己。

寻找带来乐趣,发现带来信心,选择需要智慧,成功还需要坚持。

如果没有超越阴霾的幽谷,抵达峰顶时的那种神奇的感受便会丧失,连一半都尝不到。

1906年,由州长推荐,海伦出任马萨诸塞州盲人教育委员会的委员。每次委员会开会时,莎莉文老师总是坐在她身边,以手语向她转述会议进行的情形。可是“每位委员都喜欢做冗长无味的演讲,那些不着边际的质询、回答等官样文章更叫人疲惫不堪……”因此,在担任此职四五个月之后,海伦便请辞了。

但是,真正有心为盲人谋福利却离不开团体的力量,惟有这样才能唤起舆论的注意与支援。因此她仍然必须出席各种公开场合,参加如医师公会或其他公会的会议。为此,海伦必须多加练习演讲的技巧,以期在面对大众时更具说服力。

基于此目标,海伦曾先后向多位老师学习表达的技巧,可惜效果都不尽理想。就在此时,她遇到了波士顿的怀特先生,他精研音乐理论,对人类的发声机能很有研究,她抱着碰运气的心理去请他帮忙。

“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不过对我而言,这也算是一种研究工作,我们不妨试试看吧!”怀特先生很爽快地答应了海伦的请求。

试试看吧!海伦一生中的很多决定,很多成功都是由“试试看”开始的。从来都没有谁能够给她一个保证、一个确认,一切都是“试试看”。而且,海伦也从未停止过“试试看”。

于是,从1910年起,怀特先生每星期六都到连杉来,住在她们家,星期日才回去。他停留的这段时间也就是海伦上课的时间。

在海伦10岁时,莎莉文老师曾带她去找郝拉先生,那是她首次学习发声法。郝拉先生为了让她了解声音响起所引起的振动,就抓起她的手放在他脸上,然后慢慢发出“arm”的声音,并要她尽量模仿。可是由于她太紧张,勉强发出的声音显得很杂乱。

“把你的喉咙放柔和些,舌头也不要太用力。”

他耐心地指正海伦,应在练习发音前先使发声器官发达才对,而且应该从孩提时起就不断地练习,如此她的声音必可练得更美妙,同时也可记住更多的单字。因此,她希望聋哑教育能及早教导聋哑儿童练习发声。

怀特老师原本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可是越教越感兴趣,竟连续教了她三年之久,而且其中两年的夏季几乎一直住在连杉。

怀特老师的训练方式是从训练发声器官开始,然后练习发音,最后才教节奏、重音及声音的音质、音调。如此,经过三年之后,海伦终于勉强可以在大众面前开口说话了。

“试试看”终于成了成功的前奏。

莎莉文老师与海伦首先在新泽西州的蒙他克雷做实验性的演讲,那是一次相当吃力的实验,这让她每每想起都觉得心有余悸。她站在讲台上一直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虽然早就拟好的讲稿已经在喉头上打转,偏偏发不出声音。最后,她终于积存了足够的勇气,用尽全力喊出声来,此时她自己感觉犹如射出一发大炮弹,可是后来别人告诉她,她的声音小得跟蚊子一般。

不过,海伦不是一个容易服输的人,虽说做得十分吃力,但她仍然把预计演讲完成了。从讲台上走下来后,她不禁哭出声来,懊恼地说道:“说话对我而言实在太难了,我有点不自量力,做不到的事总归是没有办法。”

事实上,海伦并没有因此真的丧失信心,相反她又重新鼓起勇气开始更勤奋地练习。现在,她总算可以在众人面前说话了,虽然她的声音不够优美,可是比起不会讲话来,能够开口对她的工作进展帮助很大。至此,她的梦想总算实现了一部分。

刚学会说话时,海伦还不太敢出外演讲,因为往往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不过,每当她演讲时总有来自各个阶层的听众,有老人,也有小孩,有富翁,也有穷人,乃至于盲、聋、哑等种种身体上有残障的人。她一想到有许多听众跟她一样是不幸的人时,就极力想法安慰、鼓励他们。

试试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7.工作着,就会快乐着

莎莉文老师是一位天生的演说家,她生动的描述,常令听者深受感动,尤其在听完老师如何苦心教导海伦的过程后,每个人都不禁为之动容。莎莉文老师的演讲通常需一个小时左右,这时海伦就默默地坐在一旁阅读随身带来的盲文书籍。

莎莉文老师讲完就轮到海伦,有人会来引领她上台。她首先以手指放在老师的嘴唇上,向台下的人证明她可以经由老师嘴唇的动作知道她在说些什么,然后她就开始回答听众们提出来的问题。通常,她都乘机向他们表示,只要有信心、恒心与毅力,人类的潜能往往能达到某种人们难以想像的程度。同时,她也说明人类应该互助合作的道理……

令海伦着急的是,自己虽然经过一段时期的巡回演讲,可是在说话的技巧上并没有太大的进步。她自我感觉发音不够准确,以至有时听众们根本不知她在说些什么。有时,她说到一半时会冒出怪声,或者单调而且低沉。她一再努力想改善,但始终无法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来。

每当海伦想强调某句话,让听众们都能听清楚时,她的喉咙更是跟她作对,舌头也变得不灵光,几乎发不出声音来。这时,她当然又紧张又着急,可是越急就越糟,别提有多狼狈了!在这种情形下,她总会想到自己的演讲是多么糟,而且相信只要现场有一点声响,她的声音就会被完全掩盖,因此她感到非常不自在。也因为如此,当她感觉场内有椅子移动或场外有车子驶过的声音时,就情不自禁地焦躁起来。

令海伦感动的是,听众们总是非常耐心地从头听到尾。每当她讲完以后,不论听懂多少,总是报以最热烈的掌声,有些人还特地上前用话来鼓励她。

海伦的演讲固然显得多少有些笨拙,不过莎莉文老师的演讲相当精彩,她多半是向大家讲述教导她的过程,由于她的口才很好,因此每个人都听得津津有味,有时连她都被老师的演讲内容所感动,甚至忘了拍手。

起初,她们只在新英格兰及新泽西州附近演讲,后来就逐渐扩大范围到较远的地方去。

1913年秋,她们又开始忙碌于访问和演讲旅行。在华盛顿,她们乘过摇摇晃晃的乡下电车;在纽约州,她们搭过第一班早车,这班车子每经一处农舍就停下来收牛奶,一路上不知停了多少次。

她们到德克萨斯州与路易斯安那州时,正值洪水刚过不久,路面仍有不少积水。她们虽然安坐车内,仍然可以感受到汹涌的洪水冲打着车厢。忽然间传来“砰”的一声巨响,乘客们纷纷探头外望,原来有一截粗大的浮木撞在车厢上。水面上飘着许多牛马的尸体,令人触目惊心。她们搭乘的那列火车的车头,竟然拖着一株连根拔起的树木走了好长一段距离。

邀请她们去演讲的有城市里的学校、妇女团体,也有乡村和矿区的组织,她们有时也到工业都市去对劳工团体演讲。如此深入各阶层后,海伦对人生又有了一番不同的认识,而且觉悟到自己过去的想法过于天真了。以往她常想,虽然她又盲又聋,可是仍然可以获得相当幸福的生活,可见天下无难事,只要肯认真去做,所谓的命运是奈何不了她们的。可是她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她之所以能克服许多困难都得力于别人的帮助。她如此幸运,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有疼爱她的父母亲,然后又得到莎莉文老师及许多好友的协助,才能接受高等教育,可是一开始时她并没有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现在,海伦深深懂得,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地达成自己的愿望,环境的影响仍然很大。在看过工业区、矿区中那些贫苦的劳工后,她尤其深刻地体会到环境对一个人所造成的压力。这种想法逐渐变成了一种很深的信仰,不过她并不因此而感到悲观,只是更加坚定地认为人类应该自助助人的观念。现实环境固然可怕,但人类应该保持希望,不断奋斗,至于那些处于顺境的人更是有义务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1914年1月,她首次有机会横越美国大陆。尤其令她高兴的是母亲能够与她同行,这给她带来不少方便。母亲喜欢旅行,而她终于有机会让她一览美国大陆风光了。

演讲旅行的第一站从加拿大的渥太华开始,然后是俄亥俄州。途中曾一度转往伦敦,再回到密西根州,随后是明尼苏达、爱荷华,如此一路向中西部行进。

母亲在旅行中的兴致一直都很高昂,只是不时担心海伦会太劳累了。她们能到加州也令母亲欣喜异常,因为她特别喜欢加州,尤其爱上了旧金山的海滨,经常在黄昏时漫步在沙滩上。她一再对旁人表示加州的气候是如此迷人,海边风光更是令人流连忘返。

海伦和母亲曾搭汽船出海,母亲又爱上了尾随在船后的海鸥。她拿出食物来喂它们,引诱它们停下来。母亲还是个天生的诗人,她以吟诗般的口吻向她描述落日余晖下的金门桥。她以崇敬的口气告诉她,美国杉是“自然界的王者”,因为美国杉的庄严肃穆令人折服,尤甚于那些山川大泽。

海伦常常与母亲在用过早餐后走出“崖之家”,来到奇岩林立的海边嬉戏,足迹踏遍那些长满蓝色、黄色小花的可爱沙丘。

当她站在双子海角享受大自然的清爽空气时,母亲把她拉到自己的身边,无限感慨地对她说:“看了如此宜人的景色后,我过去的悲哀、不快都一扫而空了。”

由这个海岬,可以看到远处的城市,以及从海岬沿着海岸延展着的繁华街道。她们还可以从海岬上望见街市上的钟楼,每隔五六分钟,就有一班渡轮从海港中鸣着汽笛缓缓驶出。

海伦第二次横越大陆的演讲旅行是在1914年10月开始的,这一次是由秘书汤姆森小姐陪着她。

海伦是一个传奇,人们看着这样一个传奇的女子走上讲台,开口说话。这个在常人看来简单无比的动作,却是海伦历尽艰辛换来的最大的人生冒险。然而,海伦成功了,这成功就是冒险的成就,而喜忧掺半的过程,就是代价。从“试试看”到成功,海伦自己也说不清经历了多长的历程,但是,毕竟尝试是最重要的一个决定。

1913年,海伦和莎莉文老师前往华盛顿演讲。当她们抵达华盛顿时,正值威尔逊总统就职典礼前夕,所以联合通讯社便嘱托她将总统就职典礼的盛况报导给读者们,于是她得以亲历典礼的整个过程。

典礼举行的当天,华盛顿市区内热闹非凡,大家都往高处跑,希望能找到一个观看阅兵的最佳位置。行进中的军队,雄赳赳气昂昂,兵士个个都精神抖擞,令观众也为之精神一振。军乐队走在了最前面,奏着雄壮的进行曲,一切是如此热烈、欢欣……

可是当时,海伦却在想:“希望这些可爱的年轻军士们不要卷入残酷的战争中,他们只要身着整齐漂亮的军服,对着总统敬礼就好了。”

不料,没有多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海伦反对战争,但是她却毫无办法,她哪有能力去阻止呢?可是什么是最重要的情感,什么才是推动世界的力量呢?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她们无法再像过去那样随心所欲地到各地走动演讲了。海伦只要一想到正在进行中的战争浩劫,而且有越演越炽的趋势时,就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轻松地演讲了。

这段时期,海伦常常在梦里看到流血、目睹杀戮而惊醒过来。就在同时,一些出版社和杂志社向她索稿,希望她写一些比较新潮有趣的文章,可是满脑子充满着机枪响声与军民惨状的她,哪里有心情写这些文章呢?

当时,海伦觉得最遗憾的是她收到数千封来自欧洲的求援信件,可是她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当时,她自己还要靠四处旅行演讲来糊口……她们所属的团体在这段时期,展开了热烈的反战运动,希望能阻止美国加入这场世界大战。可是也有与她们持相反立场的团体,他们为想要使美国参战不遗余力,为首的就是过去的老罗斯福总统。

莎莉文老师和她都是坚决的反战者,认为应该极力让美国避免卷入战争的漩涡中。因此,从1916年开始,她们就到堪萨斯州、密西根州、内布拉斯加州等地四处做反战演讲,可惜的是她们的努力没有成功。

她们前往每一个可能的地方去宣传她们的想法,有时在最豪华的大礼堂,有时在临时搭设的帐篷里。当然,有不少听众与她们起了共鸣。遗憾的是当时的报纸却多半不支援她们的立场,其中某些报刊态度的转变令人感慨万千。过去他们总极力夸大其辞,赞美她是“时代的奇迹”,或称她为“盲人的救世主”,可在这个时候,只要她的内容稍有涉及社会或政治时,他们就视她为所谓“左翼走狗”而大肆抨击。

听众里当然免不了有些人不同意她们的反战论调,再加上大众传播战争思想,因此全美各地都在迅速地弥漫着参战热潮。

当时她的失望真是无法形容!1916年秋,她终于沮丧地回到连杉的家中,想抚慰一下疲惫的身心。可是连杉也无法令人愉快,因为汤姆森小姐请假回苏格兰去了,梅西先生也已离开,只有女仆易安很高兴地迎接她归来。她把房子重新整理、装饰了一下,要她静待满园的花开,可是易安哪里知道她连一点赏花的兴致也没有。最后,她想到打电话请母亲来,才多少排遣了些寂寞的心绪。

又过了不久,莎莉文老师由于长期疲劳与烦忧交织,再度病倒了。她咳个不停,医生劝她在冬天时搬到布拉夕度湖畔去住。如果老师再离开的话,这个家将是人各一方,再也没有能力雇用易安了,而她们又这么喜欢易安,舍不得让她走,她再一走,连杉的生活必定整个停顿。

她一直为了这事感到烦恼,以致无心工作,甚至不能静下来好好地思考。有生以来,她第一次感到人生乏味。

她常常恐惧地自问:“如果老师也像我有这种悲观的想法,那该怎么办呢?”

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莎莉文老师,将会是多么寂寞无趣呀!她不在她身边的话,她一定什么事情也没办法做的……海伦一度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之中。

这一年虽然充满了烦恼,但终于也过去了。

布拉夕度湖的气候相当寒冷,老师的病并没有多大起色,因此到了12月底,老师就和汤姆森小姐一起前往暖和的波多黎各,一直待到翌年的4月。她们在波多黎各期间,每个星期都写信给她。

同类推荐
  • 舍与得人生经营课

    舍与得人生经营课

    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是东方禅意中的超然状态。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达到和谐,达到统一。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
  • 谁是最可爱的员工

    谁是最可爱的员工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最可爱”的员工所具备的十种优秀品质,包括具有和谐精神、责任心、忠诚敬业、视服从为天职、有创意、会工作、善于学习、适应力强、德才兼备等十种宝贵品质,并结合实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成为可爱员工的方法和窍门。
  • 这样记忆最高效

    这样记忆最高效

    有的人,大段文章看一两遍便能背诵,考前随便翻翻书就能拿到好成绩——这让我们既羡慕又嫉妒,从而怀疑自己的智商:“为什么我的记忆力这么差?为什么我没有这种超能力?”其实,归根到底,这是记忆方法的问题。没有方法,记忆就不快、不准、不牢。为了帮助广大中学生改变这种记忆现状,充分发掘自己的记忆潜能,轻松掌握高效的记忆方法,《这样记忆最高效》从兴趣、情绪、习惯、方法、环境等九个方面,归纳整理了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多种记忆方法,把学生从遗忘的痛苦中解救出来,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 给生活一张漂亮的脸

    给生活一张漂亮的脸

    尽管时下的生活让人眼花缭乱,但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生活中一直充满着爱与感动,这才是支撑我们生活下去的动力源泉。这本书其实一本关于爱与感恩之书,感恩于父母兄弟、师长朋友,感恩于那一个个让我们心灵震慑的生命历程,感恩于那一段段影响深远的温馨时刻。
  • 感恩的心灵修炼

    感恩的心灵修炼

    《感恩的心灵修炼》自然界中,乌鸦尚知反哺之恩,羔羊尚懂得跪乳之德,更何况是身为万物之灵的人呢?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热门推荐
  • 神兵小将之紫薇棠韵

    神兵小将之紫薇棠韵

    爱之花在悄悄绽放,袭入心底。一次次逼临危机,一次次被残害,纯真被一次次污染······命运的波澜,能彻彻底底改变一个人。情与命的纠纷,她该怎么办?紫薇下,她淡眸一笑。默默留与······直到······
  • 族怨

    族怨

    民国初年,从山西南县逃跑一个凶犯落户到汾州一个乡村,从此打破了这村的宁静,形成刘,袁两个家族恩怨不断,其手段凶狠!日本侵占汾州城后,家族的恩怨又上升成民族仇恨!解放后,家族恩怨虽然有所缓解,但是随着利益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甚至影响着儿女的婚姻。改革开放后,农村政策放宽,他们认识到,再不能互相斗下去了,要团结一起奔小康。
  • 看不见的另一半

    看不见的另一半

    前不多在一次意外中受伤,被诊断出创伤性精神分裂。可后来自己发现,在体内出现了一另个灵魂。而这个灵魂将个这个世界带了什么?而他有将如何利用这个灵魂,翱翔九空。
  • 晴歌易灵

    晴歌易灵

    这个男孩,说话总是淡淡的。“我还是愤怒鬼灵。”他淡淡地说。她站在阳光下。整个人却像生活在黑暗里。女孩原本灵动的眼睛暗了暗“那个鬼触和他的鬼灵都该死!他们就不应该活在这世上!”女孩的眼睛变得凶狠极了。像是个随时都会扑过来的猛兽。但也只是没长大的幼兽而已。
  • 太上洞神三元妙本福寿真经

    太上洞神三元妙本福寿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扮男装进学院,我是美男

    女扮男装进学院,我是美男

    被逼回国,又迫不得已的上了“男校”,女主假扮男装,在学校混得如鱼得水,就在关键时刻,身份被破?……想要知道后面的故事,就来看吧
  • 贴身坏蛋

    贴身坏蛋

    老爹当条子英年早逝,儿子做坏蛋风生水起!在一次偶然的奇遇中获得一条拥有数道神通的项链,从此以后,美丽少妇的色诱来了,清纯女生的献身也来了……横空出世七星链、斗转星移逆乾坤!看都市小子如何凭借神兵般的项链,游走花丛,走上称霸“地下世界”的舞台。
  • 古邪

    古邪

    有一种人,善于抓住机会,并且把每一个机会,都当成救命稻草一般的抓着,宁死也不放手。待到时机成熟,便会一飞冲天。庄严从得到了万古大帝的记忆那一刻开始,就死死的抓住了这个根草,并且一步步积累,最终一飞冲天。于是,他立于虚空,面对数万强者,白衣染血,却疯狂呐喊“你们都有罪,该死!”脚踩百万骷髅,却悠悠自语:“我有罪,但是,该死的却是你们……”
  • 安塔拉传奇(第十部)

    安塔拉传奇(第十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

    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