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9800000010

第10章 作息有常——起居养生(5)

语见清代养生家曹庭栋的《老老恒言·卧房》。《相宅经》认为,依据风水理论,室中央为五黄,为尊位而不宜当卧室。东侧为生气之方,宜为卧室。卧室不必大,能容一张小桌和一张矮榻就足够了。《易经》中说,君子洗心以退藏于密。卧室是休息的地方,不能不使其严密一些,冬季尤其应注意。窗和门,务必不能使之有缝透风。《青田秘记》认为,“卧房窗取偶,门取奇,合阴阳也”。也就是说,窗子应当是双扇,门宜单扇。按《造门经》的说法,卧室门的高、低、阔、狭,宜随着房间的大小和朝向具体确定。这都是阴阳家的观点,今人听来玄之又玄,但传统的养生理论,正是建立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卧室的光线暗则能敛神聚气,这也是阴阳家的说法。《易经·随卦》上讲,“君子以向晦入宴息”。也就是说,要等到卧室里的光线暗下来,才能进去休息。《老老恒言·安寝》指出,“就寝即灭灯,目不外眩,则神守其舍”。也就是说,卧室里光线暗,才能使人的精神内守,很快进入睡眠状态。有人也将卧室兼做起居室用,太暗了并不适用于白天,这就需要在窗子上加窗帘,根据光线明暗而进行调节。

古人把卧室格局布置神秘化了,实际上也是出于采光、避光、防风、保暖等适用考虑。所以,即使并不很理解古人的理论,依其说而行之,也多是有益而无害的。

安其寝处,床为要。

语意:要使寝处安定,安床最为重要。

语见《礼记·内则》。床铺又称床榻,是供人睡卧的用具。在我国,睡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从北方的火炕到南方的藤床,从小儿的摇篮到老人的躺椅,床的种类不计其数,床的功能也有很多。从养生保健的要求出发,无论具体的床有哪些不同,都应当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床宜高低适度。曹庭栋的《老老恒言》认为床低则卧起俱便,主张床的高度以略高于就寝者膝盖为好,这样的高度便于上下床。若床铺过高,易使人产生紧张感,影响安眠;若床铺过低,则易于受潮,使寒湿、湿热之地气直冲脏腑,或造成关节痹证,而且往往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吸入的灰尘、二氧化碳较多,影响健康。由此可见,床铺过高及地铺对养生是不利的。二是床宜软硬适中。适宜的软硬度以木板床上铺三寸厚的棉垫为佳。南方的竹榻、藤床、棕绷床比较符合养生要求。现代的弹簧钢丝床、沙发床、席梦思床有弹性过大、过软的缺点,对此可采用软床铺硬垫的办法。软硬适中的床可保证脊椎维持正常的生理曲线,使肌肉放松,有利于消除疲劳。而过软的床则能使脊椎周围韧带和椎关节负荷增加,肌肉被动紧张,久则会引起腰背疼痛。三是床宜面积略大。东汉人服虔的《通俗文》中载有:“八尺曰床,故床必宽大”。床铺面积大,睡眠时便于自由翻身,有利于气血疏通、筋骨舒展。

不过,汉代焦赣的《易林》曾指出,“安床厚褥,不得久宿”。也就是说,即便是安适的床铺和厚实的被褥,也不可长时间睡卧,不能忘记久睡伤身的养生规诫。

高下尺寸,令侧卧恰与肩平,即仰卧亦觉安舒。

语意:枕头的高度以侧卧时头与肩膀恰好保持水平较为合适,这种高度的枕头,即便仰卧时,也会感觉很舒服。意谓高度适宜的枕头有益于养生。

语见清代养生家曹庭栋的《老老恒言·枕》。枕头是睡眠不可缺少的用具,适宜的枕头有利于全身放松,保护颈部和大脑,促进和改善睡眠,还有防病治病之功效。枕头是否有益于养生,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高度。曹庭栋认为,枕头太低则项部下垂,阳气不能到达头部,未免会头昏目眩;枕头太高则项部过于弯曲,或者会导致颈部酸痛,不能转动。《显道经》也曾指出,“枕高肝缩,枕下肺蹇”。即是说枕过高影响肝脉疏泄,枕过低则影响肺气宣降。现代研究认为,枕高以稍低于肩到同侧颈部距离为宜,枕头过高和过低都有害,即与曹庭栋的主张大体一致。枕高是根据人体颈部七个颈椎排列的生理曲线而确定的,只有保持这个曲线正常的生理弯曲,才能使肩颈部的肌肉、韧带及关节处于放松状态。二是长度。古人主张枕以稍长为宜,《唐书》记载,唐明皇做太子的时候,曾经做长枕头和诸王共枕。即使一个人睡,也以长枕为佳,因为这样在夜里可以随意翻身。如果枕头太短,躺得身上发热,便会感觉心情烦躁。三是软硬度。枕头里面所装的东西是做枕头的关键。绿豆皮可以清热,但是质地较硬。茶叶可以消除烦躁,但是易成碎末。只有通草最为合适,轻松软和,不影响听觉。

人们常说“高枕无忧”,看来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只有高低适宜、形体略长、软硬适度的枕头,才是可以怡养生命的好枕头。

囊枕之物,乃制枕之要。

语意:枕头里面所装的材料,是制枕头的关键。意谓枕芯不同,养生效果不同。

语见清代养生家曹庭栋的《老老恒言》。古人制枕,特别讲究枕芯材料。结合中医凉头热脚理论和闻香疗法,可以把药物放入枕中以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根据中医辨证原则,采用不同的药物为枕芯的枕头称为药枕,也叫养生枕。药枕的保健原理在于,枕内的中药不断挥发,中药微粒子借头温和头部毛孔吸收作用透入体内,通过经络疏通气血,调整阴阳。同时,也有一部分中药微粒子通过鼻腔吸入,经过肺的气血交换进入体内,这就是闻香疗法。

枕芯中加入的药物不同,所起到的保健养生功效也不同。药枕的使用应遵循中医辨证的原则,即根据不同的年龄、体质、疾病、季节、环境变化等等来对症施枕。如小儿宜选不惊不燥的小米枕,以利于头部发育;老人宜选不寒不热的健身丁公枕、菊花枕;阴虚火旺体质者宜选绿豆枕、黑豆枕;阳亢体质者宜选夏枯草枕、蚕沙枕;耳鸣耳聋者可选磁石枕;目暗目花者可选菊花枕、茶叶枕和决明子枕;神经衰弱者、心脏不佳者可选用琥珀枕、柏子仁枕;夏季暑热炽盛时,宜选竹茹枕、石膏枕。枕芯宜选辛香平和、微凉、清轻之物,以植物花、叶、茎为好,不宜使用大辛、大热、大寒及浓烈有毒之物,如附子、乌头、狼毒、斑蝥等。选药时慎用动血、破血之物,如麝香等,阳亢阴虚病人、孕妇及小儿禁用。总之,药枕可以无病防病,有病疗病,对全身的器官均有影响,但一般对五官科及头面疾患效果最佳,是一种有明显效果的保健品。

席柔软,其息乃长。

语意:睡席柔软,睡眠才能长久。

语见《显道经》。古时的席子是坐具,而现在则通常用作寝具了。席子的种类很多,包括竹席、蒲席、牛皮席、亚麻凉席等等。竹席历史悠久,《尚书》中称之为“笋席”。清代养生家曹庭栋认为,新竹席耗人精血,旧席又不吸汗。因为挨着竹席身体较为凉爽,所以只有在夏天极热时,才可偶尔用一下。蒲席最早见于《周礼》,因其质地较柔软,故适合体弱多病的人使用。只是这种席子久用后会在汗泥中繁殖大量的寄生虫,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藤竹席较凉,老年人不适合在上面坐卧,若坐卧也不宜时间过长。《周礼·地官》中记载有熊皮席,清代长城以北流行牛皮席。《老老恒言》中说,皮性暖,但牛皮席着身却有凉意,质地又软又滑,很适合夏天使用。此外还有用猪皮、羊皮做席的,其软滑程度都胜过草席。亚麻不仅是优良的天然纤维原料,而且还是一种很好的中草药。据古代有关药典记载,亚麻性温无毒,有活血润燥、祛风解毒、益肝补肾、养护肌肤的功效,特别适用于皮肤病治疗,效果很好。竹席、蒲席等其他席子在人出汗的情况下,会粘贴于身体上,使人烦躁不安。相比之下,亚麻纤维的抑菌功能更强,亚麻凉席能吸汗吸热,更温和舒服,能洗涤,易保存,可使用二十年以上。

由于床的普遍使用,席已经由每日必用、家家必备的寝具,逐渐变为夏日降温的用具。尽管如此,作为一种与身体直接接触的卧具,选用时还是不可不慎的。

被取暖气不漏,故必宽大,使两边可折。

语意:被子要不漏暖气,所以必须宽大,使两边可以折叠。

语见清代养生家曹庭栋的《老老恒言·被》。被子是每天必用的卧具,与养生的关系非常密切,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被里宜柔软。曹庭栋说:“被宜里面俱绸,毋用锦与缎,以其柔软不及也。”此外,被里还可选用细棉布、棉纱、细麻布等,不宜用腈纶、尼龙、的确良等带静电的化纤品。二是被宜保温。盖被的目的在于御寒护阳,温煦内脏,故被子的填充物宜选棉花、丝绵、羽绒为最好,腈纶棉次之。丝绵之物以新为优,不宜使用超过两年。陈旧棉絮既沉且冷,易积湿气,不利养生。三是被宜轻不宜重。重则压迫胸腹四肢,使气血不畅,心中烦闷,易生梦魇。四是被宜宽大。被子宽大利于翻身,使用舒适。故现代流行的睡袋不如传统被子保健性好。睡袋上口束紧,三面封闭,影响了肢体活动和皮肤的新陈代谢。

在《老老恒言》中,曹庭栋还提到一种养生的药被,具体做法是:将玫瑰花去蒂后晒干。将老丝瓜内瓤剪开捶软做片,大约需要数十个这样的丝瓜,用针线缝合在一起,把玫瑰花铺于其上,装在纱制的被套里,用针线密缝成方块样式。天气刚冷时,使用这种被子最佳。玫瑰花能养血疏肺气,温度稍高,香气就更浓。丝瓜性清寒,可解热毒。这两样东西本来就不是很贵,所以这种保健被很容易制作。

稳卧必得厚褥。

语意:想要睡得舒服,必须用厚褥子。

语见清代养生家曹庭栋的《老老恒言·褥》。厚褥不仅可以保温,而且利于维持人体体表的生理曲线。一般以三寸厚为佳,随天气冷暖变化加减。曹庭栋认为,老年人骨瘦体弱,尤其需要厚褥子。一定要多准备几条,随着天气变冷,逐渐添加。而且,每年都要有一条换上新棉絮,紧贴着身铺,这样就会感觉更加松软。几条褥子需要依次更换,这样每年都有新褥贴着身。《老老恒言》指出,填充褥子的最佳材料是骆驼绒,此物做成的褥子比普通褥子更温暖。古时也有用芦花替代棉絮做垫褥的。芦花又名蓬,《本草纲目》中说芦花性寒,因为其禀受清肃之气比较多。芦花质地轻飘,将其装入褥中,可平实称体。老年人在夏秋之初使用,益处颇多。元朝吴景奎的《咏芦花被》中有“雁声仿佛潇湘夜,起坐俄惊月一床”的诗句,表明古人也有用芦花做被的。芦花被容易散乱,如果用丝绵蒙住,可能又太热。只有装入薄薄的一层,再密密地缝好,较为可行。大凡皮革都可以做成褥,从文献来看,至迟宋代就有皮褥子。古时常常将毡与褥结合使用,唐朝诗人羊士谔的《皮褥诗》中有“青毡持与藉,重锦裁为饰”的说法,表明古人常把毡放在褥子之下,再用锦缎围边。垫褥底下再铺上毡,可以吸收湿气。睡眠时热气下行,必定略有湿气,要用毡吸收湿气。有人用油布铺在褥子下,早晨起来揭开褥子,油布单上必有湿气。《南华经》认为民湿寝则腰疾偏死,可见睡褥上有湿气,是会导致疾病的。

综上可见,厚褥加毡,是有益于养生的理想选择。当然,厚褥宜有度,因为从中医角度来看,厚褥可能导致热痰,故应因时、因人增减方可。

褥久卧则实,隔两三宿,即就向阳处晒之。

语意:垫褥睡久了易板结,隔两三宿,就应当放于向阳处晒一下。

语见清代养生家曹庭栋的《老老恒言》。阳光对人有益,而且能使物体蓬松,所以被褥有必要经常晾晒。晒过之后,不仅棉絮蓬松,而且一宿都会睡得暖和,其好处早已经得到证实。黄梅时节,被褥更应多晒。《异苑》上说,五月不宜晒被褥,这话不能作为凭据。范石湖有诗写道,“候晴先晒席,惟长夏为忌”。这可能是怕暑气藏于其中,伤害人体而不为人所知。

经常晒被褥是很有必要的。由于人体汗液和天气等原因,会造成被褥经常处于一种潮湿的环境中,这样就很容易使之储存空气中和人体上的各种细菌、微生物、尘埃、汗渍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特别是在南方或潮湿的房间里过冬的被子,恐怕都发霉长毛了。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强力的杀菌作用,被褥在阳光下晾晒时,有害的病毒、细菌在短时间内就会被杀灭。因此经常晾晒被褥,能让人更少接触病毒,从而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如何晒被褥呢?一般天晴之日,晒一天便够了。晾晒过频,被褥的纤维会缩短并容易脱落。要挑阳光最充足的中午时间晾晒,还可以在被褥上盖一层薄布,既能保护被面不受损,还能防止温度过高烤坏纤维。如果是合成棉的被褥,只要晒一两个小时就行了,因为这种被褥没有纤维膨胀,稍微晒晒就能去掉被褥里的潮气。羽绒、合成纤维和羊毛的被子更不能长时间晒,因为高温会让羽绒和羊毛中的油分起变化,出现腐臭味,所以放在通风处晾晒一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另外,晒被褥时别拍,否则容易破坏被子的结构,还会影响保暖性。

盥洗篇

洗漱濯身,往往意味着一天的开始,也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对盥洗的养生功效的重视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印度。据佛经记载,印度人清晨有嚼树枝清洁牙齿的习惯。现代人的物质条件要比古人好很多了,但良好的盥洗习惯仍需保持下来。

晨起漱口,其常也。

语意:早晨起床漱口,这是人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语见清代养生家曹庭栋的《老老恒言》。《洞微经》中认为,“清早口含元气,不得漱而吐之。常以津漱口,即细细咽津”。也就是说,早晨口中含有元气,不能漱完口吐出来,应常用唾液漱口,然后把唾液慢慢咽下去。曹庭栋认为,“卧时终宵呼吸,浊气上腾,满口粘腻,此明证也。故去浊生清,唯漱为宜”。这就是说,人在睡眠中一直都呼吸空气,浊气上腾,早晨起来会感觉满口发黏,这就是明证。所以要去浊生清,最好应当漱口。宋代人温革的《琐碎录》认为夜漱却胜朝漱,也就是说,夜晚入睡前漱口,其清洁除邪的作用远较早晨漱口有益得多。但曹庭栋认为,早晚都漱口也未尝不可。

中国人的牙齿保健有悠久的历史。医家经典《黄帝内经》认为,肾主骨,而牙齿为骨之余。因此,坚固的牙齿表明人的肾气充足,而肾气是一个人身体的根本。《千金方》中就指出:“每旦以一捻盐纳口中,以温水含揩齿”。敦煌石窟的壁画中,就有一幅这样的“揩齿图”:一个人清早起来,手端着一杯温水,把一小撮盐放在口中,然后饮一口水,再用手指头或把柳枝的一头咬松,用来揩牙齿。此书中还明确提出:“食毕当漱口,不尔,使人病齿。”可见,古人是非常重视牙齿卫生的。

牢齿之法,晨起叩齿三百下为良。

语意:早晨起来后叩齿三百下,这是坚固牙齿的最好办法。

语见晋人葛洪的《抱朴子》。清晨用温水漱口,只能去除牙垢。要想去除牙患、坚固牙齿,应当采用冷水漱口和叩齿之法。牙齿之患在于上火,有许多擦拭的药方,但多无效。唯有冷水漱口,才可以去除牙齿的病症。若能坚持,就是在寒冬用冷水漱口,也不会冰齿。

同类推荐
  • 更年期女人美丽健康书

    更年期女人美丽健康书

    女人如花。其实,女人的一生就是缤纷多彩的花,只不过到了更年期,她从玫瑰的艳丽争宠演变到百合的清香和淡雅。艳丽是一种诱惑,它实实在在地存在,而淡雅和清香是一种享受,它让人品味到独有的成熟典雅。所以,更年女人不用担心,你虽不是那朵最艳丽的花,却是人世间开得最从容、最淡定的花。
  • “戴”出健康

    “戴”出健康

    是国内首本讲述配饰保健功效的图书,从配饰的种类和材质两个角度分门别类(种类有项链、手镯、戒指、耳环、腰带、梳子、香囊、鼻烟壶、扳指;材质有金银、珠玉、琥珀、丝绸、珊瑚、黄铜、核桃,还有价格相对昂贵的檀香和沉香),详述各种饰物、材质的保健功效,方便读者检索使用。
  • 人生心理健康大讲堂

    人生心理健康大讲堂

    《人生心理健康大讲堂》围绕着人生心理健康这一主题,揭示了现代人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了现代人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与疾病的表现,介绍了维护人的心理健康的各种方法。它试图用最恰当的方式,点亮人们的心灯;用最有效的办法,为人们的心海导航;试图通过心灵的呵护,减轻人的精神压力,构筑人的心灵乐园。
  • 四季健康养生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四季健康养生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古往今来,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息过。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们最宝贵的财富。人们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也发现和总结了许多很好的方法,如饮食保健、运动锻炼、疾病防治等,这些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 孩子不生病的智慧

    孩子不生病的智慧

    为了孩子的健康,也为了能更好地教育孩子,父母需要了解和掌握如何预防、发现和护理、治疗孩子常见病症、突发疾病和心理异常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还要懂得如何调理孩子的饮食,如何为孩子按摩推拿,如何让孩子锻炼身体等等,这其中的学问也都是父母应该了解和掌握的。本书是送给父母尤其是年轻父母的最好礼物!作者力求从实用角度出发,立意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其内容涵盖了与孩子健康相关联的方方面面。虽然涉及了很多儿科方面的内容,但本书文字毫不晦涩,通俗易懂且容易操作。
热门推荐
  •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书里没有我们熟悉的那种文学作品里的母亲形象——那个忍辱负重,只是付出,不求回报,光辉无私的母亲的形象,而是一个善良正直,但聪明自私、控制欲强、有血有肉的母亲,以为只有自己给对方的才是爱与关怀,以为只有自己才最宽容,却永远不知道,女儿从小就生活在母亲的光环和阴影之下,虽然爱母亲,但骨子里却想摆脱母亲的控制,因此毅然离去,到更广阔的世界里闯荡,希望能向母亲证明,没有她的庇护,自己也能很好地生活,能骄傲地生活。在母亲的最后半年里,女儿心力交瘁,但她一边苦恼,一边仍在尽孝,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陪伴在母亲身边,直到最后一天。。
  • 20几岁要面对的人生困惑

    20几岁要面对的人生困惑

    20几岁的年轻人正处于人生困惑的时期,其困惑来源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因为刚从学校毕业,从单纯无忧的学校步入复杂的社会,很多事情都不像自己所想象的,并不是想要什么就会拥有什么,也并不是想让事情怎么发展就会怎么发展。现实总是让人失望,又让人无可奈何。这本书从年轻人的生活、工作、爱情、家庭等方面,解答可能遇到的种种困惑,帮助年轻人拨开迷雾,直面挑战,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境。
  • 凤未成凰之卿妍

    凤未成凰之卿妍

    入宫五载却从未见过圣颜,自己五年来却从未见过夫君的样貌,只听闻夫君长得极其俊朗仪表堂堂。本想认命在皇宫里安安稳稳不求荣华富贵好好度过余生,却因夫君诞辰得以垂怜,起却对她隐瞒自己的身份。终于承认了身份,可她却被后宫局势所逼,步步为营,被逼上了凤椅后位乃之母仪天下。
  • 占芳菲之彼岸花开

    占芳菲之彼岸花开

    佛经记载“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师傅,荨儿不明白他为何忍心离我而去?”花荨站在忘川河畔,一脸悲楚地望着自己师傅问道。“痴儿,你乃是上古彼岸花神,他是冥界至尊。你们有缘无份,命中还有此劫。”慈航真人对着花荨缓缓开口道“师傅,荨儿不信命,我就在这忘川河畔等着他出来见我!”“痴儿,一切随缘,强求不得。也罢你命该如此,为师也无法为你改命!”最后的最后慈航真人也离开了。彼岸花开,花开彼岸,花开无叶,叶生无花,想念相惜却不得相见,独自彼岸路。
  • 忘却的悲伤

    忘却的悲伤

    她逃避爱情,他却硬要闯进她的世界。然而当真爱摆在她的面前,她决心努力争取时,命运却作弄她,她被玷污了,因为他。于是她选择了离开,可是他会让她轻易走出他的世界吗?
  • 六十种曲水浒记

    六十种曲水浒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土色泽

    黄土色泽

    在我的精神上,我觉得黄土高原是一片海洋,我把生活作为戏剧,但实际上生活就是信仰。
  • 魔灵大陆:上古神龙

    魔灵大陆:上古神龙

    在魔灵大陆有这样一个传说,上古时代黑暗魔龙桀狱降世,带着魔兽军团入侵魔灵大陆,为人们带来无尽灾难,神秘召唤师挺身而出,乘着一头金鳞巨龙,与黑暗魔龙桀狱展殊死搏斗,最终黑暗魔龙被封印在无尽深渊中,而金鳞巨龙和那位神秘召唤师,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地球少年林枫传越到魔灵大陆,在这个充满魔兽和灵兽召唤师的世界,将会铸就怎样的传奇。
  • 玄星战圣

    玄星战圣

    少年方战意外落崖,被夺舍而侥幸不死,反得上古窃天门传承。以窃天为名,战玄星大陆,成就一代玄星战圣!
  • 校花的贴身强少

    校花的贴身强少

    杀手皇者秦东受命荡平地下世界,而回到阔别多年的南城。各色美女拥入怀中,所有敌人只凭一双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