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59300000003

第3章 历史何以成为散文(下)

《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它是一部独特的历史著作,与《国语》一样,是国别体史著,按战国时期秦、齐、楚、赵等十二国的次序,辑录与十二国有关的史事497条,33卷。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迄于秦并六国之后,约当公元前452年至公元前216年之间,约二百四十年的历史。

它可能是秦汉间编纂的史书,作者及成书的具体年代已不可考。原来可能只是战国时期史官们记录下来的史料和纵横家、策士们用于揣摩、演练口才的文稿。这样的拼盘形式的东西,名称也极多。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修书》等名称,后经刘向整理,并定名为《战国策》,这一堆芜杂而错乱的文稿才变得流畅可读。

刘向把该书定名为《战国策》,是极好极准确的。首先,“战国 ”二字说明了这是一部与战国的史事有关的著作;其次,“策”字则兼含二义:策士与策士们的策论。事实上,《战国策》确实有史书与子书的双重特征。

就史书言,它是叙事的,而且所叙的乃是 “史事”,至少它的作者是把它当 “史”来传播的。但它记事不记年月,且往往夸张甚至虚构事件,这就严重损害了它的史学价值。就子书言,它往往有大段纵横捭阖之辞(如“苏秦以连横说秦 ”等),这些说辞或谏辞,可能出自当时策士之手,是他们简练以为揣摩的范本,就其文采、结构、修辞而言,与先秦子书实属同俦。

《战国策》之虚构文章,最有名者莫过于《魏策四》中的 “唐且为安陵君劫秦王 ” 一节: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慧,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且使于秦。

秦王谓唐且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且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且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这是先秦时期的一场 “不对称战争”,一场在大国的武力与布衣之士的口舌与佩剑上发生的战争。秦王仗势凌人而终于自取其辱自挫于人,唐且不屈不挠气盖强嬴。如果说,秦王的不可一世是因为他背后强大的军事力量,那么,唐且的道义之勇则来自于当时士阶层的自信。当秦王说出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这样视天下如草芥的下流话时,他不是如他所愿,吓住了唐且,而是激怒了唐且,这是 “布衣之怒”,是道义之怒。自“专诸之刺王僚 ”至“挺剑而起”,真是写得如火如荼,杀气腾腾。这段文字根本不是史实(吴师道《战国策校注补正》、林云铭《古文析义》、缪文远《战国策考辨》都考定此事为虚构),文中 “挺剑而起”,使臣上殿而能带剑,更不符合事实。但我们试从文字角度看,在唐且那一段 “俊绝、宕绝、峭绝、快绝”(金圣叹语)的言辞之后,接之以 “挺剑而起 ”的动作,是何等风流、何等英雄,又是何等具有观赏性!

我们还要考虑的是,作者为何要虚构出这样一段充满激情的故事?事实上,它正是激情的体现。这种激情,是作为士阶层的自豪、自信、自尊,甚至自大。是他们道德上的自足与才智上的自信。他们本来是无可凭依的一群,但在战国这样的大时代大风云中,他们发现,正是他们,才是真正的风云人物,才是真正的时代之子,才是真正的当代英雄!他们是策士,是谋士,是侠士,是壮士,他们进取不息,奋斗不止,尚气任侠,轻生重义。他们沽名钓誉,追名逐利,他们藐视传统,粪土王侯,他们杠杆天下,推动历史。他们一怒而天下震,安居而天下息 ———是的,他们就凭借他们的权变、机智、胆略与三寸不烂之舌,把一个时代变成了他们表演的舞台,把王侯将相都变成了他们的傀儡 ……《战国策》记事的特点,不仅有夸饰乃至虚构成分,还体现在它对史事的选择上。从《春秋》到《左传》,作为记事(或以记事为主)的历史著作,其所选记之事,必是历史大事或有历史学意义的事件,而《战国策》则站在写人的立场上,所叙写之事,往往与历史意义较远,而与人物形象较近。

如《齐策 ·齐人有冯驩者》一节,叙冯驩愿为孟尝君门客时与孟尝君的对话,及三弹剑铗以求待遇提高事:

齐人有冯驩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 “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君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适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驩不复歌。

《战国策》中的这段文字,作者想夸耀冯驩的才能,所以有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驩之计也 ”之说。但我们感兴趣的,可能更在文章的前半部分。这篇文章前半部分轻松,后半部分严肃;前半部分游戏,后半部分认真,好看的当然在前半部分。当然这样说只是相对的。若和《左传》、《国语》相比,我们可以说这篇《战国策》的这段文字通篇都是在游戏:前半部分是冯驩在戏弄孟尝君,后半部分则是冯驩导演,与孟尝君一起戏弄齐湣王君臣。

而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大概要算冯驩弹铗而歌这一段了。这一段戏剧性太强,已经有了一些夸张的味道,但唯其如此,冯驩、孟尝君的性格才尤为突出。冯驩有大自信,所以才会有如此大表演;孟尝君有大胸襟(当然也需要有大家产),所以才有如此大宽容。他连鸡鸣狗盗之徒都能藏污纳垢,为什么不能容忍一个行为有些乖张的冯驩呢?况且他心里也在纳闷:这家伙说不定是真英雄!且忍忍看!

从著史的角度看,这样的事,这样的叙,已与史无关轻重,孔子、左丘明定是弃而不取,而《战国策》作者却于此津津乐道且叙得津津有味。可见《战国策》的作者记事之目的乃不在记史,他的兴趣亦不在探究历史因果;但这样的事,却与凸显人物性格与形象关涉极大,这样的叙,其用意亦在夸饰人物及其成功。可见《战国策》记事之目的乃在写人也。若言先秦历史散文中,《左传》记事,《国语》记言,《战国策》记人,当不为太错。当然,左氏记史事而连类及人,是事终不可离人而独成事,故左氏笔下,春秋之际杰出人物亦能栩栩如生;《战国策》叙人物而自然涉史,是人终为史中之人,并终以其个人活动而影响历史。

就叙事写人的生动性而言,《左传》当然不及《战国策》。因为《左传》有两点限制:一是编年体,这种按时间而编排事件的体例,往往人为地割断了叙事的脉络,只能把事件按时间段拆散零售,从而影响了事件的戏剧性、情节的连贯性和我们阅读的连贯性。二是《左传》的作者是谨遵史学实录精神的老实人,他严格按照真实的历史事件本来面目来记录,他是历史的书记官。历史事件中严肃的偏多,而戏剧性、趣味性并不时时发生,更何况一个戴着道德眼镜去观察历史的老实人,在他的筛汰下,《左传》谨严、厚重,道德意味浓,而艺术趣味仅能次之。

相较之下,《战国策》就不同了,这是不老实人写的,它的作者可能并非史家,职业训练职业修养不够(如记事不记年月),甚至罔顾职业道德,夸饰甚至虚构、编造 “史实”,这就严重损害了该书的史学价值,但却又因此而增加它的文学性 ———我们甚至可以怀疑《战国策》的作者,乃是小说家。记事不记年月,则事可颠倒次序,从而可以倒因为果倒果为因地为人物吹嘘而神其事神其人;务求炫人耳目耸人听闻,夸饰乃至虚构事实,当然可以增加其戏剧性和文学趣味。可以说,《战国策》是以损害史学价值的代价,取得了它极高的文学成就。它的叙事较《左传》更生动,更曲折,更波澜迭起,更扣人心弦。它的结构更巧妙、人物更生动、语言更活泼,它在摆脱史学规范约束之后,自由无碍为所欲为地 “创造历史”,它一扫《左传》的古朴、典雅、厚重,而代之以新鲜、活泼、浪漫。一种新的风格已经形成并将对后来产生影响。

《战国策》不仅是先秦史学著作的重大发展,是先秦历史散文的翘楚,而且它还更直接地影响了《史记》,在很多方面,都是《史记》的先驱。

首先,《战国策》思想通达而不拘束于儒家伦理。通达的、宽容的思想和开放的、欣赏的眼界对一个史学家来说很重要。古人常说《左传》言义,《战国策》言利,并以此批评《战国策》“坏人心术”,但这种评价是明显有偏见的,事实上《左传》何尝不言利?如前所叙,烛之武退秦师,通篇一个 “利”字。《战国策》又何尝不言 “义”?即使冯驩,也讲究知恩图报的,也讲究 “为民父母 ”的。事实上,《战国策》的作者,眼界比《左传》的开阔一些,其所欣赏所赞赏的对象比《左传》更宽泛一些。后来司马迁 “多爱”,显然与《战国策》一样思路,在司马迁笔下,不仅有天子、诸侯、忠臣、孝子、将军、学者,还有商人、医卜、刺客、游侠,有这种眼界与胸襟,才能撰一部通史,囊括天下英雄豪杰,贩夫走卒,而成一人类生活全图。

其二,如果说,《左传》使史学成为了科学,那么,《战国策》就是使史学变成了人学,从而也就成为了真正的文学。《战国策》写人,凸显杰出的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与《史记》纪传体,以人代史有明显的传承关系,而《战国策》写人的种种手法,如在矛盾冲突中写人,通过语言、行动写人,通过细节写人,通过对比写人,通过对环境的渲染凸显人,诸如此类,也为《史记》所继承和发展,历史著作从而兼具了史传文学的特点。所不同者,《战国策》所写的人比较单一,大都为王侯将相、策士豪杰,而《史记》则推而及之于社会各阶层杰出人士。

其三,从文字风格上讲,《战国策》的浪漫气息、恣肆文风也对《史记》产生了很大影响。《左传》、《国语》的文风是古朴而典雅的,而《战国策》的文风则显得华丽而活泼、自由而洒脱。《史记》文风的省净、灵动、自由,是对《战国策》的直接继承。可以说,《战国策》是《左传》、《国语》与《史记》之间的一个桥梁、一个过渡,它标志着古典的、朴实的、带有一定艰涩意味的古典历史散文的衰落,而充满浪漫气息的、文风流畅多变、生动活泼的新型历史散文开始出现,并由《史记》把这种文风发展到空前绝后的高峰,成为中国古典散文的典范作品,而影响深远,滋溉久远。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白渔的诗

    白渔的诗

    白渔的诗不太讲究诗节的规律排列,不太讲究诗行的对称照应,不太讲究诗句的整齐方正,不太讲究节奏的参差有致,所有的诗情诗意,都追求自然流淌。诗人在艺术追求方面只讲究一点,就是韵律。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历史的读解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历史的读解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本书包括《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背影》在内的诸多名篇悉数收入其中,在这里朱自清不仅是一个柔弱的文学家,他也是一个时刻在思考和感受人生的思想家。
  • 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与实践研究

    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书旨在介绍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以及他的作品是怎样体现他的理论的,主要分为:詹姆斯研究概述、理论家詹姆斯、实践家詹姆斯三章内容。
热门推荐
  • 大乘入道次第

    大乘入道次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总裁老婆太麻烦

    总裁老婆太麻烦

    没有介绍,自己看。因为我也不会介绍!这是第一次写这种,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求评语!
  • 迷途不知归何路

    迷途不知归何路

    每年的三月十号的三环路,一连六年都会发生一起车祸。然而谁都没有在意,依旧过着自己平淡如水的生活。而这背后隐藏着另人意外的秘密。可是,每个诡异的事,都会被人发现,被人挖出其背后的真相。童代身份神秘的侦探,开个侦探所,带着三个比他厉害的跟班。时不时地还要跑去警局借人,时不时地被好友欺负,时不时地揽点钱。可是,对待爱情,他像是个被爱神抛弃的人,于是他选择了另一条路。
  • 青凤舞天下

    青凤舞天下

    一朝穿越,她成为最没有自由的名妓,王爷的示好,刺客的刺杀,接接踵而至……本以为自己是这个世上最幸福的人,可是,阴差阳错将她推下了悬崖……幸运地回到了家中,嫡母的诡异,亲妹的排挤,养母的善变,到底谁才是她真正的助力?皇室争斗才刚刚开始,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美男们却纷至踏来……看她一介孤魂,如何夺皇位,平叛乱,收美男,凤舞天下!
  • 首席BOSS难伺候:老公,太心急

    首席BOSS难伺候:老公,太心急

    一场狗血的相亲,结束了慕凡星25年的单身生涯,只是结婚对象却是他……明明说好互不干涉,他为什么要在外人面前搂着她叫她宝贝,还说她怀了他的孩子?“大叔,有病得治,我们真的不熟。”慕凡星颇为无奈。“不熟,那我们就深入了解一下。”某狐狸说着便开始着手她的衣扣。她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招惹了他。不仅搭上了身体,还赔了心,最后纠纠缠缠一辈子。
  • 完美学院恋

    完美学院恋

    一位普普通通的高二学生与她相恋于学校……
  • 疯丫头与臭小子

    疯丫头与臭小子

    有人叫她疯丫头,有人叫她小魔女,有人叫她devil,突然有一天有个臭小子说“宝贝儿咱们结婚吧!”“老婆大人咱们什么时候生个娃儿?”(男女一对一)
  • 幻想学园

    幻想学园

    蓝翔,还是青山,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不想上中专。那还是选青山吧,虽然这也不怎么靠谱……青山中学专收各种二逼、傻逼、以及中二学生,当然如果你很牛逼你也可以来。总的来说本校只收神经质的学生,哦,应该是有点二的学生……
  • 十面危机

    十面危机

    苏醒的殷天奇,迷茫未知的世界,周围都是僵尸一般的行尸,这是危机?这是末日?面对十面危机,九死一生之中求得一线生机,揭开迷雾,强者回归……
  • 中药学知识问答

    中药学知识问答

    本书由知名中药学专家荟萃中医药理论知识,针对中药使用的各个环节,对中药进行详细剖析,以问答的形式编撰而成。书中的问题均“来自临床,面向患者”,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药品的基本知识,中药的选择、质量、服用方法、服用时间、服用次数,中药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常用中药的鉴别以及药食同源中药的介绍等内容。书中的问题均是患者经常问到、药师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的,解答力求贴近读者,内容丰富、具体,简明易懂,以帮助患者和广大群众了解常见疾病常识,正确选药,安全合理用药。同时本书也适合临床中药学工作者及药店药师、临床中医师等相关人员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