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71200000007

第7章 索隐派的视角与方法

小说最早被称为“稗官野史”,它是由正史、杂史、野史一步步演化过来的。既脱胎于史,就不免带有史的印痕。事可以是不载于正史的奇闻轶事,但也要真实,真实方有价值。所以久而久之,读小说的人,也要从故事中寻找那些被掩埋起来的真人真事的影子,何况这部《红楼梦》明明向人们暗示“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呢?再加上处于清末民初的“改朝换代”之时,此时的人们也自然要联想由明入清之际士人的心态,将己心比人心,于是他们要将《红楼梦》中隐去的真事钩索出来,遂生出《红楼梦》研究中的一个派别——索隐派。

索隐派的视角是“事”,能透过儿女情长、风花雪月、欢笑悲伤而看到掩藏于其底的事,透过繁华热闹而发现人不经意处的真事,更令人惊异者能于平常生活中见出人所不能见之事。王梦阮、沈瓶庵说:“其书大抵为纪事之作,非言情之作。”又说:“全书以纪事为主,以言情为宾”,“全书百二十回,处处写真事,却处处专说假语。其正事正文,或反借闲笔衬笔中带出,或从闲杂各色人口中道出”见《〈红楼梦〉索引提要》及《红楼梦索引》。《〈红楼梦〉索隐提要》载于1914年《中华小说界》第6、7期。《红楼梦索隐》附载于1916年刊行的《红楼梦》,引自郭豫适编《红楼梦研究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3—134页。。 如秦可卿之丧葬、刘姥姥之入府、元春归省、赵嬷嬷碎语、焦大谩骂之类。

索隐派的方法是类比、比附。大体不出两点,一是从小说中寻找与历史人物事件相类似者,从中找出联系,并据之得出结论。宝玉指清世祖,黛玉指董小宛的结论都是缘于这种方法。二是从语言、字音,乃至用拆字法而寻找小说人物与历史人物的相似处。如蔡元培云: 书中红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汉也。宝玉有爱红之癖,言以满人而爱汉族文化也;好吃人口上胭脂,言拾汉人唾余也。……见蔡元培《石头记索隐》,商务印书馆1917年初版。另一方法可称之猜谜法,即从蛛丝马迹中将某种可能性主观地扩大为必然的事实,以满足人的好奇心,如“迎春受虐,为非完璧;惜春出家,为已失身;宝钗扑蝶堕胎,故以小红坠儿二名点醒其事;湘云眠药裀是与宝玉私会,为袭人撞见,故含羞向人。”

在这一派人看来,《红楼梦》所写的是历史上某一家之事。他们以野史、文集、传闻为据,从《红楼梦》中寻找与之相类似的地方。于是有认为“本事出曹使君家”的;有说是乾隆朝傅恒家事的;也有以为“述和珅之秽史”者;影响较大的有“明珠家事说”、“清世祖与董鄂妃故事说”、“康熙朝政治状态说”等。

今以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与蔡元培《石头记索隐》为例,加以剖析,便可见其优劣得失。

一、 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红楼梦〉索隐提要》载于1914年《中华小说界》第6、7期。《红楼梦索隐》附载于1916年刊行本《红楼梦》。

以往对红学中索隐派的评价,贬词多于褒意,乃至有一概否定其价值的。然而,索隐派风靡几十年,自有其风靡的道理,对其骂得最起劲的考证派实际上从中受到的启发也不在少数,它的成绩是在继承索隐派的长处,以自己的优长代替索隐派的致命弱点后取得的。

索隐派对《红楼梦》一书的特点自有其明确的认知和深刻的理解。他们对作者的创作心态、作品的表现手法,以及读《红楼梦》应采取的阅读方法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红楼梦索隐提要》云:“其书大抵为纪事之作,非言情之作,特其事为时忌讳,作者有所不敢言,亦有所不忍言,不得已乃以变例出之。假设家庭,托言儿女,借言情以书其事。”这讲的是作者的创作心态;又说: 作者“明言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那么,哪些是真事,哪些是假事?对此王、沈二人也有深切的体认:“铺叙之语无非假语,隐含之事自是真事”,“儿女风流,闺帷纤琐,大都皆假语之类;情节构造,人物升沉,大都皆真事之类。”又说: 全书“处处写真事,却处处专说假语。其正事正文,或反借闲笔衬笔中带出,或从闲杂各色人口中道出”,这是讲一部大书的表现手法;“作者虽意在书事,而笔下则重在言情。若不从情字看去,便无趣味。况无论为真为假,其事皆由一情字生发,故阅者又当以情为经,以事为纬”,这讲的是阅读方法。可见,王、阮对《红楼梦》一书的创作特点看得很准,后来以胡适之为代表的考证派与以俞平伯为代表的文本派,都接受了这一看法。正因为对《红楼梦》一书的创作特点把握得准,所以他们的研究思路——由情及事,由假索真——也是对的。事实上,后来的考证派正是循着这一思路,从考证作者入手去追寻书中“隐去”的“真事”的。

思路对,方法不得力,研究的结果同样会走样。索隐派对《红楼梦》研究的问题就出在方法上,他们采用的不是科学的考证的方法,而是在小说故事与历史传闻之间找相似点,若有相似点便加以比附,因为甲似乙,所以甲就是乙。有的两者之间根本不着边际,作者便用拆字和猜字谜的方式,从中寻找可连接点,然后说甲就是乙。现将其主要观点与其证明的过程摘录如下,以见一斑: 然则书中果记何人何事乎?请试言之。盖尝闻之京师故老云,是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兼及当时诸名王奇女也。相传世祖临宇十八年,实未崩殂,因所眷董鄂妃卒,悼伤过甚,遁迹五台不返,卒以成佛。当时讳言其事,故为发丧,世传世祖临终罪己诏书,实即驾临五台诸臣劝归不返时所作,语语罪己,其忏诲之意深矣。

……

以宝玉演情僧,故时有与世祖关合处。……如世祖临宇十八年,宝玉便十九岁出家;世祖自肇祖以来为第七代,宝玉便言一子成佛,七祖升天,又恰中第七名举人。世祖谥章,宝玉便谥文妙,文章两字可暗射也,不然和尚何必有谥,举人亦安得赐谥,皆作者有意点醒处。

黛玉之与小琬,其关合处尤多,请言其略。如小琬名白,故黛玉名黛,粉白黛玉之意也。小琬书名,每去玉旁专书宛,故黛玉命名,特去宛旁专名玉,平分各半之意也。且小琬苏人,黛玉亦苏人。小琬在如皋,黛玉亦在扬州。小琬来自盐官,黛玉来自巡盐御史之署,巡盐御史即为盐官二字,谜语趣甚。小琬入宫,年已二十有七,黛玉入宫,年只十三余,恰得小琬之半。老小相形,抑亦谑矣。不特此也,小琬爱梅,故黛玉爱竹;小琬善曲,故黛玉善琴;小琬善病,故黛玉亦善病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见郭豫适编《红楼梦研究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7—138页。。因失恋或因恋人亡而做和尚者,天下何其多,何以见得就是清世祖与董鄂妃?况且依《石头记》前八十回所写,将来宝玉过着极贫困的日子,“悬崖撒手”与生活难挨也有一定关系,而清世祖不至于“举家食粥酒常赊”吧!只想到这件事与那件事的相似,而未想到其相反——不相似——的一面,这种单向思维方法本身就是靠不住的。至于说到董小琬与黛玉的相似处,列举的相似点愈多,愈让人感觉到过于牵强附会。譬如: 小琬入宫,年已二十有七,黛玉入宫(贾府),年只十三岁。这只能说明两人两事毫无牵涉、关合,怎能得出与之相反的结论呢?从十三与二十七中找关合,只能说明论者牵强捏合达到了可笑荒谬的地步。

至于此种观点的谬误,孟森的《董小琬考》已将其披露无遗。孟氏考证出的结果是: 董小琬生于明天启四年甲子,故清世祖生时,小琬已十五岁了;顺治元年,世祖刚七岁,董小琬已二十一岁了。顺治八年,小琬死时二十八岁,清世祖尚且是个十四岁的小孩子。十四岁的孩子怎么会宠爱比他大一倍的女人?断无此理。索隐派的主观臆测,是经不住历史事实拷问的。

二、 蔡元培《石头记索隐》

《红楼梦索隐》刚刚出版二年后,另一部颇有影响的著作《石头记索隐》最初刊载于1916年《小说月报》第七卷第1—6期,后由商务印书馆于1917年初出版单行本。面世。《石头记索隐》与《红楼梦索隐》皆以为《红楼梦》有一特殊的表现手法,王梦阮以为是言情隐事,以假隐真,蔡元培则认为是在本事上加以数层幕障,故对其层层加以分析:“最表面一层,谈家政而斥风怀,尊妇德而薄文艺”;“进一层,则纯乎言情之作,为文士所喜,故普通评本多着眼于此点。再进一层,则言情之中善用曲笔,如宝玉中觉,在秦氏房中布种种疑阵,宝钗金锁为笼络宝玉之作用,而终未道破,又于书中主要人物设种种影子以畅写之,如晴雯、小红等均为黛玉影子,袭人为宝钗影子是也。”其曲笔的更深一层则是十二钗皆当时政界人物的代表,“宝钗影高澹人,妙玉影姜西溟是也。”家政之说、言情之说、曲笔之说皆有见地,然最后说影当时政界人物,便不免有些牵强。

对于《红楼梦》一书要旨的看法,两书也有很大不同。《石头记索隐》不是将《红楼梦》当成为历史小说,而是将其视为“吊明之亡,揭清之失”的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政治小说。其主要观点如下: 《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

书中红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汉也。宝玉有爱红之癖,言以满人而爱汉族文化也;好吃人口上胭脂,言拾汉人唾余也。……

《石头记》叙事自明亡始。第一回所云:“这一日三月十五日,葫芦庙起火,烧了一夜,甄氏烧成瓦砾场。”即指甲申三月间明愍帝殉国、北京失守之事也。士隐注解《好了歌》,备述沧海桑田之变态,亡国之痛昭然若揭,而士隐所随之道人跛足麻履鹑衣,或即影愍帝自缢时之状。甄士本影政事,甄士隐随跛足道人而去,言明之政事随愍帝之死而消灭也。

甄士隐即真事隐,贾雨村即假语存,尽人皆知。然作者深信正统之说,而斥清室为伪统,所谓贾府即伪朝也。其人名如贾代化、贾代善,谓伪朝之所谓化,伪朝之所谓善也。贾政者,伪朝之吏部也。贾敷、贾敬,伪朝之教育也。贾赦,伪朝之刑部也,故其妻氏邢(音同刑),子妇氏尤(罪尤)。贾琏为户部,户部在六部位居次,故称琏二爷,其所掌则财政也。李纨为礼部(李礼同音)。……

书中女子多指汉人,男子多指满人。不独女子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与汉字、满字有关也。……

贾宝玉,言伪朝之帝系也。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即指胤礽(应是禛——引者)。……

《石头记》叙巧姐事,似亦指胤礽(应是禛——引者)。巧与礽字形相似也。……蔡元培《石头记索隐》。见郭豫适编《红楼梦研究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147页。无须再多引,足见作者心中抱定满汉之成见,眼中所见,皆满与汉也。故而种种方法都可用来说明自己心中的成见: 艳色相似者,字音相似者,字形相似者,字义相近者。于是便有种种奇谈怪论生: 宝玉爱吃口红成了爱汉文化,若果爱汉恨满,若果女子多指汉人,男子多指满人,那么他喜柳湘莲、秦钟,岂不成了喜满人?若是喜满人,岂不与其爱红、爱明的观点相矛盾?至于说贾府是伪朝,甄府就应是明朝,那么,贾府由盛而衰,即伪朝由盛而衰,但甄府并未由衰而盛,相反也是随着贾府的衰亡而衰亡,这又作何解?总之,人们用蔡氏的方法,可以得出与蔡氏相反的结论,且蔡氏的结论又相互矛盾。究其原因,多出于主观的臆测。至于说贾政代表吏部,贾敷、贾敬代表教育,贾赦代表刑部,贾琏代表户部,李纨代表礼部云云,更是荒唐离奇。

此后,又有邓狂言《红楼梦释真》邓狂言《红楼梦释真》,1919年商务印书馆印刷,民权出版部发行。张扬此“种族主义政治小说”说,他比蔡元培走得更远,认为《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一部写“明清兴亡史”的小说。如言:“开宗明义第一事者何事?孝也,种族也”,“书中以甄指明,以贾指清,正统也,伪朝也,历史法也”。一个宝玉既影射顺治,亦影射乾隆;连曹雪芹“增删五次”也说成是影射清代崇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五朝的历史。而其所“释”更加琐碎,且无创新之意味,价值远在前两书之下。

由于受民族危亡的政治形势的影响,所以在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发表后的三四十年代,索隐派的著述仍不断问世。30年代有寿鹏飞的《红楼梦本事辨证》,此书“专演清世祖与诸兄弟争立之事”,与蔡元培的见解颇不同见1926年蔡元培《红楼梦本事辨证序》。。 到40年代景梅九的《石头记真谛》,则更多地感受到受民族危亡刺激下作者强烈的民族情绪了。正如他在此书的序言中所说:“迩来强寇侵凌祸迫,亡国种族隐痛突激心潮……颇觉原著者亡国悲恨难堪,而一腔红泪倾出双眸矣。盖荒者亡也,唐者中国也,荒唐者即亡国之谓。人世之酸辛,莫甚于亡国。”到1947年,一位署名湛卢的人在《北平时报》连载索隐《红楼梦》的文章,达22次之多,其总名为《红楼梦发微》。他认为《红楼梦》是“民族意识特高的一部小说”,其观点与蔡元培同,但论述的方法却大不相同。蔡以男人比满人,他则以女人比满人。他有自己的另一番道理:“我以为作者的春秋笔意,绝对以男子代表汉人,为阳;以女子代表满人,为阴。”所谓男儿是泥作的骨肉,实来自于水来土掩,所谓“泥实为水和土而成”,表示满人侵我华夏,汉人既能抵挡之,又能同化之。

由此可见,此后索隐派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治形势的刺激,有感而发,是借《红楼梦》来发泄其政治情绪,主观的因素愈来愈大于客观的考证。所以,人们的信任度自然慢慢倾向于考证一派,倾向于较为客观的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上来;而且考证派对《红楼梦》作者的研究也因大量历史材料的发现而愈来愈清晰,故而愈来愈受到人们的认可。

同类推荐
  • 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本丛书凡八卷,收录牛撇捺从1986年到2011年间创作的文章1007余篇。这些作品体现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旨趣和思维状况,体现作者视野开阔、秉笔直言、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以及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杂文家的社会批判精神。《民族情怀》是该丛书之一。
  • 文茜的百年驿站

    文茜的百年驿站

    此书为我早逝的外婆而写。她早已远离,但从未于我的记忆中消失,我总是想着她。想着她。三十七年来,我把她离开我之后的一切,一直带在身边。三十七年来,毫无遗漏。
  •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一个偶然的机会,位于中国西部骊山脚下的八千兵马俑破土而出,这一旷世奇观立即震惊寰宇,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经过考古人员几十年的努力探寻,秦始皇陵园地下殉葬品的神秘面纱被层层剥去。本书真实地再现了这支庞大的地下军团被发现、发掘、珍藏、展览的全过程,并以兵马俑军阵和陵园内外陆续出土的铜车马、百戏俑、石铠甲、文官俑、青铜仙鹤等珍贵文物为线索,全景式展现了大秦帝国的风采。同时对这些国宝出土后发生的盗窃与侦破、人事纠葛与恩怨是非,作了较为翔实的描述。这是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以来最为精彩动人的一部纪实力作。
  • 文学遐思录

    文学遐思录

    《文学遐思录》是一部关于作家和作家的创作的随笔。从多个角度看待名人作家的写作背景、创作历程。例如托尔斯泰、爱默生、海明威等。本书作者翻阅了大量资料,如实解析了这些作家的经典的作品,并且节选经典作品的经典部分进行评论。
  • 会移动的房子

    会移动的房子

    作者的小小说风格是非典型的80后文字风格:不张扬,不华丽,不哗众取宠,不停留在叙述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伤,而是真实地揭示了80后生活、工作和情感等方面遇到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矛盾和问题。生活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丰富的,复杂性的,纷繁的。作家们往往会通过抽丝剥茧,将那些普遍性或独特的可能性提炼出来,诉诸文字,以达到关注现实、关照读者内心的目的。
热门推荐
  • 傲视十方

    傲视十方

    在这强者无数的世界,每个强者的诞生,都注定会有一番腥风血雨。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弱者没有说话的权利。少年方明身怀绝世圣体,体藏邪恶之源,踏入了这强者无数的世界。他要做的,便是打败自己的所有对手。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都市封印记

    都市封印记

    天地初开,一只混沌兽为害大陆。被盘古化身成一个星球将之封印,成为盘古之星。鸿钧道祖用千亿星辰布置超级大阵将盘古之星封印,却不料混沌兽剧烈挣扎,有压制不住的趋势。混沌之体的古星被鸿钧收为最小的弟子,将他提升到大罗金仙后,便派他去盘古之星完成最后的封印。本以为是一场轻松的凡间之行,却不料,从下界那一刻开始,就磨难重重。且看古星如何历经困难,最终完成封印。
  • 关于宋仲基和她

    关于宋仲基和她

    关于宋仲基和他的她,他们之间的故事,有我自己的一点影子
  • 战天剑神之重生之界

    战天剑神之重生之界

    天分五域,地分八界。帝域为尊,彭家为主,青年横出,纵横五域八界。。。。。。。
  • 殡仪馆的爆笑鬼事

    殡仪馆的爆笑鬼事

    大影帝要报仇必须依附臭道士。。。嘤嘤嘤被欺压的鬼生
  • 快穿之炮灰逆袭打脸记

    快穿之炮灰逆袭打脸记

    沈一默表示心好累,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又丢失了记忆,简直寸步难行。【扶额】刚醒来不久就遇上了每天一副“你欠我一百万”的冰山脸boss,还有逗比活脱整天嬉皮笑脸,叽叽喳喳的莫向阳。虽然都是美蓝子,但是~为什么别人家的boss都是亲近温柔又贴心,别人家的系统都是善良懂事又敬业。555~因为那也只是别人家的吖【咬手绢】【大哭】#问,boss太冰山,系统太逗逼怎么破?#答:要不来“揉一揉,团一团,啪啪啪”结合一下肿么样?(新文求支持吖~身患懒癌的宝宝等你来催文哟~【挥手绢】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哦,亲~本帅QQ1931597587欢迎来聊~)
  • 后洪荒时代

    后洪荒时代

    一颗玉石使徐鹰翔穿越了,到底这玉石和这个世界有什么联系呢?为了替不能尽孝的父母积点阴德,他决定这辈子做个好人!临死前却发现他重生的这个世界里神佛漫天,成为修神者的他也渴望能获得更精彩!(本书的修神指的是修阴神)为什么修神只是下品呢?修仙修佛修魔怎么都是中品呢?三清门下是什么意思呢?西方教和佛教又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一一期待吧!看看在圣人淡出修真界多年的后洪荒时代,神.仙.魔.佛又演绎出一曲怎样的恩怨情仇!洪荒时代有又多少被掩盖的事实呢?我们的男主人公又会给这时代带来什么影响呢???
  • 温商为什么优秀

    温商为什么优秀

    “温商的头发丝都是空心的!”“温商的血液里都流淌着铜钱的味道。”十个温州人九个商,还有一个会算账。本书荟萃温州人传奇的创富经典,打造中国犹太人的致富圣经,阐释天下温商的经商哲学,聚焦东方犹商的赚钱艺术。
  • 美食主播:吃货总裁别太猛

    美食主播:吃货总裁别太猛

    堂堂米其林三星餐厅的美女大老板,穿越成了一个小主播?不但是未婚妈妈!还有极品渣男贱女-----什么,一不留神吸引了邪魅吃货总裁。今天送跑车,明天送游艇,后天送飞机,还要送火箭……最后把自己给送过来了。媒体采访:“你送你妻子最贵的礼物是什么?”“我准备送个萌萌小女儿给她!”大总裁犯错,傲娇儿子萧凌龙摩拳擦掌,“算盘、键盘、搓衣板,榴莲……你选一个!不然晚上没饭吃!”“榴莲吧!”顾依依帮大总裁选好了。“小龙,爸比这里有茜茜小公主的最新写真哦!”“嗯,我已经帮你向母上大人求情了,榴莲换成键盘……”
  • 妃邪天下

    妃邪天下

    一道惊天巨雷,她穿越重生为身份卑微、卑微怯懦的任家三小姐任逍遥。当某个腹黑女人重生在那个怯懦的女人身上,褪去过往将飞扬跋扈发挥到极致。“女人,你敢违背我试试……”那个男人狂傲的“恐吓”。他祖母的,敢管她?只是,他不顾一切的挡在她身前时,原来,爱情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