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曾碰到过这样一位朋友,当别人都在辛苦工作的时候,他却一个人窝在一个狭小的地下室里,吃了就睡,睡了就吃。许多朋友都对他这样的生活疑惑不解,他却告诉我们说,他在买彩票,今天中不了,明天可能就中了。他还说:“你们这样辛苦工作为了什么?一辈子能挣多少钱呢?说不定我明天就中了五百万,到时候你们可别羡慕我的幸福生活!”
当然,这位朋友脑子是有问题的,事后经过医生检查,发现他患有孤独症,所以才闭门不出。但是生活当中,身体健康,而思想有病的人却也不少。许多人都时常把“我明天一定会怎么样怎么样”挂在嘴上,表面上那是他们的伟大梦想,但实质上,却与我的那位有病的朋友没什么两样。
朋友们上学的时候可能都学过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境,确实给人一种温暖、幸福的感觉:面朝大海,让人豁达开朗;春暖花开,让人心情愉悦。然而,我们不禁会问,写这些文字的人,他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首诗的作者不久以后就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了。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海子把幸福寄托在了明天,而不是从现在起。我们都知道,明天还有明天的事,虽然明天一定会来,但是我们却没有本事预料到明天还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因此,这个用心灵歌唱的诗人,这个把幸福寄托在空幻的明天的流浪者,最终还是失败了。
正如屠格涅夫所说:幸福不在明天,也不在昨天,它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在现在。过去是记忆,未来是想象,真正的、真实的快乐是现在。不必让未来很幸福,让当下很幸福就足够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文章里感叹时光的流逝。
而在此之前,孔老夫子就已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如流水,任何时候都要把现在抓住。倘使我们不珍惜、把握现在,而让明天成为现在懒惰的借口,那么等我们发现自己的人生已所剩无几的时候,也就只有后悔莫及的份了。
现在的生活或许并不是你理想的生活,你甚至觉得这个时候的你活得很糟糕,但是它却是实在的,你可以感受到你的亲人对你的每个微笑,行走在湖畔的时候你能亲眼看到水中的鱼儿在嬉戏,也能看到日落时的晚霞千变万化,甚至还有可能看到雨过天晴时横跨天空的七色彩虹,以及夜晚繁星笼罩的朗朗夜空……
所有的美丽,都是属于你的。你可以选择抛开烦恼,享受现在所有的安乐、幸福,你完全可以做到。所以,不要梦想着明天无法预测的幸福,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刻,比不切实际的计划和幻想更适用于我们的生活。要知道,当幻想成为一种习惯之后,无尽头的明天,明天的明天一直延续下去,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瞬间,你的幸福恐怕都还是一个泡影。
还有一种人,他们并不懒惰,事实上他们太过于勤劳,他们知道明天的幸福要靠今天修,所以今天的他们就不愿空出一点时间来感受生活,哪怕是吟一首小诗,写几个大大的毛笔字,或者是晒晒太阳遛遛狗——他们就好比在撒哈拉大沙漠中生活的那种土灰色的沙鼠。每当旱季到来之时,这种沙鼠都要在自己的洞穴里囤积大量的草根,以便度过这段艰苦的日子。因此,这个时候沙鼠都会忙得不可开交,整天满嘴都是草根,往返于洞穴与沙丘之间,从早起一直到夜晚,辛苦的程度让人惊叹,恐怕连我们的劳模都望尘莫及。
而事实上,沙鼠根本用不着这样劳累,一只沙鼠在旱季只能吃掉两公斤草根,而它每到这个季节都要运回十公斤以上的草根才安心,最终大部分草根都腐烂了,沙鼠还要不停地将腐烂的草根清理出洞。
许多人正是患了小沙鼠这样的“不安症”,生活中,经常为未来深感不安,为那些还没有到来,或永远也不会到来的事物焦急忙碌,最终丧失了生活的乐趣。
17世纪法国科学家兼思想家巴斯葛,在《沉思者》中写道:“我们向来不曾把握现在;不是沉湎于过去,就是殷盼着未来;不是拼命设法抓住已经如风的往事,就是觉得时光的脚步太慢,拼命设法使未来早点到临。我们实在太傻,竟然流连于并不属于我们的时光,而忽视唯一真正属于我们的此刻。”
在《圣经》中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以色列民族在出征埃及的最后途中,天上降下大饼,许多人舍不得当日吃尽,藏了一夜,可到了第二天,却全部霉坏而不能下口。而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就不是这样,他对生活的态度,可以从他的《将进酒》中窥见一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我们应该向李白学习,因为幸福就像上述故事中的大饼,应当当日当时享有,才不会变味。
过去是记忆,未来是想象,真正的、真实的快乐只能出现在现在。所以,未来幸福与否那是未来的事,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时也不能让自己活得太累,从容面对人生,首先让现在的自己幸福起来,才是真理。