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55600000008

第8章 用人篇(2)

德,是指人才表现出来的意志、兴趣、情感、性格和专注力等品德。优良的心理品德应表现为高度的事业心、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意志以及高尚的情操。

识,指的是人才的见识,即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见解,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见识能力。具有见识能力的人能够入木三分地把握和认识事物的本质;能一针见血地抓住事物的发展关键环节;能得心应手地驾驭各种环境和条件;能在关键时刻坚定果断地拍板;能冲破习俗观念的束缚,大胆地另辟蹊径。

才,是指一个人认识客观和改造客观的能力,包括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学,即学问、知识,包括直接知识、间接知识、理论知识、经验知识等。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前沿知识组成的塔式结构;另一种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点和骨干,以其他与之相邻相近的知识作补充交织而成的网络式结构。

体,指身体素质。身体是事业之本,历史上许多成功的人才都是得助于健康的体魄。

人才的德、识、才、学、体,五位一体,密不可分,互相制约,相辅相成。其中,德居首位,是人才的灵魂,是其他四者之根本;识具有决定性作用;才是必备条件;学是智能方面的基础要素;体是人才成长的物质基础。识别人才须兼而顾之,如果仅仅以貌取人,以外表的俊美与丑陋来识别人才,而放弃对人德、识、才、学、体的全面分析与观察,只能使领导者步入识才的误区。法国大作家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中有两个典型人物形象:一个是圣母院撞钟人加西莫多,虽奇丑无比,却心地善良;另一个是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佛罗洛,虽相貌堂堂,内心却十分肮脏。这说明在识才时,千万不可被相貌所迷惑。

仅凭个人意志、个人印象来肯定或否定某个人,只能空怀爱才之心,不会得到真正的人才。

5别以个人好恶识人

对人的看法,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决定其好坏。因为人的兴趣、爱好、性格各有所异,不能只凭自己的爱好,以己之见来断定某人是否有用。有的领导往往以感情用事,看到某人的脾气和志趣与己相投,便不再注意这个人的其他方面,就把他当成了人才。这样,往往会出现只有情投意合才被重用,搞自己的“人才小圈子”,而埋没了很多为领导者所“不了解”的人才。

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之前,只凭个人的喜好作为识人标准,凭个人的印象和臆测选识人才,并自认为自己已“文有孙乾、糜竺之辈,武有关、张、赵之流”。殊不知,天下之广,人外有人。只凭个人感情来评判人,结果往往会走入迷津。他常叹自己思贤若渴,身边无人才,以至于第一次见到司马水镜时竟无端埋怨说,我刘备也经常只身探求深谷中的隐贤,却并没有遇到过什么真正的人才。司马水镜引用孔子的一段话,批驳了刘备的错误观点,说:“孔子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怎么能说无人才呢?”继而又指出,荆襄一带就有奇才,你应该去访求,为三顾茅庐拉开了帷幕。所以,仅凭个人意志、个人印象来肯定或否定某个人,只能空怀爱才之心,不会得到真正的人才。

唐高宗时,大臣卢承庆专门负责对官员进行政绩考核。被考核人中有一名粮草督运官,一次在运粮途中突遇暴风,粮食几乎全被吹光了。卢承庆便给这个运粮官以“监运损粮考中下”的鉴定。谁知这位运粮官神态怡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脚步轻盈地出了官府。卢承庆见此认为这位运粮官有雅量,马上将他召回,随后将评语改为“非力所能及考中中”。可是,这位运粮官仍然不喜不愧,也不感恩致谢。原来这位运粮官早先是粮库的混事儿,对政绩毫不在意,做事本来就松懈涣散,恰好粮草督办缺一名主管,暂时将他做了替补。没想到卢承庆本人恰是感情用事之人,办事、为官没有原则,二人可谓“志趣、性格相投”。于是,卢承庆大笔一挥,又将评语改为“宠辱不惊考上。”卢公凭自己的观感和情绪,便将一名官员的鉴定评语从六等升为一等,实可谓随心所欲。这种融合个人爱憎好恶、感情用事的做法,根本不可能反映官员的真实政绩,也失去了公正衡量官员的客观标准,势必产生“爱而不知其恶,憎而遂忘其善”的弊端。这样,最容易出现吹牛拍马者围在领导者左右,专拣领导喜欢的事情、话语来迎合领导的趣味和喜好。久而久之,领导者就会凭自己的意志来识别人才,对对他有好感的人便委以重任;而对与领导保持距离、印象不深的人,即使真有实才,恐怕也不会委以重任。所以说,偏爱偏恶对人的识才与任用是片面的,对国家、对事业将会带来不良后果。

最典型的事例要算是秦始皇以自己的爱憎标准来判定“接班人”,致使江山断送的那段历史了。秦始皇偏爱幼子胡亥,偏恶长子扶苏,这与他重法轻儒有关。秦始皇非常信仰法家学说,他喜读韩非的《孤愤》,是因韩非的思想对他进行统一战争很有作用。韩非指出,国家强弱的关键在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由于秦始皇崇信法家思想,蔑视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更容不得其他思想的存在。恰恰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扶苏与之意见相左,他坚持儒家思想,建议以仁义治国,以德服天下。这引起秦始皇的不满,赶扶苏去做监军。因赵高学法,而赵高又是胡亥之师,所以,始皇宠信胡亥。不可否认,秦始皇以法治国对统一中国是起了决定作用的。但爱憎要实事求是,不能偏爱、偏恶。任何学说,都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因,有其合理的部分,都必须随时代的变化、条件的更新而向前发展,或被其他学说所吸引,或兼容并蓄。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严刑峻法;加之,私欲膨胀,至胡亥更甚,民不聊生,暴秦终被推翻。正是秦始皇不讲德治,对长子的直谏,不采其合理之言,反而责为异端,对那些以法为名、实为害民的胡亥、赵高等爱之、用之,使其以谗言陷害扶苏得以夺权篡位,致使秦传至二世而亡。所以说,识人才,绝不能仅凭自己的爱憎,轻易断言。

今天的现实社会中,有些企业管理者总是以感情上的偏好、偏恶来识别人才、选拔人才。喜欢的、志趣相投的,就备加称赞,即使本事平平,企业上的大事也要把其召来商议;不喜欢的,往往刁难、非议,即使有才干,也看不到,更谈不上重用,最终使有才干的人伤了心,离开企业而去。企业的凝聚力是靠人心换来的,人心散了,企业岂能有所发展。

事实上,以自己偏爱、偏恶的标准来识别人才时,这种管理者大多心态不正,最根本的在于其为人做事没有原则,以感情用事,随心所欲。这样的领导自觉不自觉地以志趣、爱好、脾气相投作为惟一的识才尺度,实际上,这是一种把个人感情置于企业利益甚至社会利益之上的错误做法。从近处来讲,许多与他志趣不投的有才之士,他视而不见,感情上有抵触情绪,其结果是企业的人才被流失。从长远看,以个人的好恶识别人才,没有客观标准,没有原则性,在管理上,就会随心所欲地处理问题,管理制度本身就会失去约束性和原则性,在领导者周围就会出现一群投其所好的无能之辈,左右企业,长此下去,势必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所以,领导者识别人才时,必须把个人的感情置之度外,抛开自己的爱好与志趣,以整体利益为重,这才是治国安邦、勤家敬业之根本。

合理使用人才,就要善用人才的长处。俗话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用人就要用其长。能用其长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6知人才能识人,识人才能善用

孔子曾把人分为五个层次,即: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所谓庸人,指的是缺乏严肃慎重的人生信念,做事无规无矩,有头无尾,为人处世从不善始善终,见小利,忘大义,迷恋于声色犬马,是非界限不清,喜欢随波逐流,从来不能把持住自己,放任自流,为所欲为的人。所谓士人,指的是有信念,有原则,做事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虽不能把各种事情做得十全十美,但必定有其称道之处,虽然在理论上不是水平很高,但做事实实在在,不刻意追求虚荣的人。所谓君子,指的是说话诚实守信,从不武断,办事通情达理,明智豁达,对人不存嫉恨,能够时常严格地要求和约束自己,把个人名利看得很淡的人。所谓贤人,指的是道德合于法度,行为合于规范,其言论能够被天下奉为道德准则,其行为能够让天下人视为典范,好善乐施,普济天下,能使天下人富有的人。所谓圣人,指的是自身的品德与天地的自然法则融为一体,来无踪,去无影,变幻莫测,通达无阻,对宇宙万物起源和终结已经彻底看透,与天下的一切生灵、世间万象融洽无间,自然相处,超凡脱俗,有如神灵的人。

我们且不说孔子这种划分是否有道理,是否正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人是各不相同的。每人有每人的脾气秉性,每人有每人的处世能力,每人有每人适合的生存环境和条件,每人有每人的长处和短处。要做到合理使用人才,首先必须要做到知人、识人。将每一个人的特点熟记在心,然后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及能力,安排相应的事情。做不到知人、识人,就谈不上善用人才。这样不但会造成人才的浪费,还容易造成人才的离心离德,更容易对事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合理使用人才,就要善用人才的长处。俗话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用人就要用其长。能用其长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另外,长处本身也具有多重性。有些看起来虽然是个长处,但对一些特定事物来讲,可能又变为短处。有些则看起来是个短处,但对一些特定事物来讲,又可能成为长处。一个聪明的领导者,必须掌握科学地使用人才的方法。在扬其所长,抑其所短的同时,把握住长处与短处相互转化的时机,灵活地处理长处与短处之间的关系,科学地使用人才,防止误入机械地、死板地使用人才的死胡同。否则,盲目地使用人才,不管人才是否擅长,不管人才具备什么特点,乱点鸳鸯谱,势必把事情办糟。

合理使用人才,还要做到包容人才的短处。人才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认为是人才,就不应该有过错,那可是糊涂得够分数了。如果认为是人才有过错就不能用,那更是再糊涂不过了。我们常说的知人善用,知在什么地方?知其长处与短处,知其每个人的特点。善在什么地方?善在正确对待其过错,善在能够运用其长处。把握不住这一点,知人善用也就无从谈起。三国时期的张飞,是个人人都熟悉的一代名将。但其自身的短处却随处可见。其脾气暴躁,不分青红皂白,打骂士兵,恶待下属,有时甚至乱杀无辜,酗酒闹事,惹是生非,搞得人人不得安宁。但刘备能用其大节,抑其小节,最终谁也不能否认张飞是一代名将。当今社会,人才辈出,无论是多么精明强干的人才,都有其自身的弱点和错误,都有其自身的弱项。宽容人才一些非原则性错误,给他们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就能收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效果。

汉高祖刘邦在用人问题上,可谓是再精明不过了。当年他启用陈平时,就是用其所长,忘其所短。陈平是当时出了名的游手好闲之人,乡里四邻都不认为他是个好人,所以连老婆都找不到,在家里还干出了和嫂子通奸的勾当。当时正逢乱世,他先是投奔魏王。得不到重用后,又去投奔项羽。项羽对他也不信任,最后又投奔于刘邦。刘邦手下的大臣魏无知便向刘邦推荐陈平。刘邦经过一番考察后,认为陈平颇有心计,便委以重任,任命陈平为都尉兼参乘。刘邦手下的将军们见陈平初来乍到便委此重任,都以为颇有来历,不少人就去给陈平送礼行贿。陈平是来者不拒,照收不误。时间一长,惹起了众怒,大臣联合起来将陈平的劣迹一一奏明给刘邦。刘邦听后即把推荐陈平的魏无知找来,责问到:“陈平三易其主,不讲信义;在家与嫂子通奸,不讲道德;来此后又利用手中权利,收取贿赂,品行极为不端。你为什么把这种人推荐给我?”魏无知坦然地答道:“我推荐的是他的才能,大王责备的是他的道德与品行。现在楚汉相争,大王需要的是奇妙的计策。道德品行虽然很重要,但一个单纯只讲信义、只讲道德的人,能帮助你打败楚王吗?如果陈平没有才能,不能辅佐你夺取江山,那我甘愿受罚。”刘邦听后觉得颇有道理,但心里仍不踏实,就又找到陈平问道:“你三易其主,来我这里又借权收贿,是什么原因?”陈平不慌不忙地答道:“同是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是不一样的。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所以我离开他去帮助霸王。但霸王又不信任我,我才来归附大王。我虽然还是我,但用我的人就不一样了。我久慕大王善于用人,招致天下豪杰于麾下,所以不远千里而来。我只身来到这里,什么都没有,才接受人家的礼物,这样才能生活。如果大王听信谗言,不能用我,我收下的礼物原封不动地退回,请大王给我一条生路,让我带着一把骨头回家去。”陈平一番话,使刘邦疑虑顿消,并提升陈平为护军中尉,监护所有的将军,同时给予了陈平极大的信任和权利。刘邦的善于用人,使陈平心悦诚服,发誓要死心塌地的效忠刘邦。在此后的楚汉战争中,陈平为刘邦“六出奇计,世莫能闻也”,其中有两次救了刘邦的命。此后不论刘邦处于何种艰难困境,陈平都坚定不移地跟随着刘邦,为刘邦后来的称王称帝立下了赫赫战功。从上述可以看出,陈平绝对不是一个完美之人,他的所作所为,甚至是常人难以容忍的。可是如果当时刘邦不能容忍陈平的种种劣迹,刘邦不但不能成为楚汉战争的胜者,称王称帝于天下,反而早就命丧黄泉了。陈平也正是因为遇到了刘邦这样善于包容人才短处的明主,才使自己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得以青史留名。

连连追问,直到对方无言以对,可以观察一个人的应变能力;与人背地里策划某些秘密,可以发现一个人是否诚实;直来直去地提问,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如何。

7百家九流话知人

知人难,但不是不能知。

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语言的表达能力,可以向他隐晦含糊地突然提出某些问题,连连追问,直到对方无言以对,可以观察一个人的应变能力;与人背地里策划某些秘密,可以发现一个人是否诚实;直来直去地提问,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如何;让人外出办理有关钱财的事,就能考验出是否廉洁;用女色试探他,可以观察一个人的情操;要想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勇气,可以把事情的艰难告诉他,看他有何反应;让一个人喝醉了酒,能看出人的定力。

同类推荐
  • 大雁精神

    大雁精神

    在一个公司里面,员工就像大雁,团队就像雁群。大雁的迁徙。就好比企业一步步向成功迈进。如果一个团队能够像大雁一样。目标一致。群策群力、共同努力。那么它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无论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本书都值得认真学习。只要我们能够将大雁的这种团队精神移植到我们自己的团队中。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没有达不到的目标。
  • 靠团队取胜

    靠团队取胜

    《靠团队取胜》多方位、全角度的向人们阐述如何利用团队去获取成功,每个人需要为团队建设做些什么,什么样的团队是受欢迎的,以及如何培育团队精神。这《靠团队取胜》要告诉人们的就是,一个如果不依靠团队将难成大事,一个企业如果不依靠团队将举步维艰。这《靠团队取胜》适合普通员工和管理人员阅读;希望这《靠团队取胜》能为增强个人,企事业单位等的团队精神提供些许帮助。
  • 赢在激情:草根创业指南

    赢在激情:草根创业指南

    《赢在激情:草根创业指南》指出创业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创业,二是如何创业。前一个问题是人生定位和想不想创业、有没有决心的问题,后一个是具体如何操作的问题。我们如何给自己人生定位?我们是否愿意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是否愿意为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 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

    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

    本书从金融学名词货币信用、银行利率、资本运作、金融机构、金融热点等方面系统讲述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书中没有令人费解的图表和方程式,也没有艰深晦涩的金融学行话,而是以金融学的基本结构作为骨架,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为血肉,将金融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金融学的全貌,并学会用金融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 员工职业精神

    员工职业精神

    本书阐述了优秀员工应必备的职业精神,明确指出只有具备职业精神的员工才是一名优秀的员工。诠释了如何才能做到爱岗敬业,对公司忠诚对员工自己有什么好处,如何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如何进行团队协作等。
热门推荐
  • 总裁错爱:我是真的爱你

    总裁错爱:我是真的爱你

    她视他为劫难,可是,她却在劫难逃。谁揭开了不堪回首的往事,令她落荒而逃。可是,命运,是他们在次相遇。不同的是,她的身边多一个……“每次,我离你的心脏都只有一寸。”他说道。她挑眉转眸,他很不正常。“现在,还是这样。”他再次看向她,眼神哀怨。“她不明所以然,勉强开口,”不明白。“”明明是我的种,为什么不认我这个老子?“她咬紧嘴唇,她要怎么说,她告诉他的种,说,他的爸爸早就死了。看着面前哀怨的俊脸,她干干的笑着,不敢说一个字了……小小奶包看着这一幕,狡猾的笑着,他才不要喊他的情敌为老子呢,美人可是他的,谁都不能抢……
  • 初级会计电算化

    初级会计电算化

    本书是作者根据历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考试大纲以及多年对真题的分析,并结合多为专家、学者的实践经验而编写的。本书主要分为八套模拟试卷,以对考生考前的学习进行模拟实战,达到提高考生成绩的目的。
  • 织梦千城

    织梦千城

    春去秋又来,云上再无织梦王国。织梦族遭到迫害,七色护法被迫离散,潜入普通人之中,继续完成替人们织梦的使命。而王国的继承者自出生便散落人间,从此杳无音讯,织梦族赤橙黄绿青蓝紫梦之七色护法,一直在寻找他的踪迹。乌发镀白雪,傲世美少年已归来。桑榆国的神医,灵渊堂的主人——孟空澈,在解救陷入噩梦中的百姓的过程中,与织梦王国大护法蒲赤樱成为出生入死的好朋友。而后,孟空澈结识了纯白少女千婳。从此,三人的命运紧紧相连,跌进一个个神秘莫测的梦境中……
  • 梦色糕点师之山月

    梦色糕点师之山月

    "我怎么到这里来了,还是一个还没出生的小baby。我的天呀,还好还好我的空间也跟来了,这下我就放心了这是作者的练笔之作,请大家多多包容!
  • 仙古妖逆

    仙古妖逆

    他眼睁睁目睹了那一战,改变他一生的那一战。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他在血雨下跪了三天三夜。命运已被改写的他,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
  • 万古武魂

    万古武魂

    七年前,一道从天而降的神秘赤芒,让一个绝世天才变成废物。父亲惨死,族人肆意欺凌,强敌入侵,在家族最需要他的时候,觉醒至尊武魂,以王者之姿,振兴家族,组建赫赫威名的赤血军团,横扫大荒寰宇,三界称尊!
  • 东瀛奇谭

    东瀛奇谭

    故事背景以日本为基础,讲述的是生存在现代的半妖在人类和妖怪的夹缝中经历的生死奇遇。
  •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哈佛所坚持的世界观(哈佛家训)

    哈佛所坚持的世界观(哈佛家训)

    欲说哈佛家训,不能不先介绍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建于1636年,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著名的常青藤盟校成员,这里走出了8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有上百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此工作、学习过,其在法学、医学、文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直至现在,世界各国的莘莘学子无不把上哈佛读书看为是一种至高的荣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这正如哈佛第23任校长科南特所言:“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培养出来的人的质量。”那么,哈佛大学为什么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高质量的人呢?这在于它秉承的是学问的研究而不是世俗的习气。
  • 天道应之天阶

    天道应之天阶

    没有灵根的主人公萧枫,借助了一次偶然的机会,踏入了险恶的修道之路,一步步的阶梯,靠着萧枫一个个脚印走上了王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