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42100000023

第23章 春晓(2)

题袁氏别业① 贺知章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②,囊中自有钱。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晚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县)人。武后时进士,官至秘书监。天宝初请为道士,求还乡里,玄宗诏赐镜湖一曲。诗以绝句见长,清浅自然。著有《贺秘监集》。

【注释】

①诗题一作“偶游主人园”。别业:即别墅。②谩:空自,多余。

【今译】

我与主人素不相识,偶尔来此一坐,是为了观赏林木山泉。今天用不着为买酒而发愁,我的口袋里正巧装满了铜钱。

【评解】

贺知章性格旷达,又喜饮酒,杜甫《饮中八仙歌》有“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句。这首小诗是他生活的一个片段的自我写照。诗说自己见到一素不相识的人家林泉优美,便径自进入坐着玩赏。对着美景,自然想到了杯中物,这位有“金龟换酒”逸事的诗人今天恰恰又用不着为酒钱发愁,于是更加兴致勃勃起来。诗以短短数句将自己豪放洒脱的性格展示出来,写得直截明快,形式与内容结合完美。读这首诗,很容易使人想到晋王徽之的故事:王徽之爱竹,有一次在江南见到一家人家园中的竹林长得很好,他便旁若无人地走入,坐在竹林前赏玩起来。贺知章事与王徽之事相类,由此可见唐名士对魏晋风度的继承关系。

夜送赵纵

杨炯

赵氏连城璧①,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②,明月满前川。

【作者简介】

杨炯(650?—692),华阴(今属陕西省)人。幼有文名,举神童,历官校书郎、宏文馆学士、盈川令。他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诗多五律,才气宏放,语言精严。著有《盈川集》。

【注释】

①连城璧:价值抵得上好几座城的玉璧。此指战国时赵国得到的和氏璧,秦王曾表示要用十五座城与赵国交换。②旧府:家乡的故居。

【今译】

你如同赵家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一向为人珍视,天下敬仰。今天我送你回你的故乡,眼前的平川,洒满了明亮的月光。

【评解】

诗题是“夜送赵纵”,诗便竭力写“夜”及“送”。前两句写明送的对象,故意用曲笔,不作正面介绍,而以战国时赵国的连城璧作譬,既切合赵纵的姓及籍贯,又带出对他的推崇,次句赞璧就与赞人浑和一气。这样运笔用典,经盛唐诗人们琢磨,渐成固定修辞手法,如杜甫《送张司马南海勒碑》“不知沧海上,天遣几时回”,便用张骞泛槎事切其姓与出使事。后两句具体写夜送,“明月满前川”是实况,好在语意双关,用平淡凄清的景语,表达了自己依依惜别的心情,有有余不尽之味。

竹里馆①

王维

独坐幽篁里②,弹琴复长啸③。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①竹里馆:王维辋川别业中一处。②幽篁:幽深的竹林。③啸:撮口作声。

【今译】

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了会琴,又发出阵阵长啸。在这深林中,没有什么人知道;只有天上的明月,把我照耀。

【评解】

诗人独自坐在竹林深处,陪伴着他的是幽篁、明月,他便弹琴、长啸。四句诗句句是白描,似乎随意写出,甚至于将“深林”与上“幽篁”重复,既不着意写景,更不刻意写独坐时的情思。但将四句诗合在一起品味,便使人觉得诗呈现出一派清幽绝俗的意境,体会到诗人布局的匠心。诗的背景是幽林,因此诗人安排了月光,人不知而月相照,又扣紧“独坐”二字;写静夜而以弹琴、长啸来衬托,更显得竹林的静谧。音响与幽静的交互,光影明暗的衬映,都蕴含着令人自然而为之感叹的美感,诗人淡雅澄净的心灵也就与景悠然相会,融合为一了。黄叔灿《唐诗笺注》说诗“妙绝天成,不涉色相”,可谓点睛之论。

送朱大入秦①

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②,宝剑值千金③。分手脱相赠④,平生一片心。

【注释】

①朱大:作者的友人,生平不详。②五陵:见前杜甫《秋兴》(其三)注。③“宝剑”句:用曹植《名都篇》句。千金,极言价值昂贵。④脱:解下。

【今译】

老朋友出游前往五陵,腰间宝剑价值千金。分手时解下赠我,以表平素肝胆相照,无限深情。

【评解】

这首送别诗,写朱大的豪侠与自己与朱大的情谊。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浩然“救患释纷,以立义表”,《新唐书》也说他“少好节义,喜振人急难”,因此,这首诗又是孟浩然任侠之气的体现。诗首句破题,“游人”点朱大;五陵在长安,切“入秦”,又因五陵是游侠浪游之地,隐指朱大的为人,引出第二句“宝剑值千金”。第二句为朱大占身份,又强调剑的价值,三、四句写赠剑便显出朱大的豪气与二人之间的深厚感情。诗层层展开,慷慨激宕,正如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所评:“从‘入秦’生出首句,字字有关会,一语不泛说。落句五字,斩绝中有深味。”

长干曲①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②。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

【注释】

①原诗共四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长干曲,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来源于长干当地的民歌,多半写情。长干,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之南。②横塘:在今南京市西南,近长干里。

【今译】

喂,小伙子,你住在什么地方?姑娘我就住在长干附近的横塘。把船儿停下来问你一声,也许我们俩是同乡。

【评解】

崔颢这组《长于行》是联章体,一问一答,这首是姑娘的问语。这女子以船为家,长年漂泊,内心寂寞,也许是听见了邻船小伙子的话带有自己家乡的口音,顿感亲切,便主动去问对方,并先作了自我介绍。诗纯用白描,活泼生动,全用口语表达,读来亲切感人。通过这一问,主人公的形象与内心活动,都呼之欲出。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称赞说“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是绝句中“咫尺有万里之势”的佳例。

咏史

高适

尚有绨袍赠①,应怜范叔寒②。不知天下士③,犹作布衣看④。

【作者简介】

高适(702?—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省景县南)人。早年浪游,唐玄宗天宝中及第授封丘尉,历官淮南节度使、西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他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所作音节浏亮,气势奔放,风骨遒劲。著有《高常侍集》。

【注释】

①绨袍:用粗丝织成的较厚的衣服。②范叔:战国时范雎。范雎本是魏大夫须贾门客,后须贾在相国魏齐前说范雎坏话,魏齐怒,差点将范雎打死。范雎更名张禄,逃到秦国,官至宰相,威震天下。后须贾出使秦国,范雎故意穿破衣服去见他,须贾可怜范雎,送给他一件绨袍。及知范雎即张禄,大惊,托人谢罪。范雎因绨袍事,终于没杀须贾。③天下士:指能治理天下的奇士。④布衣:普通人。

【今译】

须贾还能够送给范雎一件绨袍,完全是因为可怜他贫寒。可笑他不知道面对的是能治理天下的奇士,仍然把范雎当作普通百姓相看。

【评解】

诗前两句写史事,后两句因事而议论,这是咏史绝句的习惯写法。诗咏范雎、须贾事,妙在抓住送绨袍一事做文章,起得突如其来,概括力极强,然后才一针见血地指出,须贾的送衣,只是恻隐之心的偶然发露,并不是欣赏范雎的才能;由此出发,他为“天下士”被埋没而表示深深地愤慨。诗写得浑成一气,足抵一篇史论,吴逸一《唐诗正声》特别指出:“‘尚有’、‘应怜’、‘不知’、‘犹作’八字,俱下得有力。”而“尚有”与“犹作”前后呼应,“绨袍”、“寒”、“布衣”又自然贯串,可见章法。高适年轻时落魄不遇,这首诗又是借范雎事发端,抒发世人轻才、不识贤达的感慨,有无限身世遭遇之叹。

罢相作①

李适之

避贤初罢相①,乐圣且衔杯②。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③?

【作者简介】

李适之(?—747),一名昌,唐宗室。开元中官刑部尚书,天宝元年(742)拜相,遭李林甫陷害罢免。后出为宜春太守,自杀。《全唐诗》录存其诗二首。

【注释】

①避贤:避位让贤。语出《史记·万石君传》:石庆自惭不任职,上书曰:“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②乐圣:谓爱酒。《三国志·徐邈传》说徐邈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衔杯:指饮酒。李适之好饮,《旧唐书》说他“雅好宾客,饮酒一斗不乱”。③“为问”二句:汉翟公为廷尉,宾客盈门,及罢官,门可罗雀。此即用此典意。

【今译】

避位让贤我刚被免去宰相职务,喜爱饮酒如今正可尽情喝个够。我要问那些曾经奔走我门前的客人,今天又有几个前来登门问候?

【评解】

孟棨《本事诗》介绍这首诗写作缘起说:“宰相李适之,疏直坦夷,时誉甚美。李林甫恶之,排诬罢免。朝客来,虽知无罪,谒问甚稀。适之意愤,且为诗曰‘避贤初罢相’云云。”可见诗为抒发满肚子不平与牢骚所作。前两句写自己免相后,借酒浇愁。“避贤”二字是堂皇话,实为讥刺、愤慨。后两句写当年门下客人裹足不来,妙在以反问出之,写出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诗写得坦露质朴,后人多嫌其不够“雅”,即不够含蓄敦厚。杜甫《饮中八仙歌》这样写李适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末句即用本诗前两句。诗的出名,原因恐即为此。

逢侠者

钱起

燕赵悲歌士①,相逢剧孟家②。寸心言不尽③,前路日将斜。

【注释】

①“燕赵”句:语出江淹《诣建平王上书》:“燕赵悲歌之士。”燕赵,燕国与赵国,地当今河北、山西一带。

悲歌士:慷慨悲歌的豪侠之士。②剧孟:汉代著名的侠士,洛阳人。此借指洛阳人家。③寸心:方寸之心。即内心、心事。

【今译】

与你这位燕赵来的悲歌慷慨之士,相逢在大侠剧孟的家乡洛阳。心中无限不平匆匆诉说不尽,转眼夕阳西下,依依分别,各奔前方。

【评解】

诗人在洛阳与这位豪侠之士相逢,二人相见恨晚,互相倾吐着心事与抱负,可是转眼红日西斜,分手在即,他无限留恋,写下了这首小诗。诗写得斩截铿锵,前两句化用有关侠客的典故,说明对方气格,对侠士作了侧面的烘染,起了不赞而深赞的作用。后两句写惜别,情景交融,流露深沉的感慨,蕴藉感人。“寸心言不尽”是全诗主句,使前两句既写侠士,也成为自己的写照;二人各抱不平,所以“言不尽”,因为“言不尽”,才觉得日斜到来的快,更突出离别的惆怅。吴逸一《唐诗正声》评说:“多少感慨,不是莽莽作别者。”道出了诗的主旨。

江行无题①

钱珝

咫尺愁风雨②,匡庐不可登③。只疑云雾窟④,犹有六朝僧⑤。

【作者简介】

钱珝(狓ǔ),字瑞文,吴兴(今属浙江省)人。钱起曾孙。唐昭宗乾宁五年(898)进士,官中书舍人,贬抚州司马。诗以绝句见长,精炼秀朗。《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注释】

①诗原署钱起作,据《唐音癸签》改正。诗为《江行无题》一百首第六十九首,为诗人贬官抚州途中所作。

②咫尺:形容距离很近。八寸为咫。③匡庐:即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传殷时有匡姓兄弟结庐山上,因名匡山、庐山、匡庐山。④云雾窟:云雾环绕遮蔽的洞穴。⑤六朝:指建都于南京的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庐山在历代多僧人隐修,东晋时高僧慧远曾讲道山中,盛极一时。

【今译】

这满眼的风雨令我发愁,庐山近在咫尺,却不能去攀登。我只怀疑那云雾遮蔽的洞窟,还栖息着六朝的高僧。

【评解】

诗写舟行经过庐山脚下时的感想。前两句说遇上了风雨天,因而庐山虽近,却无缘一登。一个“愁”字,道出心中无限遗憾。无法登,诗人便只能远望,从望中表现对山的神往,因此后两句自然地由实写转入虚写。诗人由山下所见云遮雾绕的景象,想到山中幽寂深邃的洞穴,联想山中栖息的高僧,于是设疑这些高僧是否还在。这两句,不仅写出庐山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超凡出尘的情趣。“疑”字下得神妙,使诗更觉缥缈虚幻,与景相扣,且拓展了诗的内涵,引导人们发挥想象。

答李浣①

韦应物

林中观易罢②,溪上对鸥闲。楚俗饶词客③,何人最往还④?

【注释】

①李浣:生平不详。从诗中看,刚从楚地回来。②易:指《易经》。③词客:诗人。楚地是屈原的故乡,所以作者说该地多诗人。④往还:交游往来。此指相互倡和。

【今译】

坐在树林里看了会《易经》,又悠闲地来到溪边,与鸥鸟相伴。楚地自古以来诗人最多,不知道你与谁倡和最为频繁?

【评解】

李浣从楚地回来,写诗给韦应物,询问他的近况,韦应物便写了这首诗回答。前两句是诗人自己生活的写照,读读书,欣赏溪上风光,淡泊名利,悠闲自在。诗人摘取了两个片段,概括了自己生活的舒适容与,道出自己的满足与隐趣。后两句是问对方楚地的生活,不问其他事,单问交游作诗,问得不俗,既推崇对方的人品,又表明了自己的胸襟,一石二鸟,含意丰富。诗写得很平淡,但境界深远,清幽萧散,无纤毫烟火气,正表现了韦诗的本色。

秋风引①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②。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③。

【注释】

①秋风引:为乐府琴曲歌辞。②萧萧:风声。③孤客:独居他乡的人。

【今译】

秋风啊,你从什么地方吹来?你萧萧作响,送来了南下的雁群。清晨,你又吹动了庭院中的树木,是我,独居异乡的人最早听闻。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卫士回忆录:红墙警卫

    毛泽东卫士回忆录:红墙警卫

    《红墙警卫》作者根据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的回忆,记述了他跟随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许多鲜为人知生活工作片断、描绘了真实生活中的毛泽东伟大而又平凡的一面,书中还专门记录了“第一夫人难伺候”的真实故事,反映了毛泽东与江青当时的生活情景。
  • 毛泽东笔下的诗文典故

    毛泽东笔下的诗文典故

    全书基本以一句(个)诗文典故为题分篇;在两句(个)以上诗文典故出现在一段话中,其意义又难以分述时,合为一篇,以“/”分隔。篇目排列,基本按诗文典故出现于作者著作中的时间顺序编次,见于原著两处以上者合并成文,按首次出现的时间为序列次。为便于读者查找,还将这些诗文典故按首字笔画顺序做出索引,附于书后。
  • 换一种方式去开始

    换一种方式去开始

    秋风送爽,是人们喜获丰收之时。近日,由陕西省发改委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张焕军创作出的散文随笔集《换一种方式去开始》,由陕西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8月26日下午,著名军旅作家、书序作者王宗仁、责编贾云与作者等人在一起,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茶韵书香座谈会,大家一边品尝陕南绿茶,一边再次阅读此书,交流读后之感,肯定了书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 解密中国大案叁

    解密中国大案叁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之外,还对“中国房号诈骗第一案”、“北京大学博士驱逐岳母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 塞上江南踏歌行

    塞上江南踏歌行

    《塞上江南踏歌行》文章不算多,由五大块组成:一、五泉新月初照人。二、塞上江南踏歌行。三、屐齿苍苔喜留痕。四、碧水蓝天鲜荔红。五、花枝招展岭南春。这些文章的特点之一是大部分文章都在报刊上发表过,具有可读性,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具有我国工业化强国打基础时期和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鲜明特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历程的反映。坦言之,它也是由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在“豪迈的事业,豪迈的人”的风风雨雨的建设里程中心灵历程的一个真实的记录。特点之二是这些文章的作者就是祖国建设者的一员,这些文章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是作者内心“潮汐”的真实流露和表述。
热门推荐
  • 造梦者联盟

    造梦者联盟

    无业游民李索罗看似机缘巧合加入利用新科技探索梦境的造梦公司,获得高薪职位的同时也在公司一层层的套路中逐步深陷。从获取造梦者终极产品魔方能量开始,到梦境特训中败露的交易,直到为了救醒深度昏迷的造梦前辈与美国盗梦高手的后代交恶,李索罗由此一步一步解开了“全民造梦”的惊天阴谋,但同时也得罪了高层……两个痴情女子的纠缠该选谁,一支造梦队伍的成败又如何定论,是做一个安安稳稳随波逐流的盗梦工具,还是当一名正义凛然解救全民的造梦英雄?在利益与道义面前,李索罗无畏地选择了后者,也由此陷入了更为严重的危机中……
  • 饮血逍遥

    饮血逍遥

    四域一圣地!这里有武修!这里有阵法!这里有傀儡!这里有战矩!这里有心灵操控!这里有大预言术!信仰之力!祭祀之力!血脉之力!这里是强者的摇篮!这里是力量纵横的时代!一切只为了力量!这里有美女如云!这里有英雄无数!还有饮血逍遥的传说!
  • 皇后爱财逃花不断

    皇后爱财逃花不断

    她是二十一世纪某大家族的纪承人,时而聪明时而抽风,最大的优点是不好色,最大的缺点是太贪财。当她穿越成古代痴傻大小姐时,引发了种种令人喷饭的事。注:本文时而搞笑时而有点小虐读者别在吃饭的时候看,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 系统之女配逆袭完美

    系统之女配逆袭完美

    女配系统,我知道逆袭嘛!我马上去完成任务我就可以复活了吧!沐雪惜伤感的对着面前的系统君回答,放心吧!本系统会让你完成任务后就复活的,某人一脸傲娇的告诉雪惜,………………喂,小影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们都追着我,雪惜边跑边喊着系统。都说了不要叫吾小影,至于他们,放心吧惜惜,你是我的,他们给我边上去,众帅哥吼道:凭什么。这是一个傻不愣登的丫头,和一个傲娇系统的故事
  • 爆笑囧事:闷骚王爷吃货妃

    爆笑囧事:闷骚王爷吃货妃

    陆家宝宝陆小小在她生辰那天在纸上写了一个愿望:首先,我希望我娘能给我生个好妹妹,然后,我希望我娘能找到一个爱我的爹爹。某只闷骚王爷看完这张纸后不语,提起朱砂笔在下面批注了一行字:孩子,请注意先后顺序。正经版文案:穿越成丞相小姐,却不偏不倚正巧被酷爱死宅又闷骚的王爷看中。从此她做牛做马做厨娘,还被夫君扛上床!某女扶腰瞪着他,他嘻嘻一笑又将她揽入怀中。“娘子,莫生气。”“我要休夫!”某男拿来一盘绿豆糕哄她:“只有鳏夫,没有休夫。”闷骚王爷VS吃货王妃,且看两人如何携手惊天下!
  • 忘记你,我做不到

    忘记你,我做不到

    她,只是一个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的一个女孩儿。而他却是大名鼎鼎的慕容家族的儿子。经过岁月的洗礼,她对他说,忘记你,我做不到…
  • 这个魔族不太冷

    这个魔族不太冷

    21世纪少女穿越人族与魔族的战场,灵魂身为人族的她竟然是魔族第十二位郡主。
  • 穿越末世有空间

    穿越末世有空间

    溺水死亡,什么?穿越重生了!据说还是个大明星,只是名声有点臭??病愈刚要出院,准备体验一下重生后的美好生活.....什么?丧尸大爆发!被困,厮杀,还是抵不过被咬的命运,难不成最终还是一命呜呼?再一次睁开眼睛,李小颜决定即使在丧尸横行、变异植物逆天的世界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古玉空间异能,开挂设定不能停。冷男暖男好闺蜜,末世真情队友难寻,何不携手一起闯天涯。
  • 山庵杂录

    山庵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玉风云

    神玉风云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块神玉里究竟拥有什么样的秘密?朱雀国群雄并起,谁才会是真正的霸主?一代传奇,不败的武林神话,为了一个不爱自己的女人,付出了名声,付出了地位,甚至不惜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么做,到底是否值得?一个原本已经放弃复仇的青年,无意间获得神秘传承,他的命运,是否会因此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