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32200000001

第1章 民俗太谷(1)

婚俗

居民自古有议婚、相亲、定婚、请婚、迎娶之俗。自古以来,太谷和全国各地一样,婚姻礼仪都遵循着周代即已确立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仪式和礼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六礼”的程序不断得到简化。尽管山西各地区之间的婚俗不尽相同,但其总的演进趋势都是由繁到简。近、现代以来,婚姻礼仪大致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议婚

旧俗重生辰入字及属相。双方提亲须由媒妁请“阴阳先生”将女子姓氏、生辰入字书于大红纸上,名为“命贴”。之后送至男方灶神香炉之下,俗称“押命”。三日内,男方百事通顺,则谓天作之合;反之,则认为无缘相配。

二、相亲

相亲,旧俗都以男相女,且有代相陋习。相亲进,颇重容貌。民间有郎才女貌之谓。清代,尚重“三寸金莲”,相亲时,观容,问语,测目,望行。

三、定婚

议婚告成后,择吉日双方交换“庚帖”,通称“定婚”。清代,男方在换帖时要送“冠服”,以白银充“彩礼”。民国以后,行“龙凤帖”。抗战期间,彩礼多折粮食。

议婚既定,男女双方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届时男方备酒菜、水饺,款待介绍人。订婚时,男方常请新妇到家吃定婚饭。定婚饭毕,男方以四色礼(衣服鞋袜等共四件)相赠,并给新妇见面钱(循四平八稳习俗)。

四、请期

定婚后男方择定利月、吉日,通知女方,谓之“请期”,届时男方呈帖送衣、首饰、酒、肉等,谓之“饷飧”。请期就是送日子,乡村称“打通讯”。以三、六、九日为吉日。

五、彩礼与嫁妆

彩礼一般是指男女双方完婚之前,由男方付给女方作为婚姻关系成立条件的财物,女方接受彩礼之后,婚事乃定,中国古代的法律将由此形成的婚姻称作“聘娶婚”。由此娶得的妻子称为“聘娶之妇”。

彩礼又称作下财、过礼、行聘礼等。彩礼是中国传统婚礼中“纳征”的俗称。彩礼多少,因地而异,一般也视家境的贫富而定。民间在行聘礼之前,往往由媒人先开列彩帖,写上首饰、衣服、布匹、绸缎若干,与女家商议,双方往往因彩礼的多少而争执不下,常常需要媒人往返数次才可以定下来。行聘礼之前,男方写有利书、开呈礼物,一并放入红漆木盘等器皿之内,请专人手捧肩挑,挑行成队,鼓乐相随,送到女家后放在堂屋中央供女家亲友、邻里朋友观赏过目,以显示排场和富裕,女家收回后有回执奉还。

嫁妆是指新娘带给婆家的钱财和物品的总和,这是由女方娘家支付的,但嫁妆究竟是送给婚后的婆家还是专为婚后的女儿准备的却因情况的不同而异。一般而言是给新郎及新郎家庭的,也有或部分是专为女儿婚后准备的。嫁妆多少也视地区及家庭财力而异。有些富裕人家甚至把生活用品统统备齐,称“半房嫁妆”,如果嫁妆包括全部生活和生产所需者,则称“全房嫁妆”。

从经济关系的角度而论,彩礼和嫁妆是亲家之间为了建立长久的婚姻关系而采取的交换关系中的一部分。这种交换不仅可以联络亲家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传统习俗看来,没有彩礼与嫁妆的婚姻是不能成立的,所以,彩礼与嫁妆是婚姻合法化的重要因素,高额的彩礼也可以保持婚姻的稳定,因为一旦离婚不仅彩礼将付之东流,而再娶时仍将付出新的彩礼,这就使离婚者变得较为慎重了。同时,彩礼通常也被看成是妇女价值所在的象征,或者是对新娘家庭抚育女儿的合理补偿。在人类社会早期,彩礼还是男方保证家庭对新娘所生子女的权利,它使双方的结合合法化,也使所生子女合法化。嫁妆的作用则明显地具有提高妻子的地位,并加强对她的保障。

六、迎娶

清代,迎娶乘轿,昏时拜堂,由阴阳司仪。次日,邻里戚族致贺。三日满,妇见舅姑,谒家庙。十日,婿见岳父母,称“满十天”。

迎取之日,双方张贴喜字、婚联、张灯结彩。新郎扮登科及第之状元,十字披红,帽插银花,居民称“小登科”。起程时,铁炮三响,鸣锣开道,旗、锣、伞、扇、金瓜、钺斧、朝天凳、前程牌、回避牌、等齐备。“引马”前导,粗细乐队、仪卫、花轿随后,跟役骑喜马左右并行。至女方村口,骑“引马”的先入村,呈“投门帖”,而后返引仪队入村。至门,女方执事请迎令下,花轿方许落地。新郎、陪客由送客恭迎至客厅,茶点款待。新郎伺机偷取女家茶点用具,名叫“偷富贵”。新娘于闺房开面、梳妆。时至,岳母于天地神位前为婿披红、冠花。女方长兄将新娘抱送至轿内。送客乘轿,伴娘(俗称“跟老婆”或“跟大嫂”)乘车同行,先绕村一周,再到门前,俗称“回门”。稍停即起。花轿回村,鞭炮齐鸣,至门,点燃“旺草”,伴娘搀新娘出轿,同时抛出五谷及压岁钱。两名属相相生之妇女(俗称“二位”)将新娘腰间铜锁打开,“阴阳”引路先行。新郎、新娘先后踏红毡入院,到天地牌位前行拜堂礼,俗称拜天地,拜毕,新郎挽弓、箭前行,“二位”扶新娘随后,步至卧房门,新郎举弓连作三射动作,入内上炕踩过四角,然后新娘入门上炕。炕头只备新席一领,红毡一块。新娘端坐红毡之上,任人戏耍。俗谓“三天之内没大小”。

七、结婚仪礼

司仪按仪程主持结婚仪礼,首令新郎新娘向毛主席像兴三鞠躬礼,也有先奏国歌的。之后依次向长辈、来宾行三鞠躬礼。夫妻相互行礼。接着,主婚、证婚人讲话,夫妇介绍恋爱经过。礼毕,入洞房。闹洞房、宴宾仍循旧俗。次日,新娘即下厨房做饭,渐成风气。

午间行礼,当日设宴待宾。席散,“星星全,卧房搬”,俗称“倒卧房”,即由卧房倒入洞房内。东方门槛置马鞍,新郎点燃火把置其上,新娘须一跃而入。邻里族人逗耍至深夜方散。然后,夫妻吃“和气饭”后就寝。

八、洞房

是夜,不准关门,窗户彩纸由族人戳破,谓“一通百通”。听房习俗在乡间尤盛。无人听房,也须取扫帚一把,立窗台下代替。次日晨,新娘由伴娘陪同至隔壁邻里家梳妆,俗称“换梳头”,乡间称“邀梳头”。梳毕,家门设凳、梯之类障碍物,新娘须物而过。饭后,拜祖先,行“唤妈妈,要馍馍”礼。婆媳一呼一应,取生男添女之意。

九、回门

婚后第二天,男家要设筵款待亲友和宾客,亲友和宾客向男家恭贺行礼,俗称“道喜”。

在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一早,新娘要拜谒公婆和家族中的长辈,家族中的平辈和晚辈也要来见新娘,俗称“分大小”或“见大小”,其意义是确认新娘在男方家族中的地位。婚后第三天,山西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暖女”的古老习俗。这一天,女方父母拿着点心、烧饼来看闺女,生怕女儿初到婆家拘谨,吃不饱饭饿着。

民间把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称为“进门”,所以才把新娘从婆家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成双成对,又称为“双回门”。这一习俗从女婿方面来说,有感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等意义;从女儿方面来说,则表示了出嫁成家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不过,深受初离家门、乍别父母的新娘欢迎的这一习俗,对于新郎来说,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且不说在女方亲友面前,新女婿要备受“品头论足”,单单是新娘的妹妹们,他就招架不住。这些放肆的女孩,把烟灰、黑漆往姐夫脸上抹,让姐夫吃包有辣椒、花椒的饺子,无所不用其极。新女婿在被戏闹的过程中不能发怒,即使手足无措,备极尴尬、也还得满脸堆笑,听凭发落。

“回门”在大多数地方即算婚姻礼仪中的最后一项内容。还有“住对月”的习俗,婚后满一个月,新媳妇要回娘家住够一个月才返回婆家。至此,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人生大礼才算落下了帷幕。

婚俗是太谷文化的一道精笔,婚俗在于民俗。尊重民俗的人们,一定要真正懂得民俗价值所在!

节日习俗

山西,是中国岁时节日民俗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长期奉行夏历,而夏历最初的含义,正是历史上夏王朝使用的历法。山西省的南部地区是夏代的发祥地之一,史籍中记载的“夏都安邑”就在境内。而北部地区,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胡汉杂居。在历史的发展中,少数民族逐渐汉化,同时也将本民族的传统风俗融入汉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

提到山西人们往往会想到晋商文化,晋商文化中晋中地区的文化是尤其独特的,太谷县就是晋中市的代表。

春节

年是什么?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形象,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

年是什么?年是一只怪兽,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来。它一上岸,所到之处便是洪水泛滥。后来人们在家门口贴起红纸,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把“年”吓回逃回了海里。于是就有了除夕贴对联,挂彩灯,穿新衣,还要剁饺馅包饺子,晚上还要拢旺火、烧柴禾——这就是年了。

旧时,太谷县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一进入腊月就闻到了年的味道,腊月就叫“腊月慌天”(“慌”是方言,慌忙、慌乱之意)。特别是腊月二十后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起来,人们每天就数着民谚中准备过年了:

二十三,打发灶王上了天

腊月二十三为过小年,我们大都要买糖瓜瓜,虽然不再祭灶。这天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按传说,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这天人们要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等,意思是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二十四,写对联

二十五,胡萝卜儿炖豆腐

二十六,馍馍蒸上两笸箩

二十七,老子剃头儿洗足(局)

二十八,胡拾掇

二十九,提上坛坛打下酒

再看看家里什么没有准备齐全的,其实这个腊月贯穿我们的主线就是准备过好年这件神圣的大事。

三十晚上熬一宿

三十日这天家里主要是贴对子、包饺子、晚上接神。然后熬夜守岁。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大年的灯是通宵着的,不能熄。象征着来年财运亨通,好运连年,午夜一到,腊月就结束了,新的一年也随之开始了。鞭炮响成一片,年味更足了。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

大年初一扭一扭

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喜发财”、“一年如意”之类。子孙们拜贺尊长,领压岁钱,邻里亲朋互相拜贺,各家都要盛情接待,喝茶抽烟,品尝糖果。对于前来拜年的小孩,要给糖果一类零吃,或零钱作为压岁钱。小孩子拜年,总是满载而归。

春节这一天,家家习惯吃饺子。饺子谐音角子,角子是古代一种钱币。饺子的形制又好像元宝。元宝是古代一种较大金银锭。大年吃饺子,取意一年四季招财进宝。民间煮饺子时讲究忌讳吹冷风,所以不拉风匣,全凭柴烧。民间有“人家发旺、全凭烧上”的俗语,指的就是这件事。烧柴讲究要烧芝麻秸秆。一方面芝麻秆燃烧时悦耳的响声,好像一连串发财的发、发、发声音,另一方面又取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喻义。饺子煮破了要说成是挣了,不能说破了。吃饭前要鸣炮示知。第一碗饭要敬供祖宗神灵。全家人入席要请家长坐首位。第一盅酒要由家长致祝酒辞。盛饭时,不能让锅里空了,要留有看锅的饭菜,意喻取之不尽。有人吃着包有莲子的饺子,表示连年有余;吃着包有红枣的饺子,表示早交好运;吃着包钱的饺子,表示钱财两旺。不管谁吃着,大家都要表示祝贺。如果是小孩吃着,全家人格外高兴,祖、父辈还要特殊赠送礼物予以祝贺。山西素有“荤年素腊八”的说法,春节家家以肉做席,多为猪、羊肉。如今生活好了,鸡、鸭、鱼已经是常见的春节食品了。

春节这一天,民间忌扫院、洗衣、忌使针。嫁出去的姑娘忌在娘家过年。特别忌说有碍吉利的话。除夕晚上,大人们就一再叮咛孩子,年初一要特别欢乐,不要使小性子,说话要尽说好话。春节,大人禁忌打骂孩子。家庭主妇特别小心谨慎,防止打碎盘碗。万一失手,打碎碗盘,不要说话,悄悄将碎片拣起来,扔到井里或窖里。春节鸡、鸭不出窝,喂以上等饲料。

从春节的下午开始,传统社火或秧歌,便开始正式表演。挨门挨户拜年贺喜。主人家要用烟糖招待。上一年曾发生死伤灾病的人家,要邀请社火队进院表演,称为冲喜。上一年曾娶媳妇、生小孩的人家,也要邀请社火队进院表演,称为贺喜。冲喜与贺喜,主人的招待费特别大方。

大年初一春节的秧歌扭起来,春节来了,太谷人的春节就这样热闹。

同类推荐
  • 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

    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期,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仿佛一首四言长诗,便于诵读和记忆,因此广为流传。原书共收录了姓氏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本书选取了较常见、较吸引读者、资料较详尽的姓氏加以介绍。
  • 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报告集

    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报告集

    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报告集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报告集
  • 世俗的法规

    世俗的法规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甘肃各地民间的各种禁忌风俗,包括漫话禁忌、身体禁忌、生产禁忌、生活禁忌、婚丧禁忌、语言禁忌、礼俗禁忌、自然禁忌、动植物禁忌、鬼魂禁忌十章内容。
  • 整合与重构——全球化视阈下的中国文化重建

    整合与重构——全球化视阈下的中国文化重建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既阐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也揭示了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与国情的相关性。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正是从当时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出发,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文化状况、文化特征,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和政策,为中国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 禅茶:认识与展开

    禅茶:认识与展开

    本书收录了第三届禅茶文化论坛上的论文,分为基础问题、文史研究、清规研究、美学展开、整体认识等部分。
热门推荐
  • 功成枯骨魔洒泪

    功成枯骨魔洒泪

    人生在世,为何不争?金钱,名利,权势。看破红尘?不曾拥有,不曾面对,谈何看破?不同的境界,看!不同的风景!魔行天下!
  • 战天神皇

    战天神皇

    废材少年坠崖却意外拜神秘高人为师,冲破百世封印解开七行绝脉,得无上功法武神录传承,闯魔域进五行,远古遗址大显神威!一剑夺妻威震天下,九针封神怒发冲冠,白衣黑发血洗乾坤,百世轮回灵魂觉醒,历经磨难战皇重生,笑傲江湖任我独行!灭神山,诛地狱,斩魂殿,左踩缥缈幻府,右踢九霄仙宫,臀压凌霄宝殿,灭神诛魔百战大陆,上天入地唯我独尊!
  • 凤泣鸣

    凤泣鸣

    噩尽岛同人:一路迈向王道,却不想......这一声,累了!却是如此的难启口(新人新书,单纯练手,请各位多加海涵......谢谢)
  • 拜托王爷别追我

    拜托王爷别追我

    财迷方初晴穿越成为王妃,本以为可以混吃混喝做一个无忧小米虫。谁料这身子命太苦,不但不省心还得劳心劳力做智囊。哼哼,本姑娘比你们多了几千年见识,还怕玩不转你们?这位爷你过河抽桥?本姑娘也不留恋,走人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间行者

    世间行者

    是毁灭还是新生,异大陆我华夏亮剑何方?这不是一人的穿越,这是一次集体的穿越。这里没有了法律的约束,这里强者为尊这里有恩、怨、情、仇情感与背叛交织喜悦与眼泪交织这就是世间
  • 火影之焚炎

    火影之焚炎

    佐助:“为什么天照烧不着草丛?”鼬:“为什么火遁无用?”阿斯玛:“为什么我的火遁点不着烟?”班:“为什么我的火遁没有伤害?”九尾:“为什么我的查克拉会被吸收?”焱烨:“因为你们都不会玩火。”论玩火的正确方式。
  • 一一安夏转浅倾

    一一安夏转浅倾

    “安礼。”“嗯?”他将头微微低下,靠近她耳边。“如果,当时,去你家的不是我...”“不会,”安礼打断她,低沉柔和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我会一直等,等到你来。”
  • 我真不是好人

    我真不是好人

    这个城市一直是黑着的,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那些景物和空气都像是有侵蚀性的外来物,一天一天地吞噬者我受伤的心。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的命运就刻上坎坷两个字,没想到这两个字一直遮掩着我整个青春,我一手握着仇恨,一手握着逆爱,行走在无人路上,没有人谅解我的逆爱,没有人理解我的仇恨。颠覆性别和风格的尝试,以一个女孩眼光去描述男孩的叛逆青春,究竟它是怎样的?
  • 青年必读-学习的境界

    青年必读-学习的境界

    提升自己的要诀是切勿停留在原地不动,而欲达到此目的,首先要有不满现状的心理。但是仅仅不满足是不够的,你必须决定下一步往何处去?千万不要做个只会成天抱怨的懒人。
  • 你被我写进故事里

    你被我写进故事里

    以学生韩绪初中三年和高中两年的感情为线索,透析出九五后对爱情的迷惘,执着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