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77400000012

第12章 婚姻与家庭中的心理学规律(1)

1.遭家长反对的婚姻会幸福吗

自我分化

小梅和自己相恋近7年的男友谈婚论嫁时遇到困惑,甚至一度迷茫,突然发觉不知道自己的幸福在哪里。她想到放弃,却难以抉择。

原来,大学毕业后的小梅只身来到异地打工,认识了同一单位的阿祥。小梅性格开朗,做事干脆果断,很快吸引了性格内向、朴实细腻的阿祥的注意。两个人同是外乡人,都来自小城镇,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

两人情投意合、彼此关心,一年以后确立了恋人关系,在外打拼的日子里,有另外一个人的陪伴与关心,小梅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与幸福。男友阿祥是个非常体贴的人,感情细腻,经常会给小梅意想不到的爱意表达,如常常收到阿祥送给自己很想要但没有告诉别人的东西,这让她相信和阿祥心有灵犀,自己经常不细心,但是阿祥总能体贴地想到任何细节,这让小梅感到特别踏实。有时候小梅会耍耍小脾气,每次阿祥都不生气,都会迁就小梅,哄小梅开心,有时候也会吵架,吵架以后小梅也会主动承认是自己不对。毕竟小梅也是通情达理的人,阿祥从来不跟小梅计较,两个人很快就和好。两个人虽然都是普通员工,但是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工作都很努力,彼此支持和鼓励。

不知不觉中两人相恋了近7年时间,开始讨论婚姻大事。但很快,两人就好像没有了恋爱的甜蜜。

小梅的父母开始并不同意阿祥做她的男朋友,他们觉得阿祥其貌不扬,什么也不突出,他们希望小梅找一个条件好的男朋友。小梅最终说服了父母,两人的感情顺利通过了小梅父母的考验。可小梅在阿祥的父母那里也同样遭遇了尴尬,阿祥的母亲不同意阿祥和小梅交往,她反对阿祥找一个外地的女朋友,不允许阿祥离开家。小梅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能争取阿祥父母的接纳,所以努力表现自己让他们感觉满意,但小梅发现,阿祥的母亲对自己很冷淡,并坦诚地告诉小梅:我不觉得你有什么不好,但是我不同意儿子和你交往。阿祥和小梅陷入了痛苦之中,小梅希望阿祥能够说服父母,阿祥告诉小梅要给他时间。

一次次地等待,一次次都无果而终。这让阿祥陷入了两难的痛苦境地,他既不希望违背父母的意愿,也不想放弃爱情。渐渐地,说服阿祥父母成了两个人不能谈的话题,一谈起阿祥就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逃避、争吵……接踵而来,小梅也越来越失望,她感到自己能理解阿祥的孝顺,但也怪他太依赖父母,在选择自己和父母时,自己总是被抛弃的,她不知道即使自己和阿祥结婚,婚后会幸福吗?

两个人在亲密关系中表达爱的方式,常常受父母家庭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小梅在遇到父母反对的时候采取的行动是主动和父母沟通,说服父母,而阿祥的行为是回避,尽管阿祥希望说服父母,但又不想违背父母的意愿。在内心里,阿祥一旦不能按照妈妈的想法做,就意味着对妈妈情感的伤害,这是和父母心理界线不清、情感过度纠缠的表现。一个心理成熟、独立的人,能够清晰分清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感受,不会因为别人的感受而否定自己。就如小梅能够将自己的感受和父母的感受表达出来,争取获得理解。

你可以用到的心理策略

当新家庭建立的时候,孩子将从父母那里进一步完成心理上的分化,实现独立。这种分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在分化感情纠葛,孩子要把心理上内化了父母的那部分区分出来,并接纳自己的感受。所以,小梅和阿祥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和父母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和父母的感受进行分割。在我们的文化里,孩子永远是父母的孩子,妈妈会认为孩子是我从小带大的,我了解孩子的一切,知道孩子的任何想法,我的想法孩子也自然知道。孩子也会认同妈妈替代性的照顾,依赖于父母,心理上保持和父母的一致,于是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结的心理系统。通常可以看到,儿子成了母亲内心的物化的自我,母亲成了儿子内心的寓所和依赖。对于儿子来说,要从心理上摆脱对母亲的依赖,对于女儿来说,要从心理上克服对父亲的依赖,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情感转向伴侣,重新建立起家庭心理系统。一般来说,父母情感上不会主动放松对子女既有的联结,和父母建立清晰的情感界限以及重建独立的情感系统是孩子成长的任务。

2.婆媳过招的烦恼:自我界限

新婚的徐凤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搞不好婆媳关系,心里一直担心结婚后在家里不受婆婆欢迎。好在结婚后并没有很多机会与婆婆在一起生活。结婚的时候,婆婆虽然不太满意徐凤,但毕竟是儿子愿意的婚姻,所以并没有太多地干涉。不过,婆婆对待徐凤的态度一直很冷淡,夫妻二人回到家里就感觉自己像是路过的客人一样,无论有事要做还是聊天,婆婆什么都跟儿子说,对自己只是客气地说些不要拘束之类的话,两人陌生得就像隔了一条河一样。

徐凤自认为是为人热情、孝顺、勤快的人,而且平常和周围的人相处都非常融洽,无论是同龄人还是长辈,她都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结婚前,妈妈就嘱咐徐凤一定要孝顺婆婆,搞好婆媳关系,无论什么事情自己要主动,不要让婆家人看不起。徐凤一开始就特别注意搞好和婆婆的关系,经常给婆婆买些小礼物,什么事情都要想着给婆婆打电话。但是,徐凤就是得不到婆婆的认可,始终是不冷不热的。婆婆虽然没有当面说过什么,不过徐凤还是感到了婆婆的不满意,她问丈夫,婆婆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得到的答案是婆婆认为自己长相太普通了,带不出屋。渐渐地,徐凤感到自己很无奈,也很受挫,就好像自己的长相亏欠了婆婆一家所有的人一样。

徐凤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做,都得不到婆婆的认可,心中很是不平,有时候会把不满转嫁给丈夫,比如,每次回家看丈夫和婆婆聊天,心里就恨;看到婆婆什么事都找丈夫,心里就火,心里想有事儿没事儿就叫儿子,自己就跟不存在似的。慢慢地,徐凤就在婆婆有事找丈夫的时候故意找茬难为丈夫。徐凤知道这样让丈夫当夹心饼干不对,心里既不忍又气愤。徐凤心想,反正不经常和婆婆碰面,自己无论怎么样都要忍让,争取婆婆的认可。

现在徐凤更烦恼的是,找不到自己在家里的位置,无论什么事情婆婆只和丈夫说,即使需要自己做什么事情也都通过丈夫来转达,徐凤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事到如今,婆媳之间不想冷战也不行了。

婆媳关系始终是一个由家庭琐事和微妙关系交织在一起的难题,造成了很多人形容婆媳关系是两个女人争夺一个男人的战争,或者把婆媳关系看成是制造家庭矛盾的双面胶。的确,婆媳关系是组建新家庭后需要面对的一场挑战,徐凤能够勇于面对挑战,并积极争取建立良好的婆媳关系,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在协调婆媳关系中,徐凤扮演了主动者,但心理上却是被动者,希望通过忍耐和讨好来赢得婆婆的接纳。在人和人的关系里面,如果过多地放弃或者忽略自己的感受、想法以迎合别人,这种关系实际上是不正常的人际互动,在相互的关系里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还会使自己在人际关系里变成“隐形人”。这是自己对自己的忽略,良好的关系是彼此都能在坦诚、接纳的情况下交流,而且不意味着没有矛盾,也不意味自己总是被对方认可。恰恰相反,良好的婆媳关系需要一定的界限,毕竟婆婆的家和儿子儿媳的家是两个系统。认为婆媳关系一定是婆婆接纳媳妇、媳妇要争取婆婆接纳本身就有问题,过度地认同婆婆而忽略了自我,模糊了自我界限。婆媳之间是成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过多地卷入子女和家长的关系、情感就会造成婆媳之间的矛盾和误解。

婆媳关系并不只是婆婆和儿媳之间的关系,好的婆媳关系中好儿子兼好丈夫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心理学研究发现,婆媳关系产生问题,常常是因为有个不成熟的丈夫。作为儿子在情感上和母亲过度地卷入,过度依恋母亲,就会造成家庭系统的界限模糊,从而婆媳关系纠缠不清。徐凤的丈夫在婆媳关系中,就像依偎在母亲旁边的孩子,没有和妻子一起与母亲建立平等的关系。

你可以用到的心理策略

婆媳关系实际上是在两个家庭系统下建立起来的成人关系。虽然在血缘和亲缘上是上下两代人的关系,但是在心理层面应该是摆脱了依赖关系的成人关系,儿子和媳妇与父母确立的是人格平等的成人关系,父母应该从心理上接纳独立成熟的子女及他们的新家庭,给予独立的空间,子女应以平等心态尊重父母,以明确界限。

3.我们总为小事争吵

家庭中的心理规则

参加完朋友张超的婚礼不久,我就收到了他一封特别的求助信,在信里他告诉我,他们两口子自从结婚以后就经常为小事儿争执,虽然没有什么大事儿,但是两个人还是很担心这样的争吵会伤害感情。现在结婚以后马上离婚的人很多,张超害怕自己珍惜的感情因此受伤而破裂,这倒是一个报警信号。

在信里,他像列菜单一样列出了吵架的情况:

某日早晨,张超的袜子不见了,两人翻遍卧室,发生争吵,妻子责怪张超生活习惯不好,家里被弄得乱七八糟。

某日晚上,一向承担了做饭洗碗工作的妻子搞“罢工”,并逼迫张超洗碗,两人由玩笑闹到不愉快,导致碗没人洗,第二天早上没有早饭吃。

某日中午,两人煲电话粥时,为了下班后是回自己家还是回父母家引发激烈争论,导致晚上冷战。

某日早上,因为挤牙膏、放毛巾的小事两人又发生争执,互不相让。妻子问张超:“你爱不爱我,爱我就听我的!”张超以无奈状回避,心里很是不快,事后妻子认错,于是两人不计前嫌。

某日晚上看电视时,因《双面胶》故事情节引发争论,造成两人不欢而散,各自睡去。

妻子说张超小心眼儿,心里算小账、记小仇。张超说妻子太认真,要学会吵吵闹闹,不吵不热闹。

妻子抱怨难以适应张超浑身上下的臭毛病,张超抱怨妻子有事儿没事儿就折腾人。

夫妻之间争吵也是一种沟通的方式,通过争吵,两个人在平时没有机会充分表达的内容可以有机会表达出来,同时争吵也是两个人关系紧密的一种表现,没有争吵的夫妻,两个人的内心也是有距离感的。尤其是新婚夫妻,争吵也是解决矛盾或者不一致的快捷方式。两个人走到一起,难免有差异,争吵有时候可以快速解决差异造成的问题,统一思想,达成一致。但是,任何争吵都是具有杀伤力的,担心争吵破坏感情并不是多余的,最好的结果是,争吵之后能够彼此理解,或者能够有主动弥补的措施。

新婚夫妇的争吵还有另外一层心理含义,有时候可以看做是两个家庭的磨合,而不单单是两个人的斗争。心理学研究发现,夫妻二人都带有各自父母家庭的行为模式、心理特点、家庭规则。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受到自己家庭氛围、习惯的影响,因此睡在卧室里的绝对不是两个人,而是两个家庭。这样就需要在新的家庭里重新明确家庭规则。可能的情况是,在丈夫原来的家里,家庭成员之间是比较随意的,各自独立,彼此尊重、友好,没有刻板的规则;在妻子原来的家里,家庭气氛是拘谨的,成员之间有明确规则,各自有独立的空间。这样,丈夫和妻子带着来自各自家庭里不同的习惯和方式一起生活,当吃饭的时候,妻子头脑里有明确的想法:丈夫理应知道洗碗的事情如何分担,而丈夫的习惯是吃过饭一切就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了,以后遇到洗碗的事儿该怎么分工呢?这就需要有新的家庭规则替代以前各自印象里的规则。

这是一场真正的心理战,确立心理上的家庭权威,争吵正好有这个功能,通过争吵或者讨论,心理上一方能认同另一方,或者发展出双方共同认同的新规则、新行为。新婚夫妇因小事而争吵,但意义却不小,因为这是在潜移默化地建立起心理层面的家庭规则。有时候,新规则的建立并不是通过争吵实现的,而是很自然的认同,比如妻子可能因为爱丈夫,所以也爱屋及乌地接纳丈夫不讲卫生的习惯,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上的认同。

你可以用到的心理策略

心理学家在对家庭的观察中得出结论,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规则,即成员之间彼此默认的规则。比如在家庭里遇到生气的人,一定要忍耐,做重大决策的时候,丈夫是有绝对权威的,对于孩子,母亲是真正的管理者等。这种规则的确立实际上需要磨合的过程。

4.妻子的抑郁症:母子缠结的症状

在心理咨询师看来,任何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都是非常聪明、有很大潜能的人,而且有些情况下,有心理问题的人还是为别人做贡献的人。就像有些孩子通过自己出现问题而牵住父母以保持婚姻和家庭稳定。从家庭系统角度来看,问题都是人和人的关系出了问题而不是人出了问题,通过调整关系可以化解心理问题。

张女士是因为抑郁的困扰而求助心理咨询师的,咨询师对张女士的家庭进行了深入了解。

咨询师:“下面让我们来谈一谈你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情况。你的家人有没有什么问题?”

张女士:“是我的问题。”

咨询师:“先不要那么早下结论。”

张女士:“确实是我的问题,我得了抑郁症,家里因为我都很难受,一切不好的事都是我造成的。”

咨询师:“你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问题不一定都出在你身上。让我们继续下去,请你谈一谈你的问题是什么?”

张女士:“我总是心情不好,老是想哭,成天悲观失望,觉得活着很没意思。我到了许多地方看病,医生们都说我得了抑郁症,吃了很多药也没什么用。”

咨询师:“我们根据你的想法来讨论,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原因或问题造成了你这样总是悲观地看问题,或者是不是有什么人总让你生气?”

张女士想了一会儿说:“在家里,我的孩子挺听我的话,每天晚上我都和他在一起,我们一起吃完晚饭。我干家务,孩子就趴在桌上做作业,挺乖的。孩子他爸为人老实厚道,每天晚上都去陪着孩子的奶奶。因为孩子的奶奶住的房子与我们住的房子隔着一个院子,他爸要等到奶奶睡了才回来,也不会让我生气。”

咨询师:“你丈夫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去陪着孩子的奶奶呢?”

张女士:“他们母子俩每天与我们结婚前没什么两样,母子俩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直到深夜丈夫才回来睡觉。孩子的奶奶早年守寡将孩子他爸辛辛苦苦地拉扯大,挺不容易的,需要有人照顾。”

沉默了一会儿,张女士接着说:“我想不出家里有什么问题会使我患上抑郁症,也没有什么人让我生气。”

张女士丈夫:“孩子他妈说得不错,家里确实没有什么问题会使她得抑郁症,也没有什么人让她生气。”

这是我们在教学课程上讨论过的一个案例,从这个简单的案例访谈中,好像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导致张女士抑郁。

同类推荐
  • 心理健康三年级(上)

    心理健康三年级(上)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上班族要懂心理学

    上班族要懂心理学

    对于很多人来说,为工作奔忙是他们感到最劳心劳力、心力交瘁的事情。没有工作发愁,有了工作还发愁,如何和同事相处,如何面对领导,如何搞定客户,如何化解工作的沉重压力,如何把家庭和事业并重……现实中的种种难堪的状况,告诉我们上班族的日子并不好过。而学会应用心理学技巧来化解各种职场问题,融通各方关系,则能够在心理学的护航下,让自己变成快乐的职场人,成功的上班族。
  • 心理学的密码

    心理学的密码

    《心理学的密码》是有关心理知识、心理情绪的基础课,也是一门“入门课”。它主要以心理健康为主,其内容涉及到心理障碍咨询、心理疾病咨询、精神疾病咨询、心理疾病的自我防治、智对失眠、坦然面对心理危机、解开心结、摆脱心魔以及管理情绪等等。它是要向读者传授心理学的一般知识,使读者了解现代人的基本心理问题、基本现象和基本理论,了解人类心理现象的最一般的规律,告诉你如何防治一般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 拿来就用的女人情绪掌控术

    拿来就用的女人情绪掌控术

    一个女人要想获得幸福,美貌、学历、事业或许不是必须的因素。但温婉的性格,优雅的气质,宽容的心态,必定会让一个女完美绽放。本书是心理学专家专为女性量身打造的实用情绪掌控术。针对女人的心理共性、生活共性、社交共性,详尽讲解一些随手可用并且简单有效的心理学技巧。指导读者学会修炼自己的性格,完善自己的人格,心如大海,宽容坦荡,偶尔让生活和情绪都慢下来,享受并掌控自己的美妙人生。
  • 荣格潜意识成功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荣格潜意识成功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21世纪才刚刚开始,但我们可以预见这个新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改革开放开始,这个泱泱大国,就开始了自己的又一次复兴。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正是基于此,我们想到了要出一套世界大师的学术名著思想丛书。
热门推荐
  • 蕴灵界

    蕴灵界

    人族!妖族!魔族!三足鼎立!“世间并无正邪,种族战争并无对错,杀来杀去很正常啊!就像猫吃鱼,狗吃肉,凹凸曼吃掉小怪兽!”白夜搓了搓鼻子,懒散的说道,“但想杀我,就是最大的错误!”神秘人搓了搓鼻子,懒散的说道:“在这个模仿疯狂、抄袭病态的时代,我给你真正的原创!别猜结局,它会让你崩溃!别论正邪,本座字典里没有……”
  • 问仙境

    问仙境

    问仙境,为你展现一场波澜壮阔的修仙之旅。
  • 逆破虚无

    逆破虚无

    宇宙无穷,天穹难为。宇宙虚无控万物之因,也控万物之果。虚无一破,万物皆乱。各界融合,百法尽现。尹墨作为一个孤儿在地球只能虚度光阴,因为家里煤气管泄漏了然后尹墨在床上不知不觉间就重生在青云大陆上了!苍天阻我,我必灭天!大地拦我,我必碎地!虚无困我,我必破虚无!
  • 守护甜心之水晶之舞

    守护甜心之水晶之舞

    亚梦与守护者的友谊杯看似美丽,坚不可破,却被一个新来的同学给摔碎了,亚梦会复仇吗,敬请期待
  • 剑:侠客行

    剑:侠客行

    这是一个小人物心中的大侠梦。陆川梦中醒来第一眼便看见了有三尺青锋斩开云气,鼻涕娃用刚擦完鼻涕的手抹了抹陆川嘴巴。“老不死的!”老人收剑回鞘。“在呢”“这个尸体是活的耶!”……
  • 梦之孤影

    梦之孤影

    这个故事结构架空,我称之为现时界,其中会出现异能使用者。宋氏小姐,生长环境决定她虽然有能力但也自负好强,一直瞧不起软弱无能的人,及其厌恶没钱瞎得瑟的人。其父亲年轻时手段不干净,留下了把柄和仇家,他们趁机想借此推到宋氏势力。宋琦,她将何去何从。
  • 星空战神

    星空战神

    浩瀚无垠的星空,永无尽头的星路,这是一个神秘而玫丽的世界,星府林立,万族争辉,天骄人杰层出不穷,霸主雄主睥睨天下。一个绝世仙缘,一部堪称仙界最变态的功法,让被甩屌丝叶啸宇从此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热血、精彩、香艳,踏星空古路,战天骄人杰,成一代战神。这是一个被甩屌丝的逆天成神之旅。
  • 生死闯关

    生死闯关

    生死闯关,每通过一次关卡,除了获得奖励,还可以随机穿越一次影视世界……但失败者……和真正的死没有区别!
  • 大汉之我为汉王

    大汉之我为汉王

    刘子刚,现代小职员,抑郁寡欢,大醉后穿越至大秦,当此时,暴秦苛政,群雄崛起,逐鹿中原,顺天意,承民心,高举义旗,诛灭大秦,剔除刘邦,决战项羽,我为汉王。
  • 爱再跨一步

    爱再跨一步

    唐紫枫在开学第一天便喜欢上夏璞侑,直到高三那一年什么都变了,转学生夏佐豪居然是夏璞侑的弟弟,更巧的是唐紫枫居然住进他们家,之后夏佐豪明确了自己的心在唐紫枫旁苦苦守候,而夏璞侑经历种种事后,开始对唐紫枫有特殊感情,唐紫枫被伤了一次开始犹豫不已,到底最后唐紫枫情归何处,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