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59300000001

第1章 一个民族的情怀

《诗经》对我们而言,是一个谜,它有着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我们揭开。可是,它实在是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地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诗经》是我们民族最美丽最缥缈的传说,可它离我们那么近,“诗云 ”与“子曰 ”并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几乎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圣经》,左右着我们的思维与判断,甚至我们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蒙它赐予 ———所谓 “赋诗言志”。但它又总是与我们保持着距离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我们已经对 “子曰 ”完全历史化,孔子其人其事已经凿凿可信,铭刻在历史之柱上,而作为 “诗云 ”的《诗》,却一直不肯降为历史 ———虽然我们也曾认定它与其他经典一样,是史,但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它本来就不是描述 “事实 ”而是表达 “愿望”,如果说它是我们心灵史,那倒很准确。其实,文学史就是心灵史。它确是反映了周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堪称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我们也因此为它冠以 “现实主义 ”之名,但它真正的价值是它表达了那个时代的痛与爱,愤怒与柔情,遗憾与追求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追求着他们的追求。它永远是鲜活的生活之树,而不是灰色的理论与道德教条。虽然,从孔子及其门徒开始,我们就在竭力把它道德化;至少从汉代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把它学术化,但它永远是诗,是艺术,是感性的、美丽的,是作用于我们的心灵与情感并一直在感动我们而不是教训我们的。是的,它应该是,也一直是大众的至爱。是我们心灵的寄托与表达。

一个问题是:《诗》本来就是诗。为什么成了 “经”?

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去解释,当然可以予以说明。但问题在于,为什么远在汉代,我们就把这样一部基本用四言韵文形式写成的、以抒情为主的、收录自那么广博的时空中的个性化的创作,与那些朝廷文诰、圣贤语录、哲学和史学著作,一同列为国家的经典?

从创作论上说,《诗》是“历史真实 ”的产物,也就是说,收集在这本古老经典中的三百零五首诗,都应该有一个创作背景,都是在特定历史事实的触发下创造出来的。

但是,它终究是诗,而不是历史。它们是经过心灵过滤的。它表达的不是历史真实,而是创作者的 “心理真实”。它是情绪,是情怀,是喜怒哀乐,而且,和我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对了,正是在这一点上,《诗》终于成了 “经”:它是个性的,却也是共性的,它是几千年前的某一些人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体会,却也是几千年来直至今天我们所有人的共同感受 ……它是我们共同道德观的经典表达,是我们共同政治观的经典表达,还是我们共同人生体验的经典表达,一句话,它既是我们民族价值观的经典表达,也是我们民族博大情怀的经典表达。

因此,我们不从学术的角度,不从经学家的角度,我们从情感的角度去看《诗》,最后,我们会发现,它仍然是 “经”!

是爱情之经,是亲情之经,是友情之经,是同情之经,是爱恨情仇之经,是喜怒哀乐之经。

还有更多的具体的问题纠缠着我们。这些美丽的诗篇从何而来?什么人创造了它们?什么人收集了它们?又是哪些人在几百年青灯古卷守护它们、琢磨它们,最后把它们聚拢成册,成为一本凝聚民族情怀的美丽经典?

什么是风雅颂?什么是赋比兴?这些至今仍活在我们的书面与心头的历久弥新的语汇,有着什么样的古老奥义?体现着我们民族的哪些思维特征?

当这本美丽的大书被编纂成册之后,它如何成为一个民族的核心记忆?一个民族是如何喜爱它,珍视它,代代传诵它,研读它,以此形成自己的文学传统,并从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力量?

是的,《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事实上,我们无论对《诗经》本身及其中具体诗篇的解释,还是对《诗经》的编辑成书、分类标准和意图,以及它所呈现出的艺术独特风采,都莫衷一是。莫衷一是的事实表明我们都只是在臆测、在推断,而不是在证明与发现。是的,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说,有关《诗经》的现有 “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诗经》中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不同见解而互不相能。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经被 “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 ———是全体的无能,从而无力提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便只好就这么得过且过,大家一齐装糊涂,往前捱日子。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关于《诗经》的搜集、编辑,《诗经》既是辑录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左右的诗歌,至少其中的十五国风产生的空间范围又大得惊人:黄河流域、江汉流域及汝水一带全在其中,那么,如此漫长的时间和如此辽阔的空间,是什么人,用什么样的方式把这些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产生的诗歌收集到一起的?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 “采诗说 ”和 “献诗说”。班固《汉书 ·食货志》,何休的《公羊传》注,都有 “采诗 ”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汉书 ·食货志》)

五谷毕,人民皆居宅,男女同巷,相从夜绩。从十月尽正月止,男女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公羊传》何休注)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大量记载《诗》的引用的《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只是一个缺乏证据的推断,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在那样一个前提之下 ———时间五百多年,空间辽阔浩渺 ———那么,《诗》之结集,必有这么一个过程。更重要的是,否定了这个说法之后,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 ”来自于 “采诗 ”的说法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于 “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是《国语 ·周语》中“召公谏厉王 ”一段中的一个孤证,且这 “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之“诗”,是否公卿列士们的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诗经》中大、小雅部分来看,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像《小雅 ·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 “献诗 ”的好材料。更有一些诗,据说是写于周厉王时候,如《大雅 ·板》、《大雅 ·荡》、《大雅 ·桑柔》,在厉王以杀人来弭谤的时候,这样的诗,大约也不好献上去。

《诗经》的搜集固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也需要有这么一个人 ———哪怕这个工作历经多人之手,那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物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看,它的作者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但这确实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抗战之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的《文哲季刊》上发表《国风出于民间论质疑》等四篇文章,对“国风 ”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把这四篇文章和写于1946年的另一篇文章结集重新印发,以《诗三百篇探故》的书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但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朱先生一定颇寂寞,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却没有人来与他讨论,他扔出了白手套,却没有人拾起来。换一个时地,他再扔一次,仍然没有人应战。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因为这事惹不起,大家一齐都躲起了。

但另一方面,上述种种学术上的疑问并没有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背景。我们爱她,只为倾倒于她的风韵和美丽,却并不是因为了解到了她的出身,也不一定是 “学术 ”地探究到了她美之为美的原因 ———事实上,正如苏格拉底早就警告过的,“学术 ”在“美”这样的问题上是无能为力的。正如除非我们的联姻是为了政治、经济等利益考虑,我们爱一位美丽的女子并不一定看她的门第和背景。纯洁的爱情是没有背景的,真正的文学欣赏也可能正是没有学术的。我们是否被感动、被感染,是文学欣赏是否发生的唯一标准,而我们是否还能感动,或被感染,正是我们是否具有欣赏能力的重要标志。正如一个人对他所追求的绝世佳人身世背景的过分关注,会让我们怀疑他的真正用心一样,过分学术化的文学研究,也让我们怀疑他是否有 “爱”文学的能力,甚至是否真的爱文学,还是仅仅因为这种 “学术研究 ”能给他带来世俗的好处。

《诗》三百零五首诗中的每一首诗,都是特定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特定情怀的表现,是一个人的情感。但它感动了我们,感染了我们,让我们感怀万端。因此,它也成了我们全体的情感。

据《世说新语 ·文学》的记载,那个东晋名相谢安,曾问谢家的子弟们:《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后来淝水之战的主帅谢玄答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 ·采薇》末章的几句。这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诗经》中哪一篇最美?我一定回答说:《陈风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

我们可能只是无意中向窗外的月夜一瞥,却看见了如此美丽的一幕。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温暖、柔和,并不刺戳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她只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得预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 ……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一首诗,竟有如此的大圆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也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三百零五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个例子。《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 “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过度学术化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同类推荐
  • 中国笔记与游记名篇讲解

    中国笔记与游记名篇讲解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斯大林与文学

    斯大林与文学

    研究斯大林作为政治家的生平和活动的著作不可胜数,而“斯大林与文学”还是一个新课题。本书是研究斯大林文学思想和文学活动的专著。内容包括:斯大林的文学思想,即斯大林的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关于文学的主要论述;斯大林领导文学的活动,其中包括他制定和实行各种文学政策的过程以及他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评论;斯大林与作家的关系,包括斯大林与老一代作家和诗人的交往,与苏维埃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作家的联系,对“同路人”作家的态度等。
  •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一部永恒的畅销经典,令亿万人感动而泣的心灵读本。由席慕容、林清玄、张晓风、铁凝等联袂推出,本书内容在网上点击过亿次,被众网友称为华文史上最催人泪下的作品,一上市,便受到世界各地华人的热烈追捧,销售量一直雄踞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总有一个,默默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亲。常常,我们感动于“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无私和“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但人世间没有任何一种无私和奉献能与母亲相提并论。即使再冷酷无情和铁石心肠的人,也能体会到母亲的关爱给予我们的心灵慰藉与情感抚摩……
  • 蓉城未眠

    蓉城未眠

    本书以散文的形式叙写生活里一些看似琐碎的事,却含有深刻的哲理性。作者用她敏锐的心思,以淡然的文笔细细诉说着这个城市以及与这个城市有关的故事。然而,这里的天空无论阴霾或晴朗在作者笔下又有了不一样的色彩。不管你是否喜欢蓉城,只要你还热爱着自己的生活,总会从书中文字里发现有那么点点滴滴,能感动或触动你。
  • 传统下的独白

    传统下的独白

    这本书共包括四十几篇文字,篇篇都是名副其实的“杂”文,有的谈男人的爱情,有的谈女人的衣裳,有的谈妈妈的梦幻,有的谈法律的荒谬,有的谈不讨老婆的“不亦快哉”……各文的性质虽是杂拌儿,但是贯串这杂拌儿的却是一点反抗传统、藐视传统的态度。
热门推荐
  • 舒化鲁说:管理学十大公理: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理论图解

    舒化鲁说:管理学十大公理: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理论图解

    对于管理学公理体系的研究,似乎还是从未有人涉猎过的处女地。可能也正是这一课题无人涉猎,不能不说是管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100年之后,其科学性仍然被质疑的一个原因。管理学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过一段时间总会有人提出来讨论一番。这实在是管理学的悲哀,也是管理学者的悲哀。管理的实施,是从权力的运用开始的,对于手握大权的人,他可能丝毫不在乎管理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他运用权力能达成他想达成的目的就足矣。但相对于管理学的研究人员而言,不解答这一问题,其所涉足的立足点就无法确定,管理学的研究也就不免范畴不清,界限不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傻媳妇从小养起

    傻媳妇从小养起

    小哥哥我亲了你,你就是我的了。怎么你想赖账?你可是给我盖了章的,我是属于你的了
  • 苍澜山

    苍澜山

    临安城的北边有做叫沧澜的山,有人说那是座仙山,也有人说山上住着精怪。但是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只是远远看过去,山上常年云雾缭绕,好像似有那么几分仙气。苍澜山上的花妖寂寥的生命中总有那么几个点缀,那些点缀太过耀眼,耀眼的燃烧了她们的荒芜和寂寥。
  • 红之雨

    红之雨

    外星来的陨石带来了一种病毒,它以水为载体在全世界进行传染,所有被感染的人心里都会产生无限杀意,疯狂的进行屠杀。
  • 女友未满18岁

    女友未满18岁

    倒霉,倒霉,倒霉透顶了,初吻被偷了,手机被砸了,流年不利,事事不顺!我还有两个月才十八岁呢,可是,十八岁的生日就是我的婚期,我无形中被卖了,哭,气,伤心……而要嫁的人竟是,豪门少爷欧阳澈,那个光有邪魅迷人外表的多金男,他不但没品,还自大,骄傲,冷酷,没礼貌,但凡能想到的缺点他都有了,这种人如何能嫁……还处处和我做对……和我做对的人,他也不会有好下场滴!
  • 毒情爱

    毒情爱

    男女爱情的产生是不可能选择时间,地点以及人物背景的,当然也是无法预兆和安排的,或许你会反驳,因为还有相亲。哦,是了,相亲的男女也会产生爱情,但是,这里,我说的,是不自主的,如一见钟情般“啪”的一声,就擦出了火花,并如毒入骨。如果爱情的对错由世俗道德评判,那爱情的毒呢?谁,来解......题记
  • 异界无境巅峰

    异界无境巅峰

    神秘宇宙,大千世界,何为武道?地球跨位面先人雷霆遭遇埃及金字塔的地下世界后究竟有怎样的一段奇遇呢?神秘黑纹丶位面力量丶地球记忆!!且看地球强者如何在异世成长!
  • 紫极舞(九功舞系列)

    紫极舞(九功舞系列)

    [花雨授权]?赵上玄,容配天。燕王之子,容隐之妹。天生注定敌对的两个人,却在满天烟花下因一对玉玲珑而结缘。可也是这对玉玲珑,为他们带来了出人意料的狂风骤雨——江湖邪教?朝廷内乱?在这个棋局里,最后……
  • 终原之日

    终原之日

    苍穹之下,天灯之旁。那一抹朦胧的琉璃。唤醒了干戈,校场横飞断群强。取灯遥望。三寸销魂殇。怒发冲冠,九丈青天破其霞。玉宇琼楼,斗尽天下享芳华。谈虎色变,一把金剑斩流沙。竹丝沙哑,迎风矗立盼花眷。独倚高山,哼念细曲笑风生。青楼醉舞,游龙闪转舞惊鸿。那个少年,他独自站在楼下,思绪万千。为了与黑暗一战,不惜牺牲自己。本小说在原创小说吧发!——作者语
  • 我的娇美总裁

    我的娇美总裁

    一位妇科专业的穷学生偶然获得巫医传承,从此开启逆袭各路白富美的传奇人生。当清纯校花,风韵御姐,美艳护士,长腿空姐,暴力女警,绝色总裁纷至沓来。面对争风吃醋的众女,叶少谦表示亚历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