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3000000020

第20章 保持开心的秘诀——健康心理学(1)

1.探照灯效应:影响你的是你自己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自己走在路上,总感觉别人会关注自己,担心别人看自己。看到自己不太好看的发型,或是担心别人评价自己的衣服不好看,因而自己会很紧张,很小心,怕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在课堂讨论中,如果有一些同学说了一些与众不同的话,就会认为自己很愚蠢,大家一起说话,回到家里发现自己牙齿上粘有一块菜叶就感到自己尴尬不已。

当你认为别人注意到自己的时候,你就会紧张,难以放松。而实际上会怎样呢?别人根本就没有看你!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请一名学生穿一件T恤,胸前印着过气歌星的图片,坐在另外5名新来的学生中间。

然后研究人员询问这位穿T恤的学生,觉得有多少人关注他身上这件令人尴尬的衣服。同时询问5名学生,是否注意到那位学生身上穿着的T恤。结果穿这件T恤的学生认为有50%的人关注到了他的T恤,而对另5名学生的调查表明,只有20%~30%的学生注意到了这件T恤。这个实验表明,人们容易高估了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度。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比较关心的状况,比如说穿着,言行举止,发生的事情。但很多时候别人不会很在意你的情况,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叫做“探照灯效应”,意思是,大家通常会认为自己处在别人关注的环境下,犹如有一个舞台上的聚光灯时刻照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别人的共鸣。

这种心理现象常常有助于完善自己,对于人的成长生活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如果对于任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过分在意,高估自己行为和外表在他人眼中的显著程度,探照灯效应就是容易夸大自己的特点和在众人面前的醒目程度。

有一天,一个女孩子在教堂里弹琴,周围就她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所以她非常放松,也弹得非常好。不久,来了一群同学,在教室外的走廊上讲话,还在窗口走来走去,有说有笑,但是女孩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女孩突然就感到紧张了,她总觉得这群同学都在看着她,评价她。所以她开始发抖,紧接着就面红耳赤、心神不安,以致最后不得不中途停止弹琴。

后来,这个女孩才知道,这群同学在教室外面专心排练自己的话剧节目,根本就没有在意练琴的女孩。

这个女孩就是太高估了别人对她的关注度,所以影响到了她的心境。她不能专心致志地去弹琴,而是在内心中总是想着,“别人都在看着我呢,我不能弹错了!”“如果我弹得不好,别人会怎么说我呢?”“他们是在讨论我吗?”她越这样想,越是弹不好!

你总是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总是认为别人会看不起你,那是因为你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其实真正关注你的人只有一小部分的亲人和朋友,他们给予我们的是关心、问候和帮助,偶尔说出一些我们无法接受的话,做出一些让我们无法接受的事,他们的出发点也是善意的,也是真心想让我们更好。

我们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一步一个脚印地付出,不要过多地考虑别人的想法,不要总是认为自己正在受别人的关注。不管你成功还是失败,别人的目光都不会停留在你身上,不要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别人没你想的那样关注你,即使偶尔的关注也只是短暂的,不要让他们影响到你。不是有这么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2.武器效应:避免激情犯罪

一个男生在上课时嘻嘻发笑,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狠狠地批评了他。他认为老师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在众多同学的面前对老师说:“咱们走着瞧。”

课后,男生在一些学生的激将法下,愤怒地从书包中拿起经常把玩的刀子,闯进老师的办公室,向老师身上连刺数刀。最终,老师不在了,他也受到了惩罚,事后他后悔不已。

苗苗姐觉得这样的行为太愚蠢了。一点小小的过节,为什么要用老师的生命和自己的自由来解决呢?

现在的我们处在身心发育不平衡时期,处在“心理断乳”的关键时期,思想容易走极端,做事容易冲动、不计后果。在现实生活中激烈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面前不能适应,与他人之间发生矛盾时,不知道如何处理。在社会泛滥的暴力文化的诱导下,他们就很容易因一念之差采取过激的暴力手段而导致犯罪。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伯克威茨于1978年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关于侵犯的“武器效应”理论。他认为,人的挫折并不直接导致侵犯,正如失败,并不一定会导致侵犯他人。挫折主要导致产生侵犯行为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要依赖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与侵犯有关的刺激倾向于使侵犯行为得到增强。为了检验以上假设的合理性,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个实验。

伯克威茨先让实验助手故意制造挫折情境,激怒实验参加者,然后,实验安排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对激怒自己的实验者实施电击。电击时有两种情境:一种是可以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只左轮手枪,一种是只看到一只羽毛球拍。实验结果与研究者的假设相符,即被激怒的人们看到手枪时,比看到羽毛球拍实施了更多的电击,是手枪增强了人们侵犯的行为。后来,人们将武器增强侵犯行为的现象称为武器效应。

武器效应告诉我们,如果你是个性格冲动、易怒的人,尽量不要在身上带有攻击性的工具,比如刀子、锥子等。这些东西恰恰为正在愤怒情绪中的你提供了线索和更多的行为暗示,对你的破坏性行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将会诱导你犯错。

我们在冲动的时候,要做的是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不断地告诉自己,冲动是魔鬼。在自己即将与他人发生争吵时,先让舌头在嘴里转10圈,那些骂人的脏话也就不会轻易说出口了;当举起拳头要同别人打架时,先把拳头在空中抡几圈,为自己争取恢复理智的时间,拳头也许就不会落在对方的身上了。

平时,我们要培养良好的自制力,回避矛盾。生活中,矛盾是难免的,当与别人发生争执时,假如能想方设法躲开这种不良刺激,暂时回避一下,就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惹不起,躲得起”也是一种明智的做法。任性是自制力的大敌,极易导致犯罪。苗苗姐提醒,千万不要因为“争一口气”做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3.甜柠檬效应:快乐地接纳自己

在《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

有只狐狸原想找些可口的食物,但遍觅不着,只找到一只酸柠檬。这实在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但它却说“这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

这只狐狸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作“甜柠檬心理”或“甜柠檬效应”。

甜柠檬效应是人们运用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它用某种“合理化”的理由证明行动的正确性,掩饰个人的错误或失败,以达到自我心理平衡,免去自我苦恼与痛苦。

甜柠檬效应告诉我们:生活中,没有绝对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缺点、弱点或者短处;也没有绝对一帆风顺的美好生活,现实往往很残酷,经常会有突如其来的所谓的坏事情发生。面对这些不完美,我们能够做的最好选择,是勇敢地用积极的心态接纳它,用正确的态度正视它,并从中找到自身的优势克服它,珍爱自己,相信自己,乐观地面对生活。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

接纳自己、正视自己可以帮助自己淡化那些既定的,可望而不可求的目标,缓解内心的失望、不满情绪,但对维护心理健康来说是有作用的。

小伟是个争强好胜的学生,近来出现了些状况,小伟很着急,找到苗苗姐寻求帮助。

原来,小伟争强好胜,每次学校、班级的活动,他都踊跃参加,获得许多奖项。但这段日子,连着两次考试不理想,小伟就认为自己不行了。于是,小伟在考试前焦虑,睡不着觉,考试时慌张,生怕考不好。结果可想而知,他的成绩每况愈下。小伟身体本来就不好,这样折腾下去,后果会很严重。

苗苗姐告诉小伟,现在,养好身体,练好心理素质是最关键的,不要太看重考试的分数。在苗苗姐的几次劝慰后,小伟的脸上又洋溢着微笑,他摆脱了考试焦虑情绪。

在鲁迅的笔下有一个人物——阿Q,阿Q与人家打架吃了亏,心里就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于是他心满意足,仿佛得了胜利似的。当他被关进牢房时,他便“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当他被拉去杀头时,他便觉得“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也未免要杀头的”。所以,阿Q“永远是得意的”。

不要嘲笑阿Q,其实我们有时候还真要向他学习。用“阿Q精神”来缓解自己的压力而获取“心理平衡”。尤其是当我们认为自己对面临的压力已经是无能为力的时候,不妨采用这种应付方式,以免走向极端。任何一种事物都会有正反两种意义,只要起到暂缓心理压力的作用,使心理得以平衡,就有其实际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于自己拥有的一切,即便是一些看上去是劣势的东西,我们也要学会接纳,并努力找到其中的积极之处,做到扬长避短。

1.快乐地接受自己,不仅接受自己的优点,还要接纳自己的缺点,因为人无完人。

2.看到自己的进步,很多时候不要把结果看得太重,有时候虽然分数不高,但是比前一次有了进步就是值得自己认可的。

3.如果遇到倒霉的事情,就想还有人比你更倒霉,别人能战胜的困难,你一定也能战胜。

4.压力太大的时候要学会给自己减压,不要钻进死胡同。

4.心理冲突:早做决定早快乐

有人养了一头小毛驴,他每天要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这天,送草的农民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下子,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可为难坏了。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于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终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

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

你是不是觉得这头小毛驴很可笑呢?明明有草可以吃,结果却因为不知道吃哪一堆草而把自己活活给饿死了。

最近,苗苗姐也有一个问题在心中纠结了很久。苗苗姐想搬家,换一所大房子。大房子很漂亮,客厅很大可以经常举办party,但是离工作单位远了一点;现在住的这所房子比较温馨,离工作单位很近,但是面积太小,来了客人都觉得拥挤。

同类推荐
  • 李嘉诚的处事哲学与商战心经

    李嘉诚的处事哲学与商战心经

    本书分处事哲学和商战心经两篇,处事哲学包括勤奋坚忍、建立自我、外圆内方、进退有度、运筹帷幄、追求无我;商战心经介绍了智、信、胆、谋、度、让、善、才、俭、新。
  • 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如果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成功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否主导或推动成功的产生,能否牢牢地将命运掌握在手中。本书着眼于此,讲述了成为既被重视又受欢迎的职场与生活达人所必备的技能及心态,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成功者对生命的态度。
  • 给大忙人读的易经

    给大忙人读的易经

    《易经》是一座智慧的宝库,我们可以悟不透它,但不可以不读它。即使不能完全还原其本义,至少可以以自己的视角去体悟它,只要你找到了这样一个“进入”《易经》的门径,你就能徜徉其中,并能从中汲取丰富的智慧营养。读《易经》,哲学家悟得思辩,史学家悟得历史,政治家悟得治世,军事家悟得兵法,企业家悟得经营与管理的真谛,普通人悟得人生处世的良方。悟的过程本身即是一种收获,是一种追求真理、不断接近真理的享受。《易经》作为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就多数人而言读解之难犹如一部天书,但如果你心有所用,始终抱着“君子终日乾乾,与时俱行”的态度,相信必能悟有所得。
  • 行走社会的做人艺术

    行走社会的做人艺术

    康涅克州有位律师R君,在参加卡耐基的课程之后,有天和太太驾车到长岛去拜访几个亲友。R君的太太留他陪一位老姑妈聊天,自己则到别处去见几个年轻的亲戚。R君觉得不妨以这位老姑妈为对象,体验一下使用“赞赏原则”的效果。要改变人而不触犯或引起反感,那么,请称赞他们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个进步。
  • 有所失必有所得

    有所失必有所得

    人生来有一种占有欲,喜欢“得”而讨厌“失”,其实“失中自有得”,而“得中也有失”。如果把人一生中的获得和失去相加,其结果等于零,也就是说,人自呱呱坠地至生命终结,失去了多少,必然也就得到了多少。
热门推荐
  • 萤晔梦

    萤晔梦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又能完全理清这世上的一切?人活一天是一世,百天亦是一世,谁又能永远存活于世?爱了便大胆去爱,不爱了便主动放手,谁又能保证自己能够永远守住爱情?一切,随心吧!
  • 咒魔书

    咒魔书

    打开那本书,书中,有你,有我;踏上那段路,路途,光明,黑暗……
  • 吞噬界神

    吞噬界神

    无恒大陆,武力为尊。一个平凡的少年,意外得到了远古神兽精血传承,从此走上了逆天强者之路。保护妹妹,守护女神,仗剑而行,快意恩仇,终成一代位界之神。一幅强者之卷缓缓展开,待君来看.......
  • 天演论

    天演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斗盟战神

    斗盟战神

    牧牛少年,得屋顶“神秘瓦片”。不屈命运,坎坷向前。练武,修仙,迷茫中踏步蜕变。仙路难,斗法争资源。勇者战,败者亡,粉红骷髅话凄凉。犹思量,长生茫茫谁得仙?
  • 稚鬼

    稚鬼

    若说一身白衣颠覆了绍华只道一袭红裘苍白了繁花回眸枯藤昏鸦孤寂盛夏刹那城春恨别君临天下金戈铁马血染黄沙枯骨雨淋下折剑共嘶哑丝竹声共笙箫琵琶袖舞倾城中美人共佳话谁在深夜徘徊寂静煮茶谁着嫁衣伏案呕血凝画谈笑间湮灭耳中尽厮杀生死亦隔断化为手中沙青冢孤立葬了谁家?徒留那场碧血染就的桃花身畔无人羁绊袖手游天下
  • 我们都不应该孤单

    我们都不应该孤单

    叶晴天,一个独立的女子,一个卑微的女子,一个游走的社会最底层的女子,一个看惯世态炎凉的女子。她说:我爱的人,我想拥有他全部的后来,在那之前,我想留着空白等他-庄飞扬!
  • 天集

    天集

    天集宿舍小大室长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小八小九小十仿佛时间大概是没过多久还像初见却已早不是昨天。。。。。。静寂风波璀璨岁月晓梦渐深揉乱年华谁怜惜风中的碎雪谁轻叹隔桥的溪帘谁又问今时的枯叶令不绝至行不退,愁云似灰流斑斓,花影似花天上还是那片云我们在这片时间维度相遇,只是我们,早已不是我们。就像,从前的与现在的,早已不同...
  • 恶魔校草之妖孽丫头

    恶魔校草之妖孽丫头

    一个“小狐狸”闯入他的生活,没有华丽的词汇,没有美丽的舞裙,没关系,她是他的就好
  • 大医张褒佳行医之道

    大医张褒佳行医之道

    本文讲述了张褒佳一生的行医之道,为医学界付出了巨大贡献,直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