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11700000012

第12章 唐《内人兰英墓志》释读(1)

———兼谈唐代后妃的收养现象

陈丽萍

本文缘于释读一方唐懿宗时期的宫人墓志,兼及探讨唐代后妃的收养现象,共有三方面内容。首先分析了墓主兰英的葬地、身份和执事、葬期以及养母身份等问题,力图理清墓志提供的各种信息。其次针对兰英为淑妃养女的记载,列举、分析了唐代后宫其他收养实例。最后是结语。

一、唐《内人兰英墓志》释读

唐懿宗时期的一方墓志,虽寥寥数词,但它所提供的信息对了解唐代宫人的葬地、执事,以及后妃的收养现象都颇有帮助。为方便论述,先将志文转录如下:咸通八年二月六日,葬于万年县长乐

乡王徐村。小唾盂

局内人兰英。

淑妃养女

墓主兰英是葬于唐咸通八年(867) 的某位淑妃养女,这是志文中能够确定的信息。

笔者录文依《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贰)》 (以下简称《新中国》)。据同书拓片所附说明,该墓志1955年出土于西安市东郊韩森寨东,现藏碑林博物馆。其实这方墓志已见录于《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以下简称《续集》)和《全唐文补遗》 (以下简称《补遗》)。不同的是,《续集》没有定名;《补遗》已定名《唐内人兰英墓志》。

而关于“王徐村” 和“内人兰英” 之间四字,三家录文和断句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续集》作“王徐村小乘石。局内人兰英”,即兰英葬于“王徐村小乘石”,身份为“局内人”;《补遗》作: “王徐村小唾盂扃。内人兰英”,即兰英葬于“王徐村小唾盂扃”,身份为“内人”; 《新中国》作: “王徐村。小唾盂局内人兰英”,即兰英葬于“王徐村”,身份为“小唾盂局内人”。笔者虽同意《新中国》之录文,但各家录文和断句的不同,兰英的葬地、身份和执事就变得难以统一。

“咸通”为唐懿宗之年号,但咸通八年只是兰英的葬年,其享年和卒年阙载。同时,兰英为某“淑妃养女”,那么咸通八年时的懿宗淑妃又会是何人呢?所以,兰英的葬期以及其养母的身份也需要进一步的确定。

综上分析,释读兰英墓志需要或尽量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兰英的具体葬地。是“王徐村小乘石”还是“王徐村小唾盂扃” 或“王徐村”?

第二、兰英的确切身份。是“局内人” 还是“内人” 或“小唾盂局内人”?相应地,兰英的执事又是什么?

第三、兰英的大概葬期。从兰英亡故到咸通八年下葬,期间大致会有多长的周期?

第四、兰英的淑妃养母。懿宗的哪位淑妃在什么情况下收养了兰英?

关于兰英的具体葬地。《新中国》录作“王徐村”。从字面看,《续集》和《补遗》是将其葬地细化为王徐村下两个更小的区域: “小乘石” 或“小唾盂扃”,但这两个名词似乎又不可解,这一问题的解决,可参考另两方同期墓志,即《薛太仪墓志》:故薛太仪,六十九。以咸通八年(867) 七月六日,葬于万年县长乐乡王徐村,礼也。

监葬:尚书迁晟,散手愿娘、红儿,司簿家锦多,高品仇从异,内养玉彦偕。

以及《内人僧伽墓志》:

内人僧伽,年廿八。咸通八年(867)七月廿五日,葬万年县王徐村。记耳。

据《新中国》拓片所附说明: 《薛太仪墓志》1955年出土于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内人僧伽墓志》1955年出土于西安市东郊韩森寨东南。据此可知,这两方墓志与兰英墓志同年出土且地点相邻,值得注意的是,薛太仪与僧伽的葬地皆记作“王徐村”。

不仅如此,兰英、薛太仪及僧伽先后葬于咸通八年(867) 二月六日、七月六日与七月二十五日,这进一步说明三人是同一年集中下葬于同一区域即“王徐村” 的唐懿宗后宫人员。兰英的葬地亦当为“王徐村”而非再细化的“小乘石”或“小唾盂扃”。当然,这三方墓志也从侧面提供了晚唐后宫人员的又一个集中营葬区域———万年县长乐乡王徐村。

关于兰英的确切身份。上文已据同期墓志认为兰英也是懿宗时期的后宫人员,不过兰英的具体身份及执事仍有歧义: 《新中国》录作“小唾盂局内人”, 《续集》作“局内人”,《补遗》作“内人”。首先,不论前面有无限定词,兰英为“内人” 当是确定的。据《教坊记》载:“妓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常在上前,若其家犹在教坊,谓之内人家。” 可知此处的“内人”为高级宫妓的专称。不过唐代的“内人”更多是对宫人的泛称,如见于唐肃宗《放宫人诏》: “宜放内人三千人,各任其嫁。其年老及疾患,如无近亲收养,散配诸寺安置。” 王建《宫词》:“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 《南部新书》: “福昌宫……所宿内人尽倾出水,以空瓮两两相比。” 也见于墓志,如上之“内人僧伽”等。因此,“内人”兰英即宫人兰英。

其次,兰英的执掌。上文既已否定了《续集》和《补遗》中“王徐村”以下四字与其葬地无关,那就应和她的执掌相关。值得说明的是,三家录文中最不统一的字集中在:“唾”与“乘”、“盂” 与“石”、“局” 与“扃”。据《新中国》拓片, “口”

加“垂”组合显然是“唾”而非“乘”字; “盂” 字上部虽不甚清楚,但下部显然为“皿”,亦不可能为“石” 字;至于“局”,唐代墓志中的“局” 字亦多似“扃” 形。

据此,《新中国》的录文是最为确切的,兰英所属为“小唾盂局”,但这又是后宫的什么机构呢?唐代的后宫大致由后妃、宫官和内侍省三个部分组成。宫官体系又可分尚官、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工六局及宫正部门,下设二十四司、二十四典及二十四掌等部门,各有分工和执掌。但“小唾盂局”不见于上述设置中。

唾盂,即用来盛痰或食物残渣的日常器皿。不过,除了日常使用,唾盂也是唐五代宫廷礼尚往来的物品之一,如宪宗曾赐给陆畅“宫锦五十段,楞伽瓶及唾盂各一枚”。李茂贞曾向庄宗进献了玳瑁唾盂等贵重礼品,可知唾盂在当时已经超出了日用品的范畴,而“小唾盂局” 的设置或许即与此相关,只是不见于史载。关于此,其实也能作点侧面的解释。众所周知,正史所载的唐代官制沿革一般止于唐前期,比如内侍省之奚官局,下设“令二人,丞二人,书令史三人,书吏六人,药童四人……凡宫人有疾病,则供其医药,死亡则供其衣服,各视其品命。” 可知奚官局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负责宫人的疾病或丧葬。但不难发现,晚唐后宫人员的丧事中加入了不少其他人员,如上揭《薛太仪墓志》中的“尚书、散手、司簿家、高品、内养”;咸通五年(864)《贺幽净墓志铭》中的“看墓人、监葬使、副使、十六宅副使”; 咸通十五年(874) 《银娘墓志》中的“看守人”;乾符六年(879) 《宫人颗娘墓志》中的“监护使、副使” 等等,无不说明宫人的丧葬管理到晚唐时期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动,而这些变动也是史料所不载的。如由宦官充当监葬使,不仅分担了本属鸿胪寺的职权,也违反了监护使所主者最低为五品官的旧制。还有诸如“尚书”、“散手”、“司簿家”

等都是不见于载的宫人设置,等等。所以说,“小唾盂局”的设置也应与此相似,亦是中晚唐宫官设置所发生的变动之一,或许因为其执掌过于专业,“唾盂局” 不同于六尚诸局而降次为“小”,而兰英当属“小唾盂局”中之宫人。

至于墓主兰英是有名无姓还是姓兰名英,这里不好断定。如果据同期其他宫人的墓志推断,如僧伽、银娘、颗娘等,显然都是有名无姓,那么“兰英” 也可能是这种情况。但兰姓也是我国的古姓氏之一,有中山、东莞、汝南等郡望,墓主也可能是姓兰名英。

关于兰英的大概葬期。墓志仅记兰英葬于咸通八年二月六日,其享年和卒年阙载。

虽然无法详知兰英的年岁,但比对其他唐代宫人墓志中的葬期,可以大致推算兰英的葬期。笔者以目前所见卒年、葬年皆载的87方唐代宫人墓志统计得出:唐代的宫人不论其品阶高低,大多数卒后当年当月即下葬,少数为当年隔月葬,隔年葬很罕见。那么将兰英的葬期纳入唐代宫人的葬期研究中,按常规最为可能的是当年葬,即使算作罕见的隔年葬,其卒年最早只会在咸通七年(866)。因为这一结论依据出土宫人墓志,关于出土唐代宫人墓志的集中时段和书写格式,还须赘述几句。目前所见的百余方唐代宫人墓志多集中在太宗至玄宗时期,最迟者在天宝年间,之后在时间上有所断层,直到懿、僖二宗时期复有一些宫人墓志出土。各个时期的宫人墓志虽都有其相对固定的书写格式,但志文中一般会有墓主的年岁,如与兰英时代相近的宫人僧伽、贺幽净、银娘、颗娘等。奇怪的是,同样是宫人还贵为淑妃养女的兰英,其志文却简略到既无卒年,也无享年,志文书写也显得仓促敷衍,这似乎是有悖于常理的,既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她的生卒年设置了障碍,也为联想她的死因留下了空间。

关于兰英的淑妃养母。唐懿宗的后妃中位至淑妃者,首推同昌公主生母郭淑妃。

同类推荐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玉器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玉器鉴赏及收藏

    玉器收藏是一件雅俗共赏的事。玉器是国宝,是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的见证。几乎每一件玉器的背后,都凝聚着文明与智慧,述说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结合多年考前培训教学经验,全面解析了影视艺术类专业考试的难点——影评写作的应试策略。本书收录40余篇优秀影评范文,并附有对范文的详细点评,以帮助考生提高影评写作的能力。
  • 探索未知丛书-音乐之声(二)

    探索未知丛书-音乐之声(二)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视觉艺术欣赏

    视觉艺术欣赏

    孙殿武编著的《视觉艺术欣赏》从细节入手,以作者的审美经验,对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艺术进行结构,分析解读美,传达给读者更多的是审美感受,从而更贴近读者,让读者更快捷、更清晰地感受视觉艺术的魅力。本书向读者展示的数百件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作品,都是世界级的经典艺术精品,堪称视觉艺术的盛宴。
热门推荐
  • 异次元成长记

    异次元成长记

    一个会吐槽的少年穿越到不同的世界不断吐槽的故事。第一个世界是斩赤红之瞳注:里面的一些细节有所修改,没有看过原著也不要紧,本故事是一个比较轻松的故事。全卷重要人物开始登场:夏希、夏依
  • 铁帜辽西

    铁帜辽西

    小说以革命烈士张大川真实的抗日斗争故事为题材,描写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张大川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只身从北平救国会到辽西创建东北第一支抗日义勇军的光辉历程。小说以沈贵和浪丫、丁木和高秀英、半拉子和林晓梅等人的爱情故事为辅线,展示了在国家和民族危难的关头,中国妇女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巾帼精神。文中再现了义勇军进行曲这首雄壮的歌曲是在义勇军战士们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感召下诞生的全过程。全文近四十万字,展现了辽西抗日战场的巨幅画卷,讴歌了辽西人民在抗日斗争中所展现的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的民族气节。
  • 七夏樱花

    七夏樱花

    当一个有点可爱有点萌的女孩,遇到一个高冷霸道boy,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tfboys梦想摩天轮

    tfboys梦想摩天轮

    小时候的青梅竹马,长大后的浪漫情侣,这些道路会怎么样?发生了什么?
  • 梦醒,花开时分

    梦醒,花开时分

    黎笙歌:世界待我如风,毫不留情地刮走我所拥有的一切。十七年前,一场车祸毁掉了她本该拥有的幸福,更得了个天煞孤星的名头。十七年后,母亲的病逝更给了她致命的一击,从此,她的世界里只剩下了宠她入骨的哥哥。可哥哥还是小时候那个处处护着她的温柔哥哥吗?母亲的去世,哥哥和大嫂的贪婪,闺蜜的背叛,令她决定要强大起来!可她下定决心的时候,他--一个能改变她命运的人出现了。她说:“我是天煞孤星注定克死身边所有亲近我的人。”他说:“我是你这个天煞孤星的守护星,会守护你一生幸福。”
  • 十二路英雄帖

    十二路英雄帖

    万物之灵的力量从何而来,是谁在冥冥中一直守护着人的灵性?又是谁想要打破这一切?且看少年法师寻根溯源。
  • 鬼影新娘

    鬼影新娘

    是惊?是怕?还是.......一个身体里面有两个魂魄,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新娘?面对两个不同身份的男人她又将如何抉择?随着她的到来身边发生了不少的怪事、鬼事......
  • 谋世太子妃:令仪传

    谋世太子妃:令仪传

    她是高官人家刚出世的大小姐,被寄予无限厚望可谓是前途锦绣。可不料,在她刚出世的那一夜,整个家族惨遭灭门!他告诉她,她以后叫做魏令仪,是他的女儿。十年了,她在国尉府战战兢兢地度过了十年光阴,她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女儿,可是她不敢问,她怕惹怒了他后会将自己赶出府中,使自己无处可归。可一次宫宴,却让她碰见了一生的宿命纠缠......
  • 你以为你没有的,可能在来的路上

    你以为你没有的,可能在来的路上

    你问我,梦想是什么?我说它很难被定义。有些人的渴望是,有很多钱;有些人的,是有大房子;有些人的,是变漂亮;也有些人的,是想拥有爱的人。那么你的呢,你的渴望是什么呢?作者是一枚平凡如你我的草根,他说他喜欢写字,想要一直写下去,所以有了这些故事。这些故事里有作者自己的梦想,也有身边人的梦想,这些梦想有的说出来难以启齿,也有的闪亮的熠熠生辉,可无论怎样,它们让没有梦想的人开始寻觅,让有梦想的人懂得坚持,让忘记梦想的人重新启程。
  • 冷世王妃

    冷世王妃

    特工苏寒月因机缘穿越到相府四小姐身上,又丑又笨,遭受欺负,遭人退婚,世人嘲讽,看她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